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高考复习教案:第14讲 新陈代谢的类型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第九节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考纲要求:1.生物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判断2.理解新陈代谢的含义教学目的新陈代谢的概念的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B :识记)。

重点、难点和疑点1. 教学重点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2. 教学难点 新陈代谢的概念。

3. 教学疑点 (1)如何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关系(2)如何理解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材教法和课时安排教材教法:(1)用“分析归纳法”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⑵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理解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自养和异养的关系。

(3)用“进化的观点”理解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形成。

(4)用“并列比较法”理解各代谢类型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 新陈代谢的概念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的 自养型的基本类型 新陈代谢的 两种类型 异养型基本类型 异化作用的 需氧型两种类型 厌氧型教学内容一、新陈代谢的概念:是活细胞内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一)两个方面 物质代谢:外界环境−−→←交换生物(转变) (性质) 能量代谢:外界环境−−→←交换生物(转变) 物质变化:外界环境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物质 同化作用 贮存能量 (二)两个过程 物质变化:自身物质−−→−分解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方向) 异化作用 释放能量(三)应用1.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2. 同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大小关系幼年:同化作用>异化作用(1)人 成年: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老年:同化作用略小于异化作用白天:同化作用>异化作用(2)植物夜晚: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特点: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自养型 生物:绿色植物(利用光能)、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一)同化类型 特点:外界有机物(营养物质)−−→−转化有机物(自身组成物质)异养型 生物:动物;腐生、寄生的真菌、细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NH 3−−→−氧化HNO 2−−→−氧化 HNO 3能量CO 2+H 2O (CH 2O )+O 2特点:在O 2参与下,彻底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需氧型生物:绝大多数的动、植物(二)异化类型 特点:在无氧条件下,不彻底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厌氧型生物:乳酸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兼性厌氧型:氧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1
需氧型、厌氧型
〔二〕概念和举例
〔填表〕
〔三〕化能合成作用
1.举例:硝化细菌
2.概念:一些自养生物不能利用光能,而是利用体外环境中无机物氧化所释放出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并依靠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这种合成作用叫化能合成作用。
引言: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较详细地认识了动物、植物的许多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第九节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一、新陈代谢的概念
〔一〕概念:
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
〔二〕新陈代谢与同
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
〔三〕新陈代谢的意

生物体最基本的特征,实现生物体的自我更新,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二、新陈代谢的类型
〔一〕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类型:
自养型、异养型
2.异化作用类型:
提问:新陈代谢与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以及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关系如何?
回答:从作用上看,新陈代谢分为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从代谢物的性质上看,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中,都包含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反之亦然。
〔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纠正,并出示投影片,代替板书。〕
提问:新陈代谢在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提问: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你是如何具体理解这一概念
的?请根据细胞结构图讨论〔出示投影片〕。
〔学生讨论,然后由多个同学回答,互相补充。教师引导,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活细胞不断从细胞外吸进水、无机盐离子、氧、二氧化碳、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2.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内,色素吸收光能使二氧化碳和水在酶的催化下,通过一系列连续化学反应形成有机物,并贮存能量。

高三生物教案:9、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高三生物教案:9、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第九节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学目的新陈代谢的概念的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B :识记)。

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2 •教学难点新陈代谢的概念。

教学过程【板书】新陈代谢的概念新陈代谢‘同化作用的{自养型的基本类型新陈代谢的 两种类型 异养型基本类型异化作用的 {需氧型两种类型 厌氧型【注解】、新陈代谢的概念:是活细胞内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交换(一)两个方面 「物质代谢:外界环境 --------------- 生物(转变)(性质) I 能量代谢:外界环境 1兰换T 生物(转变)同化作用贮存能量(三)应用「物质变化:外界环境的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物质(二)两个过程物质变化:自身物质分解 > 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方向)异化作用•释放能量1.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2.同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大小关系幼年:同化作用 >异化作用(1 )人 成年: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老年:同化作用略小于异化作用 白天:同化作用 > 异化作用(2)植物夜晚:同化作用 < 异化作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异养型 生物:动物;腐生、寄生的真菌、细菌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氧化 氧化NH3—— 一HN0 2—— 一 HN0 3能量CO 2+H 2O (CH 20) +02(一)同化类型•特点:无机物合成' 有机物自养型I 生物:绿色植物(利用光能)、硝化细菌特点:外界有机物(营养物质)转化 ---------- ? (利用化学能)有机物(自身组成物质)特点:在02参与下,彻底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需氧型< 生物:绝大多数的动、植物(二)异化类型[f特点:在无氧条件下,不彻底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厌氧型一生物:乳酸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兼性厌氧型:氧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如酵母菌(三)判断方法:考虑该生物生活的环境情况1 •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我们能用肉眼看到的生物一般属需氧型;(如树、鸟、鱼等)生活在土壤深处、水底淤泥、其它生物体内的生物一般属厌氧型。

