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画方形和圆形 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和方形》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和方形》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和方形》及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和方形》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数学教案《圆形和方形》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小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新鲜事物感兴趣,教师利用这一特点,用一些色彩鲜艳的教玩具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利用幼儿对游戏感兴趣的特点,在游戏活动中掌握知识点。
通过家长和学校的配合,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圆形和方形的东西。
活动目标1、愿意参加数学游戏。
2、能用视觉、触觉正确感知圆形和方形。
3、能按图形的形象特征进行分类。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用视觉、触觉正确感知圆形和方形活动准备圆形和方形的东西若干;百宝箱;熊猫和猴子的头型盒(猴子的嘴是圆形的,熊猫的嘴是方形的);圆形和方形的“饼干”;圆形和方形的塑料拼图活动过程1、引入:熊猫和猴子过生日,老师和小朋友准备去参加生日宴会。
2、感知圆形和方形。
(1)老师准备了许多圆形和方形的礼物,看小朋友能否说出它是圆的或方的,然后把这些礼物送给熊猫和猴子当礼物。
(2)、喂饼干。
百宝箱里有许多“饼干”,请小朋友拿着圆形的饼干喂猴子(猴子的嘴是圆形的),方形的饼干喂熊猫(熊猫的嘴是方形的)。
(3)、圆形和方形宝宝回“家”。
熊猫和猴子请小朋友帮忙,把圆形和方形宝宝送回“家”。
[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圆形宝宝送回圆形家,方形宝宝送回方形的“家”,并且要注意“家”的大小。
3、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
地上有圆形和方形两个图形,老师说:“小孩小孩真爱玩,跑进圆形跑回来”小孩就跑进圆形再回到位置上,若老师说:“小孩小孩真爱玩,跑进方形跑回来”,小孩就跑进方形再回到位置上。
4、结束:小朋友再在操场上找找圆形和方形的物体。
活动延伸:1、小朋友在家、在超市或其它地方看见了圆形或方形的东西能准确说出来。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形和正方形》

小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圆形和正方形》一、教学目标1.能够较好地分辨出圆形和正方形。
2.能够知道圆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准确地分辨出圆形和正方形。
2.学生能够准确地用圆与正方形来表达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圆形和正方形的知识。
2.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白板、黑板、彩笔、教学卡片等。
2.学生准备文具、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出示一些不同的图案,让学生品味、理解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图案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学生有兴趣进一步学习。
2.知识铺陈(1) 圆形圆形是指所有点到圆心距离相等的图形,它是几何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
老师拿出一个圆,然后让学生接触、摸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了解圆形。
(2) 正方形正方形是指四边相等,四角相等且为直角的图形,它也是几何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
老师拿出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接触、摸索,让学生自己去了解正方形。
(3) 圆形和正方形的比较老师用对比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圆形和正方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如圆形一般用来表达物体的弧形边,正方形一般用来表达物体的直角边等等,使学生具有对比性思维。
3. 教学练习(1)根据图片回答问题:(1).哪一个图形代表阳光?(2).哪一个图形代表windows?。
(2) 圆形和正方形的练习①利用圆形和正方形簡单的物品,让学生用这些东西进行分类,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
②让学生在正方形和圆形中分别画出一些图形,如地球、月亮、太阳等等,让学生对圆和正方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4.反馈让学生在完成所有的教学练习后,容许学生讨论,小组展示,并给予评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的认识到,针对小班级的学生,教学要注重启发,注重感性知识的传授,不能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更要融入学生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同学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说课稿

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方形和圆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画方形和圆形》这一课是苏科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的第10课。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电脑绘制方形和圆形,并了解这两种图形的性质。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和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他们熟悉鼠标和键盘的使用,也能够进行简单的画图操作。
但是,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方形和圆形特点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绘制方形和圆形,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方形和圆形的绘制,并理解它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方形和圆形的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创意绘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分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形和圆形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方形和圆形的物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激发他们对本课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方形和圆形的性质,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电脑绘制这些图形。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绘制方形和圆形,并总结它们的性质。
