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通河流域水电开发的几点思考
浅谈大通河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属高原大陆性气候 , 高寒 , 多暴雨 , 昼夜温差大 。发 源 于青 海省海西州 蒙古藏族 自治州 天峻县木 里 , 止 于青 海 省 民 和 县享 堂 注 入 湟 水 河 ,大 通 河 系 山
区河 流 , 比降 大 , 蕴藏 着 丰 富 的水 能 资 源 。 总长 54 5 k 流 域 面 积 1 3 m , 窄 长矩 形 和 羽 状 。其 m, 5 10k 呈 中 青 海 省 境 内流 域 面 积 1 7 m , 道 平 均 比 295k 河
1 大通 河水 资源基本情 况及 开发现况
11大 通 河水 电资 源基 本 情 况 .
大通河是湟水河的一级支流 , 河二级支流 , 黄
收 稿 日期 :0 2 0 — 8 21—62
滩、 东旭 、 东旭 二级 、 甘禅 口等 1 6座水 电站 , 机 装 容量 1 .万 k 1 8 m。分径流式和引水式水 电站 , 中 其 雪龙滩 、 玉龙滩 、 甘禅 口等为引水式电站 。
环境存在 的影响 ; 并针对这些影 响, 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提 以便于最大限度地保 护( 或不破坏) 现有生态环境 , 合理地开发利用水电资
源, 为类似水 电开发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 关键 词 : 电开发 ; 水 环境保护 ; 高原 ; 青海省
中 图 分 类 号 :V7 T 4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 09 7 1 ( 0 2 0 — 3 0 0 10 — 7 6 2 1 )9 0 2 — 3
化能源结构 ,促进 当地经济社会 发展发挥 了重要 作用 。 电大坝在 防洪 、 水 灌溉 、 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 保障人 口用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而另一方 面, 建设期和运行期也确实存在开 山爆破 , 断水 断 流, 河流两岸 的青 山被剃成了秃头 , 部分河段绿 水 消 失 露 出 干 涸 的河 床 现 象 。水 电站 大 坝 阻 隔影 响 河 流 连 通 性 , 文 变 化 、 没 而 导 致 的移 民安 置 , 水 淹
大通河跨流域引水和梯级水电站建设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2 0 1 7年 7月 第3 9卷 第 4期
地 下水
Gr o u nd wa t e r
J u 1 ., 2 0 1 7
V o 1 . 3 9 NO. 4
大 通 河 跨 流 域 引 水 和 梯 级 水 电 站 建 设 对 径 流 的影 响分 析
李 小 荣
( 甘肃 省 兰州水 文水 资源 勘测 局 , 甘 肃 兰州 7 3 0 0 0 0 ) [ 摘 要 ] 大通 河是黄 河 上 游 支 流一湟 水 的 最 大一 级 支 流 , 流域 呈 狭 长 地 带 , 地 形 西北 高 , 东南低 , 干 流全 长
Ab s t r a c t : Th e Da t o n g Ri v e r i s t h e l a r g e s t t r i b u t a r y o f Hu a n g s h u i w h i c h i s t h e u p p e r r e a c h e s o f t h e Ye l l o w Ri v e r .T h e b a — s i n i s i n t h e n a r r o w a r e a,t h e n o r t h w e s t o f t h e t e r r a i n i s h i g h,wh i l e t h e s o u t h e a s t i s l o w a n d t h e t o t a l l e n g t h i s 5 6 0. 7 k m ,t h e
大通河流域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几点思考

大通河流域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几点思考◎ 樊晓东 青海聚能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摘 要:近几年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需要,程投运,给水量调度工作带来更为复杂影响。
梯级水库群关系到全流域的调水、防洪、灌溉、提升下游水电站年利用小时数和发电量、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需要。
依据“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提出对上游大型水库蓄、放水实施合理联合调度运行模式,并对如何发挥“二库多级”水库梯级群联合调度运行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流域 梯级水库 联合调度1.流域概况及上游开发现况1.1流域概况大通河发源于青海省海西洲祁连山脉天峻县托勒南山,干流全长560.7km,流域面积为15130km²,是黄河二级支流及湟水河最大一级支流。
根据国务院批复《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干流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95亿m³,年均流量91.8m³/s。
1.2规划开发现状大通河流域水能资源条件相对较好,对滚动开发中小水电站条件相对有利,青海省水电设计院于1987年对流域内水电资源初步进行整体规划18座梯级水电站开发,增加到如今规划34座水电站开发。
纳子峡水电站是大通河流域水电规划的“龙头”水库,最大坝高121.5m,总库容7.83亿m3,总装机容量8.7万kw,属II等大(2)型水库,兼有蓄水、调水、防洪、灌溉、发电等作用。
