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

合集下载

第二章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第二章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管理心理学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泰勒的贡献主要是: 泰勒的贡献主要是:主张一切管理方法都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 现工作中的各种标准化,使管理由经验上升到科学水平,是西方现代 管理的创始人. "泰勒制"的缺陷: 泰勒制"的缺陷: ①把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 ②只关心生产过程,而忽视对决策问题的研究; ③虽然也强调管理者与工人应建立亲密,长久的关系,但实际上 不仅没有缓和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反而使双方关系更加紧张; ④工人不能参加管理.
管理心理学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是: (1)人是社会的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因素,除物质条件以外, 尚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2)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作合理化,使人对工作本身失去乐趣和意 义,于是便从社会关系中寻求乐趣和意义. (3)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 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群体.这种非正式组织群体,具有特 殊的行为规范,对其成员产生很大影响. (5)领导者要善于了解人,倾听员工的意见,沟通看法,使正式 组织的经济需求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取得平衡.
管理心理学
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4 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及其 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西方管理心理学领域关于人性的研究主要有麦格雷戈 的"X理论"与"Y理论";摩尔斯和洛斯奇的"超Y理 论";以及雪恩的"经济人"假设及其任务管理,"社会 人"假设及其参与管理, "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其民主管 理, "复杂人"假设及其权变管理 .总结这些理论可以发 现,"X理论"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 "Y理论"与 "自我实现人"假设相对应, "超Y理论"与"复杂人" 假设相对应.因此,我们就雪恩的四种人性假设及其相应 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一详细介绍.

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的演变

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的演变

人性假设与教育管理的演变摘要:人性假设自诞生起,就在不断产生符合当前时代的新型理论,“经济人”“社会人”“文化人”三项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性假设对管理理论模式的演变中起主导地位的理论就是以上四点。

教育管理的管理理论也在随着各项理论的提出不断进行演变,哪种管理理论最适合当前时代的教育管理,就是当今教育管理者们思考的问题所在。

关键词:人性假设;教育理论;演变从人性假设学说中可知,不能单纯地看待人性问题,人性不止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必须要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来看待个体的人性。

通过人性假设中产生的管理模式,学习到高校教育应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待人性,通过人性假设中不断产生的新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演变,寻找最贴合教育本身的人性假设。

一、人性假设人性假设的本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与探讨,其作为属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础所在。

人的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企业本身就是以人为核心进行一切事物的组织与管理。

用何种理论才能对管理中的人产生最具有实际意义的积极效果,才是人们不断对人性假设理论进行研究的核心所在。

人性假设学说本身具有极端的两面性,也就是其核心论点的“经济人”与“社会人”两大理论。

前者认为管使下层职员进行工作,而另一论点认识人不应该靠着外部力量迫使自身工作,应该发自内心的去工作。

二、人性假设学说在我国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主要呈现出“政治人”的特征,这是人性假设中的“文化人”理论最高表现形式。

当年,呈现出“政治人”特征的我国人民,普遍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与积极性,愿意为祖国、为人民艰苦奋斗,他们具有充实的精神文化与令世人所赞叹的拼搏精神。

这是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人性假设学说,同一时期,处于百废俱兴的俄罗斯同样处于这种精神之下,这才是使两个在战争中收到巨大伤害的国家从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核心所在。

发展到现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冲击,我国的“政治人”特征迅速转变为“经济人”特征。

人们更加注重经济的发展与金钱的赚钱,金钱万能理论成为大部分人心中的准则,这是当前全世界大多人民都具有的主要特征。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李雪妮10108086003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有两点转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也就是说在管理理论所研究的管理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一是文化,包括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潮流文化等,尤其是民族文化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鉴于此,本文将西方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分为两个大板块:人性假设的演变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启发的管理创新。

启示一:以人为本——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演变及其启示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基石和演化线索,我们可以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人性假设的演变里获得一些启示。

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先后出现了六种主要的人性假设,即“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道德人”。

1.“工具人”假设。

前泰勒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管理范围往往只限于家庭或手工业作坊。

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基于“工具人”假设至上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主要用暴力取得绝对集权、组织结构简单、经验管理、以维护自身的权威与地位的稳定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2.“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劳动分工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又称社交人,是人际关系学家埃尔顿·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于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的。

“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不仅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比满足人的经济物资需要更能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

