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完整版(详细)

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组成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探求这些性质在分析过程中所产生分析信号与被分析物质组成的内在关系和规律,进而对其进行定性、定量、进行形态和机构分析的一类测定方法,由于这类方法的测定常用到各种比较贵重、精密的分析仪器,故称为仪器分析。
与化学分析相比,仪器分析具有取样量少、测定是、速度快、灵敏、准确和自动化程度高的显著特点,常用来测定相对含量低于1%的微量、痕量组分,是分析化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2.仪器分析的特点: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选择性高局限性:仪器装置复杂、相对误差较大3.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评,各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4、灵敏度:仪器或方法的灵敏度是指被测组分在低浓度区,当浓度改变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测定信号的该变量,它受校正曲线的斜率和仪器设备本身精密度的限制。
5.准确度:是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用误差或相对误差来描述,其值越小准确度越高。
6.空白信号:当试样中没有待测组分时,仪器产生的信号。
它是由试样的溶剂、基体材质及共存组分引起的干扰信号,具有恒定性,可以通过空白实验扣除。
7.本底信号:通常将没有试样时,仪器所产生的信号主要是由随机噪声产生的信号。
它是由仪器本身产生的,具有随机性,难以消除,但可以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等方法减小;、8.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有何异同:相同点:①都属于分析化学②任务相同: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同点:①与化学分析相比,仪器分析具有取样量少、测定快速、灵敏、准确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②分析对象不同:化学分析是常量分析,而仪器分析是用来测定相对含量低于1%的微量、衡量组分,是分析化学的主要发展方向9.仪器分析主要有哪些分类:①光分析法:分为非光谱分析法和光谱法两类。
非光谱法:是不涉及物质内部能级跃迁的,通过测量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散射、折射、衍射、干涉和偏振等性质的变化,从而建立起分析方法的一类光学分析法。
名词解释-仪器分析

适用范围有限
不同的仪器分析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样品或特定组分的测 定可能不适用。
对操作人员要求高
仪器分析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保 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高通量和高灵敏度仪器的发展
总结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的高通量和 高灵敏度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红外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样品中分子的结构和组成。紫外-可见光谱法则是通过测量样品对紫 外-可见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来确定样品中分子的结构和组成。拉曼光谱法则是通过测量拉曼散射光的波长和强度,来确定 样品中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进行分析的方法。根据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流、电压、电导等参数的 变化,可以确定样品中物质的种类和浓度。电化学分析法包括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电导分析法 等。
详细描述
高灵敏度仪器能够检测更低浓度的物质,有 助于发现和诊断早期疾病,保护环境和食品 安全。高通量仪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 样本,提高分析效率,满足大规模筛查和个 性化医疗的需求。
微型化与便携式仪器的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仪器分析的微型化和便携化使得检测更为便捷,特别适用 于现场快速检测和移动医疗。
多技术联用仪器将电化学、光学、质谱等多种检测技术 集成在一个仪器中,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提高检 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种仪器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指标 ,提供更全面的信息,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和跨学科 的研究领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原 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 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原子发射光谱法 则是通过测量样品中原子发射出的光 子能量和数量,来确定样品中元素的 种类和含量。
仪器分析

0.1025应该保留 0.1025应该保留. 应该保留
x = 0.1017
~= 0.1015 √ x
2.3
直线相关和回归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常用到标准曲线法,常用的 标准曲线就是直线。 (1)相关和直线回归方程 变量之间既有关系又无确定性关系,称为相 关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式称为回归方程式,最 简单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ax+b,式中的a、b为常 数,可根据最小二乘法求得。 (2)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表示两种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 度的指标,符号“r”,其值在-1—+1。
仪器分析具有准确、灵敏、快速、自动化程度高 的特点,常用来测定含量很低的微、痕量组分,是分 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1、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 2、数据处理方法
1、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
1.1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 进行的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一般用测 定结果的标准偏差(S)或相对标准偏差(Sr)表示:
