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件(共57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件(共57张ppt)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全文以“论战”为重点,紧扣“论”字选材与剪裁,详写曹 刿言论——战前准备取信于民的作战条件,战后总结胜利经 验,这反映了曹刿的“远谋”。 B.鲁庄公战前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对近臣施加“小惠”和祈 求“神福”上;战中又急于求胜;战后还不知为何胜利。可见 他是个糊涂昏君。 C.课文主要记叙曹刿与庄公的对话及指挥作战的史实,说明 只有取信于民和战略战术得当,把握好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 利。 D.文章惜墨如金,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做到了辞约而意 丰,言简而意明。
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向全国发起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5.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对陈胜有所注意。 6.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
7.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能免于斩刑,但戍守边塞的人十分之六七也得死去。
四、一词多义
五、重点实词
六、重点虚词
七、重点句子翻译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件件都明察,但 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
3.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邹忌从与徐公比美受蒙蔽的遭遇中,敏锐地感觉到齐王受 蒙蔽的程度比自己更深。 B.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下令鼓励群臣吏民进谏,数月之 后,前来进谏的人让朝廷门庭若市。 C.邹忌向他的妻、妾、客询问他与城北徐公谁更美,三人都 认为他比徐公美,但措辞上有细微的差别,由此体现出三人 与他有亲疏远近之别。 D.邹忌将治国安邦的道理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中,有着高超的 进谏艺术,同时,齐王也有勇于纳谏的胆识和气度。二人共 同促进了齐国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战胜敌国的局面。

中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九下《曹刿论战》课件

中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九下《曹刿论战》课件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积累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 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3.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 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作家作品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 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和 文学著作。
C.是/非木柿
D.夫/大国难测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案件)
B卒逢暴雨(通“猝”突然)
C公将鼓之(代词,那件事 )
D可以一战(介词,凭借)
中考链接 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 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 ,其中略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B.“忠之属也,可以现一战”这话告知我们:在曹刿看来,忠诚尽责的 人,才可以获得民心,获得民心,是取得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C.从写法上说,选文第一段主要记述了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叙述议论都 有,曹刿的“战则请从”起了结束上段,开 启下文的作用。 D.选文第三段中,通过庄公问曹刿“不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刿的“ 盈竭之论”“大小之论”“真假之论”,揭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 见解。
旧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近 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 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与《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把握节奏
1、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句子翻译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
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句子翻译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 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课PPT课件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课PPT课件

之战的胜利。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4分)
第35页/共37页
(浙江·义乌市)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பைடு நூலகம்一项是( B )(2分)
A、又何间(参与)焉
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
D、便要(通“邀”,邀
请)还家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D(
)
A、肉食者谋之
B、长跪而谢之曰
第27页/共37页
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从哪些方面论战的?表现了曹刿

回 怎样的特点?
有政治远见;沉着应战,善于
(1)迎战的条件 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
关键条件——政治上要取信于民,民

心所向
(2)胜战的原因
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 战机
最佳进攻时机——彼竭我盈
在战斗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 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第29页/共37页
4、曹刿在这次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
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决定成败的关键 性作用。
他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 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所以必 待齐师“三鼓”而后鼓,抓住有利战机。他 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 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所 以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 可以追击。以上两次关键的战术决定了鲁国 的胜利。
又何间焉: 参与 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偶尔 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 家》): 暗中,悄悄地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第22页/共37页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官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语文版】中考文言文复习《曹刿论战》ppt课件(八上)

【语文版】中考文言文复习《曹刿论战》ppt课件(八上)

