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原料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纤维素质原料生产乙醇的研究现状

纤维素质原料生产乙醇的研究现状

2010年第4期0引言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以及对所面临能源危机现状的忧虑,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生物乙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以植物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已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它满足了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植物生物质主要包括:木材、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废料和废弃纸品等[1]。

利用纤维素质原料生产生物乙醇具有以下优势:清洁环保,不污染环境;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广,且可再生。

木质纤维原料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17],全世界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木质纤维生物质高达1000×108t ,其中89%尚未被人类利用[3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类农作物纤维质资源十分丰富,仅秸秆一项每年的产量就达7×108t 以上,其中玉米秸(35%)、小麦秸(21%)和稻草(19%)是我国的三大秸秆资源,林业副产品、城市垃圾和工业废物的数量也很可观,这些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31],由于秸秆燃烧的能量利用率低,被当作燃料直接燃烧,也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

综合利用纤维素质原料受到了各国政府以及世界环保组织的热切关注,特别是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实,也让人们看到了利用纤维素质原料生产生物乙醇的巨大潜力。

1原料的主要组成纤维素质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不同原料中各成分的含量不同。

生物质中各类纤维素含量见表1[2-3]。

纤维素是β-D 葡萄糖基1,4-糖苷键联结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据戈林(J.Go ring )等人研究,在纤维素细胞的次生壁中,微细纤维、木质素、半纤维素3种组分均呈不连续的层状结构,彼此粘结又互相间断。

微细纤维是构成细胞壁的骨架,木质素、半纤维素则是微细纤维之间的填充剂和黏结剂。

纤维素收稿日期:2009-12-05基金项目: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资助项目(0621000900)。

作者简介:王罗琳(1985-),女,河南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生物质乙醇发酵。

乙醇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

乙醇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

乙醇的生产及应用研究进展乙醇是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用途广等特点的可再生能源。

本文简要综述了生产乙醇的几种新技术,主要包括以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的淀粉类技术、以甘蔗、甜菜等为原料的糖蜜类技术及以农、林废弃物等为原料的纤维素类技术;较详细地阐述了乙醇在医药、食物、燃料、饮料、化工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最后,展望了乙醇的应用发展前景。

标签:乙醇生产应用进展面对化学能源短缺以及使用化学燃料导致的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人类已着手开发用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各种绿色替代能源。

在生物质能源中,作为替代性再生能源之一的乙醇,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世界重要经济体近30 年来大力发展燃料乙醇,美国、巴西走在世界前列,两国燃料乙醇产量占世界的69%以上。

现阶段我国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以玉米为主(占50%以上),其次是薯类(占23%),其余是高粱、小麦、糖蜜等。

乙醇除了做燃料,还有许多其它用处,如:作为有机合成的原料;各种化合物结晶的溶剂;洗涤剂;萃取剂;食用酒精可以勾兑白酒;用作粘合剂;硝基喷漆、清漆、化妆品、油墨、脱漆剂等的溶剂以及农药、医药、橡胶、塑料、人造纤维、洗涤剂等的制造原料;还可以做防冻剂、消毒剂等。

一、乙醇的生产技术1.淀粉类技术—玉米乙醇技术美国具有比较成熟的由玉米制备乙醇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传统方法,一是湿法碾磨。

美国约40%的乙醇用湿法碾磨生产。

将玉米浸泡在具有二氧化硫的水中24h至36h,使籽粒能分离(Separate)成为四个组成部分:胚、蛋白质、纤维质和淀粉。

分离反应出现后,淀粉就发酵成乙醇,而剩下的三种组分则作为诸如玉米面筋粉和玉米面筋饲料等副产品出售。

这些都是被看作比较值钱的副产品。

二是干法粉碎。

干法粉碎总共约占美国乙醇生产的70%。

加工随着玉米被精细碾磨并被烧煮开始,淀粉被发酵并转化为乙醇,而玉米的三个不能发酵的部分(蛋白质、纤维质和脂肪)则被运送经过这个过程,并作为一种称作带可溶物的干酒糟(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DDGS的饲料产品,在结束时回收。

