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工艺介绍
采油工程第5章水力压裂技术

(1) 前置液:它的作用是破裂地层并造成一定几何尺寸的 裂缝以备后面的携砂液进入。在温度较高的地层里,它还可起 一定的降温作用。有时为了提高前置液的工作效率,在前置液 中还加入一定量的细砂以堵塞地层中的微隙,减少液体的滤失 (2) 携砂液:它起到将支撑剂带入裂缝中并将支撑剂填在裂 缝内预定位置上的作用。在压裂液的总量中,这部分比例很大 携砂液和其他压裂液一样,有造缝及冷却地层的作用。携砂液 由于需要携带密度很高的支撑剂,所以必须使用交联的压裂液 (如冻胶等)。 (3) 顶替液:中间顶替液用来将携砂液送到预定位置,并有 预防砂卡的作用;最后顶替液是注完携砂液后将井筒中全部携 砂液顶替到裂缝中,以提高携砂液效率和防止井筒沉砂。
乳化压裂液适用于水敏、低压地层。 其他应用的压裂液还有聚合物乳状液、酸基压裂液和醇基 压裂液等,它们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特点,但在矿场上应用 很少。
5.3 支撑剂
支撑剂的作用在于支撑、分隔开裂缝的两个壁面,使压裂施工结束后 裂缝能够得到有效支撑,从而消除地层中大部分径向流,使井液以线性流 方式进入裂缝。水力压裂的目标是在油气层内形成足够长度的高导流能力 填砂裂缝,所以,水力压裂工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这一目标选择支撑 剂类型、粒径和携砂液性能以及施工工序等。 支撑剂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压裂效果。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是评价 压裂效果的重要指标。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是在油层条件下,填砂裂缝渗 透率与裂缝宽度的乘积,导流能力也称为导流率。 5.3.1 支撑剂的性能要求 (1)粒径均匀,密度小。支撑剂的分选不好,小粒径的支撑剂会运 移到大粒径砂所形成的孔隙中,堵塞渗流通道,影响填砂裂缝导流能力, 所以对支撑剂的粒径大小和分选程度有一定的要求。 (2)强度大,破碎率小。支撑剂的强度是其性能的重要指标。水力 压裂结束后,裂缝的闭合压力作用于裂缝中的支撑剂上,当支撑剂强度比 缝壁面地层岩石的强度大时,支撑剂有可能嵌人地层里;缝壁面地层岩石
水力压裂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是一种将深层油气藏岩石的裂缝或孔隙扩展的一种技术,用于提高储层
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以提高油气产量。
水力压裂技术最初发展于 20 世纪 50 年代,其原
理是利用高压水在岩石中形成微米级岩石裂缝,从而使石油和天然气易于向外渗出和流动。
水力压裂技术通常用于地层测试或发现新的油田,也可以派生出油气勘探、开采、输送、
储存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和工艺。
水力压裂技术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一是在目标层位灌注高压水,从而在岩石中形
成裂缝;二是通过注入操作助剂,增大灌注压力,进而拓宽并扩大已有的裂缝;三是通过
注入填料、压裂液以及砂颗粒等助剂,保持裂缝扩大的状态,防止岩体被关闭,持续改善
储层的渗透性。
水力压裂技术具有丰富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提高油气储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产量。
它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说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油气藏的利用率,改善储层的渗
透性。
同时,水力压裂技术安全可控,利用广泛,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储层
的发掘率,在现代油气开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6章 水力压裂技术(20130325)

(2)破裂压力计算方法
裂缝方位: 水力裂缝总是沿着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延伸。 (1)σz=min(σx ,σy ,σz) 水平缝 垂直缝
(2)σx(σy)=min(σx ,σy ,σz) 方向:取决于最小主应力方向
4.破裂压力梯度
破裂压力梯度用下式表示:
地层破裂压力 油层中部深度
浅层:水平缝
2)粒径及其分布 3)支撑剂类型与铺砂浓度 4)其它因素 如支撑剂的质量、密度以及颗粒园球度等
返回
