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上中下八手-《形意真诠》秘籍(四)

合集下载

神奇的形意拳“八步内功”行功法

神奇的形意拳“八步内功”行功法

神奇的形意拳“八步内功”行功法一.(鸟台)形沉气法。

易气沉丹田是泻法,通两便,动作面前交叉画圆吸气,吸气时速身,收腹,呼气时鼓肚,是逆腹式呼吸法,拳到腰间平下行冲出呼气。

步法为前脚垫步、后脚上步、后跟步,每天做八十下,叫丹田沉气法。

练习一两天就会放屁,放屁就通了,利大小便,不干脏。

此功法十分重要,并且很微妙,两肘夾肋,双拳必须戳于肚鸡下方丹田前面,才能达到内脏按摩气沉丹田,达到下泻,毛孔外发的作用,如用掌则手上气感强烈,如双拳戳于肚鸡上方,则气会勾起沉不下去,达不到泻的作用,学练者细心体验,武术本为体验科学。

二.滚丹田撩阴掌。

手在腹部抱球式,阴掌滾出,阳掌滾回,如此、返复滾出滾入,步法同一。

每次做八十下。

此功法也为泻法,主要为腹部运动,腰转抽身调膀,內脏按摩,可便腹部脂肪练为腹肌。

三.翻丹田。

双掌胸前画圆推出下按,练法如同过去井上打水搬辘辘的劲力,虎形虎步,步法同一。

四.鹰熊合演,兩阴拳一前一后攒起,展手翻阳掌前抓后拉下,左右轮换翻丹田也,和虎形同是补法。

步法同一每次各做四十下。

形意拳凡是往里回滾运动为泻法。

凡是由下向上由里向外办补法。

五.熊形三节连击。

贴身靠、打法为砸丹田。

出拳迎面拳,弯肘顶胸,下砸捶打裆部,左右轮翻三节并用贴身打法。

步、法一样。

六.鼍形云领式。

为横滚丹田,主要为抽身调膀,主要是锻炼肾脏,肾为先天之本。

每次各练八十下。

步法也可鼍形步、也可同一。

七.双马形射丹田。

双拳由下向上扣出,吐故纳新,一吐为快。

步、法同一。

八.蛇形、白蛇拔草。

为大周天循环法,气由头部,盘步、灌入脚底下,叫气沉丹田力灌湧泉穴,也是大周田循环功法。

步法蛇形盘步下势。

各做四十下。

这是补法,欲要不老还精补脑,要多练泻法,少练补法,本身泻了自动就会补上的。

这就是形意拳的八步、内功行功法。

此套功法即养身健体又功防技击结合,有简单易学长功快的特点。

希望同仁们。

如此每天坚持练习一百天,白脸,黑脸可成红脸,坚持下去可强身健体,美容瘦身,红光滿面。

形意拳经解 形意八字诀

形意拳经解 形意八字诀

2005-12-15 21:44 回复
218.92.229.* 3楼
脚趾弓扣抓地,手指如鹰抓物,两膀向前合扣,谓之三扣。此乃练鹰
爪大力法的姿势,是行意拳的特点“虎威鹰猛,以爪为锋,爪之所到,皆
可奏功”即是此意。两膀合扣如熊膀之势,则自然能拔背涵胸。所谓合扣
并非用力前合,而是将肩放松,微微下沉,松开胸大肌、背阔肌和双头肌,
时机稍纵即逝,非平时刻苦锻炼有深功夫的人,是颇不易作到的。
2005-12-16 21:03 回复
218.92.129.* 10楼
周身八字二十四法是一个整体,没有先后主次之分。每一作势,便要
处处合乎要求,不能有所侧重或有所偏废。因为人体是一完整的机体,
一肢动而百骨随,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方面的太过或不足,往往会
心并,气乃归于一。三意连即心意、气意、力意连而为一。也是要作
到内三合之意。三意中以气意为主,气意练好则可内应心意外帅力意。
三尖对即上边所讲的三尖。五行顺即“内五行要顺,外五行要随”,
架势所至而力气注之。四梢齐即舌齿爪甲毛发一齐发动。心晦指的是
练功时心意安静,不慌不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神不外散。眼毒
2005-12-16 20:54 回复
218.92.229.* 9楼
鼻尖、手尖、足尖谓之三尖。凡一举手,先要三尖是否对准,是否在
同一个垂直平面中?三尖是否与发力方向一致?三尖对正,才能发劲如
放箭,得行意拳中“直”之妙用。凡发力必起于后脚跟,上过命门到
夹脊分别左右顺胳膊贯于掌指,如同一根钢性杆件一般,足跟微微一
胳膊仲挺有舒劲,三挺齐挺力百钟。
(八)出乎总要看三尖,鼻尖手尖与足尖,

