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唇口轮匝肌的超声显像及生理测值

合集下载

图文详解眼部超声检查(菜鸟学习,高手借鉴)

图文详解眼部超声检查(菜鸟学习,高手借鉴)

图文详解眼部超声检查(菜鸟学习,高手借鉴)眼部超声检查是一种很重要的临床辅助手段,可对各种眼部及眶部疾病进行临床评估。

正确理解和掌握超生检查,对于临床医生会起到很重要的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眼眶部位的结构:眼眶(orbit)是容纳眼球等组织的类似四边锥形的骨腔,左右各一,互相对称。

成人眶深约4--5cm。

眼眶除外侧壁比较坚固外,其它三壁骨质均菲薄。

上壁与前颅凹,额窦;下壁与上颌窦;内侧壁与筛窦、鼻腔,后方与蝶窦相邻。

B超检查可实现无法直接看到的眼部结构成像。

例如:眼睑高度水肿、睑裂缝合术后、人工角膜、角膜透明性异常(瘢痕、高度水肿)、前房积血或积脓、针尖样瞳孔、瞳孔膜性结构存在、重度白内障、积血或炎症导致的玻璃体透明性下降。

在以上提及的情况下,超声检查可以实现眼内结构的精确成像,提供晶体、玻璃体、脉络膜、视网膜、巩膜的相关信息。

超声技术的原理:探头发出高频声波到眼组织,当声波遇到眼组织,会将声波反射回探头,转变成电信号,而后电信号被重睑为屏幕上的图像。

声波的形态类似与自然光,为平行、纵行模式。

声波的频率以赫兹来计算,超声的频率需要大于2万赫兹每秒,此时的频率耳朵是无法听到的。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波长越短,声波的穿透深度就会越浅,但是此时的图像分辨率会提高。

考虑到眼轴的长度在24mm左右,最终眼科超声的振荡频率在10兆赫兹每秒。

这与产科使用较低频率的超声行程一定的对比。

目前应用于眼科的超声生物显微镜的探头频率在20-50兆赫兹,穿透深度在5-10mm,可以满足临床方面的诸多应用。

不同部位眼组织对应的A超A超检查: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后脱离伴积血层、周边脉络膜脱离。

以下是对应的B超图像:脉络膜骨瘤中钙化的组织结构将超声能量大部分吸收,从而导致无法对眼球后部结构清晰成像。

脉络膜黑色素瘤横向扫描,所示五点位为病灶所在位置的剖面图同一脉络膜黑色素瘤患眼的纵向扫描。

同一脉络膜黑色素瘤患眼的轴向扫描。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国人正常眼睑结构的观察分析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国人正常眼睑结构的观察分析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国人正常眼睑结构的观察分析刘艾琳;陈倩;毕颖文;江臻颖【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6(016)006【摘要】目的探讨将50 MHz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用于观察国人正常眼睑结构的可行性,获得眼睑主要结构的基本资料,为进一步用于眼睑疾病的超声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122例(244眼)志愿者正常眼睑,采用水囊法获得正常眼睑的50 MHz UBM声像图,测量双眼上睑睑板腺厚度与长度、提上睑肌中段与近穹隆段厚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水囊法用50 MHz UBM可获得清晰的正常眼睑声像图,上睑的主要结构由浅及深依次为皮肤、眼轮匝肌、提上睑肌、睑板、睑板腺.睑板腺的厚度与长度、提上睑肌中段及近穹隆段的厚度在不同眼别、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男女性别间,睑板腺厚度、提上睑肌中段厚度、提上睑肌近穹隆段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睑板腺长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该差异见于46~60岁、61岁及以上年龄组.结论用50 MHz UBM采取水囊法观察眼睑结构层次具备可行性,可为进一步研究眼睑疾病的UBM声像图特征提供依据.【总页数】4页(P388-390,394)【作者】刘艾琳;陈倩;毕颖文;江臻颖【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市视觉损害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市视觉损害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市视觉损害与重建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正常小鼠主动脉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成像分析 [J], 杨娅;王艳红;李治安;谢谨捷;秦彦文2.超声生物显微镜VevoStrain技术定量分析正常小鼠左心室短轴应变的初步研究[J], 李嵘娟;杨娅;马宁;江波;李宜嘉;孙琪伟;张琪;杨娇;覃刚健3.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超声生物显微镜下房角结构的观察 [J], 张先平;亢晓丽;荆毓陶4.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翼状胬肉术后眼前节结构改变观察 [J], 华峰;李正义;陈吉孟;侯国挻;杨立善;黄援臻5.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前节结构变化的观察[J], 曹春林;黄振平;王理理;薛春燕;史继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唇口轮匝肌的超声解剖及声像图研究