第四节
压裂设计的任务:
压裂设计
优选出经济可行的增产方案
压裂设计的原则:
最大限度发挥油层潜能和裂缝的作用 使压裂后油气井和注入井达到最佳状态
压裂井的有效期和稳产期长
压裂设计的方法:
根据油层特性和设备能力,以获取最大产量或经济效 益为目标,在优选裂缝几何参数基础上,设计合适的加砂 方案。
FRCD=Wf˙Kf=(KW)f
裂缝参数:Lf,FRCD,是最关键的因素; 最大缝宽: Wmax, Wf
4 Wmax
动态缝宽:施工过程中的裂缝宽度;~10mm 支撑缝宽:裂缝闭合后的宽度 W支;3~5mm。
一、支撑剂的要求 1.粒径均匀;
2.强度大,破碎率小; 3.圆度和球度高;
4.密度小; 5.杂质少。
(2)受地层流体压缩性控制CⅡ :
当压裂液粘度接近油藏流体粘度时,控制压 裂液滤失的是储层岩石和流体的压缩性,这是因 为储层岩石和流体受到压缩,让出一部分空间压 裂液才得以滤失进去。
C
kCf 4.3 10 P r
3
1/ 2
s 式中: μr-地层流体粘度,mPa· ;
1 C
水力压裂工艺技术

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汇报人:目录•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概述•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流程•水力压裂工艺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案例与实践•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前景与展望01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概述定义及工作原理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水流将岩石层压裂,以释放天然气或石油等资源的开采技术。
工作原理通过在地表钻井,将高压水流注入地下岩层,使岩层产生裂缝。
随后,将砂子或其他支撑剂注入裂缝,防止裂缝闭合,从而提高岩层渗透性,便于油气资源流向井口,实现开采。
技术革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20世纪中后期,水力压裂工艺技术逐渐成熟,并引入了水平钻井技术,提高了开采效率。
初始阶段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在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石油工业,当时技术尚未成熟,应用范围有限。
现代化阶段进入21世纪,水力压裂工艺技术进一步完善,开始采用更精确的定向钻井技术和高性能支撑剂,降低了环境污染,并提高了资源开采率。
技术发展历程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是石油工业中最重要的开采技术之一,尤其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采。
石油工业水力压裂工艺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天然气领域,通过压裂岩层提高天然气产能。
天然气工业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如页岩气、致密油等)的开采价值日益凸显,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成为实现这些资源商业化开采的关键技术。
非常规资源开采技术应用领域02水力压裂工艺技术流程在施工前,需要对目标地层进行详细的地质评估,包括地层厚度、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以确定最佳的水力压裂方案。
地质评估准备水力压裂所需的设备,包括压裂泵、高压管线、喷嘴、砂子输送系统等,确保设备完好、可靠。
设备准备对井口进行清理,确保井口无杂物、无阻碍,为水力压裂施工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
井口准备施工前准备通过压裂泵将大量清水注入地层,使地层压力升高,为后续的压裂创造条件。
注水当地层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通过喷嘴将携带有砂子的高压水射入地层,使地层产生裂缝。
压裂随着高压水的不断注入,砂子被携带进入裂缝,支撑裂缝保持开启状态,提高地层的渗透性。
第6章水力压裂

地层三维应力问题转化为二维方法处理
(2) 当 r ,a 时 x, y
r (时1 ,)(周m3i当n向) 随应r2着,力,0ax,1迅80。的2速3x增降y说y加低2y,。Hx H
明 圆max孔 壁 上90各,270。点 的3 周x y
说向明应最力小相周等向,应且力与发值生在
无限大平板中钻一圆孔的应力分布
圆孔周向应力(弹性力学):
