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用于评估胸部的健康状况。
该检查可以匡助医生发现胸部相关疾病和异常,如肺部疾病、心脏病等。
在进行胸部体格检查时,医生通常会执行以下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掉上身的衣物,穿上医院提供的病号服。
在检查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胸部相关的症状、病史以及服用的药物。
2. 视诊:医生首先会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的胸部外观。
他们会注意胸廓的形状、大小和对称性,是否存在皮肤变化、肿块或者瘢痕等。
3. 触诊:医生会用手触摸患者的胸部,以检查是否存在异常。
他们会注意胸部的温度、湿度和皮肤的纹理。
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按压胸部不同部位,以寻觅肿块、疼痛或者其他异常。
4. 叩诊:医生会用手指轻敲患者的胸部,以评估胸部内部的声音。
正常情况下,胸部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如果声音异常,可能表示胸部内部存在液体积聚或者其他异常。
5. 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子细听取患者的胸部听诊音。
他们会在不同的位置上听取呼吸音和心脏音,以评估肺部和心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做深呼吸、咳嗽或者进行其他动作,以更全面地评估胸部的情况。
6. 其他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进一步的检查,如胸部X射线、胸部CT扫描、胸部超声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胸部结构和功能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或者疼痛。
医生会竭力确保患者的舒适和隐私。
如果您对检查过程中的任何问题或者耽忧,请随时向医生提问。
医生会解答您的疑问,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胸部dr检查标准

胸部DR检查标准一、曝光参数1.曝光类型:根据患者体型和胸部结构选择适当的曝光类型,包括高千伏(HV)、低千伏(LV)和软X线(SXR)。
2.曝光量:根据曝光类型和患者体型确定曝光量,一般采用自动曝光(AEC)技术,以达到适当的图像对比度和辐射剂量。
3.曝光时间:在AEC技术的支持下,曝光时间应适当控制,以获取清晰的胸部图像。
4.焦距:根据曝光类型和患者体型选择合适的焦距,一般采用180-220mm的焦距。
二、体位标准1.站立位:患者站立进行胸部检查,双臂自然下垂,足距与肩同宽,正面向前。
2.侧位:患者侧卧或站立进行侧胸部检查,身体正面向前,与检查床平行。
3.斜位:患者侧卧或站立进行斜胸部检查,身体与检查床呈一定角度,一般为45度。
4.特殊体位:根据临床需求,可采用俯卧位或仰卧位进行胸部检查。
三、焦距调整1.根据患者体型和检查部位调整焦距,以获取最佳的图像清晰度和细节展示。
2.对于不同的曝光类型和体位,焦距的调整范围一般在180-220mm之间。
四、图像处理1.对比度调整:根据胸部结构和病变性质调整图像对比度,以提高图像质量。
2.亮度调整:适当增加或降低亮度,以改善图像清晰度和细节展示。
3.窗宽窗位调整:根据胸部组织和病变特点,选择合适的窗宽窗位调整图像,以提高图像质量。
4.影像增强:采用影像增强技术,如边缘增强、伪彩等,以提高图像质量。
五、诊断参考1.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胸部DR图像表现,综合分析并作出初步诊断。
2.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胸部DR图像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胸部检查

胸部体表标志线与分区正面观
胸部体表标志线与分区背面观
胸部体表标志线与分区侧面观
胸部的体表标志
四、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 肺尖 突出于锁骨之上,其最高点近锁骨的 胸骨端,达第1胸椎的水平,距锁骨上缘约3 ㎝. • 肺上界 于前胸壁的投影呈一向上凸起的弧 线。始于胸锁关节向上至第1胸椎水平,然 后转折向下至锁骨中1/3与内1/3交界处。 • 肺外侧界 由肺上界向下延伸而成,几乎与 侧胸壁的内部表面相接触。
体格检查---胸部
体格检查---胸部
一、胸部的体表标志 二、胸廓 乳房 三、肺和胸膜
胸部的体表标志
