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51单片机机应用于温度控制器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51单片机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作者薛亮学号*****T32 系部电子信息学院专业无线电技术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远程遥控装置的设计与制作指导教师李光明评阅教师完成时间:2010年2月11日目录第1章绪论 (5)1.1 概述 (5)1.2 设计要求及主要功能介绍 (5)1.3 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7)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9)2.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9)2.2 系统原理框图 (9)2.3 系统软件主要特色 (10)第3章各模块详细设计 (12)3.1 振铃检测模块的设计 (12)3.2 双音多频模块的设计 (13)3.3 自动摘机及超时挂机模块的设计 (16)3.4 语音提示模块的设计 (17)3.5 密码设置模块的设计 (21)3.6 EEPROM及看门狗模块的设计 (23)3.7 继电器驱动模块的设计 (27)3.8 系统总程序的设计 (28)第4章系统的组装、调试和测试 (30)4.1 系统的组装、调试 (30)4.2 振铃检测及自动摘机功能的测试 (30)4.3 语音及双音多频功能的测试 (30)4.4 密码设置功能的测试 (30)4.5 EEPROM密码存储功能的测试 (31)4.6 继电器驱动、电器状态显示及语音提示功能的测试 (31)4.7 超时自动挂机功能的测试 (31)第5章系统方案总评 (32)结论 (33)致谢 (33)参考文献 (33)附录A 家用电器远程遥控装置的功能及使用 (35)1 家用电器远程遥控装置的功能 (35)2 家用电器远程遥控装置的使用方法 (36)图1 家用电器远程遥控装置原理图 (38)图2 家用电器远程遥控装置印制板图 (39)图3 家用电器远程遥控装置CPLD内部电气图 (40)表1 家用电器远程遥控装置元器件清单 (41)第1章绪论1.1 概述单片机以其强大的控制能力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从最初的8位控制器到现在的16位、32位控制器都还有很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采用单片机来对他们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高效地进行生产,必须对它的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进行有效的控制。
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和二电阻。
而热电偶和热电阻测出的一般都是电压,再转换成对应的温度,这些方法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
我们用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的方式来测量。
温度范围为-55~125 ºC,最高分辨率可达0.0625 ºC。
DS18B20可以直接读出温度值,而且采用三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的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点。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一种温度测量及报警电路,该电路采用DS18B20作为温度监测元件,测量范围0℃-~+100℃,使用七级数码管LED模块显示,能设置温度报警上下限。
正文着重给出了软硬件系统的各部分电路,介绍了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原理,AT89C51单片机功能和应用,该电路设计新颖、功能强大、结构简单。
关键词:温度测量;DS18B20 ; AT89C51Design of Digital Thermomer Based on SCMABSTRACTControlled by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control not only to them,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and flexibility, and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specification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product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in order to efficiently produce, it must be the main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ssure, flow, and other effective control.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ing component thermocouple and resistance. Are generally voltage of thermocouple and thermal resistance measured, then conver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these method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nd requires more external hardware support. We are in a relatively simple way to measure.-55~125 ºc temperature range, maximum resolution up to 0.0625 ºc. DS18B20 can read temperature value, and wire connected to the microcontroller, reduced external hardware circuits, low cost and ease of use features.The introduction of a cost-based AT89C51 MCU a temperatur measurement circuits, the circuits used DS18B20 high-precision temperatur sensor, measuring scope 0℃-~+100℃,can set the warning limitation, the use of Seven digital tube seven segments LED that can be display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The paper focuses on providing a software and hardware system components circuit, introduced the theory of DS18B20, the fo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AT89C51 .This circuit design innovative, powerful, can be expansionary strong.Keywords:Temperature measurement ;DS18B20 ;AT89C51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绪论 (1)1.1 引言 (1)1.1.1 国内外现状 (1)1.1.2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1.2 