事业单位统考行测之资料分析计算技巧

合集下载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高效解题方法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高效解题方法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高效解题方法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的理解、处理和分析能力。

这部分题目通常会给出大量的数据和图表,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可能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部分,因为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容易让人感到无从下手。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和高效的解题技巧,资料分析就能够成为我们在行测考试中得分的利器。

一、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1、快速阅读材料在做资料分析题之前,首先要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主题、结构和主要数据类型。

一般来说,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包括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和图形材料。

对于文字材料,要重点关注开头和结尾的总结性语句,以及段落中的关键数据和关键词;对于表格材料,要注意表头的内容和行列的标题,以及数据的单位和变化趋势;对于图形材料,要读懂图例、坐标轴的含义和图形的走势。

2、准确提取数据在阅读完材料后,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地提取所需的数据。

在提取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为粗心大意而提取错误的数据。

同时,要学会运用一些技巧来快速定位数据,比如关键词定位法、数据特征定位法等。

3、合理简化数据在进行计算之前,往往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简化,以减少计算量。

比如,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将小数转化为整数,将复杂的数字进行近似处理等。

但在简化数据时,要注意控制误差,确保简化后的结果不会对最终的答案产生太大的影响。

二、高效解题方法1、尾数法尾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尾数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尾数不同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如果计算1234 +5678 的结果,只需要计算两个数的尾数4 +8 =12,尾数为2,即可快速判断答案。

2、首数法首数法是指通过计算式子的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首位数字不同的除法运算。

比如计算 12345÷6789,先计算12345÷6789 的首位数字,12÷6 = 2,所以答案的首位数字是 2。

资料分析题十大速算解题技巧全解

资料分析题十大速算解题技巧全解

资料分析题十大速算解题技巧全解★【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要点:"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要点: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 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一、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大)另一个乘数因子;二、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大(或缩小)除数。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计算的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计算的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计算的技巧从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题目的特点来看,数据的计算量不大,利用常见的技巧化简之后即可估算出答案的范围,从而排除错误选项。

中公教育专家将按照考生在考试中的应用频率进行排序,分两次介绍八种常用计算技巧。

希望考生准确把握技巧的精髓,快速解题。

一、尾数法尾数法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因此若选项中末尾一位或者几位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尾数法判断答案。

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

在资料分析中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1.加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等于两个尾数的和。

示例:2452+613=XXX5,和的尾数5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2再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3得到的。

2.减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等于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先借位,再相减。

示例:2452-613=XXX9,差的尾数9是由被减数的尾数2借位后再减去减数的尾数3得到的中公.教育版权。

3.乘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的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示例:2452×613=XXXXXX6,积的尾数6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2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3得到的。

二、首数法首数法是通过运算首位数字直接确定答案的方法,首位数字可以是前一位或前几位数字。

首数法适用于选项中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各不相同。

首数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最常用。

1.加法中的首数法题目算式是加法,且选项的首位数或前几位数不相同,用首数法。

位数相同,两个数字的首数相加,同时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字是否涉及进位问题;位数不同,和的首位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示例:3288+2216,百位没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2=5,首数为5;3888+2716,百位有进位,和的首数为3+2+1=6,首数为6。

2.减法中的首数法题目算式是减法,且选项的首位或前几位数不相同,可用首数法计算。

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资料分析模块,大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

若不控制时间,大部分人正确率能达到80%以上,可一旦按照考试要求掐时间做(30分钟以内),正确率就大幅度下降,陷入欲速则不达的窘境。

可见,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尤为重要。

若想提升速度,需要从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是找数据的速度,二是算数据的速度。

下边我主要从算数据方面给大家分享技巧方法第一节加减乘除运算技巧加减乘除的应试技巧既简单又实用,是提升资料分析计算环节速度的基础。

一、加减法技巧1、错位叠加法:每一个加数,从高位起,按照对应的位数分别累加,累加结果不足两位时前边需补0,然后把所有累加结果从高位起往后错开一位叠加(像楼梯凳一样)例题:62355+23056+34267+4123=?计算过程:加万位6+2+3=11,加千位2+3+4+4=13,加百位3+0+2+1=06,加十位5+5+6+2=18,加个位5+6+7+3=21,然后错开一位叠加,如下图所示:2、临近相减法:一般求几个数的和与另外几个数的和之差的时候,形如(A+B+C)-(a+b+c),我们可以找数值相近的先做差,再求和。