纤维素质原料生产乙醇的研究现状

纤维素质原料生产乙醇的研究现状
Ab t c : W i h r w n h r g fol te u e o e e a l e o r e o p o u e bo eh n lwa o l n r sat r t te g o i g s ot e o i, h s f rn w b e rs u c s t r d c i — t a o s g tmo e a d moe h a
maei sS a e w set r i gwa t t e u e a d as eb n f so w tr s r x mie . h b rma ei s tr Ot t h a t n n sei o t a r , n ot e e t f a mae i ema i z d T ef e tra l a h t u n rs l h i r l a we i l we e t r e n o x ls , gu o e a a i o e a d oh r fr n a l u a swi h ait y fh d oy i.T e h d oy i r u n d i t yo e lc s , r b n s n te e me t e s g r t t e v rey wa so y r lss h y r lss b h p o u t o ab h d a ec n b s d t rd c e b n eh n l y t ewi tan o a t r ry a tmir — ra i . t r rd c s fc r o y r t a e u e op o u e t i- t a o l s i f ce i o e s h b h d r b a c o og n s ms Af ea c r i t i f eo i c t n h d oy ae w l b o d cv eg o a n t a o rd c in r ts e t n sr n o txf ai y r lz t i e c n u i et t  ̄ h a d eh l o u t ae . a a d i o l oh r n p o Ke o d . c l l s tras fr e tt n b o e h n l y w r s e l o i ma e l ; e u c i m n a i ; i — t a o o

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预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预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燃料乙醇;本质纤维素; 预处理
[ 图分类 号】Q 中 T
f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 号】O 716 (000 -0 80 l0-852 1)30 1-3
Re e r h Pr g e si er a m e to s a c o r s n Pr t e t n f Li no el l scM a e il o e h no o g c lu o i t rasf rFu l Et a l Pr duci n to
w a lop e iw e s s rv e d a K e w o d : e ta o ; l n c luo e p er am e t y rsf 1 h u e n l i o e ll s ; r te t n g
世界经济发展对能源需 求的持 续增长和 日益 严峻 的环境 问题迫使人们 寻求可再生能源 , 燃料 乙醇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 可再生能源。 目前有很多国家在研究以木质纤维素资源为原料 生产燃料乙醇 。 木质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 半纤维素和 木质素 ,木素 的存在阻碍了纤维素对酶的可及性 _。因此,要 l J 充分利用木质纤维素类资源必须先对其进行有效 的预处理。 0 2 世纪 9 0年代初 ,国内外学者开始对木质 纤维素 的预处理进行 研究 J 。目前 , 木质纤维素的预 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物理法、 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以及生物法 。
度和预处理 时问对液态热水法预处理效果的影响非常显著 , 随 着热 水温度 的提高和预处理 时间的延长 , 半纤维素 的溶解程 度 相应增加 ,并且增加理是最早被 研究也是研究得最深入的化学法之一。 稀硫 酸是应用最广 泛的预处理方法 ,此外硝 “、盐酸 、 j 磷 酸¨ 也被用于木 质纤维素预处 理。Z a 等¨ ho 采用稀硫酸对 co o 茎进行预处理研究 ,结果表明 ,将其在1% H2O4 rf n l S ,8 : 液固比 ,10 ℃条件下处理10mi,4 l 2 2 n 6%的物质被溶解 , 还原糖浓度达3 . 28 9%,纤 维素含量提高 到6 .4%。S n 1 1 u 等 采用稀硫酸处理黑麦杆 , 结果表 明, 随着硫酸浓度 的提高和反 应 时 间的延 长 ,半 纤 维素 的溶 解 程 度显著 增 加 。在 0 % . 9 H S 4 0mi 2O ,9 n或 1 . 2% H S 4 0mi 2O ,6 n 条件 下处理黑麦杆 , 超过5 %的半纤维素被溶解 。计红果 等… . O 在08%硫酸水溶液 中加 入适量硫酸铁对玉 米秸秆粉于8 ~10 ℃搅拌、 O 0 蒸煮 回流 预处理 。 当底物/ 溶液 比为 1: 5 / 铁盐浓度为 1 mo L 1 mL, g . 0m F 、 处理4h 时效果较好 ,纤维素转化率可 由4 .%提高到5 _%, 69 3 1 酶水解初始速率 由1 . mg( h提高至 1. mg( h。龚大 50 / g. ) 79 / g. ) 春等 研究表 明,酸法一 法结合处理小麦桔杆的最优条件为 酶 在8 0℃、4%( 体积分数) 的稀硫酸、固液比为1: 5 2 的条件下 水解4h ,再在5 O℃、p . H 5 、酶量2 P gl 2 5 A. - F 干物质、01 . mg MgO 下水解1 ,葡萄糖得率为3.%,比未经酸处理直接 S 2 h 4 5 酶解葡萄糖的得率提高5 %。 0 稀酸处理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纤维素水解效率 , 但处理后一 部分糖转化成有毒 的脱氢化合物 , 对微 生物具有不同程 度的毒 性 ,并且下游酶水解和发酵 时必须进行中和处理 。 22 碱 法 -

