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

合集下载

14年中国经济体成全球最大

14年中国经济体成全球最大

14年中国经济体成全球最大上图为世界银行2011年的统计数据。

以此数据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已达美国90%。

而以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计算的话,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

是美国的103%。

一、中国不愿承认“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为拒绝全球最大经济体闹了一年最新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然而,中国为了阻止这份报告,整整忙活了一年。

世界银行赞助的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发表了最新研究报告,称若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将在今年取代美国,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该报告援引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美经济的预测数据: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经济将增长24%,而美国将仅仅增长7.6%。

结论是:如果忽略支出结构以及通胀程度的变化,那么2014年全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出美国0.12%。

上述数据是对货币在不同国家的购买力的最权威估计,为IMF等大多数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构所采用。

这是自2005年以来该数据首次更新。

购买力平价被认为是比较经济体规模的最佳方法,能反应真实的生活成本。

然而,中国对此权威报告相当排斥。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帮助整理这份报告的知情人消息称,为阻止被冠以如此名号,中国已为此抗争了整整一年。

据该报告消息,中国国家统计局“并不认可将其作为官方统计结果。

”报告中有这样一行:中国国家统计局对本报告采用的方法论的某些方面持保留意见。

“一年前,中国和相关组织还为此发生了激烈争辩。

中国不希望这样的统计数据被公之于众,不希望成为NO.1。

他们对该统计结果将给中美两国带来的影响力感到忧虑。

”这位知情人还称:“他们(中国)软硬兼施,闹了整整一年。

中国痛恨这个数据。

”该文章还称,“若以人均基础来计算,中国仍然属于贫困国家。

因此,他们并不愿意被推上国际舞台——至少目前不乐意。

”一位服务于中国高层决策者的顾问说。

以当前汇率和经济增长率预测值角度看,若扣除物价因素按实值计算,中国可能在十年左右赶超美国。

中国在世界市场上主要消耗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

中国在世界市场上主要消耗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

中国在世界上主要消耗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2014年中国GDP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约为10.4万亿美元,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GDP迈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

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要发展,自然离不开要消耗许多大宗商品。

中国混凝土的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60%,据比尔-盖茨的GatesBlog,中国3年消耗的水泥量比美国整个20世纪消耗的水泥量还要多。

中国铜消耗量占世界48%,消耗煤炭占49%,大米占30%,铝占54%,镍占50%,钢铁占46%,铀占13%,玉米占22%,黄金占23%,原油占12%,小麦占17%。

消费这么大量的资源,中国当然要靠进口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下面我们就看看中国从那些国家进口了那些重要物质。

1、中国人消耗全球50%的猪肉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 Nederland)此前称,全球的猪肉,有一半进了中国民众的肚子里。

但中国国内猪肉主要由小农供应,养殖成本较高,因此国内生产的猪肉价格较高,所以中国需要进口猪肉。

2014年欧盟对中国的猪肉出口略有增长,增至368700吨,占对华出口市场的65%。

欧盟中向中国出口猪肉的主要国家是西班牙、丹麦、德国以及英国。

猪内脏进口量在2014年略有增加,但仍旧低于2012年的水平。

亚洲的消费者偏爱动物内脏的产品和肉块产品,而西方人却不喜欢吃动物的内脏,所以这些东西在西方比较便宜甚至一文不值。

因此这些在北美和欧盟没有多大价值的产品在中国有着利润丰厚的市场。

2、中国从澳洲、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小麦占进口总量的90%虽然中国小麦进口数量年度差别较大,但进口来源国较为集中,中国从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3个国家进口小麦的数量达到90%以上。

中国进口的小麦主要是国内产量不足的优质小麦,主要有加拿大硬质红春麦、澳大利亚硬质白麦、美国硬红冬麦和美国软红冬麦等。

随着进口量的剧增,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上涨,与国内小麦价格差距缩小,价格优势消失,我国小麦库存量庞大,如果国际小麦价格高涨,我国政策性进口国际小麦的可能性极低。

中国的两类“世界第一”

中国的两类“世界第一”
报告 中指 出, 国已取 代美 国, 为全球 中 成
比了, 总是只与 自己比 , 那将使我们不知
天多高地多厚 , 还会让我们夜郎 自大。
5 中国成为世 界第一养羊 大国。中 .
国养 羊协 会传来 的消息说 , 目前 , 国养 我
羊数 量 已经超过 澳大利亚 ,成 为世界第