《形意拳谱》完整版

《形意拳谱》完整版

《形意拳谱》完整版李洛能的《形意拳谱》完整版岳武穆王以枪为拳六合形意李门世根形意拳五形为先论身法六合为首少揽闲事心田静多读拳谱武艺精形意拳序形意拳术之始,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盖无意至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暇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乎静,后天藏诸动也。

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用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一之气生焉,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

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

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又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迢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

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

练习时身体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初学入门规矩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如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

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于泰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形意拳上中下八手-《形意真诠》秘籍(四)

形意拳上中下八手-《形意真诠》秘籍(四)

形意拳上中下八手-《形意真诠》秘籍(四)上中下入手共分为三套,又称为阳八手、阴八手、阴阳八手,或硬八手、软八手、岳家八手。

这二十四手法向为形意门的无尚绝学,如果说八字功授徒极严,那么这三套绝手则历代只授掌门弟子一人,共他许多人练形意拳数十年,不要说得学得见,甚至从未听说过,可见其保守程度了。

这倒也并非老师保守,主要门规如此,生怕误传匪人,糟踏了绝技。

这套拳法家师裴先生听师公傅剑秋说,乃是李存义师祖逝世後,得传自尚云祥先生。

这二十四路绝手又有个名字叫「形意神打」,是形意门拳法精粹所在,拳路精妙处只在五行拳与十二形拳极为精巧的组合运用,而且讲究劲法的奇正虚实之变,从有刚有柔,到亦刚亦柔,再到不刚不柔的境界,方为大成。

因此拳经上说:「懂劲而知法者,上乘功夫;懂劲而不知法者,中乘功夫;不懂劲也不知法者,下乘功夫;概懂劲难而知法更难。

」上八手的劲诀用法为:起如钢剉,落如钩竿。

起者去也,落者回也。

未起如摘星,未落如坠月。

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敌手还嫌慢。

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齐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

中八手的劲诀用法为:起似伏龙升天,落如霹雷击地。

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卷地风。

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

低中望为高,高中望为低,起落如水中翻浪,不翻不钻,一寸为先。

下八手的劲诀用法为: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

虚中含实,实中含虚。

奇无不正,正无不奇,奇正之变,妙用无穷。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即三回九转是一式也。

二十四手歌诀总章:廿四拳法要记牢,进退反侧各有招。

十二形中求变化,岳公秘传世间宝。

(注:岳公,指岳飞,传言岳飞变枪为拳,尤擅双推手,即形意拳中之虎扑式,因此形意拳托言为岳飞所创,取其精忠无双之意。

)二十四手上八手共八路拳是为:麟盖、撑拨、虎贲、劈捉、推掠、龙战、猿肱、马击。

二十四手中八手共八路拳是为:鹞打、换形、熊攀、摄引、雁翼、鸡搓、豹捶、鹏搏。

经典的《形意拳谱》

经典的《形意拳谱》

经典的《形意拳谱》2017-02-25尚派形意拳形意拳属于中国四大名拳之一、尚派形意拳由一代宗师尚云祥结合河北、山西两支形意拳的基础上创建,尚云祥先生以翻浪劲、半步崩拳、丹田气打、大杆子及别具特色的实战、养生功夫在武林中独树一帜。

