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市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估及提升对策

合集下载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2024

青岛调查报告(最新)(一)引言概述这份青岛调查报告旨在对最新的青岛市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青岛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经济、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迅速。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说明,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结构、环境保护和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一、经济发展1. 青岛的GDP持续增长,并逐步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2. 外贸贸易额大幅增长,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贸易港口。

3. 举办国际会议和展览活动的能力在增强,为青岛带来了更多商务机会。

4. 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内外资企业进驻青岛。

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改善城市交通,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2. 建设国际标准的港口和航空运输设施,提高物流效率。

3. 扩大水、电、气供应网络,确保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5. 建设高品质的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人口结构1. 青岛市人口规模逐年增加,人口密度逐渐增加。

2.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

3.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养老保障面临挑战。

4. 高等教育和人才引进吸纳,优化人才结构和人口结构。

5. 加强社区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福利。

四、环境保护1. 青岛市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2. 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空气质量。

3. 推动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4. 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自然水源和水生态环境。

5. 增加绿化覆盖面积,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五、未来发展规划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推动青岛的绿色发展。

2. 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和科技研发能力。

3. 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产业的质量和影响力。

4. 深化改革,提高市场化经济发展水平。

5.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合作机会和市场。

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评估

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评估

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评估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评估是在当前全球化与城市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各个城市都在竭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吸引投资和人才,进而实现可持续区域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重要性、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及方法、区域发展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竞争力的概念与重要性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全球和国家经济体系中相对于其他城市、地区或国家的能力和优势。

城市竞争力是各个城市在全球化时代中获得优势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吸引外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与方法评估城市竞争力需要综合考虑一系列的指标,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量化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1. 经济指标:包括GDP增长率、人均收入、产业结构等指标,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

2. 社会指标:包括人口素质、教育水平、医疗保健等指标,反映城市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本。

3. 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指标,反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

4. 基础设施指标:包括交通网络、通信设施、供水供电等指标,反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

评估城市竞争力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主观评价法和客观指标法。

主观评价法侧重于专家的主观判断和意见收集,而客观指标法则通过数据分析和指标统计来进行评估。

三、区域发展评估城市竞争力与区域发展密不可分。

区域发展评估是对一个较大范围内的地理区域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该区域多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等因素。

区域发展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该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并为区域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

区域发展评估涉及到多个城市和各自的竞争力评估指标,同时需要考虑到区域内的协同效应和合作发展的潜力。

评估的方法可以结合城市竞争力评估的方法进行,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例如,可以将城市竞争力评估的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得分,并根据得分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政策措施。

2024年青岛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青岛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青岛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青岛作为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旅游业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青岛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市场概况青岛旅游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

根据相关数据,青岛市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递增。

2019年,青岛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500亿元人民币。

这显示了青岛旅游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潜力。

市场特点青岛旅游市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多样化的旅游资源:青岛以其优美的海滩、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这里拥有世界遗产景点、温泉度假村、美食街和购物中心等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

2.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青岛旅游市场的游客来源广泛,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经济背景的人群。

一方面,有高端游客追求奢华度假体验;另一方面,也有自助游客寻求亲近大自然和文化交流的低成本旅游方式。

3.旅游季节性波动: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青岛旅游市场呈现出季节性波动的特点。

夏季是市场的旺季,游客数量激增;而冬季则相对较少游客光临。

因此,青岛需要通过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活动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以提高旅游市场的平衡发展。

市场挑战青岛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1.品质提升的压力: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青岛旅游市场需要更好地满足游客对服务质量和体验的要求。

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是当前市场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青岛作为一座生态城市,需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保意识,控制旅游规模,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是保持青岛旅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更多城市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青岛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不仅需要积极推广青岛旅游品牌,还需要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3卷) 总目次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3卷) 总目次

