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倒伏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玉米抗倒伏技术

玉米抗倒伏技术

Z a i p e i j i s h u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由于玉米营养价值丰富,种植技术相对简单,而且经济效益较高,农民对玉米种植的热情始终不减。

但在玉米种植中,经常会遇到发生倒伏的问题,使玉米因倒伏而导致的减产率达到35%左右。

因此,种植玉米必须掌握抗倒伏技术,为玉米的高产稳产提供保障。

本文就玉米抗倒伏技术进行了阐述。

一、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1、风雨交加等环境影响在玉米倒伏的诸多因素中,强风暴雨是最直接的外界原因。

每年的7-9月份是黑龙江省的高温多雨时节,在此期间也是玉米发生倒伏最多的时期。

此时的玉米正旺盛生长,植株的机体组织还未完全成熟,处于脆弱期,如果遇到强风暴雨天气,玉米植株常常无力抵抗而发生倒伏。

由于降雨使土壤过于松软,减少了植株根系的抓地能力,无力支撑地上部的茎秆和叶片,再加上暴雨的强力冲击,导致了玉米倒伏现象的发生。

强风暴雨持续时间越长,玉米植株倒伏的发生率就越高。

2、玉米品种特性的影响玉米的品种特性可以决定玉米的倒伏率和倒伏程度,一般来说,玉米品种具有茎秆粗壮、植株较矮、穗位较低、下部节长短粗、根系发达的特点时,有比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可减轻倒伏率。

植株的重心和穗位越高,越易引起倒伏。

但倒伏的发生往往与当地的气候与环境相关,因此,玉米品种应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来做出正确选择。

3、栽培与管理不到位的影响一是未按要求进行深松整地。

玉米根系是否发达对抗倒性的影响比较大,由于多年未进行深松整地,使土壤犁底层变浅,土壤的疏松度不够,影响根系数量的增加,促使根系无法向土壤深处下扎,减弱了根系的抓地能力,易造成倒伏。

二是种植密度不合理。

种植密度对倒伏的影响比较明显,种植密度过密时,田间通风效果差,易形成高温高湿的不良环境,导致病虫害发生率提高。

而且密度大也使植株茎秆细高,抵抗风雨的能力变弱。

三是水肥利用不当。

施肥不当的主要标志是氮肥的用量偏多,而忽视了对磷肥和钾肥的施用。

玉米防倒伏的栽培措施

玉米防倒伏的栽培措施
下 , 肥可 延 迟 到 大 喇 叭 口期 再 追 施 。这 样 既可 促 进 发 育 特 性 有 关 。一 般 在 抽 雄 前 后 . 株 高 已 经 定 型或 接 近 定 型 。 且 茎 秆 还 相 对 柔 弱 , 到 大 风 而 遇 多雨 天气 极 容易 发 生 倒伏 。 玉米 在 适 宜 播 种 期 间 内 可调 整 春 播 期 , 植 株 容 易 发 生倒 伏 的敏 感 时期 尽 量 避 开 当 地 的 大 风 使 多 雨 季 节 。 种 晚 的玉 米 在 高温 、 雨条 件 下很 容 易 蹿 秆 , 播 多 植
节 至 封垄 之前 进 行 。 中耕 深 度 一 般 5 8厘 米 、 培 土 高 度 一 — 净 般 8 l 厘 米。 ~O
八 、 控 化
玉米有宽行 、 窄行 、 窄 行 、 比空 等 多 种 栽 培 。 种 不 宽 2 各
同 的种 植 方 式 都 可 实 现 高 产 。但 从 健康 栽培 角 度 来 讲 . 高 在
密 度条 件 下 适 当加 大 行 距 可增 强 田问 的 通 风 透 光 能 力 。 利 有
于促 进 基 部 茎 节 的发 育 . 同时 也 会 减 轻 田 间玉 米 植株 对 风 的 阻 力 , 在 一定 程 度 上 减 轻 倒 伏 的 风 险 。玉 米 的行 距 可控 制 可 在7 O厘米 左右 . 一般 不 要 小 于 6 0厘 米 。
时结 束 。
六 、 期 追 氮 适

个 玉米 品种 是否 容 易 发 生 倒 伏 ,主 要 与 该 品 种 的 植
株 特 性 有 关 。一 般 来 讲 , 株 较 高 、 位 ( 生 果 穗 的 节 位 距 植 穗 着
地 面 的 高 度 1 高 、 秆 纤 细 、 系 发 育 不 良 的 品 种 发 生 倒 伏 较 茎 根 的 几 率 比较 大 。 株较 高 , 别 是 穗 位 较 高 的 品 种 重 心 不稳 , 植 特 茎 秆纤 细 的 品种 容 易 发 生 茎 折 , 系 发 育 不 良的 品 种 则 容 易 根 发 生根 倒 。 品种 的抗 倒 能 力 只 是 相 对 而 言 , 有 哪 一 个 品 种 没 能 够 绝 对抗 倒 。