盖夫形意拳术之道理,内有七拳、八字、二总、三毒、五恶、六方、六猛、八要、十目、十一格、十四打法、十六练法、九十一拳、一百零三枪之秘诀。

次序述之以标明其义,使学者知其真意焉。

七拳法头、肩、肘、手、胯、膝、足,共七拳。

八字诀斩:劈拳。

截:攒拳。

裹:横拳。

胯:崩拳。

挑:践拳、燕形。

顶:炮拳。

云:鼍形拳。

领:蛇形拳。

二总法三拳、三棍为二总。

三拳,是天地人生法无穷。

三棍,是天地人生生不已。

三毒法三拳、三棍精熟即为三毒。

五恶法得其五精,即为五恶。

六猛法六合练成即为六猛。

六方法内外合一即为六方。

八要法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净,清净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觉明,觉明则神气相通,万象归根矣。

十目法即十目所视之意。

十一格法自七拳格起,至士农工商为十一格。

十四打法手、肘、肩、胯、膝、足,上下、左右、前后,共十二拳。

头为一拳,臀为一拳,共十四拳。

名为七拳,故有十四处打法。

此十四处打法,变之则有万法,合之则为五行、两仪仍归一也。

十六处练法一、寸;二、践;三、躜;四、就;五、夹;六、合;七、疾;八、正;九、胫;十、警;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

寸:足步也。

践:腿也。

躜:身也。

就:束身也。

夹:如夹剪之疾也。

合:是内外六合。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

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为外三合。

疾:疾毒,内外合一。

正:直。

看正却是斜,看斜却是正。

胫:手摩内五行也。

警:警起四稍也,火机一发物必落。

磨胫磨胫,意气响连声。

起落:起是去也,落是打也。

起亦打,落亦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才成起落。

进退:进是步低,退是步高。

进退不是枉学艺。

阴阳:看阴而却有阳,看阳而却有阴。

形意拳十二形练习要诀!

形意拳十二形练习要诀!

形意拳⼗⼆形练习要诀!形意拳乃内家拳系的⼀⼤主流,该拳看似朴实⽆华,实则内涵极深,如不明拳理,不懂阴阳,不知脉络格式,不晓⽓窍劲诀,不依法勤练,很难掌握个中奥妙的。

