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mw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自润滑关节轴承研制
风电变桨轴承与偏航轴承的润滑脂应用案例

风电变桨轴承与偏航轴承的润滑脂应用案例瑞典在开发和利用节能环保技术方面拥有30多年的经验。
1972年,瑞典发起并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联合国环境会议。
瑞典率先开展了将垃圾转化为能源的研发活动。
瑞典是当今世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最重要成员及环保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典范之国。
瑞典是欧盟中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比最高的国家 - 43.3%,远超欧盟国家8.5%的平均水平,瑞典蓬勃发展的风力发电产业瑞典风力发电量的目标为:2020年之前达到30TWh,较当前发电量增长二十倍,需新建5000座风机,为风电机制造商和风电场运营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技术潜力。
漫长的海岸线是建设近海风电场的有利条件。
风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在风能推动下风机的叶片高速旋转,继而源源不断地输出电能。
过去几年中,风力发电这种可再生的能源利用模式,在全球得到了迅猛发展。
确保原有的和新装的风机能够长期稳定运转是关键,而润滑则是重要的保障。
所以,风电设备苛求润滑油性能均衡,并具有兼顾风电生产效率和设备保护两重功能。
着眼于全球市场以及北欧特殊的气候环境,比瑟奴润滑剂开发出了低温性能更好的B.GREASE-701-S 风力发电变桨轴承润滑脂和B.GREASE-482(EP)低温重载轴承润滑脂。
风机设备对润滑油脂的性能要求1、微点蚀保护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塔身上部重量,变速箱采用紧凑设计,包括齿轮的表面硬化设计。
但经表面硬化处理(如渗碳、氮化、感应和火焰淬火 )后的齿轮在复杂的气候条件和运行负荷下极易受到微点蚀(micropitting)的影响。
选用的齿轮润滑油脂必须具有防止此类磨损的功能。
微点蚀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齿轮和滚动轴承上的表面磨损现象,运转开始几小时内,微点蚀作用就能引起表面开裂,这些无法用肉眼着到的细微裂痕,以与表面成小于30度的浅斜角不断扩大继而形成直径10微米以下的微点。
在这些微点的共同作用下,表面裂痕继续扩大,它们能降低齿轮的吻合度或可导致齿轮断裂故障。
2023年瓦轴: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项目取得新突破

瓦轴: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项目取得新突破瓦轴集团是我国最大的轴承制造企业,世界轴承业排名第8位。
瓦轴的主导产品是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轨道交通轴承、汽车车辆轴承、风电新能源轴承,16000多种轴承产品全部拥有自主学问产权。
瓦轴的ZWZ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担当国家重大装备项目,引领中国轴承行业进展。
2022年,国务院提动身展装备制造业十六个关键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瓦轴集团担当了“为十六个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配套轴承国产化项目”,研制了2000多种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装备配套力量提高到80%以上,完成了产业化基地建设,打破了国外轴承的技术和价格垄断,每年为我国工业企业带来200亿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效益,起到了行业排头兵作用。
在新能源行业,瓦轴进展了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轴承,建成全球轴承品种最多、生产规模最大、配套机组最全、发电功率最大的风力发电轴承生产基地,具备全球仅有3家的为5兆瓦风电机组配套轴承的力量。
在石化行业,开发研制了20万吨大型双螺杆造粒机组配套的前后推力多联轴承,开发了12000米深井钻机台轴承。
在钢铁行业,胜利地实施了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及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的国产化项目,为钢铁行业降低了70%的选购成本。
在轨道交通行业,以重载货运专线、高速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依托,全面开发配套系列轴承。
在机床行业和精密装备行业,开发研制了高速高精度大功率铣床主轴轴承,开发研制了工业机器人配套的关节轴承和转盘轴承。
在大型工程机械行业,开发研制的盾构机主轴轴承已经为国家863项目掘进机试验机配套。
在汽车行业和农业机械,为中国汽车工业成系列开发研制了8—180吨重型卡车轴承,有力地支持了中国载重汽车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坚持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轴承项目提高了瓦轴集团技术创新力量和核心竞争力量,创建了国家大型轴承工程技术讨论中心和国家级轴承产品检测试验中心,形成了新的创新联盟和创新平台,综合技术开发力量代表了中国轴承工业的最高水平,使瓦轴集团从单一轴承制造工厂进展成为具有供应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