一种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且消除了系统 误差后,才有较高的准确度。 1.3 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分析方法不受试样中基体共存物质 的干扰程度。选择性越好,即干扰越少。 1.4 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是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 信号的关系曲线。由标准溶液测定绘制而成。 (1)线性范围 标准曲线直线部分所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 含量的范围称-µ
x
-T
µ
× 100%
式中,x为试样多次测定的平均值;µ 为真值(或标 准值)。
例:测定含铁样品中w(Fe), 比较结果 的准确度 A. 铁矿中, T=62.38%,
x = 62.32%
Ea = x -T= - 0.06%
Ea Er = × 100% =-0.06/62.38= - 0.1% T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

仪器分析(名词解释).doc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是一门研究测定物质的含量、结构及性质的科学。
它是由分析化学与仪器学结合起来的科学。
它是对物质的构成、含量及性质进行分析测定和确定的方法,也就是说,借助仪器和手段,通过物质本身的反应,检测物质的特征和各种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确定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目的。
仪器分析具有准确、快速、高效、可重复等特点。
它结合了传统的分析化学和仪器学的技术,能够检测出物质的特征,并且能够精确地测定出物质的含量。
仪器分析可以分为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等。
光谱分析是仪器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利用物质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判断物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
可以分为原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X射线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等。
质谱分析是测定物质分子结构的另一种方法。
它利用质谱仪,将物质分成其原子的离子,并以质量分辨率的形式测定出物质的分子结构。
它分为电子质谱分析和离子质谱分析两类。
电化学分析是测定物质及其反应物的含量时使用的常用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从而测定出物质的含量。
它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因为它可以测定出低激活能量物质的含量。
核磁共振分析(NMR)是一种测定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在核磁场中对物质的核磁共振信号的分析,测定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它也可用于测定物质的含量。
仪器分析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含量、结构及性质的科学,它是由分析化学与仪器学结合起来的科学。
仪器分析具有准确、快速、高效、可重复等特点,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它是通过借助仪器和手段,结合传统的分析化学和仪器学技术,对物质进行分析测定和确定的方法,从而达到确定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目的。
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等。
《仪器分析》课件

汇报人:
样品保存: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 如冷藏、冷冻、真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样品处理: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 清洗、干燥、粉碎等
样品运输: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 的安全和完整性
实验准备: 仪器、试 剂、样品 等
实验步骤: 按照实验 规程进行 操作
实验记录: 详细记录 实验数据、 现象和结 果
实验分析: 对实验数 据进行分 析和解释
PART SIX
实验结果的图形表示: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置信区间等 实验结果的解释:如误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实验结果的应用:如预测、决策等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是解读实验结果的前提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是解读实验结果的关键 实验结果的重复性:确保实验结果的重复性是解读实验结果的基础 实验结果的解释: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得出结论
声学原理:声波、声 速、声压等
电磁学原理:电磁场、 电磁波、电磁感应等
信号处理: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 换等
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数值计算:数值积分、数值微分等
优化算法:梯度下降法、牛顿法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分布、参数估 计等
线性代数:矩阵运算、向量空间等
PART FOUR
样品采集:选择合适的样品,确保 其代表性和完整性
食品农药残留检 测:检测食品中 的农药残留含量
药物成分分析:确定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和杂质 药物质量控制: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药物代谢研究: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研究药物与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环境监测:监测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 食品检测: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 药物分析:分析药物成分、药效、副作用等 材料科学:分析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等
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1.原子光谱:原子核外电子在院子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2.分子光谱:分子从一种能态改变到另一种能态时的吸收或发射光谱(可包括从紫外到远红外直至微波谱)。
3.光致发光:被测粒子吸收辐射能后被激发,当跃迁至低能态或基态时,便产生发射光谱,以此建立的光谱分析方法有荧光、磷光等。
4.激发发光:主要用电弧、电火花及高压放电装置产生的电能或火焰等放出的热能激发粒子,产生发光。
5.生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单元称为生色团。
6.助色团:带有非键电子对的能使生色团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增强其强度的官能团。
