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音乐内容抽象性

合集下载

最新-剖析音乐中存在的一些具体和抽象的音乐因素 精品

最新-剖析音乐中存在的一些具体和抽象的音乐因素 精品

剖析音乐中存在的一些具体和抽象的音乐因素摘要文章从具体与抽象这一对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哲学的视角审视音乐中的一般要素和音乐的接受客体,提出音乐的具体与抽象。

关键词音乐具体抽象音乐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一种无形存在的事物。

音乐在现代人生活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音乐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音乐的发展进步折射出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群的思想理念。

笔者将主要从音乐的整体含义上阐述音乐中存在的一些具体和抽象的音乐因素。

一、具体与抽象的内涵抽象一词原义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

要抽象,就必须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找到共同的部分。

抽象艺术是那些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一部分原始艺术品和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则在20世纪兴起于欧美。

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

现代抽象艺术大致可分两种一是对自然对象外观加以提炼或重组,使之简约;二是完全舍弃自然对象,以纯粹形式构成出现,称纯抽象。

前者有两种类型一种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为创作依据,减去被认为是次要、偶发的因素,追求一种本质的内容;另一种则从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中抽取艺术形象。

后者分情感型和理智型两类。

情感型被称为热抽象,如康定斯基、米罗等;理智型被称为冷抽象,以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为代表。

抽象主义思潮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

现代抽象艺术运动整体上是对模拟自然传统的反叛,它对现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艺术领域里,以作品与自然对象相似程度上来划分风格的概念,就可分为具体艺术与抽象艺术。

具体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具体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具备可识别性的特点。

古希腊的雕塑作品、近代的写实主义和现代的超写实主义作品,因其形象与自然对象十分相似,故被看作这类艺术的典型代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摇滚乐》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摇滚乐》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摇滚乐》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摇滚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能够辨认并区分摇滚乐的特点和风格。

3. 掌握摇滚乐中的常见乐器和演奏技巧。

4. 培养学生对摇滚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摇滚乐的定义和特点。

2. 摇滚乐中常见的乐器和演奏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摇滚乐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摇滚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引导学生口头描述摇滚乐的特点,并与其他音乐风格进行比较。

2. 摇滚乐中常见的乐器和演奏技巧- 呈现摇滚乐中常见的乐器图片,并逐一向学生介绍其特点和演奏方式。

- 分组进行乐器模拟演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演奏技巧参与其中。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摇滚乐的相关内容。

2. 小组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讨论和交流,在合作中提高研究效果。

3. 模拟演奏:通过模拟演奏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乐器和演奏技巧。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观察学生对摇滚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表现: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给予评价。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乐器和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1. 邀请摇滚乐队成员到学校进行讲座和演奏,激发学生对摇滚乐的兴趣。

2. 组织学生自主进行摇滚乐队的编排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和电脑等设备。

2. 摇滚乐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3. 摇滚乐器模型。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模拟演奏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摇滚乐的定义、特点,以及常见的乐器和演奏技巧。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下一步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摇滚乐的了解,引导学生在音乐创作上进行尝试。

论音乐的具象与抽象艺术论文

论音乐的具象与抽象艺术论文

论音乐的具象与抽象艺术论文论音乐的具象与抽象艺术论文内容摘要:文章从具体与抽象这一对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哲学的视角审视音乐中的一般要素和音乐的接受客体,提出音乐的具象与抽象。

关键词:音乐具象抽象音乐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一种无形存在的事物。

音乐在现代人生活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音乐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音乐的发展进步折射出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群的思想理念。

笔者将主要从音乐的整体含义上阐述音乐中存在的一些具体和抽象的音乐因素。

一、具象与抽象的内涵抽象一词原义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

要抽象,就必须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找到共同的部分。

抽象艺术是那些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

一部分原始艺术品和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则在20世纪兴起于欧美。

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

现代抽象艺术大致可分两种:一是对自然对象外观加以提炼或重组,使之简约;二是完全舍弃自然对象,以纯粹形式构成出现,称纯抽象。

前者有两种类型:一种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为创作依据,减去被认为是次要、偶发的因素,追求一种本质的内容;另一种则从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中抽取艺术形象。

后者分情感型和理智型两类。

情感型被称为热抽象,如W.康定斯基、J.米罗等;理智型被称为冷抽象,以K.C.马列维奇和P.蒙德里安为代表。

抽象主义思潮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

现代抽象艺术运动整体上是对模拟自然传统的反叛,它对现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艺术领域里,以作品与自然对象相似程度上来划分风格的概念,就可分为具象艺术(FigurativeArt)与抽象艺术(AbstractArt)。

