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课》教案

巩固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

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的第2~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

妈妈买了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7个,第二天吃了15个。

(1)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1)29—7—15(2)还剩多少个果冻?(2)15—7(3)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个?(3)7+152.根据算式补问题。

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分7个。

7x5=35(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35=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练习1.教科书第10页的第2题。

想一想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要求还剩多少个萝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和送了多少个给兔奶奶)那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一共种了多少个萝卜?)接着再求什么?(还剩多少个萝卜)列式:9x5-15提问:9x5表示什么?再减15又表示什么?2.教科书第1l页的第3题。

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主要的要点:爸爸和妈妈是成人要买成人票,每张8元,共花8x2=16(元),小明是儿童,每张票5元,这样三人去动物园要花16+5=21(元)。

21元大于20元,所以用20元买票不够。

] 3.教科书第11页的第4题。

教师:球队的得分分主场分和客场分两种。

本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

中国队的主场得分是卡塔尔队主场得分的4倍,卡塔尔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中国队主场得分是3x4=12。

中国队的客场得分是7分。

中国队的总分是19分。

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客场得分是8分。

阿联酋队的总分是1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阿联酋队主场得分的3倍,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3x3=9,客场得分是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总分是10分。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您如今正在阅读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运用题»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乘加、乘减两步计算运用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

教学目的:1、经过小植物们重建家园的情境中的信息,探求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效果的解题思绪。

2、培育先生们提出效果和综合运用知识处置效果的才干。

教学重难点:探求处置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效果的解题思绪。

教学预备:多媒体、学具等。

信息:1.每次搬4块,曾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

2.共有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曾经建好3间。

先生:预备:本子,笔,学具。

教学进程:活动一:说话导入、提出效果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森林里发作了水患,小植物的家被洪水冲垮了。

他们在忙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看看。

〔课件出示信息图〕谁能说说小植物们在干什么呢?师:请同窗们细心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这么少数学信息,主要说了哪几件事?关于小熊搬砖盖房子的信息都有哪些呢?〔每次搬4块,曾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这位小冤家信息找得很准确,谁能把小熊搬砖的信息再大声说一遍呢?关于小兔盖房子的信息又有哪些呢?谁能把小兔子盖房子的信息再大声说一遍?师边指边说:信息经过这样分类整理,是不是就更清楚了呢?当遇到信息较多时,我们就应该像刚才这样把信息停止分类整理。

我们一同读一读小熊搬砖的信息,想一想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效果?一共有多少块砖?这个效果有点难,明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处置这个效果。

活动二处置效果1同窗们看这个效果你们会处置吗?先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同窗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教员发现很多小组的同窗讨论好了,哪个同窗情愿代表小组交流一下?实物投影:生交流算式:45=20,20+24=44师: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生:生指算式:45=20我先求曾经搬了多少块砖。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练习》教案教学内容:巩固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

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的第2~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

妈妈买了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7个,第二天吃了1个。

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29—7—1还剩多少个果冻?1—7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个?7+12.根据算式补问题。

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个班,每班分7个。

7X=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练习.教科书第10页的第2题。

想一想题目的已知条和问题是什么?要求还剩多少个萝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那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接着再求什么?列式:9X-1提问:9X表示什么?再减1又表示什么?2.教科书第1l页的第3题。

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主要的要点:爸爸和妈妈是成人要买成人票,每张8元,共花8X2=16,小明是儿童,每张票元,这样三人去动物园要花16+=21。

21元大于20元,所以用20元买票不够。

] 3.教科书第11页的第4题。

教师:球队的得分分主场分和客场分两种。

本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

中国队的主场得分是卡塔尔队主场得分的4倍,卡塔尔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中国队主场得分是3X4=12。

中国队的客场得分是7分。

中国队的总分是19分。

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客场得分是8分。

阿联酋队的总分是1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阿联酋队主场得分的3倍,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3X3=9,客场得分是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总分是10分。

卡塔尔队主场得分是3分,是本队客场得分的2倍,客场得分是3X2=6。

卡塔尔队的总分是9分。

阿曼队主场得分是分,客场得分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客场得分相同。

乘加

乘加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生本课堂”教案
课题
乘加、乘减应用题
王远菊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培养学生自由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练习插图情境图。小黑板。
教学内容、过程及方法
教学随记
独பைடு நூலகம்前置
课本第10页第二题。看图列算式,并说出做法。
小组交流
讨论前置作业。
小组成员自行发言。
小组展示
选派中心发言组上台演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当堂检测
第11页第3题。
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
完成第5题思考题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

二年级下册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两个数相乘,再加上第三个数。

2. 乘减:两个数相乘,减去第三个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

2. 难点:理解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或图片素材。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如购物、做菜等,引出乘加、乘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 讲解乘加的概念,如3×4+2,引导学生理解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2) 讲解乘减的概念,如3×4-2,引导学生理解先乘后减的运算顺序。

