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24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24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第一中学2024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首领,古文运动不仅是反对陈腐的今体文,更重要的是力图复兴极衰的儒家学说,推翻声势极盛的佛道二教,所以韩愈古文富有战斗精神,不愧为“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宋人诗话说“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

韩诗与古文一样,像长江大河,浩浩瀚瀚,表现笔力雄健才思富瞻的极致,李白杜甫的精华,被韩诗吸收并神而化之,独成一大家,可以说杜文不很工,却不可以说韩诗不工。

韩愈在《调张籍》诗里指出自己学李杜的心得“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说明韩诗与李杜诗精神融合成一体,没有刻意经营,却自然合于李杜。

韩诗变化怪奇,主要得自李白;法度森严,主要得自杜甫,他在《调张籍》诗中斥责李杜优劣论(当以元稹为此论代表),说,“不知群儿恶,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如果不是学李杜同样有得,对李杜同样深知,那么,对李杜的认知是容易出偏差的。

韩愈是中唐创硬体诗的一大家,有如白居易创通俗诗也是一大家。

韩派诗人多有名人,最著者张籍、孟郊、贾岛、樊宗师、卢全、李翱、李贺等人。

张籍于唐德宗时登进士第,深得韩愈重视,韩愈《醉赠张秘书诗》云“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

《调张籍诗》云“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韩愈承认张籍学李杜,与自己有同样的成就,可以颉颃同飞。

所谓“学古淡”,“古”是指张诗擅长乐府,多用古乐府为题:“淡”是指辞意通显,不作雕饰。

张籍与白居易、元稹唱和,诗句通俗,但不同于元稹、白居易末流,所以说“轩鹤避鸡群”。

如《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上。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1套)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1套)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3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百舸.(gě)争流挥斥方遒.(qiú)颓圮(..pǐ)篱墙软泥青荇.(xìng)B. 共.(gōng)其乏困夜缒.(zhuì)而出阙.(quē)秦利晋以药淬.(cuì)之C.为变徵.(zhǐ)声切齿拊.(fǔ)心士皆瞋.(chēn)目厚遗.(wèi)蒙嘉D.长歌当.(dāng)哭桀骜.(ào)锋利托体同山阿.(ē)黯.(àn)然神伤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寥落嬉笑撰写阴谋诡计B. 碟血弄堂和蔼长歌当哭C. 诬蔑租赁绯红陨身不恤D.譬如踌躇震撼熙熙嚷嚷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说到对自己影响深远的老师,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的肖正强脱口而出....地介绍了胡均万老师。

B.门可罗雀的展台、名片盒里屈指可数....的观众名片、寂寥而沉默的展台接待女郎——这大概是参展光伏企业展会过程的生动写照。

C.巴金不仅以不朽的著作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且身体力行....,无私地关心与帮助祖国的社会改革与文教事业。

D.只顾傍大款和落井下石的足协和裁判,一再欺负落山凤凰一般的球队,让鲁能上下出离愤怒....又没有任何应对办法。

吉林省扶余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吉林省扶余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吉林省扶余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一次院士沙龙上,科学家们呼吁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下要重视基础研究,尤其是数学领域的研究。

这番讨论可谓直击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______。

近些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当所有人都高呼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欣喜于我们拥有全球多少个“第一次”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愈加________——我们在算法上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够的。

____________,我国数学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可以说是非常扎实的,但是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中,有多少懂数学又关注人工智能的科学家在潜心进行基础算法的研究?答案并不乐观。

在这一轮人工智能高潮的掀起过程中,()。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工智能实现行业革新、技术突破、产业化推进,都必须以基础算法的突破作为基石。

有人说现在正处在人工智能爆发的_______,如果这种说法可靠的话,那真得要好好想一想,我们是否能够在基础算法和重大基础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痛点突现扪心自问转折点B . 痛点凸现平心而论临界点C . 热点凸现扪心自问临界点D . 热点突现平心而论转折点(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算法起了重要作用,而中国最缺的就是算法B . 算法起了重要作用,而算法是中国最缺的C . 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算法,而中国最缺的就是算法D . 中国最缺的算法起了重要作用(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人工智能实现技术突破、行业革新、产业化推进,都必须围绕基础算法突破为基石。

B . 人工智能实现产业化推进、行业革新、技术突破,都必须突破基础算法这一基石。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试题、答题卡和答题纸三局部。

1题——6题、11题——13题按对应的题号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试题自己保存。

第1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一小题3分〕何为国学?①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

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根本的共识。

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根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一样。

②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

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穿、文史哲贯穿、儒释道贯穿、真善美贯穿、道学政贯穿……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

“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表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

《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局部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吉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吉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吉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 . 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醒了。

B . 《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 . 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D . 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

