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列车在隧道发生火灾时乘客疏散的探讨
铁路隧道的安全疏散方案

铁路隧道的安全疏散方案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铁路隧道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扮演着连接城市、缩短行程的重要角色。
然而,铁路隧道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事故等,如何有效安全地疏散乘客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铁路隧道的安全疏散方案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铁路隧道是无法避免的,在建设隧道时应该考虑应急疏散的设计。
考虑到隧道长度、隧道形状、图纸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安全疏散方案对保障乘客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二、应急救援设施1.应急出口:铁路隧道应设有足够数量的应急出口,以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这些应急出口需要设在安全距离内,能够满足乘客疏散所需的宽度和高度,并设置明显的标识,方便乘客快速辨别。
2.自动灭火系统:隧道内应配置自动灭火系统,以防止火灾蔓延。
这些系统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喷水、喷雾、灭火器等。
自动灭火系统需要能够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启动,并覆盖到整个隧道。
3.通风系统:铁路隧道内的通风系统需要能够确保空气流通,有效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
通风系统设计应具备故障检测和自动开启紧急模式功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疏散。
三、应急管理与培训1.应急预案:铁路管理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安全疏散方案的流程和责任分工。
应急预案应包括火灾、冲突、窒息等紧急情况,并提供详细的处置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2.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对于提高乘客的应急反应能力至关重要。
演练应模拟真实场景,包括疏散、自救、急救等内容,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安全疏散方案。
四、乘客安全教育乘客在进入铁路隧道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知识。
铁路管理部门应通过宣传教育、标识和宣讲等方式,提高乘客对安全疏散的认知和能力,并向乘客提供应急逃生常识和自救技巧。
五、技术监控与提升1.监控系统:铁路隧道应配备高级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状况,包括火灾、烟雾、温度等。
监控系统需要与应急响应平台相连,确保及时准确地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客运专线隧道火灾疏散研究

s h o u l d e v a c u a t e t o a d j a c e n t c o a c h e s b e f o r e t h e t r a i n s t o p s i n s t e a d o f b r e a k i n g t h e wi n d o ws o f t h e b u r n i n g c o a c h
Fi r e Ev a c u a t i o n i n Pa s s e n g e r De d i c a t e d Li ne Tu n n e l
XI E Ba o — c ha o, XU Zh i — s he n g
( S c h o o l o f Ci v i l Eng i n e e r i n g, Ce n t r a l So ut h Un i v e r s i t y , Ch a n gs h a 4 1 0 0 0 4, Ch i n a )
于 2 . 0 m。
关 键 词 :客 运 专 线 ;隧 道 ;火 灾 ;疏 散 ;烟 气 蔓 延 ;数 值 模 拟
中 图分 类 号 : U 4 5 8 文 献 标 志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8 3 6 0 . 2 O 1 3 . 0 8 . 0 1 6
a nd t he t r a i n o n f i r e s h ou l d ke e p on mov i n g f or war d un t i l i t l e a v e s t h e t un ne l o r a r r i v e s a t t he n e a r e s t e me r ge n t r e s c ue s t a t i o n .A CRH 1 t r a i n f i r e oc c u r r i ng i n t h e Sh i z i y a ng Tun ne l of t he Gu an g z h ou — She nz he n — Ho ng ko ng Pa s — s e n ge r De di c a t e d Li ne wa s t a ke n a s a n e xa mpl e t o s i mu l a t e t he c a s e o f p a s s e n ge r e v a c u a t i o n whe n a t r a i n o n f i r e wa s f or c e d t o s t o p i n a t u nn e 1 . Sm o ke s pr e a d a nd t he pa s s e nge r e v a c u a t i o n pr o c e s s f o r t he wor s t — c a s e s c e n a r i o i n