纤维素类物质生产乙醇研究进展

纤维素类物质生产乙醇研究进展
r r l c no u a e o m ̄ The e l p e t f f l lo l d veo m n o ue ac ho wa sud e s t id, v ro p o e s s o r i o el l s a i us r c se f l n g c lu o e p er a me ,a c a i c ton, n e me t to r r d e r te t nts c h rf a i a d f r n a i n we ei o uc d. i nt Ke o ds lg o el e; loh l s c h rf a i n;e e tto yW r :i c l n us a c o ; a c a ii tO fr n ai n c m
18 9 0年 日本开 始制 定生物 质燃料化 7年研 究开
发计划 , 投入经费总额达 2 0 日元 , 中技术开发费 6亿 其
用达 14亿 日元 。 日本工业技术研 究院微生物工业 2 研 究所从 17 9 9年起 , 始进行稻 草、 开 废木材 能源化研 究, 目的是 降低成 本 、 进行工业 化生产 , 现酒 精发酵技
个省试点生物转化燃料 乙醇生产 。 0 5 2 0 年颜涌捷教
利用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燃料 乙醇仅有 3 0多年历史。 1 国内外研究纤维素类物质生产乙醇现状 由于石 油 危机屡 屡发 生 , 近年来 , 以纤维 素类 物 质 为原料 生产 乙醇各种研 究十分活跃 。美国 、 日本、 巴
为用途广 阔能源物 质 , 将能 有效缓解能源 问题 。国 内
外 对 纤 维 素类 物 质 开 发 利 川 研 究 已有 6 0多 年 , 但研 究
17 9 6年, 巴西为减少对石油依赖 , 定“ 制 生物能源 计划 ” 用甘蔗汁直 接生产 乙醇作汽 车燃料 。 巴西 “ , 乙 醇汽油计划”对 2 0世纪 8 年代 中期世界燃料 乙醇发 0 展起到 巨大推动作用 。 目前,巴西 乙醇 年产量达 1 0 ,0 0 万 t几乎 全部作为汽车燃料使 用 。英 、 、 , 法 印度等国 也 都在 计划生产燃 料 乙醇 。总之 , 国外 以纤维质为 原 料 生产 乙醇逐步走 向技术成熟和工业化生产阶段 。 我国对 以纤维 质为原料生 产乙醇研究起 步较 晚, 工 艺条件研 究尚不成熟 。 中国科学院 18 9 0年在广州 召 开“ 全国纤维素化 学学术会议 ”把 开发利用 纤维素 资 , 源作为动力燃料提到议事 日程 。20 年 ,我国 已有 3 01

纤维素乙醇产业现状及关键过程技术难点

纤维素乙醇产业现状及关键过程技术难点

纤维素乙醇家产现状及重点过程技术难点公司,2012 年,龙力生物成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纤维素乙醇厂,最多可年产 5 万 t 酒精,但遗憾的是该装置目前也处于停运状态。

其余国内在建或已经成立的纤维素乙醇项目也都处于停产状态或许从未动工,河南天冠公司在南阳成立的 3 万 t/a 醇电联产项目自建成以来从未运转,其余几家与外国公司合资成立的工厂也没有动工。

2纤维素乙醇重点过程技术难点2.1 纤维素乙醇重点过程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主假如利用木质纤维素经过预办理产生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后酶解产生可发酵糖发酵生产乙醇,而后通过必定的分别提纯手段获取合格产品。