设计内容及性能指标 (2)1.3 系统概述 (3)1.3.1 系统方案论证与比较 (3)1.3.2 系统设计原理与组成 (5)第二章开发工具Proteus与Keil (6)2.1 Proteus软件 (6)2.1.1 Proteus简介 (6)2.1.2 4大功能模块 (6)2.1.3 Proteus简单应用 (8)2.2 Keil软件 (8)2.2.1 Keil软件简介 (8)2.2.2 Keil软件调试功能 (9)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10)3.1 单片机的选择 (10)3.1.1 AT89C51单片机的介绍 (10)3.1.2 AT89C51单片机主要特性 (11)3.2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13)3.3 硬件电路设计 (17)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20)4.1 各模块的程序设计 (20)4.2 Protues测温仿真 (25)4.3 系统调试 (28)4.4 结果分析 (30)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附录1 全部程序清单 (34)附录2 系统总体设计图 (41)第一章绪论1.1引言1.1.1 国内外现状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但从国内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食品加工机温控系统[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食品加工机温控系统[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e58a09648d7c1c709a14529.png)
目录引言 (1)1 概况及现状分析 (1) (1) (1)2 总体电路设计 (3) (3) (4) (5) (5) (5) (5) (7) (8)Ptl00温度传感器 (8) (9) (12) (12) (13) (14) (15) (15)4 软件设计 (16) (16) (17) (18) (19)5控制方案 (20) (20) (21) (22)6总结 (24)参考文献: (24)附件1 (26)附件2 (26)基于单片机的食品加工机温控系统摘要:在食品加工中,需要对温控箱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本文针对食品加工机温度控制的要求,设计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食品加工机温度控制系统。
该温度控制系统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通过LED显示器显示温度。
硬件上充分考虑了抗干扰措施,软件上用了PID控制算法,并给出了硬件结构图与软件流程。
本设计具有控制简单、方便和灵活性大、精度高等特点。
关键词:温度控制;单片机;PID引言单片机是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性价比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加工机的控制中。
使产品小型化、智能化,既提高了食品加工机的功能与质量,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设计。
本文介绍了单片机在食品加工机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温度是生活及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物理量,它表征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都直接和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等重大技术经济指标相联系。
[1]所以在本文中提出了PID控制,达到对温度的高精度控制。
1 概况及现状分析民以食为天。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量。
对于需要冷藏处理的食品温度达不到要求,食品就会腐败影响到食品安全;对于需要加热的食品,在加工初期温度过高会引起微生物繁殖、蛋白质变性;对于烘烤类食品温度过低会使加热时间过长,且达不到预期的口感,温度过高会使食品烤焦,甚至产生安全问题。
毕业设计60多功能温度测量仪是以 MCS-51单片机系统和传统的温度检测元件一热电偶相结合的温度测量系统

摘要摘要热电偶是计量技术中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它的应用在生产技术和测量科学上曾引起跨时代的变革。
热电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价格便宜、准确度高、测温范围广。
目前在大量的热工仪表中,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本文介绍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是以MCS-51单片机系统和传统的温度检测元件一热电偶相结合的温度测量系统,本仪器的数学模型和测量原理简单,选用精密测量元器件和抗干扰、低温漂的精密电子元件,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了EMC(电磁兼容)问题。
该测量仪器的特点是:使用简便;测量稳定、可靠;测温范围大;使用对象广。
本文介绍了该测量仪的研制,包括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接口及其应用软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国内外温度检测技术2、根据实际测量要求制定出一次仪表一传感器的选择、使用和安装方案,并且解决了热电偶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冷端温度不为0℃的传统问题。
3、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计了相应的单片机硬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数据采集、温度值的实时显示和存储以及和上位机的通讯等。
4、设计了和硬件配套的软件,采用了热电偶测温的通用查表法,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热电偶热电势与温度值之间非线性的问题。
5、从原理和实际意义上分析了该仪器的测量误差。
关键词温度测量热电偶冷端温度单片机智能化IABSTRACAbstractThe Multifunc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introduced in the thesis was developed by conbining a MCS-51 8-bit microcontroller system and a conven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omponent-thermocouple. The mathematic model and measurement principle for the instrument are very simple. In the design of the instrument,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with the features of disturbance resistance, low temperature drift and high precision were used. And during system designing and PCB designing, EMC was well regarded. The instru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operation, reliable performance, wide measurement range and various application fieldsIn the thes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trument is introduced, with the design of the temperature sensors, the interface circuits in the microcontroller system and the software include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esis is as follows:(1) A summary is presented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chnique.