一、骨骼标志
• 胸骨上切迹(sudrasternal notch) • 胸骨柄(manubrium sterni) • 胸骨角(sternal angle)又称Louis角。与 左右第二肋软骨相连接,标志气管分叉、心 房上缘和上下纵隔交界及相当于第四胸椎下 缘水平。 • 剑突(xiphoid process) • 腹上角 为左右肋弓(由两侧的经7~10肋 软骨相互连接而成)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 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infrasternal angle)。
胸部的体表标志
三、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 • • • • • • • 腋窝(axillary fossa) 胸骨上窝(suprasternal fossa) 锁骨上窝(supraclavicular fossa) 锁骨下窝(infarclavicular fossa) 肩胛上区(suprascapular region) 肩胛下区(infarscapular region) 肩胛区(scpular region) 肩胛间区(interscapular region)
一、叩诊方法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胸部健康状况和诊断相关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部体格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步骤、器械使用、数据解读等内容。
一、检查步骤1. 患者准备:患者应当脱掉上衣,穿着短袖或者光胸,以便医生进行充分的观察和检查。
2. 观察外观:医生首先应该观察患者胸部的外观,包括胸廓的形态、是否对称、是否有凹陷或突出等异常情况。
3. 触诊检查: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胸部,检查胸骨、肋骨、胸肌等部位是否有异常感觉,例如肿块、硬结等。
4. 肺部听诊:医生使用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胸膜面放在患者胸部不同位置,听取呼吸音和心音,以评估肺部和心脏的功能状况。
5. 心脏听诊:医生将听诊器的胸膜面放在患者心脏区域,听取心脏的心音,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况。
6. X射线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以获取更详细的胸部结构信息。
二、器械使用1. 视觉观察:医生使用肉眼观察患者胸部的外观,包括胸廓形态、对称性等。
2. 触诊器:医生使用手指或者手掌触摸患者胸部,以检查是否有异常感觉。
3. 听诊器:医生使用听诊器,将听诊器的胸膜面放在患者胸部不同位置,听取呼吸音和心音。
三、数据解读1. 观察外观:医生根据观察结果,判断胸廓形态是否正常、是否对称,以及是否有凹陷或突出等异常情况。
2. 触诊检查:医生根据触摸结果,判断胸骨、肋骨、胸肌等部位是否有异常感觉,例如肿块、硬结等。
3. 肺部听诊:医生根据听取的呼吸音,评估肺部的功能状况,例如是否有异常呼吸音、是否有干湿性啰音等。
4. 心脏听诊:医生根据听取的心音,评估心脏的功能状况,例如是否有心脏杂音、心率是否正常等。
5. X射线检查:医生根据X射线检查结果,评估胸部结构是否正常,是否有肿块、炎症等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外观、触诊检查、肺部听诊、心脏听诊和X射线检查等步骤,评估胸部健康状况和诊断相关疾病。
胸部CT全部PPT课件

对于儿童和孕妇,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敏感部位,减少辐射暴露。
配合医生要求
在进行CT检查时,应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配合,保持静止不动, 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谢谢观看Βιβλιοθήκη 胸部CT检查的原理胸部CT检查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 ,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和透过率 不同,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穿过人体的 X射线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重建为图 像。