无方关向。上,而最大周向应 力却y 在 的方向上。
x
y
2
1
a2 r2
x
y
2
1
3a4 r4
cos2
x
11
一、油井应力状况
2.井眼内压所引起的井壁应力
压裂过程中,向井筒内注入高压液体,使井内压力很快升 高。井筒内压必然导致井壁上产生周向应力。根据弹性力学中 的拉梅公式(拉应力取负号):
6
第一节 造缝机理
造缝条件及裂缝的形态、方位等与井底附近地层的地应 力及其分布、岩石的力学性质、压裂液的渗滤性质及注入方式 有密切关系。
破裂压力 延伸压力
地层压力
压裂过程井底压力变化曲线
a—致密岩石 b—微缝高渗岩石
7
一、油井应力状况
(一)地应力
垂向应力:上覆层的岩石重量。
H
Z 0 S gdz
Pi
Ps
1 2 1
1 Cr
Cb
4.井壁上的最小总周向应力
在地层破裂前,井壁上的最小总周向应力应为地应力、 井筒内压及液体渗滤所引起的周向应力之和:
3 y x
Pi
Pi
Ps
1 2 1
13
二、造缝条件
(一)形成垂直裂缝的条件
当井壁上存在的周向应力达到井壁岩石的水平方向的抗 拉强度时,岩石将在垂直于水平应力的方向上产生脆性破裂, 即在与周向应力相垂直的方向上产生垂直裂缝。造缝条件为:
水力压裂工艺技术

降低压裂液成本方法研究
新型低成本压裂液开发
01Biblioteka 研究开发新型低成本、高性能的压裂液体系,降低压裂液成本
。
重复利用压裂液
02
通过有效的压裂液回收和再利用技术,降低压裂液成本。
优化施工参数
03
通过优化施工参数,减少压裂液的消耗量,降低压裂液成本。
新型支撑剂材料开发与应用前景展望
高强度支撑剂材料
研究开发高强度、低密度的支撑 剂材料,提高裂缝的支撑能力和
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重要性
水力压裂技术对于提高油气藏的 采收率和产能具有重要意义,是 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之 一。
应用领域
水力压裂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 天然气、煤层气等矿产资源的开 采领域,同时也应用于地质工程 、岩土工程等领域。
02
水力压裂工艺技术原理
裂缝产生机理
01
02
03
岩石破裂
水力压裂通过高压流体作 用在岩石上,克服岩石的 抗拉强度,使其产生破裂 。
应力集中
水力压裂过程中,流体在 岩石中形成应力集中,促 使岩石产生裂缝。
裂缝扩展
一旦岩石产生裂缝,高压 流体将裂缝进一步扩展, 形成更长的裂缝。
裂缝扩展与控制方法
裂缝扩展方向控制
裂缝网络构建
通过调整压裂液的流速、压力等参数 ,控制裂缝的扩展方向。
通过多次压裂,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 ,提高储层的渗透性。
03
水力压裂工艺设备与工具
压裂车组设备组成及功能
01
压裂车
用于向地下层注入高压、大排量的 压裂液,使地层产生裂缝。
仪表车
用于监测和控制压裂过程中的各项 参数,如压力、排量等。
03
第六章 水力压裂

第六章水力压裂水力压裂(hydraulic fracturing)是利用地面高压泵组,以超过地层吸液能力的排量将高粘压裂液泵入井内而在井底产生高压,当该压力超过井壁附近地应力并达到岩石抗张强度,使地层产生裂缝。
继续注入压裂液使水力裂缝逐渐延伸;随后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混砂液,使水力裂缝继续延伸并在缝中充填支撑剂。
停泵后,由于支撑剂对裂缝壁面的支撑作用,在地层中形成足够长的、足够宽的填砂裂缝,从而实现油气井增产和注水井增注。
图6-1为水力压裂作业示意图。
水力压裂的增产增注机理主要体现在:(1) 沟通非均质性构造油气储集区,扩大供油面积;(2) 将原来的径向流改变为线性流和拟径向流,从而改善近井地带的油气渗流条件;(3) 解除近井地带污染。
水力压裂主要用于砂岩油气藏,在部分碳酸岩油气藏也得到成功应用。
图6-1 水力压裂作业示意图1—混砂车;2—砂车(罐);3—液罐(组);4—压裂泵车(组);5—井口;6—压裂管柱;7—动态裂缝;8—支撑裂缝;9—压裂液;10—储层本章从水力压裂系统工程角度全面阐述压裂造缝机理、压裂液材料性能与评价方法、裂缝延伸模拟、支撑剂在裂缝中运移分布、水力压裂设计和水力裂缝诊断评估方法,并扼要介绍水力压裂技术新发展。
第一节水力压裂造缝机理水力压裂裂缝的形成和延伸是一力学行为,水力裂缝的形态与方位对于有效发挥压裂对储层的改造作用密切相关,必须掌握水力压裂的裂缝起裂与延伸过程的力学机制。
本节从地应力场分析及获取方法入手介绍水力裂缝的形成机理、造缝条件、裂缝形态与方位、破裂压力预测方法。
图6-2为水力压裂施工泵压变化的典型示意曲线。
F点对应于地层破裂压力(使地层破裂所需要的井底流体压力),E点为瞬时停泵压力(即压裂施工结束或其它时间停泵时的压力),反映裂缝延伸压力(使裂缝延伸所需要的压力),C点对应于闭合压力(即裂缝刚好能够张开或恰好没有闭合时的压力),S点为地层压力。
压裂过程中的泵压是地应力场、压裂液在裂缝中流动摩阻和井筒压力的综合作用结果。
水力压裂技术