石头峡水电站位于纳子峡下游十几公里处,最大坝高123.1m,总库容9.76亿m3,总装机容量9.76万kw,属II等大(2)型水库,是“引大济湟”跨流域调水“龙头”调节水库,兼有蓄水、调水、防洪、灌溉、发电、提升下游水电站年利用小时数和发电量等功能,主要职能是满足调水、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需要,水利发电并不是其主要功能。
2.大通河水量调度现状及存在问题2.1水量调度现状目前已建成“引大济秦”和“引大济湟”2处调水工程,调水总量将达到12.3亿m³,占流域水资源总量的42.6%。
梯级电站不断开发和调水工程建成对大通河流域水资源影响十分显著,特别是梯级水电站在汛期的无序蓄、放水致使洪水流经河道暴涨暴落,给下游发电用水、防洪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通口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运行探讨 陈军

通口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运行探讨陈军发表时间:2018-03-13T10:29:19.9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作者:陈军[导读] 摘要:通口河流域梯级水电站通过企业提质增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以后,形成一个电厂管理两个流域梯级水电站的运营管理模式。
(北川巴蜀通口河流域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通口河流域梯级水电站通过企业提质增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整合以后,形成一个电厂管理两个流域梯级水电站的运营管理模式。
对于整合后如何有效的实现流域电站水库的优化调度,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了企业与电网调度部门间积极探索并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本文通过几年来通口河流域梯级电站优化调度及运行方式加以探讨分析,提出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运行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及方法途径,以便能为加快实现流域梯级电站水库优化调度的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电站;水库调度;优化运行1 概况通口河水电厂总装机65.0 MW(其中通口电站2×22.5 MW,香水电站2×10.0 MW),两站多年平均发电量3.2亿kW.h。
通口电站位于四川省北川县通口镇上游2.3 km处,左岸属江油市,右岸属北川县,电站距北川新县城约46.0 km,距江油市区约24.0km,是涪江一级支流通口河干流设计规划的七个梯级水电站的第五级。
电站于2002年09月动工建设,2004年08月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
通口电站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右岸引水系统、地面厂房和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
水库正常蓄水位598.0m,总库容3610.0万m³,调节库容97.0万m³,设计具有日调节性能。
香水电站位于涪江一级支流通口河下游的江油市香水乡境内,距上游通口电站11.6 km,距江油市区23.0 km,是通口河干流设计规划的七个梯级水电站的第六级。
电站于1996年11月动工建设,1999年01月两台机组并网发电投入商业运行。
关于流域综合治理及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第19卷 第5期 中 国 水 运 Vol.19 No.5 2019年 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19收稿日期:2018-12-14作者简介:漫犟斌(1983-),男,河南汝州人,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区域中心总经理。
关于流域综合治理及管理的思考与探索漫犟斌1,陈 洁2(1.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5;2.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21)摘 要:流域综合治理是多专业、多工程和多目标的有机统一,不仅涉及到水环境,还与水生态、水安全、水经济等领域息息相关,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治理。
本文以珠江流域为例,针对珠江流域目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并结合我国流域治理的特点,提出珠江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保护的治理思路与方案,探讨珠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旨在通过改变“人与自然对立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论”的观念,实现流域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关键词:珠江流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综合治理;开发保护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5-0043-02一、引言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依水而生,人类文明的起源、迁徙、发展过程都仰赖着水系的供给与滋养。
流域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发展以及生存所需资源和生态的提供者[1]。
