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学设计、教案展示统计表xls - 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
课题281有理数除法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

课题:2.8.1有理数除法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 杨桂娟 任碧云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推导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2、使学生能用数学语言正确的叙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3、使学生学会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并会使用法则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1、 通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2、 通过学习除法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做事有依据,照规律办事的态度。
教学重点:除法法则的应用.教学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 (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
计算:检测学生乘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做题,上交。
(1) (2) (3)二.导入新课。
在小学中学习过除法,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练习:(找学生口答,老师板演。
)(1) 21÷7=____3_____(2) 10÷2.5=____4_____(3) (4)说明:小学中学习过: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除以一个小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乘以他的倒数。
753()36964+-?(48258)0.125创-?1222254()()57322??=48________721?140.375________5?32565已知乘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就是在小学学过的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今天我们就来探求有理数的除法应当怎样进行。
填空:(1) (+4)×_________= +8(2) (-4)×_________= -8(3) (-4)×_________= +8(4) (+4)×_________= -8解:(1) (+4)×(+2)= +8(2) (-4)×(+2)= -8(3) (-4)×(-2)= +8(4) (+4)×(-2)= -8说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河南省新郑市市直中学尹建超【重难点】《我爱这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学习这首诗歌,重在体验意象美,情感美,诵读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实现,吟诵以感其情,吟诵以会其意,吟诵以领其韵,直至产生共鸣。
也就是说,以语言为落脚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⑵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⑶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把握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诗人抒发的恋土深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唤起体验,读出情感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不能把音乐拆成音符碎片来欣赏,诗歌阅读与欣赏也该这样,要注意对诗人整体情绪的判读。
这一环节,由聆听歌曲或者引用爱国诗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了解背景和自由朗读中贴近作品贴近诗人,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1、播放歌曲《祖国之恋》或者用与爱国有关的古诗词导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对祖国的热爱。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人抒发的情感。
3、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而这种情感的爆发,可能有一个具体的诱因,比如受到欺负(杜甫的茅屋被风吹破,茅草被抢)或情绪受到触动(徐志摩告别心爱的康桥)。
那么,你认为是什么诱因使艾青爆发出如此炽烈的爱国之情?(根据诗歌创作的时间,学生应该能联系时代背景感受到诗人的创作激情。
)二、入情入境,读懂意象(即“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1、诗人是用怎样的方式来爱的?诗人用了“嘶哑”这个形容词,你会联想到怎样的形象?从中你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情绪?”2、诗人挚爱着的是一块怎样的土地?其歌唱的内容包括哪些?学生交流后明确:(关键词句)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一元一次方程 导学案(无答案)

课题:3.1.1一元一次方程主备人:组长审核:审核人:学习目标:1.掌握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3.会列简单的方程解决问题,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学习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探索并发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学习过程:一、温故导新:1.回顾什么是整式?什么是方程?2.怎样用式子表示:①比a大6的数②x的二倍与2的差③比a的3倍小4的数④比a小6的数等于80:;⑤x的一半与2的差为-3:;⑥x的2倍比30大6:;⑦比a的2倍大2的数等于a与b的差:;⑧x的25%比它的5倍少3:;二、学习探究:1.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①用一根长为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得:。
②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x,则女生数为,男生数为,依题意得方程:。
③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若干本,还找回4.4元。
问:小明买了几本练习本?解:设小明买了x本,列方程得:。
2.阅读教材78页到79页例1上面的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标注出来,同时完成78页的问题和79页的思考。
并把你的疑惑和发现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阅读教材从79页例1开始到80页练习上面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1)说一说例1的三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分别是什么?(2)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条件是什么?(3)完成80页的思考。
三、检测矫正:在练习本上完成教材80页的练习题。
四、巩固训练:根据条件列出式子或方程:①比a小5的数:;②x的四分之一与8的和:;③x的5倍减去x的绝对值:;④x与 b的积的相反数:;⑤x与y的平方和:;⑥边长为x的正方形面积为25:;⑦长方形的长为a,宽比长小2,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20,得方程:;⑧某校学生总数为x,其中男生占全体学生的51%,比女生多12人,得方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6完全平方公式2教案

1. 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2.计算
(1) ;(2) 。
3. () ;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证明: 是28的倍数,其中m为整数.(提示:只要将原式化简后各项均能被28整除)
小 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选择第二题去解决
解: =
= = .
第一道题还有一种解法:解: = = = .
5.计算:
(1 ) ;(2) ;(3) ;(4) .
展示交流
1.有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 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 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 个孩子两块糖,来三个,就给每人三块糖,……第一天有 个孩子一起去了老人家,第二天有 个孩子一起去了老人 家,第三天有 个孩 子一起去看老人,那么第三天老人给出去的糖果和前两天给 出去的糖果总数一样多吗?
2.可以把 看做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同样可以把 看做 ,再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
3.观察一下 哪种做法简便 ?第二种做法简便。那同学们尝试把第二种做法写下来,找两个学生黑板板演。
= =
=
4.你们能不 能利用已经学完的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来解决下面的几道题?
例计算:
(1) ;(2) ; (3) .
完全平方公式
课题
1.6.2完全平方公式
教学目标
1.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数的简便运算;
2.综合运用平方差 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简便运算。
重点
运用 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数的简便运算,综合运用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整式的简便运算,巩固完全平方公式,区 分 与 的关系。
PPT精品文档---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高二年级体育与健康理论课

