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适用法表格
法律法规一览表

法律法规一览表法律法规一览表1. 介绍在现代社会,法律法规的存在和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涉及到各个领域,从刑法到劳动法,从环境保护法到知识产权法。
本文档将以法律法规一览表的形式一些常见的法律法规,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2. 刑法刑法是指规定了国家对于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和处罚的法律法规。
它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犯罪行为的惩罚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中国刑法的基础法律,规定了各类罪名和相应的刑事责任与处罚。
刑法包括了盗窃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等各类犯罪行为的定义和处罚标准。
3. 民法民法是指规范民事法律关系,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国民法的基础法律,规定了包括人身权、财产权、婚姻家庭关系等在内的各类民事权益。
民法包括了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等各类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公民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起到重要作用。
4. 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行为、规范行政组织活动和限制行政权力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中国行政法的基础法律,规定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程序和行政争议的处理方式。
行政法包括了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裁决法等各类法律法规,对于规范行政活动、保护公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5. 劳动法劳动法是指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劳动和谐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国劳动法的基础法律,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内容。
劳动法包括了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各类法律法规,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6.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保障人民健康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法的基础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和措施。
环境保护法包括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各类法律法规,对于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法律法规记录表格

法律法规记录表格法律法规记录表格1. 引言法律法规记录表格是一种用于整理和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信息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和查找特定法律法规的内容,提供便捷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法律法规记录表格,并提供一个示例表格供参考。
2. 使用方法2.1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法律法规记录表格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内容:电脑或方式等可编辑文档的设备;文本编辑器,如Typora、Visual Studio Code等;法律法规的相关信息,包括名称、编号、生效日期、修订日期等。
2.2 创建表格在文本编辑器中创建一个新的文档,按照以下格式创建表格:序号名称编号生效日期修订日期1 法律1 001 20220101 202202012 法律2 002 20220301 202204013 法律3 003 20220501 20220601按照上述格式,依次填入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每行对应一个法律法规。
2.3 表格维护维护法律法规记录表格主要包括新增、删除和修改。
新增法律法规:在表格最后一行,填入新的法律法规信息。
删除法律法规:删除对应行的法律法规信息。
修改法律法规:修改对应行的法律法规信息。
3. 示例表格以下是一个示例表格,用于记录几个法律法规的信息:序号名称编号生效日期修订日期1 法律1 001 20220101 202202012 法律2 002 20220301 202204013 法律3 003 20220501 202206014 法律4 004 20220701 202208015 法律5 005 20220901 20221001以上表格包含了5个法律法规的信息,按照序号从小到大排列。
4. 总结法律法规记录表格是一种简洁、有效的方式来管理和查找相关法律法规的信息。
通过使用文本编辑器,我们可以方便地创建、维护和修改这样的表格。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表格的格式和内容,以满足具体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和使用法律法规记录表格有所帮助!。
2012年新旧刑诉法对照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说明:
1、红色表示对原法条修改的部分,通过版里带有下划线的表示对草案的修改
2、本表格是对网上流转的新旧对照表的的表格修改而成,可能在某些地方有错误,请参照正式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5号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表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损害赔偿范围)损害赔偿项目名称法律依据计算公式备注1医疗费第17条第19条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护理费及其他费用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