纤维素乙醇生产工艺主要包含原料收储运、原料预办理、酶解、水解糖发酵、乙醇产品脱水精制和污水办理几个单元,主流工艺流程简图如图 3 所示。

2.2 重点过程技术难点2.2.1 原料根源不稳固目前用于乙醇生产的木质纤维素主要根源于农作物秸秆,但秸秆种类众多、性状不一,散布分别,收获拥有季节性,所以秸秆的采集、储藏和运输花费约占乙醇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

且秸秆易燃易潮易发霉,长久储藏需要做好防雨、防潮、防火和防雷等设备建设,平时还需要进行必需的保护和管理。

所以秸秆收、储、运是秸秆大规模能源化利用的一大瓶颈,建立合理的秸秆收储运系统对纤维素燃料乙醇连续化生产至关重要。

2.2.2 预办理工艺复杂,收率低预办理过程相当于整个纤维素乙醇生产的龙头单元,预办理技术不单对其过程自己有影响,还几乎间接控制着其余所有操作过程,高水平的预办理技术能够降低昂贵酶制剂的用量,减少酶克制物和酵母克制物的生成,提升酶解速率和发酵水平。

但木质纤维素生物构造密切复杂,拥有激烈的抗降解性,需要经过特别物理化学方法办理来将木质纤维素的构造翻开,降低聚合度和结晶度,增添物料的比表面积。

一般的预办理方式有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及物理化学联合法等。

但单调的方法成本很高且办理成效不好,仅有物理化学联合法办理成效较好且经济可行,是目前使用许多的预办理方法,主要物理化学法有研磨后酸碱分解、稀酸 / 碱蒸汽爆破、亚硫酸盐蒸煮法等。