高考生物复习指导: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高考生物复习指导: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2019年高考生物复习指导: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名词:1、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这叫做~。

2、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同时,生物体又把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这叫做~。

3、自养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

4、异氧型:生物体在同化作用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成有机物,只能把从外界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了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

5、需氧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自身的组成物质,以释放能量,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

6、厌氧型:生物体在异化作用的过程中,在缺氧的条件下,依靠酶的作用使有机物分解,来获得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

7、酵母菌:属兼性厌氧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将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8、化能合成作用:不能利用光能而是利用化学能来合成有机物的方式(如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NH3与O2反应转化成HNO2,HNO2再与O2反应转化成HN03,利用这两步氧化过程释放的化学能,可将无机物(CO2和H2O合成有机物(葡萄糖)。

语句: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点:①相同点都是将无机物转变成自身组成物质。

②不同点: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无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

2、同化类型包括自养型和异养型,其中自养型分光能自养--绿色植物,化能自养:硝化细菌;其余的生物一般是异养型(如:动物,营腐生、寄生生活的真菌,大多数细菌);异化类型包括厌氧型和需氧型,其中寄生虫、乳酸菌是厌氧型;其余的生物一般是厌氧型(多数动物和人等)。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及反思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及反思

第四节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自养型和异养型2、光能自养与化能自养的异同3、异化作用的两种类型——需氧型和厌氧型4、了解厌氧生物的重要特征(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自然界各类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三)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和了解生物新陈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自养型、异养型的概念和类型【教学难点】:化能合成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学案教学法、讲述法【教学过程】情景创设:不同的生物种类有不同的生存环境和营养来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生物发生变异和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代谢类型,这节课就来学习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教师选取学生部分学案利用投影仪进行即时反馈检查。

教师针对自学存在问题进行知识重难点讲授:一、同化作用的两种类型复习: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概念(学生回答:略)讲述:同化作用的实质是:合成自身物质(有机物),并贮存能量,那么动、植物合成自身有机物所需的原料是否相同?不相同,正是所需原料的不同,把整个生物界的同化作用分为两种类型。

即:自养型和异养型。

学生活动:讨论两类生物的根本区别。

讲述:是否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如果能就是自养型生物,如果不能,只能摄取其它生物中的有机物合成自身的有机物,即异养型生物。

要求学生记住概念,并能通过举例分析周围生物同化作用类型,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

例:各种绿色植物——自养型蘑菇——异养型各种藻类植物——自养型青霉——异养型细菌——异养型讲述:同化作用是根据合成有机物原料不同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那么自养型生物把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时所需能量从何而来?学生:光能,找学生到黑板上写出光合作用反应式。

讲述: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自身有机物叫光能合成作用。

因为体内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有些自养型生物体内无叶绿素不能利用光能而是利用环境中无机物氧化释放出的化学能来合成自身物质(在擦去条件的反应式的箭头上写上“化学能”),这种合成作用叫“化能合成作用”。