第六章水力压裂技术一、名词解释1、水力压裂:常简称为压裂,指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的方法,是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不仅广泛用于低渗透油气藏,而且在中、高渗油气藏的增产改造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地应力:指赋存于地壳岩石中的内应力。
3、地应力场:地应力在空间的分布。
4、破裂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与地层深度的比值。
5、闭合压力(应力):使裂缝闭合的压力,理论上等于最小主应力。
6、分层压裂:分压或单独压开预定的层位,多用于射孔完成的井。
7、裂缝的方位:裂缝的延伸(扩展)方向。
8、压裂液:压裂过程中,向井内注入的全部液体。
9、水基压裂液:以水为基础介质,与各种添加剂配制而成的压裂工作液。
10、交联剂:能将溶于水中的高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以化学链连接成三维网状型的结构,使聚合物水溶液形成水基交联冻胶压裂液。
11、闭合压力:使裂缝闭合的压力,理论上等于最小主应力。
二、叙述题1、简述岩石的破坏及破坏准则。
答案要点:脆性与塑性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破坏前总应变小于3%的岩石叫脆性岩石,总应变大于5%的岩石叫塑性岩石,总应变介于3~5%的岩石叫半脆性岩石。
岩石的破坏类型:拉伸破坏;剪切破坏;塑性流动。
其中拉伸破坏与剪切破坏主要发生在脆性岩石。
塑性流动主要发生在塑性岩石。
2、简述压裂液的作用。
答案要点:按泵注顺序和作用,压裂液可分前置液、携砂液和顶替液。
其中,携砂液是压裂液的主体液。
○1前置液的作用:造缝、降温;○2携砂液的作用:携带支撑剂、延伸造缝、冷却地层;○3顶替液的作用:中间顶替液用来将携砂液送到预定位置,并有预防砂卡的作用;注完携砂液后要用顶替液将井筒中全部携砂液替入裂缝中,以提高携砂液效率和防止井筒沉砂。
3、简述压裂液的性能及要求。
答案要点:滤失少;悬砂能力强;摩阻低;稳定性;配伍性;低残渣;易返排;货源广、便于配制、价钱便宜。
4、压裂液有哪几种类型?答案要点: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泡沫压裂液、乳化压裂液、醇基压裂液、胶束压裂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力压裂增产机理
2、沟通油气储集区
由于地质上的非均质性,地层中有产能的地区并不一定 与井底相连通。例如:砂层中透镜体,三角洲沉积的砂 体等不一定都被井所钻穿。通过压裂所形成的人造裂缝, 可以将它们与井底沟通起来,就增加了新的供油区,大 型压裂压出的较长裂缝甚至可将几个透镜体压穿,沟通 油气储集区是压裂增产的重要原因
剖水 面平
PKN
水力裂缝模型
形
,
水 平 剖 面 为 椭 圆 形
模 型 : 宽 度 剖 面 为
矩
GDK
水力裂缝模型
问缝按在 题内三三 进液维维 行体弹模 处流性型 理动问中
按题, 两进裂 维行缝 流考启 动虑裂
,
压裂施工过程中 净压力与时间关系
压裂工艺技术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限流法压裂技术
定位平衡压裂技术
首先建立在水平裂缝的前提下,在常规射孔井进 行水力压裂时,在一定的排量下通过节流产生压 差,使定位压裂封隔器坐封。利用定位平衡压裂 封隔器上的长胶筒和喷砂体的组合来控制压裂目 的层的裂缝形成的位置和吸液炮眼的数量,达到 裂缝定位和使目的层产生水平裂缝的目的。在需 要保护的薄夹层的邻近高含水部位装有平衡装置, 该装置只进液不进砂,使高含水层与压裂目的层 处于同一压力系统中,夹层上下压力平衡而得到 保护。通过大排量施工,依靠压裂液通过吸液炮 眼所产生的摩阻,大幅度提高井底压力,从而相 继压开破裂压力相近的各个目的层,一次施工可 压开3-5个目的层。
水力压裂原理
水力压裂造缝机理
形成水力裂缝的条件:
地应力的大小及其分布 岩石力学性质 压裂液性能 注入方式
三向主应力: σX、σY、σZ
裂缝垂直于最小主应力
水力裂缝形态:
σZ>σH σH >σZ
垂直裂缝 水平裂缝
水力压裂增产机理
1、改变流型
在压裂前,地层中的流体是径向地流向井底,压裂后由 于地层中形成了一条高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从井底延 伸至地层深处,所以流体就先单向地进入裂缝中,然后 单向地流入井底。从原来的径向流改变为单向流,就节 省了大量的能量
对于天然裂缝油藏,在于人工裂缝沟通天然裂缝
3、克服井底附近地层的污染
压裂后的裂缝可以解决井底污染所造成的低产后果。为 此目的所进行的压裂可以是小规模的,只要穿过堵塞区 的深度即可。但是对裂缝的导流能力却要求很高。因为 井底附近裂缝的渗透率矩面 形均 模 ,为 型 裂一 : 缝椭 宽 高圆 度 度, 剖 恒垂 面 定直 及