随着水环境污染的加剧和水资源的短缺,流域内的生态资源以及流域的生态调节功能遭到了破坏,同时也影响到流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十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等政策法规,十九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千年大计,我国中央政府已将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水,是万物生长之源,只有通过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大通河跨流域引水和梯级水电站建设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大通河跨流域引水和梯级水电站建设对径流的影响分析李小荣【摘要】大通河是黄河上游支流-湟水的最大一级支流,流域呈狭长地带,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干流全长560.7 km,天然落差2 793 m,流域面积15 130 km2,占湟水流域总面积的46%.运用1956~2015年60年实测流域长系列水文资料,对黄河流域上游湟水水系的大通河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大通河流域近20 a径流量总体呈衰减趋势,天堂~享堂站径流量随河长及集水面积增加而减小,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自上游至下游逐渐显著.而梯级电站对对流域洪水过程影响较大,人为蓄放水,使天然的洪水过程由平稳状态转变为剧烈变化状态,对局部河段的冲刷作用加剧,对河床和两岸的稳定性以及下游河段防洪造成一定的影响.水资源密集开发等人类活动使大通河中下游河段生态环境呈现破碎化、片断化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最大限度地减轻人类活动对河流特性、自然生态的影响提供基础依据.【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7(039)004【总页数】3页(P134-136)【关键词】跨流域引水;梯级水电站;径流影响;大通河【作者】李小荣【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1+.4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加大,梯级电站的建成运行,特别是在西北缺水地区,实施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对河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产生了很大影响,使河流水量减少,甚至断流。
因此,开展大通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对河流特性的影响分析,引起社会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减轻人类活动对河流特性、自然生态的影响。
大通河是黄河上游支流—湟水的最大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天峻县托勒南山,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青海省的天峻、祁连、刚察、海晏、门源、互助、乐都、民和以及甘肃省的天祝、永登、红古等11个县(区),在青海省民和县享堂镇附近流入湟水。
流域呈狭长地带,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干流全长560.7 km,天然落差2 793 m,流域面积15 130 km2,占湟水流域总面积的46%。
湟水大通河流域防汛组织管理问题及建议

通河 流域 防汛 组 织 管理 工 作 正 规 化 、 规范化、 科 学 化提
出建 议 , 为进 一 步 做 好 湟 水 、 大 通 河 乃 至 黄 河 干 流 防 汛
工作 提供 参 考 。
2 基 本 情 况
2 - 1湟水 流 域 湟水 属 黄 河 上游 一 级 支 流 , 流 经青 海 、 甘肃 2省 , 流 域 面积 为 3 2 8 6 3 k m , 其 中青 海省 境 内 2 9 0 6 0 k m。 , 甘 肃
肃 省境 内 2 1 9 0 k m 。
根据 1 9 5 6 ~2 0 0 9 年 系 列水 资源调 查 评 价 , 湟水 流 域 多 年 平均 地 表 水 资源 量 为 5 0 . 9 9亿 m , 其 中湟水 干 流 为
2 1 . 9 5 亿 m , 占4 3 %; 支 流大 通河 为 2 9 . 0 5 亿 m , 占5 7 %。
黄泥沙 ; 完 善 非 工程 措 施 , 提高流域综合管理 能力 ; 维 持河 流健 康 , 支 持 流 域 经 济社 会 可 持 续 发展 。 防汛 保 安 全 的 主要 目标 是 重要 城市 防洪工程 全部达 到设计 防洪标
水 干 流发 源于 青 海省 海 晏县 大 坂 山南 麓 , 自西 向东流 经 青海省的海晏 、 湟源 、 湟 中、 西宁 、 大通、 平安 、 互助、 乐 都、 民和等县( 市) 和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 、 永靖 县 , 于 永 靖 县上 车 村 汇入 黄河 , 干流 全 长 3 7 4 k m, 其 中 干流 流
域面积 1 7 7 3 3 k m , 青 海省 境 内 1 6 1 2 0 k m , 甘 肃 省 境 内
2 . 3湟水、 大 通 河流 域 综合 规划 的 主 要任 务 根 据 流 域 自然 资 源 特 点 、 战略 地 位 、 国家 和 区域 经
大通河流域上游径流变化特征与突变分析

