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_软件在硫磺回收中的二次开发应用
PROII 软件介绍

PROII 软件介绍 PRO/II流程模拟程序⼴泛地应⽤于化学过程的严格的质量和能量平衡。
从油/⽓分离到反应精馏, PRO/II提供了最⼴泛的、最容易使⽤有效模拟⼯具。
产品的PROVISION图形⽤户界⾯GUI), 提供了⼀个完全交互的、基于Windows的环境,⽆论是对于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PRO/II模型,它都是理想的环境。
PROII软件⾃80年代进⼊中国后,已得到⼴⼤⽤户的好评,发挥出良好的效益。
特别是⼀些⼤的⽯化和化⼯设计院的应⽤,更能说明它的独具功能和特点。
这些单位有:北京炼油设计院BDI、⽯化北京⼯程公司BPEC、寰球院、天⾠院(2000年购买)、吉化院(2000年购买)、抚顺院、乌⽯化院、⼤庆油⽥院、⼤庆天然⽓公司等数⼗家单位(近年购买)。
⼀、国内应⽤情况1. 2001年5⽉新发⾏的PROIIV5.5 在功能上有很⼤进步,可以提供在线模拟。
2.在实⽤性上,PROII要⽐其它同类软件更具优势,主要是该软件的开发思路就是针对炼油化⼯⾏业,SIMSCI的计算模型已成为国际标准,公司拥有⼀批技术专家从事售后⽀持,可以解答⽤户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这⽅⾯要优于其它软件公司;说明书中有⼤量的实⽤例⼦;使⽤户更加容易使⽤软件。
这已被⼤院所认可。
3. PROII有标准的ODBC通道,可同换热器计算软件或其它⼤型计算软件相连,另外还可与WORD、EXCEL、数据库相连,计算结果可在多种⽅式下输出。
4.原使⽤ASPEN软件的单位如:BPEC、BDI、化⼯化⼀院(天⾠)、环球公司等,认为PROII更具有⼯程实⽤性。
⼀些化⼯院和⽯化院正准备购买PROII软件。
⼆、软件功能特点适⽤的⾏业:油/⽓加⼯、炼油、化⼯、化学、⼯程和建筑、聚合物、精细化⼯/制药模拟应⽤:设计新⼯艺、评估改变的装置配置、改进现有装置、依据环境规则进⾏评估和证明、消除装置⼯艺瓶颈、优化和改进装置产量和效益PRO/II 典型的化学⼯艺模型:合成氨、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结晶、脱⽔⼯艺、⽆机⼯艺、液-液抽提、苯酚精馏、固体处理聚合物:⾃由基聚合、⼀般⽬的的聚合(苯⼄烯)、低密度聚合(⼄烯)、聚合(甲基丙烯酸甲脂)、聚合(⼄烯基⼄酸脂)、链增长聚合、聚酯、酰胺-尼龙6,尼龙6/6,尼龙6/12 、共聚、聚合(苯⼄烯-甲基丙烯酸甲脂)、聚合(⼄烯-⼄烯基⼄酸脂)炼油:原油预热、常压蒸馏、减压塔、FCC 主分馏塔、焦碳塔、⽓体装置、汽油稳定、⽯脑油分离和⽓提、反应精馏、变换和甲烷化反应器、酸⽔分离器、硫和HF酸烷基化、脱异丁烷塔化⼯:⼄烯分离塔、C3 分离塔、芳烃分离塔、环⼰烷装置、MTBE 分离制造⼚、萘转化、烯烃⽣产、氧化⽣产、丙烯氯化⽓体加⼯:胺脱硫、多级冷冻、压缩机组、脱⼄烷塔和脱甲烷塔、膨胀装置、⽓体脱氢、⽔合物⽣成/抑制、多级、平台操作、冷冻回路、透平膨胀机优化制药:间歇精馏、间歇反应⼀般化的闪蒸模型:闪蒸、阀、压缩机/膨胀机、泵、管线、混合器/分离器精馏模型:Inside/out, SURE, CHEMDIST 算法、两/三相精馏、四个处值估算器、电解质、反应精馏和间歇精馏、简捷模型、液-液抽提、填料塔的设计和核算、塔板的设计和核算、热虹吸再沸器换热器模型:管壳式、简单式和LNG换热器、区域分析、加热/冷却曲线反应器模型:转化和平衡反应、活塞流反应器、连续搅拌罐式反应器、在线 FORTRAN 反应动⼒学、吉布斯⾃由能最⼩、变换和甲烷化反应器、沸腾釜式反应器、Profimatics 重整和加氢器模型界⾯、间歇反应器聚合物模型:连续搅拌釜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擦膜蒸发器固体模型:结晶器/溶解器、逆流倾析器、离⼼分离器、旋转过滤器、⼲燥器、固体分离器、旋风分离器组分数据库:2000多纯组分库、以DIPPR为基础的库、固体性质、1900多组分/种类电解质库、⾮库组分、虚拟组分和性质化验描述、⽤户库、根据结构确定性质、多个化验混合、⽤于聚合物的Van Krevelen ⽅法混合物数据:⽤于3000多VLE⼆元作⽤在线⼆元参数、⽤于300多LLE⼆元作⽤在线⼆元参数、2200在线共沸混合物⽤于参数估算、专⽤数据包、酒精脱⽔、天然⽓脱⽔、带有三⼄烯⼄⼆醇、来⾃GPA (GPSWAT)的酸⽔包、⽓体和液体氨处理、硫醇PROII软件除基本包以外,还提供给⽤户有如下模块:界⾯模块* HTFS、PRO/II-HTFS Interface⾃动从PRO/II数据库检索物流物性数据,并⽤该数据创建⼀个HTFS 输⼊⽂件。
基于PRO_TOOLKIT的PRO_E二次开发技术的应用_张红旗

基于PRO/TOOLKI T的PRO/E二次开发技术的应用张红旗,曹文钢,姜康,李宗照(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C AD/CAM中心,安徽合肥230009)摘要:本文论述了实施二次开发对企业的重要性。
对于即将在三维C AD软件上进行二次开发的企业提出了开发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开发系统的目的、开发工具的选取等。
作者通过在软件PRO/E中以Pro/toolki t为开发工具开发的/汽车前轴零件设计系统0,进一步阐述了实施Pro/toolki t二次开发时基本步骤和源文件的编写、可执行文件的生成和可执行文件在PRO/E中的注册运行等关键技术。
最后,作者通过在PRO/E中的开发实践论证了二次开发是企业提高设计能力、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Pro/toolki t;二次开发;前轴Application of the Pro/toolkit-based Redevel Opment Technology in the PRO/EZhang Hongqi,Cao Wengang,Jiang Kang,Li Zongzhao(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230009) Abstract:Introduced by authors in the paper was the i mportance of the redevelop ment for the en terprise1It suggested those enterprises that were to apply the redevelop ment on the3D C