类具 连续 时滞 二维神经 网络模 型 的 Ho f p 分支 …… …… …… …… ……… …… …… …… … 唐长 兵( 4 ) 5 —1
抗 生素 脉冲作 用 的微生物 竞争模 型 分析 … …… …… ……… … ……… …… ……… … 鞠培 军 , 张 卫( 9 ) 5 —1 GlnT o s n棱镜 高性 能宽带 减反 射膜 的研 制及性 能测 试 …… … 郝殿 中, a - h mp o 吴福全 , 闫 斌 , 6 —1 等( 3 ) 不 同 的氧氩 比对 Z O 薄膜性 能 的影 响 … …… …… ……… …… …… … 潘 志峰 , 一 方 , 清 山, 6 —1 n 袁 李 等( 5 ) 测 量晶 体相位延 迟量 的 A 4波片 法研究 … …… …… ……… …… …… …… ……… … 孔 / 超 , 国华( 9 ) 李 6 —1
维普资讯
曲阜 师 范 大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0 7年 ( 3 20 第 3卷 )
总 目 次
黎曼 流形 上布 朗运动关 于测 地球 击 中时 的矩 …… …… …… ……… …… …… ……… …… 欧 阳顺 湘 ( —1 1 ) w 概 率空 间上 的车 贝晓夫不 等式 及大数 定 理 …… ……… … ……… …… 孟 庆 , 一 刁宗鑫 , 慧玲 ( — 1 何 5 )
青 岛市 城市竞 争力评 估及 提升 对策 …… …… …… …… …… ……… …… …… …… 于
伟 , 小刚( 9 ) 杜 9 —1
山东省 区域发 展与 空间结 构研 究 …… …… ……… …… …… …… ……… …… …… … 周 长春 , 王西伟 ( 0 —1 14 ) 全 国城 市汉族 儿童青 少 年身高 、 体重 发育 的研 究 …… …… …… ……… …… …… … 陈 亮 , 翟连林 ( 0 —1 19 )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大调研报告(二)引言:青岛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海洋城市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

本文将对青岛市进行大调研,深入了解其发展现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经济发展情况1. 青岛市GDP的增长趋势及主要驱动力2. 优势行业与发展前景分析3. 外资引进与合作成果4. 企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展望5. 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策略及实施情况二、城市规划与建设1. 城市整体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与改善3. 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4. 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营情况5. 城市景观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三、人口与社会问题1. 青岛市人口结构分析及趋势预测2. 教育资源分配与优化3. 就业形势与人才培养4. 社会保障体系与改革5. 社会服务水平提升与社会治理创新四、文化与旅游1.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推广3. 文化旅游融合的模式与实践4. 特色旅游资源挖掘与开发5.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质量提升五、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1. 青岛市在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及影响力2.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成果3. 外交使命与对外宣传4. 民间交流与友好城市关系建设5. 区域发展战略与未来合作方向总结:本文基于对青岛市的大规模调研,全面分析了其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与社会问题、文化与旅游、区域合作等多个方面的现状与展望。

通过本次调研,为青岛市的可持续发展及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青岛市在未来必将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并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

青岛:品牌名城的品牌隐忧

青岛:品牌名城的品牌隐忧

青岛:品牌名城的品牌隐忧引言概述:青岛作为中国的知名城市,以其优美的海岸线、浓厚的啤酒文化和良好的城市环境享誉全国。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品牌隐忧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从城市形象、环境质量、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和文化传承五个方面探讨青岛作为品牌名城的品牌隐忧。

一、城市形象1.1 城市建设规划缺失:青岛的城市建设规划长期以来存在滞后和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城市形象不够统一和完整。

1.2 建筑外观乱象:城市中存在大量外观简陋、风格不统一的建筑,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的美观度。

1.3 城市标志缺失:缺乏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建筑或景点,使得青岛的城市形象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

二、环境质量2.1 空气质量下降:随着城市工业化和交通发展,青岛的空气质量逐渐下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2.2 垃圾处理难题: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导致垃圾处理难题日益突出。

2.3 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受到威胁,环境质量下降。

三、产业发展3.1 产业结构单一:青岛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啤酒、海洋产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

3.2 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青岛的企业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影响了城市整体品牌形象。

3.3 人才流失严重:由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青岛面临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四、城市管理4.1 城市规划执行不力:城市规划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城市建设存在混乱和不协调的现象。

