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分析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分析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分析引言: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渗出液聚集在黄斑区域引起视力减退的疾病。

随着科技的发展,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在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对其疗效进
行分析。

方法:
收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图像检查结果,包括视力、眼底眼底照相等;将患者分组,其中一组接受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另一组接受单独的激光治疗;治疗前
后对患者的视力和眼底图像进行比较。

结果:
经过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的患者中,约有80%的患者在治疗后视力有所提高,其中
有30%的患者视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而通过单独的激光治疗的患者中,虽然也有部分患者
的视力有所提高,但整体效果明显不如联合治疗组。

通过眼底图像检查发现,康柏西普联
合激光治疗可以有效减少黄斑区域的渗出液,并减少病灶的面积。

讨论: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可能与其治疗机制有关。

康柏西普是
一种可选择性的VEGF受体拮抗剂,能够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减少渗出液的积聚。

激光治疗可以通过热作用减少病变区域的渗出,同时刺激黄斑区的血管收缩。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
治疗的双重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和黄斑区的病变。

结论: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
的视力水平,减少黄斑区的水肿。

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还需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
究和验证,以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观察组病例特点分析和对照组病例特点分析显示,两组病例在基线特征上具有可比性。

结果显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具有显著疗效,显著改善了视力和黄斑厚度。

不良反应观察显示,部分病例出现了轻度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但均能自行缓解,且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认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讨更多治疗参数,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 康柏西普, 疗效观察, 观察组, 对照组, 不良反应, 结论, 临床意义, 展望,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研究对象和方法, 病例特点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黄斑水肿会导致视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激光治疗、药物治疗等,但效果参差不齐,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

近年来,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作为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新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康柏西普是一种抗血管生成荷尔蒙,可以通过抑制黄斑区新生血管的生长来缓解黄斑水肿。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和黄斑水肿症状,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撑。

本研究旨在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并分析其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具体和可靠的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为提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并比较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例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康柏西普在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指导和决策依据。

康柏西普治疗眼底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康柏西普治疗眼底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黄斑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ME)、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RVO)、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等多种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黄斑水肿主要是光感受器细胞丢失和功能下降引起视力下降,以往采取黄斑格栅光凝或玻璃体腔注射激素来治疗,但患者视力很难提高,并且不良反应大,而康柏西普通过抑制多个VEGF家族成员(VEGF-A、VEGF-B、PIGF),阻断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信号传递,抑制病变新生血管的生长[1],减少渗出,有效控制黄斑水肿,稳定患者视力。

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黄斑水肿并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的患者42例(52只眼),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因各种原因继发黄斑水肿患者42例(52只眼)。

所有患者经视力、眼压、裂隙灯、前置镜或间接检眼镜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均明确诊断。

42例患者中,男25例(32只眼),女17例(20只眼);年龄24~74岁,平均(48.4±16.2)岁;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5只眼,葡萄膜炎7只眼;42例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0.3,OCT显示黄斑水肿,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550.8±105.0)μm。

所有患者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方法:①术前3d,以抗生素滴眼液(托百士眼水)滴于患眼,冲洗结膜囊对潜在眼表炎症进行预防。

同时治疗前后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OCT检查。

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

②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

在手术室给予患眼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常规内眼手术消毒后,铺孔巾,开睑器开睑,再次行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用一次性1mL胰岛素注射器抽取康柏西普0.5mg(0.05mL),于颞下角膜缘后4mm处行玻璃体内注射,注射完毕指测眼压,粗测视力手动存在。

康柏西普治疗眼底黄斑水肿的效果观察

康柏西普治疗眼底黄斑水肿的效果观察

康柏西普治疗眼底黄斑水肿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康柏西普治疗眼底黄斑水肿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眼底黄斑水肿患者48例,给予康柏西普治疗,观察患者视力情况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值。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0天、15天、1个月、3个月视力逐渐提高,黄斑中心凹厚度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给予眼底黄斑水肿患者康柏西普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关键词】康柏西普;眼底黄斑水肿;疗效【中图分类号】R9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3-0070-02眼底视网膜对光线最敏感的部位黄斑区出现炎性反应,进而导致水肿,降低患者视力,这种情况就是黄斑水肿,该病是造成视力减退的一个主要原因[1]。

临床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否则会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2]。

本文选取我院眼底黄斑水肿患者48例,分析康柏西普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8月收治的眼底黄斑水肿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5.28±3.92)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7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6例,视网膜色素变性8例,其他17例,初中及以下学历21例,高中学历10例,大学学历17例。

1.2 方法治疗前,视力、眼压、裂隙灯下眼底镜检查等。

术前3天,给予患者氧氟沙星滴眼液(参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38),滴于黄斑水肿的患眼处,1天4至6次。