形意拳其特点以散⼿为主,套路辅之。

其动作形式虽简单,然⽽要求严谨,不以虚招花架炫⼈⽿⽬,注重健⾝与技击之实际效果。

根据⼈体⽣理之特点和内经有关⽓机与脏象的理论,通过练拳可调节脏腑之⽓⾎,加强其活动功能,以强⾝健脑,修残补缺;根据五⾏⽣克制化之理,因势利导,以出奇制胜。

此拳种内外兼修,⽓形合⼀,健⾝与技击并⾏不悖,乃是形意拳之真谛。

⼗⼆形拳系摹拟龙虎鹰熊马鲐燕猴鹞鼍蛇鸡等动物的动作形象特点,作为技击⽅法,编成拳套的,⼤多由五⾏拳⼿法演变⽽来,故称⼦拳。

如龙虎鹰马鸡等⼿法⾃上⽽下打击,系由劈拳发展演变⽽来。

熊鼍是顾法,由横拳演变⽽来。

另⼀些专打下节,如鲐、燕、蛇形以肩靠为主,鸡形则专练打击之准确性与鸡腿步法轻捷稳重之功,形意⼀般⾛鸡步。

⼀、龙形拳此拳采取龙升盘旋之能的特点。

练时拗步,右⼿起钻落翻,左腿后退,右腿前进,两腿剪形交叉,纵⾝跃起,同时左⼿从右⼿背上向前伸展,随即全⾝下降,成坐盘之势。

纵⾝时,应凝神静⽓,⽓沉丹⽥,以免呼吸急迫。

⾝法⽅⾯应注意升降伸缩之能,起时胸腹吸劲,胴势空穹,有拔背之功,俾敌⼿落空;降时束缩坐盘,前⼿极⼒前伸,后⼿极⼒后引,成拉⼸之劲。

两⼿左前右后侧⾝向右后⽅牵引,前⼿控制敌肘,后⼿控制敌腕,使其向侧后跌出。

⼿法似鹰形,惟鹰形重打,龙形重顾,腰际旋转,抽⾝掉膀之功,⾄为重要。

纵⾝⽽起可增强坠落下压之⼒,前后换步,⾝向⾃可左右变换,使敌⼿落空;⽽且因未退步,仍能紧沾敌⾝,使其不易⾛脱,便于牵引。

龙形纵⾝跳跃较难,也可改为右腿提起,脚尖外摆,前踹⽽下,成坐盘势。

前腿稍提,顺步⽽下,踹敌趾⾻,或踹其脚⾯。

意拳⼀般不⽤踢腿,恐其导致失重,或腿⾼容易被敌擒拿,所谓'脚踢浑⾝是空'。

⽽龙形脚不⾼,⼜以双⼿控制敌臂,可保⽆虞。

形意拳讲究“三节”、“八要”

形意拳讲究“三节”、“八要”

形意拳讲究“三节”、“八要”1、简洁朴实,其动作大多直来直往,一屈一伸,节奏鲜明,朴实无华,富于自然之美。

2、动作严密紧凑,'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

发拳时,拧裹钻翻,与身法、步法紧密相合,周身上下好象拧绳一样,毫不松懈。

3、沉着稳健,身正,步稳,“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

................................................4、快速完整,形意拳要求“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动作强调上法上身,手脚齐到,一发即至,一寸为先。

拳谚有“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之说。

形意拳讲究“三节”、“八要”。

三节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

从全身讲,头与上肢为梢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上肢以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下肢则分为胯、膝、足三节。

做到三节的要求,就能保证周身完整一体,内外合一。

八要是: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吞象容)、三扣(肩扣,则力气到肘;膝胯扣,则全身气凑;手足指掌扣,则周身力厚)、三圆(胸要圆、背要圆、虎口要圆)、三敏(心要敏,眼要敏,手要敏)、三抱(丹田抱,心意抱,两肋抱)、三垂(肩下垂,肘下垂,气下垂)、三曲(臂要曲,腿要曲,腕要曲)、三挺(颈要挺,脊要挺,膝要挺)。

这样,就可保证身体各部姿势正确舒展。

形意拳包含着丰富的技击理论和技术、战术内容,强调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战斗意识。

拳谚说:“遇敌有主,临危不惧”。

在战术思想上,主张快速突然,以我为主,交手时先发制人,“乘其无备而攻之,出其不意而击之”,“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

在攻防技术上,提倡近打快攻,抢占有利位置,“眼要毒,心要奸,脚踏中门裆里钻”,“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

形意拳主张头、肩、肘、手、胯、膝、脚七法并用,处处可发,“远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远了用脚踢,近了便加膝”,并且要求虚实结合,知己知人,相机而行,不可拘使成法,做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方算上乘功夫。

形意拳的练打精髓!

形意拳的练打精髓!

形意拳的练打精髓!释德建入室弟子行曦师父重磅新课有少林心意把母把之称的少林心意十二把正式上线一、形意拳有五种劲,简明朴实,可以速成。

形意拳是把武术中的各种动作,归纳成五种劲。

从上向下的为“劈”,从下向上或斜上方的为“钻”,直向前去的为“崩”,架开敌手再击的为“炮”,用横力制敌的为“横”。

形意拳套路虽多,但都没有离开上述五种劲。

例如虎形便是双手劈拳;鹰形也属此劲;鼍形则属横劲;燕子钻天、鹞子钻天都属钻劲,鹞子入林则属炮劲。

练法不如练功,从练功时间利用率上计算,在单位时间内,对数量少,重复练;练的次数越多,意识支配动作的训练也越扎实。

俗语说:熟能生巧,在搏击时,动作反应敏捷。

第二步功夫:练筋、练膜,以意催力,以力催气阴阳配合,循环不息。

第三步功夫:要在易骨、易筋膜,壮身健体接通意、气、力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对外界刺激应急的对敌措施,也就是条件反射的培养。

