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天然气2.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前者没有产生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C.前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发生了物理变化3.烟花升空爆炸,主要发生了()。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没有变化4.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B.铁钉生锈C.用醋除去壶中水垢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A.全部是白醋B.全部是水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6.用蜡烛加热白糖时,白糖发生了()。

A.只有物理变化B.只有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7.下列物质中,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构成的是()。

A.冰B.雪C.酒精8.淀粉遇到碘酒,会生成一种()的物质。

A.蓝色B.红色C.绿色D.黄色9.下列变化中,有一项与其他两项变化不同,这一项是()。

A.树叶颜色的变化B.火柴燃烧C.铁水变铁锭10.农闲时节,人们总要把锄头存放起来,下面几种方法中最好的是()。

A.把农具埋在土中B.把农具擦干净,涂上漆C.把农具擦干净,涂上油,挂在室内11.在家里最好用什么容器存放醋?()A.铝罐B.铁罐C.玻璃瓶12.用木条和木板制作成课桌,这是发生了()。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13.铁生锈后和原来相比较,体积()。

A.变大B.变小C.一样二、判断题1.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 )2.物质之间相互混合,都会发生明显变化。

( )3.汽车表面不同颜色的喷漆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可以防锈。

( )4.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基本一样,都有助于燃烧。

( )5.我们喝的可乐和体内呼出的气体里都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 )6.我们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

( )7.只有生物会变化,像岩石、房屋、马路这样的物体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测试卷1一、填空题。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构成的,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2.我们吃米饭或馒头的时候,细细咀嚼后会感到有些甜味,这是因为米饭和馒头中含有。

要检验这种物质是否存在,我们可以在米饭或馒头上滴几滴,如果,就说明米饭或馒头中含有这种物质。

3.铁生锈的速度比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要。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有、、和产生沉淀物。

5.硫酸铜溶液是色透明的液体,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会附着色的物质,硫酸铜溶液及铁钉的变化属于变化。

二、判断题。

1.物质的变化有些是自然现象,有些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 )2.因为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空气,所以空气不是物质。

( )3.有些物质的变化很缓慢,而有些物质的变化很快。

( )4.小苏打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它能在水中溶解。

( )5.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因为铁生锈需要很长的时间。

( )6.热胀冷缩现象是物理变化。

(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只发生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2.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水蒸气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变质 B.水蒸发 C.酒精燃烧4.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白醋和小苏打混合 B.玻璃破碎 C.火柴梗被折断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接触硫酸铜溶液的铁钉表面变色B.产生大量气泡C.溶液的颜色变浅6.把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另一半露在空气中,( )最容易生锈。

A.水中的一半 B.空气中的一半 C.空气和水的交界处7.用白醋在白纸上写字,干后纸上无明显痕迹,再把红萝卜皮浸出的液体喷在白纸上,可见字迹。

这个变化属于(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试题-2 物质的变化 (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试题-2  物质的变化 (含答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一、我们身边的物质1、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3、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4、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三、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麦芽糖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四、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1、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五、铁生锈了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六、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七、控制铁生锈的速度1、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八、物质变化与我们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物理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综合测试2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综合测试2 教科版

第二单元测试题单项选择题。

1、物质的()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会产生新的物质。

A、外部变化B、本质变化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2、物质的()会伴随各种现象。

A、外部变化B、本质变化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3、米饭、淀粉遇到(),颜色发生了变化,这蓝色的物质是一种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A、酒精B、食盐C、白糖D、碘酒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一氧化碳5、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就含有()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蜡烛燃烧也有()气体产生。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一氧化碳6、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7、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

先将石灰石、黏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最后变成了水泥。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化学变化8、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化学变化多项选择题。

1、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A、外部变化B、物理变化C、本质变化D、化学变化2、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化学变化在进行着。

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尽管现象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A、改变颜色B、发光发热C、产生气体D、产生沉淀物3、()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A、水分B、空气C、阳光三、填空题。

1、世界是由()构成的,()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2、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构成的。

3、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

4、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的变化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同步作业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同步作业教科版

