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二)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_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二)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_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二)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2. 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 奴制改革的的主要措施 有哪些?
农奴是法律上的“自由 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 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这块份地。
3. 性质和影响
1861年的改革是什么性质 的改革? 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 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 (3)结果的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 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 戊戌变法失败。 会制度的改革。
影响的不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 (2)背景:都面临民族危机 (1)日本、中国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 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 改革分别是什么? 亚洲唯一的强国;中国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 蒙的作用。 (1)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4)认识: (2)两国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 级政权?
英国、美国、法国
英国、法 国、美国
革命 资 本 主 义
方式
俄国、日本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55—1881年在位)
日本明治天皇
(1867—1912)在位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1.背景
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沙皇统治面临危机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
如何?
答: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
为什么? 答:因为农奴制的阻碍。
2、农奴制怎样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
由的劳动力。他们 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
②农奴生活水平低,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

历史 第19课《俄国、日本历史的转折》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历史 第19课《俄国、日本历史的转折》教学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大政奉还图
3.明治维新改革内容:


1.改革从哪些方面着手?具体措施是什么?天

2.这些改革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3.改革使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政治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这些改革措施的作用是:废藩置县”打破了藩地界限,废除藩主对领 地和人民的统治权,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允许土地买 卖保护了新兴地主的权益;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推动日 本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使日本经济力量迅速增强。提倡“文明开 化”倡导学习欧美资产阶级文明,接受西方思想文化观念,打破了封 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促进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形成。 改革之后:日本的封建等级不存在了,人民可以自由择业。在政府鼓励 下,工厂铁路迅速发展起来。明治政府普及初等教育,民间兴起盖楼 房、吃西餐、穿西服等风潮。
1.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幕府统治的危机
思考: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呢?
国外: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国内:封建幕府统治陷入统治危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面对内忧外患,日本的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极力 想改变这种状况。他们成为改革力量的核心。
2.倒幕运动——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
• 1867年,倒幕派准备 讨伐幕府,并组织以 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 第二年政府军摧毁了 幕府统治。不久江户 改名为东京,成为日 本首都。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
2、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隶的改革和日本明 治维新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二)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二)课件 新人教版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 权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 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 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明治维新的作用:
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 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 折点。
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 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 主义道路。
俄国1861年Biblioteka 革和日本明治维 新的共同点:1、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使 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都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日本改革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①要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 ②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 明的长处; ③对西方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应该 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④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单元知识链接
资产阶 级革命 和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1861年农奴 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 步发展的障碍
有利于资本主义 的发展
使日本走上了 资本主义道路
资产阶级 统治的巩 固和扩大
有人说:“日本的历史是 一部不断吸取借鉴外国先进经 验的历史”。你赞同这一观点 吗?请用史实加以说明。你从 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幕府

大名
有些从事工商业
府 统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农民、城市平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商人、新兴地主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1853年美国舰队登陆日本

人教版九上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ppt课件2

人教版九上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ppt课件2

亚历山大二世的话说明了什么 问题?他的这种思想带来什么 后果?
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 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 净。”
(1)列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假如你是俄国当时的一个农 奴,你愿意接受这个改革吗?为什 么?
为什么国土狭小的日本能够 战胜地大物博的大清国?
明治维新的背景:
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 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 翻幕府统治。
1、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幕府 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等基 本史实。 2、培养辩证地分析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 件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 现象的能力。 3、认识到这两次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认识 到它们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 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 革,改革是历史发展 的强大动力,对社会 的进步起巨大的推动 作用。
让历史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谢谢,欢迎交流!
5、材料一 明治政府颁布”学制令”,规定了统一 的学制:依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强制普及初等教 育……….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在《时务报》写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材料 二中梁启超在为近代中国的哪次改革做宣传?
(2)这两次改革的性质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的结 果有什么不同? (3)结合这两次改革对该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说 说改革给我们的感想。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 影响:
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这次改革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 评价: 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 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02

历史人教九年级上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02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 如何? 答: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 为什么? 答:因为农奴制的阻碍。 2、农奴制怎样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①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业缺乏大量自
由的劳动力。他们 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极低。
②农奴生活水平低,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大。
2、幕府统治被推翻 (1868年)
天皇 将军 士 大名 中下级 武士
农 工 商
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
明 治 天 皇
( 睦 仁 )
二、明治维新 1868年
1、目的: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富国强兵。
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 , 发展近代企业. 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 大力发展教育. 实行征兵制, 建立近代化军队
巩固新政权
经济
社会 生活
最能体现资 本主义性质
军事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
P120
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 上的重大转折 ; 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三、明治维新 1868年 3、影响:
如何评价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①性质: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②作用: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
③ 局限: 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 的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
一、背景
1、幕府统治的危机
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 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 幕府统治。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 新人教版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农奴的贫困生活
俄国农奴处境
政治: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次数
1801-1860年农民暴动频繁
年份
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暴动频 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1860年欧洲国家经济形势比较表
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 71 323 150 175 铁产量 (万吨) 29 385 铁路长度 (公里) 1600 14603 9160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 3.内容 • 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 ②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 活 • ③农奴在获得“解放”Biblioteka ,可以得到一块 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 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 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一: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 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材料二: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 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俄国的1861年改革 有何局限性? 说明亚历山大在改革中尽量维护贵 族、地主的利益,致使改革留下了大量 封建残余。
俄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40.2
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水平落后,速度缓慢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改革根本原因)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 • • • • 1.原因 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②农奴暴动频繁,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2.时间 1861年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
• 4.性质 •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 • 5.影响 • ①有利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 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 ②但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新人教版

