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源和吸引力因素:旅游目的地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探索旅游活动背后的心理机制一、引言旅游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旅游活动参与者心理行为的学科,旨在深入探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需求、动机、体验和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旅游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行为规律,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旅游心理学的核心概念1.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欲望和期望,它是旅游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
旅游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兴趣、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
2.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推动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内在心理因素。
根据心理学理论,旅游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如寻求冒险、放松身心等,而外在动机如社交需求、地位象征等。
3.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和经历。
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满意度:旅游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整体评价。
满意度高的旅游者更可能成为回头客,为旅游业创造更多价值。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旅游者的心理数据,分析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满意度等。
2.实证研究法:通过对旅游者的行为观察和实验,研究旅游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规律。
3.心理测量法:运用心理测量工具,如量表、问卷等,对旅游者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分析。
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特定旅游事件或旅游者的深入剖析,探讨旅游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四、旅游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2.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通过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增加旅游者的满意度。
3.旅游政策制定:政府和企业可以根据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制定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教育与培训:将旅游心理学的知识融入旅游教育和培训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旅游全产业链_内涵、逻辑与构建

旅游全产业链_内涵、逻辑与构建一、引言旅游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只有做到全产业链的运作与协同发展,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文将围绕旅游全产业链的内涵、逻辑与构建展开探讨。
二、旅游全产业链的内涵旅游全产业链,是指包括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旅行社、旅游接待企业、旅游景区、旅游酒店、旅游交通运输、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众多旅游相关行业的有机组合。
全产业链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的地管理机构:负责整体旅游资源规划和发展,提供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宣传和推广等服务;2. 旅行社: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行程设计、交通、住宿、导游等一揽子服务;3. 旅游接待企业:负责接待游客并提供相关服务,包括景区景点的导览、旅游购物、餐饮、交通转运等;4.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资源,提供给游客各类独特景观和旅游体验;5. 旅游酒店:提供游客住宿、餐饮、会议等服务的企业;6. 旅游交通运输:为游客的旅行提供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各类交通工具和服务;7. 旅游购物:提供给游客的特色商品、纪念品购买等服务;8. 旅游娱乐:为游客提供各类娱乐项目和娱乐设施。
三、旅游全产业链的逻辑旅游全产业链的运作逻辑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和有效运作是实现旅游全产业链良性发展的关键。
1. 目的地规划与发展:目的地管理机构根据旅游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制定目的地发展规划并进行资源整合,为各环节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2. 旅行社与旅游接待企业:旅行社在为游客提供全面服务的同时,也需要与旅游接待企业进行有效配合,确保行程的顺利进行。
3. 旅游景区与旅游酒店: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接待设施,旅游酒店的提供和服务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4. 旅游交通运输与旅游购物:旅游交通运输的便捷与旅游购物的多样化是提升游客满意度和消费体验的关键因素。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综述

数 据
定量方法
因子分析法 核函数主成分分析法 模糊判别法 聚类分析法 上述定量方法采用面板数据时,可以 反映目的地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面板数据
评价方法
定性方法
初期采用的主要方法, 包括归纳演绎、德尔菲 法和情境法等。 Crouch& Ritchie(1999 ) 万先进、刘亚玲(2006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核心资源和吸引物市场联系环境因素核心资源评价方法截面数据面板数据定性方法归纳法演绎法情景法定性定量方法层次分析法问卷统计分析法评价方法定量方法因子分析法核函数主成分分析法模糊判别法聚类分析法上述定量方法采用面板数据时可以反映目的地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定性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量方法初期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归纳演绎德尔菲法和情境法等
需求因素
Dwyer,Forsyth&Rao
证实了旅游动机不同引 起旅游者购买方式不同, 目的地价格竞争力会因 不同的旅游群体发生变 化 ,这又进一步表明了 需求条件决定目的地竞 争力的重要性。目的地 竞争力包括 3个主要部 分:需求意识 、感知、 偏好