列车火灾自救与逃生的方法

列车火灾自救与逃生的方法列车火灾是一种突发性的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乘客在乘坐列车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列车火灾的自救与逃生准备。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列车火灾的自救与逃生方法。
一、自救方法1、保持镇定列车火灾发生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切忌慌乱。
及时掌握情况,分析形势,做好自救准备。
2、寻找灭火器材如果乘车时发现列车上有火情,首先要尽力寻找车厢内的灭火器材,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争取时间赢得逃生机会。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果火势较大,烟雾较浓,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有害物质,保护呼吸系统。
4、避免燃烧物品在火灾发生时,避免燃烧物品,以免火势扩大。
5、根据指示行动在火灾发生时,一定要听从列车员工的指示,遵守秩序,有序自救。
二、逃生方法1、寻找最近的出口在火灾发生时,乘客要立即寻找最近的逃生出口,并按照标志指示线路,前往逃生出口。
2、按规定逃生乘客在逃生时,要按照规定的逃生程序,从列车车厢内迅速有序地撤离。
3、注意逃生路线撤离时,要留意逃生路线上的障碍物,避免发生踩踏事故,保持队形,有序撤离。
4、使用逃生设备在列车火灾发生时,应根据列车上的逃生设备,如安全梯、逃生绳等进行逃生。
5、保护好自己在逃生时,要保护好自己,避免被烟火侵袭,避免受伤。
三、自救与逃生时的注意事项1、注意保护眼睛在火灾逃生时,应尽量保护好眼睛,避免烟尘侵袭。
2、小心化学品泄漏如果列车上携带有化学品,一旦发生火灾,应警惕化学品泄漏,避免二次伤害。
3、避免乘客挤压在火灾逃生时,乘客要避免挤压,保持队形有序撤离。
4、保持通畅在逃生时,乘客要保持通畅,不要因为恐慌而慌乱,导致逃生通道被堵塞,影响自己与他人的安全。
4、自救与逃生训练完成自救与逃生训练,学习如何在火灾发生时自救和逃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在列车上设置逃生演练,提高乘客对火灾逃生方法的认识和应变能力。
在火灾发生时,乘客要保持镇定,掌握有用的自救和逃生方法,按照规定的逃生程序进行撤离,保护好自己,避免二次伤害,争取最大限度的自救与逃生机会。
隧道车辆自燃人员疏散方案

隧道车辆自燃人员疏散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而隧道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设施,自然也被广泛使用。
然而,隧道中车辆自燃等事故也时有发生,这给出行安全带来了威胁。
为此,特别制定了隧道车辆自燃人员疏散方案,以提高人员安全意识,保障安全出行。
一、自燃预防车辆自燃的原因很多,比如机械故障、电路问题、燃油泄漏等。
为了减少发生这类事故的风险,在日常行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检查车辆发动机、电路、刹车系统等部位,留意是否有异常。
2.行车中尽量避免停车较长时间,以免车辆过热。
3.遇到燃油泄漏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车并进行处理。
4.符合交通规则,避免因违规驾驶而造成自燃事故的发生。
二、自燃应急处置即使做好了预防,车辆自燃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为了处理此类事故,应急救援力量必须做好相应准备,熟悉操作理论。
1.警报和检测如发生车辆自燃,隧道管理方案先启动隧道内疏散警报,同时隧道内的检测系统必须启动,检测车辆及时防范火势扩散或产生爆炸。
2.自动喷水对于车辆自燃,我们需要大量的灭火水。
在路面、桥下等特许区域设有自动喷水设备,若车辆发生自燃,会自动开启水源,自动喷水扑灭火源,并且确保消防水源充足。
3.人员疏散疏散是灾后最重要的任务,应当尽快和有效地疏散驾车人员和行人员。
驾车人员首先应该尽快汽车上的窗户,然后打开汽车门,尽快疏散车内人员,从安全出口撤离。
行人员也需要做到从疏散通道尽快地离开火源区域,避免重伤和窒息而死。
4.路况管控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需要对受灾区域进行管控,确保消防车辆、救援车辆、道路保障车辆等救援物资无阻碍进入灾害区域。
三、总结事故随时发生,尤其是隧道车辆自燃,随时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
因此,为了尽可能保障人们的安全,我们应该在平时常做好车辆安全检查和文明驾驶,同时在突发事故中保持冷静,并且按照事先预先计划的方式进行人员疏散,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记住:安全出行从我做起,预防自燃,手心藏着好运!。
铁路隧道火灾疏散演练方案

铁路隧道火灾疏散演练方案随着现代社会交通的发展,铁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铁路隧道火灾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经常给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这种紧急情况,火灾疏散演练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围绕铁路隧道火灾疏散演练方案展开讨论,旨在提出一套可行的、安全高效的疏散演练方案。
1. 火灾预防措施在铁路隧道中,火灾的最佳解决办法是预防。
