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12册第三单元作业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苏教版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仔细思考,认真填。
(每空2 分,共12 分)1. 红⽓球有12 个,黄⽓球的个数是红⽓球的3 倍,黄⽓球有()个。
2. ⼩芳看⼀本⼉童故事书,第⼀天看了82页,第⼆天⽐第⼀天少看了12 页,⼩芳两天⼀共看了()页。
3. 学校体育室有篮球15 个,排球8 个,⾜球的个数⽐篮球和排球的总个数多4 个,⾜球有()个。
4. ⼩⼒⽤100 元买了4 个⼩⾜球,找回了28 元,每个⼩⾜球()元。
5. 果园⾥有8 ⾏桃树,每⾏16 棵,还有56 棵梨树,桃树⽐梨树多()棵。
6. ⼀件上⾐50 元,⽐⼀条裤⼦贵12 元,⼀件上⾐和⼀条裤⼦为⼀套,买这套⾐服要()元。
⼆、判断是⾮。
(每题2 分,共10 分)1. 明明今年15 岁,芳芳⽐他⼤3 岁,求芳芳的岁数,列式为15+3=18(岁)。
()2. 红花有25 朵,黄花⽐红花少⼀些,则这两种花的总朵数⽐50朵多。
()3. 丁丁做5 道⼝算题⽤45 秒,芳芳做6道⼝算题⽤1 分钟,丁丁做得快⼀些。
()4. ⼩萍从家⾛到学校,已经⾛了42 ⽶,剩下的⽐已经⾛的多14 ⽶,⼩萍家距离学校有56 ⽶。
()5. ⼩云有50 张卡⽚,她送给⼩芳12 张后,两⼈的卡⽚同样多,⼩芳原来有26 张卡⽚。
()三、反复⽐较,慎重选择。
(每题2 分,共8 分)1. 公鸡有15 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3 倍,公鸡⽐母鸡少()只。
A. 45B. 30C. 602. 学校图书馆订阅科技书和童话书共83本,其中订阅科技书38 本,科技书⽐童话书少订阅()本。
A. 7B. 45C. 383. ⽑⽑和⼩兵在同⼀个商店买同⼀种练习本,⽑⽑买了6 本,⼩兵买了4 本,⽑⽑⽐⼩兵多付了8 ⾓,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
A. 3 ⾓B. 4 ⾓C. 5 ⾓4. 在⼀次长跑⽐赛中,⼩强在⼩新的前⾯80 ⽶,⼩华在⼩⼒的后⾯50 ⽶,⼩新在⼩华的前⾯30 ⽶,()跑在最前⾯。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3课《复习(第1课时)》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3课《复习(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3课《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第三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
第三单元主要包括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
本节课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但是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的激发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比较的题目和答案。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的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第三单元的内容,包括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比较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回答。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比较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我会填(18分)1.养殖场养了800只毛兔,养的肉兔比毛兔多700只,毛兔和肉兔共有()只。
2.涵涵今年10岁,比妈妈小24岁,20年后,妈妈比涵涵大()岁。
3.红红有78张卡片,轩轩有62张卡片,红红给轩轩()张卡片后,两人的卡片同样多。
4.小白兔拔了23根萝卜,山羊拔的萝卜比小白兔的2倍多10根,山羊拔了()根萝卜。
5.一头猪重87千克,一只羊比这头猪轻68千克,这头猪和这只羊一共重()千克。
6.哥哥4天看完一本408页的故事书,妹妹平均每天比哥哥少看8页,妹妹平均每天看()页。
二、我会选(15分)1.科技馆上午共有500名学生分三批来参观,第一批有169名,第二批有213名,则第三批有()名学生参观。
A.128B.118C.3182.小白兔有27根胡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多14根,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有()根胡萝卜。
A.41B.13C.683.修一条长850米的公路,每天修45米,已经修了7天,还剩()米没修。
A.545B.535C.5304.文具店一本笔记本1元钱,一个文具盒12元钱,买4本笔记本和一个文具盒一共要()元钱。
A.4B.13C.165.水果店第一天卖出5筐橘子,第二天又卖出8筐,如果每筐60千克,两天共卖出橘子()千克。
A.308B.780C.2400三、看图列式计算(15分)1. 2.3.四、解决实际问题(52分)1.(12分)(1)笑笑带了100元钱,买一个书包,剩下的钱能买几个文具盒?(2)一个书包的价钱比一盒水彩笔的价钱的4倍少4元,一盒水彩笔多少元?2.地下停车场有17辆大汽车,小汽车的辆数正好是大汽车的5倍。
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6分)3.(10分)游戏项目价格表海盗船35元摩天轮20元钻地鼠45元旋转木马15元(1)轩轩带了100元去游乐场,玩了两个项目,他最多能剩下多少元?(2)楠楠带了100元去游乐场,她玩了两个项目,最少能剩下多少元?4.(10分)(1)买一个足球要用多少元?(2)买一个排球和一个篮球要用多少元?5.三年二班同学折千纸鹤,第一天折了180只,第二天和第三天共折了312只,平均每天折多少只?(6分)6.乐乐平均每天比硕硕多练多少个字?(8分)★挑战题幼儿园小一班有24人,小二班有18人,从小二班调到小一班几人后,小一班的人数就是小二班的2倍?答案一、1.2300 2.24 3.8 4.56 5.106 6.94二、1.B 2.C 3.B 4.C 5.B三、1.128-39=89(米)128+89=217(米) 2.90×2=180(人)180+90=270(人)3.35×4=140(棵)140-35=105(棵)四、1.(1)100-76=24(元)24÷6=4(个)(2)76+4=80(元)80÷4=20(元)2.17×5=85(辆)85-17=68(辆)3.(1)20+15=35(元)100-35=65(元)(2)45+35=80(元)100-80=20(元) 4.(1)38×3=114(元)114-18=96(元)(2)38+114=152(元) 5.180+312=492(只)492÷3=164(只) 6.108÷6=18(个)20-18=2(个)★挑战题24+18=42(人)1+2=342÷3=14(人)18-14=4(人)从小二班调到小一班4人后,小一班的人数就是小二班的2倍。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时间和分数等数学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整个上册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第三单元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时间和分数的运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点,能够熟练地进行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计量单位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