2误工费第20条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X误工时间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或者相近行业上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3住院伙食补助费第23条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X住院天数大连市标准为50元/天4护理费第21条护理费赔偿金额=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X护理天数大连市标准为50~80元/天5住宿费第23条住宿费赔偿金额=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标准X住宿时间6残疾辅助器具费第26条残疾用具费=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7交通费第22条交通费赔偿金额=实际发生费用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就医以及转院的交通费用8残疾赔偿金第25条残疾赔偿金额=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X伤残系数X赔偿年限非农户口依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连11年为24276元)农村户口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连11年为14213元)9丧葬费第27条丧葬费赔偿金额=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X6个月大连1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9730元10死亡赔偿金第29条死亡赔偿金额=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X 20年非农户口依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连11年为24276元)农村户口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连11年为14213元)11被抚养人生活费第28条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年消费性支出X抚养年限非农户口依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大连11年为18846元)农村户口依据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大连11年为7599元)12营养费第24条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13精神损害抚慰金第18条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法律常用表格:解决法律问题的利器

法律常用表格:解决法律问题的利器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
从签订合同到起诉诉讼,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处理法律事务时都需要填写各种表格。
法律常用表格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方式,帮助我们解决法律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表格及其使用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法律问题。
1. 合同表格签订合同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法律行为。
无论是租房合同、购买商品合同还是劳动合同,都需要填写合同表格。
合同表格一般包括各方当事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签字等基本信息,以及合同的具体条款和约定。
通过填写合同表格,当事人可以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诉讼表格当与他人产生争议无法自行解决时,我们可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起诉对方或被对方起诉时,我们需要填写诉讼表格。
诉讼表格一般包括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案件的事实和理由、所请求的法律救济措施等内容。
填写诉讼表格有助于向法院清楚地陈述自己的主张,帮助法院判断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
3. 申请表格除了诉讼表格外,我们还经常需要填写各种申请表格。
比如,申请办理户口迁移、申请办理结婚登记、申请办理离婚等。
申请表格一般包括申请人的个人信息、申请事项的具体内容、所需材料的清单等。
填写申请表格有助于规范化地提出申请,方便相关部门受理和处理。
4. 合同纠纷处理表格在签订合同后,有时会发生合同纠纷。
为了解决合同纠纷,我们可以填写合同纠纷处理表格。
合同纠纷处理表格通常包括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合同履行的情况、纠纷的争议焦点等内容。
通过填写合同纠纷处理表格,当事人可以向主管部门投诉,调解、裁决或调解纠纷,保护自己的权益。
5. 赔偿申请表格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遭遇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损害自身权益的情况。
为了申请赔偿,我们需要填写赔偿申请表格。
赔偿申请表格一般包括受害人的个人信息、事故的经过和原因、损失的具体情况等。
通过填写赔偿申请表格,受害人可以向相关保险公司或有关部门提出赔偿请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刑法总则(清晰表格,超强记忆)

刑法总则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刑法概述1、概念、分类2、刑法特点:1)保护利益和调整对象有广泛性2)任务及实现任务的方法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独特性3)强制力程度较其他部门法更为严厉4)最后一道防线5)与其他部门法联系:其规定的违法行为可发展为刑法上的犯罪行为;刑法惩治犯罪有利于其他部门法贯彻二、刑法规范1、分类:义务性规范(禁止性和命令行性)和授权性2、注意规定&法律拟制注意规定:在已有普通规定下的提示注意1)对相关内容的重申,并没有改变基本规定的内容2)只具有提示性,不会导致将原本不符合相关基本规定的行为也按基本规定论处法律拟制:刑法明文规定将原本不同的行为按照相同的行为处理1)某种行为原本不符合刑法相关规定,但由于刑法明文规定,因而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论处2)只限定于刑法所限定的情形,不具有普遍意义三、刑法解释分类:之一: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之二: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文:a)“没有特别的理由”应当首先采取“文”b) 即使“有特别的理由”,也不能脱离原文的文理含义论:扩大解释,限制解释,当然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补正解释◆私法——价值基础——平等的正义:尊重当事人意志;禁止拒绝裁判;法律漏洞难免◆公法——价值基础——分配的正义:重视“安全”是刑法的首要价值;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高,范围较窄五、适用范围:第二章犯罪构成一、犯罪概述1、犯罪概念:1)核心要素:行为。