风力发电机组主轴承密封结构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主轴承密封结构设计卢江跃;黄克源;沈凤亚【摘要】设计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主轴承密封的结构,该密封结构在迷宫密封对润滑脂进行节流的基础上,采用油封二次加强主轴承润滑密封.考虑到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环境的多变性,选用了带防尘唇的油封,其材质选用耐磨、耐高温和耐臭氧的氢化丁腈橡胶.采用ANSYS软件计算主轴在极限载荷工况下的变形,推导迷宫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的数学关系式,并确定迷宫间隙.【期刊名称】《润滑与密封》【年(卷),期】2016(041)006【总页数】4页(P129-131,136)【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迷宫密封;油封【作者】卢江跃;黄克源;沈凤亚【作者单位】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风力发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风力发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风力发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17主轴承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转是保证机组长时间、高效率、无缺陷运行的前提条件。
研究表明,由于润滑不良引起的轴承提前失效占36%,污染引起的轴承提前失效占14%。
可见保证主轴承的有效润滑和密封是十分重要的[1]。
风载荷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需要可靠的轴承润滑密封方案[2]。
目前风力发电机组中采用独立轴承座的主轴承润滑密封方式主要有3种形式:双V形密封圈密封;V形密封圈加迷宫密封;油封密封。
双V形密封圈密封工作原理是外部的V形密封圈起防尘和防水作用,内部V形密封圈用于防止润滑脂泄漏。
该密封形式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磨损其唇口会越来越薄,密封性能逐渐下降,加上主轴受载变形可能造成唇口与端盖的接触表面脱离,导致润滑脂泄漏。
如某主机厂主轴承采用双V形密封圈,在一些风场出现批量机组主轴承润滑脂严重泄漏现象。
V形密封圈加迷宫密封工作原理是外部的V形密封圈起防尘和防水作用,内部的迷宫结构用于防止润滑脂泄漏。
1.5MW风电机组中间管轴的国产化研制

( 上 海复合 材料 科技 有 限公 司,上 海 2 0 0 1 1 2 )
摘 要 : 按设计要求,选择了粘度适合且耐化学腐蚀性较好的有机树脂体系及无碱玻璃纤维等其它原料,对胶接形面进行
了设 计 ,并对强度进行 了核算 。试制后进行 了性 能测 试和产品扭转和疲 劳试验 ,结果 均满足设计 要求且与 国外进 口件试验 结果相
和技术仍 主要依靠 国外支持或从 国外 直接进 口,随之 也带来 了 成本增 加问题 ,并逐渐成为风 电业快 速发展 的瓶颈 。按 国家科 技创新体 系建设 的要求 ,国 内的科研 院所 、民营企业 和上市公 司纷纷 开展了不同层面 的创新 ,以获 得 自主核心技 术 ,降低成 本 ,增 强风电机组的 自我供给能力 和产业盈 利能力 。风电联轴
第4 1 卷第 1 3期
2 0 1 3年 7月
广
州
化
工
Vo L 4 l No . 1 3
G u a n g z h o u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J u l y . 2 0 1 3
1 . 5 MW 风 电机 组 中 间 管 轴 的 国 产 化 研 制
当。连续生产 的 1 0 0 0余件 中间管轴 已装配 于风 电机组 并投 入风场使用 。
关键 词 : 1 . 5 M W; 风电;中间管轴 ;国产化 ; 耐腐蚀性
中图分 类号 :T K 8 3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0 0 1 — 9 6 7 7 ( 2 0 1 3 ) 1 3 — 0 1 9 7 — 0 4
Re s e a r c h o f Lo c a l i z a t i ng Mi d —s ha t f i n 1 . 5 MW W i n d En e r g y Se t
苏司兰风力发电1.25 MW零 部 件 简 介

C. Tower
塔身
2
01. INTRODUCTION
简介
Course Objectives 课程目的
• The course objective is to ensure learning by participants about the Introduction of 1.25 MW WTG Components 课程目的为保证参与者对 1.25MW 风力发电机简介的掌 握。 Upon completion of this training the participants will be able to identify and can distinguish functional importance of 1.25 MW WTG Components 培训结束后参与者应可以识别和区别 1.25MW 风力发 电机的功能重要性。 They will also be able to apply it in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various technical functions of parts of 1.25 MW WTG 同时也能够将其用于了解和执行 1.25MW 风力发电机 各组成部件的不同技术功能。
8
6.
7.
8.
9.
03. TECHNICAL FEATURES
技术特征(继续)
(Contd.)