4.“自我实现人”假设。

这种人性假设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该假设认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西方管理心理学领域关于人性的研究主要有麦格雷戈 的“X理论”与“Y理论”;摩尔斯和洛斯奇的“超Y理 论”;以及雪恩的“经济人”假设及其任务管理、“社会 人”假设及其参与管理、 “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其民主管 理、 “复杂人”假设及其权变管理 。总结这些理论可以发 现,“X理论”与“经济人”假设相对应, “Y理论”与 “自我实现人”假设相对应, “超Y理论”与“复杂人” 假设相对应。因此,我们就雪恩的四种人性假设及其相应 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一详细介绍。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 设及其相应的人力资源
管理模式
2020/12/10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内容概要
1 人性的内容 2 古代的人性观 3 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4 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及其
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5 Z理论 6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6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6.1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内容
6.1.1 人是企业的主体,要靠人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6.1.2 科学技术越发展,越要重视人的因素 6.1.3 在企业中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6.2 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评价体系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雇佣期 评价与晋升 职业发展途径
控制方
J组织 终身雇佣制 缓慢晋升 非专业化
含蓄 集体决策 集体负责 整体关系
A组织 短期雇佣制
迅速晋升 专业化
直接 个人决策 个人负责 局部关系
第二章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1.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形成。

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的《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2.00分)B. 利维特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什么理论?(2.00分)A. 人际关系3.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过渡时期是?(2.00分)A. 汉魏到隋朝4.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提出的。

该理论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2.00分)B. 美国心理学家5.管理心理学在国外心理学界被称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的分支。

(2.00分)C. 组织心理学6.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产生时期是?(2.00分)D. 先秦时期7.在人性假设理论中,“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是()的假设。

(2.00分)C. “经济人”8.管理心理学边缘学科的特点产生了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即()取向和管理学取向。

(2.00分)C. 心理学9.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是()理论的创始人。

C. 群体动力理论10.谁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2.00分)B. 莱维特11.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衰落时期是?(2.00分)A. 元明清12.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介于( )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00分)C. 管理学和心理学13.经济人”又称“实利人”。

其假设起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2.00分)C. 亚当.斯密14.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心理学家提出了()理论。

(2.00分)B. Y理论15.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2.00分)B. 实验法1.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4.00分)A. 现代管理心理学B. 古典管理心理学D. 行为管理心理学2.属于我国管理心理学存在问题的以下是()(4.00分)A. 理论西方化B. 理论学院化C. 发展滞后化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4.00分)A. 访谈法B. 实验法C. 问卷法D. 观察法4.霍桑实验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4.00分)A. 福利实验B. 群体实验C. 访谈实验D. 照明实验5.根据实验场地的性质差异,可以把实验法分为那哪两类?(4.00分)A. 现场实验C. 实验室实验6.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有?(4.00分)A. 理论基础不同B. 形成背景不同C. 研究侧重点不同7.我国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主要包含以下哪些方面()(4.00分)A. 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B. 经济全球化C. 团队化8.谈话法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要使谈话有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4.00分)A. 对谈话内容的记录应该系统、完整、详尽B. 注意把握内容与方向D. 事先拟好提纲9.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4.00分)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10.问卷法是管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论西方管理理论人性假设的演变

论西方管理理论人性假设的演变

论西方管理理论人性假设的演变杨兆云 (云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云南)【摘要】 对人性的认识和探索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条逻辑线索。

本文通过对管理中人性假设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到“全面发展的人”的演进,梳理了管理理论的发展,以期对现代管理理论的认识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经济人 社会人 管理理论 对人的管理和管理中的人始终是管理的核心。

但“人们并不是理性的,而是由本性支配的,因而通过理解这些本性,就可揭开迄今未经探索的心灵的秘密”(雷恩,1979)。

对人性的探索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在探寻管理每一阶段对基本的人性假设的发现和提出都会产生出对管理思想发展的重大影响。

对管理中人性的最初探索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18世纪作为自由贸易倡导者的斯密在与重商主义的学术争论中,为了说明他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提出“经济人”的假设。

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其结果造成在自身满足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工业发展迅速,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与此对应的是,经营管理的粗陋,工作效率低下,劳资双方的对立激化。

这时,以“经济人”为假设的泰罗科学管理理所应当地取代随意的、凭经验的管理方式。

在泰罗看来,工人最关心的是货币收入,而雇主关心的是产出和效率,因此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泰罗始终认为劳动是人的秉性,他承认工人不是不愿干活,他们之所以在工作中“磨洋工”,是由于工人们害怕如果他们生产多了,可能会使自己失业,因而宁愿少生产而不愿多干活,这是工人的认识问题。

管理落后、没有科学的工具和科学的操作方法和缺少科学合理的工作定额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推行科学管理是克服“磨洋工”唯一出路。

1911年由于美国发生的一系列的劳资冲突,泰罗对他的科学管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指出:“科学管理不是一种有效率的方法,不是一种获得效率的方法,也不是一串或一批有效率的方法……科学管理是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

人性假设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电子信息工程孟丙寅 09L0701110在人类思想史上人性一直是哲学家、管理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自古就有“性善论”、“性恶论”之争,古希腊哲学家也对人性进行广泛讨论,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人类对人性研究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

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雪恩(E·H·Schein)于1965年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一)“经济人”假设又称“实利人”或“惟利人”假设。

这种理论产生于早期科学管理时期,其理论来源是西方享受主义哲学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即认为人性是懒惰的,干工作都只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满足自己的私利。

