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的特征分析及互动式课堂的建构
关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分析

关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分析[论文关键词]教学用语;外语教学;英语教师[论文摘要]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特点进行了探讨,指出英语教师必需注重并提高教学用语的操控能力,从而提高语言的教学水平,同时提出假设干改善英语教师教学用语输出质量的途径。
教学用语因其特有的双重性,即教学用语既是教学语也是目的语,因此对学生英语的习得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的语言是学生接触目的语的要紧来源之一,是学生对目的语的最直接感受。
教师的语言运用直接阻碍学生专门是初学者的习得成效,因此教师应该明白如何运用教学用语,并成心识地把在课堂上使角的语言尽可能和实际交际中利用的语言结合起来。
马卡连科说过:“一样的教学方式,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和效率。
”因此,研究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特点,进而使教师成心识地操纵和把握教学用语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教学用语的概念所谓教师用语是指教师用于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堂交际、讲解知识、表达思想情感时所用的语言,包括课堂用语、教学用语、交际用语和反馈用语等。
教师用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打算的工具,同时仍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进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Nunan,1991)。
因此英语教师的教学用语运用是不是得体贴切,直接阻碍着英语语言的输出及学生交际能力的培育。
在某种程度上,教师用语的数量和质量会阻碍乃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二、英语教师教学用语的特点一样情形下,为了达到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目的,教师往往利用通过加工、简化的语言从事教学。
回忆以往的研究,第一,Chaudron从语言学的角度指出语言教师的课堂用语在语音、词法、句法和语篇四个方面进行了处置,其特点要紧表现为…:语音方面:发音夸张清楚,停马上刻较长,语速较慢,幸免元音的弱读和辅音的略读,声音较高,较多书面式的标准发音。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研究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YY202110。
作者简介:赵静(1987-),女,汉族,湖北沙洋人,武汉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校英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
摘要:元话语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语用维度分析教师课堂元话语的特征,并探讨元话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大学英语互动式课堂的构建,以期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元话语;互动课堂元话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具备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元话语还可以作为一种语用手段,应用在口语语篇或书面语篇中,现今,元话语已经在这两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元话语在交际双方对话中,可以完成话语内容理解与诠释的任务,是教师在课堂话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课程组织与师生交流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从二语习得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元话语既是语言输入的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媒介。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使用元话语开展教学工作与学生进行互动探究,从而完成教学内容的传递。
英语教师在课上对元话语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进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语用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首先对元话语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大学英语互动式课堂的构建方法。
1.元话语的相关概述元话语在对话交际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和基本话语对话存在区别。
基本话语对话是指意义命题内容的概念性信息,主要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而元话语是为了让读者可以在听到基本话语后快速做出反应,引导听者在对话中理解话语内容并评价基本话语,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实现双方互动交流,进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Hyland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元话语,在对元话语解读时提出人际模式并对元话语进行概括分类,将其分为互动式元话语和引导式元话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话语的分析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话语的分析研究【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话语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话语的特点、功能、交际策略、教学方法和评估等方面展开研究。
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话语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交流特点和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总结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话语的重要性和作用,对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启示,同时也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回顾,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话语教学的重要性,并呼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话语、分析研究、特点、功能、交际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实践、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审视。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英语教学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话语交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话语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方式,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
对大学英语课堂话语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总结和提炼教学中的好的经验,还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话语的特点、功能、交际策略以及教学方法,并对话语教学评估进行讨论,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课堂话语,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对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话语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话语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话语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进一步探讨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话语也有助于揭示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和需求,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课堂用语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特点及应用技巧学英语口语用语

课堂用语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特点及应用技巧学英语口语用语我们知道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教师课堂用语非常侧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音语调,而对口语的流利度的要求在基础阶段测要求不高,为了能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的课堂用语在语音语调上要求规范正确。
但在语速上的要求基本是一种special English。
那么在学生经历了基础阶段的语言学习和训练之后,在大学阶段的英语课堂用语有哪些特点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重新审视英语课堂用语在大学阶段独特的特点:一、作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媒介,教师的课堂用语应该尽可能的接近真实语境和自然的语速教师课堂用语作为教师课堂工作特殊用语,它是教师的课堂口头语言,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凭借语音传递教学信息,交流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语言形式.它包括了听和说在内的整个语言行为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为仅指说话一种行为.作为师生共同使用的一种媒介,课堂用语在真实语境下的自然口语有其自身的特征,它是教师完成特定教育的教学任务之主要工具,因此它要符合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课堂用语在大学阶段除了应具有规范性、简洁性、综合性、可接受性、启发性、逻辑性、鼓励性、情感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外又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语言课堂上教师怎样为所使用的语言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即语言的真实性。
二、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用语在词汇、语法和句型的使用方面趋于复杂和深化在词汇方面教师口语中的高级词汇出现的频率逐渐增高,随之而来的英语释义在教师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的使用,而在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英语释义被教师所使用频率往往较低。
主要因为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不大,语言结构简单等原因。
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几年的语言积累,所以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英语释义学生是可接受和理解的。
在语法和句型方面,尽管简单的指令句在英语课堂上仍然广泛使用,但是为了表达的需要教师课堂用语中复杂句型出现的频率会有所增加。
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下列一些语言英语技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paraphrase技巧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课堂用语不在局限于语言教学的初级阶段。
元话语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话语教学研究浅谈

韩
丽
摘 要: 话语 在人 类交际过程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而元话语 即 “ 关于话语的话 语” ,它是一种 常见的话语 现象 ,能在 交际过程 中使 发话 者准确传递所要表 达的信息 ,同时使受话者领会其意 图。本 文从元话语视 角出发 ,研 究大学英语教 师课堂话语教 学的成 效,探 讨元话 语知 识对英语教 学的影响 , 提 出教师应有正确合理使 用元话语 的意识 。 关键词 :元话语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语境构建
授课过程 中的效果 。( 作者单位 :陕西 中医学院英语 系)
参考文献 : [ 1 ] 封宗信.元语言与外语教学 [ J ] .外语 与外语教 学,2 0 0 5 .