第一消赘 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 中, 了 除 石油 以外 , 国的粮 食 、 中 肉类 、 煤和 钢 铁
国个 人 电脑 的消 费量 每 2 个 月就 翻 一 8
番。
年, 中国便 已成 为外 商直接投资 的“ 首选
地 ” 。
权 威人 士和 联合 国有关 机构 预 测 ,
今年我国利用外资突破50 0 亿美元已成
定局 , 将首次超 过美国 , 成为全球 吸引外
资“ 第一大 国” 。 7 中国既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大国 . . 又是世界第一钢铁进出 口大国。 0 5 2 20年 月 ,中国成 为全 球第一个 钢铁 年产 量突
不清 ,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 世界第一” ?随
便采撷几个吧。
1 中 国的 外 汇 储 备 世 界 第 一 2 0 . 05
破 2亿吨 的钢 铁生产 大国。根据 中国钢
国 已成 为世界 第一渔业 大国 ,水产 品产
量 占 世界 总产 量 的三 分 之 一 。
协提供的统计数字,0 5 2 0 年前 9 个月, 我
的消费均超过 美国。
养 羊大 国。 目 前我 国绵羊数量是 1 亿只 ,超过 . 3 只能满足我 国毛纺业4 % 的需求。目前 , 0 国家 已制定 了对 养羊 业 的扶 持政 策 , 将
澳 大利亚1 0 万只 ,我国的净羊毛产量 00

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的十大门槛

国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的十大门槛

以人均收入而非人均GDP衡量国民的生活水平,因为国民创造的财富,很多没有投入消费,或者被铁公鸡吃掉,或者被浪费。
仅有人均还不够,后文还列出了基尼系数,有限的国民财富,不仅不多,多数财富还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这是对中国民众的双重伤害。
穷,还不公平。
中国的人均收入,必须每年增长10&以上,才可以在十年后,增长4倍,略超过全球平均收入。
强调企业家精神,却忽视工匠精神,过度强调资本的价值,却忽视劳动者的价值。
提倡工匠精神,提倡“新愚公”精神,正是对精英主义的矫正和完善。“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平民大众才是历史的主人,财富的创造者。
未来需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分配机制,财富产生机制,稍减资本暴利,稍加劳动所得,让财富惠及更多的人。同时,减少政府所拥有的财富,更多藏富于民。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资本、劳动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美国1929年至1957年的国民经济增长额中,33%是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做出的贡献。
虽然当下青年人口萎缩,但因受惠于高校扩招,中国青年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而人力资本素养的普遍提高,有利于中国早日实现产业升级。庞大的高等教育人口,将是扭转局势的决定性力量。
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中国的技术革新速度突飞猛进。十年间,中国人口增幅仅为5%,GDP增幅255%,授予国内的发明专利从2006年的2.5万件,飙升至2016年的30.2万件,增幅超过1100%,连续六年居世界首位。
达成可能性:
研发强度达到3%左右,为全球中上水平。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
现状:2016年,中国25岁以上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为20%,接近全球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是相比二十年前,则提高了十倍以上,进步惊人。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4%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的经济崛起对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中国不仅为全球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和服务,还通过贸易活动促进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贸易地位的提升,不仅巩固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中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在全球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全球最大进出口国,取代了美国这一长期以来的地位。

中国的贸易总额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包括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贸易。

中国贸易的发展不仅对中国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还通过贸易关系和供应链的网络,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机遇。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各国的经济都紧密相连,中国的崛起为各国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和贸易伙伴。

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其他国家能够获得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并为自身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其次,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的地位,既源于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其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企业。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贸易体系,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并签署了大量的自由贸易协定。

这些举措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打开了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枢纽。

中国还通过参与构建全球经济合作网络,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和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与合作。

同时,中国还通过举办进口博览会等国际盛会,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展示产品和拓展市场的机会。

这些举措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

然而,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第一,中国面临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

中国在贸易中主要依赖出口模式,但同时也在加快推动内需增长,提升消费水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

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

跳出中国井底, 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广西大学EMBA美国游学心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报告中做出了一个惊人预测: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时间为2016年。

这一速度快过人们先前的预想,此前,多数分析师认为美国让出最大经济体地位将在数十年后。

根据这份报告推算结果,中国经济总量将于2016年从现在的11.2万亿美元上升至19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