图像经过后处理,可以获得不同角度 和层次的胸部结构信息,有助于医生 发现异常病变。
胸部CT检查的应用
诊断肺部疾病
诊断心脏疾病
诊断大血管疾病
心影形态正常
心影呈梨形或卵形,形态大小 正常。
异常胸部CT图像解读
肺结节
在肺野内出现圆形或类圆形的 高密度影,可能是良性的,也
可能是恶性的。
肺炎
肺内出现斑片状或大片状密度 增高影,通常伴随发热、咳嗽 等症状。
肺癌
肺内出现肿块或结节影,形态 不规则,边缘有毛刺或分叶状 。
胸腔积液
胸腔内出现液体聚集,导致肺 组织受压,影响呼吸功能。
05
胸部CT检查的优缺点
优点
分辨率高
多角度观察
CT检查的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胸部结 构,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
CT检查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胸部结构,有 助于发现病变的位置和形态。
定量分析
诊断准确
CT检查可以定量分析胸部病变的密度、大 小等参数,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对于胸部疾病的诊断,CT检查具有较高的 准确性,尤其对于肺癌、肺结核等疾病的 诊断。
了解检查过程
患者在检查前应了解胸部 CT检查的基本过程和注意 事项,以便更好地配合医 生进行检查。
检查前的药物准备
检查胸部前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胸部前需要注意什么在检查胸部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询问:在进行胸部检查之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
例如,了解患者是否有胸部疼痛或不适感、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症状,是否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家族遗传史,是否有吸烟史以及曾经是否暴露在有害气体或尘埃中等。
2. 隐私保护:在检查胸部时,保护患者的隐私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应为患者提供私密的检查环境,确保患者感到舒适和安全。
3. 充分解释:医生在检查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
这有助于患者放松并配合检查。
4. 体格检查:在进行胸部检查之前,医生应首先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评估。
5. 检查工具准备:医生在检查胸部前应准备好必要的检查工具,如听诊器、体温计和血压计等。
此外,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放射学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也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6. 检查顺序:胸部检查的一般顺序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和听诊。
按照这个顺序进行检查,有助于医生系统地评估患者的胸部情况。
7. 观察:医生首先应观察患者的胸部外形和呼吸状态。
他们应注意胸廓是否对称、呼吸是否均匀、有无呼吸困难或使用辅助呼吸肌的症状。
8. 触诊:医生在触诊时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
他们应用手轻轻触摸和压迫患者的胸部,以检查是否有肌肉紧张、皮肤异常或结节等。
9. 叩诊:医生应用手指或敲击器轻轻敲击患者的胸部,以评估胸部内部的声音和共鸣情况。
这有助于检查是否存在胸腔积液或其他疾病的体征。
10. 听诊:医生使用听诊器仔细听取患者的胸部各个区域的呼吸声和心音。
这有助于检查是否有异常呼吸音(如哮鸣音、湿啰音等)或心脏杂音等。
11. 具体部位的检查:胸部包括肺部、心脏和乳房等重要部位,医生在检查时应特别关注这些部位。
例如,对于肺部,医生应检查患者的呼吸音、啰音、叩诊音和触诊情况;对于心脏,医生应注意心音的强度、节奏和杂音等;对于乳房,医生应检查乳房是否对称、有无肿块、红肿、凹陷等异常。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胸部健康状况和发现潜在的疾病。