[ 2 ] 胡曙 中. 英语语篇 语 言学研 究 [ M] .上 海 :上 海教 育 出版 社,
2 0 0 5
场 白” 。由此可见 ,元话语作为话语 分析领 域里 的一个 概念 ,近年 来多 从书面语篇 的研究视 角出发加 以概 述 ,而英语课 堂话语教学还 是一个较 新 的研究领域 。 二 、大学英 语教 师课堂话语教 学特点 大学英语教 师的话 语特征在组织课堂教学和语言习得过程 中起着 至 关重要 的作用 ,它是 学生语言输入 的重要来源 ,可以说教师话 语 的数 量 和质量关乎课 堂教学 的成败 ,这具体表现在教师在语速 、 音 调 、重音 以 及词汇选 取 、句法传递和语篇讲解 中的取舍与调整策略 。而 在这些调 整 取 舍过程 中 ,教师话语容易星现一些误区 ,如形式上 的调整 ,它会使 得 教 师话语 过度简化 ,从而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 。其次 ,过 多的理解 灌 输 又阻碍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输入 ,妨碍学生正确地产 出性学 习。而在 话 语重复方面 ,教师的释义重复对学生的语言 习得是有 帮助的 ,但是 翻 译 重复又会阻碍学生的外语习得 ,这都是英语教师在课 堂中应该极力 避 免的。 三 、元话语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话语教学的影响 鉴于元话语理论考虑到受众 、语言艺术和语篇建构 等因素 ,现 从这 几个角度 出发 阐述其对大学英语课 堂话语教学 的影 响。首先 ,大学英语 课堂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二语 习得 的过程 ,所 以学 生为这一过 程的主 体 ,即在话语交际 中的受众 主体 ,它是信 息传递 的对 象 。这种 受众 意识 是教师在教学交 际过程 中需要不 断强化 的一种 观念 ,它可 以避 免出现传
元话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用功能浅析

元话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用功能浅析一、引言任何交际的话语都包括基本话语和元话语两个层面。
基本话语是话题的命题信息,而元话语是由主题态度、语篇意义和人际意义组成。
所谓“元话语”就是“关于话语的话语”。
对元话语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观点是,强调元话语的组织篇章的功能;广义的观点是,元话语体现了作者在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运用语言和修辞的方法,以及把话语组织和话语含义结合起来的方法。
元话语是在语言交流中用来组织话语、吸引学生注意力和点明教师意图的词、短语、句子。
如:well,so,you know,I mean等。
这些表达形式并不增加命题意义或所指意义,删除它们也不会影响原文的语法性。
但它们可以引导学生去组织、诠释,评价基本话语所提供的主题信息,并促使他们对主题内容作出反应。
二、大学英语课堂上元话语的语用功能教师授课不只是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专业信息,而且也是一个人面对众多的观众所进行的特殊形式的交谈,其交谈的目的是能让对方深入了解自己所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作为一种交际方式,教师通过话语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反响。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信息和观点,同时也要通过语言手段将自己和学生置于真实的情景之中,创造出和谐友好的氛围,以达到有效地传授知识的目的。
元话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主要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而这种信息的递主要通过那些不直接介入话题内容的词、短语或句子来实现。
这些词语和句子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具有以下几项功能:1.缓和气氛,维护和谐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需要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种种努力,尽量做到有礼貌,不要过于强势。
从总体上来讲,元话语不影响话语的真值条件和命题内容。
但是,元话语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根据关联理论人们使用语言一般会遵守省力原则,即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获得尽可能大的语境效果。
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会表现出相当的耐心,对语言进行合理组织,但由于教师的角色和职能,他们不可避免地会使用短句、或带有命令和评判语气的句子。
大学英语课堂上优秀教师话语分析

大学英语课堂上优秀教师话语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研究”(TESOL Journal. 1994/4)引起西方学者广泛关注,这说明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者的作用日益得到认识。
在中国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提出和推广,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师话语。
而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是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师在第二语言/外语学习的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
Numan(1991)指出:“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是至为关键的,这不仅仅因为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的组织与传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因为它本身还起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又一重要途径”。
教师话语是授课用语,同时还起到目的语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Hakansson,1986)。
本文通过研究各大学的大学英语精品课程视频,分析优秀教师课堂话语的特点,以期为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文献综述1.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Krashen的输入理论认为充分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对于二语的习得是必要的。
Krashen(1985:2)认为人类习得语言只有唯一一种方式――通过理解信息或者通过接收可理解性的输入,从现有水平i到i+1的一个过程。
说是习得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学习者的产出并不是直接转为习得。
教师话语一方面是教授的内容,同时也是目标语,教师语言应该是学生可理解的,又是高于学生现有水平,这样教师语言才能成为学生有效的语言输入。
2.Long的互动假说Long的互动假说的理论不同于输入理论在于它强调以一种特定的方式使得输入可理解。
根据Long总结有三种方式:(1)通过输入的简化;(2)通过语言或语言外的上下文;(3)通过调整互动的对话。
Long发现人们倾向于用重复,检查所理解的信息,澄清请求和修复话语内容来使得内容可理解。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分析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分析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是课堂组织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