AD softwar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factors,such as the ai m of the redevelopment, the tool of the redevelop ment,etc1By means of Pro/toolkit on the software PRO/E,it has redeveloped a design system of the front axle of the auto-mobile1Through this system,i t further expounded in detail the basic steps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which including how to wri te,how to compile and link source files and how to register and run the resulting application in PRO/E1Finally,i t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develop ment was a necessary way for the enterpri se to improve developmen t abili ty and competitive capability,through develop ment practices in PRO/E1 Keywords:Pro/toolki t;Redevelopment;Front axle of the automobile0前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现代企业必须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新产品,全面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Pro_E二次开发基本方法研究

·制造业信息化·收稿日期:2008-09-01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07-30)作者简介:苏丹(1982-),女,教师;刘佶(1982-)西安理工大学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CAD/CAM 。
Pro/E 二次开发基本方法研究苏丹1,刘佶2(1.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7;2.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摘要:Pro/E 是应用较为广泛的CAD 软件之一,Pro/Toolkit 是Pro/E 自身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
本文对采用VC++6.0结合Pro/Toolkit 进行Pro/E 二次开发的主要方法进行阐述,解释了二次开发过程中使用句柄的意义,介绍了有关函数,并完成部分辅助程序设计。
此外对如何利用在使用Pro/E 过程中系统自动生成的轨迹文件进行二次开发做了介绍。
关键词:Pro/E ;Pro/Toolkit ;MFC ;轨迹文件中图分类号:TP3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673(2008)06-114-030引言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不仅仅满足简单使用CAD 软件,从而提出二次开发的要求。
通过对CAD 软件的二次开发,可以使软件具备更高的实效性,提高企业产品开发效率,缩短设计周期。
Pro/E 因为具备尺寸驱动、基于特征,单一数据库等诸多优点而应用广泛。
但是目前国内关于Pro/E 二次开发,尤其是涉及自动装配的文献很少。
作者经总结得出关于Pro/E 的二次开发主要有两种方法:①使用VC 结合Pro/Toolkit ;②使用VB 结合AutomationGATEWAY 。
本文主要介绍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二次开发的基本思路及部分自动装配核心程序。
此外,还初步探询了使用轨迹文件进行辅助工作的基本思路。
1Pro/E 二次开发基本思想1.1Pro/E 二次开发程序流程基于Pro/Toolkit 的Pro/E 二次开发主要有三大步骤[1]:首先用VC 编写源文件并编译成为DLL 文件;然后编写注册文件及自定义菜单的文本文件;最终在Pro/E 中加载执行程序。
ProE二次开发技术概述

关键词 : Pro/Engineer 二次开发 历程 现状 发展方向
Abstract
The current CAD / CAM systems such as Pro / E, UG, are more common large-scale software system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such a large system, we need the product model may require significant time. If you can, based on such software, develop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unit product will no doubt greatly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 design of the unit, speed up product update rate, thereby enhancing thei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e so-called "secondary development" is in the business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based on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Pro / Engineer operating software compan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Parametric