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语文试题详细解析

合集下载

湖南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南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湖南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文言文阅读1. 题目:请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含义。

答案:在文言文中,“之”字通常作为代词或助词使用,具体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

2. 题目:请分析文中“以”字的用法。

答案:文中“以”字多用于表示原因、目的或方式,具体用法需结合句子结构和语境进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1. 题目:文章中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等情感。

2. 题目: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答案:文章通过叙述个人经历,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个人成长的主题。

二、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题目:下列哪个选项是二次方程的解?答案:根据题目所给的二次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正确的解,选项A是正确的。

2. 题目:下列哪个函数是奇函数?答案:奇函数满足f(-x)=-f(x)的性质,根据题目所给的函数表达式,选项C是奇函数。

(二)填空题1. 题目: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sqrt{25} \)。

答案:根据平方根的定义,\( \sqrt{25} \) 的值为5。

2. 题目: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18,且AB=10,求BC的长度。

答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 \text{面积} = \frac{1}{2}\times AB \times BC \),代入已知数据,解得BC的长度。

三、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阅读理解1.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案:作者在文章中主要论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 题目:文章中提到的“可持续能源”是指什么?答案:文章中所指的“可持续能源”是指那些可以长期供应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能源类型,如太阳能、风能等。

(二)完形填空1. 题目:在第一段中,作者为什么感到惊讶?答案:作者感到惊讶是因为他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了一件特别的事情。

2. 题目:文章中提到的“转折点”是指什么?答案:文章中的“转折点”指的是故事中一个关键的情节变化,它导致了故事结局的转变。

湖南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内容略)
(1)文章中提到的“XX”一词,其含义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解释。

(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
2.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下列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
(1)请解释诗中的“XX”一词,并说明其在诗中的作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知识运用
3. 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以下句子的填空。

(填空题内容略)
四、写作
4.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题目要求略)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1)“XX”一词在文章中指的是……(解释词义),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分析作用)。

1.(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分析情感),这可以从文章中……(引用原文)看出。

二、古诗文阅读
2.(1)“XX”一词在诗中指的是……(解释词义),它的作用在于……(分析作用)。

2.(2)这首诗通过……(引用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分析思想感情)的深刻感受。

三、语言知识运用
3. 根据题目要求,填空题答案为……(填空答案)。

四、写作
4. 议论文范文:
(写作内容略)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样例,实际考试中的题目和答案会有所不同。

考生应以实际考试为准,认真复习,准备考试。

同时,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应试能力。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新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答案】B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喻“一带清流”,对偶“佳木茏葱,奇花熌灼”“清溪泻雪,石磴穿云”。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 曲.折qŭ 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 曲.折qū 山坳yòu 石磴děngC.熌灼.zhuó 曲.折qŭ 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 曲.折qū 山坳ào 石磴dě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多音字和形声字测读音。

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前后句的照应和句式的选择。

202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图片版】

202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图片版】

202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图片版】202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图片版】小编带来了202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3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高考金榜题名祝福1、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2、看清楚,想透彻,答准每道题。

3、读书改变命运,刻苦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4、灵气勇气朝气三气并存气贯长虹,信心决心恒心三心同在心想事成。

5、我们要做雄鹰,搏击长空;我们要做王者,争做最强。

6、有来路,没退路,留退路,是绝路。

7、潜心复习战高考,信心满溢跃龙门。

8、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9、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10、拼一载春秋,搏一生无悔。

11、洒热血,战高考,寒窗苦读,力争金榜题名。

12、过去了就过去了,重要的是自己要快乐。

13、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14、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15、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

16、一点一点地进步,不求贪多。

17、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

18、无才无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19、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20、高考了,不要紧的,过了这个关头你就好了,像我上次和你说的那样,你到了大学以后真的会很有优势的,加油!等着你的大学酒!21、我坚定,我们付出了汗水,经受了考验,理想中大学殿堂的大门就一定会为我们而敞开,让我们继续艰辛却快乐的求学之路!22、不管结果怎么样,经历过,总会有结果的!高考的朋友们,为你们祝福,也为你们祈祷!愿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实现的地方!23、我不是随便的花朵,我要为梦想绽放;我不是随便的细雨,我要为思念铺垫;这不是随便的言说,我要为朋友祝贺:祝贺朋友在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湖南 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湖南 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湖南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湖南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A篇:走进中国古代科技之宝——丹砂丹砂,又叫丹砂术,是古代中国科技的一项重要成果,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