本文将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话语的功能性进行分析。
教师话语在课堂组织和引导上具有功能。
教师通过话语进行课堂管理,安排学生座位、分组和起立等。
例如:“请你们排成小组。
”通过这样的话语,教师能够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分组,使课堂秩序井然。
教师的话语还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请大家保持安静。
”这样的话语能够让学生安静下来,专注于教学内容。
教师话语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信息和指导。
教师利用话语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任务要求等信息。
例如:“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单词表,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通过这句话,学生知道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跟随教师一起朗读。
教师还利用话语对学生进行指导,提供实用的学习策略和技巧。
例如:“你可以通过找到词根来猜测单词的意思。
”这样的话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单词识记的能力。
教师话语在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上发挥了作用。
教师利用话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例如:“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你们小组的作品。
”通过这句话,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并展示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教师也利用话语引导学生互动,例如:“请你回答一下他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话语,教师能够让学生之间产生更多的对话和交流。
教师话语在评价和反馈上具有功能。
教师利用话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和肯定优秀的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指导。
例如:“你的发音很标准,再接再厉。
”通过这样的话语,教师能够对学生良好的发音进行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师的话语还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例如:“不是'I goed to the park.',而是'I went to the park.'。
”通过这样的话语,教师能够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帮助他们提高语言准确性。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师的话语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课堂组织和引导、提供信息和指导、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以及评价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的特征分析及互动式课堂的建构
作者:邹积会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8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从语用的视角,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的特征以及互动式课堂的建构。
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高于互动式元话语;互动式元话语中,增强语和介入标记的使用率较高。
教师有必要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可理解性输入”、调整反馈模式以及培养自身的元话语意识以凸显元话语的互动功能,建构有效的互动式课堂。
【关键词】元话语;互动特征;分析;建构
【作者简介】邹积会(1977- ),女,汉族,黑龙江肇东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6年度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元话语互动功能研究”,项目编号:WY2016017-A。
引言
基本话语实现话语的概念功能,元话语实现话语的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
元话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语用手段,广泛应用于书面语篇和口语语篇中。
元话语传递交际双方对话语的诠释和理解,因此它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组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看,元话语既是教学媒介,也是语言输入的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通过元话语的使用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并与学生展开互动。
英语教师元话语的使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基于此,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使用的元话语,建构互动式课堂,凸显元话语的互动功能,提高英语教师话语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元话语
元话语是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不同于基本话语对话语的命题内容和指称意义等概念性信息的传递,元话语旨在促进读者(听众)对基本话语做出反应,引导读者(听众)理解、评价基本话语,从而达到交际双方的互动语言学界基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元话语的分类引入不同的分类体系。
其中Hyland从功能角度出发,提出了元话语的人际模式,把元话语分为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
引导式元话语旨在帮助作者(言说者)建构语篇,进而帮助读者(听众)理解语篇;引导式元话语包括过渡语(表示主句间的语义关系),如in addition;框架标记(指话语行为、顺序及结构段落的词语),如finally;内指标记(标记文章其它部分的信
息),如noted above;言据标记(标记来源于其它文章的信息),如according to;语码注释(帮助读者掌握概念成分的信息),如in other words。
互动式元话语旨在帮助作者(言说者)表达态度,允许读者(听众)做出回应,从而实现互动。
互动式元话语包括模糊语(减弱作者或言说者对命题的确定性),如perhaps;增强语(增强作者或言说者对命题的肯定),如it is clear that;态度标记(表示作者或言说者对命题的态度),如I agree;介入标记(建立与读者或听众之间的关系),如you can see that;自称语(指作者或言说者自
己),如we。
Vande Kopple等学者认为互动式元话语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作者(言说者)与读者(听众)的关系,实现作者(言说者)思想和读者(听众)思想的交流,因此体现人际功能,即话语的对话性。
二、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的特征分析