Technology (PTC) unit of CAD / CAM / CA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oftware. Pro / Engineer to provide users with a variety of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the means, such as based on Pro / TOOLKIT secondary development process, based on the Automation GATEWAY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J-Link-based development process, based on Pro / Web Link's secondary development process, based on the VB API's second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o / Engineer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development, current status, future directions, research priorities, while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several examples,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were, of Pro / Engineer to conduct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史上最全ProE二次开发测试及环境配置方法

32位系统preo5.0二次开发测试及环境配置首先,proe5.0是配合VC++2008来进行二次开发的,因此首先得安装VS2008,其次,要确保proe5.0中已经安装了protoolkit,安装方法略。
如何测试Pro/Toolkit安装成功第一步,找到proe安装目录下的protooltik文件夹,并找到..\protoolkit\i486_nt\obj这个路径下的一个叫做make_install的文件,用写字板打开,找到如下# Pro/Toolkit Source & Machine Loadpoint (EXTERNAL USE - DEFAULT)这么一行字,然后把它下面的PROTOOL_SRC=../..改成PROTOOL_SRC = ...\PTC\protoolkit,保存下关闭就好了。
第二步,在“开始”中找到Microsoft Visuall Studio Tools→Visual Studio Tools→Visual Studio Tools2008命令提示符,打开。
第三步,在打开的这个界面里面敲下如下字符cd ...\PTC\protoolkit\i486_nt\obj,然后回车,再敲上如下字符:nmake /f make_install dll,然后再回车,等其运行完毕,关掉命令提示符,然后再回到...\PTC\protoolkit\i486_nt\obj文件夹中,会发现多了一个pt_inst_test.dll文件,证明前面的工作全是成功的。
第四步,回到...\PTC\protoolkit文件夹,找到protk.dat文件,用写字板打开,将第二行和第三行前面的“.”改成路径...\PTC\protoolkit,将第五行后面的“18”改成“wildfire5.0”,其他保持不变,保存,关闭。
第五步,启动proe5.0,找到工具→辅助应用程序,打开,点“注册”,找到...\PTC\protoolkit,里的protk.dat,打开,选中,点“启动”,发现左上角出现“’pt_inst_test.dll’启动成功”。
基于ProE绘图模块的二次开发

基于Pro/E绘图模块的二次开发作者:贾俊鹏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04期摘要:本文针对Pro/E工程图模中不满足国标、企标的一些标识标注,结合事例介绍了对它们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满足国标和企标的一般过程。
从而使软件的绘图功能得到的应用。
关键词:Pro/E软件;工程图;二次开发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B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制造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
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快速、高效、高质、方便地完成设计任务,但从市场上购买的CAD软件,一般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特别是国外软件的二维工程图模块,要想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就必须对其进行二次开发。
Pro/E软件是美国参数化技术(PTC)公司开发的高端CAD软件,现在国内应用比较普及。
其二维工程图的图框、标题栏、标识标注、明细表等大多不能满足国内企业的标准。
因此,企业要用该模块进行工程图转换,就必须对这些内容进行二次开发。
1、问题提出图1为应用Pro/E WildFire 3.0转换的工程图,其基准符号、索引号等符号都不满足我国的标准。
国标中,基准要素字母应在圆中,而不是方中,基准符号与基准要素平行的应为粗短线[2],而不是实心三角。
索引号应在短线正上方,而不是在圆内。
2、符号库的建立解决以上问题的简单方法是,利用软件为用户提供的开放符号库,建立自己满足要求的符号库,转换工程图时调用该符号库的相应符号。
下面以建立满足国标的基准符号和索引号为例来介绍建库的一般过程。
当然,这些符号是逐一建立的。
首先介绍建立基准符号的过程:在绘图环境下选择格式下拉菜单下的符号库选项。
进入建立符号界面。
在弹出菜单中选取定义后为所建符号命名为jz。
然后绘制出图2(a)所示的基准符号,并加上注释文本。
由于国标中要求短粗线必须接近基准要素,并与之平行,因此在符号的短粗线下方,画一条短细线以备后用。
由于注释文本为可变参数,所以在文本两边加反斜杠。