因此有不少网友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 . 一只从荷兰出发、去11个国家15个城市“游历”的大黄鸭突然风靡全球。

不少专家纷纷表示,大黄鸭的风靡,和炒作无关,和童年有关。

大黄鸭与《致青春》可以说是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客观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即创意是“人性的艺术”。

C . 近日,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最具权力女性榜”显示,德国总理默克尔连续三年问鼎冠军,包括彭丽媛在内的9名中国人榜上有名。

D . 作为独领风骚的新兴媒体,微博积聚的大量人气自然成为商家青睐的营销对象,其营销优势使得诸多行业广泛使用它进行产品促销。

3. (2分)(2017·江苏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苏轼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斗转星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但江面已远。

①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感慨人生短暂,江山永恒②如今滩地上已盖满房子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④几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⑤抬头北望,远处才见白茫茫的长江江面⑥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A . ③②①④⑥⑤B . ⑤③②⑥①④C . ⑥⑤③②①④D . ⑥②①④⑤③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4. (9分) (2019高三上·江苏月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甲 必考题 (45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

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

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

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

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

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

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

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

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一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无选考题。

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请把1-7题的答案涂到答题卡上)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羊年说羊①早在几万年以前,羊就因食草,产出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和、坦诚、敏锐、乐观,易于驯服,成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

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位居前列,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②羊可承载艺术。

从商代的“四羊方尊”、“三羊铜罍”,到汉代的“羊型铜灯”、唐代的“三彩陶羊”,直至当今的年画、剪纸等各种民间工艺品,羊的各种形象随处可见。

③羊主祥。

至少从汉代开始,羊就与吉祥联系在一起。

《说文》说:“羊”,祥也。

汉字里最好的几个字,如美、善、祥等,都带有“羊”字边。

《汉字大字典》中,以“羊”为部首的汉字竟多达204个,充分说明其对先民生活影响力的巨大。

羊主美。

古人以“羊”字引申为“美”字。

《说文》中释为“羊大则美”。

“美,甘也。

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

”羊主要是供人食用。

羊的美不仅局限于吃上。

在原始社会有权力有地位的酋长或巫师看来,在种种巫术仪式上,牧羊部落的牧羊人所扮演的图腾羊、跳的图腾舞,就是最美的事物。

羊主敬。

羊羔跪乳,见于明代《蠡海集》:“未为阳,仰而秉礼,以羊配之,羊跪乳。

”这流传为妇孺皆知的话题。

蔡邕《为陈太守上孝子状》上说:“乌以反哺,托体太阳;羔以跪乳,为贽国卿。

”在孝敬的说法中,以乌鸦为孝,以羊羔表敬。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扶余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数学(文科)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不可以使用计算器。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已知集合A ={}x|0<log 4x<1,B ={}x|x≤2,则A∩B=( ) A . (0,1) B .(0,2] C .(1,2) D .(1,2]2. 已知命题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则⌝p 是( ) A.∃x 1, x 2∈R ,(f (x 2)-f (x 1))(x 2-x 1)≤0 B.∀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C.∃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D.∀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3. 设()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32xf x x a a =-+∈R ,则()2f -=( )A.-1B.-4C.1D.44.若的图象与则函数其中x x b x g a x f b a b a ==≠≠=+)()(),1,1(0lg lg ( ) A.关于直线y =x 对称 B.关于x 轴对称 C.关于y 轴对称 D.关于原点对称5.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x f ,满足(4)()f x f x -=-,且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则( ).A.(25)(11)(80)f f f -<<B. (80)(11)(25)f f f <<-C. (11)(80)(25)f f f <<-D. (25)(80)(11)f f f -<<6. 若函数321(02)3x y x x =-+<<的图象上任意点处切线的倾斜角为α,则α的最小值是( )A.4πB.6πC.56π D.34π 7.函数)(x f 为奇函数,)5(),2()()2(,21)1(f f x f x f f 则+=+==( ) A .3 B .1C .25 D .58. 在①1⊆{0,1,2};②{1}∈{0,1,2};③{0,2,1}={0,1,2};④φ{0}上述四个关系中,错误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9. “m<0”是“函数)1(log )(2≥+=x x m x f 存在零点"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0. 有下列说法:(1)“p q ∧”为真是“p q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p q ∧”为假是“p q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p q ∨”为真是“p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p ⌝”为真是“p q ∧”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余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2.请将选择题(1、2、3、10、11、12、13、14、15)按对应题号涂到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阅读题(61分)甲必考题一、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高登,字彦先,漳浦人。

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

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薄,复命兼贺州学事。

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

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

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

”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

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

”登曰:“但意未欲尔。

”遂行。

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

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

”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

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

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

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

”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

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

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

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

”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

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注:①丞相,指秦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民丐.留不获丐:乞求B.登条.十余事告之条:分条陈述C.琥怒,谋中.以危法中:内心D.属.登母死舟中属:适逢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任古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微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可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