玉米化控防倒又增产

玉米化控防倒又增产
施肥不当
玉米种植密度过大,植株之间相互竞争光 照、水分和养分,导致茎秆细弱,容易倒 伏。
病虫害
施肥不当可能导致玉米营养过剩或不足, 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使茎秆变得脆弱, 易倒伏。
某些病虫害如茎腐病、纹枯病等会影响玉 米的生长,使茎秆变弱,易受风灾影响而 倒伏。
玉米倒伏的危害
产量下降
玉米倒伏会导致植株倾斜,影响光合 作用和养分积累,导致产量下降。
合理密植和群体结构调整
合理密植
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 或过疏,以确保植株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增强抗倒 能力。
群体结构调整
通过合理配置株行距、调整播种方式等方法,优化玉米群体 结构,提高通风透光性,增强光合作用,进而提高抗倒能力 。
肥水管理
科学施肥
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避免偏施氮肥,以促进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和抗倒能力的提高。
生长调节剂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控制玉米茎秆伸长、促进根系发育,从而提高玉米的抗倒 伏能力,同时增加叶片光合作用,提高玉米产量。
化控技术实施方法
01
02
03
选择合适时机
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 如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等 ,进行化控处理。
确定用药量
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和土壤 肥力等因素,确定合理的 用药量。
喷施方法
将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规 定的用药量兑水搅拌均匀 后,采用喷雾器进行叶面 喷施。
化控技术效果
防倒增产
通过化控技术处理,可以 有效防止玉米倒伏,同时 增加玉米产量。
提高品质
化控技术还可以提高玉米 的品质,如蛋白质含量、 淀粉含量等。
提高效益
采用化控技术可以降低农 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种植 玉米的效益。

黄淮海抗倒伏玉米品种

黄淮海抗倒伏玉米品种

黄淮海抗倒伏玉米品种一、引言抗倒伏是玉米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黄淮海地区,由于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特殊,导致玉米容易发生倒伏。

因此,研发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抗倒伏玉米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黄淮海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1. 气候条件黄淮海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夏季炎热潮湿,降雨集中在6-8月份。

由于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导致玉米生长迅速,茎秆较长,容易发生倒伏。

2. 土壤条件黄淮海地区土壤酸性较强,缺乏有机质和养分。

这些因素都会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

三、抗倒伏玉米品种的研发历程1. 传统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主要采用人工杂交和选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倒伏性能的亲本进行杂交,并对杂交后代进行选择育种,最终培育出抗倒伏性能较好的玉米品种。

2. 基因工程方法基因工程方法通过改变玉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其抗倒伏性能。

目前已经有多个抗倒伏相关基因被发现,并成功地应用于玉米育种中。

3. 细胞工程方法细胞工程方法主要是通过组织培养和基因转化技术,将具有良好抗倒伏性能的细胞或基因导入到玉米中,从而提高其抗倒伏性能。

四、黄淮海地区常见的抗倒伏玉米品种1. 金龙618金龙618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发的一种具有较好抗倒伏性能的玉米品种。

该品种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叶片宽大,耐旱、耐涝、耐寒能力强。

2. 龙秀1号龙秀1号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发的一种适合黄淮海地区生长的抗倒伏玉米品种。

该品种茎秆较粗壮,根系发达,叶片宽大,抗倒伏性能较好。

3. 京优1号京优1号是由北京市农业科学院研发的一种适合黄淮海地区生长的抗倒伏玉米品种。

该品种茎秆较粗壮,根系发达,叶片宽大,抗倒伏性能较好。

五、结论在黄淮海地区生产玉米时,选择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抗倒伏品种非常重要。

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基因工程方法和细胞工程方法等手段研发出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抗倒伏玉米品种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试论玉米倒伏的原因及控倒措施

试论玉米倒伏的原因及控倒措施

试论玉米倒伏的原因及控倒措施作者:刘滨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9期刘滨玉米倒伏指的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因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再加上狂风暴雨的影响,导致玉米植株着地或发生倾斜的一种生产方面的灾害。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及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玉米高产与倒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玉米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文就玉米倒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玉米倒伏的措施。