通过观察、触摸和听诊等手段,医生可以对胸部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及早发现并治疗一些常见的胸部疾病。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胸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正文内容:1. 胸廓检查1.1 胸廓外观观察:医生会观察胸廓的形状、对称性和畸形等情况,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
1.2 胸廓活动度检查:医生会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动作,以评估胸廓的活动度是否正常。
2. 心肺听诊2.1 心脏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仔细听取心脏的心音,以判断心脏是否有异常,如心脏杂音等。
2.2 肺部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肺部的呼吸音,以判断是否有异常,如肺部湿性啰音等。
3. 乳房检查3.1 乳房外观观察:医生会观察乳房的大小、形状、对称性以及是否有红肿等异常情况。
3.2 乳房触诊:医生会用手指轻柔地触摸乳房,以检查是否有肿块、结节等异常。
4. 深部肺部检查4.1 胸部X光检查: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胸部X光拍片,以评估肺部是否有异常,如肺炎、肿瘤等。
4.2 胸部CT扫描:对于需要更详细的肺部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胸部CT 扫描,以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5. 心电图检查5.1 心电图记录:医生会将电极贴在患者胸部,记录心脏的电活动,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5.2 心电图分析:医生会对心电图进行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如心肌缺血等。
总结:胸部体格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观察、触摸和听诊等手段,可以全面评估胸部的健康状况。
从胸廓检查、心肺听诊、乳房检查、深部肺部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五个大点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胸部体格检查的内容非常丰富。
通过及早进行胸部体格检查,我们可以早期发现并治疗一些常见的胸部疾病,对于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定期进行胸部体格检查,以确保胸部的健康状况。
胸部体格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胸部体格检查是医生在进行身体检查时常见的一项内容,通过检查胸部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胸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外观检查1.1 观察胸廓形态: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胸廓形态,包括胸部的大小、对称性以及是否有凹陷或突出的部位。
1.2 观察皮肤:医生会检查患者胸部的皮肤情况,包括是否有皮肤病变、红肿、溃疡等症状。
1.3 观察乳头:医生会观察乳头的颜色、大小、形状以及是否有异常分泌物。
二、触诊检查2.1 触诊乳腺:医生会通过触诊检查患者的乳腺,观察是否有结节、肿块或其他异常情况。
2.2 触诊胸廓:医生会通过触诊检查胸廓,检查是否有异常硬块、压痛等症状。
2.3 触诊淋巴结: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硬化等情况。
三、听诊检查3.1 听诊肺部: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听诊患者的肺部,观察是否有异常呼吸音、啰音等情况。
3.2 听诊心脏:医生会听诊患者的心脏,观察心脏的心音是否正常、有无杂音等情况。
3.3 听诊血管:医生会听诊患者的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等血管,观察是否有异常的血流声音。
四、X光检查4.1 胸片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胸部X光检查,以帮助诊断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等。
4.2 乳腺X光检查:对于女性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乳腺X光检查,以帮助早期发现乳腺肿块等问题。