10. Rotor brake system consists of Aerodynamic brake and Mechanical brake working under braking programs which ensures safe running of the Wind Turbine in all working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叶轮制动系统包括空气动力制动和机械制动,制动系统保障任何工作和环境条件下发电机的安全运作 11. Pitching also used for the Aerodynamic Braking 空气动力制动亦采用变桨 12. On the Gearbox high-speed shaft, disc brake calipers with hydraulic drive system ensures Fail-safe Mechanical Braking of the rotor. Thus, it protects Wind Turbine against any Operational failure and unforeseen environmental hazards 齿轮箱的高速轴上,盘式制动器配水力驱动系统,保障叶轮自动防故障制动。因此,在任何操作故障和 无法预料的环境威胁下保护了发电机 13. Manually activated hydraulically driven Hub-lock 手动开启水压式轮毂锁 14. A multi-stage planetary and helical gears ensures highest possible mechanical efficiency and power 多阶段行星式和螺旋状齿轮保障最高效的机械效率和动力 15. A permanent, mechanical driven oil pump supplies the oil to gearbox and main shaft bearing with pressure lubrication 永久的机械驱动油泵提供油给齿轮箱和主轴承以强制润滑
风电齿轮箱行星轮滑动轴承油膜特性分析

!"LZ89=8BBG=89HBIB7GF6 AB8KBG@P'B7CDE7F6=8BGD" E=8=IKGD@PZN4F7K=@8" &7=D478 _8=CBGI=KD@P]F=B8FB 78N &BF68@<@9D" &7=D478 #(##)`" A6=87& )L]678T=J8IK=K4KB@P&BF68@<@9D" 3789V478 #`/###" A6=87#
收稿日期 )#)( +#! +"(& 修订日期 )#)( +#$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YW`)#""### 作者简介 宋玉龙 ! )### +# " 男" 硕士 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为(
电齿轮箱滑动轴承% 通信作者 王建梅!",!) +# " 女"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
78'&.(6&( 0=K6 K6BNBCB<@RSB8K@PQ=8N K4GO=8BIK@Q7GNI<7G9BSB97Q7KKS@NB<I78N NBBR5IB7Q=8N P7GSI" I<=N=89OB7G=89I67CB9GB7KBG7NC78K79BIK678 G@<<=89OB7G=89I=8 Q=8N K4GO=8B9B7GO@TBI" 78N K6B) G@<<5I<=R GB5 R<7FBSB8K* @PQ=8N K4GO=8BOB7G=89I67IOBF@SB78BQF67<<B89BP7FBN ODK6BQ=8N R@QBG=8N4IKGDLJ8 K6=I R7RBG" K6BAY[I=S4<7K=@8 SBK6@N =I4IBN K@I=S4<7KBK6B@=<P=<SOB7G=89F67G7FKBG=IK=FI@PK6BP=GIK5IK79BR<78B5 K7GD9B7GI<=N=89OB7G=89P@G7<7G9BSB97Q7KKQ=8N K4GO=8B9B7GO@TL&6BRGBII4GBN=IKG=O4K=@8 @PK6BI<=N=89 OB7G=89@=<P=<SQ7IIK4N=BN" K6BOB7G=89F7R7F=KD@PK6B@=<P=<SQ7IF7<F4<7KBN OD=8KB9G7K=@8" 78N K6B=8P<4B8FB <7Q@P@=<=8<BKRGBII4GB78N OB7G=89IRBBN @8 K6B@=<P=<SOB7G=89F7R7F=KD@PK6BP=GIK5F<7IIR<78BK7GD9B7GI<=N=89 OB7G=89P@GK6BQ=8N K4GO=8B9B7GO@TQ7I@OK7=8BNL&6BGBI4<KII6@QK67KK6B=8P<4B8FB@P@=<=8<BKRGBII4GB@8 K6BS7T=S4S@P@=<P=<SRGBII4GB78N OB7G=89F7R7F=KD=I#X)a" K6BS7T=S4SC7<4B@PK6B=8P<4B8FB@POB7G=89 IRBBN @8 @=<P=<S RGBII4GB78N OB7G=89F7R7F=KD=I)#a" I@K6BIB8I=K=C=KD@P@=<P=<S RGBII4GB78N OB7G=89 F7R7F=KDK@OB7G=89IRBBN =IS@GB@OC=@4IK678 K67K@P@=<=8<BKRGBII4GB" Q6=F6 RG@C=NBI7GBPBGB8FBP@GK6BNB5 I=98 78N F7<F4<7K=@8 @PR<78BK7GD9B7GI<=N=89OB7G=89IP@GQ=8N K4GO=8B9B7GO@TBIL 9+2:#.*'( Q=8N K4GO=8B& I<=N=89OB7G=89& R<78BK7GD9B7GI& AY[& @=<=8<BKRGBII4GB& G@K7K=@87<IRBBN