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预防措施:a) 隧道设计应考虑防火材料和防火设施的应用。
b) 进行常规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电器设备和灭火器等的正常运行。
c) 加强火灾风险管理,定期组织针对火灾的培训与演练。
2. 火警报警与信息传递一旦发生火灾,及时的报警和传递信息将对乘客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演练方案中应考虑以下措施:a) 在隧道口设置声光报警器,确保火灾第一时间被感知并传达出去。
b) 确保隧道内部与外界的通信畅通,包括手机信号与应急广播系统。
3. 安全逃生通道铁路隧道中的逃生通道设计应合理,确保乘客能够安全、快速地撤离。
以下是一些建议:a) 疏散通道应有足够的宽度和合理的坡度,方便乘客行走。
b) 在隧道内设置紧急出口指示牌和疏散标识,以便乘客能够迅速识别安全出口。
c) 确保疏散通道内有足够的紧急照明,以提供切实有效的照明源,便于乘客辨别方向。
4. 疏散流程与组织在火灾疏散演练中,疏散流程的组织和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a) 提前进行演练,准确评估隧道容纳人数,合理安排疏散时间和路线。
b) 演练过程中,应有指定人员负责引导和监督乘客的疏散,并保持通畅的疏散通道。
c) 每个车厢都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负责乘客引导和组织疏散。
5. 应急救援设施及时的救援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后保证伤员获得必要的医疗救助。
以下是一些建议:a) 在逃生通道和站台设置逃生包、简易扑救器材等演练装备,以提供火灾后的初期自救和互救措施。
b) 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进行火灾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铁路隧道火灾的通风排烟与人员疏散

铁路隧道火灾的通风排烟与人员疏散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铁路隧道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城市的纽带。
然而,隧道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通风排烟以及人员疏散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铁路隧道火灾事故中的通风排烟与人员疏散的相关策略。
一、通风排烟策略通风排烟是在隧道火灾事故中保证安全疏散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的主要目的是迅速将有害烟雾和热量排出隧道,提供清新的空气给被困人员呼吸。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通风排烟策略:1.自然通风排烟自然通风排烟是利用隧道入口和出口的自然风力来实现烟雾的排出。
在设计和建造隧道时需考虑到风的方向、气压差等因素。
同时,应合理设置隧道入口和出口位置,以便形成气流,将烟雾从入口吸入,经由出口排出。
为了增强通风效果,还可以在隧道中设置辅助风道。
2.机械通风排烟机械通风排烟主要通过风机的运行来增加和控制空气流动。
它能够提供更强的风力,使烟雾更快地被排出。
但机械通风排烟设备需要耗电,因此在设计和施工时需要考虑能源的供给。
此外,还需要设置合理的通风口和排烟口,保证通风系统的畅通。
3.排烟方式选择对于隧道火灾事故,通风排烟方式有多种选择,如纵向排烟、横向排烟和斜向排烟等。
选择合适的排烟方式,可以通过仿真模拟和实际应用进行验证。
根据火灾情况、隧道结构和环境条件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调整,确保通风排烟的效果最大化。
二、人员疏散策略在隧道火灾事故中,人员疏散是保证人员安全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员疏散策略:1. 安全通道设置在隧道建设中,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疏散通道,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疏散。
安全通道应满足防火、防烟和防灾的要求,通道内应设置合适的紧急照明设备,保证人员在黑暗中能够顺利疏散。
2. 疏散路线规划隧道应设置清晰明确的疏散路线指示牌,为人员提供明确的疏散方向。
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可根据指示牌迅速找到逃生通道,避免混乱和堵塞。
3. 安全培训与演练隧道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Note78331FUJIAN地铁火灾事故下的安全疏散_

1. 1 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
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间是十分短暂的。此外, 列车的全部车 辆材料是不可燃的,隧道内的设备、电缆、管道以及其它材 料也是不能燃烧的,而列车的前、后端各有一个紧急疏散门。 因此,列车运行过程中如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应尽量驶入 前方车站,利用前方车站来疏散乘客。如果列车不能驶入前 方车站,停在区间隧道,必须紧急疏散乘客:车头着火时,乘客从 车尾下车后步行至后方的车站; 车尾着火时,乘客从车头下车 后步行至前方车站; 列车中部着火时,乘客从列车两端下车后 步行至前、后方车站。此时,隧道通风系统迅速启动,排除烟 气,并向乘客提供必要的新鲜空气,形成一定的迎面的风速,诱 导乘客安全撤离。同时,本区间的列车运行立即中止,另一条 隧道也应立即停止正常行车。列车在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的 处理程序如图1 。
