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雨霖铃

合集下载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ppt课件(29页)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ppt课件(29页)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提示: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 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 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描绘了一幅祥 和欢乐百姓游乐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爱、
艳羡之情。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花。”这几句被称为千古名句,你是如 何鉴赏的?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 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 伤的成分。
作者在填这首词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 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 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更觉 得痛苦万状。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
听诵读课文思考
◆《雨霖铃》描写了那些离别情景?
勾画出词中直接抒情的语句。
◆词的上片和下片所描写的景物有
什么不同?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构成怎样的意境?
《雨霖铃》描述
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 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 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 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 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 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 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 一望无边。
就在那烟花巷陌中,隐现艳丽雅致的丹青屏障。 幸有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最值得我寻访。姑且 这样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足令我平生舒畅。 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过一瞬时光。还是忍着 辛酸,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的小饮清唱!

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 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据传说,柳永善作俗 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有一次,宋仁宗临 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 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从此,柳永 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 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 的寄托。

【K12学习】高二语文下册《望海潮》《雨霖铃》复习学案

【K12学习】高二语文下册《望海潮》《雨霖铃》复习学案

高二语文下册《望海潮》《雨霖铃》复习学案【原文欣赏】《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翻译:《望海潮》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雨霖铃》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柳永词二首《雨霖铃》《望海潮》理解性默写

柳永词二首《雨霖铃》《望海潮》理解性默写

柳永词二首《雨霖铃》《望海潮》理解性默写《雨霖铃》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悔当初不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词讲述了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

文章开头用“梧桐树,三更雨”描绘出一夜雨声,独自思念故人,心中情意沉痛。

接下来句子“不道离情正苦”,表达了离别之苦的无语,但也说明了和故人之间的欢快聚散已经结束。

“一叶叶,一声声”,反复强调了雨声,而在每个雨滴里,都隐藏着作词者对故人的思念。

借助这些微小的事物,柳永表达了自己无限的思念之情。

“空悔当初不见”,是对自己当初失去的缅怀,反思过去,唏嘘不已。

接下来歌颂了故人,描写了他离开黄鹤楼的情景,以及扬州三月花开的繁荣盛景,在“孤帆远影碧空尽”中,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在远离之际无尽的孤独和无助感。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情景,正象征着人生的流动和无常命运。

换言之,生命旅途中所有温馨的遇见和不舍的离别,最终都将融入一个无限的自然界中。

总之,《雨霖铃》的主题是独处的思念、离别的苦痛以及对故人的怀念。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雕梁画栋,春华秋实,全赖祖宗积德。

一蓑一笠,一丈丝纶,世事如棋,乾坤莫测。

文章以东南地区景色为开端,“三吴”是江南风景区的代表,钱塘来自中国古代五大港口之一的杭州,因它是海陆联运的要冲口,所以自古繁华。

堤坝中间有一条人造岛,形状如舟,叫做“宝石泉”。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里描写的都是景致,全都在投射出“十万人家”的规模。

随后,他提到“雕梁画栋,春华秋实,”夸赞了这里的富饶,但又说“全赖祖宗积德”强调了祖先的明智和善良,使得今天的钱塘依旧繁华。

“一蓑一笠,一丈丝纶”这是一个行人的形容,暗示了走向世间的人,总是经历无数的磨练和历程,同样也象征着人生的不易之路。

最后一句“世事如棋,乾坤莫测”,是最能表达柳永内心思想的一句话。

当我们意识到人生的等待和机会都可以随时到来或消失,我们却无法掌握这些机会,而且也无法预知这些机会的价值和意义。

高二语文《雨霖铃》、《望海潮》鲁人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雨霖铃》、《望海潮》鲁人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雨霖铃》、《望海潮》鲁人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雨霖铃》、《望海潮》《雨霖铃》一. 背景常识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

由于得到艺人们的密切合作,他能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首词调名《雨霖铃》,盖取唐时旧曲翻制。

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王灼《碧鸡漫志》卷五云:“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

”在词史上,双调慢词《雨霖铃》最早的作品,当推此首。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恻的离情,可谓尽情尽致,读之令人於悒。

二. 赏析词的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

然而词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的况味。

前三句通过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可见他的思绪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

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林逋《相思令》云:“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欲平。