4.3 胸部CT检查:在需要更加详细的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
五、其他检查5.1 肺功能检查:对于存在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进行肺功能检查,以评估肺功能是否正常。
5.2 血液检查: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液检查,以帮助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问题。
5.3 超声检查:对于需要进一步了解胸部内部结构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检查,以帮助诊断疾病。
结论:胸部体格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内容,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配合医生的指导,及时就医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壁检查——肋间隙改变 胸壁检查
凹陷或变窄(胸内容积缩小) 凹陷或变窄(胸内容积缩小) 吸气时凹陷—————大气道阻塞 大气道阻塞 吸气时凹陷 一侧变窄凹陷——肺不张 一侧变窄凹陷——肺不张 胸膜粘连 膨隆或增宽(胸内容积增大) 膨隆或增宽(胸内容积增大) 呼气时膨隆——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呼气时膨隆 一侧膨隆或增宽——胸腔积液 气胸 一侧膨隆或增宽 胸腔积液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骨骼标志(背面) 骨骼标志(背面) 骨骼标志
脊柱棘突∶ 脊柱棘突∶ 低头最突起处 —第七颈椎棘突 第七颈椎棘突 肩胛骨∶ 肩胛骨∶ 肩胛岗 肩胛下角—相当于第七或第八肋骨 肩胛下角—相当于第七或第八肋骨 12肋下缘与脊柱外缘的交角 肋脊角∶第12肋下缘与脊柱外缘的交角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血流方向检查 胸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检查
血流方向自上而下 —上腔静脉回流受阻 上腔静脉回流受阻 血流方向自下而上 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胸壁检查(二)
皮下气肿——握雪感及捻发感(音) 握雪感及捻发感( 皮下气肿 握雪感及捻发感 胸骨压痛叩击痛——血液病(白血病) 胸骨压痛叩击痛 血液病(白血病) 血液病 局部膨隆—肋骨骨折 局部膨隆 肋骨骨折 胸壁肿瘤 婴幼儿心脏增大
乳房检查— 乳房检查 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常见病变
急性乳腺炎 乳腺囊性增生(纤维囊性乳腺病) 乳腺囊性增生(纤维囊性乳腺病) 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腺纤维瘤 乳腺癌) 男性乳房增生
肺部(胸膜) 肺部(胸膜)检查
肺部视诊 肺部触诊 肺部叩诊
肺部视诊——呼吸运动 肺部视诊
正常人∶胸腹式呼吸) 正常人∶胸腹式呼吸) 单侧——大叶性肺炎(肺实变) 大叶性肺炎( 单侧 大叶性肺炎 肺实变) 肺不张 减弱或消失 大量气胸 大量腔积液 双侧——阻塞性肺气肿 双侧 阻塞性肺气肿 单侧——一侧有病对侧代偿 单侧 一侧有病对侧代偿 增强 双侧——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 双侧 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 如发热、运动及代谢性酸中毒) (如发热、运动及代谢性酸中毒)
(
肺部视诊——呼吸频率与节律 肺部视诊
呼吸频率(正常12-18次/分) 呼吸频率(正常12-18次 12
超过24次 超过24次/分——呼吸过速 24 呼吸过速 小于12 12次 小于12次/分——呼吸过缓 呼吸过缓
呼吸深度与节律( 深度适中) 呼吸深度与节律(正常节律齐 深度适中) 浅快 深长 节律不齐 叹气样
过清音 肺含气量增多—肺气肿 肺含气量增多 肺气肿 鼓音 肺含气量增多— 肺含气量增多 肺空洞 胸膜腔有气体—气胸 胸膜腔有气体 气胸 浊音及实音 肺含气量减少—肺实变 肺含气量减少 肺实变 肺肿瘤 肺不张 胸膜胸壁增厚—胸腔积液 胸膜胸壁增厚 胸腔积液 胸膜肥厚
肺部叩诊— 肺部叩诊 叩肺界