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权贵,终致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分)(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5分)(2)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5分)(3)圣人无常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5—6题。

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①浮生:一生。

古人语“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②飘蓬:飘浮无定之意。

5.上阕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两句写景,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认为下阕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是故_________________。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

(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 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年不及大年(6).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请考生将以下二、三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二、实用类类文本阅读(25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奔跑在死亡边缘①智利的阿他加马寒漠,历来被人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2004年,一场7天6夜、全程27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赛正在进行。

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直线下降。

此刻,林义杰和同伴坐在一块黝黑的大岩石下喘着气,互相取笑:“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

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

”但他最终逃过了这一劫。

凭借之前穿越中国戈壁的经验,3个小时之后,林义杰找到了正路,一举拿下了智利阿他加马寒漠超级马拉松的冠军。

那年,他28岁。

平头,瘦脸,1.64米,不到60公斤。

几年来,这位台湾小伙子,一直奔跑在超级马拉松的赛道上。

他的赛场,始终是地球上最为危险的地区。

②想起那次死亡经历,林义杰至今“腿还会发抖”。

可那场经历仅过去一个月,他便又签下死亡协议书。

在神秘的亚马逊雨林,他又捧回了亚军奖杯。

③如果不是个性执着....,原本成绩优秀的他,或许不会走上这条看不到终点的旅途。

父亲曾含泪劝他:“阿杰,学体育没出息的!你好好听我劝。

”在这个没上过大学的老维修工心里,好好读书,上大学,做个拿笔杆子的文化人,才是正途。

实际上,是高中的一次比赛让林义杰确信,奔跑就是自己的“正途”。

那次比赛前,教练问他准备好了没有,他说:“我尽力。

”教练却狠狠打他的头,叫着:“要拼命!”林义杰回忆说:“尽力,就是你跑到终点后,还有力气坐下来喝茶聊天;拼命,就是跑到终点后直接送医院。

”凭着这股狠劲儿,这个台湾小伙子终于跑出了一片天,接连在世界上几个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夺冠。

④渐渐地,他发现,单纯的比赛已经不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

他的目光开始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而从那一刻起,死亡也始终与他如影随形。

⑤2006年11月,林义杰和美国人查理、加拿大人雷伊,组成三人团队横越撒哈拉。

队伍后面,跟着联合国的官员、好莱坞的大牌导演。

通过记录这场西起塞内加尔,东至埃及,全程5900公里的撒哈拉穿越之旅,引起人们对非洲水资源危机的关注。

沙漠的太阳分外毒辣,昼夜温差高达50摄氏度。

途经乍得境内的撒哈拉沙漠,是一个遗留地雷区。

虽然一行人可以绕开雷区,可流沙会裹挟着地雷四处流淌,随时都有触雷的危险。

穿破了11双鞋子,遭到一次劫匪的攻击,111天后,林义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

半年以后,他才知道,护送他们的军队在回程途中,全部被劫匪枪杀。

⑥他曾在中国西部的大戈壁迷路,并出现了脱水的状况,最终靠咬破嘴唇舔舔血,润润舌头越过难关;在穿越亚马逊河时,他拿着瑞士军刀刮下小腿肚上的腐肉,再把药敷上,不然整个小腿可能就废了;而最难挨的是那些孤立无援的时刻,其他人多是三五人结伴同行,相互照应,只有他,一个亚洲小个子,什么都得自己死扛。

⑦这些生死边缘的瞬间经常提醒他,死亡离他有多近,但奔跑的意义,也因此而开始改变。

小时候,他拼命跑,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功成名就后接着跑,是因为他在享受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而再接下来,又有一大群人从他的脚步中,看到了对待生命的态度。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漂亮女孩,对他哭着说谢谢。

这个女生的家人全部死在一场大火中,她几乎要自杀了。

听了林义杰的演讲,她看到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⑧“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这个小伙子乐呵呵地说。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09月01日)(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比赛的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的汞柱直线下降”是为了突出比赛环境的恶劣,并以此来直接表现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

B.林义杰和同伴互相取笑:“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

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的白骨。

”这体现出他和伙伴的乐观和大无畏精神。

C.全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人”的林义杰。

D.死亡始终与林义杰如影随形,能满足他对运动的渴望,让他的目光从始至终瞄准了地球上最艰险的地区。

E.林义杰说“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这体现了他一直以来奔跑的目的。

(2)林义杰“个性执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3)第①段和第⑤段中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6分)①平头,瘦脸,1.64米,不到60公斤。

②半年以后,他才知道,护送他们的军队在回程途中,全部被劫匪枪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