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管片环力环力学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受力分析力学模式探讨

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受力分析力学模式探讨
管片衬砌分成 6 块 ,封顶块 ( K) 2215°,其余 5
块均为 6715°,纵向接头为 16处 ,按 2215°等角度布 置 。管片在纵向可实现通缝和错缝两种方式拼装 (偏转角为 2215°的倍数 ) 。主要尺寸为 :外半径 R1
表 1 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参数
隧道埋深 容重 γ 地面超载 P0 侧压
由表 2也可知道 ,同是采用梁 —弹簧模型进行 的计算 ,但拼装方式不同 ,其内力值也有很大差异 。 通缝拼装时的弯矩和剪力值最小 ,而相应轴力和变 形量最大 。同是三环一组错缝拼装 ,一 、三环的弯矩
值就比二环的要大 ,相应轴力 、剪力和变形量要小 。 这是因为 K块的位置偏离了出现最大弯矩的拱顶 处 ,而让邻接块转到了拱顶处 ,环向接头离拱顶处远 了 ,对它的弯矩减小的影响就小了 。
输入参数如下 :管片块间接头正弯曲转动刚度 为 315 ×104 kN ·m / rad,负弯曲转动刚度为 815 × 103 kN ·m / rad,轴向拉压刚度为 111 ×104 kN /m ,剪 切刚度为 212 ×104 kN /m;环间接头螺栓的法向和径 向剪切刚度为 410 ×104 kN /m; 地层弹簧系数 ,法向 刚度为 210 ×104 kN /m , 切 向 刚 度 为 110 ×104 kN / m[ 1 ] ;管片衬砌容重为 25kN /m3 。
312 计算分组及计算结果
管片衬砌结构按三种力学模式进行模拟计算 , 共分成 11组 ,见表 2所示 。其最大弯矩及其相应轴 力 、最大剪力和最大变形也见表 2;管片衬砌不同力 学计算模式下的弯矩图见图 3所示 。
表 2 计算组合及主要计算结果表
计算组号
拼装方式
力学模最式大弯矩 / ( kN1m ) 相应轴力 / kN

盾构法隧道施工阶段管片的力学分析

盾构法隧道施工阶段管片的力学分析

第29卷第3期 岩 土 力 学 V ol.29 No.3 2008年3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Mar. 2008收稿日期:2006-04-30作者简介:宋克志,男,1970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E-mail: ytytskz@文章编号:1000-7598-(2008) 03-0619-06盾构法隧道施工阶段管片的力学分析宋克志1,袁大军2,王梦恕2(1.鲁东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烟台 264025;2.北京交通大学 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北京 100044)摘 要:盾构隧道衬砌管片在施工阶段处于复杂的受力状态,易出现局部破损现象。

阐明了盾构施工阶段管片的受力特点,对其常见的局部破损现象及产生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施工阶段的管片力学模型,即一端固定、一端简支的受力构件。

以某盾构工程施工参数为例,运用有限元方法实现该力学模型,按不同工况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研究表明:盾构施工阶段,衬砌管片会在第5~7环之间产生局部破损,与现场出现的管片破损部位十分接近;千斤顶推力的大小、倾角及偏差是导致施工阶段管片局部破损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盾构施工阶段减轻管片破损的一些建议。

关 键 词:盾构隧道;管片破损;施工阶段;力学模型;千斤顶推力;有限元 中图分类号:U 455.43 文献标识码:ASegmental mechanical analysis of shield tunnel during construction stageSONG Ke-zhi 1, YUAN Da-jun 2, WANG Meng-shu 2(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China;2. Research Center of 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Works,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Abstract: During shield construction there are many segmental partial ruptures caused by construction factors which is already confirmed by engineering practices. The segmental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construction stage are presented firstly; and then common local ruptures of segment concrete are summarized; and leading causes are analyzed. And based on which mechanical model for construction stage is developed. The model can be described as a fixed-simple component which one end is anchored by clotted grout and the other end is supported by shield sealing brushes. In order to study the segm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 shield tunnel as an example is analyzed; and several cases are simulated by FEM; then comparison between FEM results and field measurement values is made. Study has manifested that most segmental ruptures are located at the fifth ring to the seventh ring which is approximately same to in-situ rupture position of segment. In addition, thrust force and its obliquity and partial difference are the main causes leading to segmental rupture. Finally, some items are suggested to lighten local ruptures of segment during shield construction stage.Key words: shield tunnel; segment damage; construction stage; mechanical model; cylinder thrust force; finite elements1 引 言近年来,随着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盾构法应用日益广泛。