材料:题目:2016~2018年,全国茶叶产量之和比2013~2015年产量之和增加了:A.100~150万吨之间B.不到100万吨C.超过200万吨D.150~200万吨之间参考答案:A解题过程:根据题意,需计算(231.3+246+261.6)-(188.7+204.9+227.7),显然较麻烦,可先找临近的做减法,一般可以口算,再求和。

如先算231.3-227.7=3.6,再算246-204.9=41,再算261.6-188.7=80略小,根据选项,3.6+41+80只能选A3、尾数法:通过直接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因为资料分析中,加减法通常为准确值,因此在合差计算中我们可以采用此方法来进行答案的秒杀。

材料:题目:“十二五”期间华为销售收入总计达到________百万元。

行测做题技巧之资料分析

行测做题技巧之资料分析

行测做题技巧之资料分析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也是许多考生头疼的难点。

因为资料分析题不仅需要读懂数据,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为了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行测做题技巧,下面就来详细讲一讲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一、精读数据首先,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资料,我们在做题前都需要先通读一遍,确认资料中的数值、单位以及整体趋势。

尤其是要注意数据之间的比较和对比,往往会在后续的题目中用到。

另外,对于其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标注和记忆。

二、分类讨论接下来,我们可以将数据进行分类,找出一些与题目相关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建立分析模型。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时间、区域、群体等因素进行分类,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题目相关的特征。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还可以为后续的问题解答打下基础。

三、逻辑推理在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后,我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解答问题。

逻辑推理是解决资料分析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准确理解问题所涉及到的变量和因素,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到其中的关联性和规律。

四、运用计算器行测考试中,计算题也是常见的题型之一。

对于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题目,我们可以选择运用计算器解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单位的转换,以免出现数值不准或单位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五、多练习最后,要想熟练掌握资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唯有多练习。

在练习时,我们不仅需要做一些模拟题,还可以选择一些真实题目,并结合题目分析,掌握行测做题技巧。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总结归纳,不断改进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题需要我们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和细节把控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能力。

只有积极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自身解题能力,更好地应对考试的挑战。

行测备考:资料分析技巧有哪些?

行测备考:资料分析技巧有哪些?

行测备考:资料分析技巧有哪些?
一、计算类核心公式
速算技巧一般有三种方法
1. 直除法:列式之后,通过观察答案选项或被比较数据,通过直除法商首位来求得结果或进行相应的比较。

2. 特殊值法:列式之后,通过观察式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值,若存在,把特殊的百分数转换成分数计算。

3. 公式法:
(1)间隔增长率:R=r1+r2+r1r2
第一期与第二期之间的增长率为r1,第二期与第三期之间的增长率为r2,第一期与第三期之间的增长率为R。

(2)增长率化除为乘:基期量=现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5%时,基期量=现期量-现期量×增长率。

三、比较类秒杀技巧
比较类题型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 分数比较:进行分数比较时,通过观察分子分母的关系,分子相对大且分母相对小的分数值较大;
2. 比重变化:指某项目的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相比较,判别上升、不变或下降的趋势。

(1)若比例关系式中,部分所对应的增长速度>整体所对应的增长速度,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即比重值上升;
(2)若比例关系式中,部分所对应的增长速度<整体所对应的增长速度,则现期比重<基期比重,即比重值下降;
3. 增长量比较
(1)基期量大且增长率大,增长量大;
(2)现期量和增长率一大一小,比较二者乘积的大小;
4. 混合增速
(1)整体的增长速度居中,即小于多个组成部分中增长速度的最大值,大于多个组成部分中增长速度的最小值;
(2)整体增长速度的值,偏向基期值最大的那个组成部分的增长速度。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