形意拳在培养信心和毅力方面是用四梢齐和四穿透的精神训练,来培养信心和毅力。

四梢:舌为肉梢,齿为骨梢,发为血梢,指趾甲为筋梢。

肉梢:舌顶悬盈(上膛)既可接周天气息,更可促使全身肌肉坚硬有力。

骨梢:叩齿使全身骨挺增强体力,人在遇到忿恨事情咬牙切齿显出凶像。

血梢:即怒发冲冠呈现凶像,人在心绪紧张时,人的头发根便发胀起来,使别人感到一种威胁,但是血梢可取却不要过分,否则便会影响心绪放松。

筋梢:手指甲和脚趾甲为筋梢。

手脚心空,手脚趾甲则叩,力量便从手脚背上达到梢节,而增强筋力,筋长力大,俗话说:“筋长一寸,力大千斤”。

鹰爪力的练法,主要是要求叩指,力达指端,增强捕捉力量。

四梢齐可以增强外形的威力,和身心上的内在力量,肉、骨、血、筋构成人体器官的训练,是属于体魂上的训练。

二、在魂的方面,要以“四穿透”精神训练来培养信心和毅力。

四穿透:眼要看穿(或透),神要照穿(或透),力要打穿(或透),气要催穿(或透)。

眼要看穿:用眼角透视机般地从对方的前面看穿到后面,要用自己的眼睛,穿过对方的眼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拳上中下八手-《形意真诠》秘籍(四)
上中下入手共分为三套,又称为阳八手、阴八手、阴阳八手,或硬八手、软八手、岳家八手。

这二十四手法向为形意门的无尚绝学,如果说八字功授徒极严,那么这三套绝手则历代只授掌门弟子一人,共他许多人练形意拳数十年,不要说得学得见,甚至从未听说过,可见其保守程度了。

这倒也并非老师保守,主要门规如此,生怕误传匪人,糟踏了绝技。

这套拳法家师裴先生听师公傅剑秋说,乃是李存义师祖逝世後,得传自尚云祥先生。

这二十四路绝手又有个名字叫「形意神打」,是形意门拳法精粹所在,拳路精妙处只在五行拳与十二形拳极为精巧的组合运用,而且讲究劲法的奇正虚实之变,从有刚有柔,到亦刚亦柔,再到不刚不柔的境界,方为大成。

因此拳经上说:「懂劲而知法者,上乘功夫;懂劲而不知法者,中乘功夫;不懂劲也不知法者,下乘功夫;概懂劲难而知法更难。

」上八手的劲诀用法为:起如钢剉,落如钩竿。

起者去也,落者回也。

未起如摘星,未落如坠月。

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敌手还嫌慢。

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齐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

中八手的劲诀用法为:起似伏龙升天,落如霹雷击地。

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卷地风。

起不起,何用再起;落
不落,何用再落。

低中望为高,高中望为低,起落如水中翻浪,不翻不钻,一寸为先。

下八手的劲诀用法为: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

虚中含实,实中含虚。

奇无不正,正无不奇,奇正之变,妙用无穷。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即三回九转是一式也。

二十四手歌诀总章:廿四拳法要记牢,进退反侧各有招。

十二形中求变化,岳公秘传世间宝。

(注:岳公,指岳飞,传言岳飞变枪为拳,尤擅双推手,即形意拳中之虎扑式,因此形意拳托言为岳飞所创,取其精忠无双之意。


二十四手上八手共八路拳是为:麟盖、撑拨、虎贲、劈捉、推掠、龙战、猿肱、马击。

二十四手中八手共八路拳是为:鹞打、换形、熊攀、摄引、雁翼、鸡搓、豹捶、鹏搏。

二十四手下八手共八路拳是为:狮吼、扣锁、蛇影、鸹缠、雁肘、鹰相、鹤列、鸾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