2.教学难点:时间和分数的运算,以及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采用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入数的运算、计量单位等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知识点讲解:针对时间和分数的运算,进行详细的讲解,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4.巩固练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2.练习六(1)》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2.练习六(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2.练习六(1)》》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提高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简单运算。
但是,对于分数的比较和实际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2.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比较方法。
2.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卡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分数的比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和教学卡片,展示分数的比较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理解分数的比较方法。
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比较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利用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比较方法。
5.拓展(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第12课《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浅薄 B.微博 C.妄自菲薄 D.薄饼答案:D解析:分析:D项“薄”读báo,其他都读bó.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①我还可以试举另外许多例子,来阐释大自然在生成其事物中的丰富性,其方式在感觉与经验尚未向我们启示之时,都是我们无法设想的,即使经验有时仍不足以弥补我们的无能。
②故此,( )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应当受到宽宥的;③()我从未声言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懂得它会以某种不同于我们任何臆度的方式形成。
④对于握在我们手心的蝉儿,都难以弄明白其鸣声生自何处,因而对于处在遥远无际的恒星,不了解其成因何在,更应予以谅解了。
在文中空格处的关联词语依次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即便故此倘若因此况且因为 B.即便所以因为故此况且因为C.即使所以倘若那么况且因为 D.即使故此倘若那么况且因为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分句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关联词语。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运用.3.根据拼音写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Yì___________日zhì___________息dǔ___________信宽yòu___________ chǎn___________释A.翌制笃宥阐B.翌窒赌宥阐C.翌窒笃宥铲D.翌窒笃宥阐答案:A解析:分析:A.制——窒B.赌-—笃;C.铲—-阐,故答案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形的掌握情况。
4.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A.他面临大事优柔寡断....,这个领导岗位不适合他.B.班长在班会上夸夸其谈....,同学们惊诧于他的知识面之广。
C.小明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幅这画。
D.这姐妹俩的性格迥然不同....,一个内向,一个外向。
答案:B解析:分析:“夸夸其谈”是个贬义词,用于句中不合适。
【单元卷】苏教版2022-2023学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与解析)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数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2277a b⨯=÷,a、b都大于0,则()。
A.a>b B.a<b C.a=b 2.8∶16的前项増加2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A.加上24 B.加上48 C.加上30 D.乘33.猎豹每秒大约跑31米,比小轿车的速度快1120,小轿车每秒能跑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A.31×(1+1120)B.31-31×1120C.31÷(1+1120)D.31÷(1-1120)4.当a是一个大于0的数时,下列各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34a⨯B.34a÷C.43a÷5.一个比,后项是前项的56,这个比的比值是()。
A.115B.56C.30 D.无法确定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0分米,其中两条边的长度比是2∶1,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
A.32分米B.20分米C.40分米D.20分米或32分米7.如图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小长方形的14,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16。
小长方形与大长方形面积的比是()。
A.4∶6 B.6∶4 C.2∶3 D.3∶28.修一条3千米长的公路,甲队单独修要10天完成,乙队要8天修完。
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修完?列式正确的是()。
A.111()108÷+B.113()108÷+C.3(108)÷+D.1(108)÷+二、填空题(满分16分)9.修路队4天修了一段路的15,照这样计算,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 ),修完这段路共需要( )天。
10.把0.625∶1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1.一辆汽车45小时行驶48千米,照这样计算,1小时可以行驶( )千米,行驶1千米需要( )小时。
12.0. 5吨∶250千克化简后是(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达标训练卷B 含答案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达标训练卷B(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一填。
