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合集下载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农奴获得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 国家收取份地赎金增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资金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 重大转折点。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内忧
19 世纪中 幕府统治危机
外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程
武装倒幕:鸟羽、伏见战役
内容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殖产兴业
材料
早在 1876 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 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华条约》…… 1894 年,日 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 年,正 式吞并朝鲜。
1894年悍然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于1895年,签 订《中日马关条约》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日本取得在 中国开设工厂的特权,使中国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问题探究
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 进而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 史性转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历史启 示?
改革发展,与时俱进,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
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得不)
背景
根源:封建农奴制度 农奴的反抗(P117)
严重 阻碍
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容 影响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在法律上“自由”,“解放”时,赎买“份地”
社会生活上: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影响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 但保留封建残余.强大后的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15世纪俄国农奴
俄国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
为了阻止革命的爆发, 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 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 被迫于1861年签署了废 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废除农奴制--
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为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农奴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列宁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时间:
1861年
代表 亚历山大二世 人物: 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 积 影响: 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极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消极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天皇
将军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掌握政权, 组成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幕府
大名
武士
农民﹑ 城市平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新兴地主 经济实力增强政 商人 治权利较少
4.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这样评价当时农民的变化:“人民挺起腰 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态,言论谈吐,一切都变 了。”这种变化是因为 A.彼得大帝改革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十月革命 D.赫鲁晓夫改革 5.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 任务是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消除障碍 B C.避免国家分裂 D.反抗殖民压迫 6.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 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C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 C.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3.性质及影响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 阶级国家体制,日本成为近代亚洲唯 一保持民族独立的工业强国。
维 新 后 的 东 京 街 头 ( 18 72 年 )
明治维新对日本乃至亚洲带 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明治维新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 残余,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资产阶 级侵略扩张的贪婪欲望和传统武士阶 层的冒险主义结合,把日本推向了对 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中国 和整个亚洲带来了灾难。
重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日本明治维 新。
难点
如何一分为二的看待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1.俄国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2.克里木战争激化俄国社会危机
工业革命
扩展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市场 自由劳动力 原料
俄国疆域辽阔,那么市场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很大、 自由劳动力是否充足呢?
农奴制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 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农奴的 贫困化严重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日本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得到广泛 发展。
结束
再见
贫困不堪的俄国农奴
地主在毒打农奴
贫困的俄罗斯农民
返回
克里木战争
农奴制的废除
农奴制改革法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我们应该如何分析这些内容呢? 1.农民有人身自由, 可以拥有财产、担 任公职和从事工商 业 2.农民可以使用 一定数量的份地, 但必须向地主缴 纳赎金。
满足了工业资本主义发 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 扩大了市场,从而促进 了资本主义发展。 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地 主的利益,使农民背 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3.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放弃排斥外 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 和思想并组织倒幕力量的是( A )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PPT优秀课件16 人教版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PPT优秀课件16 人教版

江户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天皇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农 工 商 分化 分化 分化 中、下级武士破产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手工工场主 新兴地主
西南四强藩出现 不满幕府的统治
倒 幕 派
雇佣劳动者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大政奉还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废除 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四民平等”。 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的 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大力 发展教育。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政府改革土地制度, 承认土地私有。 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
明治政府大力发民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图为日本最早的火车站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明治时期, 身穿西装的东京学生举办西洋音乐会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 本主义的道路,增强了 国力,成为近代亚洲唯 一的能够保持民族独立 的国家。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 余。 •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 的道路。
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
改革前后农奴的地位有什么变化?
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 农奴制的法令。图为“解放”的农奴
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
1861年改革对俄国历史的进步起 到了什么作用?有什么局限性?
• 1861年改革是自上而下 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 制,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是俄国由封建社 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 转折点。 • 这次改革不彻底,遗 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三、明治维新
1. 时间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改革。
2. 内容
A. 政治: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B. 经济: 允许土地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 发展近代企业 ,
C. 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 育。
日 本 政 府 派 使 团 出 关锁国的 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是日 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但日本强大起来 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 主义道路.
汉寿县三和中心学校 曾文杰
“黑船事件”
第19课
俄国废除农奴制
一、背景
农奴制的危机:农奴没有自 由,是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的 劳动力;在沉重的封建剥削下, 农奴无力购买工业品,影响国内 市场的扩大.
二、时间
1861年,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 农奴制的法令
三、内容
①农奴在法律上有
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 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1.俄国废除农奴制 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
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 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 幕府统治
二、武装倒幕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为首的改革派, 主张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明治天皇 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
②农奴可以得到一
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 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 格出钱来赎买。
四、性质
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性质改革;
五、作用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 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六、局限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基础知识
2.首先敲开日本闭关锁国的西方列强是
( D)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3.在日本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放弃排斥外 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
和思想并组织倒幕力量的是( D )
A.新兴地主 C.商人
B.部分大名 D.中下级武士
基础知识
4.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 是( C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道路
三府七十二县