盾构隧道功能梯度混凝土管片的研发及性能研究

盾构隧道功能梯度混凝土管片的研发及性能研究

第26卷第11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V ol.26 No.11 2007年11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Nov.,2007盾构隧道功能梯度混凝土管片的研发及性能研究高英力,马保国,王信刚,温小栋,穆松(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武汉长江隧道工程所面临的高压富水环境要求衬砌结构管片具有高抗渗、长寿命的性能。

引入功能梯度材料设计原理,对钢筋混凝土管片进行功能梯度设计与优化,实现管片外层高防水抗渗、结构层提供强度及内衬层耐火的多重功能。

同时采用适当的界面处理技术,保证管片各功能层的性能均匀过渡,实现功能和结构一体化设计。

对结构层混凝土、保护层材料性能分别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保护层材料具有优良的抗渗性能,相比普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一个数量级,寿命提高10倍以上,优于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最好水平(6×10-13 m2/s);结构层、保护层混凝土力学性能优良,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保护层材料强度达C70以上,主体结构层达到C50;保护层材料与结构层材料体积稳定性良好;耐酸性气体腐蚀性能大大增强,90 d中性化深度不足1 mm;同时,管片内衬层通过刷涂防火抗爆材料有效提升了管片的内层耐火性能,耐火极限是未经处理试件的4.72倍;最后通过实际的生产及检测,进一步证明了功能梯度混凝土管片具有较好的服役性能。

关键词:隧道工程;盾构隧道;功能梯度混凝土管片;工程设计;结构层;保护层中图分类号:U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15(2007)11–2341–07DEVELOPMENT AND PROPERTIES STUDY ON FUNCTIONALLYGRADED CONCRETE SEGMENT USED IN SHIELD TUNNELINGGAO Yingli,MA Baoguo,WANG Xingang,WEN Xiaodong,MU Song (Key Laboratory for Silicat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Hubei430070,China)Abstract:For the environments with high pressure and enriched water of Wuhan Yangtze River Tunnel,the properties of high-durability and long-life are necessary for the segments used in shield tunneling lining structure. By means of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FGM),the FGM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segment were proceeded,and the multifunction,which consists of higher impermeability of covering,higher strength of structure layer;and fire-resistant inner layer of the segments,were realized. Furthermore,the proper interface producing technology is adopted to assure the homogeneous transition of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material layers,and the integrated design effects of function and structure are achieved. According to a series of tests in structure layer concrete and layer covering materials,it can be seen that the permeability of layer covering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concrete and the chlorid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layer covering was decreased with one order of magnitude,while the service life was increased more than ten times. It was better than the reported greatest value(6×10-13m2/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ructure layer and layer covering are excellent and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layer covering concrete is C70 or above,and that of structure layer concrete is C50. The volumetric stability of layer covering and structure layer收稿日期:2007–06–21;修回日期:2007–07–11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5AA332010)作者简介:高英力(1977–),男,博士,1999年毕业于长江大学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专业,现为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地下工程隧道衬砌结构及性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

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

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结构的力学性能展开深入研究。

盾构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交通设施,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衬砌管片作为盾构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到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ield tunnel lining segment structures, includi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ield tunnel lining segment structures. As an important underground transportation facility,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shield tunnel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hield tunnel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ining segments directly affect the overall st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tunnel. Therefore, conducting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hield tunnel lining segment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本文首先通过对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结构的详细分析,明确了其受力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

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受力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受力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受力特征模型试验研究【摘要】以南京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大比例模型试验,对盾构隧道管片三种拼装方式的受力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拼装方式对管片受力特征有很大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的管片拼装方式。

【关键词】盾构隧道模型试验管片拼装通缝错缝1前言盾构法隧道衬砌结构是由若干弧形的管片拼装成环,然后每环之间逐一连接而成的,管片与管片、环与环之间通过螺栓或其他方式连接。

管片的拼装力式有通缝和错缝两种。

所有衬砌环的纵缝呈一直线的情况称之为通缝拼装;相邻两环间纵缝相互错开的情况称之为错缝拼装。

不同的拼装方式必将对管片的受力特征有重大的影响。

为探明在南京地区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不同管片拼装方式对管片受力特征的影响以及合理的管片拼装方式等问题,作者以南京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为研究背景,进行了考虑隧道与土体相互作用性的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研究。