(2) The plan was drawn up for selecting, using and setting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measurement demands. In addition, the problem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ference end of the thermocouple is not 0'C in measurement has been solved.(3)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demands, a hardware system of microcontroller was designed. It can realize data acquisition, timely displaying and storage of the value of the measured temperature, communication with an upper computer and so on.(4)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was designed. A general method by checking table, which is used to measure temperature by thermocouple, was put forward. The problem of the non-linear relation between the thermo-emf and the temperature value of a thermocouple can be satisfactorily solved by the method.(5) The measurement of the instrument was analyzed by experiment.Key word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rmocouple,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ferenced end of thermocouple,microcontroller, intelligentiztionII第1章绪论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6)1.1引言 (6)1.2国内外测温状况 (6)1.2.1利用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温度计 (6)1.2.2利用热电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检测元件 (7)1.2.3利用热阻效应技术制成的温度计 (7)1.2.4利用热辐射原理制成的高温计 (7)1.2.5利用红外测技术进行温度测量 (7)1.3课题研究背景及本文主要内容 (8)第2章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 (9)2.1方案的提出 (9)2.2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 (9)2.3热电偶闭合回路的总热电动势 (10)2.4数据采集部分的设计 (11)2.4.1热电偶的种类 (11)2.4.1.1根据热电偶材料分类 (11)2.4.1.2根据热电偶的用途分类 (11)2.4.1.3根据热电偶的结构形式分类: (11)2.4.2热电偶类型的选择 (12)2.4.2.1钨铼3-钨铼25热电偶 (12)2.4.2.2铂铑30一铂铑6热电偶 (13)2.4.2.3铂铑13-铂热电偶 (13)2.4.3补偿导线的选择 (13)2.4.3.1补偿导线的原理 (13)2.4.3.2补偿导线的型号与分类 (14)2.4.3.3补偿导线的使用原则 (14)2.4.3.4使用补偿导线后的修正 (14)2.4.4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15)2.4.4.1热电偶参考端温度的影响 (15)3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4.4.2热电偶冷端补偿电路的设计 (15)2.4.5绝缘物与保护管的选择 (16)第3章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硬件设计 (18)3.1系统总体设计 (18)3.2单片机介绍 (18)3.3信号输入部分设计 (20)3.3.1信号输入部分总体设计 (20)3.3.2芯片选用及电路连接 (21)3.4单片机系统的设计 (25)3.4.1 地址存储器 (25)3.4.2程序存储器 (25)3.5通讯电路设计 (25)3.7模拟信号输出电路设计 (27)3.8.1信号输出部分总体设计 (27)3.8.2芯片的选择 (27)第4章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软件设计 (29)4.1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29)4.3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29)4.4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30)4.5显示结果 (30)第5章误差分析 (31)5.1系统稳态误差 (31)5.1.1热电偶带来的测量误差 (31)5.1.1.1热电偶安装引起的测量误差 (31)5.1.1.2热电偶固有特性引起的误差 (31)5.1.1.3检定过程中引起的误差 (32)5.1.2单片机系统带来的误差 (33)5.2系统动态误差 (33)5.2.1动态误差概念 (33)5.2.2感温件的动态特性 (34)5.2.3改善动态特性的方法和动态补偿 (35)5.2.3.1改善动态特性的方法 (35)5.2.3.2温度测量的动态补偿 (35)4第1章绪论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37)6.1结论 (37)6.2展望 (37)致谢 (39)参考文献 (40)外文资料原文 (41)外文资料译文 (43)5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引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人们早就知道工具的重要性。
基于单片机的冰箱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编号:_______________商丘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冰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自动化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基于51单片机 的烘干箱智能温度控制器毕业设计 初稿

开封大学毕业设计题目烘干箱智能温度控制器设计姓名李振华学号 **********专业班级 09电气一班分院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董卫军2011年 12 月 23 日摘要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之一,随着传感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更加广泛的应用,利用新型单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温度的测试与控制得到更快的开发,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 T89C51的温度检测及报警系统。