利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进展

利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进展

利用纤维素 原料 生产燃料酒精 的研 究进展
冯 南
( 中粮生化 能源( 肇 东) 有限公司 , 黑龙江 肇 东 1 5 l 1 0 0 )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 不可再 生资源越来越 少, 粮食 危机 、 能 源危机 以及环境危机都 也都随之到 来, 如何开发 出可持 续 性利 用的可再生资源已经成为各国竞相研究的重要项 目, 人们 生活于大 自然, 立足于大 自然 , “ 衣食 住行” 都 离不开 大 自然的馈赠 , 纤维素 是 由类似 于多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大分子 多糖 , 麻、 麦秸、 稻草 、 甘蔗 渣等都是它的来源 , 利 用纤 维素 类物 质生产燃料酒精作 为一种新 兴的 环保 的可持续型开发利 用的新技术 , 在很 多国家都 已经开始 着手进行 , 就 此文章探讨 了纤维素原料是如何 生产燃料 酒精 的过程 , 分析 比 较 了纤维素生产燃料 酒精技术 中预 处理 、 水解、 发酵等非常重要的环节的技 术特 点, 最终展望 了纤维素原料 生产 酒精的前景。 关键词 : 可再 生资源 ; 纤维素 ; 燃料酒精 ; 前景 我 国作为一个能源大 国,能源蕴藏和生产量 居于世界前列 , 但 地水解纤维素 , 但是酸性具有腐蚀性 , 在使用过 程中对人体 的身心 同时也 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 国 , 经济 的快速发展 , 使得 我国对能 健康产生不利影 响 ; 碱水解法使 用热或者冷 的碱 液( Na 0 H ) , 使 纤维 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除 了对居 于主导地 位煤炭能源 的开发利用 素原料膨胀 , 增加纤维素 内表面积 、 减少结 晶度 、 最终使木质素和糖 外, 石油的使用量也在逐年提升 。 石油是不可再生 资源 , 工农业 以及 得到有效的分离 。 2 . 3 . 物理化学预处理 。物理化学预处理 的方 法是结合 了两种方 人们 的 日常生活出行等都离不开石油 , 对 于石 油的依赖性使得很多 国家竞相抢购石油 , 国际上也时常发生两 国之 间争夺石油资源 的矛 法的长处又有效地弥补 了两种方法 的短处 。 常用的物理化学方法是 盾, 所以寻找新的可持续性的 、 环保的能源代替不可再 生资源具有 蒸汽爆裂法 。这种方法是将 片状 的纤维素 原材料放 置于高压蒸 汽 重要的现实意义 。纤维素作为世界上最为丰富 的可再生资源 , 存在 中 , 然后迅速 降低 高压蒸汽中的压力 , 原料 由于压力 差的骤变使 其 在进行汽爆 的过程 中可 以适量加入 H : S O 和C O , 于 自然界一切植物 中, 现如今对于纤维素的开发和利用 仅仅 只局 限 爆炸并得到分解 , 于于造纸 、 纺织 、 建筑 、 饲料等行业 , 纤维 素的利用率不高 , 很大一部 有效促进酶水解的发生。 分都 白白地浪费掉 。在研发新 型能源的过程 中, 发现利用植 物中的 3 纤 维 素发 酵 方 法 纤维素 , 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后 , 最终能够生产 出燃 料酒精 的工 艺 纤维素 发酵成 为乙醇 的方法有多种 ,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 见的方 技术 。 法。 1纤维素燃料酒精 国内外发展现状 3 . 1 直接发酵法 。直接发酵法是使 用最 为原始的方法 , 其不对纤 这 美国作为一个能源蕴含丰富的发达国家 , 对纤维素原料制取 乙 维素原料进行酸解或者酶解 ,而是 以纤 维素原料 进行 直接 发酵 , 醇技术开发较早 ,政府也积极鼓励和支持燃 料酒 精的使用 的生产 , 种工艺方法成本低廉 , 操作简便 , 但是产 出率不高。 加大对生产燃料酒精 的投入 ; 日本作为一个 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发 3 . 2水解发酵二段法 。这种方法是先将纤维素酶糖化 , 然后再发 值得注意 的是水解发酵二段法在使用 的 达国家 , 严重依赖 于对外来资源的进 口, 可再生能源 的开发 和利用 酵成为酒精 的方法 。但是 , 故 而在该 国显得尤为重要 , 所 以 日本在很多专 门的科 研机构 、 大学 第一阶段 中 , 降解的纤 维素原料产生 的葡萄糖和木糖会对纤维素酶 都开设 了相关的专题研究 , 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与纤维 素燃料息息 产生抑制 的作 用 , 在第二 阶段 , 酒精 发酵的末端产物会抑 制酶 的活 相关的研发体系 ; 我 国是世界上第三大酒精 生产 国 , 仅 次于 巴西 和 性 , 综合两者 因素都会 降低最终 的酒精产出。 美国。 基于人 口基数庞大 、 劳动力廉价 以及 自然资源丰富的现状 , 我 3 . 3 同步糖化发酵 。同步糖化发酵法 的使用 是把发酵菌加入 酶 国在纤维素生产燃料酒精上具有更大 的优势 , 但是 由于我国关 于纤 水解糖化纤维素容器 中 , 进而使得在糖化 作用 下产 生的葡萄糖和纤 维素生产燃料酒精 工艺技巧的研发起步较晚 , 在酶生产工 艺 、 戊糖 维二糖转 化成 乙醇 , 这种方法有效地去 除了产 物的抑制 , 节约 了生 发酵菌株等方面还没有取得 实质性 的突破 , 所 以我国应该 加大对纤 产时 间, 提高 了生产效率 。 3 . 4非等温同步糖化发酵法。经过大量 的研究表明 , 纤维素酶糖 维素生产燃料酒精 的投入力度 , 促进我国经济 的可持续性发展_ l l 。 2纤维素的预 处理 化的最适 宜的温度是 5 0 ℃左右 ,对 于酵母发酵温度则应该 控制在 用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酒精要经过一系列 复杂 的过程 , 纤维素 3 0 — 3 8  ̄ C 之 间。 使用 非等温 同步糖化发酵法 , 通过热交换器 的热量传 能 够很 好地实现对这两个过程 温度 的控制 , 最 大限度地 减少反 的组成成 分复杂稳定 , 如若对其直接进行酶水解 时 , 纤维素 电解成 递 , 糖 的百 分率只有 1 0 %一 2 0 %左右 , 所以 , 为了提高纤维 素的水解率 , 应体系能量 的损失 ,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节约纤维素酶 3 0 %一 4 0 %, 最 对纤 维素的预处理在整个燃料酒精生产 过程 中的作用显得 尤为重 终在乙醇的产 出率方面也有较大的提升[ 4 1 。