2试验概况2.1试验原型隧道采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隧道内径5 500mm,管片厚350mm,宽1 200mm。

衬砌环分为6块,下部三块标准块的圆心角为67.5度,两邻接块的圆心角为68.0度,割顶块的圆心角为11.5度。

纵向接头16处,按22.5度等角度布臵。

分块图见图1。

图1 原型管片衬砌分块图2.2相似材料试验以几何相似比Cl=12和容重相似比Cr=1为基础相似比,其他物理力学参数根据相似理论推围岩均采用特定比例的重晶石粉、石英砂、松香和凡士林的热融混合物模拟。

这些混合材料在化学反应结束后,基本不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以高压方法加压成型,围岩模型和原型物理力学参数见1表管片混凝土采用水膏比为1:1.50的特种石膏材料,通过预制加工现场安装的方法模拟,力学指标以石膏终凝时的实验值为准,管片混凝土原型与模型的力学参数见表2;管片混凝土环向主筋的相似材料采用直径1.2miil的铁质材料通过原型与模型的等效抗弯日渡EA模拟。

表 1 围岩模型和原型物理力学参数全部试验在专门制作的台架式钢板试验模型槽内进行。

盾构隧道复合管片的等效力学模型及应用研究

盾构隧道复合管片的等效力学模型及应用研究

ABSTRACTShield technology is the best choice to build the following large infrastructures in cities because this method is environmental, safe and high efficient. These infrastructures include rail transit, underground pedestrian passageway and underground reservoir. Composite segment is gradually exploited in shield tunnels because of outstanding mechanical features.However, composite segment has many constituent material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se materials make the analysis method and calculation model of concerned segment hard to be unified, which add difficulties in design. Meanwhil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ffect one another in the segment. It is quite difficult for designers to set and control those parameters during model calculation without the help of experimental data. Consequently, these difficulties in design are the most critical reasons that restrict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seg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ructural form of composite segment is various and complicated. This make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dure complex and enlarges the period and cost of manufacture. Under the coupling of surrounding strata and structural form, the calculations of segmental ring, which comprised of several composite segments, are out of convergence. Therefore, it can simplify the structural model when composite segment is equivalent to single and homogenous structure, and can bring convenience to designers and researchers. Also, equivalent segments can increase the precision of segmental rings and thus reduce the calculation difficulties and workloads.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elastic-plastic mechanics and exist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refore, a series of precise numerical models were firstly established for composite segment using ABAQUS in this paper. And the mechanical behaviors under bending moment and combined forces were researched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ies of steel tube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segment. The strain distributions of steel tubes were investigated to study their influences and consequently, a simplified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range of main girder and skin plate. Meanwhile, equivalent models were built according to energy equivalent principle. Making use of the equivalent results, this paper proposed two equivalent methods, width equivalence and height equivalence. The fitting equations between steel tubes’s thickness and equivalent dimensions were obtained for main girder and skin plate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equivalences were discussed and their combination results were presented in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Results in this paper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ranges and equivalent dimensions of steel tubes’thicknesses have the identical changing laws with the increment of their thickness. The two equivalent methods and their combination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equivalent calculations of composite segment and reduce its design difficulties.KEY WORDS: Composite segment, Equivalent method, Influence range, Main girder, Skin plat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 V 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2)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1.2.1. 隧道管片的开发 (2)1.2.2. 盾构隧道管片的力学性能研究 (4)1.2.3. 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 (9)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2)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2)1.4.1. 研究内容 (12)1.4.2. 研究方法 (13)1.4.3. 技术路线 (13)1.5. 本章小结 (14)第2章隧道管片 (15)2.1. 传统管片 (15)2.1.1. 隧道衬砌的类型 (15)2.1.2. 传统管片的类型 (15)2.1.3. 传统管片的设计 (18)2.2. 复合管片 (20)2.2.1. 复合管片的特点 (20)2.2.2. 复合管片的设计 (21)2.3. 管片组合结构 (22)2.3.1. 复合结构的构成 (22)2.3.2. 组合结构的特点 (23)2.3.3. 组合结构构件 (23)2.3.4. 组合结构的设计 (25)2.4. 本章小结 (25)第3章复合管片的有限元分析 (27)3.1. 概述 (27)3.2. 有限元模型计算 (27)3.2.1. 建立模型 (27)3.2.2. 荷载和边界条件 (31)3.2.3. 材料 (32)3.2.4. 接触分析 (34)3.3. 有限元计算结果 (36)3.3.1. 计算云图 (36)3.3.2. 荷载-变形响应 (40)3.3.3. 应变分布 (45)3.4. 本章小结 (48)第4章钢板厚度对复合管片的影响 (49)4.1. 概述 (49)4.2. 钢板厚度变化的敏感性研究 (49)4.2.1. 理论分析 (49)4.2.2. 有限元结果分析 (50)4.3. 钢板厚度的影响范围 (52)4.3.1. 主桁梁厚度的影响宽度 (53)4.3.2. 面板厚度的影响高度 (54)4.4. 本章小结 (56)第5章复合管片的等效力学模型 (57)5.1. 概述 (57)5.2. 复合管片的等效 (57)5.2.1. 建立等效力学模型 (58)5.2.2. 复合管片的宽度等效 (59)5.2.3. 复合管片的高度等效 (61)5.3. 等效方法的讨论 (63)5.3.1. 两种等效方法的比较 (63)5.3.2. 两种等效方法的结合 (65)5.3.3. 等效模型的应用分析 (66)5.4. 本章小结 (66)第6章结论与展望 (69)6.1. 结论 (69)6.2. 展望 (70)参考文献 (71)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81)致谢 (82)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街道路面固化的范围逐年增大,可供雨水渗透的区域也越来越少,而易受水浸的低洼道路、地下街、地下车站的数量不断攀升,这些城市面临频繁发生的“城市型水灾”问题。