”仅是暗示船将启碇,情人难舍。

刘克庄《长相思》云:“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

雨霖铃与望海潮

雨霖铃与望海潮

• • • •
探究鉴赏《望海潮》 1.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 提示: 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 活图景等方面。 •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 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 提示: • 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 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 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 象。
• 解题 • 《雨霖铃》是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 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 的成分。 •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 • • • • • • • • • •
探究鉴赏《雨霖铃》 1.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词最大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提示:情景交融 2.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抒 情的? 提示: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云 气、柳、风、月。 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3.艺术特色 提示: ⑴白描手法。 ⑵情景交融。 ⑶虚实结合。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 • 课后作业 • 1.背诵、默写这两首词。 • 2.预习《桂枝香· 金陵怀古》。
• 导入 •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 西湖,宋代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 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显出西湖全方位的柔美姿态。 宋词人柳永也对杭州和西湖情有独钟,写下词作《望 海潮》。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 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 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 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当然,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 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 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柳永《望海潮》和《雨霖铃》

柳永《望海潮》和《雨霖铃》

柳永《望海潮》和《雨霖铃》柳永《望海潮》和《雨霖铃》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永《望海潮》和《雨霖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

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

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

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

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知识积累

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知识积累

柳永词两首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常识;2.了解柳永的知识;3.理解这两首词的感情与意境。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词的知识词的起源词产生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高清:柳永词两首】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词的分类按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题材狭窄、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作者简介【高清:柳永词两首】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

“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47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较大。

】他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

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

他创制了许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和《雨霖铃》(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和《雨霖铃》(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设想:3、课时:1课时。

4、策略:合作探究、诵读理解、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千年前的北宋词坛,有这么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

他的词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今天还在独领风骚。

他就是柳永。

今天,我们首先来鉴赏柳永的早期之作《望海潮》,走近青年时期的柳永。

二、学习《望海潮》:1、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罢这首词后非常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请大家一起朗诵《望海潮》,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词中哪些内容可能会勾起完颜亮入侵大宋直指杭州的野心呢?2、听《望海潮》朗诵。

听完学生自由发言。

(五到六人)示例2:“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的地理位置优越,处在东南沿海,风光美好,曾经是历史上三吴的大都会,自古以来都是繁华之地,有着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由此可以想见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像金国地处内陆,资源贫乏,交通不便。

(除了贪慕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还有没有其他内容?)(如果有学生继续说就不启发。

如果没有就启发:这是城市景观的美丽,看来已经有同学关注景物的描绘了,还有没有关于自然景物描绘的呢?)(如果学生将示例4和示例5一起说出,教师可让学生读一读,读出这两个不同景点的特点,钱塘江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卷霜雪的黄钟大吕,西湖秀色是风和日丽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丝竹管弦。

前一句要读出气势,雄壮有力,后一句要读的轻快婉转。

老师也可以适当点评:看来杭州这里真的是人间天堂阿,不仅物质生活富裕,而且精神生活也令人陶醉,难怪,金主完颜亮如此动心,连我们都心驰神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地理位置上看 , , 环境美丽, 环境美丽,经 2,从历史传统上看 惊叹 济繁荣, 济繁荣,生活 3,从自然景观上看 赞美 , 安定的都市生 艳羡 活图景 4,从市井面貌上看 , 5,从百姓生活上看 ,
问题探究 1,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 ,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子? 你能不能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文 字或图画将它描绘出来? 字或图画将它描绘出来?
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 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 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 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 秋雨黄昏送别图. 秋雨黄昏送别图 B,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伤感,无可奈何.
都门帐饮无绪,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酒醒
愁醒
名句赏析
今宵酒醒何处?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1.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 把杨柳,晓风, 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 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柳——留 留 忆秦娥》 年年柳色, 《忆秦娥》:年年柳色,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灞陵伤别. 灞陵伤别. 今我去矣,雨雪霏霏. 今我去矣,雨雪霏霏. 韦庄《 : , 韦庄《荷叶杯》 《诗经》 温庭筠荷叶杯》: 诗经》 ——《 江上柳如烟, 江上柳如烟 绿杨陌上多 别离. 别离残月天.,相别. . 雁飞残月 雁飞残月天 —— 温庭筠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惆怅晓莺残月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1,从地理位置上看 ,
环境美丽, 环境美丽, 经济繁荣, 经济繁荣, 生活安定的 都市生活图 景
工于铺叙,一句一景, 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 铺叙 有层次感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自然风光之美 都市繁华之美 民生安乐之美
又叫"铺排" 铺陈: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 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 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 对称而又富于变化, 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 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依依惜别时: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 杜甫说: 白日放歌须纵酒, 喜时 杜甫说 乡." 哀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哀时 曹操说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李白说: 抽刀断水水更流, 愁时 李白说 愁." 苏轼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清照说: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仕途不顺 飘零沦落 自由张狂
980-- 1053年 --约 (约980--约1053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 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 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 杭州等地, 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 连于秦楼楚馆, 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 最后, 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 怪胆狂情" 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 怪胆狂情 逐渐消退时, 才改名柳永, 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 1034年 54岁时方才考取进 (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 官屯田员外郎, 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 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 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 家无余财, 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 外.
词的有关知识: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 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 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 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歌词"等. 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 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 现.
词 的 分 类
按长短
更 与 何 人 说 ? 风 情 , 种 千 有 纵
便 是 良 辰 好 景 虚 设 .
应 去 经 , 年