具象艺术(figuralart)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对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2023年统编版高中音乐新教材目录(必修一)

2023年统编版高中音乐新教材目录(必修一)

2023年统编版高中音乐新教材目录(必修
一)
第一章:音乐概论
1.1 音乐的定义与特征
1.2 音乐的基本元素
1.3 音乐的分类与流派
第二章:音乐的历史
2.1 古代音乐
2.2 中世纪音乐
2.3 文艺复兴音乐
2.4 巴洛克音乐
2.5 古典音乐
2.6 浪漫音乐
2.7 现代音乐
第三章:音乐鉴赏
3.1 音乐的欣赏对象
3.2 音乐的表现手法
3.3 音乐的审美评价
第四章:音乐的创作4.1 创作的基本要素
4.2 创作的过程与方法
4.3 创作的风格与特色
第五章:音乐的表演5.1 表演技巧与表达
5.2 团队合作与音乐演奏5.3 艺术形象的塑造与表现
第六章:音乐的赏析6.1 名曲赏析
6.2 音乐文化与传统
6.3 音乐与社会
第七章:音乐教育
7.1 音乐教育的目标与意义7.2 音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7.3 音乐教育与个人发展
第八章:音乐与生活
8.1 音乐的休闲与娱乐功能
8.2 音乐与心理健康
8.3 音乐与社区文化
第九章:音乐与传媒
9.1 音乐与广播电视
9.2 音乐与网络传媒
9.3 音乐与多媒体应用
第十章:音乐与科技
10.1 音乐的录制与制作技术
10.2 音乐的数字化与互联网应用
10.3 音乐与电子设备
以上是2023年统编版高中音乐新教材目录的必修一内容概览。

该教材目录涵盖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鉴赏技巧、创作过
程、表演技巧以及与其他领域的关系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全面理解与综合能力。

音乐内容之阐释

音乐内容之阐释

音乐内容之阐释音乐的内容根据性质差异可以分为音乐性内容、联想性内容与内省性内容三个层次类别。

前者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并唤起美感,继而进一步引发后者,因此也叫直接性内容,后两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深入,是间接性内容。

一、音乐性内容音乐性内容属于自律性的内容。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核心概念是“文学性”,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标志就在于是否有“文学性”。

同样,音乐性是音乐内容最本质的部分,是音乐区别于其他艺术种类的根本所在。

音乐性内容是音乐内容的第一个层次,是审美直观和直觉。

它是联想性内容和内省性内容的基础和前提,音乐性内容是必然的,联想性和内省性内容则是或然的。

音乐性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情绪情感、风格特征、精神气质(内在精神或内涵的外在显现和表现)。

音乐情绪情感属于审美情感,它不同于生活中的情绪情感,前者是主体的,主动接受和精神需要,后者是功利的,受现实利弊左右,是被动承受。

风格在客观形式层面是作品的诸多特点和这些特点的有机综合,风格在精神层面则是指某种立美类型,即作曲家的审美追求与倾向。

精神气质是指音乐的总体情感特征和形而上的精神指向,是理性精神的辐射和外部显现,如坚毅、苍劲、沉雄、凝重、悲悯、肃穆,等等。

二、聯想性内容《辞海》关于“内容”还有一个定义,即“‘文艺作品的内容’,指通过塑造形象生动地再现在作品中的现实生活,以及这一现实生活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包括题材、主题思想、人物、事件等要素”。

联想性内容指音乐表现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因而又叫生活性内容,主体根据对作品的形式特征而生意象、意境、风格感、精神气质等音乐性内容,并进而与现实生活内容或文学绘画内容产生沟通联想。

联想性内容在创作上常通过模仿、暗示、象征等方法手段来实现,如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中的鸟鸣和闪电雷声的模仿等。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对语义性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接受,是主动参与和再创造。

对非语义性音乐的接受则更是如此,形式只在听觉上提供感性材料或坯料,接受主体则是用所供之材料来构建自己的内容大厦,不同的主体构建的大厦必然不同。

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析

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析

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析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的教材进行解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第五单元概述第五单元是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内容之一。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材结构第五单元教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音乐绘本: 介绍了有关音乐的故事和情节,通过图画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音乐绘本: 介绍了有关音乐的故事和情节,通过图画和文字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音乐活动: 包括歌曲欣赏、动作表演和乐器演奏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音乐活动: 包括歌曲欣赏、动作表演和乐器演奏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3. 乐谱: 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乐谱,学生可以通过乐谱研究和演奏一些简单的曲目,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乐谱: 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乐谱,学生可以通过乐谱学习和演奏一些简单的曲目,培养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第五单元,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概念,如音高、音调、节奏等。