粘性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力学特征研究

粘性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力学特征研究

粘性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力学特征研究摘要以南京地铁一号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试验的研究手段对穿越粘性地层的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在施工全过程和稳定期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采用考虑结构与地层相互作用的梁-弹簧模型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提出了粘性地层条件下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力学分析1 前言盾构隧道单层拼装式管片衬砌结构的内力及变形计算模型,通常采用均质圆环模型[1]及考虑管片接头效应的梁-弹簧模型[2,3]。

虽然梁-弹簧模型考虑了管片接头效应,但实际的荷载模式及结构与围岩的作用模式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结果随参数取值的不同而具有较大的差异,具体的作用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2]。

为探明施工过程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力学行为特征,本文采用现场试验的研究手段对穿越粘性地层的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在施工全过程和稳定期的力学行为进行系统研究,并将结果与梁-弹簧模型进行比较和综合,提出粘性地层条件下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2 试验概况2.1 试验断面现场试验断面位于南京地铁一号线TA15标段桩号YK13+872处,洞身位于淤泥质粉质粘土中,隧道上覆约4m厚淤泥质粉质粘土,表层为粉砂夹细砂,隧道埋深9m左右,地质概况如图1所示。

地铁区间盾构隧道采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构筑衬砌环,管片环内直径5.50m,幅宽1.20m,厚0.35m。

衬砌环由6块管片组成,封顶块圆心角21.5°,2个邻接块圆心角68.0°,3个标准块圆心角67.5°,每环管片设16处纵向接头,接头按22.5°等角度布置,管片环在纵向采用45°错缝式拼装,衬砌管片环拼装及试验断面如图2所示。

2.2 试验内容现场试验从管片衬砌托环瞬间开始一直到各测试项目稳定为止。

试验内容包括作用在盾构隧道管片结构上的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管片结构的内力:采用量程为0.3MPa的XYJ-3型刚弦式土压力盒测试土压力;采用量程为0.2MPa的XJS-2型孔隙水压力计测试孔隙水压力;采用量程为3000微应变的XJH-2型刚弦钢筋应变仪测试管片内、外侧应变,通过管片内、外侧应变再得出管片的内力。

盾构隧道管片力学特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盾构隧道管片力学特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中图法分类号
T 3 1 1 U 1. ;
文献标志码

管片 是 盾 构 隧 道 管 片 环 的 主 体 结 构 。从 施 工
与计 算机 技术 的不 断 发展 , 用 有 限 元方 法 分 析 隧 采
道衬 砌受 力 已经 成 为 一 种 适 应 性 很 强 的方 法 。 利
到正 常使用 的过 程 中 , 片一 般 承 受 的荷 载 包 括 主 管
足 尺试验 是研 究 管 片 力学 特 性 的 最好 方 法 , 但
要 在试 验 中要 模 拟管 片 所 受 的 复杂 的荷 载模 式 、 量
值 及其 边 界 条 件 存 在 一 定 困难 。随 着 有 限元 理 论
21 0 1年 1 2月 1 日收 到 9
环管 片 具体 布 置 及 相应 编号 见 图 1错 缝 拼装 形 式 , 见 图 2, 准衬砌 环各 管片 的角度 尺寸 见 图 3 标 。管 片 间及 管片环 间采 用 弯 曲螺 栓 连接 , 成 错 缝 拼装 的 组