实现风电装备国产化 瓦轴走在了前列

实现风电装备国产化瓦轴走在了前列
佚名
【期刊名称】《机电设备》
【年(卷),期】2009(26)2
【摘要】2009年,中国风电行业加速发展,风机轴承国产化、增速快、大发展,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风机客户所共同关注。
2月28日,瓦轴集团风力发电装备国产化轴承技术及配套会议在大连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自主创新的技术,为市场提供六大系列高可靠性的风力发电装备全方位配套轴承。
国内外近50家风电主机客户汇聚一堂,
【总页数】1页(PI0010-I0010)
【关键词】装备国产化;瓦轴集团;风电;风机轴承;轴承技术;风力发电;自主创新;发电装备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11;TH-28
【相关文献】
1.北橡院实现风电密封件国产化 [J], 无
2.北橡院实现风电密封国产化 [J], 樊文茹
3.西北永新集团:风电涂料将逐步实现国产化 [J], 朱江漫; 陈朝阳
4.橡胶院实现风电密封件国产化 [J], 樊文茹
5.风力发电,咱继续走在前列明阳风电在滨海新区打造北方基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瓦轴建设世界级风电轴承研发制造基地

山东 首批 1 风 力发 电机组下线 MW
近 日, 山东省 邹平 县长 星风 电科 技有 限公司生 产 出该
省首批 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风力发 电机组 。 了解 , 台发 据 每 电机 组 的功 率为 1 MW , 完全 适合 中国风 场的特 点 。 目前该
了汽车镍氢电池市场的大门。证券时报) (
瓦轴建设世界级风电轴承研发 制造基地
在 1 月2 0 9日召开 的2 0  ̄ 京 国际风 能大 会暨 展 览会 08L
上 , 展 出了 自主研 发 的具 有高 技术含 量的 风机系列 轴 瓦轴
承, 引起 了客户 的高度 关注 。
埃克 森美 孚与其 日 关联 公司一 东 燃通 用共 同为在 韩国 本 一 龟尾的新 厂举行 了奠基 仪式 , 以满足 隔膜 现有及 新型 应用 领域 日益增 长的需 求 。 国政府官 员作为 特邀嘉 宾 出席 了 韩
生产基地 , 已形成 了完备的风力 发 电机轴承研 发体 系 , 并成
功生 产 了风力发 电机系列 轴承 , 够为兆 瓦级风 力发 电机 能
提供整机 轴承配套服务 , 且具备 大批量生产 能力 , 品达 到 产 了 国际 同类 产品水 平 , 开始为 多家 世界 知名的 风 电企业 和
国 内多家 用户批量 供货 。
埃克森美孚 电池隔膜技术赢得创新奖 新隔膜工厂破土动工
2 0 年 1月 l 日, 克森美 孚化工宣 布其 电池 隔膜技 08 0 埃 3 术 获得行 业领 先技术 创新 大奖 。 由 白培德 ( a rn ) P tB a t博士领 导 的埃 克森美 孚科研 团 队研 发的该项技术可 显著提高锂离子 电池的功率 、 容量 、 稳 定性 及安 全系数 , 荣获 20 年度 I I化学商业 杂志评 出的 08 CS 最佳创新 产品奖 。 些优异 的性 能将使型号更小 、 这 功率 更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卷第1期2010年3月上海电气技术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E L E C T R I C T E C H N O I。
0G Y 一一_===========一—…一一一一—==.==一文章编号:1674—540X(2010)01—025一05V01.3N o.1 M a r.20101.25M W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自润滑关节轴承研制段宏瑜,何海涛,黄雄荣,张翔(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31)摘要:采用9C rl8、1C rl7N i2不锈钢及自制的自润滑衬垫研制了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自润滑关节轴承。
轴承进行了径向760kN、轴向50kN的静载荷试验,衬垫的剥离强度测试,轴承密合度测试,轴承常温、高温163℃、低温-23℃的25000次摆动磨损试验。
结果显示:轴承性能良好。