该系统将数字温度传感器DB18B20通过模拟放大电路接在模数转化器A D C0809的输入端,然后将A D C0809的输出端接在控制器的一个端口上,对传感器温度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温度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当低于设定的上限温度时,通过打开加热电路来使温度自然冷却。
文中给出了系统实现的硬件原理图及软件流程图。
经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报警及时准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系统设计和布线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扩展方便,在大型仓库,工厂,智能化建筑等领域的多点温度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D B18B20;A D C0809;A T89C51;C D4511。
\目录摘要 (ii)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温度控制器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温度检测系统的国内外状况 (2)2 整体系统方案 (3)2.1 系统整体方案和结构 (3)2.2系统硬件接线图 (4)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3.1主机控制电路 (5)3.2温度采集电路 (8)3.3模数转换电路 (12)3.4数码显示电路 (16)3.5 键盘输入电路与加热控制电路 (18)4 程序设计 (21)4.1 主程序设计 (21)4.2温度检测模块 (23)4.3数值转化模块 (25)4.4 BCD显示模块 (27)4.5比较加热模块 (29)4.6键盘中断程序 (30)总结 (35)参考资料 (36)致谢 (37)1 温度控制器绪论1.1课题背景测量控制的作用是从生产现场中获取各种参数,运用科学计算的方法,综合各种先进技术,使每个生产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但保证了生产的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还确保了生产安全。
谈单片机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谈单片机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摘要: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
本文阐述单片机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希望学习单片机应用时能理论与实践并重。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控制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及时准确地获取温度信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控制,这在许多工业场合中都是很重要的环节。
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和控制方式均不同。
目前,一个学习与应用单片机的高潮在全社会大规模地兴起。
单片机由于自身的优势,使得它在当代社会占据着很大的位置。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处理能强、成本低运行速度快、功耗低及应用面广等优点,应用在温度测量与控制方面,控制简单方便,测量范围广,精度较高。
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1单片机AT89S51的工作原理硬件部分CPU主控制采用单片机AT89S51,电路部分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温度采集电路、按键显示电路、电热丝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
主要是通过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集成芯片来完成温度采集,此芯片可以把温度传感器、A/D传感器、寄存器、接口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中,然后可以直接数字化输出和测试。
按键显示电路主要经过HD7279A芯片驱动共阴数码管的显示和实现按键功能。
实现电源电路主要是通过TL431二极管的稳压。
而对于电热丝控制电路,可直接由电热丝接继电器和电源并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开和关,从而得以实现控制电热丝的加热。
1.2 AT89C52单片机控制原理AT89C52单片机作为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其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从硬件上看,Vcc接外部电源是连接DS18B20与单片机的部件,GND接地,还有I/O与单片机的I/O线相连接。
而相对复杂的接口编程是DS18B20简单的硬件接口的代价。
经过单总线与单片机进行通讯,因此DS18B20的通讯功能是分时进行完成的。
【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冰箱控制器毕业论文

【关键字】毕业论文题目:智能冰箱控制器院、部(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自动化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 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是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电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以及蒸发表面温度。
通过INTEL公司的高效微控制器MCS-C51单片机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从而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
本系统可实现电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设置、电冰箱自动除霜、开门报警等功能。
本设计第二章论述了硬件设计部分。
第三章论述了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