4.2 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市政设施建设不完善,城市管理效率低下。

4.3 城市安全隐患存在:城市安全隐患较多,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频发,城市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五、文化传承5.1 文化传承不足:青岛的历史文化传承不足,城市缺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5.2 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不足,影响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青岛市城乡统筹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

青岛市城乡统筹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

源禀 赋 和 社 会 开 放 程 度 等 问题 的 影 响 , 不 同地 方 的 城 乡统 筹 发展 状 况 也 不尽 相 同 。 青 岛 市作 为 山 东省 最 大 的 经 济
城 市, 近 年 来 出 台 了一 系列 文 件 要 加 快 推 进 城 乡统 筹 发 展 , 但 在 实 践 中也 存 在 许 多 问题 。 为 了继 续推 进 青 岛 市城
目前 , 青岛市 已经到了“ 以工促农 、 以城带 乡” 的 发 展 阶
田水利设施建设 8万余项 。 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 0 . 6 , 节水
灌 溉 面积 占有 效 灌 溉 面 积 的 4 9 . 5 %。到 2 0 1 0年 , 农 机 装 备 总
动力 达 到 8 3 0万 千 瓦 以 上 ,玉 米 生 产 全 程 机 械 化 水 平 达 到 8 0 %。农 业 科 技 贡献 率 不 断 提 高 , 主要 农 产 品 良种 覆 盖 率 达
升级 , 截至 2 0 1 0年 , 畜牧 业 在 农 业 中 的 比重 已 达 到 4 5 %以 上, 肉、 蛋、 奶 总产 量达 年增 幅 5 %; 水 产 品 总 产 量 年 增 幅
பைடு நூலகம்
的十六大也 明确提 出 , 解 决“ 三农 ” 问 题 必 须 要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青 岛市 作 为 山 东 省 最 大 的 经 济 城 市 。是 东 部 地 区重 要
源工 程 为 重 点 的农 田水 利 工 程 。 到2 0 1 0年 底 , 全 市 已完 成 农
然 存 在 较 大 差 距 ,城 市 和 农 村 统 筹 发 展 问 题 还 待 进 一 步 研 究 。本 文基 于 青 岛市 城 乡 统 筹 现 状 .针 对 实 践 中存 在 的 问 题, 提 出 了 继续 推 动青 岛 市城 乡统 筹 的对 策 建 议 。 二、 青 岛 市城 乡统 筹 水 平 现 状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

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

DOI :10.16675/14-1065/f.2021.10.001山东省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陈星宇(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综合评价城市的竞争力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通过整理山东省2014—2018年的统计年鉴资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比较全面的评 价指标体系,选取了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科学教育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4个城市竞争力的二 级指标。

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山东省17个城市竞争力的综合得分,总结 优劣势,为城市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法;山东省文章编号:1004-7026(2021) 10-0001-05 中国图书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城市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 国家发展的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发展在经济发 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 的具体体现,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正 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逐步 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 80年代美国Peter 教授选取经济因素和战略因素作 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一级指标;90年代哈佛大学 Porter 教授提出了国家竞争力的概念和“钻石理论”模 型;1990年巴克内尔大学的克雷斯尔教授提出了“双 框架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解释性框架要素和显示 性框架要素。

其中以Porter 的国家竞争力模型的影响 较大。

国内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相关研究,强调资 源配置,重视经济效益。

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中最有 代表性的是倪鹏飞(2001)倒提出的“弓弦箭模型”“飞轮 模型”。