图1 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区间隧道火灾的处理程序
第三章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下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在地铁火灾发生时是必 须具备的: (1) 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应尽可能驶向前方车站,利用 车站站台疏散乘客,利用车站隧道防排烟系统排除烟气;如果 列车停在区间,隧道通风系统根据多数乘客疏散相反方向送 风,送风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掌握。 (2) 当同一区间的其中一条隧道发生火灾时, 另一条隧道也应 立即停止正常行车。 (3) 防排烟系统的火灾运行模式应经过多次实地试验,确定最 佳组合。 (4) 火灾安全疏散程序应经常进行模拟演练, 不断检查各部门 及各工种的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安 全疏散能力和综合救援能力。
1. 2 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
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可以利用车站楼梯、出 入口迅速疏散乘客。其安全疏散的具体程序 基本同下一节“ 车站内发生火灾的安全疏 散”。
地铁列车在隧道火灾的疏散研究

地铁列车在隧道火灾的疏散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地铁隧道火灾的特殊性与地铁列车在隧道发生火灾时的两种疏散方式,提出了地铁隧道火灾疏散的要点。
关键词:地铁隧道火灾疏散一、隧道火灾的特殊性地铁作为一个大运量、相对封闭的公共交通系统,其隧道发生火灾时与地面建筑情况大有不同。
地铁系统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为车站出入口,相对密闭且人员密集,排烟排热困难,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救援困难,损失往往十分严重。
主要表现有:1、地铁对比地面来讲通风、供氧不足,燃烧不完全,烟雾量大。
2、地铁的出入口少,大量烟雾与地面空气对流速度慢,地下隧道的“活塞”效应使向外扩散的部分烟雾又被洞口卷吸回来,容易令人窒息。
3、地铁客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4、隧道内设备或列车起火后,隧道内的电源可能会因烧损而被自动切断,隧道通风系统失效,失去送风排烟功能。
大量有烟雾、通风供氧不足加上照明不足给疏散及救援工作造成困难。
5、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乘客在隧道中的逃生方向和烟气的扩散方向均由下往上,隧道口即是乘客的逃生出口,可能也是出烟排热口,含有烟和热会令人窒息死亡。
二、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扩散分析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在对广州地铁某线工程进行安全预评价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燃烧学和传热传质学等方法,对地铁列车停靠站台期间、停留隧道期间和在隧道内运行期间的燃烧、烟气扩散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不同的燃烧条件下的温度分布、烟气作用范围、辐射分布规律。
结论是:列车在隧道内停留时发生的火灾和烟气扩散与列车在停靠站台时的情况类似。
但是,当火灾发生900s后,隧道内2m以下空间的烟气平均温度已达80℃,1000s左右接近100℃,烟气温度已对乘客构成威胁。
当火灾发生610s左右时,隧道内2m以下空间的烟气平均CO浓度已达0.025%,烟气浓度对乘客构成伤害。
因此,乘客可利用的疏散时间为610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列车在隧道发生火灾时乘客疏散的探讨
摘要:消防知识天天讲,消防活动经常做,但火灾事故的发生还是不可避免。
火灾发生后,疏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员的伤亡程度和经济损失的严重性。
特别是地铁列车发生火灾时,乘客的疏散更是永恒的主题。
本文主要根据列车火灾特点,根据地下空间的密封性,研究列车在站台或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乘客的疏散组织方法。
关键词:列车、火灾、站台、隧道、疏散
Abstract: the fire control knowledge have been talking about every day, fire control activities often do, but fire accident or inevitable. After the fire, the evacu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asualty of the personnel degree and the seriousness of the economic loss. Especially the subway train when there is a fire, the passenger evacuation is eternal theme.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rain fir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ound space sealing, train tunnel in platform or inside when there is a fire, the evacuation passengers organization method.