通过对直冷式电冰箱制冷系统的改进和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冰箱的双温双控,使电冰箱能根据使用条件的变化迅速合理地调节制冷量,且节能效果良好。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电冰箱;温度控制Abstract:With the infiltration in the social field of the computer 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ne-chip computer is moving towards deepening constantly, drive tradition is it measure crescent benefit to upgrade day to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 In measuring in real time and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one-chip computer application system, the one-chip computer often uses as a key part, only one-chip computer respect knowledge is not enough, should also follow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crete hardware , and direct against and use the software of target's characteristic to combine concretly, in order to do perfectlyThe electric refrigerato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s uses the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gathering electric refrigerator cold-storageroom and the freezing room temperatureWith evaporating surface temperatur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carries on th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through INTEL corporation’s highly effective micro controller MCS-C51 ,thus achieves the intelligent control the goal .This system may realize the electric refrigerator cold-storageroom and the freezing room temperature establishment , The electric refrigerator automatically defrosts ,opens the gate to rapot to the police and so on the functionThis article introduced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electric refrigerator system composit 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the second chapter elaborated this control system hardw are design part. Third chapter elaborated the system software design part.By improving the refrigerating system of refrigerator and applying the vague-contr ol technology, the goal of double-temperature, double-control has been realized;it makes possible for the refrigerator to regulate the amount of cold air in a speedy and ratio nal way. Thus, power saving is availableKey words:The one-chip computer;The temperature sensor;The electric refriger ator;Temperature control目录2.8.2 启动继电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前言 (1)2 温度控制器的技术参数 (2)3 系统设计方案的论证 (3)3.1 方案比选 (3)3.2 方案说明 (4)4 控制系统设计 (5)4.1 系统的工作原理 (5)4.2 硬件电路设计 (6)4.3 系统软件设计 (16)5 调试,安装,运行 (30)5.1 系统硬件调试 (30)5.2 系统软件调试 (30)6 小结 (31)MCS51单片机机应用于温度控制器摘要:本文论述了采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温度控制器,使用AT89C4051单片机、ADS7844E A/D转换芯片、HT1621B液晶显示驱动芯片及液晶显示器,实现温度的测量、输出控制及显示功能。
关键字:单片机、A/D转换,液晶显示及其驱动1 前言模拟电路温度控制器存在电路复杂、功能简单和调试不方便的问题,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制造成本越来越低,单片机在军事、工业、通讯、家用电器、智能仪表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产品的功能、精度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同时,电路的设计更简单、故障率低、可靠性高、成本低;特别是近几年来Flash技术的发展,使单片机系统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开发成本大幅降低,使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仪表是仪表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论述了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4051单片机和美国Burr-Brown公司的ADS7844E模-数转换芯片以及HOLTEK公司的HT1621B液晶显示驱动芯片设计的LCD显示智能温度控制器。
本系统实现了模拟温度数据采集、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软件对温度信号进行非线性校正,单片机数据运算及逻辑处理、LCD显示、键盘处理及继电器输出控制功能。
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温度控制器的功能和设计的过程。
重点说明电路设计、软件设计。
2 温度控制器的技术参数本系统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4051单片机和美国Burr-Brown公司的ADS7844E模-数转换芯片以及HOLTEK公司的HT1621B液晶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实现了模拟温度数据采集、模拟量到数字量转换、单片机数据运算及逻辑处理、LCD 显示、键盘处理及继电器输出控制功能,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表1 主要技术参数表3 系统设计方案的论证本章主要叙述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3.1 方案比选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方案经历了模拟电路温度控制器、模拟量测量加数字显示、单片机温度控制器的发展过程;在单片机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方案中,又发展出各种智能型的温度控制器方案,如:高AD转换的精度,PID 调节控制输出、PID + 模糊控制等。
本次设计着重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熟悉单片机的使用,具体提出如下设计方案:方案一:采用803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以最普通的器件ADC0809作数/模转换,以继电器作为控制输出。
此方案简单可行,造价低廉,但由于8031没有片ROM,需要扩展程序存储器,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并且由于0809是8位的数/模转换电路,在温度测量围很小时,测量精度还能满足要求,当测量温度围稍宽时,测量的精度就不能实际应用的要求。