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 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 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 的“幸福鸟”……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
10 风筝 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10 风筝
快乐写话:
10 风筝 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 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
10 风筝 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
10 风筝 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
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 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 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 踪影。
下课了,我们冲出教室,在操场上玩( ) 的游戏,———————————————— ———————————————————— ————————————————————。
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喜欢的句子。 2、继续了解风筝的资料。
10 风筝
1 、 默 读 5—8 自 然 段 , 画 出 表 现 “我们”心情的句子或词语。
2、想一想你从这些句子或词语中 体会到了什么?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 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10 风筝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
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 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 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 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兴奋 快乐 喜悦 愉快
乐滋滋 美滋滋 乐呵呵
欣喜若狂
兴高采烈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 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
中学示范课表_BJSZ

2 , 24 , 8 ,0,
3 , 36 , 8 ,0,
6 , 60 , 2 ,0,
10 , 67 , 2 ,0,
25 , 0 , 1 ,0,
-1
12,07,高三7
1 , 14 , 6 ,0,
2 , 19 , 6 ,0,
3 , 39 , 6 ,0,
7 , 53 , 3 ,0,
10 , 64 , 2 ,0,
6 , 58 , 2 ,0,
14 , 68 , 2 ,0,
13 , 69 , 1 ,0,
-1
10,06,高一6
1 , 4 , 5 ,0,
2 , 16 , 6 ,0,
3 , 31 , 6 ,0,
4 , 41 , 4 ,0,
8 , 55 , 2 ,0,
-1
11,05,高二5
1 , 7 , 5 ,0,
2 , 21 , 6 ,0,
3 , 33 , 6 ,0,
4 , 44 , 4 ,0,
5 , 49 , 3 ,0,
10 , 66 , 2 ,0,
6 , 59 , 2 ,0,
13 , 69 , 1 ,0,
25 , 0 , 1 ,0,
-1
12,02,高三2
1 , 9 , 8 ,0,
2 , 25 , 8 ,0,
3 , 32 , 8 ,0,
6 , 60 , 2 ,0,
10 , 65 , 2 ,0,
25 , 0 , 1 ,0,
-1
12,03,高三3
1 , 10 , 8 ,0,
2 , 20 , 6 ,0,
体育学科晋升高级教师说课教案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授课教师:杨成授课年级:高一年级教材内容:背越式跳高授课时间:2012年6月2日地点:丰台一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2.素质练习。
所选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教材分析:本课为我校高一年级田径必修模块的教材内容,该学段的背越式跳高项目共分为8次课,本课为第6次课。
本课的主教材为背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教学,副教材为素质练习。
背越式跳高这一运动项目是由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跳跃发展起来的,学习和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并在跳跃中充分发展跳跃能力、培养意志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本课的主旨。
背越式跳高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垫四个技术环节组成,为了获得必要的速度、高度、更有利地进入腾空过杆阶段,顺畅的助跑和快速有力的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也是本次课着重关注的教学重点,而过杆技术则是本次课教学的难点。
本次课的教学围绕着背越式跳高的完整技术,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利用各种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教学,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素质练习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和各项素质。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丽泽中学高一年级(1)班和(7)班的男生,共40人。
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身体素质较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反应敏捷,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在此次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把动体和动脑有效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分析:背越式跳高是一个技术点非常复杂的项目,学习这个技术动作是对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发展水平的一种检测和提高。
本节背越式跳高的教学一改传统课的模式,采用了多种行之有效、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教学顺序由易到难、由分解到完整、衔接自然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
学生根据个人对动作技术掌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练习,既提高了练习的兴趣又加大了运动的负荷,使学生在巩固完整技术教学的练习中对每个技术细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师教学情况记录表

教师教学情况记录表学校名称:教师姓名:所教科目:日期:教学概况: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点的引入和概念的讲解上。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讨论,我希望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详细记录。
教学目标:1. 引入本堂课的基本概念2. 解释核心知识点的定义和相关原理3. 提供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学生参与情况:1. 学生们对课程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2.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少数学生对于某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的辅导和引导。
课堂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 通过一个相关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 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程要点。
2. 知识讲解- 分步骤、由浅入深地讲解相关概念和核心知识点。
- 结合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 排除学生的常见误解并给予针对性引导。
3. 学生实践与合作- 提供若干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个体或小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鼓励学生彼此合作,分享经验和策略。
4. 总结与反馈- 对本堂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概括,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 针对学生表现出的困惑或错误,给予适当的纠正和指导。
教学效果分析:1. 符合预期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表现积极:大部分学生参与活动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展示出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3. 个别学生困惑:少数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的辅导和指导。
教师自我总结: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引入、讲解、实践和合作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尽管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但个别学生仍需要更多关注和帮助。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并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训分项统计表
材料是否齐全 备注 该项学年封顶学分0.1
2011——2012学年校本研训分项统计表
项目名称 继教号码 姓名 教学设计、教案的展示 教学主任签字 学科 本学年总课时(次数) 培训管理考核材料名称
成一览表”相关内容,再填写该表。 教师继教号、教师姓名和学科(岗位)信息,并填写完整统计表 纸质版交罗君霞老师
请将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版发送至:lzzxjky@
说明:1、请先阅读“首师大附属丽泽中学“十二五”教师校本研训学分构成一览表”相关内容,再填写该表。 2、请从2011——2012学年具有教师资格证在岗人员信息复制粘贴教师继教号、教师姓名和学科(岗位) 3、请各负责人注意收集、保存好校本研训原始材料,以备上级检查。 4、学校收本统计表(纸质和电子版)截止时间:2012年 7 月 10 日,请将电子版发送至:lzzxj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