关键词:自润滑关节轴承;衬垫;试验中图分类号:T H133.31文献标识码:ASt udy on Sel f—l ubr i cat i ng R adi al Spher i acal B ear i ngs of1.25M W W i nd Pow e r G e ner a t or U n i t s on L andD U A N H ongyu,HE H ai t ao,H U A N G X i ongr ong,ZH A N G X i ang(Shanghai B ear i ng T echno l ogy R es ear ch I ns t i t ut e,Sha nghai200031,C hi na)A bs t r act:Thi s pap er descr i b es t he s el f-l ubr i c at i ng bear i ng of a w i nd t ur b i ne r es ear ched anddevel oped w i t h9C r l8,1C r l7N i2s t a i nl e ss st ee l and s el f—m ade l i ner.T he ra di al760kN,a xi al50kN st at i c l o ad t es t has bee n m ade f or t he bear i ng s,as w el l a s t he l i ne r peel s t r engt h t es t s,beari ng dens ehet er ozygos i t y t es t,and25000t i m es sw i ng w ear t es t und er nor m a l t em per at u r e,hi gh t em per at u r e of 163℃and l ow t e m per at ur e of一23℃,t he re s ul t is t h at t he bear i ng has good perf or m ance.K ey w or d s:s el f_l ubr i cat i ng bear i n g;l i ner;t est近年来,国内外风电装机容量不断扩大,风电设备产业前景看好。
预计至2010年,全球风电主机设备市场容量将超过320亿美元。
过去,我国风电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以上海为例,已有的20多台风力发电机组,多数从美国、西班牙等国进口。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制定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的技术发展路线。
先从德国引进成熟的1.25M W风机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开发后生产1.25M W风力发电机组。
2007年,上海电气生产了22台1.25M w的风机,完成安装18台,在已具备调试条件的风场中12台风电机组全部实现并网发电,运行良好。
随着生产工艺及供应链的逐步成熟稳定,2010年将完成200台1.25M w风电机组的生产。
其中的自润滑关节轴承具有免维护的特性,是风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安装后风电机组能够连续工作20年。
收稿日期:2010—01—28作者简介:段宏瑜(1982一),男,硕士,助理T程师,主要从事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研制工作,E-m ai l:s zsj zb@126.cor n上海电气技术l风力发电自润滑关节轴承设计1.1轴承结构设计根据轴承的使用条件,确定选用挤压型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
轴承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轴承具有承载能力大、免维护,而且具有调心功能。
轴承外圈图1轴承结构简图2010年第1期为整体结构,采用挤压成型工艺,承载能力强;整体外圈相对增加了轴承的承载接触面,使之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内外圈间的自润滑衬垫的弹性性能,可缓解冲击载荷。
1.2内圉材料的选用9C r l8不锈钢是马氏体型不锈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在大气、水、海水中以及某些酸类、盐类的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经退火后又有很好的切削性能,容易加工L1]。
在实际使用中,风电自润滑关节轴承内圈承受载荷很大,摆动次数多,要求寿命长,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且由于使用环境差,需具备一定的防锈性能。
为此,优先选用9Cr l8不锈钢材料,能满足其硬度和强度要求。
9C rl8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可达到的性能如表1所示。
表l材料的性能指标注:伸长率、断面收缩率指断裂前后长度、面积的变化1.3外圈材料的选用1C r l7N i2钢属于马氏体一铁素体型不锈钢,经淬火回火后在400℃以下使用,该钢除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较高的力学性能外,抛光性能、切削加工性能也很好,在航空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综合考虑风电自润滑关节轴承的外圈受载状况、防锈性能以及材料的挤压性能等T艺加工要求,选用了1C r l7N i2不锈钢材料,这种材料的性能町以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1.4自润滑材料的选用由于自润滑材料性能的优劣对轴承的承载、磨损寿命、工作适用温度等影响很大,考虑到该轴承是大负荷低速摆动,轴承无载旋转启动力矩(装入杆端体后)允许的范围是0.2~0.6N m。