2. 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能够通过欣赏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

3. 研究一些简单的乐曲,培养对音乐的表达和演奏能力。

4.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教授第五单元的内容,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趣味性教学: 使用音乐绘本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趣味性教学: 使用音乐绘本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实践性教学: 通过乐器演奏和动作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表达和创造过程。

实践性教学: 通过乐器演奏和动作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表达和创造过程。

3.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理解。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和理解。

抽象音乐知识点总结

抽象音乐知识点总结

抽象音乐知识点总结一、抽象音乐的定义抽象音乐是一种音乐形式,它的特色在于对音乐的传统结构和和谐理论进行颠覆和挑战。

它通常不受限于特定的情感表达或叙事性,而是注重对声音的实验和探索。

抽象音乐强调音乐声响的纯粹性,通过不寻常的和新颖的声音组合来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在抽象音乐中,音符的排列不受传统音乐的规则和限制,这使得抽象音乐成为了一种广阔的领域,允许音乐家在音乐创作中尽情展现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抽象音乐被看作是音乐领域中的一种前卫和实验性的形式,它不断刷新着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

二、抽象音乐的历史抽象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当时一些音乐家开始探索和挑战传统音乐结构和和声理论。

这些音乐家拒绝套用传统的旋律、节奏和和声方式,而是开始通过实验和创新来创造出新的声音形式。

他们试图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而不是局限于特定的情景和情感。

在20世纪的实验音乐运动中,抽象音乐逐渐成为了一种主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和听众。

例如,20世纪早期的一些著名音乐家如斯特拉文斯基、斯科里亚宾、斯赫留宁等,都对抽象音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在音乐创作中引入了新的和不寻常的音色和结构,推动了抽象音乐的发展和壮大。

在后来的音乐史上,抽象音乐也逐渐被各种音乐流派和风格所吸纳和发展。

比如,自由爵士乐、环境音乐、电子音乐等都受到了抽象音乐的启发和影响,为抽象音乐的发展贡献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三、抽象音乐的特点1. 音乐声响的纯粹性:抽象音乐强调音乐声响的自由和纯粹性,不受传统音乐的结构和和声理论的限制。

2. 实验性和创新性:抽象音乐鼓励音乐家在创作中进行实验和创新,尝试新的声音形式和结构,以打破传统音乐的束缚。

3. 情感共鸣和思考:抽象音乐试图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而不是传达特定的情感表达或叙事性。

4. 多样性和开放性:抽象音乐是一种广阔的领域,允许音乐家在音乐创作中尽情展现创造力和想象力,它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得抽象音乐成为了音乐领域中的一种前卫和实验性的形式。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梳理了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和老师复和掌握相关内容。

1.音乐的分类
- 音乐的分类可以按照它的特点、题材、用途等来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有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2.音乐的元素
- 音乐有五个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和动态。

了解每个元素的特点和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3.民族音乐
- 民族音乐是表达民族特色和风情的音乐,有着独特的旋律、
节奏和乐器。

研究民族音乐可以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4.节奏乐器
- 节奏乐器是用来演奏节奏的乐器,如打击乐器、键盘乐器等。

通过研究和演奏节奏乐器,可以培养音乐感和节奏感。

5.民族舞蹈
- 民族舞蹈是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研究民族舞蹈可以培养动感和协调性。