Keywords: train, fire, platform, tunnel, and evacuation
0 引言
随着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地铁灾害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据统计,在所调查的地铁灾害事故中,火灾次数最多,约占30%,说明在地铁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地铁火灾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986年11月19日英国伦敦地铁君王十字车站由于木质自动扶梯轰燃导致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1903年巴黎地铁火灾导致84人死亡;1995年10月28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地铁发生火灾,最终造成558人死亡,269人受伤;1999年10月,韩国汉城郊外的地铁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5人死亡;2003年2月18日韩国东部城市大邱市地铁发生人为纵火案,人员伤亡巨大至少造成138人死亡,99人失踪;2004年莫斯科地铁发生严重的地铁列车爆炸案造成近5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列车火灾容易形成浓烟和热气浪,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由于地铁处在地面以下,火灾时烟气扩散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一致,对火灾场景人员逃生都十分不利。
再加上地铁具有密闭性、火灾荷载大、人员密度高等特点,人员安全疏散难度很大,所以地铁火灾人员疏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主要讨论地铁列车在地下轨道运行发生火灾时乘客的疏散问题。
1 列车火灾特点
本文讨论的是地铁运营中列车火灾,列车运营中火灾不管发生在车站还是隧道内,都有共同的特点。
1.1 氧含量急剧下降
列车发生火灾时,由于空间的相对封闭性,大量的新鲜空气难以迅速补充,致使空气中氧气含量急剧下降。
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氧含量降至15%时,人体肌肉活动能力下降;降至10%-14%时,人体四肢无力,判断能力低,易迷失方向;降至6%-10%时,人即会晕倒,失去逃生能力;当空气中含氧量降到5%以下时,人会立即晕倒或死亡。
1.2 发烟量大
火灾现场产生的发烟量与可燃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燃烧状态、供气充足程度有关。
列车均有导线、器件盒等可燃性材料,列车发生火灾时,由于新鲜空气供给不足,气体交换不充分,产生不完全燃烧反应,导致CO等有毒有烟气体的大量产生,不仅降低了车厢内的可见度,同时加大了疏散人群窒息的可能性。
1.3 排烟排热差
地铁车厢内,热交换相对比较困难。
发生火灾时又不像地面建筑那样有80%的烟可以通过破碎的窗户扩散到大气中,而是聚集在车厢,难以扩散,易使温度骤升,较早的出现“爆燃”,烟气形成的高温气流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些流动性很强的烟和有毒气体,若不加以控制或不及时排除,则会在车厢内四处流窜,短时间内充满整个列车及隧道空间,给受害乘客和救灾人员带来极大的生命威胁。
1. 4 火情探测和扑救困难
列车的火灾扑救比较困难,着火点究竟发生在哪个部位,无法直观火场,需要做好保护详细观察,分析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做出灭火方案。
同时对于没有疏散平台的隧道列车疏散门较少,每列车只能打开两端头部疏散门,再加上地下工程对通讯设施的干扰较大,扑救人员与地面指挥人员信息联络困难,为消防扑救工作增加了障碍。
1. 5 人员疏散困难
首先地下隧道完全靠人工照明,正常电源照明就比地面建筑自然采光差,加之火灾时,正常电源需切断,依靠事故紧急照明,人的视觉完全靠事故紧急照明和疏散标志指示灯保证。
再加上浓烟,使疏散人员的可视距降低,疏散极为困难。
火场中产生的一些刺激性气体也会使人睁不开眼睛,看不清逃离路线。
其次地铁
逃生的出口和路线比地面建筑少,只能通过站台出口逃生,且烟的速度比人在轨道撤离速度快,并很容易造成混乱,导致拥挤踩踏等群死群伤的后果,韩国大邱地铁的事故就是个很鲜活的例子。
2 乘客的疏散
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司机尽量维持列车运行至站台,如果列车能够到达进站,则乘客疏散按照列车在站台发生火灾的方法组织。