上唇口轮匝肌的超声解剖及声像图研究
广 西医学 21 年 7月第3 卷第7 01 3 期
87 2
血清 c 增 高则少见 , a 与吴健雄等 的研究结果相 近。陈勇等 认为 C A是结直肠癌亚临床复发最常 E 出现 的指标 , E C A对转移病灶 的检测有较好 的敏感
度 和 特异 度 , 诊 断 局 部 复 发 方 面 , E 在 C A优 于 内镜 、
方向, 主要为颊肌的延续 , 其下缘 的肌纤维与黏膜一 起 向外翻形成红唇 ; 浅层由上、 下两组肌纤维束组成 。
上束纤 维 主要来 自大 小颧 肌 、 上唇 肌和 提上 唇鼻 翼 提
肌 , 口咽肌相互配合起 衔住食物 的作用 ; 和 浅层肌 肉 由颧大、 小肌、 提上唇鼻翼肌和降 口角肌等组成 , 位于 浅筋 膜 内 , 面部表 情有 关 。本 课题 组在 解剖 中也 发 与 现上述现象。在对鼻唇之间的中点 的水平切面观察 也发 现上 唇分 为皮 肤 、 筋 膜 或 口轮 匝肌 浅 层 , 浅 口轮
[] 吴 1




凡 , 健 雄. 直 肠癌 骨 转移 的诊断 与 综合 治 疗 吴 结
[ ] 中国骨肿瘤骨病 ,0 6 5 2 :2 1 2 J. 20 ,( ) 10— 2 . [] 朱 韧 , 2 徐建芳 , 张海平. 全身骨扫描在临床诊断肺癌骨转 移中的作用 []中国癌症杂志, 0 , ( )39— 9 . J. 2 81 5 : 0 8 8 32 [] 刘 3 [] 胡 4 [] 李 5 放, 丁秀杰 , 张菁茹 , 大肠癌 骨转 移 1 1例 临床 等. 9 云, 张 娜, 屈 青 , 红媛 , 消化道肿瘤 核素骨显像 特 苏 等. 辉. 四肢 长骨皮 质骨转移 瘤 的影 像学诊 断 分析 [ ] 中华普 通外科杂志 ,0 11 ( ) 34— 5 . J. 20 ,6 6 :5 3 5 点分析 [ ] 重庆医学 ,0 5 3 ( ) 110—112 J. 20 ,4 8 : 3 3 . [ ] 中华 临床 医师杂志( J. 电子版 )2 0 1 6 :8— 2 , 7,( )3 4 . 0 [ ] R t E , e e D , a o J e a. oscln cne 6 o S F t r T Br n B ,t 1D e o a cr h z r o