2012《导与练》高中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考点14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2012《导与练》高中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考点14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2.(2010 年北京海淀模拟)科学家在被称为“九北”(东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北纬 9° )的漆 黑的海底深处的火山口附近发现了“人丁兴旺”的生物群落。 这里的细菌能把有毒的废料当 “早餐”,能利用硫化氢、铁、氢和其他一些化学物质来生产葡萄糖,从而维持自身的生命 活动。这些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B )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的混合型 D.异养型
(1)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包括上述图解中的 4 种,自养型或异养型、需氧 型或厌氧型则只指其中的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类型。 (2)区分标准 同化 作用
能否将无机物转 ― ― → 变成自身有机物
― ― →
自养型 能源的不同 ― ― → 化能自养型 异养型
厌氧型
光能自养型 转变无机物时
(对应学生用书第 67~68 页) 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 A ) ①菌类和病毒都是异养生物 ②所有植物都是自养生物 ③所有动物都是需氧型生物 ④所有寄生生物都是厌氧型生物 ⑤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解析:病毒营寄生生活,不具独立代谢功能,不同类型的菌类其同化作用方式不一定相 同, 如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的, 故①不正确; 绝大多数植物是自养型生物, 有少数是异养型的, 如营寄生生活的菟丝子;动物中绝大多数都是需氧型的,但也有厌氧型的,如蛔虫等;有些 寄生生物为需氧型的,如丝虫等自养需养型生物未必含叶绿体和线粒体,如硝化细菌,故只 有⑤正确。
解析:由题目中信息“漆黑的海底”可以排除 A、C 选项;由于这些细菌“能利用硫化 氢、铁、氢和其他一些化学物质来生产葡萄糖”,因此可判定属于化能自养型。
3.(2010 年兰州模拟)某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把乳酸菌、酵母菌、 硝化细菌分别培养在三个半固体培养基中,几天后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B )

高考生物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

高考生物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教案)

细胞呼吸和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基础梳理1.有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产生,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2)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3)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反应物葡萄糖丙酮酸、H2O[H]、O2生成物丙酮酸[H]、、ATPCO2、ATP、[H]H2O、ATP能量少量少量大量(4)实质:有机物,能量。

(5)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kJ的能量,其中有kJ左右的能量储存于ATP中,其余的能量以形式散失。

2.无氧呼吸(1)概念: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反应式:高等植物和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乳酸菌、高等动物、人及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3)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的产物是。

(4)场所:。

(5)相同呼吸底物、不同呼吸类型、代谢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应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不同生物体内的不同。

3.细胞呼吸的意义(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如丙酮酸是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的枢纽物质。

归纳总结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图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表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反应条件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O2,需要酶和适宜的温度呼吸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物CO2和H2O CO2、酒精或乳酸释放能量释放大量能量释放少量能量特点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有机物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完全释放相互联系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3.过程分析(1)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行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完成。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的新陈代谢课件 新人教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的新陈代谢课件 新人教版
其结构;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细 胞质基质中能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 酶;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及 转录,在此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将DNA双链打开。
*知识链接* 酶与激素的比较
*随讲随练*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和激素的作用相同 C.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控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D.酶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随讲随练*
3.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

( C)
①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②在叶绿体中,ATP的运动方向是由叶绿体的基质到叶绿体的囊状结

③洋葱表皮细胞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④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C )
考点二 与酶有关的曲线解读 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
(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 率更高。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 点。
(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
(1)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所以Na+进出细胞一般为主动运输,消耗
能量;在体温调节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是协同作用,都可以通过促进
新陈代谢达到增加产热的作用。
*思路拓展* 与能量有关的知识归纳 (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2)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4)直接能源物质——ATP (5)根本能源——光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物高考复习教案:第14讲新陈代谢的类型新人教版一、考点内容全解(一)本讲考什么1.新陈代谢的概念与基本类型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2.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的比较自然界中光能合成细菌和化能合成细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两者间也存在较大的区别。

3.兼性厌氧型生物---酵母菌酵母菌既可在有氧情况下生存,也可在无氧状态下活动,此类生物的生命活动比较特殊,也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如酿酒。

(二)考点例析[例1] 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人的异化作用方式是需氧型,所以人体细胞只能进行有氧呼吸②人体细胞一般只有通过细胞外液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③人体的消化道不是都能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④血液中的葡萄糖一部分合成糖元主要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供生命活动利用⑤人体摄取的营养物质中除水和无机盐外,其他都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②④⑤[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人体新陈代谢。

人体从物质代谢角度看,属于异养型,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是需氧型。

但人体在氧不足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而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则必须通过内环境获得,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细胞外液。

进入人体内环境的营养物质则必须经过消化道的吸收。

对营养物质的理解必须准确,水就不能称为营养物质。

[答案] B[同类变式]下述生物中,哪一种是自养型生物A .硝化细菌B .大肠杆菌C .青霉菌D .酵母菌[解析]本题属基本概念的判断。

按照生物体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

自养型生物可自己合成有机物,依据自养生物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中利用能源不同又可分为光能自养型(如绿色植物)和化能自养型(如硝化细菌)。