15.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1)①作:______ 振作 尽 ②竭: ____
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省略句:必以分人。 提示: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原 句应
为“必以之分人”。
5.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应答 (1)①对:______
听从 ②从: ______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 (2)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古诗文教材 知识梳理
二、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及训练
八年级(上)
第六篇 曹刿论战 基础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 ,今义:隔开不连接。 (1)间:古义:_______
代词,代指这件事 (2)①之: ________________
②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 (3)牺牲: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 (4)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要把实情向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禀报。 ____
是不会听从您的。 ________________ (3)省略句: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提示:省略主语“曹刿”,原句应为:(曹 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6.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丝织品 (1)①帛:______ (2)①加:古义: ___________ 虚夸,谎报 ,今义:递增. 诚实 ,今义:相信。 ②信:古义: ______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件:《曹刿论战》(共16张PPT)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件:《曹刿论战》(共16张PPT)
•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 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 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 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 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 下令追击他们。”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
四、全文翻译
•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 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 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 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 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 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 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 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 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 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 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 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先用“既克,公 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庄公完 全不懂军事,这既印证了开头说的“肉食者鄙”,又自然引出曹 刿的论述。
• 这段论述用两个“夫”字依次带出两层意思:第一层以“战, 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进攻的观 点,回答了作战时为什么在“齐人三鼓”之后他才认为 “可”“鼓”的问题;第二层以“大国难测”,以谨防埋伏为根 据,提出判断敌方真实动态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 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驰”的原因。这就进一步说明曹刿的确 是一位有“远谋”的军事家。

九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九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课件
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
(2)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背诵;诵读;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
(3)明日徐公来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词。明天
2.这篇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 成功终会属于我们。(或: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 恒心和毅力。)
6.走进文本 (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答案: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 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 (2)齐威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 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答案: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 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 赏等级。②群臣纷纷进谏。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 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知识博览】 1.作者名片 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思想家、
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终生致力于道德 学问,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 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著述二 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 《汤问》《黄帝》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后被道教尊奉 为“冲虚真人”。
2.图解课文
(3)阅读课文,请分别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曹刿: 鲁庄公: 答案:曹刿:热爱国家,有政治远见,才能卓越,谋略过人。 鲁庄公:政治平庸,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 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曹刿论战》PPT幻灯片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曹刿论战》PPT幻灯片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
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 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 对神说实话。”(曹刿)回答:“这点 儿小诚信,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 的。”
实情 判断
尽力做好 案件 即使 分内的事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纠齐国(齐襄公

小白 (齐桓公)
鲁国

长勺
莒jǔ国
• 要求: 1、读准字音,声音响亮; 2、把握朗读节奏和停顿; 3、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 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 一字,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宋) 朱 熹
掌握下列黑色字词的读音:
(1) 曹刿( guì )
难句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忠之属也,可以(此)一战。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
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注意 “可以”是两个词:
可,可以。 以,凭。
第二段 乘坐

击鼓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 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庄公打算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 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 了。”
祭祀用的
为人
赐福
猪、牛、羊 丝织品 信服 虚报 保佑 实情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
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 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说实 话。”(曹刿)回答说:“这点儿小诚信,不 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