7.红移效应:在有机化合物中,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而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
如某些有机化合物经取代反应引入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集团(如羟基)之后,吸收峰的波长将向长波长方向移动。
8.蓝移效应:与红移效应相反,有时在某些生色团(如羟基)的碳原子一端引入一些取代基之后,吸收峰的波长会想短波长方向移动。
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组成:光源、单色器(棱镜、光栅)、吸收池、检测器、信号读出装置。
类型: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10.红外光谱法的特点:①利用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并由其振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得到由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变化产生的振动-转动光谱②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能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因此红外光谱是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的重要手段之一③红外吸收谱带的谱峰的位置、谱峰的数目及其强度,反映了分子结构的特点,通过官能团、顺反异构、取代基位置、氢键结合以及配合物的形成等结构信息可以推测未知物的分子结构。
吸收谱带的吸收强度与分子组成或其化学基团的含量有关④在发生振动跃迁的同时,分子转动能级也发生改变,因而红外光谱形成的是带状光谱⑤红外光谱分析特征性强,气体、液体、固体样品都能测定,并具有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的特点。
仪器分析完整版

仪器分析完整版仪器分析是一种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对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
这些仪器能够提供关于样品的化学、物理和结构性质的各种信息。
仪器分析通常用于以下领域: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质量控制、材料研究等。
在仪器分析中,样品通常需要经历多个步骤,包括前处理、仪器选型、样品制备、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首先是前处理。
前处理步骤旨在净化、浓缩或改变样品的性质,以适应后续分析的要求。
常见的前处理方法包括萃取、浓缩、净化、分离和去除杂质等。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我们需要将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浓缩到一个可检测的范围,这通常需要使用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
接下来是仪器选型。
选择适合的仪器和设备对于成功进行仪器分析至关重要。
不同的仪器具有不同的分析功能和灵敏度。
常见的仪器包括质谱仪、光谱仪、色谱仪、电化学仪器等。
在选型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目标分析的物质、分析的目的和预算等因素。
然后是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是将样品转化为适合仪器或设备进行分析的形式。
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制备方法。
例如,在食品安全领域,我们通常需要对食品样品进行研磨、浸提、过滤、稀释等处理,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接下来是仪器操作。
在进行仪器分析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这包括仪器的启动、校准、样品进样和数据采集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样品进样量准确,实验环境稳定等。
最后是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将仪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理解和能够提供有价值信息的形式。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校正、峰提取、定量计算、数据可视化等步骤。
常见的数据处理软件包括Excel、Origin、MATLAB等。
总之,仪器分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它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来提供关于样品的化学、物理和结构性质的信息。
仪器分析需要经过前处理、仪器选型、样品制备、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操作和注意细节,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是指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分析、检测和测量的方法。
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仪器分析方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常见仪器设备及其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仪器设备对物质的性质、成分、结构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和测量。
这些仪器设备包括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
通过这些仪器设备,可以对样品进行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从而获取样品的相关信息。
常见仪器设备及其应用领域。
光谱仪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进行分析的仪器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物质分析和检测。
色谱仪是一种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分析的仪器设备。
它主要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成分分析和检测。
质谱仪是一种利用物质的质谱特性进行分析和检测的仪器设备。
它主要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成分分析和结构鉴定。
电化学分析仪是一种利用物质在电场作用下的电化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检测的仪器设备。
它主要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电化学分析和检测。
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仪器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方法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分析和检测。
二是远程化。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方法将实现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实现远程化分析和检测。
