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4 电流的热效应-教案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学案:16.4----电流的热效应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学案:16.4——电流的热效应一、教学内容1.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 焦耳定律: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可以用公式Q=I^2Rt表示。
3. 电流的热效应的应用:电暖器、电烙铁、电饭锅等电器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热效应,掌握焦耳定律,并能运用焦耳定律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
2. 能够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运用,电流的热效应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焦耳定律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热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电暖器、电烙铁等日常电器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热效应。
2. 讲解:讲解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推导焦耳定律,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运用焦耳定律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讨论电流的热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
2. 焦耳定律:Q=I^2Rt3. 电流的热效应的应用:电暖器、电烙铁、电饭锅等电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通过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器,电流为2A,通电时间为30s产生的热量。
答案:Q=I^2Rt=2^21030=1200J2. 题目:讨论电流的热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案:电流的热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电暖器、电烙铁、电饭锅等电器,同时也需要注意防止电流的热效应带来的危害,如合理选择导线、绝缘材料等。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4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教案

第4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翻转课堂)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发热原理, 能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3、理解焦耳定律实验设计思路,并能够完成实验4、理解焦耳定律、公式及适用条件。
5、会对一些家庭电热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1、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辩正地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利用微课进行课前学习,进行翻转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重视实验、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及其构造,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的发热原理、焦耳定律和家庭电热器的简单计算。
难点:焦耳定律和家庭电热器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过程课前学习:利用微课进行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的学习:1、利用网络上传微课视频,让学生能够提前学习要点,知道实验设计中重点以及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及方法。
2、学生完成《进阶练习》,并在课前反馈给教师,进行针对性备课。
学习新课利用交流讨论方式,交流课前学习成果,重点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错误较多的内容。
交流讨论1:我们是通过哪些现象得到电流的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观察视频现象1: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
为什么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观察视频现象2:当电流增大到一定时,保险丝熔断了焦耳定律的学习(1)猜想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有时多,有时少,同学猜想一下,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即电热与那些因素有关(2)设计实验(实验使用什么方法)交流讨论2:课前学习中的实验操作中,您还有哪些疑问?实验器材是怎么样显示热量产生多少的?实验中怎么样控制两个电阻电流相同的?实验中是怎样控制两个相同电阻电流不想同的?(3)学生实验(4)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5)介绍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焦耳定律学生活动如下:1.学生猜想:2.学生小组讨论、思考。
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教案: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主要涉及第16章第4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理解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的现象,并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具体内容包括:电流的热效应实验、电流热效应的定量关系、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的热效应,并能用科学语言描述这一现象。
2.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电流热效应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热效应实验操作、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探究。
难点:电流热效应的定量关系、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的深入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热电阻、实验桌等。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实验报告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热现象,如电热水器、电饭煲等,引导学生关注电流的热效应。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电流的热效应实验,观察电流通过电阻器时产生的热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电流的热效应与电流大小、电阻大小之间的关系。
4. 知识拓展:介绍电流热效应的定量关系,即焦耳定律,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5. 影响因素探究:让学生继续进行实验,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材料、电阻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6. 应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电流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热器、电灯等。
六、板书设计电流的热效应1. 实验现象2. 焦耳定律3. 影响因素4. 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的热效应实验现象。
2. 根据焦耳定律,计算给定电流、电阻下的热量。
3. 讨论电流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强,能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但在分析实验数据时,部分学生对电流热效应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导学案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六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以及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焦耳定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
2. 掌握焦耳定律,能够运用焦耳定律分析电流的热效应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的热效应及其产生原因,焦耳定律的运用。
难点:焦耳定律的推导过程,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应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丝、灯泡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电饭锅、电热水器等家用电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激发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热效应的定义,阐述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的原因。
介绍焦耳定律的内容,并通过示例解释焦耳定律的运用。
3. 实验演示:进行电流的热效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的热效应。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焦耳定律分析电流的热效应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6. 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电饭锅、电热水器等,让学生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主要包括电流的热效应定义、焦耳定律公式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电流的热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根据焦耳定律,计算通过一个电阻丝的电流产生的热量。
(3)举例说明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2. 详细内容:(1) 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
(2)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3) 电流的热效应的应用:电暖器、电烙铁、电饭锅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焦耳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 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重点: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丝、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电暖器、电烙铁等电器的工作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的内容。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电流的热效应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热量,分析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对热量的影响。
5. 例题讲解:运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热效应2. 焦耳定律:Q=I^2Rt3. 应用:电暖器、电烙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电流的热效应是什么?(2) 请用公式表示焦耳定律。