纤维素乙醇的研究进展

纤维素乙醇的研究进展
糖酶中, 表达 在里 氏木 酶 中 , 现在 纤维 素 的糖 化过 程 发
通 过 自水解作 用转变成单糖 和寡糖 , 部分 木质 素的 』芳 争
醚键断 裂且发 生部 分缩合 作 用 。由于化 学 方法 涉 及浓 酸、 浓碱 , 对生物质 的主要成分会 有不 同 的影 响 另 外 , 技术经 济分析 对 主要 的预处理 方 法进 行 原料 成 本评 价 和性 能评价对 工业化工艺 的选 择至关重要 。 】
利 用基 因工 程方 法 可 改 善 纤 维 素 酶 的性 能 、 低 降
糖 化生 物质 底物所 需 的 酶量 。对 于纤维 素 酶工程 菌最
上产 量最大 的可再 生 资源 , 括 林 木 、 作 物 秸 秆 、 包 农 农
副产 品加 工下脚 料 等 , 自然 生 态 系 统 的 能量 流 与物 在
初 的 目标是 纤维 二糖 酶 , 它们 在天 然 纤 维 素 酶 系 中一 般 占 6 ~8 。Tee O O tr等[ 利用 定 点 突 变 、 向饱 7 】 定
和 突变 、 C P R扩 增 和 DNA 分子 进化 , 产生 了里 氏 木 酶
质循 环流 中有 重要 地位 , 开发 以木 质 纤 维 素 为原 料 制
性 和热活性 。重 组菌 的综 合 性 能 超 过 母 本 , 于预 处 用 理后 的玉 米 秸 秆 的水 解 。D 叼也 利用 定 点 突 变 , a 得
到新 的 Hy o ra eoe a纤 维二 糖酶 C lA( B ) p cej crn e7 C H1 变种 , 几个 突 变株表 达 在 里 氏木 酶 中 显示 出好 的 热稳
2 世 纪所 面临 的能 源 、 1 资源 、 环境 等 危 机 , 已成 为
进 一步 降低 酶制剂 的成 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 体 以 B 14 糖 苷 键 连 接 的 直 链 多 糖 , 个 分 子 平 行 一— 一 多
紧 密 排 列 成 丝 状 不 溶 性 微 小 纤 维 。 在 工 业 上 , 维 素 纤 经酸解 或酶解 预 处理 后 , 放 出 的 葡 萄糖 可 进入 乙醇 释
预 处 理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物 理 法 ( 械 粉 碎 法 、 温 分 机 高
维普资讯
20 年 06

第 3期
《 黑



纸》
论文 与综述 ・
纤维原料生产 乙醇的研 究进 展
牟 洪燕 。 梦 华 秦
( 东 轻工 业 学 院 制浆 造 纸 工 程 省 级 重 点 学 科 , 东 济 南 2 0 0 ) 山 山 5 10
[ 要 ] 目前 能 源 短 缺 问题 已 成 为 亟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 统 论 述 了近 几 年 来 木 质 纤 维 用 于 生 产 一 种 可 替 代 摘 系 石 油 产 品 的 能 源 — — 乙醇 方 面 的研 究 进 展 , 研 究 由 于 具 有 经 济 和 环 保 意 义 得 到 广 泛 关 注 。 其 [ 键 词 ] 生 物 转 化 ; 醇 ; 解 ; 质 纤 维 素 原 料 关 乙 水 木
工 艺 ( i u a a c u a c a i c to n r e t — S m l t n o s S c h rf a i n a d Fe m n a i
将 由现 在 的 每 年 2 0亿 桶 下 降 到 5 亿 桶 [ 。 全 世 界 5 O 1 ]
面 临 着 严 重 的 能 源 危 机 , 种 形 势 之 下 , 切 需 要 开 发 这 迫
新 的 可 替 代 能 源 , 年 来 这 方 面 的 研 究 引 起 科 学 家 们 近
广泛 的兴趣 。
早在 2 0世 纪 7 O年 代 , 美 国 , 醇 已 经 被 广 泛 地 在 乙 作 为 特 殊 的 石 油 替 代 品 。 自然 界 中 , 弃 木 质 纤 维 原 废
料 比如 农 林 废 弃 物 、 、 末 和 木 片 等 都 是 潜 在 的 生 产 草 锯
to S F) 微 生 物 直 接 转 化 工 艺 ( r c ir ba ln, S 、 Di tM c o il e Co v r in, n e so DM C)6。 由 纤 维 原 料 制 取 酒 精 的 一 般 流 [ ]
程 如 图 1所 示 [ 。