随后国内学者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总结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竞争力评 价分析体系叫然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经济指标数据也在不 断更新完善,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综合考量 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数据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A200323)青岛市城市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估及提升对策于伟1,杜小刚2,于绍璐1(1.曲阜师范大学资源与规划学院,山东曲阜273165;2.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摘要:城市竞争力分析离不开特定的区域背景,但是区域选择不能仅局限于城市腹地,应根据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区域进行综合评价;依据地理学区域的思想,结合研究对象的行政地位和区位特点,从全国、东南沿海和山东省3种区域层次评价了青岛市的城市竞争力;指出目前由于城市规模小、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局限,青岛市只能作为山东省内的核心城市;青岛市在外向型经济、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优势,使青岛具有成长为更大地域范围核心城市的潜在竞争力;提出提升青岛市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青岛市;城市竞争力;区域;对策UrbancompetitivenessevaluationandpromotionstrategiesofQingdaoCityYUWeietal(CollegeofResourcesandPlanning,QufuNormalUniversity,Qufu273165,China)Abstract:Basedontheregionalperspectiveofgeography,ThisarticlestudiestheurbancompetitivenessandanalysesthestrengthandweaknessofQingdaointhreedimensional:inChina、inSoutheastseaboard、inShandongprovince.Accordingtotheresearch,citysize、urbaninfrastructure、urbancomprehensioncompetitivenessofQingdaoislow,thisdeterminesitisonlythecorecityofShandongprovince.ButQingdaohaspredominanceattourism、seaport、export-orientedeconomy,thisindicatesitcanbecomethecorecityoflargerregion.Intheend,thearticleputsforwardeffectivemeasurestopromotetheurbancompetitiveness.Keywords:Qingdao;urbancompetitiveness;regional;promotionstrategies近年来,青岛市的综合实力正逐步赶超省会济南,2008年承办奥运会项目,目前国际制造业向中国东南沿海转移,青岛市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其“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构想,必须认清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

本文分别在全国、东南沿海和山东省内3种尺度区域内,应用城市竞争力的定量分析框架评价了青岛市的竞争力,综合判断城市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提高青岛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1青岛市竞争力的测算借助城市竞争力量化分析的框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各城市的分类竞争力得分,以分类竞争力得分作为标准化数据,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综合得分。

1.1指标的选取到目前为止,国际上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可以精确测量的相对地位与水平,如GDP、地方财政收入、利用外资规模等;二是无法精确测量但构成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如城市形象、城市知名度、政府管理水平等。

根据不同区域尺度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可比性、综合性等原则,本文选取城市综合经济实力(Y1)、对内对外开放程度(Y2)、产业结构与效益(Y3)、科学技术与文化(Y4)、环境质量(Y5)、基础设施(Y6)和城市规模(Y7)等7个方面的48项指标(X1 ̄X48)构建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Y1城市综合经济实力X1:GDP(亿元)X2:人均GDP(元)X3:GDP增长率(%)X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X5:财政收入(万元)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7: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万元)X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Y2城市对内对外开放程度X9: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X10:国际旅游收入(万美元)X11:客运总量(万人)X12:货运总量(万t)X13:民用航空客运量(人)X14:民用航空货邮运量(t)Y3产业结构与效益X15: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数(万人)X16: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万元)X17: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18:二、三产业占GDP比重(%)X19:金融业从业人员(万人)X20:科技术和地质勘查从业人员(万人)Y4科学技术与文化X21: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元)X22:教育行业从业人员(万人)X23: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册、件)X24:高等学校数(所)X25: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人)X26: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人)X27:剧场影院个数(个)Y5环境质量X28: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X2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30:城市环境设施投资额(万元)X3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X3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X33:生活污水处理率(%)X3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Y6基础设施X35:人均铺装道路面积(m2)X36: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辆)X37:人均住房使用面积(m2)X38: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人)X39:每十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张)X40: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户)X41: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m3/人)X42:人均生活用电量(kW・h)X43:邮政业务收入(万元)X44:电信业务收入(万元)。

Y7城市规模X45:市辖区年末总人口(万人)X46:非农业人口(万人)X47:建成区面积(km2)X48:市辖区土地面积(km2)。

1.2计算方法和结果在7类要素的基础上建立变量为48,样本容量分别为35,14和7(不同层次区域的城市个数)的原始评价数据(市辖区),利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分类主成分和综合主成分表达式,计算各个城市的分类和综合主成分得分,计算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2城市竞争力与地位的分析下面分别从全国范围的35个省会及计划单列市、东南沿海14个港口城市、山东省内17地市3种层次的区域综合分析青岛市城市竞争力及存在问题,作为提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No.2TERRITORY&NATURALRESOURCESSTUDY・1・文章编号:1003-7853(2007)02-0001-02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城市竞争力对策制定的依据。