丹砂在中国科技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在医学上有广泛应用,还被用作染料、炼丹、制作漆器等方面。

下面是对丹砂的简单介绍:丹砂颗粒微小,可与粘合剂溶合,涂抹在器物表面,经高温烘烤后即成永不褪色、不泛黄、永不脱落的美丽色彩。

古代的青铜器上常可见红丁砂制成的纹饰,它们用水淬烧和研磨的处理方式,使得红色饰面显得亮丽纯粹。

丹砂的独特性可以使得器物增添美感和吸引力。

丹砂还具有药用价值,被古人誉为“上品佳药”。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丹砂悬剂具有止血、活血通络、补血益气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内外伤、贫血等疾病。

然而,由于其有毒性,丹砂被淘汰和废弃,现代使用中已经基本被取代。

总的来说,丹砂在古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在美学领域具有独到的应用,还在医学上被广泛使用。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丹砂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医学对其有毒性的评估也使得其药用价值下降。

尽管如此,作为中国古代科技的见证,丹砂不可忽视其在中华文明史上的独特地位。

1. 根据短文内容,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丹砂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成果之一。

B. 丹砂只能用于医学领域。

C. 丹砂在现代科技进步后得到了广泛应用。

D. 丹砂在古代被用作染料、炼丹、制作漆器等。

答案:D2. 丹砂在古代被用于纺织品造型的原因是什么?A. 使纺织品看起来更加亮丽纯粹。

B. 纺织品缺乏色彩。

C. 纺织品需要保护。

D. 丹砂具有药用价值。

答案:A3. 在现代,为什么丹砂在医学应用中已经基本被取代了?A. 丹砂的毒性超过了现代科学界所允许的范围。

B. 丹砂的制作工艺过于复杂。

C. 现代科技有更好的替代品。

D. 人们对丹砂的药用价值产生了质疑。

答案:AB篇: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时期。

它主要用来纪念先人,缅怀历史。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沙市2024届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读《中国不高兴》,令我想起了一件事,几年前,一位在南京大学当教授的朋友对我说,中国公共理性话语危机已经严重到了非采取行动不可的程度,他想编一本给大学生用的写作课本,帮助训练他们基本的逻辑说理能力,力求避免过度简单化,浮泛空论,巡回论证,无凭据推理,谩骂、粗口、唱衰等说理方式。

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语言教育,不只是训练读写的技能,更是通过学习使用文字语言,养成公共说理的理性思考习惯。

只有说理的社会才是正派、宽容的社会,需要尊重与自己意见不同的说理对方。

对对手要宽容、厚道,陈述对方的论辩时应该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心平气和,不要一开口,就是“我不高兴”“我生气”。

这些都是《中国不高兴》作者们需要补的功课。

许多读者受蛊惑而浑然不觉,他们虽受过教育,但缺乏基本的理性辨析能力,这是不是意味着学校教育中有了严重的疏忽和失败?公共说理不是吵架,不是如《中国不高兴》作者们所说的那样,要“刺激”什么人或者要出什么气。

吵架越成功,说理越失败。

吵架是一种恶性激化人际意见对立的话语行为,而说理的目的恰恰是要尽量消除人际意见对立,化解分歧。

公共说理是要通过交流、说服来达成共识。

公共说理是公共文明的成就,也是形成良好社会关系、民主政治秩序的根本条件。

中国的公共说理机制还不健全,提高公共话语理性的自觉性应该成为各阶段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项目。

(摘编自徐贲《“不高兴”先生要学会说理》)材料二:三联生活周刊:随着近年网络暴力事件影响越来越大,人们不禁开始怀念起20年前的中国互联网环境。

湖南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湖南高考语文试题详解

2010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详解年湖南高考语文试题详解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祥瑞xiáng馥郁fù窈窕yǎo蟾宫折桂chánB.聪颖yǐng仰慕mò芳馨xīn龙驹凤雏chúC.幽婉wǎn荣膺yīng醇美shún岁稔年丰rěnD.涟漪yī富庶shù澄澈chéng万壑争流huò答案:1.A解析:本题一改往年考“多音误读”和“望形生音”,直接考查生“方言误读”,仰慕的“慕”,方言极易念作“mò”,醇美的“醇”,方言就是念作“shún”或“xún”;万壑争流的“壑”,方言中就是念“huò”。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听到的读音,在普通话中却是不正确的读音,分别读“mù”“chún”“hè”。