下面主要讨论列车在隧道内火灾并无法动车时的乘客疏散。
隧道内的空间有限,密封性较大,空气质量差,乘客的疏散比较困难,所以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首先按照送风排烟和人员疏散的基本原则进行组织,最大努力的做好现场环境的优化;其次有序的组织乘客的疏散。
2.1 送风排烟和人员疏散的基本原则
为了更好的保证乘客的安全,列车在隧道内的不同区域和列车不同位置发生火灾,送风排烟的方向和乘客的疏散方向根据情况分不同的原则。
⑴应立即起动环控风机进行通风、排烟、降温。
⑵列车上人员只往单方向疏散时,应往与人员撤离的相反方向送风,同时另一端排烟,引导人员能迎风撤离。
⑶列车前部或后部发生火灾,且列车上人员需往列车头尾两端分别双向疏散时,应往多数人员撤离方向相反的方向送风,同时另一端排烟,以引导多数人能迎风撤离。
⑷列车中部发生火灾,且人员需往列车头尾两端双向疏散时,离列车近的车站应排烟,而离列车远的车站应同时送风;而当列车此时正好位于区间隧道中间时,则应往列车的行车方向进行送风、另一端同时排烟。
⑸无法判断列车上火灾位置时,按列车中部火灾模式组织人员疏散和采取环控模式。
2.2 乘客的疏散组织
⑴列车在隧道发生火灾不能动车时,司机必须第一时间报告行调,并广播安抚乘客。
接到行调通知疏散乘客的命令时,司机按行调指示降下受电弓,关闭列车钥匙,戴好防毒面具,接到车站人员前来引导的信息后打开疏散门,按照排烟和人员疏散的原则组织乘客疏散,并进行灭火。
⑵车站接到行调的命令司机的联系后,第一时间打开隧道安全照明灯,组织工作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带好通讯工具和广播打开靠近事故区间的端墙门,引
导和疏散乘客进入站台安全区域。
为了防止乘客偏离疏散乘客线路或被障碍物绊倒,车站员工携带手提灯引导乘客,驻守在交叉口、隧道门和其他危险地方。
⑶在完成疏散乘客出清隧道后,车站必须安排工作人员做好自我保护后,进入隧道巡视所有下车乘客可能走过的轨道线路,负责线路出清工作。
负责线路出清人员须按照正常行车方向,由后方站步行至前方车站,确保轨道上已全无乘客及障碍物,然后通知车站,由车站通知控制中心行车调度员。
⑷在事故处理完成恢复运营时,行调必须组织第一列车不载客限速进入发生过的故障点,并安排专门的人员登乘协助司机加强瞭望,确保隧道内安全方可正常运营。
3 结论
地铁是特殊的交通工具,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不能够及时的疏散乘客,将会带来不可想象的灾害性的后果,最近因火灾造成的严重灾难,韩国大邱地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果韩国大邱地铁能及时的做好乘客的有序疏散组织,也许伤亡降低很多。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地铁是促进城市发展的脊柱,是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工具,承载着乘客的输送,乘客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时刻做到仔细检查,排除一切安全隐患,切实做到安全。
但有时的事故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一些不安全分子的故意捣乱,是现在社会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制定充足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
本文只是对列车发生火灾时乘客的疏散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局域性。
地铁的站台,站厅,设备区发生火灾时乘客的疏散也存在着不同疏散组织,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4 参考文献
[1] 西安地铁规章制度
[2] 何宗华,汪松滋,何其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张天巍,郭惠. 地铁火灾的特点及原因分析[EB/OL].( 08-12-15 ) /
[4] 罗一新.关于地下铁道火灾防治措施的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7):70~73
[5] 胡忠日.安全疏散研究的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20(6):7~1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