大 阪
剪发
穿西装的政府官员
理发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大家都剪掉 了丑陋的发髻,政府官员都脱下了繁 琐的和服,换上了轻便的西装。
东京街头的燃气灯
明治时期的小学课堂
明治时期兴办的小学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七、明治维新的影响:
性质:
天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作用:
一、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状况如何?
农奴的悲惨境况引发暴动,俄国资本 主义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 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主在毒打农奴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
农奴暴动
次数
1176次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86次
小孩: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 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 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
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这个问题?
①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是站在不 同角度观察的结果,但都不够全面。 ②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看它对历史 产生的客观影响,这是问题的主要方 面。老人的说法是农奴制改革的积极 作用,小孩的说法是农奴制改革的消 极作用。相比之下,俄国农奴制改革 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上课:俄国、日本历史转折讲诉

上课:俄国、日本历史转折讲诉

成幕府
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府 已 成
经济状况恶化
武士
不满情绪增强
为 众

农民、城市 生活日益


平民
贫困进行


新兴地主、 经反济抗实斗力争增强, 的
商人
政治权利较少
(二)明治维新之前的民族危机—佩里叩关(外患)
因为佩里舰队 的军舰是黑色 的,船上的蒸 汽机又冒着黑 烟,所以日本 历史上把这一 事件称之为 “黑船事件”。
革方案时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
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1)上述材料反映了俄革
(2)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 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 赎买这块份地,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
课堂测试
3.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 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 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B. ①②④ D. ①③④
训练反馈
4、认为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依据是( )
⑤明治政府的成立为改革提供前提和政 治保证
开始时间:1868年 领导政府:明治政府 目的: 富国强兵。
2.明治维新的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
央集权 ;废除封建等级
制度,平民可以自由择

最能体现资 本主义性质
经济
社会 生活
军事
允许土地买卖 , 引进西方技术 , 发展近代企业 ,
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育,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习题参考答案P40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他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

这一系列活动,让他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P41课后活动1.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三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请你查阅相关资料,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结合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的具体活动展开分析。

在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他们虽然最后都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永远闪耀着光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变。

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1、"连缀成篇"法就是把时空跨越大,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知识点归纳联结成篇进行记忆。

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既朗朗上口,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

既容易背诵又容易掌握,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进合击"法此法如同作战采用的战略战术,将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化整为零,分头进行学习记忆,然后再进行整合记忆。

如复习"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可实行记忆三步走: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第二步,掌握起义的经过;第三步,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 国 、 日 本 历 史 的 转 折
1861年农奴制改革 都走上了资本 主义道路,都 有利于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戊戌变法为什
么失败了?
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 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 分;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背景 中国;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使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 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 力量 人民拥护,部分大名支 皇帝,不敢发动群众, 持,建立倒幕基地,武 维新派力量小。 装倒幕。
19世纪中期,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影响本国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影响美国、俄国经济发 展和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美国:黑人奴隶制的存在;俄国:农奴制的存在
(2)两国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各是什么?
美国:内战(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
(3)问题的解决对两国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什么? 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策 措施
国际 环境
强制推行,大刀阔斧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列强侵略亚洲。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各地阳奉阴违。
帝国主义时期;列强掀 起瓜分中国的高潮。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 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都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2.自上 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改革后都保留了大 量的封建残余;4.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5.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6.改革后都对外 侵略;2.改革前后俄国沙皇始 终掌握着国家统治大权,而日本天皇在改革前不掌 握国家大权,改革后重掌国家大权;3.俄国是维护 封建贵族和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而日本 是通过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后进行改革。
复习提问
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导 火线、起止时间、开始标志、
转折点、结束标志、意义。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 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这些国家在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 中,采用的方式上有什么共同点吗?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 历史转折
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 历史作用。
遭遇严重的民族危机
最具有远见卓识的 进步性 局限性
动脑筋
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 主动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 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历史启示? 1.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 2.科教兴国 3.善于向他国学习,取其精华
请思考 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 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使日本走
2.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
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116——117页,找出俄国农 奴制改革的原因、时间、领导 者、内容、性质、意义。
国内矛 盾尖锐
自由劳动力 资金(维护 地主阶级 的利益)
进步性 局限性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117——118页,找出日本明 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性质、 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