Kozak
在研究旅游者满意度 、旅游 经历以及重游意愿之间关系的 过程中发现 , 游客的旅游经历 与满意度也是影响旅游目的地 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资本资源、基础设施和旅游
上层设施、历史和文化资源、 经济的规模、资源的增加和
耗损等方面
理论基础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 学者迈克尔•波特于20 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理 论。根据这一理论,低 成本、差别化以及聚焦 战略是获取竞争优势的 3条有效途径。
要素条件
政 府
需求条件 相关支持产业 相关支持性产业
中国入境游
3.1.1 旅游目的地概念与分类ppt课件

▲ 二是建立统一联合的工作机制。按照《联盟章程》实行联盟轮
值主席单位制,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对大黄河之旅发展中的重大问 题进行协调、磋商,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打破行政 障碍,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市场 互融、联合营销的新机制,共同打造“黄河之旅”国际旅游品牌。
2、按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和旅游需求划分: (1)观光旅游目的地 (2)度假旅游目的地 (3)特殊旅游目的地
53
摄影师乘直升机夜袭纽约拍摄绝美“电路板”奇景
▲ 法国著名摄影师Vincent Laforet趁着夜色爬上直升机在 2300米的高空捕捉纽约市那令人难以呼吸的美景。
▲ 这组照片的名叫“7500英尺高空的哥谭市”(Gotham 7.5K),是Vincent Laforet为男士健康杂志拍摄的一组关 于心理学的作品,整个过程就是让其体验“大脑神经突触” 的感觉。
24
25
(2)区域旅游目的地 ① 从国际旅游市场角度划分,可能包含多个旅游资源和 属性相同的目的地国家(如加勒比海区域旅游目的地); ② 从一个国家空间范围内部划分,同一国家不同地区旅 游资源各异(如我国八大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环渤 海旅游圈)。
26
加勒比海旅游区
27
28
世界级城市群
地区 美国 美国/加拿大 中国 日本 英国 欧洲
33
▲ 在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交流会上,在省、市旅游局 牵头下,郑州、亳州、菏泽等28个城市旅游局负责人共 商旅游合作事宜,联合向海内外游客推出10条精品路线。
▲ 中原经典游、中华古都游、黄河文明游、功夫体验游、 中原文博游、寻根拜祖游、森林温泉养生游、纵情太行 山水游、豫南色彩之旅、工艺美食探秘游。
旅游管理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旅游管理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旅游业属于()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第四产业答案:C解析:旅游业属于服务业,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
2. 以下不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的是()A. 旅游者B. 旅游资源C. 旅游饭店D. 旅游业答案:C解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
3. 旅游资源的核心是()A. 对旅游者的吸引力B. 能产生经济效益C. 历史文化价值D. 自然风光答案:A解析: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
4. 以下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A. 黄山B. 桂林山水C. 秦始皇陵兵马俑D. 长江三峡答案:C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黄山、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5. 世界旅游组织的英文缩写是()A. WTOB. PATAC. WTOD. IATA答案:C解析:世界旅游组织的英文缩写是WTO(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6. 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承载量的关系是()A. 活动规模不受环境承载量限制B. 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承载量C. 活动规模与环境承载量应相适应D. 活动规模越大,环境承载量也越大答案:C解析: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以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7. 以下属于旅游市场细分标准的是()A. 年龄B. 职业C. 收入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年龄、职业、收入等都可以作为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
8. 旅游产品的核心是()A. 旅游吸引物B. 旅游设施C. 旅游服务D. 旅游线路答案:A解析: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核心,能够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9. 旅游规划的第一步是()A. 资源调查与评价B. 市场分析C. 确定发展目标D. 制定营销战略答案:A解析:旅游规划首先要进行资源调查与评价,了解旅游资源的状况。
10. 旅游企业的定价策略不包括()A. 成本导向定价B. 需求导向定价C. 竞争导向定价D. 随机定价答案:D解析:随机定价不是旅游企业常见的定价策略,一般采用成本导向、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定价策略。
旅游目的地管理作业指导书

旅游目的地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旅游目的地概述 (3)1.1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与分类 (3)1.1.1 按地理位置分类 (3)1.1.2 按旅游类型分类 (4)1.1.3 按旅游级别分类 (4)1.2 旅游目的地的特点与功能 (4)1.2.1 独特性 (4)1.2.2 依附性 (4)1.2.3 可持续发展性 (4)1.2.4 休闲度假功能 (4)1.2.5 文化体验功能 (5)1.2.6 经济发展功能 (5)1.3 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5)1.3.1 发展历程 (5)1.3.2 发展趋势 (5)第2章旅游目的地管理体系 (5)2.1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5)2.1.1 概念 (5)2.1.2 目标 (5)2.2 旅游目的地管理体系的构建 (6)2.2.1 管理体系框架 (6)2.2.2 管理体系构建步骤 (6)2.3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实施与评估 (6)2.3.1 实施策略 (6)2.3.2 评估方法 (6)第3章旅游目的地资源开发 (7)3.1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7)3.1.1 调查原则与方法 (7)3.1.2 资源分类与评价 (7)3.2 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 (7)3.2.1 规划原则与目标 (7)3.2.2 开发策略与措施 (7)3.3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7)3.3.1 