因此,管理上主张用金钱等经济因素去刺激人们的积极性,用强制性的严厉惩罚去处理消极怠工者,即把奖惩建议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基础上。

最早提出“经济人”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D·Mogregov),他于1960年在其《企业的人性问题》中,将以“经济人”人性假设为指导依据的管理理论概括为X理论,并认为它是一种错误理论。

泰勒(F·W·Tayzor)是以X理论为指导的管理典型代表,以严格控制和严密监督为根本特征,只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毫不关心工人的心理需要和思想感性。

(二)“社会人”假设这种理论源于“霍桑实验”及其人际关系学说。

“社会人”的概念也是由该实验主持者梅约提出。

这种假设认为,人是社会人,人们的社会性需要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职工的士气、群体心理等对积极性有重要影响。

因而在管理上要实行“参与管理”,要重视满足职工的社会性需要,关心职工,协调好人际关系,实行集体奖励制度等。

(三)“自动人”假设即“自我实现人”假设,这一概念是最早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尔后,麦格戈提出了以“自动人”人性假设为理论基础的管理理论,给予“X理论”相反的“Y理论”,他明确否定“X理论”,而肯定“Y理论”。

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修改

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修改
霍桑实验的研究者梅奥体处理人群关系理论 建立 了有别于科学管理的另一种管理学派
• 自动人假设——Y理论
• 也叫自我实现人;这一概念是马斯洛提出来的 马斯洛认 为:人希望越变越为完美的欲望;人要实现他所能实现 的一切欲望 具有这种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就叫自 我实现人
• 自动人性假设是50年代末;由马斯洛 阿基里斯 麦格雷 戈等人提出的 这种假设认为;人有好逸恶劳的天性;人 的潜力要充分挖掘;才能得以发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 满足 麦格雷戈称之为Y理论
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严格说来;是对人的 行为的一种解释;而不是哲学的人性论
管理心理学关注的人性是什么
• 管理讨论的是 动机 需要
人的行为问题
• 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管理能够成立的基本依据 人的需要与马斯洛心理学
• 1954年出版了成为极具盛名的心理学著作 《动ຫໍສະໝຸດ 与个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 尊重和 自尊
爱和归属感
安全和安全感
生理需要:空气 食物 水 睡眠 性需要等
发展需要
自我实现表现在对于下列 需要的生活追求中;包括追求 完整 完美 圆满 公正 丰富 质 朴 活跃 美 善良 独特 幽默 真实 自主 人生意义
基本需要
得到尊重 爱的归属感 安全和安全感 生理需要
• 需要引导
成行为之前;都不能成为罪恶
人性中的文化性习性
文化性习相远也习性;是学来的 修来的 悟出 的
人类的文化包罗万象;凡是为了争取生存 适应 环境 寻求快乐所作的一切努力的总成果;都 是文化
人类以文化性制约动物性的过度发展;否则就会 自相残杀而灭种; 今天人类还在制造武器;挑 起战争;大肆残杀但也维持生态平衡
复杂人更接近于真实人;人的本性很难用单一因素来 表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
1. 工具人 : 经验管理阶段的人性假设前泰勒时代, 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 管理活动相对比较简单, 管理者只靠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就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从经济、政治环境与组织的实际需要来看, 管理者为实现管理目标, 完全可以不顾被管理者的要求, 而只是将其视为达到目标的工具, 即经验管理阶段所遵循的人性假设: 工具人。

基于工具人假设之上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并推动社会缓慢向前发展。

工具人
假设实质上取消了管理对象人的资格, 而只是作为管理者实现目的的手段。

但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负反馈, 该假设逐渐失去合理性, 新的人性假设与新的更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从经济角度寻求人进行劳动的最主要动机这样一种关于人的假设称为经济人假设, 科学管理法正是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论。

与经济人假设相比, 管理模式体现出新的特点: (1) 管理目的将效率放到了首位。

(2) 所有权与管理权实现了成功分离,产生了专业的管理人才。

(3) 强调科学、理性、精密性和纪律性, 强调标准化的作业方式、理性化的组织结构、集权化的领导方式。

(4) 采取单一的个体工资激励机制。

人性假设的发展直接导致了管理模式的巨大变化, 成功地实现了管理创新。

之后几十年, 以效率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对丰富社会财富、改善人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管理学中人性假设的历史变迁5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7 年第 7 期管理研究推动作用。

3. 社会人 : 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的人性假设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使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安全感, 产生了孤独感和对群体的向往。

哲学、经济学领域开始对理性及经济人假设提出批判或质疑, 团体主义价值观和非理性主义思潮愈演愈烈。

这些导致了对人看法的改变, 引起管理理论的变革。

以社会人假设为基础的行为科学学派应运而生。

行为科学理论注重对人的感情等社会需求的满足, 对人的行为动机、行为规律等开展了许多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成为人本主义管理思潮的源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收效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