嚼肌B超图象与肌电幅值的对照研究

嚼肌B超图象与肌电幅值的对照研究

嚼肌B超图象与肌电幅值的对照研究
王美青;张玉珍
【期刊名称】《口腔医学纵横》
【年(卷),期】1996(012)004
【摘要】作者对10例正常男性青年嚼肌B超图像与肌电幅值进行了对照研究,
作以下测试:(1)采用线阵超声诊断仪记录侧嚼肌在牙尖交错位不咬(静止)和最大紧咬(收缩)时前后径冻结图像,测量视野内肌肉截面积及下颌骨升支前缘处嚼肌厚度;(2)采用肌电图仪记录双侧嚼肌在牙尖交错位作最大紧咬时的肌电图,测量峰值,结果表明B超图像所测嚼肌静止面积,收缩面积有收缩厚度均与嚼肌肌电值有明显线性正相关关系,作者认为B超测量活体肌
【总页数】3页(P213-215)
【作者】王美青;张玉珍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74
【相关文献】
1.B超定位宫腔镜下肌壁电切割刮宫术治疗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的护理 [J], 罗晓芬;陶伟萍;孙珂;华九月;周素芬
2.错(牙合)患者颞肌和嚼肌肌电与正常(牙合)的比较 [J], 谢燕;张茂先;虞芳
3.对全口义齿患者颞肌和嚼肌肌电的一年定期观察 [J], 叶秀芬
4.不同张口度下嚼肌与颞肌肌电变化的研究 [J], 俞凯;李克莉;孙庚林;王雨生;周健
5.嚼肌二腹肌前腹在咀嚼周期中的肌电观测 [J], 王雨生;刘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及腮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眼及腮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眼部病理声像图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本身色素上皮层与感光细胞层之间层间分离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病因:(1)玻璃体变性:液化及皱缩(2)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或老年退行性病变 声像图:
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锯齿缘 视乳头 凹面 同心圆 后运动
部分性视网膜脱离 阵旧性视网膜脱离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病因:已知其它眼病如视网膜与脉 络膜肿瘤、炎症、外伤、机 化 物 声像图:视网膜脱离声像,原发病 变的声像
出现无回声暗区,即“挖空现象”
◆ 肿瘤局部眼球壁较周围正常区域回声低,称脉络膜凹陷 ◆ 肿瘤后方回声衰减 ◆ 可继发视网膜脱离 ◆ 彩色血流较丰富,由睫状后动脉供血,频谱为中速低阻
血流频谱
脉络膜黑色素瘤
眼眶疾病
◆ 眼眶肿瘤
◆ 炎症 ◆ 血管性病变 ◆ 内分泌性病变(甲状腺相关眼病)
眶内肿瘤
眶内血管瘤
晶状体
玻璃体
球后脂肪垫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频谱
眼动脉频谱
眼部测量正常参考值
眼轴:23-24mm 前房深度:2-3mm
晶状体厚度:3.5-5mm
眼球壁厚度:2-2.2mm 玻璃体腔长度:16-17mm 眼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30±cm/s,睫状动脉20±cm/s,视 网膜中央动脉10±cm/s,视网膜中央静脉5±cm/s,一些 流速指标值有增龄变化。
勒血流成像,探头频率为5-6.5MHz。
眼球的基本结构
外层:角膜和巩膜
眼球壁
眼球
中层:虹膜和脉络膜及睫状体
内层:视网膜
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解剖概要 眼球近似圆形,成人前后径 2 4mm
眼球壁:由三层膜状结构组成,贴附紧密 纤维膜:外层,厚而坚韧的纤维组织膜 角膜: 前部占 1/6 厚 0.5mm 巩膜: 厚 0.3- 1mm 巩膜上腔 脉结膜周围间隙

二维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胎儿上唇结构异常的价值

二维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胎儿上唇结构异常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胎儿上唇结构异常的价值。

方法:应用ALOKA-630二维超声诊断仪对1 176例中晚期妊娠的胎儿颜面结构进行观察,着重观察胎儿上唇是否连续。

结果:中期妊娠经一次或一次以上获得胎儿上唇满意图像,成像率100%;晚期妊娠成像率为66.17%,总成像率为84.52%。

其中,发现胎儿成骨发育不全并唇腭裂1例、漏诊1例单纯Ⅱ度唇裂为双胎足月临产一次检查,总畸形率为0.17%。

结论:只要手法得当,二维超声也能快速提供清晰的上唇图像,对胎儿唇裂的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二维超声成像技术;胎儿上唇结构异常;临产The Value of 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Fetal Upper Lip Abnormality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fetal upper lip abnormality. Methods We observed with ALOKA630 all the fetal faces of 1176 fetuses that it was second trimester and late pregnancy, and observed seriously whether the upper lip of fetal was continue or not. Results The fetuses of second trimester can obtainsatisfied picture of fetal upper lip that we examined one and one more,and the ratio of echocardiography is 100%, the ratio of late pregnancy is 84.5% ,in which one case of bone abnormality and cleft lip and palate was found,and one lesion was missed that it was si mpleⅡ°cleft lip on a examination of twin pregnancywhen term delivery was in labor.theratio of tatal abnormalities is 0.17%.Conclusion If only your skillis appropriate , 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can also provide quikly the clear pictureof upper lip, it is of important value in sifting of fetal cleft lip.Key words: Two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Fetal upper lip abnormality;Be broughe to bed超声检查应用领域随其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宽。

成人超声正常常用参考值

成人超声正常常用参考值

成人超声正常常用参考值肝脏和脾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边线:测量点分别放在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小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12-14cm。

肝右叶前后径:8~10cm。

二.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螺旋: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螺旋,向上尽可能表明外木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4.肝动脉峰值速度范围:65~85cm/s、阻力指数:0.6~0.75三.门静脉的宽度1.测量标准螺旋: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螺旋,胆总管建议尽量表明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不少于1.4cm,血流速度范围:13~25cm/s、血流量:约900±217ml/min四.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螺旋:左肋间脾脏圆顶面,建议表明脾静脉出来脾门部图像。

2.测量边线:测量点定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少于4cm。

五.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螺旋:左助间脾脏圆顶面。

尽量表明脾的全长,同时表明脾静脉出来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4.脾的宽度:范围5~7cm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胆囊测量1.胆囊长径。

胆囊颈部至底部的长度。

在胆囊存有卷曲的时候,应当分段测量,长径应属各段的和。

【妇产超声】胎儿唇、腭裂产前超声检查(二)