而文本的内容是可变的,因此编辑什么内容就不太重要,只要不为Pro-E内部参数即可。
ProMax软件使用手册-0423

目录
1 ProMax 软件简介 .......................................................................................................................... 1 ProMax 软件用途 ..................................................................................................................... 1 1.2 ProMax 的安装与配置 ....................................................................................................... 3 1.3 ProMax 菜单 ....................................................................................................................... 7 2.常用模块(shape) .................................................................................................................... 16 2.1 辅助模块/ProMax Auxiliary Objects................................................................................. 17 2.1.1 Devider 分割器 ...................................................................................................... 17 2.1.2 Pipeline(管道)................................................................................................... 18 2.1.3 Make-Up(补充罐) ............................................................................................. 19 2.1.4 Saturator 饱和器.................................................................................................... 21 2.2 塔器模块/ProMax Distillation Columns .......................................................................... 22 2.2.1 连接方式(Connections) ........................................................................................ 22 2.2.2 过程数据(Process Data)........................................................................................ 22 2.2.3 塔板参数............................................................................................................... 25 2.2.4 规定 Specifications ............................................................................................... 27 2.2.5 收敛方式............................................................................................................... 27 2.3 动设备模块/ProMax Fluid Drivers................................................................................... 28 2.4 混合分割模块/ProMax Mixers/Splitters ......................................................................... 30 2.5 反应器模块/ProMax Reactors ......................................................................................... 30 2.6 分离器模块/ProMax Separators ..................................................................................... 31 2.7 阀门模块/ProMax Valves................................................................................................. 32 2.8 流股模块/ProMax Steams ............................................................................................... 32 2.8.1 Process /Energy Stream.......................................................................................... 32 2.8.2 Property Table 属性表格 ...................................................................................... 