一、玉米倒伏的原因1、品种方面的原因易引起倒伏的品种一般具有以下特征:植株高度过大,穗的位置过高,茎秆硬度和韧性差,茎基部节间长,根系欠发达。

这类品种的重心不稳,植株本身抗倒能力较差,在遇到较大的风雨时,易发生倒伏。

2、栽培技术方面的原因播种的密度过大,造成植株发育不良,长势不佳,茎秆较细,易被风雨刮倒。

而且密度过大还会使田间通风效果差,增加对风的阻力,易在外力作用下出现倒伏。

另外,施肥不合理也是引起玉米倒伏的原因之一。

氮肥施用时机不当与用量过大,都会造成玉米植株贪长,变得细高脆弱,使茎秆的韧性变差,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另外,田间水分过大,积水未及时排出,使土壤变得稀软,对玉米根部的固持力减弱,也是造成玉米倒伏的一个原因。

3、病虫害方面的原因在玉米拔节期间或抽雄前茎秆部位被病虫害侵染,使茎秆变弱甚至腐烂,也易引起玉米植株伏。

4、自然灾害方面的原因玉米拔节期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光照比较弱,使玉米植株发育不良,在进入灌浆期后,遭遇比较强的风雨,极易发生倒伏。

而以上所有的因素都与自然灾害直接相关,当以上条件具备后,狂风暴雨就是导致玉米倒伏的最终因素。

二、控制玉米倒伏的主要措施1、选择栽培抗倒性强的品种从玉米倒伏的原因中可以看出,玉米品种是导致植株出现倒伏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进行玉米栽培时,应选择植株较矮,茎秆粗壮,基部节间短,穗位低,根系发达的品种。

这类品种重心比较稳,茎秆韧性强,根部对土壤有较强的固持力,而且对外力的抵抗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倒伏。

简析玉采倒伏的原因及抗倒伏技术

简析玉采倒伏的原因及抗倒伏技术

简析玉采倒伏的原因及抗倒伏技术张超赫广龙玉米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名列前 茅。

但在玉米的种植中,种植户经常会受到玉米倒伏问题的困扰。

由于倒伏而使玉米减产率达到30%-60%,产量损失也达到 近百万吨。

因此,在玉米种植中应熟悉和掌握抗倒伏种植技术, 减少因玉米倒伏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1、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1) 自然环境强烈的风与雨是玉米发生倒伏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地区的高温多雨时节在7-9月份,这时候正是玉米生长的旺盛期,由 于玉米植株高且细,遇到较大的风雨天气,往往会承受不住而发 生倒伏。

还因为玉米根系较浅,土壤遇雨后过于松软湿润,减弱 了其对上部的稳定支撑。

另外,比较急的雨滴可对植株产生较大 的冲击力,使玉米茎秆的承受力增加,持续时间一久,倒伏现象 就会发生。

风雨的共同作用是玉米发生大面积倒伏的重要原因。

(2) 玉米品种多年的种植实践表明,不同的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也不相 同。

一般来说,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有如下特点,一是茎秆粗壮、 植株较矮,穗位较低;二是根系比较发达,扎根性和支撑力强。

经 过对比发现,玉米茎秆的质量、穗位、植株的重心位置等是发生 倒伏的直接原因,因此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种 植的抗倒伏玉米品种。

(3) 栽培管理根系发育情况是导致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 过于频繁的中耕使倒伏的发生率提高,应采取垄作的种植方式, 以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使茎秆生长健壮。

而且应减少中耕的次 数,每年进行1-2次为宜,可采用大垄双行的种植方式,并适时 进行深松处理,增加根系数量,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4) 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而且可以防止玉 米发生倒伏。

过密或过稀种植会影响产量及病虫害的发生率,从 而对玉米的倒伏发生作用。

高密度种植会导致玉米茎秆过细、根 系发育不良、纹枯病的发生率增加,从而提高了玉米倒伏的风 险。

不同的玉米品种对密度的要求也不相同,但多年的种植实践 表明,种植密度过高,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会明显降低。