同时,要求在动载荷下的磨损试验量不能大于0.11m m。
选用了由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牵头,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共同参与研制的自润滑衬垫,它是一种聚四氟乙烯的编织物,能在高低温环境下使用,重载荷条件下,摩擦系数低,磨损量小,弹性变量大。
这种自润滑衬垫在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研制的其他规格型号的自润滑关节轴承中已被广泛使用,已经过长期的生产、使用及各种试验的考验。
其性能比其他同类自润滑衬垫优秀,且质量稳定,工艺性、粘接性能都能达到相关要求。
2综合性能试验2.1静载荷试验轴承径向静载荷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先对轴承施加4%~6%径向额定静载荷的预加值,恒压3m i n后,将测量装置调“零”,再以每秒增加1%规定载荷的速率加载,直至达到规定的额定静载荷。
恒压2m i n后记录总变形量,再以同样的速率把载荷加至预载值,此时记录永久变形量口3。
总变形量2010年第1期段宏瑜,等:1.25M W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自润滑关节轴承研制27应小于0.20m m,永久变形量应不大于0.07m m。
负荷图2径向装置图轴向静载荷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
加载方式同静载荷试验。
轴向静载荷试验只需记录永久变形量,应小于0.12m m。
负荷图3轴向装置图风电轴承轴向试验载荷为50kN,径向试验载荷为760kN,轴向试验见表2,径向试验见表3。
袭2径向额定静载荷试验表3轴向额定静载荷试验轴向额定载荷/kN50预加载荷永久变形量/m m /kN允许值2.5≤0.12实测值0.0152.2自润滑垫层剥离强度的测试如图4所示,从外圈内球面上剥离衬垫,剥离应在粘结衬垫的整个宽度上进行。
剥离的衬垫与粘结面成140。
140。
,测量使衬垫开始剥离的最小力。
剥离强度单位为N m m~,计算时衬垫宽度值取外圈宽度值减去2倍倒角尺寸。
剥离强度值应不小于0.35N m m~。
I拉力图4剥禹试验装置试例考核自润滑垫层与轴承外圈粘结的牢固强度,其抗脱开强度应符合G J B5502标准规定值。
装置图如图4所示,将测试轴承沿轴心线剖开,经过测试,G E50D EM l T/Y A剥离强度为1.1N m m l。
可以看出,本项目中的衬垫剥离强度都达到了国军标要求的3倍左右。
2.3轴承垫层密合度测试用塑性材料将轴承内、外圈固定,防止内圈相对外圈运动。
再在沿内圈轴心线并垂直于外圈端面的方向上把轴承剖开,产生如图5所示的剖面。
研磨并抛光该表面,获得清晰的内圈球面与外圈内球面的圆弧曲线。
使用测量精度不低于0.01m m 的仪器,从外圈宽度(H)的1/l O处开始测量内、外圈间的径向距离t值,依次记录5处:t,~£。
它们的差值。
即轴承的密合度值不应大于0.07m m。
图6为通过工业C T拍出的C T图片,从图上可以看出垫层厚度之差均满足要求。
图5轴承剖面图图6轴承密合度C T照片上海电气技术2.4磨损试验2.4.1常温磨损试验把轴承安装在试验装置上,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间隙在0.013~o.038m m,轴承的安装要使轴在径向载荷作用下受双剪切力且弯曲变形最小,内圈能相对外圈旋转。
施加产品图样规定的径向摆动载荷,保持恒压15r a i n,测量装置调“零”开始磨损试验。
试验时内圈从O。
摆动到±25。
,摆动频率为每分钟10~15周,共循环25000周。
每一周应是从o。
摆动到+25。
,返回到0。
,再摆动到一25。
,再返回到0。
的摆动,用磨损量与相应的摆动周数绘出摆动磨损曲线‘引。
表4是风电轴承G E50D E M l T/Y A轴承的常温磨损记录。
磨损曲线如图7所示。
表4G E SO D E M I T/Y A常温磨损记录图7常温屠损曲线2.4.2高温磨损轴承放置于高温箱中,安装方式同常温磨损。
将轴承在163℃环境温度下恒温10r ai n后,在该温度下进行25000周磨损试验。
表5为F SZ—ZO l衬垫高温磨损记录,图8为高温磨损曲线。
2.4.3低温磨损试验轴承在一23.5℃下进行低温磨损试验。
表6为FSZ—Z01衬垫低温磨损记录,图9为低温磨损曲线。
2010年第1期表5G E50D E M I T/Y A高温磨损记录图8高温磨损曲线表6G E50D E M I T/Y A低温磨损记录实际磨磨损量环境摆动轴承编号衬垫类型损量允许值温度次数/r am/r am|‘c|鼹08一09—06FSZ—Z010.098≤:O.20—2325O O O图9低温屠损曲线2.4.4长时间磨损为验证轴承性能,上海市轴承技术研究所对G E50D EM l T/Y A轴承进行了长时问的磨损试验,分别达到了80000周和100000周,远远超过了国军标5502规定的2500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