美国经济总量将从现在的15.2万亿美元增至18.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滑落至17.7%。

这个可能性有多大?作为广西大学商学院EMBA一期二班的学生, 2011年4月28日, 在以上观点在媒体中披露后的一个月, 我有幸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广西大学EMBA的美国国际商务学习及考查团. 我们一行30人, 途经芝加哥/纽约/华盛顿/拉斯维加斯/洛杉矶等城市. 历经了在美国西北大学的强化学习. 参观了几个世界500强企业及世界最大的金融交易市场. 感悟之深很难用言语表达完整. 其最强烈的头脑风暴没过于对比中国效率与美国效率之时.还在中国学习时就听到过班里的同学讲述中国铁路与美国铁路工作效率的区别. 用这位同学的话来说, 中国3000余公里的铁路干线有6万余工作人员, 平均每公里工作人员20有余. 美国20000余公里的铁路干线只有两万余员工, 平均每公里只有一名. 中国企业的臃肿不言而喻. 以我们所参观的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固安捷工业品销售集团”为例; 我们一行30人, 清晨10点到达固安捷集团位于芝加哥城西的一个芝加哥固安捷大卖场. 卖场干净整洁, 工作人员有条有理, 按部就班. 完成所有参观内容及学习课程后我们才知道, 这个占地5000多平方米, 有近三十万种产品的超大卖场里, 含管理人员在内只有6名工作人员. 这样精简的工作团队在中国国内同类企业中简直无法想像. 而他们工作的调理性及速度中国同类企业也无法比拟. 虽然高科技的管理设备为他们的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 但最让人佩服的却是他们发达周密而且充满人文色彩的企业文化. 这种文化指引着每一位工作人员用心用脑工作, 尽一切可能为企业创造出更胜于所有竞争对手的方式方法.并与时俱进时刻修正及改进服务和经营手段. 再以“摩托罗拉国际集团”为例, 该集团每年用50%以上的经营所得投入到新产品开发和研究上, 并花巨资建设产品展示楼, 每年接待数以万计到访的潜在客户(如我们), 专业的工作人员(如工程师/销售人员/部门主要负责人甚至集团最高领导)为潜在客户们耐心而详细地介绍集团的热卖产品及即将面世的新产品. 还有就是芝加哥期货交易市场, 这个看似并不繁忙的交易大厅里每日滚动着占世界60%的期货交易. 很难想像一栋如此普通的楼竟是流通着世界上大部份的食粮的动脉.所有的这些场景都让我们叹为观止, 值得我们深思. 每到一处, 全体师生都不由自主地全神贯注地用心体会. 像海绵一样认真吸收着这些世界著名企业的管理经验, 细心观察每一个细节, 生怕遗漏掉任何一丝对自己企业有帮助的知识.广西大学EMBA班的学员们不是身居要职就是企业主, 或深知国家体制或知晓企业运营道理. 这次来到美国考查学习, 每一个人都对这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和这些庞大的全球企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体会. 虽然以上例子只能非常片面地反映美国极个别的企业发展, 却给了我们全体师生一个机会用全新的视角, 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待中国和自己的企业. 可以说, 从宏观的角度看, 美国的经济正在复苏, 中国经济正适度降速.美国经济GDP目前占到世界的27%左右,而中国GDP总量目前只相当于美国的1/3多一点. 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用购买力平价进行计算,除了一些不可贸易的产品存在差距外,同类产品,中国跟美国的质量差异也很难衡量。

中国能源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能源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能源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能源市场现状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之一,在2009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其能源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这使能源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

以下为中国能源市场现状分析:1. 能源消费结构轻油重煤格局难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要特点是煤炭为主,油气为辅。

其中,煤炭消费量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但重油、汽油、柴油的消费量也逐年攀升。

由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过于依赖煤炭,使得中国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2. 能源消费领域产能过剩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导致中国能源消费领域产能过剩,这迫使中国政府对能源行业进行整合和优化,加强监管力度,保持均衡的市场发展。

3. 能源安全形势严峻随着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主要表现为能源进口依赖程度加深、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大、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等。

二、中国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能源市场的需求和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为中国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1.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步伐加快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能源消费结构将逐步实现由重油重煤向清洁能源转型。