异养型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

异养生物包括动物、人、营寄生或腐生生活的菌类。

[答案]A[例2]细菌冶金是利用某些细菌的特殊代谢功能开采金属矿石。

例如,氧化亚铁硫杆菌在溶液中能将黄铁矿氧化为硫酸铁,并能使溶液酸性增强,其过程如下:(1)从生物的新陈代谢看,(b)过程属于____作用。

(2)氧化亚铁硫杆菌的合成代谢类型属于________型,分解代谢类型属于________型。

(3)氧化亚铁硫杆菌和绿色植物都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但它们在制造有机物的过程中所利用的________来源是不同的。

[解析] 本题是一个实际生产问题,但涉及的知识是关于化能合成细菌的相关问题。

氧化亚铁硫杆菌利用黄铁矿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将CO 2和H 2O 合成为有机物,利用的能量和植物不同。

[答案] (1)同化 (2)自养 需氧 (3)能量[特别提示] 图象观察往往带来很多信息,本题中能量来源就是解题的关键。

[同类变式] 已知下列单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壁,但没有核膜和核仁,在研究它们生活所需条件的实验中,得出下面的结果(√表示需要)。

这三种生物依次是A .衣藻、乳酸菌、变形虫B .衣藻、酵母菌、变形虫C .固氮蓝藻、酵母菌、硝化细菌D .固氮蓝藻、乳酸菌、硝化细菌[解析] 在了解新陈代谢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生物所需条件的差异可判断:需葡萄糖的一定为异养型生物;需水和CO 2并且还需光的为绿色植物;需氨,并能以CO 2和H 2O 合成有机物的为化能合成细菌。

需氧与否是判断是否是需氧或厌氧型生物的指标。

[答案] D[解题警示] 乳酸菌和酵母菌是两类不同的生物,前者是细菌,后者是真菌。

此点需要记忆,以免混淆。

生物 必需的生活条件 水 氧 CO 2 葡萄糖 氨 光 A √ √ √ √ B √ √ C √ √ √ √[例3] 为验证酵母菌能在氧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又能在缺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一般来说,乙醇发酵是衡量它的一个标准)。

做了如下实验:第一瓶经过灭菌的葡萄糖溶液充氧,接入酵母菌菌种进行培养,测定其单位时间内的吸氧物质的量和产生二氧化碳物质的量。

据此回答与这个实验有关的问题,分别从所列选项中选出它们的正确答案。

(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试比较吸氧物质的量和产生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大小A.吸氧量大B.C02发生量大C.两者相等D.无法确定(2)若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假如在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过程中有等量的葡萄糖被消耗掉,这时吸氧物质的量与产生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A.1:2B.2:3C.4:3D.3:4(3)若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如果有氧呼吸和乙醇发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相等,这时吸氧物质的量与二氧化碳发生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A.1:1B.1:2C.2:1D.1:12(4)若检测的结果是吸氧物质的量与产生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3:5,其原因是______。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5)若无氧呼吸消耗了360mg的葡萄糖,可生成______mol的乙醇。

A.0.004molB.0.03molC.0.25molD.4mol[解析] 本题考查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但必须明确这两种反应的反应式及化学计算方法。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C6H12O6+6O2+6H2O→6 CO2+12 H2O+能量(多)计算时以摩尔量进行,具体计算过程可完全参照化学计算方法进行,这里就不重复。

至于为什么吸氧量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等,由有氧呼吸反应式可断定一定不全是有氧呼吸,其间还有无氧呼吸,计算方法略。

[答案] .(1)C (2)D (3) B (4) B (5)A[延伸拓展] 本题实际上是一个化学计算问题,但问题又出自生物学方面,由此可知现代生物学与其它学科间有密切的关系,已经发展成一门综合性学科。

基本的化学计算在生物学中也是经常应用的,需要掌握。

[同类变式]下图的实验装置中将气球安装于含有混合物的试管口,以下关于使用气球的理由叙述中最不重要的是A.看有多少气体离开试管B.如果需要,可以测定气体的量C.为试管内物质保温 D.能比较两试管释放气体的量[解析] 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但它们共同的能量来源都是有机物,如葡萄糖等。