这样一来,题目的难度没有变,考点却更加贴近生活。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湖南地处内陆而不能被内陆意识束缚,位居中部而不能甘居中游,这是毋庸置疑的。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恢弘气势和精彩表演,强烈地震撼了观众。

C.素有“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的景德镇瓷器,备受消费者青睐。

D.候鸟们凭着体内孕藏的惊人能量,一路搏击风雨,书写了万里迁徙的生命奇迹。

答案:2.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运用中实际意义的了解。

事实上,高考语文试卷上是不会有错字,只会有别字。

出现别字的考核意义在于同一个读音却是两个不同的字,那么其表达的意义就不一样。

所以,考生只要在平常的复习中留意过同音不同义的的字就不会出错。

例如“蕴藏”的“蕴”在试卷中写成了“孕”,前者是“包含事物或道理”,是“物质”这一方面的含义;后者是“怀着孩子”,是“生命延续”这一方面的意义,所以很明显就能发现这个“孕”字错了。

湖南高考语文解word版逐题详析

湖南高考语文解word版逐题详析

1. 解析:B 慕m d。

C.醇ch iiio D.壑h e o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2. 解析:D孕一蕴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常用规范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3. 解析:A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B.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C津津乐道:作谓语、定语;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个没完。

句中误用作状语修饰动词“谈论”不合语法规范。

应为“兴高采烈” 。

D. —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

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4. 解析:A、表意不明,“也将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优化”主语不明确,应补出主语“这种进程” 。

B.成分残缺。

“锻炼”缺少与之搭配的名词宾语“能力”。

C.结构混乱。

原句可改为:“ ....... 等成分,这些成分就具有.......... 的作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5解析:根据平仄规律第五个字为仄音排除: A C根据意思排除:D.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押匀平仄,能力层级为B级。

6. 解析:敌:匹敌。

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7. 解析:A.;第一个“而”表转折;第二个“而”表顺承。

B第一个“且”表将要,第二个“且”也表将要,都是副词。

C.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也”,判断句标志。

D 第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是取独用法.o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8. 解析:”故无小”讲不通排除AC, ”以生道杀”排除D。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湖南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章填写成语的题目,成语的意识都很好理解,关键注意上下文,第一个空注意前面的“梦想”,“只能用坚定不移”,第二个后面是“精神”,只能用“自强不息”,第三个空前面是“成立之秋”,所以用“百废待兴”,最后一空后面是“困难和挑战”只能用“奋发图强”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答案】A【解析】三个“面对……”构成排比,一组“梦想的太阳”与“灿烂的朝霞”构成比喻。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ŭ 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曲.折qū 山坳yòu 石磴dèngC.熌灼.zhuó曲.折qŭ 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曲.折qū 山坳ào 石磴dèng【答案】D【解析】熌灼shǎn zhuó;闪耀。

石磴shídèng:石级;石台阶。

试题分析:注意多音字和形声字测读音。

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答案】C【解析】瞻前:先进再向北;顾后:“皆隐于”必须是两者,所以选“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试题分析:注意前后句的照应和句式的选择。

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三事忠告》二则张养浩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训.矣。

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

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禁家人侵渔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讙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

有官君子,()审择焉。

(选自《三事忠告》。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常有是训.矣训:斥责B.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牧:治理C.相.时度力,敝者葺之相:观察D.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愈:更好【答案】A【解析】】“古人常有是训矣”训:教导, 翻译:古代的人常常有这样教导。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平时积累,注意课本知识的迁移。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

有官君子,()审择焉。

A.之与而B.者与其C.之所其D.者所而【答案】B【解析】“上述两种情况,如果不是真正懂得深切领悟的人,是不轻易与他讲的。

做官的君子,一定要仔细作出选择。

”根据最后一空应选填副词“其(一定)”,第一空是属于“者”字结构。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答案】A【解析】先看四字句,“彼之不修”“何预我事”,排除B、D;再看主谓句“此念一萌”和固定句式“则庶务皆堕矣”,排除C项。