(3) 电流通过一个电阻时,如果电流为2A,电阻为4Ω,通电时间为1分钟,请计算产生的热量。
2. 答案:(1) 电流的热效应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
(2) 焦耳定律:Q=I^2Rt(3) 热量:Q=2^2×4×60=960J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的知识,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当我设计《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这一课时,我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电流产生热量的规律,从而加深对电流热效应的理解。
本节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并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
2.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电流的热效应,掌握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难点: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理解电流热效应的原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炉、导线、开关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格、笔。
活动过程:1. 引入: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产生热量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电流的热效应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
3. 演示实验:进行电流热效应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流产生热量的现象。
4.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电流的热效应,掌握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难点: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理解电流热效应的原理。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电流热效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热器、电饭锅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入环节的情景设置: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电热器作为切入点,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产生热量的现象。
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电流热效应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2. 讲解环节的清晰表达:在讲解电流的热效应时,我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概念,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一现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电流的热效应。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热效应现象,掌握电流的热效应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流的热效应,理解电流的热效应的产生原因,掌握电流的热效应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热效应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热效应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电源、电线、灯泡、热效应实验装置等,学具包括实验记录本、笔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电灯的使用,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热效应现象。
2.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电流的热效应实验,观察灯泡的亮度和温度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3. 现象观察: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灯泡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的热效应的产生原因。
4. 原理讲解:讲解电流的热效应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热效应的基本原理。
5. 练习巩固: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实验中灯泡的温度变化,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电流的热效应的产生原因和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的热效应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时,要思考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拓展延伸时,可以让学生思考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饭锅、电热水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让学生观察电灯的使用这个实践情景,因为我相信这个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的情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电流的热效应。
我让学生注意电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以及电灯的亮度与热量的关系,从而引出电流的热效应的概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优秀教学案例: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时,我会向学生介绍电流的热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会解释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并介绍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等因素对热量的影响。我会使用生动的例子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和原理。
在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的热效应,并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的关系。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电流的热效应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我会强调电流的热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并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此外,我还会强调电流的热效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以巩固和加深他们对电流的热效应的理解和掌握。作业可以包括练习题、实验报告、研究性学习等形式的任务。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学生将会分组讨论和设计实验,通过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等因素,来观察和记录导体发热的现象。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能够学会如何控制变量,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会接触到一些与电流的热效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电热器、电饭锅等电器的工作原理。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的热效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电流的热效应》是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四节的内容,它是电学部分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同时它又与生活中的热现象联系密切,学好它具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作用。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等知识后安排本节课,它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应用总结,也是对家庭用电安全部分的一个铺垫,同时又体现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
因此学好本节对前面的知识与方法能再次系统性的巩固,又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电学部分的学习,学生对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也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识。
但是根据需要来设计实验还多需要老师的引导。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电流的热效应这部分内容中的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实验却没办法按书上的器材实验。
(因为实验室没有该套器材。
若要自己组装要有煤油、温度计、不同电阻的电阻丝和烧瓶,密封塞,比较麻烦。
)恰好实验有一套用电阻加热密闭的空气,空气体积受热膨胀推动液柱上升,于是就大胆将实验进行改造。
但由于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不够,就想利用摄像头实拍展示到投影仪上,这样效果可能更好。
其次,由于本节课的相关练习还是以书本的实验出现多,所以最好书上的实验也能再展示一次,就想到微课技术,就利用收集的资料处理成了两分多钟的视频,并弥补实验中没有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
在最后小节中利用了与物理研究课题相关的思维导图法,由中间主题展开,发散出去思考每部分的内容,在这过程中应该注意寻找关键字词与图。
教具学具
电源、焦耳定律演示器、开关、电流表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能从演示实验中的取暖器为何发热而导线却不热引入热量产生因素与什么有关?学生猜想后设计实验,尤其注重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的渗透,分析引导详尽。
在实验中,为了将实验现象放大,大胆用了摄像头实拍投影到屏幕上,效果好。
实验中也注重分析的过程的展示、记录及结论的归纳,分析思路清晰,实验效果好。
为了让学生再熟悉书上的实验,用微课形式展示与书相关的实验视频,并要求学生思考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弥补了演示实验中没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方法。
在小结中,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符合从中间向周围发散的思维,强调关键字词与图。
最后还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提出有用的电热如何选材,有害的电热如何避免,并展示电脑微处理器上的散热设备,直观明了。
自认为不足是若能在看视频前让学生先看下书上的实验带着问题再去对比视频中的实验,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三、课堂小结教学评价 构建思维导图
学生回顾本节要点 用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复
习本节知识 四、布置作业:练习册P90随堂训练
六、板书设计
一、电流的热效应
二、探究:热量的影响因素
1、研究方法:
2、实验
3、结论 三、焦耳定律
1、内容
2、公式: Q = I ² R t 四、电热的利用与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