此外,中国多年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

2. 能源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中国在实现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为适应新时代需求,中国能源将不断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推广低碳技术,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油气开采技术水平提高随着油气市场的开放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大型石油公司涌入中国市场,加速了国内石油开采领域的发展。

中国石化、中石化等公司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技术,提高了油气藏勘探开发效率,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

4. 能源企业竞争加剧由于能源市场过度竞争,目前国内市场中企业数量庞大,规模相差巨大。

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非常了不起”

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非常了不起”
经 济 地 位 重 新 认识
首先要看到 一点 :中国取代 了美国的世界景气火 车头地位。 实, 其 谢伏瞻说 “ 非 常 了不起” ,似乎是一种情不 自禁 ,在 一定程度上也是 一个公认 的事实。德 国媒体 的报道标 题基本 上可以说是一种惊呼, 惊呼 中国再次实现 了两位 数的增长 只 如 , 有法新社 的标题是 尽管增 长 了,中国仍落在德 国后 面 。 国 (j 德 (E i -券市场在线 , 网 站说:“ 占压倒 多数 的国民经济学家认为 ,中国在今年将成 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景
维普资讯
综 合 评 论
中 国经济增长 的两个 “ 常 了不起 ’ 非 ’
【 国之声 1 2 日】 中国经济 已经连续 5 德 月 5 年保 持两位 数的增长。 0 7 ,中 20 年
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更是 高达 源自.% 创 下 了1 年来的最高记录。中国外贸和外 汇储 14 , 3 备的增 长也很强劲 , 已经超 过美 国,成为 日本最大 的贸易伙伴 。尽管原先预估 的 2 0年 中国经济总量最终没有超 过德 国, 7 0 但是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 瞻提到 了两
其次 ,中国 已经默认 了两位 数的增长。当然 了,说连 续 5 年保持 1%以上的增 0 长 “ 非常 了不起” ,这也表 明一点:中国实际上 已经默认 了,甚至 内心 盼望着 两位
数 的增 长能够保持 下去。可 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 的转折 。
以什 /样 的速度增长,在 中国也是 一件 “ z , 摸着石 头过河”的事情。专家们 普遍 担心 , 过快的经济增长会通过 能源、 础设施 等一系列瓶颈导致经济崩溃。 基 但是最 近5 年,经济增长率连续超 过 1% ,虽然不断 出现能源紧张、交通堵塞 、环境污染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中国正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
Lester R1B rown
尽管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超过美国成为世
界最大的消费国。

在五种基本食品、能源和工业消费品(谷物、
肉类、石油、煤炭和钢铁)中,除石油消费美国领先
中国外,其余消费中国均已超过美国。

中国在粮
食消费总量上已远远超过美国(图1),2004年中
国消费的粮食总量为3182亿吨,美国为2178亿
图11960~2004年中国和美国的谷物消费
吨。

在谷物类的三大产品中,人口最多的中国对
小麦和大米的消费已超过美国,美国只在玉米消
费上处于领先地位。

2004年中国肉类的消费量达6300万吨,尽
管美国以吃汉堡包为主,但其肉类消费量仅为
3700万吨(图2)。

美国对肉类的消费均衡来源于
牛肉、猪肉和家禽,而中国的肉类消费主要集中于
图21960~2004年中国和美国的肉类消费
猪肉,其猪肉消费量占到了世界的一半。

钢材消费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数。

中国
的消费量为2158亿吨,已是美国的两倍多(图
图31990~2003年中国和美国的钢材消费
3),美国仅为1104亿吨。

因为中国人口的城市化
2005年第2期33以及整个国家进入了建设阶段,要建造数以万计
的工厂、高层建筑以及办公楼,其钢材消费水平已
攀升到任何国家历史上都未曾有的水平。

在石油消费上,美国仍是中国的三倍,2004年美
国平均每天消耗2040万桶石油,而中国只消耗650
万桶。

1994~2004年间美国石油消费仅增长了
15%,而中国却增加了一倍以上(图4)。

中国最近已
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图41960~2004年中国和美国的石油消费
在中国的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占三分之二。

2004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为8亿吨油当量,远远超
过美国的5174亿吨(图5)。

以煤炭消费的绝对优
势以及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中国在能源
消费领域赶超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也将成为
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很快中国就可能成为
世界上对气候造成破坏的最主要的两个国家之一。