【妇产超声】胎儿唇、腭裂产前超声检查(二)

【妇产超声】胎儿唇、腭裂产前超声检查(二)胎儿单侧完全唇裂(III 度) 二维超声声像图图19, 20 胎儿面部二维正中矢状切面超声声像图( 图 20 为放大像)示局部额骨、鼻骨、颌骨、上下口唇及口腔( 箭头所示) ,但未见上唇中断;图 21 ~ 23 胎儿闭口时二维鼻唇部冠状切面声像图( 图22 为放大后描记像) 示一侧上唇连续性中断呈不规则形( 箭头所示) ,断裂区两端不对称,厚薄不一,中断侧鼻翼向断裂区塌陷,下唇连续性好,形态规则;图24 ~ 26 胎儿闭口时二维鼻唇部斜冠状切面声像图示一侧上唇明显中断,断裂区深及鼻孔基地,两端不对称,一端明显增厚,回声增强,鼻翼及鼻孔大小、形态接近一致。

胎儿双侧完全唇裂( III度) 二维超声声像图图29,30 胎儿闭口及张口位二维鼻唇部冠状切面声像图示两侧上唇局部完全中断呈裂隙样,深及鼻孔,鼻翼外形失常,鼻下方正中区有形如“弯蚕样” 的唇结构回声;图31, 32 胎儿口唇部、鼻部斜冠状切面声像图示上唇裂口明显,深及鼻孔,断裂区厚薄不一;胎儿小型完全唇裂(III 度) 伴牙槽弓裂二维及三维超声声像图图33,34 二维鼻唇部斜冠状切面声像图示胎儿一侧上唇与牙槽突完全中断呈“ 裂隙样” 无回声,鼻翼无明显内陷;图35 二维牙槽弓横切面声像图示胎儿牙槽弓弧度失常,局部不连续( 箭头所示) ,两断端轻微错位;图36 三维表面成像示胎儿整个面部形态,唇裂处呈“^” 字形,缺口深及鼻孔,两侧鼻翼及鼻孔基本对称胎儿双侧完全唇裂( III度) 伴腭裂二维超声声像图图43 二维鼻唇部矢状切面声像图示胎儿牙槽突裂、腭裂并与鼻腔相通图44 ~ 46 二维鼻唇部冠状切面声像图示胎儿两侧上唇与牙槽突完全中断,断端增厚,鼻翼及鼻孔形态失常,结构不清,鼻下方( 相当于鼻唇沟区) 可见盘形块状软组织回声。

各切面临床应用价值:( 1) 冠状切面可同时显示胎儿鼻与上唇,容易获得,对判断唇裂的部位程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切面“ 双位” ( 即闭口位、张口位) 像,对判断唇裂的部位、程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前病情及术后 疗效的评估。
【 关键词】 上唇;口 轮 匝肌; 超声显像 ; 人 中凹; 人中嵴; 厚度 先 天 性 唇 裂 是 一 种 常 见 的 口腔 颌 面 部 先 天 畸
形…, 其修复效果的优劣最终影响患者 的身心健 康 。 成功 的 口轮匝肌功能性复位有助于唇裂 患者取得满 意 的治疗效 果 , 因此 掌握 口轮 匝肌 的正 常解剖 结构 至 关重要 。 目前主要是通过人体标本 的大体解 剖和显微 解 剖观察 口轮 匝肌 的结构层 次 , 而关 于 口轮 匝肌 超 声解 剖结构的报道 甚少 , 有研 究仅 通过 测量 唇裂 患 者健 侧 、 患侧 的上 唇长度 及鼻孔 高度作 为疗效 评估指 标 。本研究拟使 用高频 超声对 1 0 6例健康青 年志愿 者 的上唇 口轮匝肌 进行检查 , 在前期研究 基础上 , 进
2 结 果
应用 S P S S 1 7 . 0统计软件 , 计量资
层厚 , 差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1 ) ; 左、 右侧 人 中嵴
处 的 口轮 匝肌浅 层厚 度之 问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料两组 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 多组 间 比较采用 L S D检验 。
呈条索状低 回声 的 口轮 匝肌 深层 肌 肉; 第 5 、 6层 分别
为呈稍低 回声 的黏膜 下 层 和呈 稍 强 回声线 的黏膜 层 ( 图1 ) 。根据人 体标本 口轮 匝肌 的大体解剖 和显微解 剖结 构 , 确定 上唇部 组织声 像 图 6个层 次 中的第 2层 和第 3层为 口轮 匝肌 的浅 层肌 肉, 第 4层为 口轮 匝肌
广 东医学
2 0 1 4年 3月 第 3 5卷第 6期
G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Ma r .2 0 1 4 ,V o 1 .3 5 ,N o .6