33 2.8.3 Callout .................................................................................................................... 33 2.8.4 跨流程连接符....................................................................................................... 33 2.9 换热器模块/ProMax Heat Exchanger............................................................................... 35 2.10 循环器模块/ProMax Recycle ...................................................................................... 38 2.10.1 物料循环器......................................................................................................... 39 2.10.2 能量循环器......................................................................................................... 40 2.10.3 Propagation Terminal ........................................................................................... 40 2.11 属性模板/ProMax Property Stencil ................................................................................ 40 3. 分析功能.................................................................................................................................... 41 3.1 添加 Specifier.................................................................................................................. 41 3.2 添加 Solver...................................................................................................................... 43 3.3 多方案分析 Scenario tool ............................................................................................... 46 3.4 硫磺回收率(Sulfur Recovery) .................................................................................... 50 3.5 属性计算 Property Calculator ...................................................................................... 55 3.6 输出/附加流程图 ............................................................................................................ 58 3.7 多流程连接 Cross Flowsheet Connector................................................................... 59 3.8 用户自定义值 User Value Sets.................................................................................. 63 4. ProMax 其他功能说明 ............................................................................................................... 68
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及应用

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及应用摘要: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自20世纪30年代实现工业化后,已经广泛用于合成氨和甲醇原料气生产、炼厂气加工、天然气净化等煤、石油、天然气的加工过程中。
克劳斯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操作灵活、回收硫磺纯度高(质量分数可达99.8%)、投资费用低、环境及规模效益显著等特点,产品硫磺可作为生产硫酸的一种硫资源,也可作其它部门的化工原料。
本文对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硫磺回收;超级克劳斯;工艺一、超级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从石油,石化、冶金、化肥等行业含H2S等硫化物的酸性气中回收利用硫,根据工艺流程选择和当地产品销路情况,产品可以制成硫磺或硫酸。
对含(一)、S酸性气体的处理,用H2S制取硫磺,工业生产中多采用固定床催化氧化,典型的方法有克劳斯工艺。
利用克劳斯装置净化尾气中的硫化物回收硫磺工艺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具体工艺流程有20多种,主要有传统克劳斯工艺,低温克劳斯工艺、超级克劳斯(SuperClaus)工艺,带有SCOT尾气处理的克劳斯工艺等。