“无行为则无犯罪”2)本质特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侵害刑法保护的法益且具有相当危害程度(社会危害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统治阶级对行为的评价)3)法律特征: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性4)不仅有定性的要求,而且还有定量的要求二、犯罪客体1)区分罪与非罪,区分此罪与彼罪2)侵害客体即使犯罪的本质,也是犯罪既遂的实质标准3)犯罪客体与实际被犯罪行为侵害的利益不完全相同4)分类: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刑法对犯罪的分类及刑法分则体系的建立都是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进行的三、犯罪主体(一)自然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身份(特殊主体)1、未成年人A.定罪方面:1)不满十四岁:不负刑事责任23)已满十六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国法院最新量刑标准,表格化一目了然,需要的可以收藏

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二、量刑的基本方法量刑时,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依次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和宣告刑。
1.量刑步骤(1)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3)根据量刑情节调节基准刑,并综合考虑全案情况,依法确定宣告刑。
2.调节基准刑的方法(1)具有单个量刑情节的,根据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直接调节基准刑。
(2)具有多个量刑情节的,一般根据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准刑;具有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等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再适用其他量刑情节进行调节。
(3)被告人犯数罪,同时具有适用于各个罪的立功、累犯等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调节个罪的基准刑,确定个罪所应判处的刑罚,再依法实行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
3.确定宣告刑的方法(1)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刑幅度内,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如果具有应当减轻处罚情节的,应依法在法定最低刑以下确定宣告刑。
(2)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结果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且罪责刑相适应的,可以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只有从轻处罚情节的,可以依法确定法定最低刑为宣告刑;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外国法制史助记表格——罗马法

宗旨是致力于罗马法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的结合,以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
意义
1/罗马法的运用,使商品经济得到比较顺利的发展,市民等级力量不断加强,同时也推动了王权的加强与扩张,这都有利于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
2/以研究《国法大全》为突破口和中心,法学发展起来,改变教会僧侣掌握法学知识的情况,为罗马法运用于实践准备了条件,从面为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物法
是罗马法的主体和核心。
由物权、继承、债三部分构成。
物权主要有五种:所有权、役权(地役权、人役权)、地上权、永佃权、担保物权(质权、抵押权)。
诉讼法
三种不同形态:法定诉讼、程式诉讼、特别诉讼
罗马法复兴
序幕
公元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原稿。
注释法学派
注释法学派在复兴罗马法的运动中起了开创作用,他们使对《国法大全》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帮助人们了解和熟悉罗马法,为运用罗马法奠定了基础。
罗马法渊源
6种
习惯法议会制定法律元老院决议长官的告示皇帝敕令
具有法律解释权的法学家的解答与著述
罗马法分类
调整对象
公法:宗教祭祀活动和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规范。
私法: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规范。
表现形式
成文法:议会通过的法律、元老院决议、皇帝敕令、长官的告示等。
不成文法:指统治阶级所认可的习惯法。
3/罗马法中的许多原则与制度,也被近代以来的法制所采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权利主体中的法人制度等。
4/罗马法的立法技术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它所确定的概念、术语、措词准确,结构严谨,立论清晰,学理精深。
法人成立的三个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侵权(1)协议选择(2)未选择,有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经常居所地法;无共同经常居所
地——侵权行为地法
船舶侵权
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一般情况——侵权行为地法;公海上的碰撞——法院地法;同一国籍的船舶
碰撞——船旗国法(不论碰撞发生于何地)
民用航空器侵权
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一般情况——侵权行为地法;公海上空——法院地法
运输中的动产(1)意思自治优先(2)未选择:运输目的地法
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有价证券权利实现地法或者其他最密切联系地法
权利质权
权利质权——质权设立地法
船舶物权
船舶所有权——船旗国法;船舶抵押权——船旗国法;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光船租赁期间,设立船
舶抵押权的,适用原船舶登记国法;船舶优先权——法院地法;
父母子女
关系
父母子女,人身、财产关系(顺序适用):有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经常居所地法;无共同经常居所地,一方经常居所地法或一方国籍国法,适用二者中有利弱者的法律
扶养
一方经常居所地法或一方国籍国法或主要财产所在地法,适用三者中有利被扶养人的法律监护