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

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
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危害 • 化控防倒伏技术的作用与原理 • 化控防倒伏技术实施方案 • 化控防倒伏技术的效果与评估 • 化控防倒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危害
玉米倒伏原因
品种抗倒性差
种植密度过大
不同品种的玉米对倒伏的抗性有所差异, 一些品种的茎秆较细、韧性不足,容易在 风雨天气中发生倒伏。
02
根据玉米品种、生长情况、气候 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剂及浓 度。
病虫害传播 倒伏的玉米为病虫害提供了繁殖 和传播的途径,增加了病虫害的 风险。
品质下降 倒伏会使玉米籽粒发育不良,粒 重降低,影响玉米的品质和口感 。
增加收获难度 倒伏的玉米不利于机械收获,增 加了收获的难度和成本。
02
化控防倒伏技术的作用与原理
化控防倒伏技术的作用
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
通过喷施化学调控剂,可以显著提高 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减少倒伏的风险 。
增加玉米产量
改善玉米品质
通过调控玉米的生长,可以改善玉米 的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
通过防止倒伏,可以增加玉米的光合 作用效率,提高玉米的产量。
化控防倒伏技术的原理
激素调节
化控防倒伏技术主要通过喷施植物生长调 节剂,如赤霉素、乙烯利等,来调节玉米 体内的激素水平,进而影响玉米的生长。
调整株高
某些化学调控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的株 高,使玉米植株更加健壮,避免因过高而
导致的倒伏。
改善根系
通过喷施某些化学调控剂,可以改善玉米 的根系生长,增强根系的支撑能力,从而 防止倒伏。
提高抗逆性
某些化学调控剂可以增强玉米对逆境的抗 性,如增强抗旱性、抗寒性等,从而防止 因环境变化导致的倒伏。

应对及预防京郊玉米倒伏的技术措施

应对及预防京郊玉米倒伏的技术措施

必 人工扶正 , 避免毁 坏根系 , 对恢复生长不利 。 待
p i n g a r e a i n 2 0 1 2 .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s d e s i g n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w e r e C K( n o n i t r o g e n ) , c o m m o n u r e a( N 1 , 1 0 0 %o f b a s a l
不 同播期 和 地 块 的玉 米 因所 处 的生 育 时 期 不
同, 倒伏 灾 害 的类 型及 程 度也 存 在较 大 差异 ¨ 。
因此 , 生 产 中玉米 倒 伏 后 , 应 视 玉 米 植 株 的生 育 进 程 和 倒 伏 类 型 采 取 相 应 的 有 效 抗 灾 减 灾 技 术 措 施, 力争 将 灾 害损 失 降 至最 低 。
2 0 1 3 . 6
作 物杂 志
C r o p s
应对及预防京 郊玉 米倒伏的技术措施
王 荣焕 赵 久然 徐 田军 陈传永 刘春 阁 张爱武
( 北京市农林科学 院玉米研究 中心 , 1 0 0 0 9 7 , 北京 )
摘 要 近 年 来 , 倒 伏 已 成 为 影 响 京 郊 玉 米 生 产 的 重要 不 利 因素 。 结 合 京 郊 玉 米 生 产 实 际 ,
施, 旨在 为 指 导 京 郊 玉 米 生 产 和 降 低 倒 伏 灾 害 损
失提供 参 考 和 指 导 。
关 键 词 玉米 ; 倒伏 ; 应 对及 预 防 ; 技 术措 施
倒 伏 已成 为 近 年 影 响 京 郊 玉 米 生 产 的重 要 不
利 因素 , 玉米 生长季 降雨量大 并伴有 强风是 导致 玉米倒伏 的最直接原因。北京市 为典型 的暖温带 半湿润大 陆性季风气 候 , 全年 降水分配很 不均匀 , 其中8 0 % 集 中 在夏 季 的 6~8月 。近 年 来 , 特别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抗倒伏生产技术
作者:王晶辉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8期
摘要:玉米生产中,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17叶展后发生根倒减产超过30%。

吉林省近几年风灾频发,尤其是2012年8月下旬全省遭遇了“布拉万”台风侵袭,玉米大面积倒伏,损失严重。

通过选择优良品种、科学种植、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化控株高等措施,可有效预防玉米倒伏。

关键词:玉米倒伏;抗倒品种;科学种植;病虫害;化控株高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玉米倒伏方式包括茎倒、根倒和茎折。

茎倒是玉米茎秆呈不同程度的倾斜或弯曲。

常由于玉米植株下部节间过长、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或茎秆纤细,遇到大风茎秆承受不住穗部或植株上部的重量而倒伏。

根倒是茎不弯曲的整株倾倒,有时完全倒在地面,主要由于根系弱小、分布浅或根受伤,当降雨过多遇到大风时,即整株倒下,部分植株恢复直立生长后呈“鹅脖”状。

茎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或病虫危害,遇风引起的。

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折,其次是根倒,茎倒对产量的影响最轻。

据《Com Field Guide》,玉米10~12叶展时发生根倒,一般减产不超过5%;13~15叶展时根倒减产5%~15%;17叶展后发生根倒减产超过30%。

通过选择优良品种、科学种植、加强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株高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玉米倒伏。