其中超级克劳斯工艺是在两级普通克劳斯转化之后,第三级改用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将H2S直接氧化成元素硫,传统克劳斯工艺要求H2S/SO2摩尔比值为2的条件下进行,而此种工艺却维持选择性氧化催化段在富H2S条件下举行,一改以往单纯增加级数来提高H2S的回收率的方法。
超级克劳斯工艺改变了以往单纯提高H2S和SO2反应进程的方法,在传统克劳斯转化的最后一级转化段使用新型选择性氧化催化剂,由此来改进克劳斯工艺的硫回收技术。
在通入过量空气的情况下,超级克劳斯工艺可将来自克劳斯段最后一级过程气中剩余的H2S选择性地氧化为单质硫。
超级克劳斯反应器出口的过程气(含有非常少量的H2S)进入深冷器中,将过程气中的硫磺最大限度地捕集下来,从而将硫磺回收率提高到99%以上。
超级克劳斯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二、技术特点1、操作灵活方便由于超级克劳斯工艺采用过量空气操作,从而产生较少的SO2,因此对空气的控制要求不是很严格,不要求精确控制H2S和SO2的比例,而是将最后一级克劳斯转化器出口过程气中H2S体积分数控制在0.6%~1.5%,因此可以采用简单的流量控制回路,使操作灵活方便、弹性范围大,操作下限可以达到15%;超级克劳斯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有害物质排放少,催化剂使用寿命长达8~10年;过程气中高浓度水含量不会影响H2S的转化率,装置运行平稳可靠,维修方便,非计划性停车时间少于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Ò软件在硫磺回收中的二次开发应用曲晓廉1,邹德东2(1、齐鲁石化胜利炼油设计院,山东淄博 255434;2、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山东淄博 255434)
摘 要:硫磺回收装置的设备需要有较大的操作弹性。针对其过程气进口压力低,手工计算难于进行严格的全程压降计算,现以PRO/Ò软件为开发平台,通过扩充数据库和建立模拟流程,成功地将其用于硫磺回收装置的设备选型和核算,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先进的计算手段。关键词:硫磺回收;专用软件;开发应用;设备选型中图分类号:TP311.52:TQ125.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1904(2004)01-0028-03
随着我国加工进口高硫原油量的逐年增加,各大炼油企业为达到新环保法规的要求,均新建、扩建改造了硫磺回收装置,这为硫磺回收新型工艺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引进,以及消化吸收和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硫磺回收装置设计水平的提高及其软件的开发应用带来了良好的机遇。1 制硫原理和硫特性1.1 制硫原理酸性气工业制硫分为制硫炉内高温热反应和转化器内低温催化反应两部分。1、高温热反应酸性气在制硫炉内高温条件下,部分先被O2氧化成SO2,其余的再与SO2反应生成元素硫,主要进行的反应如下:H2S+32O2SO2+H2O+519.2kJ(1)2H2S+SO232S2+2H2O-42.1kJ(2)高温条件下这两个反应的速度很快,一般可在1s内完成,H2S转化率可达60%~70%。2、低温催化反应低温催化反应是在转化器内的催化剂床层上进行,反应式如下:2H2S+SO23xSx+2H2O+93kJ(3)由于该过程为放热反应,从理论上讲,反应温度越低,转化率越高。但是,反应温度低于硫露点时,会有大量液硫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使其失去活性,为此催化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170~350e。随着制硫技术水平的提高,催化反应也可在硫露点以下进行,如CBA法和MCRC法等。高温热反应和一级催化反应的硫回收率一般在75%~90%,为了提高硫回收率,工业上常采用增加转化器数量、转化器之间设置冷凝器分离液硫,以及逐级降低催化反应温度等措施。1.2 硫的特性元素硫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如液态和气态中的硫都是不同硫组分的混合物。液态硫是S8环状和Sn链状聚合物的混合物,n值可以达到相当大。硫蒸气是由S1至S8八种组分组成,温度高于700K时气体中主要是S2,700K以下时则以S6、S8为主[1]。在工程上以S2、S6、S8三种组分的含量来描述硫已能满足设计精度要求。各种硫组分间转化的反应热较大,见化学方程式(4)~(6)。 3S2S6+272.2kJ(4)
4S2S8+404.4kJ(5)
4S63S8+124.5kJ(6)液硫的黏度与硫的分子结构有关。如纯液硫在160e左右形成长链聚合物Sn,其黏度会突然升高到近100Pa#s,而含有饱和硫化氢的液硫黏度最高仅为约0.2Pa#s。
2 硫磺回收装置设备选型电算化现状高温热反应的制硫过程气在冷凝冷却过程中,元素硫从S2逐渐变为S6、S8,其摩尔流量也随之变小。期间又有硫组分间转换的热量变化,低温部分
#28#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SP&BMHRELATEDENGINEERING 2004年第1期表1 模拟数据与设计数据的对比名称换热面积/m2热负荷/kW硫冷凝量/kg#h-1设计模拟设计模拟偏差/1设计模拟偏差/1废热锅炉7027121716017096-0.37%一级冷凝器49251431482974-5.53%67946774-0.29%二级冷凝器47048415691502-4.27%285228780.91%三级冷凝器4923391003990-1.30%8518520.12%气-气换热器3261726706750.75%合计10497105040.07% 注:偏差=(模拟数据-设计数据)/设计数据。