三是微型化。
随着纳米技术、微流控技术等的发展,仪器分析方法将更加微型化,实现微型化分析和检测。
四是多元化。
随着多元分析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方法将实现多元化分析和检测,获取更加全面的样品信息。
结语。
仪器分析方法作为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仪器分析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2 页 渤海大学2017级 专升本(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第四学期《仪器分析》试卷
选择题(2*50)
1、在测定20%C 2H 5OH 粘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需在恒温槽内进行是因为液体的粘度与温度关系很大
B .液体的粘度是指液体的一部分对液体的另一部分流动时表现出来的阻力
C .测定时必须使用同一支粘度计
D .粘度计内待测液体的量可以随意加入
2、测定粘度时,粘度计在恒温槽内固定时要注意
A .保持垂直
B .保持水平
C .紧靠恒温槽内壁
D .可任意放置
3、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使用的电极是
A .玻璃电极
B .甘汞电极
C .铂黑电极
D .光亮电极
4、在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时,测量频率需调到( )
A .低周档
B .高周档
C .×102档
D .×103档
5、在电动势的测定中,检流计主要用来检测( )
A .电桥两端电压
B .流过电桥的电流大小
C .电流对消是否完全
D .电压对消是否完全
6、在电动势的测定中盐桥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小液体的接界电势
B .增加液体的接界电
C .减小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D .增加液体的不对称电势
7、在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不能直接用指针式伏特计来测量
B .在铜—锌电池中,铜为正极
C .在甘汞—锌电池中,锌为负极
D .在甘汞—铜电池中,甘汞为正极
8、在H 2O 2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式的建立实验中,如果以()t V V -∞lg 对t 作图得一直线则
( )
A .无法验证是几级反应
B .可验证是一级反应
C 可验证是二级反应
D .可验证是三级反应
9、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所用锌片( )
A .称量后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B .称量前必须用砂纸擦去表面氧化膜
C .称量后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D .称量前必须用纸擦净表面
10、在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中,量气管液面下降的同时,下移水平管,保持水平管水面大致与量气管水面在同一水平位置,主要是为了 ( )
A .防止压力的增大造成漏气
B .防止压力的减小造成漏气
C .准确读取体积数
D .准确读取压力数
11、对电导率测定,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测定低电导值的溶液时,可用铂黑电极;测定高电导值的溶液时,可用光亮铂电极 B.应在测定标准溶液电导率时相同的温度下测定待测溶液的电导率 C.溶液的电导率值受温度影响不大 D.电极镀铂黑的目的是增加电极有效面积,增强电极的极化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醋酸电位滴定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B.滴定终点位于滴定曲线斜率最小处C.电位滴定中,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应该每加入0.1~0.2mL 滴定剂就测量一次电动势D.除非要研究整个滴定过程,一般电位滴定只需准确测量和记录化学计量点前后1~2mL 的电动势变化即可 1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电导率测量时,测量讯号采用直流电 B. 可以用电导率来比较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C 测量不同电导范围,选用不同电极D 选用铂黑电极可以增大电极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减少电流密度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玻璃电极测定溶液的pH 值时,它会受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影响 B.在用玻璃电极测定pH>9的溶液时,它对钠离子和其它碱金属离子没有响应 C.pH 玻璃电极有内参比电极,因此整个玻璃电极的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膜电位之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pNa2表示 ( ) A.溶液中Na +浓度为2mol/L B.溶液中Na +浓度为102mol/L C.溶液中Na+浓度为10-2mol/L D.仅表示一个序号,与浓度无关 16、关于pNa 测定,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测定用的高纯水或溶液都要加入碱化剂 B.电池的电动势与溶液pNa 值符合能斯特方程 C.在用一种pNa 值的溶液定位后,测第二种溶液的pNa 值时,误差应在0.05之内 D.已知某待测溶液的pNa 值为5,最好选用pNa2和pNa4标准溶液来校准仪器 17、关于碱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碱化剂可以是Ba(OH)2,也可以是二异丙胺 B.加碱化剂的目的是消除氢离子的干扰 C.加碱化剂的目的不仅是消除氢离子的干扰,同时还消除钾离子的干扰 D.碱化剂不能消除钾离子的干扰 1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pNa 值越大,说明钠离子浓度越小 B.pNa 值越大,说明钠离子浓度越大 C.测量水中pNa 值时,常会看到读数先达到一个较大值,然后逐渐变小 D.测量pNa 值时,应将电极插入溶液中轻轻摇动烧杯,待读数稳定后读数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pH 值与电动势无关 B.电动势的差值每改变0.059V ,溶液的pH 值也相应改变一个pH 单位
C.pH 值电位法可测到0.01pH 单位
D.溶液的pH 值与温度有关 20、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的显色过程中,按先后次序依次加入 ( ) A .邻二氮杂菲、NaAc 、盐酸羟胺 B .盐酸羟胺、NaAc 、邻二氮杂菲 C .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NaAc D .NaAc 、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 21、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过滤时采用的滤纸是 ( ) A 中速定性滤纸 B 中速定量滤纸 C 慢速定性滤纸 D 慢速定量滤纸 22、在重量法测定硫酸根实验中,硫酸钡沉淀是 ( )
A 非晶形沉淀
B 晶形沉淀
C 胶体
D 无定形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