最后确认A项。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治官如治家,凡事当如,而官府所司范围更广,责任更重,因此治官更应尽心。

B.管理若对家人侵吞牟利的”侵渔”行为不加禁止,那就会处处受制,祸生儿席。

C.前一则谈如何做事,后一则言如何做人,彰显出张养浩勤奋而淡泊的为官态度。

D.两则忠告观点鲜明,论证方法则有所区别,前者正反说理,后者重在反面论证。

【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三事忠告》二则”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为官”忠告。

选项置换为“前一则谈如何做事,后一则言如何做人”,内容分析有误。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

(3分)译文:(2)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4分)译文:(3)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3分)译文:【答案】(1)污秽的要使它清洁,堵塞的要疏通它,缺少的要补足它。

(2)做官的人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皆是因为家里人喜好奢侈才导致这样的。

(3)假使为了子孙而这样做(贪污受贿),那么子孙不能救我。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考生要注意落实重点字词,结合文本内容来翻译。

参考译文:治理官职好比治理家庭,古人曾经有这样的教诲。

大概一家的事情,不论缓急巨细,都应当知道;如果有些不知道,就不能治理好。

何况治理百姓的长官,要做的事有那么多,比如学校、驿站、粮库、监狱、农田水利、桥梁堤坝等,凡是要做的事,都要适时努力去做。

破旧的修葺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旧的地方没有的把它经营好。

如果认为,那些事情不去做,与我有什么相干?反正不久我就要卸任,为什么去自找苦吃呢?这样的念头一旦产生,那么一切政务都会做不成了。

所以,前辈说:对待公家的事务,只要有一点不尽心思,就是无功而受俸禄,就会得罪了苍天。

(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做官的本人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他的趋势一定是从别人那里获取,有的谋取私利侵扰百姓,有的趁着打官司收受贿赂,有的以借贷为名,有的以婚姻相托,一个接一个宴请接受馈赠,全家人没有禁止,以致于动不动就受到牵制,威力无处施展。

自己虽然一天天兴旺,老百姓却一天天劳累;自己虽然一天天高兴,老百姓却一天天埋怨。

因为这个而名声败坏,遭受污辱,最后一并被拘禁。

唉,如果为了妻妾来做这些事,那么妻妾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朋友来做这些事,那么朋友是救不了我的。

妻妾、子孙、朋友都不能来救我,哪里比得上任职时廉洁勤勉,自己把它做得更好呢!大概为了自己廉洁勤勉,即使全家总是清贫,但子孙安康荣耀。

为了别人侵吞牟利即使欢然安乐,但祸患随时会在身边发生。

上述两种情况,如果不是真正懂得深切领悟的人,是不轻易与他讲的。

做官的君子,一定要谨慎作出选择。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8分)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①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

鄴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虚: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2分)(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6分)答:【答案】(1)春江花月夜(2))“城郭为墟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1)此题考查对文字常的识记能力。

平时要加强对学过课文的记忆。

(2)回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全诗大意,然后要抓住题干中“人生感悟的差异”一句,对两首诗中抒发人生感悟的诗句进行分拆,然后归纳作答。

11.古诗文默写。

(5分,每空1分)(1)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观流水兮潺湲。

(屈原《湘夫人》)(2)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答案】(1)荒忽兮远望(2)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解析】试题分析: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荒忽、形骸、转轴、弦、未等。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生物电池可以利用蜗牛体内葡萄糖发电。

我们在蜗牛壳上钻孔,把覆盖着酶的电极植入聚集在蜗牛身体和壳之间的血淋巴,也就是蜗牛的血液中。

与其他类型的电池类似,我们的电池也是基于化学反应来让电子流动的;一个电极捕获血淋巴中葡萄糖的电子,之后这些电子会通过外部回路——包括我们想要供电的任何设备——抵达相对的电极。

在那里,电子与血淋巴中的氧反应形成水,输出的电力很微弱,在微瓦的量级上,而且在数分钟后会因葡萄糖耗尽而断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