第二单元㊀物质的变化界第二单元㊀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一㊁填空题1.整个世界都是由㊀㊀㊀㊀构成的,构成世界的物质都会㊀㊀㊀㊀㊀㊀㊂2. 火柴燃烧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㊀㊀㊀㊀了新物质㊂3. 易拉罐被压扁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只是㊀㊀㊀㊀㊀㊀发生了变化,㊀㊀㊀㊀㊀生成新物质㊂二㊁简答题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㊁填空题1.蜡烛熔化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物质,因此这个变化过程称为㊀㊀㊀㊀㊂2.纸张被撕碎是㊀㊀㊀㊀㊀,纸张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是㊀㊀㊀㊀㊀㊂(填 物理变化 或 化学变化 )二㊁判断题1.铁不会和任何物质发生变化㊂(㊀㊀)2.化学变化一般都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㊂(㊀㊀)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㊂(㊀㊀)第二单元㊀物质的变化界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㊁填空题1.把碘酒滴在米饭上,米饭会立即变成㊀㊀㊀㊀色㊂2.我们口腔内的唾液中有一种帮助消化的酶 唾液淀粉酶,这种酶能将㊀㊀㊀㊀㊀转化为㊀㊀㊀㊀㊀,所以我们在咀嚼馒头时过一会儿后会感觉到甜味㊂二㊁简答题如何判断一种物质中是否含有淀粉?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㊁填空题1.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火柴㊀㊀㊀㊀,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㊂2.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㊀㊀㊀㊀㊀㊀气体,这个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属于㊀㊀㊀㊀变化㊂二㊁判断题1.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密封环境中是划不燃火柴的㊂(㊀㊀)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 二氧化碳㊂(㊀㊀)3.我们喝的一些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㊂(㊀㊀)第二单元㊀物质的变化界5.铁生锈了一㊁填空题1.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㊀㊀㊀㊀变化㊂2.铁与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同时接触时就会生锈㊂二㊁判断题1.铁锈和铁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铁变成铁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变化㊂(㊀㊀)2.铁生锈将造成大量的钢铁损失,所以我们应想方设法减缓铁生锈的速度㊂(㊀㊀)3.铁放在空气中会生成铁锈,但把铁放在水里与空气隔绝就不会生锈了㊂(㊀㊀)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㊁填空题1.用镊子夹住一根光亮无锈的铁钉放入㊀㊀㊀㊀色的硫酸铜溶液中,然后取出,会看到铁钉表面覆盖上了一层㊀㊀㊀㊀色的物质㊂2.木材燃烧能够发光发热,白炽灯也能发光发热,但前者是㊀㊀㊀㊀变化,后者是㊀㊀㊀㊀变化㊂3.将水加热到沸腾,水变成了水蒸气;在白醋中加入小苏打,产生了二氧化碳㊂在这两个变化中,前者是㊀㊀㊀㊀变化,后者是㊀㊀㊀㊀变化㊂二㊁判断题1.化学变化一定有沉淀物生成㊂(㊀㊀)2.有气体出现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㊂(㊀㊀)3.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㊂(㊀㊀)第二单元㊀物质的变化界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㊁填空题1.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㊀㊀㊀㊀和㊀㊀㊀㊀共同作用的结果㊂2.控制铁生锈最根本的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然后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物质,使铁与㊀㊀㊀㊀㊀和㊀㊀㊀㊀㊀相隔绝㊂二㊁简答题为什么浸没在水中的铁制品也会生锈?8.物质变化与我们一㊁填空题1.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㊀㊀㊀㊀㊀㊂2.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燃放时,发生了剧烈的㊀㊀㊀㊀㊀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㊂3.温度计是根据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这种变化是㊀㊀㊀㊀㊀㊂二㊁判断题1.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㊂(㊀㊀)2.在我们的生活中,物质时刻都在进行着变化㊂(㊀㊀)3.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在我们的身体内发生了化学变化㊂(㊀㊀)。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练习题2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练习题2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练习题2一、填空题: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状态、形状或形态、形状)2.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淀粉)3.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的标准是()[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否产生新的物质)4.()的共同作用是使铁容易生锈的原因。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空气和水或水和空气)5.将铜丝抽成细丝用来做导线,这一变化属于()变化,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物理)6.而铜器放置久了会生成种绿色的物质,这种变化属于()变化。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化学)7.由于煤、石油等化学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的(),导致全球气候、土壤、大陆和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二氧化碳)8.植物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新鲜的氧气,这是()变化。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化学)9.打开电灯开关,电灯就会发光发热,这是()变化。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物理)10.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是()变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练习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练习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一、填空1、世界是由()构成的。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