图51965~2003年中国和美国的煤炭消费
除了钢材,中国在其他金属的消费上也成为
第一大国,比如铝和铜。

中国不仅仅在这些原料
的消费量上超过了美国,还把两国间的差距拉得
越来越大。

在其他关键领域,2004年,中国消耗化肥(硝
酸钾,磷酸盐和碳酸钾)4112亿吨,美国1192亿
吨,是美国的两倍多(图6)。

在供给农作物的肥
料用量上,中国无疑是世界的领先者。

图61950~2004年中国和美国的化肥消费
在中国的消费经济中,从电子商品到汽车的几
乎所有产品的销量剧增,电子领域的表现最明显。

1996年中国拥有700万部移动电话,美国4400万
部,到了2003年,中国猛增到2169亿部,而美国只
有1159亿部(图7)。

中国在通讯领域跳过了传统
固定电话阶段,直接步入了移动电话时代。

图71980~2003年中国和美国的手机消费
中国的私人电脑消费也在迅猛增长(图8)。

2002年,中国的私人电脑拥有量增长到3600万
台,美国为119亿台,但是在每28个月电脑消费
量就增长2倍的情况下,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
的国家来说,电脑消费量超过人口只有2197亿的
34
美国,是早晚的事。

图81981~2002年中国和美国的个人电脑消费
在家用电器方面,比如电视机和冰箱的消费,
中国早就超过了美国(图9、图10)。

截止2000
年,中国电视机消费3174亿台,美国是2143亿
台;中国的冰箱产量超过了美国。

图91980~2000年中国和美国的电视机消费
图101970~2001年中国和美国的电冰箱产量
在主要消费品中,中国只有在汽车领域落后
于美国(图11)。

截止2003年,中国拥有机动车2
400万辆,美国2126亿辆,还不到美国的1/10,但
是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汽车销售量增长了2倍,
增长速度很快。

图111980~2003年中国和美国的汽车消费
赛跑远远没有终止。

2004年,中国人均年收
入5300美元,美国38000美元,是美国的1/7,中
国的人均消费要达到美国的水平,还有很长的一
段路要走。

举例来说,中国肉类总消费最大,但是
人均消费才49kg/年(108磅/年),而美国为
127kg/年(279磅/年)。

随着中国收入以世界上
最高速度的增长,其食品、能源、原材料消费及消
费品的销售量也会持续攀升。

中国现在正大量进口谷物、大豆、铁矿石、铝、
铜、铂、碳酸钾、石油和天然气、造木材和纸张的林
木产品,以及其在世界上占垄断地位的纺织业所
需的棉花。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原材料经济的核
心。

中国对原材料的欲望不但导致了商品价格而
且还有海运价格的大幅上升。

基于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要,中国这个新
的工业巨人正在修正她的对外政策和安全战
略。

同资源丰富的国家比如巴西、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建立战略伙伴
关系,并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比如石油、天然
气、铁矿石、铝土矿和木材。

这些战略措施在像
巴西这样的国家是受欢迎的,可以平衡美国对
其影响。

2005年第2期
35
表 最近几年中国和美国关键资源和消费品的消费和使用量
商品
单位中国美国谷物(1)百万吨382278肉类(1)百万吨6337石油(1)百万桶/天720煤(2)百万吨油当量
800574钢铁(2)百万吨258104化肥(2)百万吨4020手机(2)百万部(使用中)269259电视机(3)百万台(使用中)374243冰箱百万台(已生产)1412个人电脑(5)百万台(使用中)36190汽车(2)
百万辆(使用中)
24
226
(1)2004年数据;(2)2003年数据;(3)2000年数据;(4)2001年数据;(5)2002年数据
作为一个消费国,中国对美国的蚕食可以看作是她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的发展道路上的另外一个里程碑。

中国最高的国内储蓄以及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显示其经济力量的两个更明显的标志。

现在是中国,还有日本,正在购买美国的国债,使得美国能维持历史上出现的最大财政赤字。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为了偿还日益增长的债务,现在严重依赖中国的资本。

如果
中国决定把资本剩余转移到别处,或者投资于国内,或者投资于世界其他地方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的开发,那么美国将会陷入困境。

中国正在凸现经济强权,正在改写经济历史。

如果说上个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那么本世纪就是中国的世纪。

(怀保光,兰月译自2005E arth Po licy I nstitu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