在进行呼吸时需要一定的温度,这的酶所必须的条件。

在本实验中,左侧装置可作右侧装置的对照,检验呼吸作用的条件和原料,气球的作用就是测量两者放出的气体量的差异,由于二者都是在同一环境中进行,所以不存在保温的问题。

[答案] C[解题警示] 图文观察能力是生物学的基本能力之一,通过过程发现差异是思维缜密度的体现,本题中要发现两装置的区别是什么——有无糖原料。

二、能力提升技巧(一)考试技巧在哪里1.新陈代谢类型划分的标准可以同化作用或异化作用的条件进行分类,而异化作用又可以是否需氧进行分析,因此在解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具体问题情景。

2.兼性厌氧型细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注意有氧和无氧的环境,而化能合成细菌在生物界的物质循环中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某些具有固氮或细菌冶金功能的生物要注意其能量的来源。

[例4] 如图为氮循环的部分示意图,a~f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1)完成[a]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该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者。

(2)完成[b]的生物的同化作用方式是。

(3)完成[c]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该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者。

(4)完成[d]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5)完成[e]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6)完成[f]的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该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者。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涵盖的内容包括氮循环和蛋白质代谢。

自然界的氮循环主要依赖微生物的固氮作用和分解作用。

固氮菌将N2转化为含N的化合物,进而由硝化细菌将其转化为NO3-,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被利用。

而蛋白质被分解为尿素一般是在动物体利用后形成的代谢产物,尿素再被分解则由分解者实现。

[答案](1)异养需氧型消费者(2)异养。

(3)硝化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分解者。

(4)固氮作用异养需氧型。

(5)反硝化作用异养厌氧(6)自养需氧生产者三.基础能力测试1.蘑菇必须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环境里,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推知蘑菇的细胞中不可能含有A、叶绿体B、线粒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2.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能源的物质依次是:A.含碳有机物、氨、光 B.含碳无机物、氮、氮C.含碳有机物、氨、氨 D.含碳无机物、氨、氨3.不具备核,且能够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将CO2等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的是A.玉米B.细菌C.铁细菌和硫细菌D.水绵4. 自生和共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将A.大气中的N2转化为NH3 B.大气中的N2转化为NO3-C.土壤中的NH3转化为NO3- D.土壤中的NO3-转化为N25.人在受伤时,若伤口较深则伤口深处的破伤风杆菌在密闭环境中将大量繁殖而导致受伤者患破伤风病,若伤口较浅则伤口处的破伤风杆菌暴露在空气中无法大量繁殖,伤者一般不会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你认为下列哪组生物与破伤风杆菌的代谢类型相同A.蘑菇和根瘤菌B.蛔虫和乳酸菌C.大肠杆菌和硝化细菌D.酵母菌和蓝藻6. 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原料及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7. 医学上用氧气驱除蛔虫所依据的原理是:A.阻止蛔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B.抑制蛔虫体内有机物的合成C.抑制蛔虫体内有机物的分解D.促进蛔虫体内有机物的分解8.右图表示种哺乳动物代谢速率与体形大小的关系。

据图分析,哪一结论是错误的A.鼠和兔比马和象每克体重消耗的能量多B.狗与兔相比单位体积释放的热量要多C.图中所有动物都能通过辐射散热D.在缺乏食物时,大型动物比小型动物存活时间长四.潜能挑战测试9.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考察被严重污染的地表水体时发现两类景观:有机型污染水体是变黑发臭,无机型污染水体一般是变绿。

前者、后者生活着的主要生物依次是A.光能自养生物、异养厌氧生物 B.异养厌氧生物、光能自养生物C.化能自养生物、异养需氧生物 D.异养需氧生物、化能自养生物10.下图中的A、B、C、D、E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铁细菌、硫细菌和硝化细菌都进行B过程。

硝化细菌进行B过程是利用________氧化成______时所释放的化学能,把无机物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3)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所消耗的能量来自图中的_______过程。

(4)硝化细菌进行C过程的场所是_______。

11. 呼吸作用的本质是对底物的脱氢氧化过程,实验研究3种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乳糖)作为底物对于酵母细胞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