一、加减模型1、尾数法利用选项的尾数信息来筛选答案(1)选项尾数一致时,看末两位(2)选项尾数不一致时,调整成一致后才能观察尾数2、高位截取叠加截位:根据选项的区别来决定结果需要保留几位信息选项尾数一致,先加十位,再加个位,然后十位和个位错位相加区分度≥10%,选项区分度算大,可估算,选项区分度小,可精算二、比值模型1、有效数字法(估算)从左往右,第三位取整,第三位用于判断升或降(1)0、1、2、3降;7、8、9升(2)4、5、6看另一个同升同降一升一降(平衡,降误差)(3)取整遇加减,先加减,再取整(4)分子分母升降过程中,根据估算结果变大还是变小情况,选择比估算结果大或小的选项2、拆分法(精算)分子分母截取到第三位,常见变化:50%、10%、5%、1%例:14840128A、114B、116C、118D、120148128=128+20128=128+12.8+7.2128=128+12.8+6.4+0.8128=1+0.1+0.05+=1.15+274460=230+44460=230+46−2460三、乘积模型1、有效数字法(估算)注意:根据估算结果相对结果增大还是变小,选择和估算结果大或小的选项2、特征分数法(估算)37.37%:18=12.5%,12.5%×3≈37.5%,37.5≈383、拆分法(精算)例:9421x13.5%=9421x(10%+5%+0.3%)=942.1+471+289421x13.5%:9.4%x112=(10%-0.5%-0.1%)x112四、基期模型1、有效数字法(估算)375761−40.7%=3757659.1%37559当x%<5%时用3,当x%>5%时用22、拆分法、直除法(精算)分子分母截取3位375761+12.3%3751123、公式法(精算)当x%<5%时,1+l=A(1-x%);1−l=A(1+x%)五、增量模型1、份数法:当x%是特征分数时(估算)(1)2019年为A,2019年比2018年增长类x%,(2019年比2018年多了x%)(如果x%是特征分数1N)2018年为N份2019年比2018年多了N·1N=1份2019年为N+1份,每一份A N+1,2018年比2018年多了(增长量)1份,所以增长量rl×x%=r(2)37.37%:18=12.5%,12.5%×3≈37.5%,37.5≈38r3.3%×37.37%=r×3结果缩放分析:当增长率变大,结果偏大,选小于估算值的答案当增长率变小,结果偏小,选大于估算值的答案2、有效数字法:想不到特征分数(估算)例:24981+68.2%×68.2%2517×683、公式法(估算)当x%<5%时,1+l×x%≈A×x%六、基期比值模型有效数字法(估算)一、比值模型大小比较1、4456342992419581225735659313101714239717 446310202666102242、差分法811689217892−81178−168=1110>181168<921783、插值法3619=1+1719=2-2194、看增长倍数分别看分子,分母的倍数大小二、增量模型大小比较1+l×x%=A×x%1+l1、A越大、l越大,结果越大2、大小取决于Ax,x y>y x A1X1>A2X2猜题一、上帝视角二、增长量的借力打力A1+x%×X%选项区分度不大1、观察选项和现期值的特点,合理的猜一个增长量Q12、利用猜出来的增长量Q1计算假基期值=现期值-Q13、利用假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增长率,求出第二个假增长量Q24、正确答案就在两次假增长量之间,且靠近Q2例:74211+10.5%×10.5%A、701B、705C、721D、738Q1:721假基期值=7421-721=67006700×10.5%=703.5703.5——721;正确答案:705三、基期比值模型选项区分度小A B x1+b%1+a%=A B-A B x a%−b%1+a%≈A B-A B x(a%−b%)平均数、倍数以分母补0的方式,使A B<1例:24211x1+1.5%1−2.5%A、11.4%B、11.9%C、60%D、88.1%24211=0.113;又∵1+1.5%1−2.5%=1+∴选择11.3%大的选项,又∵命题人的干扰选项,∴选择11.9%。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然而,面对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很多考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者在解题过程中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考试时间不够用。

因此,掌握有效的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一、资料分析题型概述资料分析通常会给出一段文字材料、表格、图形等,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提出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数据的计算、比较、分析和推理等。

常见的题型包括: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二、数据处理技巧1、快速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时,要学会快速抓住关键信息。

首先,浏览材料的标题和开头,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关注材料中的时间、统计指标、数据单位等重要元素,用笔在材料上进行标记,以便在解题时能够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2、识别数据类型资料分析中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百分数、倍数、平均数、增长量、增长率等。

在解题时,要能够准确识别数据类型,并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简化数据对于一些复杂的数据,可以通过四舍五入、凑整等方法进行简化,以减少计算量。