6.音乐的价值
- 音乐不仅仅是美的享受,还具有培养情感、陶冶性情、培养
审美和提高集体荣誉感等价值。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的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游移性 音乐内容的游移性,以“分节歌”为最明 显 的例证。其曲意随词转,换一词,含意 游移开一次。 如《国际歌》的开头,第一段 第一段是号召性 《国际歌》 第一段 的含意:“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第二段开头是否定性的含意:“从来就 第二段 没有救世主……”第三段 第三段又游移到设问 第三段 性的含意上来:“是谁创造了世界……”
四解,罗曼•罗兰说:“幻想维持得不 久,奏鸣曲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 了。”
不确定性对赏乐带来了内容的模糊感, 不过这并不妨碍审美。因为纯音乐是侧 重于感性感受的。不确定性就是不确 定,切莫强差人意地去确定,去乱解。 列子•汤问》 《列子•汤问》载: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伯牙鼓琴,志 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 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若泰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 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若江河’ 洋洋若江河’。”
首先,从职能看,音乐是非语言性的。 任何语言从产生那天起,就充当社交工 具,而音乐却不能。
韦 伯 K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年) 年
德国作曲家。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称韦 伯为“德国作曲家中最具 伯为“ 德 国特色的人” 罗西尼说, 国特色的人”。罗西尼说, 韦伯的歌剧杰作使他痛 其代表作品: 心。其代表作品:《邀 自由射手》 舞》、《自由射手》。
其次,从信号论上看,音乐也是非语言 性的。 卓菲娅•丽莎说: 音乐作品中使用的各个单独的音, “音乐作品中使用的各个单独的音,除 了代表它自己之外, 了代表它自己之外,不是任何客观体的 标志。 标志。”
二、音乐的非实体性(与绘画比较) 音乐有非实体性,这是它抽象性的另一 个原因。 英国哲学家、美学家洛克将物性分作两 种:第一种形象、体积、广延、动静 等,为物所固有;第二种是声音、香 气、味道等,为主观所加。这其实是实 体性与非实体性的分法。
二、派生性 抽象性作为音乐内容的本质特性,由它 又派出生“不确定性”与“游移性”两 种说 法。 (一)、不确定性 如果说抽象性是指客观上作品含意的空 无性,那么不确定性则是指主观上不易 作出确定的判断的模糊性而言,是对客 观抽象性作的主观判断上的说明。它又 分为两种情况:
1、无解的不确定性 此种系无标题乐或说纯音乐所显示。纯 音乐是内容抽象性——无解的不确定性 的典型。如巴洛克时期及古典时期的古 代组曲,以及那些奏鸣套曲:室内乐、 协奏曲等之类。 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 门德尔松对不确定性别有看 门德尔松 法,他说:“
德沃夏克 Antonin Dvorak
(1841—1904年) 年
捷克音乐家。 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 的音乐是波西米亚的精 华。评论家们描绘德沃夏 克的词句是“简洁” 克的词句是“简洁”、 “真 天真” 诚”、“天真”、“甜 美”、 忧伤。 “忧伤。”其代表作品 《自 新大陆交响曲》 新大陆交响曲》。
2、有解的不确定性 此种系为标题性音乐所显示。标题性音 乐虽然能透出某些文字信息,似乎有了 可解性。但那些文字信息往往是别人所 加的,也难以作为内容确定的解释。 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内容众说 纷纭,莫衷一是。
一解,德国评论家雷尔斯塔布认为首章 是瑞士琉森湖“皎洁的月光……” 二解,安东•鲁宾斯坦则说:“《升C小 调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一音符到最后一 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是和温柔 的月光完全相反的东西……” 三解,《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认为首 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的祈祷。”
第五章音乐内容抽象性
第一节 音乐内容的抽象性
一、抽象性 画师让学生作画,某生交一张白纸,师 问:“画的啥?”生答“牛吃草。”又 问“草 呢?”答曰:“牛吃了。”“牛 呢?”“吃完草 走了。”——艺术内容空无,这就是抽 象 性。
斯特拉文斯基说: 斯特拉文斯基说: “据我看来,音乐从它的本质来说,根 本 不能表现任何东西,不管是一种感情、 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心理情绪,一种自 然现象……即使音乐看起来在表现什 么,那只是一种幻想……”
形,是实体性的,形的艺术绘画便有实 体性。 如蔡元培所论,绘画“舍体取面,而于 面 之中仍含有体感觉。” 于是形的艺术绘画便具体了。
声,是非实体性的。这使它没有充分的 资格代表实体。如顾闳《韩熙载夜宴 图》。
“一首我所喜爱的曲中所表达的思想,要用 文学来说明时,不是感到音乐太不确定,而是 太确定了。……如果你问我,当我写作无词歌 时有什么想法,我说:就像无词歌所表现那 样。虽则写某几首时,在我心中有明确的词 句,我还是不想把他们告诉任何人,因为文学 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并不是相同的,只有无词歌 本身可以对每一个人说出同样的话,唤起同样 的感觉。”
第二节 抽象性原因的比较分析
一、音乐的非语言性(与语言比较) 音乐的非语言性是造成其抽象性原因之 一。关于非语言性,或许人们会问: “音 乐语言”的说法作何解释?回答是:同 “舞 蹈语言”、“绘画语言”的说法一样, 借喻 而己。
虽然与语言有些相似性。甚至许多标题 音乐还有意久的蕴含——“意蕴”。如德 沃 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若与题解对 照欣赏,意蕴十分明显。但这都说明音 乐语言这一借喻的说法有道理,却绝不 说明音乐就是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