2.1在35个省会及计划单列市中表1列出了2003年35个城市的综合及分项城市竞争力得分。

青岛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居13位,说明青岛市整体水平在全国省会及计划单列市中比较高。

青岛市环境质量居第4位,对内对外开放程度居第7位,实际利用外资额仅次于苏州、沪、深,居全国第4位,说明青岛市经济外向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国际吸引力。

但是青岛市基础设施竞争力位居第24位,科技文化竞争力居第19位,表明青岛市基础设施、文化娱乐设施配套相对不完善,与青岛市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

其中,青岛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每万人拥有影剧院、每百人拥有图书馆藏书量、每十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等指标的绝对数量与首位城市相差较大。

青岛市城市规模竞争力居第21位,反映了青岛市表135个省会及计划单列市城市竞争力得分城市YY1Y2Y3Y4Y5Y6Y7上海5.61966.70376.46814.01275.3454-0.88131.41184.5826北京5.06364.59143.53353.83196.31840.13571.08556.3775深圳3.16873.27012.29391.56360.12321.47994.8698-0.3256广州2.37883.79652.30751.41411.4033-0.19441.06661.7983天津0.90181.09430.31800.86230.8902-0.0596-0.46262.6501杭州0.63621.30600.15350.36440.61960.8283-0.1889-0.0026南京0.61000.73410.41870.08620.87830.7152-0.50861.2346成都0.3809-0.23201.4166-0.1318-0.20410.18430.40930.3530长沙0.1942-0.7142-0.57720.31210.55740.15151.0811-0.2429沈阳0.13660.0320-0.0606-0.03200.05510.7064-0.36900.6707武汉-0.0229-0.14370.1058-1.66721.7206-0.3087-0.41812.1618济南-0.0428-0.3421-0.7201-0.14930.65050.7543-0.1173-0.1712青岛-0.0990-0.18620.4336-0.0015-0.51350.8196-0.4296-0.8860宁波-0.17190.9077-0.20450.3387-1.11110.2320-0.3320-1.0534大连-0.19660.51790.2008-0.8938-0.62250.6117-0.2860-0.3655福州-0.2569-0.7199-0.4357-0.1753-0.30080.67100.4090-1.2249长春-0.2924-0.4282-0.80300.3857-0.53800.7374-0.6022-0.2401厦门-0.3752-0.2723-0.2399-0.0460-0.74830.5282-0.1159-1.4242郑州-0.4045-1.1201-0.96160.1850-0.15020.06810.5291-0.9700合肥-0.4900-0.1682-1.13730.2205-0.4488-0.11290.1568-1.3713西安-0.5719-0.8480-0.5437-0.28360.1786-0.2035-0.87050.3123重庆-0.5735-0.74980.8588-0.8553-0.3799-1.8669-0.99722.7520太原-0.7179-1.4063-0.82800.0607-0.6468-0.0732-0.0716-0.7961石家庄-0.8545-0.9882-0.93590.2674-0.6475-0.3532-0.5995-1.1064哈尔滨-0.9015-0.7400-0.8994-0.83190.4311-1.62400.0430-0.3506乌鲁木齐-0.9881-1.2361-0.8708-1.0890-1.4184-0.95410.8921-0.0679南昌-0.9896-0.9365-1.0501-1.0684-0.60760.5884-0.4006-1.3752南宁-1.1764-1.4241-1.0844-1.4409-0.9938-0.12730.4592-1.2597昆明-1.2028-1.0560-0.47500.0718-1.30890.4748-2.6540-0.4579呼和浩特-1.2713-0.9867-1.1716-0.2847-0.8375-0.9939-0.6189-1.3596兰州-1.3183-1.5361-1.2759-0.1184-0.8840-1.0589-0.5399-1.0394贵阳-1.4109-1.6622-0.8760-0.4886-0.8365-1.2198-0.6831-0.9765西宁-1.5443-1.6442-1.3944-0.2754-1.5339-1.1586-0.1170-1.7985银川-1.5946-1.7563-1.3952-2.1053-1.32080.43530.0306-1.6510海口-1.619-1.6682-0.5158-2.0386-1.99170.9556-1.0689-1.3762注: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