改革,废除了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农奴制度,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答案:____ C
【例2】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A.保留了“天皇制”
)
B.实行了“废藩置县”
C.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解析:此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日本明治维新采取的措施是 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带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而改革后日本由落后的
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 ,又是经济的。”为此俄国采取的主要措
施( D ) A.提倡“文明开化” B.“废藩置县”
C.废除黑人奴隶制
D.废除农奴制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的统计表,导致其变化的主 2.下面是 要原因是(
时间
)
1860年
1879年
企业数 99 287
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 C 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C.保留了封建残余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
7.明治维新前,在日本掌握实权的是(
B )
A.天皇
B.将军 C.大名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的解放自己,不 A 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B.改变俄国的专制制度 C.解放农民,帮助其致富
D.迅速实现国家近代化
4.右图是俄罗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150周年,于2011年2月1日发行
C
)
C.农奴制的阻碍
D.重农抑商政策
2 .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 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 ,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 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A ) A.制度腐朽 B.军备落后

历史:第19课《_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历史:第19课《_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A
A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B都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都是为了解放农奴 D都是该国历史上重大转折
6.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 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 不同
A B C D 英国 法国 美国 俄国
D
7.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发 展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
A B C D 日本 英国 美国法国
(二)改革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 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 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土地 大量的资本
自由的劳动力 和市场
(三)目的
诸位会深信, 凡能够维护地主利 益的措施,我们都 一一地做到了。
史料解读
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 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明治维新
时间:1868年
方式:自上而下
性质:资产阶级的改革
内容
政治 经济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 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社会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 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
下面两幅图都是日本明治的天 皇,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是对明治维新哪一政策 的最好体现?
(三)评价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 由人;(2)农奴在获得 术,发展近代企业;提倡 “解放”时,要出钱赎 “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 买这块份地。 习,大力发展教育 下大量封建残余。是俄国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 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历史上重大转折点。 点。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8.近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 强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1. 背景
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天皇大权旁 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国外势力的渗透,更加激化了国内 的矛盾,使得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面对内忧外患,日本的一部分中下 级武士极力想改变这种状况,主张以 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明 治 天 皇
二、日本明治维新
1861年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P117-118 俄国废除农 性质、意义: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奴制改革 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 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的转 折点,但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
领导者:明治天皇 内容:“废藩置县”,允许土地 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 工业;“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性质、意义:P120
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 3 )改革的结果有何不同?对本国的 要走富国之路,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4)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什么?
练兵
1、“农民获得‘自由” 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 二净”。列宁这句话是对那次革命的评价D ( ) A.商鞅变法 B.戊戌变法 C.明治维新 D.俄国1861年改革 2、下列关于明治维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鼓励发展近代工 业 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④提 倡“文明开化”,求知于世界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19世纪中期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国家是 ( C ) ①日本 ②英国 ③法国 ④俄国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学习了俄国和日本的改革, 你有哪些感悟?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改革家以非凡的勇气,开拓创新, 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1. 背景 2. 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 奴制改革的的主要措施 有哪些?
农奴是法律上的“自由 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 和干涉 这块份地。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3. 性质和影响
1861年的改革是什么性质 的改革? 废除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 义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英国、法 国、美国
革命
资 本 主 义 方式
俄国、日本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55—1881年在位)
日本明治天皇
(1867—1912)在位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1.背景
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沙皇统治面临危机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
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 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 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 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
如何正确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
1,性质——由封建统治者实行自 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 制,有利于的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 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资金、 国内市场、劳动力) 3,局限性——①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主要指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和封建土 地所有制。
②农民取得的“份地”面积小、质量 差,在取得“份地”时需要出钱赎买, 赎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要高出几倍。 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去换取资 本主义的发展,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 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致使俄国农民 长期贫困,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 影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次改 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
1. 背景 2. 内容
明治天皇的改革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 等方面各采取了哪些措施?
内忧外患
政治上: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 权。
经济上: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
术,鼓励发展近代企业。
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向欧 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二、日本明治维新
3. 影响
明治维新是一场 什么性质的改革? 给日本社会带来了 那些影响?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的潮流是发展 (3)结果的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中国 资本主义,日本、中国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 戊戌变法失败。 会制度的改革。
影响的不同: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 ( 2 1)背景:都面临民族危机 )日本、中国要求改变社会制度的 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近代 改革分别是什么? 亚洲唯一的强国;中国戊戌变法起到思想启 蒙的作用。 ( 14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 )认识: ( 2 )两国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千卢布)
7954 51937
农奴制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对莫斯科一些贵族代表 说: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 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最后审察改革方案 时说的;“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 益的措施都已—一地做到了。” 1、根据材料:什么逼迫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农奴制统治危机,害怕人民起义。 2、改革有利于谁? 地主贵族
3. 性质、影响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 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 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 大转折点。(积极影响) 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 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消极影响,例子: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俄 国 、 日 本 的 历 史 日本明治维新 转 折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的 改 革
宣布农奴获 得人身自由
自由劳动力
国内市场
农奴获得 “解放”时, 高价赎买份 地
巨额资金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时间 1860年 1879年 企业 数 99 187 工人数 (人) 11600 42000 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