85 3・
上 唇 口轮 匝肌 的超 声 显 像及 生 理 测 值
刘军杰 , 廖新红 , 韦强 , 韦力 ,陈宝峰

层: 第1 层是 呈高 回声线 的 由超 声耦 合剂 与皮肤 表皮 角质接触所形成的界面 ; 第 2层呈稍低 回声 , 为 口轮 匝 肌浅层肌纤维汇集 , 并 连于皮 肤 , 形成 人 中 凹及 左 、 右 侧人 中嵴 ; 第3 层 呈稍强 回声 , 是皮下脂肪层 并掺杂部 分 口轮匝肌 的浅层 肌 肉形成 的 网格 状结 构 ; 第 4层是
1 . 2 检 查方 法
使用 G E L O G I Q 9彩色 超声 诊 断仪 ,
图1 正 常上 唇 组 织 的 超 声 表 现
探头频率 1 0~1 4 M H z 。受检者 取仰 卧位 , 嘱其 自然微 闭 口唇 , 于上唇及超声探 头上涂抹适 量的超声耦 合剂 ,
在保 持人 中凹及左 、 右侧人 中嵴所 形成 的弧度 未见 明 显变 形 的声 像 图上 观察上 唇组织 的分层 , 确定 口轮 匝 肌的浅 、 深层 , 并分别于人 中凹 、 左、 右侧人 中嵴 处测量 上唇 口轮 匝肌浅 、 深层 的厚度 。
0 . 0 1 ) ; 人 中凹 、 左、 右侧人 中嵴处 上唇 口轮匝肌深层 之
0 . 0 5 ) ; 左、 右侧人 中嵴 口轮 匝肌 浅层 以及人 中凹、 左、 右侧人 中嵴 口轮 匝肌深层厚 度之间差异 均无统计 学意 义( P>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5 ) 。结论 高频超声能较 为清晰地 显示上唇 口轮 匝肌 的各层 结构 , 其生理测值 范围的确 定 , 将有助 于唇裂 患者
的深层肌 肉。
步探讨上 唇 口轮匝肌的正常超声表现尤其 是其超声
生理 测值 , 以期 为唇裂 患者术前 病情及 术后疗 效评估 提供有效 的超声诊 断依据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2 0 1 0年 3月至 2 0 1 1 年 4月 随机选取
广西 医科 大 学 青 年学 生 1 0 6例 , 其 中男 4 8例 , 女5 8 例, 年龄( 2 6 . 3± 1 . 9 ) 岁, 均无唇裂或唇外伤病史 。
2 . 2 高校 青年 志愿 者上 唇 1 3轮 匝肌 厚 度 的超 声 测值
不 同性别之间相 同部位 口轮 匝肌浅层之间 、 深层 之间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人 中凹 、 左侧及 右侧人 中 嵴部位 的 口轮 匝肌 浅层 明显较相 同部位 口轮 匝肌的深
1 . 3 统计 学方 法
上唇组织在超声声像 图上分 为 6层 , 其 中第 2层和第 3层为
凹及左 、 右侧 人 中嵴处 1 : 7 轮 匝肌 浅、 深层厚度 。结果
口轮 匝肌 的浅层肌 肉, 第 4层 为 口轮 匝肌 的 深层肌 肉。左 、 右侧人 中嵴 口轮 匝肌 浅层 厚度较人 中凹处 明显 增厚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不 同性 别之 间相 同部位 口轮 匝肌 浅层 以及 深层 厚度之 间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P>
广 西医科 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 超声科 , 整形美容 外科( 南宁5 3 0 0 2 1 ) ; 广西 医科 大学解剖学教 研室
( 南宁 5 3 0 0 2 1 )
估提供有 效的超 声诊 断依据 。方法
【 摘要 】 目的 探 讨上唇 口轮 匝肌 的正 常超 声表 现及其超 声生理 测值 , 为唇 裂患 者术前病 情及 术后 疗 效评 应 用高频超 声对 1 0 6例青年 志愿者 的正常上唇 口轮 匝肌 进行检查 , 测量人 中
0 . 0 5 ) , 但左 、 右侧人 中嵴处 的 口轮 匝肌浅层 明显较人
中凹处 的 口轮 匝肌 浅 层 厚 ,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2 . 1 高校 青年 志愿者上唇 口轮 匝肌 的正常超 声声像 图表现 上 唇部 组 织 在 二 维超 声 声 像 图 上可 分 为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