保护措施与管理体制 (7)3.3.2 可持续发展策略 (7)第4章旅游目的地市场分析与定位 (7)4.1 旅游市场概述 (7)4.1.1 旅游市场的定义与特征 (8)4.1.2 旅游市场的分类 (8)4.1.3 我国旅游市场现状 (8)4.2 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 (8)4.2.2 旅游市场数据分析 (8)4.2.3 旅游市场趋势预测 (8)4.3 旅游目的地市场定位与战略 (8)4.3.1 旅游目的地市场定位 (8)4.3.2 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 (8)4.3.3 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实施 (9)第5章旅游目的地产品设计与创新 (9)5.1 旅游产品概述 (9)5.2 旅游产品设计原则与方法 (9)5.2.1 设计原则 (9)5.2.2 设计方法 (9)5.3 旅游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发展 (9)5.3.1 创新方向 (9)5.3.2 多元化发展 (10)第6章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 (10)6.1 旅游目的地营销概述 (10)6.1.1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基本概念 (10)6.1.2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目的与意义 (10)6.1.3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流程与关键要素 (11)6.2 旅游目的地营销组合策略 (11)6.2.1 旅游产品策略 (11)6.2.2 旅游价格策略 (11)6.2.3 旅游渠道策略 (11)6.2.4 旅游促销策略 (11)6.3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策略 (11)6.3.1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概述 (11)6.3.2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的优势 (11)6.3.3 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策略 (12)第7章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与管理 (12)7.1 旅游服务质量概述 (12)7.1.1 旅游服务质量的内涵 (12)7.1.2 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 (12)7.1.3 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因素 (12)7.2 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管理 (13)7.2.1 质量管理原则 (13)7.2.2 质量管理方法 (13)7.2.3 质量改进措施 (13)7.3 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与危机处理 (13)7.3.1 安全管理措施 (13)7.3.2 危机预防与应对 (13)7.3.3 危机处理流程 (13)第8章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3)8.1 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概述 (13)8.1.2 旅游目的地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14)8.1.3 旅游目的地环境保护的意义 (14)8.2 旅游目的地环境管理体系构建 (14)8.2.1 环境管理体系框架 (14)8.2.2 环境管理政策法规制定 (14)8.2.3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14)8.2.4 环境管理措施实施 (14)8.2.5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4)8.3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策略 (14)8.3.1 绿色旅游产品开发 (15)8.3.2 生态旅游发展 (15)8.3.3 旅游资源合理利用 (15)8.3.4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 (15)8.3.5 持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15)第9章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与利益分配 (15)9.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与模式 (15)9.1.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意义 (15)9.1.2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 (15)9.2 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机制 (16)9.2.1 社区参与决策机制 (16)9.2.2 社区参与运营机制 (16)9.2.3 社区参与利益分配机制 (16)9.3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与公平 (16)9.3.1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原则 (16)9.3.2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方式 (16)9.3.3 旅游目的地利益分配保障措施 (17)第10章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0.1 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 (17)10.2 我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与问题 (17)10.3 旅游目的地未来展望与对策建议 (17)第1章旅游目的地概述1.1 旅游目的地的定义与分类旅游目的地,简而言之,是指吸引游客前往游览、体验、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的地域。
(完整版)第6章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管理

李锋 教授/博导
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第6第章十旅章游旅目游的目地的竞地争竞力争管力理
目录
1 竞争力内涵 2 影响因素 3 评价模型
旅游目的地 竞争力的发展阶段
开发阶段—发挥自身优势的阶段! 发展阶段—发挥比较优势的阶段! 成熟阶段—发挥竞争优势的阶段!
第一节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
•
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概念,它需要考虑环境的保
护、资源的永续利用等内容,从而保障旅游目的地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
长远利益。
•
世界上旅游成功的旅游小镇和村落规律总结:“四美”
• 历史之美 • 生活之美 • 活力之美 • 活动之美
(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
概
旅游目的地以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持续地为旅游者提供
• 没有了对文化的敬畏,对土地的敬畏,对 乡村的敬畏,对历史的敬畏,对客户的敬 畏!