方案二:采用片带Flash存储器MCS51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12位数/模转换电路,以继电器作为控制输出。
由于采用了12位的ADC转换芯片,转换围从0到4096,当温度围要求为0-1000℃时,每一位表示约为0.25℃,考虑到ADC转换芯片的转换精度±1LSB及运算放大器的误差,测量精度理论上可到0.5℃,可以满足一般的控制要求。
方案三:目前许多单片机生产商推出了自带ADC转换,FLASH存储器、EEPROM 的产品,如美国Analog Devices公司AduC812部带12位的ADC转换,如果采用AduC81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则系统外围电路比较简单且能够达到控制精度要求,但是成本较高。
本系统采用方案二,温度控制器所需要的I/O数量不多,程序量不是很大(不考虑PID调节控制输出),为了节省单片机的I/O口,选用12位串行口数/模芯片ADS7844E,单片机使用AT89C4051,片程序存储器空间为4K,15条I/O。
3.2 方案说明系统中设计了一个EEPROM存储器来保存设置参数,目前市面上常用的EEPROM 芯片主要有两种接口类型:I2C接口及SPI接口,主要的代表芯片有AT24C02/04/08/16系列和AT25010/020/040系列,由于ADS7844E转换芯片采用的是SPI接口,所以选用AT25010存储器可以节省I/O端口。
显示器件常用的有LED数码管显示器件、LCD显示器件。
LED数码管显示器件具有亮度大,寿命长等特点,但需要较大的驱动电流;LCD显示器件成本低、功耗小,但需要专用的驱动电路以及亮度低;本方案的显示器件采用6位字符液晶显示器,驱动芯片采用HOTELK公司的HT1621B。
4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工作原理、系统硬件设计和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包括软件结构、各子程序流程及具体代码设计;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设计过程4.1 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1 系统功能框图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电桥将温度传感器Pt100的温度信号转换为与温度相关的电压信号,经过两级运算放大后进入ADC转换;CPU读取ADC转换结果,经过运算转换为显示的温度字符,控制LCD驱动器来显示温度值,另外,CPU将测量出的温度值与系统设定的温度值相比较,根据不同的控制模式来控制继电器的输出,系统中的按键用来设定系统工作参数,电源电路主要为各电路提供工作电源。
系统中需要保存的参数有:设定温度值、回程差值(防止温度到达设定值时输出振荡)、加热或制冷工作模式(0表示加热模式,1表示制冷工作模式)、温度测量围、温度校正值、温度校正符号等。
由于温度测量围、温度校正值、温度校正符号用于系统调试校正,此参数不能由用户随便修改,所以在修改这些参数前必须先输入一个密码(默认为1234)后系统才显示这些参数,建议用户不要修改此类参数。
本系统采用了四个按键,功能分别为:加键、移位键、功能键、保存键。
按下功能键可循环显示系统各项参数,通过加键和移位键组合可对各项参数进行修改,按下保存键后,CPU 将修改后的参数写到EEPROM 中,系统重新上电后CPU 将调用EEPROM 中的参数(如果不对数据进行保存时,系统重新上电后将调用以前设置的参数)。
4.2 硬件电路设计温度控制器电路主要包括:CPU 电路、温度信号调理电路、ADC 转换电路、液晶显示及驱动电路、电源电路及控制输出电路; 4.2.1 CPU 电路CPU 电路主要是CPU 、数据存储器及晶振电路。
CPU 采用美国ATMEL 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AT89C4051,管脚图如图2所示,它具有以下标准功能:4K 字节FLASH 闪速存储器,128字节部RAM ,15个I/O 口,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向图2 AT89C4051管脚图量(两种优先级),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置一个精密模拟比较器,片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AT89C4051的功能框图如图3所示。
CPU的端口资源分配见表2:图3 A T89C4051功能框图表2:CPU的端口资源分配表注:由于P1.0及P1.1部不带上拉电阻,使用时在此两脚上需要接上拉电阻,电阻阻值按10K选取数据存储器采用美国ATMEL公司AT25010 EEPROM。
AT25010通过SPI接口与CPU进行数据交换,端口连接见表1。
时钟采用12M晶体振荡器,负载电容按22p选取。
4.2.2温度信号调理电路本设计温度传感器采用Pt100,温度信号由电桥电路输出后,经过两级放大后进入ADC转换。
1、Pt100传感器介绍Pt100传感器是利用铂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并呈一定函数关系的特性来进行测温,其温度/阻值对应关系为:0℃≤t≤850℃时,Rt=R0(1+At+Bt2)式中,A=3.90802×10-3;B=-5.80×10-7;R0=100。
Pt100温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测量围:-200℃~+850℃;热响应时间<30s;允通电流≤5mA。
另外,Pt100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抗振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耐高压等优点。
2、电桥采集数据的电路图及原理Pt100电桥电路如图4、图5所示。
其中,R10﹑R11﹑R14﹑Rt组成电桥,R10=R11= 10R0, R14=R0。
电桥采用TL431组成恒流源供电,为了避免流过Pt100传感器的电流过大使其发热进而导致非线性失真增大,取Im=1mA 。
设流过R 14的电流为I 1,流过R t 的电流为I 2,由于恒流源的电流为1mA ,所以有:I 1+I 2 = 1; (1) I 1/I 2=(10R 0+R t )/11R 0 (2) R t =R 0(1+At+Bt 2) (3) A=3.90802×10-3;B=-5.80×10-7;R 0=100 当温度较低时,I 1/I 2≈1,所以有:V i =I 2R t -I 1R 0≈0.5(R t -R 0) (4) 又因为△R= R t -R 0 = R 0(At+Bt 2),所以:V i ≈0.5*R 0(At+Bt 2)≈0.5*R 0*A*t =0.195*t (mV) (5) 由公式(5)可知,温度较低时,Pt100传感器的线性度良好;当温度较高时,Pt100传感器的线性度变差,此时有V i = 10R 0(At+Bt 2)/(22+At+Bt 2)(mV ) (6) 软件校正采用最小二分法分段校正:将整个测量围按每50℃为一段,共分为8段,求出每一段的校正函数分别为:(求解方法采用Excel 中的SLOPE 函数及INTERCEPT 函数)0~50℃ : T0 = 0.89*T – 0.10Vo50~100℃: T0 = 0.92*T – 1.44100~150℃: T0 = 0.95*T – 4.28150~200℃: T0 = 0.98*T – 8.80200~250℃: T0 = 1.01*T – 15.11250~300℃: T0 = 1.04*T – 23.45300~350℃: T0 = 1.08*T – 34.16350~400℃: T0 = 1.12*T – 47.65温度的计算方法:T=ADC转换结果*量程/4096,将T的值代入校正函数中,求出校正后的温度值T0。
图5 信号调理电路3、误差分析(1)Pt100传感器的非线性产生的误差Pt100的温度函数为R t=R0(1+At+Bt2),由此可见Pt100的阻值与温度的函数不是线性关系,不考虑其它因素带来的误差,由于Pt100传感器的非线性,在0-400℃的围,可产生约12℃的误差,在实际测量中,用非线性校正程序可以减少由此带来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