二、判断1、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不是物质。

()2、岩石、马路、房屋非常坚固,不会发生变化。

()3、我们能看见的或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三、举出5种以上的身边的常见的物质四、选择(1)把易拉罐压扁(2)把火柴点燃(3)河水结冰(4)把纸撕碎(5)把铁丝折弯(6)把蜡点燃(7)把纸烧掉(8)铁生锈在这些物质的变化中,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的变化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有()第二课物质发生了变化一、名词解释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二、简述沙子和大豆混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能将它们分离开吗?你有什么办法?三、判断1、只要是两种物质混合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而且无法将它们分离开。

()2、给物体加热后,都会变成其他的物质了()。

第3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填空1、把米饭放进嘴里慢慢咀嚼会出现()味,这说明米饭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2、在米饭中滴入几滴碘酒会变成()色的物质,这个变化属于()变化。

二、判断1、米饭一放进口中就会有甜味出现()2、面包遇到碘酒不会发生改变。

()3、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用碘酒来检验。

()三、选择1、米饭的主要成分是()(1)糖 (2)蛋白质(3)淀粉2、米饭、淀粉遇到()后,颜色会发生变化,这种蓝色的物质是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1)墨水 ( 2)碘酒 (3)酒精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填空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这种气体是(),能使燃着的火焰()2、我们在喝饮料时冒出的是()气体;我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也是()二、选择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反应是()(1)缓慢的(2)不发生变化(3)剧烈的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是属于()变化(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三、简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那些变化?(提示:产生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能使燃着的火柴发生什么变化等)第5课铁生锈了一、判断1、铁片生锈后,更容易导电了()2、铁生锈的过程是非常快的。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附答案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Array(总分:100分时间:30分钟)2分,共26分。

世界是由构成的。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和,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比如、、、。

硫酸铜溶液是色的,和铁钉反应后铁钉表面有色物质附着,硫酸铜溶液会逐渐变浅。

根据的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写出两种淀粉含量较多的食物:、。

4分,共20分。

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的变化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不发生变化对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是蓝色的粉末B、白醋是白色的液体C、白醋是无色的液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下列哪种环境下铁容易生锈( )。

A、缺水的沙漠B、潮湿的海边C、干燥的高原下列食物中淀粉含量较多的是( )。

A、白萝卜B、番薯C、肥肉,错的打“×”。

每小题3分,共30分。

物质变化有快有慢,但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 )因为我们摸不到看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 )光和火焰都是物质。

( )生产水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食物要经过许多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 )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 )1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产生了新物质。

( )18.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 )19.咀嚼米饭5分钟感觉微甜,说明米饭本身的味道是甜的。

( )20.只要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 )四、科学探究:第21小题9分,第22小题10分,第23小题5分,共24分。

2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22.根据下表的记录情况,你能得出哪些结论?铁钉在不同的地方生锈情况记录表23.请用图表的形式归纳本单元的知识内容:【附加题】第24题12分,第25题3分,共15分。