(最新整理)曹刿论战实用PPT课件

(最新整理)曹刿论战实用PPT课件

①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
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
②选择了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
针。
③选择了开始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
军“辙乱旗靡”时,抓住战机追逐敌人,
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2021/7/26
26
7.翻译下列句子
探究交流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021/7/26
15
6.鲁庄公认为作战前需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任何 评价的?(用原文句子回答)
①凭小恩小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凭神灵保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凭取信于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④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不会 听从您的。
2021/7/26
19
探究交流
⑤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 一定对神诚信。
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得到神的充分)信任, 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⑦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 定根据实情来处据
实情
“忠之 属也, 可以一战 。 战则请从。”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凭借
(曹刿)答:“小小的信用,不能得到神灵信
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
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根
据实情处理。”曹刿说:“尽力(为人民)做
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一仗。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佳进攻时机——彼竭我盈 最佳2追021 击时机——辙乱旗靡
3、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3、衣食所安:养
(安然无恙:安全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怎么 )
4、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5、虽不能察: 明察 6、必以情: 实情
7、败绩: 大败
8、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9、忠之属也:类 (2有021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既克:战胜
(攻无不克、克敌制胜)
11、对曰: 回答
( 对答如流)
12、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何以战(可以一战): 凭,靠,用 必以分人: 把,将 以 必以情: 根据,按照
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2021
又何间焉: 参与 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偶尔 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 家》): 暗中,悄悄地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2021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官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快速背记书下注释,并 借助资料书快速翻译课 文,不会的地方小组讨 论一下,然后检测掌握 的情况!
2021
文学常识
• 本文选自《 左 传 》, 这是我国第一部_编___年__体史 书。旧传为春秋时期_左__丘__明__ 所作,是一部 史 学 名著和 文 学 名著。
2021
1、齐师伐我:鲁国
2、肉食者: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全国,人民是不会服从的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石丝织品等,我从来不敢以 少报多,一定对神说实2话021 。
5、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查,一定 要根据实情来处理。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他)俯下身子察看齐军车轮碾过的印迹,又 登在车前的横木上眺望齐军。
2021
特殊句式二
判断句
1、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2、夫大国,难测也: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 3、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特殊句式三
1、何以战?(以何战?) 凭借什么作战?
2、战于长勺。(于长勺战。) 在长勺202作1 战。
2021
鲁庄公也是“肉食者”,也“鄙”。他 的“鄙”表现在哪里?
1.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不知凭什么迎战齐军;
2. 公将鼓之。——不知什么时候击鼓进 军;
3. 公将驰之。——盲目冒进。
4. 既克,公问其故。——打了胜仗却不 知为什么。
2021
上页 返回 下页
13、难测也: 推测,估计
15、望其旗靡:倒下
(风靡一时、所向披靡)
16、遂逐齐师:就,于是;追击
17、既克: 已经 18、乃入见: 于是,就 2021
1、公将鼓之(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击鼓
2、神弗福也: 赐福,保佑
2021
牺牲 古: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牺牲玉帛) 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 古:案件 (小大之狱)
•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021
归纳:曹刿论战“论”了哪些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 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 论开始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之时; • 论开始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
之时。 • 最重要的是“取信于民”。
2021
“取信于民”指的是哪一件事?
• 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
2021
可以 古:可以凭借 今:能够
(可以一战)
古:即使 (虽不能察) 虽
今:虽然
2021
公问其故: 缘故,原因 (无缘无故)

故克之: 所以,因此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特意
温故知新: 旧的
请 曹刿请见: 请求 战则请从: 请允许(我)
从 民弗从也: 服从 战则请从: 跟从,跟随
(人知下问题!
2021
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考 2、曹刿从哪些方面论战的?表现了曹刿
回 怎样的特点?
有政治远见;沉着应战,善于
(1)迎战的条件 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
关键条件——政治上要取信于民,民

心所向
(2)胜战的原因
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 战机
2021
公问其故: 其中的 其 其乡人曰: 他的
下视其辙(望其旗靡): 他们的 信 小信未孚: 信用
必以信: 实情 加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
万钟与我何加焉: 好处
2021
公与之乘(登轼而望之): 他(们) 肉食者谋之: 这件事 之 小大之狱: 的
辍耕之垄上:去,往
公将鼓之: 补充音节,无意 吾妻之美我者:主谓之间,无意
词意
成语
重点 实词
通假字
文文意意
曹 刿 论 战
2021
精彩句
句意
曹 刿 论 战 《
左 传 》
2021
齐背《曹刿论战》全文, 注意文中的名句。
2021











2021
在鲁庄公迎战齐军的三条理由中,曹 刿最重视哪一条?为什么重视?
• 最重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
• 因为他认为这是“忠之属也”— —取信于民。
6、战则请从。 (如果)做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7、齐人三鼓。 齐国第三次击鼓进军。
8、彼竭我盈,故克之。 齐军士气衰竭,我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 们。
2021
特殊句式一。
1、可以一战。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必以分人。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 (士气) 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衰竭了。
2021
曹刿为什么选择“齐人三鼓”时 进攻?他的解释是: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 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021
“齐师败绩”时,曹刿为什么不让 鲁军马上追击?
• 因为他认为齐国是“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
2021
曹刿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他 “视”到什么?“望”到什么?
狱 今:监狱 古:目光短浅(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鄙 今:①粗俗,低下 (卑鄙无耻) ②轻视 (鄙夷、鄙视)
古:第二次 (再而衰) 再
今:又一次 (再接再厉) 2021
小惠未徧 : 同“遍”,遍及、普遍
一鼓作气:
本指擂响第一通战鼓时,士兵们即士气高涨。 比喻趁情绪高昂、劲头十足之时,一下子把事 情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