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上阕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 寒蝉 长亭 骤雨—环境悲凉 骤雨 环境悲凉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难分难舍 楚天辽阔—惆怅伤感 千里烟波 楚天辽阔 惆怅伤感 (融情入景 ) 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下阕 想象中的别后情景 伤离别 清秋冷落 — 愁意浓浓 杨柳岸 晓风残月 — 酒醒伤情 好景虚设 风情难言 — 惨不成欢 (以情带景 )
B,这句词用了什么艺 , 术手法,试作分析. 术手法,试作分析. ――用了"虚景实写" 用了"虚景实写" 用了 的艺术手法. 的艺术手法.这两句是 词人的内心独白. 词人的内心独白."念" 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 的景物,是虚写. 的景物,是虚写.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 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李煜《 滋味在心头. 李煜 乌夜啼》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离人泪. 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离人泪.
诚 :信 何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 实 : 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些句 为 , 守 子?《 你能不能运用联想 现 信 和想象用文字或图画将 诚 代 用 汉 它描绘出来? 它描绘出来? . 信 语
——— 词 典 》

?
重湖叠巘清嘉 重湖叠巘清嘉 叠巘

三 秋 桂
十里荷花
十里荷花
舞 醉 芙 蓉 . 早 晚 复 逢 ! 相 —— 白 居 易 《 忆 江 南 》
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 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 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 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
意象: 意象: 蝉,长亭,雨,兰舟,烟波,云气 柳,风,月 作用: 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2,作者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将 , 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写景) 间接抒情(写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吴 酒 一 杯 春 叶 , 吴 娃 双 竹 江 南 忆 , 其 次 是 宫 . 吴
上 看 潮 头 . 何 日 更 游 ! 重
山 寺 月 中 寻 子 , 郡 亭 枕 桂 江 南 忆 , 最 忆 是 州 . 杭
水 绿 如 蓝 , 能 不 忆 南 ? 江
日 出 江 花 红 火 , 春 来 江 胜 江 南 好 , 风 景 旧 谙 . 曾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 "十五 乐府民歌《陌上桑》 木兰辞》 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 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爷娘闻女来, 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 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 向猪羊. 向猪羊."
柳 永
雨 霖 铃
解 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 雨霖铃》词牌名, 雨淋铃》 相传, 作《雨淋铃》.相传,唐玄 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 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 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 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哀伤的成分 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 坎坷, 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 过着依红偎翠, 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 的生活. 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 生活, 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 在他的作品中, 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 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 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 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 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王实甫
伤离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共同感受 触景生情 "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 自古" 自古 说明了什么? 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 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 普遍情感 黯然销魂者,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 已矣. 江淹《 已矣.——江淹《别 江淹 赋》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 奉旨填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 奉旨填词柳三变 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 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 望海潮》
背景
宋真宗咸丰末年,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 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柳永与 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 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 孙何是布衣之交, 柳永想拜访他, 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 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 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 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 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 歌唱以使孙何知道, 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 见面. 见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