大通河流域上游径流变化特征与突变分析刘赛艳;黄强;解阳阳;王义民【摘要】[目的]分析大通河流域上游径流变化特征,明晰其演变规律,为大通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累积距平、滑动平均、R/S法、Cramer法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对大通河上游流域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趋势、突变状况及周期进行分析,并针对径流变化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大通河上游流域径流量存在以下特点:(1)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81.6%~87.2%的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年际变化波动频繁,1956-2010年经历了“丰-枯-丰-枯”4个循环交替;(2)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通河流域上游径流呈减少趋势,尕日得和尕大滩站径流年均递减系数分别为0.010 2和0.006亿m3/年,两站Hurst指数分别为0.70和0.58,表明径流减少趋势具有正持续性;(3)大通河上游径流在1989年出现突变,原因是1989年汛期发生大面积集中降水,因此突变不具有持续性;(4)大通河上游流域年径流量在6,18及30年左右时间尺度上周期振荡明显;(5)气候变化是大通河上游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主要是外调水工程)直接导致了上游径流的减少.[结论]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大通河流域上游径流量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在大通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应引起重视.【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4)003【总页数】8页(P219-226)【关键词】大通河;径流变化;径流突变;R/S法;Cramer法;小波分析【作者】刘赛艳;黄强;解阳阳;王义民【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陕西西安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33IPCC(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主席Pachauri在IPCC技术报告之六《气候变化与水》的序言中指出:“气候、淡水和各社会经济系统以错综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大通河流域水电开发的几点思考
作者:袁小棠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11期
摘要:水电流域开发的综合利用,是我国目前水电工程建设进入的新的历史阶段,因此对我国每一条水电流域的整体规划、有序开发是保证水力资源充分利用、开发的先决条件,在开发中,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流域开发整体规划环境保护水电工程
1大通河流域概况
大通河流域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青海省的天峻、刚察、祁连、海宴、门源、乐都等县,进入甘肃天祝、永登两县,最后在青海民和县汇入湟水河。
流域总面积15133km2,其中青海省内流域面积12943km2占全流域面积的85.5%,甘肃省内流域面积219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14.5%。
大通河是湟水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和黄河的二级支流,其多年平均径流量28.26亿m3,大通河发源于青海省天峻县,海拔5174m,于青海省民和县享堂镇汇入湟水河。
大通河干流河道全长574.12km,其中青海境内河道长504.1km,总落差2295m,水能蕴藏量759×104kw,甘肃省境内河道长60.43km,落差575m,水能蕴藏量24.49×104kw,甘青两省共界河道长49.27km,落差306m,水能蕴藏量22.84×104kw。
2大通河流域水电规划开发现状
由于大通河流域水能资源条件比较好,对开发中小电站条件非常有利,因此青海、甘肃两省对大通河流域规划比较早。
由青海省水电勘测设计院于1987年对流域内水电资源初步进行整体规划,共分18个梯级电站开发。
在流域上游结合大通河的综合水资源利用,修建两座高坝作为多年或年调节电站,其它电站均采用低水头径流式电站的开发模式。
但由于青海、甘肃两省对水电资源开发速度的加快,加上没有有实力的大企业介入参与流域的主体开发,流域的开发引进了很多小企业,各企业均以各自利益为重,强占优良资源点,形成各点独立规划开发,上下不能兼顾和流域整体规划开发不能落实的格局。
流域内电站的数量由原规划的18座增加到32座,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增加了14座水电站。
造成目前上游开发条件较差的武松塔拉、萨拉、海浪、纳子峡、石头峡,克图等高海拔、高坝大库容的电站,由于投资效益不理想,没有单位开发。
而中下游开发条件较好,电站自身经济效益较高的仙米、久干、多龙滩、雪龙滩、玉龙滩、东旭、东旭二级、寺沟口、卡索峡、学科滩、青岗峡、金沙峡、合桥、下滩、享堂一级、享堂二级等的水电站已建成投产发电。
剩余的江源、羊脖子湾、加定、朱叉峡、金沙二级、铁城、天王沟、杜家湾和铁家台电站均在规划建设中。
由于大通河是一个季节性较强的河流,平均每年7到9月三个月径流量占全年流量的60%以上。
目前所建电站的形式均为低坝径流式电站,没有任何调蓄水资源能力,因此造成了汛期大量弃水,枯水期无水发
电,水资源利用率不到60%,加上各电站的独力规划开发,独立调度运行,缺少综合合理统筹规划、有序开发,梯级联合调度。
因此出现重复投入大,资源共享利用差等情况。
3大通河流域水电规划开发思考
水电开发是涉及能源、水利、航运、防洪、安全、国土、生态、林业等方面的综合系统工程,关系到流域地区的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