为避免患者出现炎症,可以清洗眼表结膜囊,然后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

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奥布卡因麻醉患眼,进行对眼睛内部进行消毒,铺孔巾,开睑器开睑,冲洗结膜囊。

在颞下角膜缘后约4 mm的位置,注射0.5ml康柏西普,然后测试眼压、视力,将眼膏涂在术眼上,包盖无菌敷料,连续注射3个月每月1次。

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次要指标
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变 化等。
04
疗效结果分析
总体疗效评价
1 2
有效率
经康柏西普治疗后,黄斑水肿患者的有效率达到 XX%。
视力改善
治疗后患者视力平均提高XX行,改善效果显著。
3
黄斑厚度变化
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减少XXμm,水肿程 度明显减轻。
不同病程患者疗效比较
病程短的患者
02
引言
黄斑水肿概述
黄斑水肿定义
黄斑水肿是由于视网膜内液体积 聚导致的黄斑区域肿胀现象。
黄斑水肿病因
黄斑水肿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 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等。
黄斑水肿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 形、中心暗点等症状。
康柏西普药物简介
康柏西普成分
康柏西普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 物,主要成分为雷珠单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 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发 生率。
在考虑使用康柏西普治疗黄斑 水肿时,可根据患者情况联合 其他治疗方法,如光动力疗法 、玻璃体腔注药等,以期获得 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使用康柏西普治疗的患者进 行相关知识教育,包括药物作 用、注意事项、可能的不良反 应等,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 治疗效果。
病程在XX个月以内的患者,有效率达XX%,视力提高和黄斑厚度减少幅度均 较大。
病程长的患者
病程超过XX个月的患者,有效率达XX%,视力提高和黄斑厚度减少幅度相对较 小,但仍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善。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眼部不适
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眼部疼痛、充血、瘙痒等不适,发生率 约为XX%,性,减少新生血管形成,减轻黄 斑水肿。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目的探析糖尿病黄斑水肿经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被选者行康博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

比较观察治疗前后取得的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BCV A、视网膜厚度情况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CLVOOL评分情况显著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并发症率显著高于治疗后。

结论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实施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既能有助于患者视网膜功能的改善,而且还能使黄斑水肿情况显著减轻,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从而保护现有的视功能,有较高的安全性。

标签:黄斑水肿;糖尿病;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诱发黄斑水肿形成的主要因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此类患者多伴有视力降低等情况。

若临床治疗不及时,则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激素、激光疗法是以往临床治疗此病症的主要手段,然而激光并不能提高视力,而激素又会引起白内障及青光眼等很多并发症,且黄斑水肿常常反复,容易提高病症复发情况的发生[1]。

康柏西普属于高亲和力融合蛋白,此药物能够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效抑制,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能起到较好疗效。

对此,该研究以该院于2016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区间38~76岁,平均年龄(58.4±2.1)岁;病程时间6个月~9年,平均病程(4.3±1.1)年。

1.2 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①排除标准:伴其他导致黄斑水肿发生的病症;伴严重精神障碍病症者;伴青光眼病症者[2]。

②纳入标准:经FFA(眼底荧光造影)、OCT(光学相关断层扫描)检查,被选患者均已确诊糖尿病黄斑水肿;被选患者对该次研究均知晓,并已签署同意书;该次研究已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治疗中,玻璃体腔注射已经成为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DME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黄斑水肿是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黄斑区的液体积聚,形成水肿。

康柏西普是一种抗血管生成荷尔蒙的治疗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减少视网膜病变的水肿和渗出。

过去的研究表明,康柏西普对DME的疗效较好,并且在一些临床试验中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

有关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研究还相对有限。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康柏西普在治疗DME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并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进行,可以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的对比分析,我们希望验证康柏西普在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在病例特点的描述和疗效观察结果的评价中,我们将客观地呈现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并结合安全性评价来全面评估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劣势。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客观和科学的治疗依据,促进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规范化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视力保护水平。

1.3 研究意义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其疗效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观察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展望,同时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全面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研究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50例患有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40岁至70岁之间。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引言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部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视网膜病变之一,临床上以视网膜黄斑区出现渗出和水肿为特征。

目前,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主要手段包括激光光凝、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康柏西普是一种新型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

本文旨在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并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眼科门诊的50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42-72岁,平均年龄56岁。

患者均接受了临床检查和眼科医生的评估,并排除了其他眼部疾病的影响。

所有患者在临床诊断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后,均接受了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每4周重复一次,连续注射3次,并于注射前后分别进行了视力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睛OCT检查等临床检查。