2 1 S i eh E g . 0 2 c T c. nr . g
建 筑 技 术
盾构 隧 道 管 片 力学 特 性 三 维 有限 元 分 析
陈俊 生 莫 海 鸿 黎 振 东。 , ,
(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 院 , 亚热带建筑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 04 , 16 0
广 州 安德 建 筑构 件 有 限公 司 , 州 5 13 ) 广 14 0
摘 要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 , 以广州地铁使用 的管片为研 究对象 , 将管 片在 施工 阶段受到 的千斤顶 顶力 、 不均匀注 浆压力和 正常使用 阶段受到 的土压力、 水压力 、 周围土层的弹性抗 力概 化为 5种荷载 , 1 共 O个计算模 型, 利用通 用有 限元软件 A I A, D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辩内容
1 训练的目的及意义 2 研究现状及基础 3 训练的内容 4 训练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计划 5 预期成果 6 创新之处 7 训练经费
1 训练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模型试验过程中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及完善, 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目前国内开展模型试验研究的成果较少,本课题 以此开展研究工作,意义重大,对工程具有重要 的参考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地铁盾构隧道大多采用修正惯用法来 计算隧道,计算中涉及到关键参数的取值等问题。
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计算方面,模型试验 方面的研究开展较少。
通过模型试验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管片设计 的水平。
3 训练内容
研究盾构隧道管片模型的制作方法 ; 研究不同拼接方式(错缝拼装、顺缝拼装)下,
3 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确定管片设 计中的关键参数。
4 最终给出管片环的受力特征。
4-2 项目的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2011年6月-2011年9月)资料收集和相关 知识的储备;购买实验材料。
第二阶段:( 2011年10月-2011年12月)制作模型, 进行试验;同时进行理论上的数值计算。
管片环的受力特征和承载力 ; 研究不同的接头刚度下(轴力和弯矩不同组合
条件下),管片环的受力特征和承载力; 通过总结分析,得到设计计算中的关键参数
(管片环的等效刚度有效率和弯矩提高率)确 定方法。
4-1 训练的基本思路
1 模型试验:考虑接头刚度和拼接方式等因素制 作模型,进行试验。
2 模型的数值计算:根据所制作的模型进行相关 受力和变形的数值计算。
第三阶段:( 2012年1月-2012年3月)通过实验结果 和数值计算的比较,确定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第四阶段:( 2012年3月-2012年5月)对所得数据进 行分析,得到管片环的受力特征,得出最终的研究成 果和结题报告。
5 创新之处
1、模型的制作; 2、用模型试验研究管片拼接方式和内力计算方
通过制作模型进行实验来训练我们的动手能力, 进而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对创新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参与科研过程 ,体会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精 神,为将来从事科研事业奠定基础。
2 研究现状及基础
近年来,盾构法修建隧道逐渐成为了我国城市地 铁建设的主流方法。
盾构隧道由管片拼装而成的,造成了管片设计计 算上的复杂性。
盾构隧道管片环力学性能模 型试验研究
主持人:陈喜坤 王强 成员:谢伟 邓书成 李响 指导教师:钟小春 副教授 博士
2011年4月1日
项目组成员
团队成员:陈喜坤(具备领导组织才能),王 强和谢伟(擅长力学计算和数值分析),老师有着丰富的指导和实践经验,能够及 时对我们的项目进行指导和修正,给出合理的 意见。
法; 3、减少以往通过经验确定管片设计中关键参数
带来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4、将会给出管片环全新的受力特征。
6 预期成果
得到了不同拼装方式下,管片环的受力特征及 其差异;
得到了不同接头刚度下,管片环的受力特征及 其承载力;
不同结构特征下的管片环模型的制作方法; 常用设计方法中的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 最后的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交,争
取发表一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
7 训练经费
资料复印费:200 实验材料费:1200 市内交通费:200 加工制作费:300 上机上网费:100 版 面 费:1000 文具用品费:100 报告制作费:300 其 它:100 合 计:3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