还有相变,整个过程非常复杂。目前国内用于该过程设备选型计算的软件,尚未见报道。Sulsim流程模拟软件是加拿大SULPHUREXPERTSANDDBROBINSON公司开发的用于硫磺回收过程模拟的专用软件,在我国新建的硫磺回收装置设计和装置标定考核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该软件没有设备选型及核算功能,因而使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由于缺乏设备选型计算软件,目前硫磺回收装置设备选型计算还是依赖手工计算确定总传热系数,再由热负荷和温差计算换热面积。这样做带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受上游装置负荷变化影响,硫磺回收装置的设备需要有较大的操作弹性,不管传热系数取值过大或过小,均难于满足这种负荷波动要求;再者,由于硫磺回收装置入口压力低(一般为0.05MPa),手工计算难于进行严格的全程压降计算。由此可见,开发硫磺回收装置设备选型计算软件已是当务之急。3 开发平台和开发内容3.1 开发平台PRO/Ò软件是美国模拟科学公司(SimSci)开发的大型工艺流程模拟通用软件,主要用于新建装置设计、老装置的调优操作和技术改造,并为新工艺流程开发研究提供工艺包的主要内容。该软件有如下优点:¹数据库较齐全,软件的适用能力强,硫磺回收高温热反应温度在1200e以上仍适用;º界面友好,数据库为开放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或添加数据库。经多方案比较,确认PRO/Ò软件为开发平台。3.2 PRO/Ò软件二次开发简介PRO/Ò软件在国内各大石化企业和设计单位均有较好的应用业绩和开发业绩,常规的开发工作是用户建立专用的单元操作模型如反应器模型等,并选用正确的热力学模型,即可通过流程模拟计算来满足工程需要。对于硫磺回收模拟计算来说,由于PRO/Ò软件中缺乏S2、S6及S8的物性数据,还需建立完整的硫组分物性数据库,再做常规的开发工作。二次开发的内容如下。1、扩充PRO/Ò数据库为了满足模拟计算对物性数据的需要,先后建立了S2、S6及S8的物化性质数据库和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库、气体和液体的热焓数据库、潜热数据库、密度数据库、气体和液体的黏度数据库、气体和液体的导热系数数据库等30多个数据库。其中为了满足热负荷计算的需要,根据硫组分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还建立了特殊的焓)温曲线模型,解决了热负荷计算不准确性等问题。2、模拟流程的建立及调试数据库扩充工作完成后,建立了专用的单元操作模型和流程模拟模型,并调试通过。
4 模拟数据与设计和标定数据的对比4.1 与设计数据的对比某80kt/a硫磺回收装置采用一段高温热反应、两段催化反应硫回收工艺。该流程中采用高温搀和达到一级催化反应温度,利用一级转化器出口过程气换热方式达到二级催化反应温度,废热锅炉产生3.5MPa中压蒸汽,一级、二级和三级冷凝器产生0.3MPa低压蒸汽。主要工艺参数的模拟数据与设计数据对比见表1。
4.2 模拟数据与标定数据的对比1、该80kt/a硫磺回收装置采用了Sulsim软件进行了标定,主要工艺参数的模拟数据与标定计算数据对比见表2。2、某硫磺回收装置于1988年12月建成,1991年11月份投产。该装置采用一段高温热反应和两段催化反应工艺,采用两级高温搀和达到两级催化反应温度。该装置于1998年6月进行了标定(当时因故没有进行设备核算),硫冷凝量的模拟数据与
#29#2004年第1期 曲晓廉,等1PRO/Ò软件在硫磺回收中的二次开发应用钢质硫酸容器防腐蚀的电化学阳极保护田玉林(天津大港油田集团公司设计院,天津 300280)
摘 要:腐蚀环境中电化学阳极保护的应用领域很窄,它对仪器设备、调试运行以及电流控制都有严格的要求。介绍了电化学阳极保护的原理、主要参数的控制和适用范围等,建议有关部门制订技术规范。关键词:防腐;阳极保护;硫酸;建议中图分类号:TG17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1904(2004)01-0032-03
1 概述众所周知,硫酸、盐酸、硝酸及磷酸等无机酸对钢铁的腐蚀是强烈的。根据试验数据,酸溶液对钢铁的腐蚀主要取决于其浓度及温度,现将硫酸、盐酸溶液随浓度变化对碳钢的腐蚀速率[1]列于表1。酸液的储罐和输送管道采用耐腐蚀材料,常用的非金属材料有塑料、硅质材料、石墨和玻璃钢等。就硫酸而言,稀硫酸和浓硫酸的腐蚀机理是截然不同的,酸温的高低对腐蚀速率的影响较敏感;在较低的温度下碳钢耐浓硫酸腐蚀,若温度稍高宜采用不锈钢(316L),并应采用阳极保护;稀硫酸对碳钢的
表2 80kt/a硫磺回收装置模拟数据与标定数据对比名称换热面积/m2热负荷/kW硫冷凝量/kg#h-1标定模拟标定模拟偏差/1标定模拟偏差/1废热锅炉7027121307513030-0.34%一级冷凝器49249620511937-5.56%53485340-0.15%二级冷凝器470406684656-4.09%180418080.22%三级冷凝器492416903877-2.88%379377-0.53%气-气换热器326346705688-2.41%合计75317525-0.08%
注:偏差=(模拟数据-标定数据)/标定数据。
设计数据的对比见表3。从上述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硫冷凝量最大偏差为-3.02%,热负荷最大偏差为-5.56%,说明所建硫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库和焓)温模型是准确
表3 某硫磺回收装置硫冷凝量的模拟数据与标定数据对比
名称硫冷凝量/kg#h-1标定模拟偏差/1一级冷凝器9219442.50%二级冷凝器562545-3.02%三级冷凝器263262-0.38%合计17461751-0.29%
注:偏差=(模拟数据-标定数据)/标定数据。
的,可以满足工程设计中对设备选型计算的要求。
5 结论1、由上对比可见,开发的硫磺回收工艺流程模拟软件可以满足工艺包编制和工程设计的要求,达到了开发目的。2、该软件开发应用成功,改变了硫磺回收装置设备选型采用手工计算的局面,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居于领先。3、我们拥有的这项专有技术,为提高硫磺回收装置设备选型的工效、优化设计方案、节省工程投资和满足生产需要提供了可靠的工程设计工具,为硫磺回收新工艺的开发提供了先进的模拟计算手段。
参考文献:[1] 朱利凯,主编.天然气处理与加工.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73.
作者简介:曲晓廉(1965-),女,山东莱州人,高级工程师,一
直从事炼油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03-10-28)
#30#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SP&BMHRELATEDENGINEERING 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