4.创意绘制: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制,展示自己的作品。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课题:《画方形和圆形》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绘制方形和圆形,理解它们的性质–教学难点:发现和总结方形和圆形的性质,运用它们进行创意绘制4.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法、分组合作法、多媒体演示和讲解八. 说教学评价本课的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方形和圆形的绘制。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圆圆、方方和尖尖)|岭南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圆圆、方方和尖尖)|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圆形、方形和尖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和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1. 认识圆形、方形和尖形。
2. 学习用圆形、方形和尖形进行美术创作。
3. 学习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识和掌握圆形、方形和尖形。
2. 学习用圆形、方形和尖形进行美术创作。
难点1. 学生对形状的识别和描述能力。
2. 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圆形、方形和尖形的物品,如球、盒子、三角形玩具等。
2.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展示各种圆形、方形和尖形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圆形、方形和尖形的概念,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3. 活动一:教师引导学生用圆形、方形和尖形进行美术创作,如画画、剪纸等。
4. 活动二: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圆形、方形和尖形的特点和应用。
板书设计1. 板书圆圆、方方和尖尖2. 板书内容: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圆形、方形和尖形进行美术创作,如画画、剪纸等。
2.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圆形、方形和尖形的物品,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形状的识别和描述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和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展示平台。
3.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他们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用品或学生熟悉的环境来引入圆形、方形和尖形的概念。
例如,可以用教室里的桌子、钟表、书本等物品作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形状的存在。
小学美术《方方圆圆》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3 课方方圆圆教学目标:1.能寻找、认识外形特征近似方形、圆形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
2.能运用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概括出动物的外形,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添画。
3.能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养成概括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概括出动物的外形并能抓住动物的特征进行添画。
教学难点:概括出动物的外形。
教学准备:课件、作画工具、课本教学过程:壱、激趣导入:1.魔术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大家先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圆形。
椭圆形。
)师:瞧!方方和圆圆要进行大变身魔术啦,它们会变成什么?2.揭示课题。
原来方方和圆圆都能变出这么多的动物,我们一起走进方方圆圆的世界。
板书课题二、看图感知、概括外形:1.认识方形、圆形。
2.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找出外形能用方形或者圆形概括的动物。
方方圆圆的好朋友可多了,你能找出外形和他们近似的动物吗?3.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动物,还有哪些的外形分别近似于方形或圆形?(七星瓢虫、刺猬等的外形和圆形相似;牛羊等的外形和方形相似)总结:用几何形概括动物外形,有助于我们把握动物外形的特征。
三、观察分析、掌握方法:1.欣赏国画《蜗牛》《羊》得出结论:画动物时,在概括的外形上添加动物们的典型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描画动物。
2.看局部猜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
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请猜猜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局部?3.对比观察:欣赏黄永玉《乌龟》,与真实乌龟进行对比,你能找找画与真实动物的相同于不同之处吗?原来在绘画的时候,动物的特征可以有所取舍。
4.讨论一下:动物的哪些特征必须添画,哪些特征可以省略?四、巩固知识、方法讲解:1.师示范步骤:a、用几何形概括动物的外形,并画下来。
b、添加动物们的典型特征。
c、调整完成。
2.优秀示范作品欣赏,注意强调画面构成的合理性。
五、创作表现:作业:你见过哪些动物的外形近似圆形或者方形?用加或减的方法,夸张,概括地将他们描画下来吧!注意要画出动物的特征。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圆圆、方方和尖尖∣岭南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圆圆、方方和尖尖∣岭南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圆形、方形和尖形进行绘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圆形、方形和尖形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运用圆形、方形和尖形进行绘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圆形、方形和尖形进行绘画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深入了解圆形、方形和尖形的特点。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教学准备1. 教具:圆形、方形和尖形的模型或图片。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或蜡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圆形、方形和尖形的物品。
2. 让学生分享他们找到的物品,并简单描述其形状特征。
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通过展示圆形、方形和尖形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三种形状。
2. 讲解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基本特征,如圆形的特点是没有角,方形的特点是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尖形的特点是有一个或多个尖角。