肺上界( Kronig峡 肺上界(肺尖宽度 Kronig峡) 正常值∶ 正常值∶宽5-6cm 临床意义∶增宽—肺气肿 临床意义∶增宽 肺气肿 缩小—肺结核 肺肿瘤 缩小 肺结核 肺前界(心脏绝对浊音界) 肺前界(心脏绝对浊音界) 正常值∶右侧 胸骨线 正常值∶右侧—胸骨线 左侧—胸骨旁线(4 肋间) 左侧 胸骨旁线(4~6肋间) 胸骨旁线 临床意义∶增宽—心脏大 临床意义∶增宽 心脏大 缩小—肺气肿 缩小 肺气肿
肺部触诊——胸廓扩张度 肺部触诊
也称胸廓呼吸动度 正常人 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 一侧胸廓扩张度受限 见于胸膜疾病 ——大量胸腔积液 大量气胸 胸膜增厚 肺不张 肺实变
肺部触诊— 肺部触诊 语音震颤
声波→气道→肺泡→胸膜腔→胸壁振动→ 机制 声波→气道→肺泡→胸膜腔→胸壁振动→手掌 检查方法 自上而下 影响因素 喉音大小 传导介质 病理性语颤 增强—肺实变 增强 肺实变 肺空洞 减弱或消失—阻塞性肺不张 减弱或消失 阻塞性肺不张 肺气肿 胸腔积液 气胸 皮下气肿 由前至后 气道通畅 交替对比
乳房检查— 乳房检查 触诊方法
检查手法 用指腹或手掌尺侧轻轻 平压在乳房上滑动触摸 检查顺序 先健侧后患侧 外上→外下→ 外上→外下→ 内下→ 内下→内上
乳房检查— 乳房检查 触诊异常改变
包块 部位(钟点方位与乳头距离) 部位(钟点方位与乳头距离) 大小( 大小(长 宽 厚) 边缘 硬度 压痛 活动度(与皮肤胸壁有无粘连) 活动度(与皮肤胸壁有无粘连) 淋巴结增大 腋窝 锁骨上窝
肺部叩诊— 肺部叩诊 叩肺界
肺下界 正常值∶ 正常值∶锁骨中线 第 6 肋间 腋中线 第 8 肋间 10肋间 肩胛线 第10肋间 临床意义∶上移—肺不张 肺纤维化 大量腹水 临床意义∶上移 肺不张 下移—肺气肿 胸腔积液及气胸叩不出) 下移 肺气肿 腹腔内脏下垂 (胸腔积液及气胸叩不出) 肺下界移动度 正常值∶ 正常值∶ 移动范围 6~8cm 临床意义∶减弱(<4cm) 临床意义∶减弱(<4cm) 单侧——肺不张 胸膜粘连 肺不张 单侧 双侧——肺气肿 肺纤维化 肺气肿 双侧
肺部叩诊— 肺部叩诊 肺部叩诊音
正常 人 ∶ 肺部呈清音 与邻近脏器重叠呈浊音(相对) 与邻近脏器重叠呈浊音(相对) 下>上 左>右 前胸>后背 前胸>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叩诊音强弱的变化 受肺内含气量和胸壁厚度的影响 情况 ∶ 过清音 鼓音 浊音 实音 异常
肺部叩诊— 肺部叩诊 病理性叩诊音
胸廓形态
正常形态 前后径:横径≈ 前后径:横径≈1:1.5 形态异常 扁平胸 桶状胸 佝偻病胸 鸡胸 串珠胸 漏斗胸 肋膈沟 局部变形 膨隆 凹陷
乳房检查— 乳房检查 视诊
正常乳房 对称 半球形 增大—炎症肿瘤 不对称 增大 炎症肿瘤 缩小—发育不良 缩小 发育不良 发红—炎症 皮肤改变 发红 炎症 桔皮样水肿—癌肿 桔皮样水肿 癌肿 回缩——发育异常 肿瘤 乳头异常 回缩 发育异常 分泌物—乳腺导管病变 分泌物 乳腺导管病变
前正中线 锁骨中线 腋前线 腋中线 腋后线 肩胛线 后正中线
—胸部七条线 胸部七条线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胸骨上窝 锁骨上窝 锁骨下窝 腋窝 肩胛上区 肩胛下区 肩胛间区 肩胛区
—胸部四窝和背部四区 胸部四窝和背部四区
胸壁检查(一)
胸壁静脉曲张 胸壁静脉曲张 上腔或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导致侧枝循环建立所引起 通过检查血流方向来判定
传导距离
肺部触诊——胸膜摩擦感 肺部触诊
特点 随呼吸感觉到的振动感 如皮革相互摩擦 胸廓下前侧部位易触及 临床意义 提示急性纤维素性胸膜炎
肺部叩诊— 肺部叩诊 方法与内容
叩诊方法 间接叩诊法(指指叩诊法) 间接叩诊法(指指叩诊法)也可先用直间接叩诊法大致估 计,以后再用间接叩诊法 叩诊顺序 自上而下 先前胸再側 后背部(水平叩) 先前胸再側胸(沿肋间叩 )后背部(水平叩) 由外向里 两侧对比 叩诊内容 听叩诊 听叩诊音 叩出肺界: 肺上界、肺前界、 叩出肺界: 肺上界、肺前界、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
体格检查 (3) 肺部检查
胸廓检查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胸壁、 胸壁、胸廓与乳房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骨骼标志(前面) 骨骼标志(前面) 骨骼标志
锁骨 胸骨∶ 胸骨∶胸骨柄 胸骨体 剑突 第二肋软骨附着处 支气管分叉处 胸骨角(Louis (Louis角 胸骨角(Louis角)心房上缘 第四胸椎水平 肋骨和肋间隙 上下纵隔交界处
预告下次内容
心脏检查 视触叩听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告:肺部听诊检查 肺部听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