1 选择抗倒伏优良品种
玉米品种之间抗倒伏性差异较大,生产中要选择具备以下性状的抗倒伏优良品种:株高适宜。

玉米株高越高抗倒伏性越差,株高超过3.5m抗倒能力明显降低。

穗位较低。

玉米结穗部位距离地面越低越抗倒伏,超过1.5m抗倒能力明显降低。

根系发达。

地下节根深而多、地上节根(气生根、支持根、支柱根)层数多、数量多的品种抗倒伏能力强。

茎秆强壮、茎秆坚韧、粗壮、玉米穗以下茎秆节间较短的品种抗倒伏能量强。

2 科学种植增强抗倒能力
2.1 合理密植
玉米生产要协调好高产和稳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种植密度大比较高产,但密度过大极易发生倒伏,反而会造成减产。

要根据具体品种的生物学特征特性确定种植密度,稀植大穗型品种4.5~5万株/hm2,耐密型品种5.5~6.5万株/hm2。

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叶片收敛型品种宜密,平展型宜稀;肥地和施肥水平较高的宜密,薄地和施肥水平较低的宜稀;雨水充沛的宜密,容易干旱的宜稀;间种宜密,清种宜稀;小块地宜密,大排地宜稀。

2.2 科学施肥
不要长期单一使用化肥,要有机肥结合化肥配施。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增强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化肥要分期分层施用、深施肥。

“一炮轰”方式的一次性施肥,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地上植株生长过于繁茂,而地下根系生长较差,会导致玉米下部节间伸长,容易倒伏。

要底肥、种肥、追肥分期分层施用。

要深施肥。

玉米根系生长具有趋肥性,哪里有肥根系就向哪里生长,深施肥玉米根就扎得深,抗倒伏能力就强。

底肥深施15cm以上,追肥深施8~10cm。

3 加强病虫害防治
玉米大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等病虫害的发生是造成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之一,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3.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侵害叶片,造成玉米早衰,容易倒伏。

一般玉米重茬连作、过度密植、土质瘠薄、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秋翻耕地;用玉米秸秆做堆肥时必须经高温发酵杀死病菌;适时将发病底叶摘除并带出田间深埋;施足底肥,适时追肥,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合理密植,及时铲除杂草;发病初期,选择代森锰锌、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兑水喷雾,间隔7~10d/1次,连续2~3次用药。

3.2 玉米茎腐病
玉米茎腐病是吉林省玉米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发病率5%~10%,严重时达20%~30%,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或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

根系发育不良,根毛稀少,抓地力弱而使植株极易拔起;茎基松糠,组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

防治方法:彻底清除病残体并实行深翻,适时晚播,种子包衣处理,合理密植,注意防虫等。

用硫酸锌18~30kg/hm2做种肥或用硫酸钾75~100kg/hm2做追肥可减轻病害。

3.3 玉米螟
玉米螟以幼虫取食玉米芯叶、雄穗,钻蛀茎秆和雌穗,致使叶片损害、折蓼、折株、果穗被蛀等。

一般百秆越冬活虫100头以上,5月末~7月初的降水量100mm以上,品种抗性不强,就会大发生。

防治方法:将含虫量大的玉米秸秆于5月底前作烧柴处理掉;用白僵菌封垛;田间释放赤眼蜂15~30万头/hm2。

4 使用化学药剂控制株高
通过化学物质使植株细胞横向分裂,降低植株的高度,增加茎秆的韧性,起到防止倒伏的作用。

在生产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处理的,只有在种植密度过大、土壤肥沃或者施肥较多同时较浅,苗期雨水较大出现幼苗徒长的条件下才可以处理;绝不可以超量和超浓度使用,否则不但抑制营养生长,也会抑制生殖生长,造成减产;在规定的时间使用,不可过早使用;选择正规的较大的厂家生产的药物。

5 发生倒伏后的处理和管理
苗期和拔节期遇风倒伏,植株一般能够恢复直立。

苗期倒伏常伴随降雨多、洪涝,水灾后要及时排水;加强管理,如培土、中耕破除板结,还可增施速效氮肥,提高植株生长能力。

穗期倒伏,及时扶直植株、培土、中耕;对茎折玉米要及时拔除,可做青饲料。

花粒期倒伏,及时培土扶正植株,可多株捆扎,使植株互相支撑,以免倒压、堆沤;加强管理,促进生长;防治病虫鼠害。

乳熟后期倒伏,可将果穗作为鲜食玉米销售,秸秆作为青饲料。

蜡熟期倒伏,注意防治病虫鼠害,待机收获。

进入成熟期倒伏的,要及时收获,减少因穗粒霉烂造成品质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