收养
收养的条件和手续——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
票据债务人行为能力
票据债务人行为能力;一般——本国法;例外,依照其本国法为无行为能力或者为限制行为能力而依照行为地法为完全行为能力的——行为地法
票据行为(出票、背书、承兑、付款、保证)
票据行为,一般——行为地法;例外——支票的出票,经当事人协议,也可以适用付款地法
票据追索权行使期限
票据追索权的行使期限——出票地法。
民事主
体
权利能力
和行为能
力
自然人
一般——经常居所地法;例外——自然人从事民事活动,依照经常居所地法律为无
民事行为能力,依照行为地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的,适用行为地法,但涉及婚姻
家庭、继承的除外。
法人
一般——登记地法;例外——法人的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的,可以适用主营业
地法,也可以登记地法。法人的经常居所地,为其主营业地。(自然人做股东适用法人的规定)
关于支票据的管辖:出票追索出票地;背书承保行为地;付提拒保付款地;
(1)消费者合同,一般: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例外:消费者选择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经营者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没有经
营活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
(2)劳动合同,一般:劳动者工作地法;例外,难以确定劳动者工作地——用人单位主营业地法;劳务派遣合同——可以适用劳务派出地法
遗嘱效力——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或者国籍国法;
遗产管理
遗产管理——遗产所在地法
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
无人继承遗产的归属——被继承人死亡时遗产所在地法
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
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内容——被请求保护地法
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
(1)协议选择(2)未选择——同合同
知识产权侵权
(1)协议选择法院地法(2)未选择——被请求保护地法
民用航空器物权
航空器所有权——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航空器抵押权——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航空器优先权——法院地法
船舶、航空器物权
所有权、抵押权——本国法(船旗国法、原船舶登记国法、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优先权——法院地法
关于船舶争议的管辖:取转消灭和抵押,适用船旗国之法;抵押光租前或中,适用登记国之法;优先权用法院地,运输合同可选择,无选择依最密切;两船若是相碰撞,侵权行为地法管,碰撞发生在公海,受理法院地法管;碰撞两船同国籍,损害赔偿用船旗;共损理算地理算地,赔偿限制法院地
涉外离婚
(1)协议离婚(顺序适用),协议选择一方经常居所地法或一方国籍国法;未选择,有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经常居所地法;无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国籍国法;无共同经常居所地、国籍国——办理离婚机构所在地
法;
(2)诉讼离婚——法院地法
夫妻关系
夫妻人身关系(顺序适用),有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经常居所地法;无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国籍国法;夫妻财产关系(顺序适用),协议选择一方经常居所地法或一方国籍国法或主要财产所在地法;未选择——有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经常居所地法;无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国籍国法;
持票人责任
持票人责任——付款地法。
票据丧失时权利保全程序
票据丧失时权利保全程序——付款地法。
海事关系
共同海损理算——理算地法;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法院地法
民用航空关系
法院地法
涉外结婚
(1)结婚手续即程序要件,婚姻缔结地法或一方经常居所地法或一方国籍国法,符合任何一个,均为有效
(2)结婚条件即实质要件(顺序适用),有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经常居所地法;无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国籍国法;无共同国籍,在一方经常居所地或国籍国结婚——婚姻缔结地法;
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
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自然人经常居所地法
人格
权
人格权的内容——权利人经常居所地法
代理
信托
诉讼
时效
代理的分类
1.委托代理2.法定代理3.指定代理
代理中的法律关系
被代理人与代理人,是内部关系;被代理人与第三人,是外部关系;代理人与第三人,是外部关系
代理
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内部关系适用代理关系发生地法,代理外部关系适用代理行为地法;
产品责任
产品责任一般: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例外:被侵权人选择适用侵权人主营业地法、损害发生地法、侵权人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没有经营活动——侵权人主营业地法或者损害发生地法
网络侵权
网络侵权——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
不当得利、无因
管理
1)协议选择2)未选择有共同经常居所地——共同经常居所地法;无共同经常居所地——发生地法
委托代理可协议选择(意思自治优先);未选择时,内部关系适用代理关系发生地法,代理外部关系适用代理行为地法
信托
1)意思自治优先;2)未选择——信托财产所在地法或者信托关系发生地法
时效
诉讼时效-----涉外民事关系应当适用的法律
不动产物权
不动治优先(2)未选择:法律事实发生时动产所在地法
收养的效力——收养时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
收养的解除——收养时被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或者法院地法;
监护
一方经常居所地法或一方国籍国法,适用二者中有利被监护人的法律
法定继承
动产继承——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
不动产继承——不动产所在地法
遗嘱继承
遗嘱方式——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国籍国法或者遗嘱行为地法的遗嘱均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