治疗前后视力采用标准视力表进行检测,并采用眼底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

对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疗效进行评估。

结果经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50例患者中,34例(68%)的患者视力提高了1行以上,14例(28%)的患者视力维持不变,2例(4%)的患者视力下降了1行。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也明显减少。

在治疗前,患者的平均CMT为450μm,治疗后平均CMT为30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除了视力和CMT的改善外,患者的眼底血管造影也显示治疗后视网膜水肿程度有所减轻。

在使用康柏西普治疗DME时,也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潜在的不良反应。

如药物过敏反应、眼内感染等。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强调患者的定期复查和随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2
134
·药物与临床·
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李雪静1,王铮2,张林军1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新疆 830000;2.北京医院,北京 100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康柏西普治疗不同类型黄斑水肿的疗效。

方法收集三组黄斑水肿患者79例(90只眼),均给予康柏西普注射液玻璃体腔内注射,观察各组注药前后的黄斑水肿变化,进行组间两两比较。

结果三组的用药前后比较,各组注药后黄斑水肿均较术前消退,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两两比较,用药后黄斑水肿消退的程度在各组间无差异,F=0.881,P=0.418,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液是针对于黄斑水肿疗效确切的药物。

在临床治疗上,玻璃体腔内注射康博西普注射液可有效治疗各型病变所致的黄斑水肿。

关键词:康柏西普;黄斑水肿
中图分类号:R774.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2.113
0 引言
康柏西普是抗VEGF药物之一,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康柏西
普治疗各型疾病所致黄斑水肿的疗效[1],以供临床参考。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连续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黄斑
水肿患者79例(90只眼),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及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患眼各30眼。

纳入人群性别、年龄、眼别不限,年龄57~82岁,其中,男42例,女37例。

男女患者在病种、年龄及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及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OCT检查明确为黄斑水肿者;排除标准:①空腹血糖术前无法稳定于8.3mmol/L 以下;②全身及眼部有感染灶;③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病变,无法注射及随诊者;④屈光间质浑浊,眼底无法窥清者。

纳入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字,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批准通过。

1.2 试验方法。

1.2.1 按原发病将纳入患者分为三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组及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黄斑水肿组。

各组患者均自术前三天开始患眼点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一日四次。

术前一天下午及手术当天早上清洁结膜囊2次。

术中术眼点倍诺喜眼液表麻药表麻3次,常规消毒术眼及周围皮肤后,铺消毒巾,术眼睑贴帖膜后剪开睑裂处,用开睑器撑开眼睑,用妥布霉素盐水冲洗结膜囊后,用0.25%聚维酮碘5ml放置结膜囊内1分钟后,用50ml生理盐水再次冲洗结膜囊,在颞上11点位距角膜缘后4.0mm进针,垂直刺入巩膜面,针尖朝向玻璃体中央;将已抽好的康柏西普注射液0.05ml注入玻璃体腔,拔除针头,轻压止血片刻,观察巩膜面无出血,检查眼压适中后,结膜囊涂典必殊眼膏,包扎术眼。

1.2.2 观察指标:详细观察记录每例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黄斑中心凹厚度。

1.2.3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6.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 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组;(3)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组。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组;(3)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组。

3 讨论
康柏西普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抗VEGF药物,已有学者报道康博西普注射液对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及黄斑水肿的疗效分析,结果显示康柏西普注射液对于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及黄斑水肿及对提高患者视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确切[4-5]。

由研究可见,康柏西普注射液对于治疗3型疾病所致黄斑水肿具有明确的疗效[2],且价格较其他眼用抗VEGF药物低,易于为国内大众人群接受。

考虑到患者黄斑结构的恢复是否与功能的恢复完全一致,故本研究只限于对黄斑水肿的消退进行了比较,并未对患者的视力及其他视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而且,康柏西普同其他抗VEGF药物,使用有明确的疗程规定,后期有待于对规律使用康博西普注射液后的长期疗效进行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 李莉.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
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67-68.
[2] 朱振流,刘云霞.康博西普对提高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的
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1):1881-1883.
表1 各组用药前后比较
分组
用药前用药后t P
均数标准差均数标准差
1
2
3
396.70
524.07
471.73
111.39
189.41
161.75
248.57
341.95
298.51
67.98
180.48
72.48
9.120
10.737
7.701
0.000
0.000
0.000
表2 组间两两比较
分组
123
均数标准差均数标准差均数标准差用药前396.70111.39524.07189.41471.73161.75用药后248.5767.98341.95180.48298.5172.48 F
P
0.881
0.418
“非典”先进人物:钟南山
钟南山,福建厦门人,生于南京,出身医学世家,呼吸病学专家。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

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市科协主席、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

主要从事高氧/低氧与肺循环关系研究。

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吸烟与健康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学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