采取低密度射孔,大排量施工,依靠压裂液通 过射孔炮眼时产生的摩阻,大幅度提高井底压 力,从而使压裂液自动转向,以相继压开破裂 压力相近的各个目的层 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根据目的地层的物性,砂 岩厚度、纵向相邻油层情况及平面上的连通关 系,确定合理的布孔方案,确定每个目的层所 射孔炮眼数量及直径,以此来控制不同油层的 处理强度,获得所需要的产液剖面
我国在五十年代起已开始进行水力压裂技术的研究,迄 今为止已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成就与较高的经济效益
大庆油田1973年开始采用水力压裂作为油田增产增注的 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随着油田的 开发进程,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及其对于改造技术的 不同要求,压裂工艺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
水力压裂是油气井增产、水井增注的一项重要技术 措施。当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 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附近憋起超过井壁附近地 应力及岩石抗张强度的压力后,即在地层中形成裂缝。 随着带有支撑剂的液体注入裂缝中,裂缝逐渐向前延伸。 这样在地层中形成了足够长度一定宽度及高度的填砂裂 缝。由于它具有很高的渗滤能力,使油气能够通畅流入 井中,起到增产增注的作用
水力压裂原理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压裂技术的发展历程
1947年在美国进行了首次水力压裂增产作业,由于增产 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对压裂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受到普 遍重视
五、六十年代,压裂主要作为单井的增产、增注措施, 以追求单井增产增注效果为目标,没有考虑实施压裂措 施后,对油田开采动态和开发效果的影响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水力压裂逐渐成为决定低渗透油田开 发方案的主导因素。在研究制定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时, 按水力裂缝处于有利方位确定井排方位;通过研究分析不 同井网、布井密度及裂缝匹配对各项开发指标的影响,以 提高油田整体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确定井网类型、 布井密度和压裂施工规模,使水力压裂与油藏工程结合的 更加紧密,使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成为可能
七十年代,进入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开发领域,由于压裂 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加了油气的可采储量,使本来没有 工业开采价值的低渗透油气藏,成为具有相当工业储量 和开发规模的大油气田
八十年代,水力压裂已不再仅仅被孤立地作为单井的增产、 增注措施来考虑,而是与油藏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用于调 整层间矛盾(调整产液剖面)、改善驱油效率,成为提高 动用储量、原油采收率和油田开发效益的有力技术措施
计算炮眼摩阻碍的公式为:
Ppf=
3.57Q2ρ n2d4
×106
式中:Ppf:炮眼摩阻,10-1MPa; Q: 注入排量,m3/min; ρ:压裂液密度,kg/m3 n:射孔炮眼数量; d:炮眼平均直径,mm
投球法多裂缝压裂工艺技术
可用于常规射孔井,根据压开层位吸液能力高的特点,在 一个压裂层段内压开第一层后,在低压下挤入高强度暂堵 剂将已压开层的炮眼堵住,提高泵压压开第二层,然后再 堵第二层再压第三层,这样可在一个层段内形成多条裂缝, 达到一井压多段,一段压多层,提高油井产能
其它压裂工艺技术
一、滑套式分层压裂工艺技术
滑套式分层压裂管柱由投球器、井口球阀、工作 筒和堵塞器、水力压差式封隔器、滑套喷砂器组 成。其原理是利用不压井、不放喷井口装置、井 下工作筒和堵塞器,可使压裂管柱实现不压井、 不放喷起下作业。利用井下滑套喷砂器多级开关, 自下而上实现多层压裂。当每压完一层时,从井 口投入不同直径的钢球,将滑套憋到已压开层的 喷吵器上将其水眼堵死,同时打开上一层喷砂器 的水眼,开始对上一层进行压裂,从而实现不动 管柱一次连续压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