3
闲暇活动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户外运动 水疗康体 美食购物 都市娱乐
生态环境 经济环境 生活环境 休闲活动 游客吸引 旅游方式
休闲城市、观光城市、宜居城市的区别
观光城市
有一定的基础
4.特殊事件
❖ 旅游事件是对旅游业造成广泛影响的一切事件的总和。 旅游事件按内容可划分为: ⑴节庆型:以传统民俗活动为吸引内容(摸你黑) ⑵商务型:以各种商务会议活动为吸引内容(进博会) ⑶博览型:以各种展览事件活动为吸引内容(珠海航展) ⑷体育型:以体育活动或赛事为吸引内容(世界杯) ⑸特殊事件型:偶发性的事件引起的旅游活动(日全食)
• 随着高铁的开通,崭新的投资平台增多。高铁缩短了旅游投资市场的自然发育过程, 扩大了市场配置资源的空间。
高职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职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自然风光著称的旅游胜地是( )。 A. 北京故宫 B. 杭州西湖 C. 敦煌莫高窟 D. 苏州园林
答案:B 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 旅游市场 D. 旅游环境 答案:B 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 A. 法国 B. 泰国 C. 印度 D. 巴西
答案:D 4.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 异地性 B. 暂时性 C. 经济性 D. 社会性
答案:C 5. 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张家界位于哪个省份?( )。 A. 湖南省 B. 湖北省 C. 四川省 D. 贵州省
答案:A 6. 旅游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 A.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B. 保护旅游资源 C.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D. 以上都是
答案:D 7.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注重的是( )。 A. 交通 B. 住宿 C. 餐饮 D. 安全
答案:D 8.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 )。 A. 经济效益 B. 社会效益 C. 生态效益 D. 文化效益
答案:C 9.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服务的要素?( )。 A. 导游服务 B. 交通服务 C. 餐饮服务 D. 金融服务 答案:D 10. 世界旅游组织(WTO)的总部设在哪个国家?( )。 A. 西班牙 B. 法国 C. 美国 D. 瑞士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 A.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B. 旅游市场的研究 C. 旅游规划与开发 D. 旅游环境的保护 答案:ABCD 12. 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包括( )。 A. 旅游资源的性质 B. 旅游资源的分布 C. 旅游资源的功能 D. 旅游资源的价值
答案:ABC 13. 旅游规划的原则包括( )。 A. 科学性原则 B. 可行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 经济性原则 答案:ABCD 14.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 )。 A. 正面影响 B. 负面影响 C. 社会影响 D. 经济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关系:联系的纽带
个人关系纽带 探亲访友 宗教信仰 寻根祭祖 体育运动 网络聊天 组织和职业关系纽带 公司会议 经贸集团和政治联盟 军事联盟 出国留学
旅游上层设施
功能要素设施 增强设施因素 增强的自然或常规设施 教堂、大教堂 自然奇怪 历史标志物 独特的工业遗址 自然演化条件 独特的建筑物 大学校园 灾难地区
宾馆 卧室加早餐设施 餐馆 游客服务中心 飞机场 主题公园 游船码头 小汽车租赁中心 会议中心 名胜风景区和游客解说中心
博物馆 动物园 独特的办公大楼/高楼 奥林匹克举办遗址 露天大型运动场 名人故居 航空航天独中心 独特/著名的商业居住小区
文化所包含各个不同因子对外来游客和本地 游客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 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充分利用当地文化因 素的各吸引力因子。
活动:打动旅游者“参与其中”
为了增强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能否提 供多样的活动类型,能否提供令人难忘的 记忆是目的地成败的关键。 注意问题:各种活动应当相互补充 恰当利用目的地的自然特色 在目的地各个季节都能展开的活动 活动类型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目的地文化:人文魅力
瑞奇和晋斯(Ritchie and Zins,1978)通过研究, 把文化因素分为12个不同的因子。 工作 宗教 服饰 教育 建筑 传统 居民与外来者的对比
因素 美食 传统 历史 建筑 手工艺品 休闲活动 绘画/音乐 语言 工作 服饰 教育 宗教 重要性总体排序: 重要性总体排序:外来游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重要性总体排序: 重要性总体排序:当地游客 3 2 5 7 3 1 5 9 8 11 10 11
特殊事件:造就目的地独特性的 “天才一击”
假如某一目的地没有拥有独特的自然美景、 文化特色、历史等另外其他的某种独特性, 那么特殊事件的开发被证明是建立目的地 声誉的有效途径。
娱乐业
娱乐业:不是汽车,不是钢铁,也不是金融服务 ---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成为世界新经济的驱动轮。 (Wolf,1999) 如同顾客开始期望牛奶生产者在他们的产品中加 入维他命D一样,消费者也在追求各种产品中 的E要素……这里的“E”指娱乐。 (ibid.) ------Wolf《娱乐经济:主流媒体是如何改变我们 生活的》
核心资源和吸引力因素:旅游 目的地吸引力的实质
旅游目的地 地理概况和气候 文化 和历史 活动组合 特殊事件 娱乐活动 旅游服务设施 市场纽带
旅游者
核心资源与吸引物:促使旅游者到来的因素
目的地自然地理特征及气候条件:自然优势 因素 气候 地形 水域 森林 沙漠 乡村和城市地区 空气质量 自然景色 当地种养的植物、动物及野生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