24.实验设计:研究铁生锈的原因。

(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有关吗?(2)我们的假设:(3)实验方案: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产生新物质
火柴、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产生气体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和铁钉
【学以致用】
1.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
(2)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 物理变化
(4)瓷碗破碎。 √
(5)面发酵。 (6)石蜡熔化。 √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蓝色透明 10、硫酸铜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 的液体,浸入 溶液变淡 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会看到_________ ,铁钉
上有_________________ ,并产生_________ 。 棕红色附着物 新物质
选择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B、淀粉 C、甜蜜素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物质 构成,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 4、世界都是由______ ___, 形态 、_____ 大小 等,没有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 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叫_________ 物理变化 。有些变化产 化学变化 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___________ 。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 和_______ 是否产生新物质 。 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变成液体 6、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_____ , 产生新物质 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_______ 。 7、在加热白糖过程中,蜡烛也在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和物 理变化,___________ 是物理变化,生成 _______ CO2 是 蜡烛变短 化学变化。
1、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 B )。 A、糖 2、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C )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不是马铃薯也不是碘酒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 C )。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选择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4、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C )。 A、只是空气 B、只是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5、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
5、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颜色变浅。( √ )
判断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6、火药是古代的炼丹道士发明的。(√ ) 7、人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空气、火不是物质。( × 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 √ ) 9、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 会产生新的物质。( √ ) 10、物质变化的速度基本一样。( × )
无变化
锈很多了
E
F
有盖子的干燥 无变化 瓶子里
煮沸密闭的蒸 无变化 馏水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根据A、B和E、F,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水对铁具有腐蚀性,能加快铁生锈。 根据B和D,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环境下铁生锈速度不一样。 根据A、B和D,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菜油和干燥的环境能防止铁钉生锈。 根据C和E,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物质形状、状态、体积和位置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
判断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11、二氧化碳气体能帮助蜡烛燃烧,使蜡烛的火焰越烧 越旺。(× ) 12、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呢?
实验一: 1、往瓶子里插 入燃烧的细木条。
不支持燃烧
实验二:
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 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有什么现 象呢? 蜡烛上的火熄灭了 气体比空气重
铁钉在不同地方生锈情况记录表
类 别 时 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A
B
空盘子
水盘子
无变化
水变色
无变化
有点生锈
无变化
锈多了
有点生锈
生锈更多了
Cபைடு நூலகம்
D
菜油盘
盐水盘
无变化
水变红色
无变化
锈多了
无变化
锈更多了
火焰会( A )。 A、马上熄灭 B、继续燃烧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了
6、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 C )部分
最容易生锈。 A、在空气中的半根
B、在水中的半根
C、在空气和水交界处
选择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7、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中,能呈现蓝色的是( B )。 A、鸡蛋清 B、面包 C、酱油 8、( C )的环境能减缓铁生锈的速度。
A、潮湿 B、高温 C、干燥
判断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 ) 2、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会发生物理变化,也会发生化 学变化。( √ )
3、馒头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馒头含淀粉。( √ ) 4、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特性, 我们可以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 )
六下科学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复习
物质
生活中的物质 什么是物质
物质变化有快有慢 产生沉淀物(硫酸铜和铁等)
发光发热(如蜡烛燃烧等)
现象
化学变化
改变颜色(在淀粉上滴碘酒等) 产生气体(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等)
物质变化
特点:产生新的物质 改变形态(如加热水、水结冰等) 现象 改变大小(体积、重量) 改变形状(如折纸等) 特点:不产生新的物质
发 光 发 热
产 生 气 体
产 生 沉 淀 物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物质 ,整个世界都是由______ 物质 构成的。 ______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 不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生成新物质 3、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如 发光发热 、_________ 改变颜色 、产生沉淀 _______ ________和产生气体 _____ 等。
实验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1、铁生锈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方案。 研究的问题: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 我们假设: 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头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实验材料: 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2、 实验方法: 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 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3、每天观察 记录一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物质的变化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和豆子 伴随的主要现象 状态改变 形状改变 形状改变 无明显变化 改变颜色有焦味 颜色改变 产生气体
颜色改变 颜色改变、附着物
特点
科学概念
物理变化
特点:没有产生 新物质
物质是变化的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复习指南
(1)世界是由( )构成的,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 是( ),所有的( )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 (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 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 ), 如( )和( )混合;有些变化产生了( ),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 的变化称为( ),如( )和( )混合。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 )。 (4)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 )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 叫( )的东西,当它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 ),产生了一种新物质。 (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往往会伴随着产生种种现象,如( )、 ( )、( )、( )等。 (6)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 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附有红色的( ),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 色会( ),这种变化属于( )。 (7)铁生锈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含淀粉的食物
不含淀粉的食物
化学变化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 √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
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玉米、花菜、胡萝卜、土豆、番薯、菠菜 、苹果、面包、番茄、桔子、白糖、洋葱 、馒头、南瓜 类别 食物名称
玉米 、土豆 、番薯、苹果 、面包、馒头 、南瓜 花菜 、胡萝卜、菠菜 、番茄 、桔子 、白糖 、洋葱
米饭上滴碘酒
混合沙子和黄豆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易拉罐变形 硫酸铜与铁钉反应 白糖加热
水结冰
上述实验分别会产生什么现象?有什么特点?哪些是物理变 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概念图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特点
化学变化 特点
没有产生新物质
现象
产生新物质
现象
改 变 形 状
改 变 大 小
改 变 状 态
改 变 颜 色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8、白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小苏打和白醋 无色透明有酸味 二氧化碳 。二氧 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__________
比空气重 、 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它________ ______。 不支持燃烧 发光发热 、 9、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常见的有__________ 改变颜色 、________ 产生沉淀 、_________ ________ 产生气体 。根据这些 化学 现象能初步判断是否是________ 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