通过对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基础英语》课程授课教师的课堂元话语进行考察,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的使用特征,即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在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中所占的比例及课堂元话语使用的整体特征。
1.引导式和互动式元话语所占比例。
综合分析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基础英语》课程授课教师的课堂元话语的样本实例,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本次语料元话语有175个词。
如上表所示,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分别占57%和43%,引导式元话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率大于互动式元话语。
2.课堂元话语使用呈现的整体特征。
由上表可以看出,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的使用呈现以下特征:第一,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高于互动式元话语。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元话语的使用,用元话语手段连接授课内容的各个部分,但其授课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能凸显互动式元话语的语用功能,很少交流思辨性问题,未能达到课堂的有效互动;第二,课堂会话结构单一。
上表所考察的英语课堂的会话结构比较简单,即教师引发话题—学生回答—教师反馈。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师的反馈比较简单,增强语的使用率远远大于态度标记语的使用率。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但教师较少提出外延性话题,没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目的语输出练习。
第三,有效的互动问题过少。
上表所考察的英语课堂的提问多为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较少。
教师提出的大部分问题比较简单,多是用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较少提出激发学生不同见解的问题,因此其课堂元话语的使用表现为增强语和介入标记较多,而自称语和态度标记较少。
由此可见,上表所考察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的是教学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连贯以及知识体系传授的逻辑性;师生互动的需求居于次要的位置,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英语互动式课堂的建构
提升大学英语课堂元话语的互动功能,建构互动式课堂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可理解性输入”、调整反馈模式以及培养教师的元话语意识。
1.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实现师生的互动,建构互动式课堂。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自称语“we”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量地使用模糊语,保留自身的部分想法,增加和学生共同协商的机会,启发学生思考,让教师和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的共同参与者。
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介入标记,提示学生教学过程的衔接,引导学生做出教学回应,进行教学的交流与互动。
第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增强语和态度标记,对学生的反馈给予肯定,增强学生进行师生交际的信心,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大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进而实现师生的有效交际。
2.优化“可理解性输入”。
“可理解性输入”是有效互动的基础。
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元话语不仅是教学媒介,也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话语不能像基本话语一样体现话语的概念意义和命题意义,但是它具有语用功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基本话语无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用元话语手段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话语中,将授课内容转化为“可理解性输入”。
因此,教师有必要优化“可理解性输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加大互动性元话语的使用,促进有效的师生互动。
3.调整反馈模式。
积极的反馈有助于互动式课堂的实现。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集中在对增强语和介入标记的使用上,而态度标记语和自称语的使用较少。
可见,教师的反馈虽为积极反馈,但反馈的外延信息量少,反馈主要以展示性问题为主。
为建构互动式课堂,教师应该调整反馈模式,多提出参考性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增加学生目的语输出的机会,锻炼学生对目的语的使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有效的课堂交际。
4.培养教师的元话语意识。
教师的元话语意识是课堂互动的导向。
教师是课堂元话语的使用者,其元话语使用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掌握元话语策略,尤其是互动式元话语的运用策略,优化课堂元话语质量,建构互动式课堂;同时,英语教师应该掌握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关注语言的真实应用,提高自身的英语思维,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交际的有效性。
四、结语
从语用角度来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发挥着引导和互动的功能。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比例高于互动式元话语。
授课教师注重知识传授的体系性和授课环节的逻辑性,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够,没有实现师生在思辨层次上的真正互动。
因此,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的元话语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完善课堂用语,提高互动式元话语的使用比例,提高元话语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实现有效交际。
参考文献:
[1]蔡建衡.从摘要写作的元话语使用看二语习得之变异[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76-178.
[2]谢洪.试析元话语的语篇功能与人际功能[J].时代教育,2013(8): 136-137.
[3]郭红伟.中国高校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三维功能研究[J].中国外语,2014(3):60-67.
[4]李静宇.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元话语探究[J].海外英语,2016 (8):4-5.
[5]闫涛.基于语料库的高校英语教师课堂元话语多维功能机制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