例如,将 3256 近似看作 3200,将 185%近似看作 20%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简化数据时要控制误差,以免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4、巧用运算规律(1)加法运算:可以采用凑整法、尾数法等。

例如,计算 345 +658 + 155 时,可以先将 345 和 155 相加得到 500,再加上 658,计算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2)乘法运算:可以使用拆分法、乘法分配律等。

比如,计算25×32 时,可以将 32 拆分成 4×8,然后先计算 25×4 = 100,再乘以 8 得到 800。

三、快速解题技巧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采用估算法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1258÷312,可以将 1258 近似看作 1200,312 近似看作 300,然后计算1200÷300 = 4,通过与选项进行比较,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统考行测之资料分析计算技巧欢迎关注辽宁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2016辽宁事业单位大部分考试科目为职业能测试和公共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信息。

辽宁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事业单位统考行测之资料分析计算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一举成功!
在今年事业单位统一考试中内容进行了很大的调整,笔试中添加了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相关内容考查,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资料分析能力测查。

这部分题目耗费时间,计算量大,但是又是能通过一定的学习练习拿到分值的题目,而且也是复习效果最明显的一部分,所以建议考生们提前着手复习准备。

资料分析考点相对比较集中,都是集中在增长、比重、倍数、平均量和百分点中。

考生一定要掌握每个章节下面的考点和公式;掌握首数法、尾数法、特征数字和有效数字这几个最基本的额速算技巧,今天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资料分析中常用的一些式子的计算技巧,希望给各位考生以帮助。

列式1: a/b型、a/(1+x%)
式子特征:一步直除型,常在增长率,基期值,比重和倍数等中出现,用首数法计算。

即一般情况下a不变,b取三位有效数字。

选项第n位数字不同,计算式子第n位商几即可。

例1:1118.1/(1+18.3%)=()
A.950.2
B.1055.5
C.945.1
D.824.8
解析:一步直除,选项第一位相同,第二位不同,所以分子不变,分母取三位有效数字计算到第二位即可。

1118.1÷1.18=94xxx,所以答案选择C。

列式2:a±b±c型
式子特征:加减混合运算,利用尾数法,即:选项末n位数字不同,用参与运算的末n 位数字计算。

例2:6.4+15+10.5+12.9+35.2+25.1+3.57=()
A.108.67
B.91.44
C.69.56
D.110.38
解析:加法运算,选项最后一位不同,只计算末一位,0+0+0+0+0+0+7=7,所以答案选择A。

注意此题目中含有小数点,一定要小数点位数对齐。

列式3:(a/(1+x%)) *x%型
式子特征:求增长量的列式。

一般将x%转化为近似的分数。

并注意放缩情况。

例3:(3255/(1+10.8%))*10.8% =()
A.280
B.317
C.360
D.402
解析:将10.8%看成1/9.所以原式=3255*(1/9)*(9/10)=325xx.所以答案选择B.
列式4:(a/b)*(c/d)型、(a+b+c)/(d+e+f)型
式子特征:这两种式子在比重、倍数和平均问题中均可能遇到,一般根据选项差异大小取有效数字去计算。

注意加减运算取有效数字位数一定要对齐,乘除混合运算则无需。

例4:(640286.7/29800)*(62/25.4)=()
A.11.5
B.21.5
C.52.4
D.157.9
解析:选项差异很大,。

所以都取两位有效数字计算,原式≈(64/30)*(62/25)=5xx。

所以答案选择C.
例5:(9500.58+16288.06+9698.01)/(237555.30+184089.26)=()
A.4%
B.6%
C.8%
D.10%
解析:选项差异很大,所以都取两位有效数字计算,原式≈
(95+160+97)/(2400+1800)=352/4200≈8.4%。

所以答案选择C.
各位考生要务必掌握这些列式的形式和计算方法。

根据的自己的实际情况,所以还比较陌生的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了,以及非常熟悉的要继续练习以提高速度,学会举一反三,保持较好的计算能力和数字敏感性一直到考试。

>>>历年辽宁事业单位真题请查看:历年辽宁省各地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汇总<<<
>>>辽宁地区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关注:辽宁省事业单位招聘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