乙醇的可再 生性 资 源 L。每 年 大 约形 成 86 亿 吨植 2 ] 66 物 有 机 物 , 自然 界 分 布 最 广 、 量 最 高 、 格 低 廉 , 是 含 价 而
目前 纤 维 素 生 产 乙 醇 的 糖 化 发 酵 工 艺 一 般 可 以 归 纳 为 4 种 : 水 解 后 发 酵 工 艺 ( i y r lss a d 酸 Acd H d oy i n Fe me tto A HF) 两 步 水 解 一 发 酵 工 艺 ( e aa e r n ain, 、 S p r t Hy r l ssa d F r n a in, d oy i n e me t to SHF) 、同 时 糖 化 发 酵
解 法 ) 物 理 化 学 法 ( 汽 爆 破 法 、 法 纤 维 爆 破 即 、 蒸 氨 AF EX、 COz 破 法 ) 化 学 法 ( 氧 分 解 、 水 解 、 水 爆 、 臭 酸 碱 解 、 化脱木 素 、 机 溶剂 法) 生 物法 。 氧 有 和 1 ]
源 如 果 能 够 得 到 合 理 利 用 , 其 转 化 为 可 替 代 石 油 的 将 燃 料 是 一 种 颇 有 前 途 的 能 源 技 术 。本 文 主 要 综 述 了利
用纤 维原 料 , 过 生 物技术 生产 乙醇 的研究 进展 状况 。 通
1 利 用 木 质 纤 维 原 料 生 产 乙醇
纤 维 素 的结 晶 度 , 除 木 素 障 碍 和 降 低 纤 维 素 的 聚 合 解
度 , 样 能 够 增 加 原 料 的 外 表 面 积 , 高 纤 维 素 与 水 解 这 提
1 1 利 用 木 质 纤 维 素 生 产 乙 醇 . 纤 维素 是一 种有 10 10 0 ~ 0 0个 D-I喃 型 葡 萄 糖 - ,  ̄
又未 得 到 充 分 利 用 的 可 再 生 资 源 L ]这 些 可 再 生 性 资 3 , “

图 1

纤 原 维 料——I 处 —-I 解 化—— 酒精 酵—-洒 预 理l 水 糖 I l 发 I 精
1 1 1 木 质 纤 维 原 料 的 预 处 理 . . 纤 维 素 在 糖 化 、 酵 前 须 进 行 预 处 理 , 的是 降 低 发 目
催 化 剂 的 可 接 合 性 。 因 此 , 处 理 必 须 满 足 下 列 要 预 求 C : 进 糖 的 形 成 , 者 提 高 后 续 酶 水 解 形 成 糖 的 能 7促 ] 或 力 ; 免 碳 水 化 合 物 的 降 解 或 损 失 ; 免 副 产 物 形 成 阻 避 避
碍后 续水解 和发 酵过 程 ; 成本 效益 。 有
发 酵 途 径 。 半 纤 维 素 是 由 多 种 多 糖 分 子 组 成 的 支 链 聚 合 物 , 同来 源 的 半 纤 维 素 其 单 糖 的 组 成 各 异 。经 测 不 算 , 质 纤 维 素 原 料 中 半 纤 维 素 组 分 的 有 效 利 用 有 可 木 能 使 乙 醇 燃 料 的 生 产 成 本 降 低 2 , 显 然 应 当 归 功 5 这
目前 , 界 工 业 化 的 发 展 , 得 能 源 的 需 求 量 也 急 世 使 处 理 脱 除 木 素 和 半 纤 维 素 、 维 素 酶 的 优 化 、 化 发 酵 纤 糖
法 。
剧 增 加 , 源 的 短 缺 问 题 日益 加 剧 。 石 油 能 源 作 为 主 能
要 的 能 源 供 给 , 科 学 家 们 预 测 到 2 5 年 原 油 的 生 产 据 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