如何综合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在做好统筹开发规划的基础上,和谐有序的开发,是进行流域规划开发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3.1流域整体规划、有序开发、合理调度,确保流域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修建一到两座具有年调节能力的高坝大水库电站,相互合理联系,调蓄调度水能,发挥水能的最大利用率,同时兼顾水资源的社会综合利用矛盾,取长补短,保证下游年径流量的均匀,并增大下游各梯级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年发电量。
大通河流域电力开发现在就缺少这样的龙头电站,才出现水能利用率不到60%,每年至少已建成投产的16座流域电站综合发电量少发3.6亿度以上电量的情况。
3.2合理加快建设速度,提高流域整体效益。
对流域的整体规划开发,首先在流域上游建设龙头大水库电站,由于流域的龙头电站水库的调蓄作用,可降低下游各级电站的设计防洪标准,减少泄洪设施的设计规模,降低下游电站施工期拦洪困难和洪水干扰,减少下游各梯级电站的可变因素。
因此,对加快下游各梯级电站施工速度和流域的整体开发建设速度非常有利,同时也保证了下游各梯级电站质量、安全、稳定运行。
这对流域的整体建设速度、经济效益是巨大的。
反之,就会造成各电站的本身设计指标高。
施工、运行都要面临最高的防洪标准,因此重复投入高、浪费大、运行困难,开发建设工期均较长,增加了各个电站的成本,不能有效发挥流域整体开发效益。
3.3充分利用公共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占用过多的社会资源,降低流域开发成本。
流域水电站的整体规划开发,合理布局,可避免跑马围地的无序开发,破坏流域已规划的资源点,同时按整体的规划设计,可以对一个区域内整体建设办公、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生产料区,公共占地区等统一规划,可避免少征占土地和过多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达到区域内资源共享。
梯级电站连续开发,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共享优势和提高施工机械、设备、场地的利用率。
合理安排各级水电站的施工进度,搭接错开梯级电站高峰施工期,减少各类资源的调进调出费用和工程的准备费用,保证稳定的人力资源、物资、财力资源。
对加快工程进度,又好又快稳定和谐的开发建设非常有益。
同时在一个区域内稳定均衡的开发建设,也便于对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流域整体规划统筹兼顾,还可保证合理的送出工程建设,避免重复浪费的投入。
大通河流域电站由于缺少整体规划控制、有序开发、各自为政,因此每一个电站基本上形成一套公用设施,平均5到10公里内一套设施。
这些投入大量占用了社会资源,又对流域内开发总成本提高很多,加上个别电站本可一级开发,为各自利益切分为二级来开发,大大增加了流域开发成本。
3.4统筹兼顾、重视流域规划,解决好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以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电站在建设开发期都要征占大量土地资源,电站建设完工后,又有很多土地闲置无用,很多的施工临建基础设施废弃,同时一座电站的开发建设,也会新创造很多农田土地,形成区域内小的城镇经济带。
因此强调流域统筹整体规划中移民安置征地工作,就是在规划阶段搞好水库移民人口和淹没的实物性指标的调查研究,结合流域的整体规划,在开发顺序上需充分考虑流域开发中对土地资源的共用性和充分利用电站开发完闲置的土地,有计划安置移民。
因此在移民安置规划中,也要充分考虑流域开发的先后顺序,不同时段安置数量、规模、区域内的地理、人情、民族、文化等特点,结合流域开发闲置的资源、回归征占用土地和电站开发形成的经济城镇区,合理布局,统筹安置。
帮助水库移民提高重建水平。
带动移民生产方式的转型,增强移民的长期增收能力。
3.5做好流域的整体规划有序开发,实现各方利益的统筹兼顾。
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一般都承担很多社会功能,综合利用功能和社会安全功能。
流域内很多的电站又是跨行政区域建设,因此一座电站关系到各方的利益关系。
特别是龙头电站,由于所处位置及社会功能较大,单独开发龙头电站,就开发上而言,是非常不经济的。
因此就要对流域进行整体规划,引进一到两家有实力的国有大型企业,对流域统筹规划开发,国有大型企业开发商能做到梯级电站整体滚动开发,上、下游梯级电站之间水能资源充分利用,使梯级电站之间能够统一协调运行,同时规模效益也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接受防洪、发电、航运、泥沙、调水的统一调度,避免投资主体利益取向的不同而无法满足流域梯级电站的统一协调调度要求,影响流域社会综合利益的发挥和水能资源的充分利用。
4结束语
从大通河流域中小水电流域开发的现状可以看出,引进一批无实力的开发公司,对流域内多点同时开发,在一定时段内,快速的实现了一批电站建成投产,创造了效益,但却失去了长远的利益,而且破坏了流域整体合理有序的规划开发,增加了流域开发的总体成本,降低了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使流域生态环境牺牲过大。
由于各公司为保自身利益,难以保证流域的统筹兼顾。
因此在水电站流域开发建设中,必须坚持流域统筹规划、综合开发,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实现流域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水力发电年鉴第五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资源复查成果.第26卷.青海省》.
[3]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SL16-9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