3. 实例演示:运用实物或图片素材,展示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如“每组有3个苹果,一共分给4组,还剩下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乘加、乘减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乘加、乘减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鼓励创新和合作。

3.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富有童趣的评价方式,如星级评价、卡通图案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拓展:1.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课后实践任务,如调查家庭成员的年龄,运用乘加、乘减计算家庭年龄总和。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乘加、乘减的应用场景,与同学交流分享。

3. 开展数学游戏,如“乘法大冒险”,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乘加、乘减运算。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

乘加乘减小学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小学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的概念:乘加乘减是指在四则运算中,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运算。

2. 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乘加乘减的需求。

2.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乘加乘减的需求。

2. 新课讲解:介绍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举例讲解。

3.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自主总结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巩固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乘加乘减概念的理解程度;b. 学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d.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乘加乘减概念、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的教学PPT。

2. 练习题库:设计不同难度级别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教学素材:收集与乘加乘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导入和课堂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乘加乘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第3-4课时:通过练习题巩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3. 第5-6课时: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4. 第7-8课时:总结提升,布置课后作业。

【K12学习】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

【K12学习】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课时:乘加、乘减应用题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科书第8页例3。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商店里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

卖出35个皮球,还剩下多少个?二、新授.教学例3。

出示: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学生自由编题后,教师出示: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人在玩,还有7人在旁边看。

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全班读题后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就算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那我们要求“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知道什么条件?大家想一想我们步要先算什么?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怎样列式?[4X3=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12人在玩跷跷板,那第二步该算什么?怎样列式?[12+7=19]谁会用一个算式表示?[4X3+7=19]请一个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应用题解答完要记住写答案。

列式:4X3=12或4X3+7+7=19=12+7=19答: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19人。

小结:这一道应用题时用乘法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

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然后再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最后列式计算写答案。

.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9页的做一做。

[此题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的画面。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

] 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口头编题。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设计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设计

《乘加、乘减应用题》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及应用。

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通过画图、列举等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乘加、乘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乘加、乘减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小数等知识的基础。

通过乘加、乘减应用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乘法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运算,但乘加、乘减应用题是初次接触。

学生需要通过实例理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并通过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能够运用乘加、乘减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难点理解乘加、乘减的实际意义,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复杂问题。

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乘加、乘减的规律。

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乘加、乘减的应用题。

采用实物操作、画图列举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理解乘加、乘减。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乘加、乘减的概念。

激发学生学习乘加、乘减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5.2 讲解与示范通过实例讲解乘加、乘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示范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3 练习与讨论提供一组乘加、乘减应用题,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与方法。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发现自身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5 作业布置布置一组乘加、乘减应用题,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乘加、乘减应用题练
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
巩固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

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的第2~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1.根据问题选择算式并连线。

妈妈买了29个果冻,第一天吃了7个,第二天吃了15个。

两天吃了多少个果冻?
29—7—15
还剩多少个果冻?
15—7
第一天比第二天少吃多少个?
7+15
2.根据算式补问题。

学校买来38个排球,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分7个。

7X5=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35=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
.教科书第10页的第2题。

想一想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要求还剩多少个萝卜,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条件?那我们第一步先求什么?接着再求什么?
列式:9X5-15
提问:9X5表示什么?再减15又表示什么?
2.教科书第1l页的第3题。

分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

[主要的要点:爸爸和妈妈是成人要买成人票,每张8元,共花8X2=16,小明是儿童,每张票5元,这样三人去动物园要花16+5=21。

21元大于20元,所以用20元买票不够。

]
3.教科书第11页的第4题。

教师:球队的得分分主场分和客场分两种。

本题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

中国队的主场得分是卡塔尔队主场得分的4倍,卡塔尔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中国队主场得分是3X4=12。

中国队
的客场得分是7分。

中国队的总分是19分。

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客场得分是8分。

阿联酋队的总分是1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阿联酋队主场得分的3倍,阿联酋队的主场得分是3分,所以乌兹别克斯坦队的主场得分是3X3=9,客场得分是1分。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总分是10分。

卡塔尔队主场得分是3分,是本队客场得分的2倍,客场得分是3X2=6。

卡塔尔队的总分是9分。

阿曼队主场得分是5分,客场得分与乌兹别克斯坦队的客场得分相同。

阿曼队的总分是6分。

3.妈妈买来26个桔子,吃了几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放了4盘。

问吃了几个桔子?
4.游乐场有7辆小赛车,每车能坐4人,还有21人在排队等候,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5.快餐店运来56个汉堡包,卖出37个,又运进21个,现在快餐店有汉堡包多少个?
6.4个工人叔叔每人要做7个卡通玩具,已经做了19个,还要做多少个?
7.商店里有30个书包,上午卖出13个,下午又卖8个,还剩下多少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