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议论文阅读理解分类练习 敬业与乐业 新人教版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6敬业与乐业习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6敬业与乐业习题新人教版(含答案)6 敬业与乐业01 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D) A.调和/风调雨顺解剖/浑身解数B.亵渎/买椟还珠旁骛/趋之若鹜c.佝偻/伛偻提携咽气/狼吞虎咽D.容赦/身世显赫刮风/强聒不舍(解析:A.tiáo/tiáo,jiě/xiè;B.dú/dú,wù/w ù;c.lóu/lǚ,yàn/yàn;D.shè/hè,ɡuā/ɡuō。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A.教诲杜决禅师安居乐业B.羡慕直捷淘神言不及意c.秘决妄想骈进言行相顾D.浪荡精微烦恼饱食终日(解析:A.“决”应写作“绝”;B.“意”应写作“义”;c.“决”应写作“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大家都受不了他的强聒不舍。
B.勤奋努力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别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你。
(解析:D.“理至易明”是“道理极容易明白”的意思,与“道理上的理至易明”语义重复。
)4.(乐山中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c)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
,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A.⑤②①③⑥④B.②①⑥③⑤④c.⑥②①③⑤④D.①③⑤⑥④②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进入新时代,我们更需要敬业乐群的人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无私奉献。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及中心论点。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3、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阅读、揣摩、品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1、回顾作者: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2、了解写作背景:《敬业与乐业》写于1922年,是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依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二、整体感知1、预习提示:⑴怎样理解“业”的含义?“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⑴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⑴论证上的最大特点:①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
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②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明确:“合理的生活”指什麽?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2、掌握字词:(小黑板)旁骛(wù)亵(xiè)渎(dú)断章取义(yì)言行相顾(gù)强聒(guō)不舍佝(gōu)偻(lóu)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亵渎:轻慢,不敬。
骈进:一同前进。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聒,过分罗嗦。
3、细读课文,思考:⑴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⑴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⑴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三、探究赏析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敬业与乐业》的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敬业与乐业》的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敬业与乐业》的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唐朝名僧百丈禅师教训弟子时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④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
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做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⑤第二要乐业。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6敬业与乐业习题新人教版

6敬业与乐业1累积与运用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D)A、调解/ 风调雨顺..B、轻渎 / 买椟还珠..C、佝偻 / 伛偻提拔..D、容赦 / 出身显赫..( 分析: A.ti áo/ti解剖/ 全身解数..旁骛 / 趋附者众..咽气/ 风卷残云..起风/ 强聒不舍..áo,ji ě/xi è;ú/d ú, wù/wù;óu/l ǚ,yàn/y àn;è/h è,ɡ uā/)ɡuō。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D)A、教诲杜决禅师安家乐业B、敬羡直捷淘神言不及意C、秘决妄图骈进言行相顾D、浪荡精微烦忧饱食整天( 分析: A. “决”应写作“绝”; B. “意”应写作“义”;C.“决”应写作“诀”。
)3、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A、大家都受不了他的强聒不舍。
....B、勤劳努力是获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你要耐心解说,力争道理上的理至易明,他人材能更好地理....解你。
( 分析: D.“理至易明”是“道理极简单理解”的意思,与“道理上的理至易明”语义重复。
)4、 ( 乐山中考 ) 挨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连接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C)你如何对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对待你。
,。
,只可是你我未处局中,不知此中味道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诚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②人生在世,总会碰到这样或许那样的困难与挫折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④好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敬羡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烦恼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满。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A、⑤②①③⑥④B、②①⑥③⑤④C、⑥②①③⑤④D、①③⑤⑥④②5、依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2018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有答案)

2018年部编⼈教版九年级上册语⽂课内阅读(有答案)《敬业与乐业》阅读训练⼀、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第⼀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做⼈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了。
惟有朱⼦解得最好,他说:“主⼀⽆适便是敬。
”⽤现在的话讲,凡做⼀件事,便忠于⼀件事,将全副精⼒集中到这事上头,⼀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类⼀⾯为⽣活⽽劳动,⼀⾯也是为劳动⽽⽣活。
⼈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包的机器,⾃然该各⼈因⾃⼰的地位和才⼒,认定⼀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总统是⼀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眼⾥看来,有⾼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下。
只要当⼤总统的⼈,信得过我可以当⼤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件正经事来做,便是⼈⽣合理的⽣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于我该做哪⼀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的才能、境地,做⼀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等⼈。
②怎样才能把⼀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记佝偻丈⼈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万物之多,⽽惟吾蜩冀之知。
”凡做⼀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命,⽆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匠的做成⼀张好桌⼦,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个共和国家同⼀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净,和你们当军⼈的打胜⼀⽀压境的敌军同⼀价值。
⼤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天⾥头所吃的饭。
【初中议论文阅读】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附答案 8分)

【初中议论文阅读】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附答案 8分)【初中议论文阅读】阅读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选段(附答案8分)阅读梁启超先生的《奉献与幸福事业》节选,并完成以下问题。
(8分)敬业精神和工作乐趣(节选)① 我的主题是断章取义地引用《礼记》中的两句话,尊重劳动和音乐,以及《老子》中的“安居乐业”阅读梁启超先生的《奉献与快乐》摘录完成了以下问题。
(8(分钟)敬业与乐业(节选)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必须彻底地反对这些人,决不能被原谅。
今天的演讲面向的是那些有事业并正在为之做准备的人——大学生——告诉他们对目前的职业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6篇)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6篇)《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多媒体出示)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二、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旁骛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三、整体感知[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XX年九年级语文上册6敬业与乐业练习(新人教版附答案)【DOC范文整理】

XX年九年级语文上册6敬业与乐业练习(新人教版附答案)敬业与乐业01积累运用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调和郝免妄想解剖B.教诲禅师佝偻倘若c.骈进亵渎旁鹜喉咙D.杜绝咽气秘决羡慕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的强聒不舍。
B.勤奋努力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别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你。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B.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
c.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
阅读下面的语段,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①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②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与乐业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
2.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4分)
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
(3分)
4.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3分)
【参考答案】:
1.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论点。
(如答“针对‘做工苦’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论点”也可给分)
评分:本题2分。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2.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表达上:采用对话方式亲切平易,如话家常,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
评分:本题共4分。
每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
3.第一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第二问示例:①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
②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
③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评分:本题共3分。
第一问2分,答出其中两种即可。
第二问1分。
4.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