(第12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1.要使125×☐的积的末尾有2个0,☐里可以填的一位数是( )。
2.( )×数量=总价速度×时间=( )3.两个乘数的积是78,其中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8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21倍,则积是( )。
4.200个18是( );125的40倍是( );703×69的得数是( )。
5.24×25=( ×25)×66.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这辆汽车6小时行( )千米。
7.☐3×6>400,☐里最小可以填( )。
8.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 )。
9.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是510,这两个数乘积的10倍是( )。
10.260×40,如果一个乘数除以10,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积要( );如果一个乘数乘5,那么要使积不变,另一个乘数要( )。
11.在12、14、20、25中,选一个数与114相乘,使它们的积大于2240,这个算式是( )。
12.把2、3、12、18这四个数填在下面的( )里,使等式成立。
( )×( )=( )×( )13.在○里填“>”“<”或“=”。
210×4○21×40 99×60○99×600 600×8○8×600180×30○27×200 50×400○500×4 30×100○10×330二、判一判。
(每题1分,共6分)1.两数相乘,一个乘数是200,另一个乘数增加1,积就增加200。
( )2.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有一个0,乘积的末尾一定是2个0。
( )3.三位数乘两位数,其中一个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三打白骨精
一、选择正确读音。
作恶.(ě wù )喝.(hē hě )道脊.(jī jí)梁蒙.(mēng méng)骗二、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高山一()斋饭一()老公公一()尸首一()轻烟一()紧箍咒
三、加标点。
1、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
2、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四、划去不正确的字。
(遥摇)身变作(长常)(生身)不老一缕(轻青)烟山势险(峻俊)五、修改病句:
我们要运用和理解所学的成语。
既然有多少理由,就不能随便打人。
七、填空。
1 这篇课文选自四大小说之一的___________,作者是明朝的________ 。
本文通过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体现了孙悟空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这部小说中的这些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大名著中另外三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用下列字组词填空。
续 1、孙悟空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前行。
2、大会即将开始,人们()来到会场。
3、这场雨()下了好几天。
持 1、警察叔叔在马路()交通秩序。
2、小红要参加班干部竞选活动,我()她。
3、()到底就是胜利。
等第日期
9、词两首
一、填空
1、《如梦令》词人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歌子》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朔造了_____________,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梦令》中“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争渡”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物图。
4、《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表现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诗句,填色彩。
1、儿童急走追()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3、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
三、先解释加点字,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练习:
1、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手拉手”的热潮。
(改病句)
2、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我恢复了健康。
(改病句)
3、雪花在空中飘。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用“战”组词填空。
战:、、
(1)淮海打响了。
(2)抗日期间,有多少英雄为了保卫家园而流血牺牲呀!
(3)在一次中,大娘为了送打糕给志愿军战士们,累得昏倒在路旁。
等第日期
10螳螂捕蝉
一、划去不恰当的音。
乘()虚而入侍()奉
二、写出加点字意思。
毫()不介意乘()而入
不堪()设想恍然大悟()
三、补充下面的八字成语,
八仙过海()十年树木()一言既出()万事俱备()三天打鱼()百尺竿头()四、写出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死”字在不同词语的意思。
处死()死命令()六、填空:
《螳螂捕蝉》本文通过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寓言表现了少年的____________,故事也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短文分析。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琢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tan dan)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划出不正确的音或字。
2、给短文加上标点。
3、少年说的话,可以用成语来概括。
少年说这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少年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
从全文看,楚王是一个________ 的人。
八、用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非常喜欢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强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它们对我都有着特殊的感情。
我即使一有时间,就挥毫炼笔,这以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等第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