三、绘画实践(15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圆形、方形和尖形进行绘画创作。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趣的作品,如一个圆形的太阳、一个方形的房子或一个尖形的山峰等。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基本特征。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想象,运用所学的形状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了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基本特征,并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三种形状进行绘画的能力。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圆圆、方方和尖尖-岭南版

一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圆圆、方方和尖尖-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这些形状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基本特征。
2. 运用圆形、方形和尖形进行创作的方法。
3. 美术作品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这些形状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圆形、方形和尖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含有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形状的名称。
(2)教师简要介绍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基本特征。
2. 新课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圆形、方形和尖形的特点,如圆形没有棱角,方形有四个角和四条边,尖形有一个尖顶等。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圆形、方形和尖形进行创作,如画一个圆形的脸,方形的身体,尖形的帽子等。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作品欣赏(1)教师出示一些运用圆形、方形和尖形创作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圆形、方形和尖形的基本特征及创作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运用圆形、方形和尖形创作一幅画。
2. 观察生活中的圆形、方形和尖形,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圆形、方形和尖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魅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学习”和“作品欣赏”环节。
创意画方形圆形教案中班

创意画方形圆形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方形和圆形的形状特征;2. 培养幼儿对方形和圆形的感知能力;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方形和圆形;2. 通过创意画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方形和圆形的图片或实物;2. 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3.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幼儿展示方形和圆形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特征。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认识方形和圆形。
2. 活动一,认识方形和圆形。
教师在课件上展示方形和圆形的图片,让幼儿观看并说出它们的形状特征。
然后让幼儿在纸上用画笔画出方形和圆形,加深对这两种形状的认识。
3. 活动二,创意画方形。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用方形构成的图案,如房屋、门窗等,然后让幼儿在画纸上用方形拼接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用颜料进行涂饰,完成一幅创意画作。
4. 活动三,创意画圆形。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用圆形构成的图案,如太阳、球等,然后让幼儿在画纸上用圆形拼接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用颜料进行涂饰,完成一幅创意画作。
5. 活动四,自由创作。
教师放开幼儿的想象,让他们自由发挥,用方形和圆形进行创意画作。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6. 总结。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方形和圆形的形状特征,以及创意画的乐趣。
鼓励幼儿继续发挥想象力,创作更多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方形和圆形的认识得到了加深,并通过创意画的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于创意画的理解有限,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下节课可以增加一些拼贴、剪纸等手工制作活动,丰富幼儿的艺术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画方形和圆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与难点:
“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图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课前,教师先请大家看一幅画(演示图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座房子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圆角长方形、椭圆形)那我们应该怎样来画这座房子呢?
今天就来学习
出示课题:画方形和圆形(板书)
二、新授
1、“矩形”工具(画房子的主体)
首先,我们画出房子的主体,是一个长方形,可以用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来画。
(教师演示)
①单击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按钮。
②在画图区适当的位置按下左键,以确定房子主体的左上角位置,再向右下角拖动,满意后,松开左键,这样房子的主体就画好了。
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用矩形工具画一扇门。
(注意门的位置)
问:房子的窗房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我们如何画呢?
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找到答案(读一读)
在房子主体内确定好窗房的位置后,按下Shift键,再拖动鼠标器,满意后松开左键,窗房就画好了。
下面请同学们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圆角矩形”工具(画房子的房顶、烟囱)
房顶是什么形状的?
我们可以用工具箱中的“圆角矩形”工具来画。
它的画法与“矩形”工具是一样的,谁来试一下,把房顶和烟囱画出来。
学生演示(确定好房顶的位置后,拖动出一个合适的圆角长方形)
3、“椭圆”工具(画烟)
烟囱里冒出的烟是椭圆形的,我们可以用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来画。
先单击“椭圆”工具,然后从烟囱口向右上方,分别拖动画三个椭圆。
(教师演示)
学生练习(把剩余部分画好)
教师巡视指导
练一练
见课本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椭圆”工具、“矩形”工具和“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学会用它们画一些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