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DM)低血糖症5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低 血糖 症 是 糖 尿 病 的急 性 并 发 症 之 一 , 暂 的 短
低 血 糖 可 导 致脑 功 能不 全 , 而严 重 和持 续 时 间 较 长 的低 血糖 可 引起 脑 死 亡l , 1 因此 积极 防 治 低 血 糖 极 ] 为重要 。我 科对 3 7例 出 现 低 血 糖 症 的 D 患 者 进 M 行 治 疗 和 护 理 , 将 低 血 糖 症 的 原 因分 析 及 护 理 对 现 策 报道 如下 。
维普资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 0 8年 第 2 9卷 第 1期
糖 尿 病 患 者 低 血 糖 症 的原 因分 析 及 护 理 对 策
郝 吉 洪
【 要】 目 的 帮 助 糖 尿 病 (ibtsme i s D ) 者 认 识 低 血 糖 的 危 害 , 摘 d ee lt , M 患 a la 掌握 基 本 防 治 方 法 。
方 法 对 3 7例 DM 患 者 出现 低 血 糖 时 采 取 相 应 的 治 疗 和 护 理 措 施 及 时 纠 正 低 血 糖 症 状 ,要 因药 物 、 食 、 动 三 者 失衡 引起 , 强健 康 教 育 , 高 患 者 的 遵 医行 为 和 自我 管 理 能 饮 运 加 提 力是 主要 护 理 对 策 。 结 论 护 理 对 策 对 D 患 者 防 治低 血 糖 起 到 积 极 作 用 。 M 【 键词】 糖尿病患者 关 低 血 糖 症 护 理 对 策
3 护 理 对 策
2 原 因 分 析
2 1 药物 因素 D 患 者 应 用 胰 岛 素 和 口服 降 糖 . M 药过 量 或 使 用 时 间 不 当 , 引 发 低 血 糖 症 的 最 常 见 是 因素 , 使用 胰 岛 素 低 血 糖 发 生 率 为 1 ~ 2 %【 0 5 。 本 组 病 例 中 4 . 9 的 患 者 出 现 了药 物 性 低 血糖 , 3 2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42例临床分析

物( 如格 列 本脲 等 ) 。② 肾功 能 不全 的 患者 , 宜用 口服 降糖 不
药。 这是 因为此类 药物大 部分从 肾脏 排泄 . 使用 不 当可 引起持 续而严 重 的低 血糖 。 以选 用短效 胰 岛素为宜 , 同时定 期监 测 肾
断。其 中 2型糖 尿病 4 0例 , 1型糖 尿 病 2例 。男性 2 8例 , 女 性 1 4例 。 年龄 1 ~ 5岁 , 中 ≥6 47 其 0岁 3 0例 , 平均 5 2岁 , 病
1 . 床 表 现 2临
整药物 剂量 。④ 胰 岛素过量 使用 ,多见 于胰 岛素强 化治疗 时
期 。尤其 是年 龄大 的患者多合 并有 冠心 病 、 高血压 、 肾病 等慢 性 并发 症 , 不宜接 受过分 严格控制 血糖 的治疗方 案 . 以空腹 血
糖 控 制 在 7 9m f 餐 后 血 糖 控 制 在 9 l o/ 宜 阁 ~ mo L. l ~ 1mm l L为 。
较好 的治 疗效 果 。 如经上 述治疗 措施 治疗 2 3个月后 , ~ 仍不 能 使 血 糖得 到 良好控 制 , 考虑 联用 胰 岛素促 泌 剂 , 可 如磺 脲 类 、 瑞 格列奈 等药 物 , 从小剂 量起 始 , 应 定期 监测血 糖 , 逐渐加 量 。
糖尿病低血糖症30例临床分析

患者 2 例 , O 其中 1 例采取急症手术 , 余 1 例均采 取非手术治疗 , 其 9 给予禁食 水 、 胃肠 减压 、 静脉 营养 支持 、 抑制胰腺 分泌 、 抗炎对症 治 疗, 1 无 例死亡 ,O 2 例患者均痊愈 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1临 床 资 料
准确记录用 2 h出入量 , 4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医师 。禁食 3 5 ~ 天后 , 可 根据病情 给予清淡流汁饮食 。
23 疼痛护 理 患者 剧烈疼痛辗转不 安时 , .. 4 应注 意安全 , 采取 必要 的措施 , 防止 坠床 , 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 、 并 性质 、 程度 、 围及持续 范
本组 2 O例 , 8例 , 1 ; 男 女 2例 年龄 2 ~ 8岁 , 26 平均年龄 3 8岁 ; 住
院 时间 5 4 ~ 2天 , 均 1 , 平 3天 l 临床症状 主要 为腹痛 , 腹胀 、 恶心 、 吐 、 背部疼痛 、 腰 发热等 。经实验室 、 、T检查确 诊为急性胰 腺 B超 C 炎, 均符合 中华 医学会 消化病 学分会制 度 的《 国急性 胰腺炎诊 治 中 指南 ( 草案 ) 。 》
急性 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
胃管不要插入过深 (5~ 5 m , 免将十二指肠 内的碱性肠 液吸出 4 、5 c )避 而失去中和 胃酸作用 。胃管 内注人中药( 柴芍承气 汤 ) 起疏肝理 气 , 通腑泻下的作用 , 每次 8 ~ 0m , 8 一 次。 0 10 l每 h 注人 中药后 , 应关闭 胃 肠 减压器 , 小时后 打开 , 半 以保证 中药 的吸收 。护士要密切观察引流
疮 的发生 率 , 护理 人员必 须加强患 者的皮肤 护理 , 助患者定 时翻 帮 身, 按摩受压部位 , 预防褥疮 , 下肢静 脉栓塞 等情况 。 2 健康指导 ①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本病 的主要 诱发 因素 和疾病 的 . 4 过程。 ②教育病人积极 治疗 胆道疾病 , 注意防治胆道蛔虫 。3 指导病 () 人家属掌握饮食卫生知识 , 平时养成规律进食 习惯 , 避免暴饮暴 食。
低血糖症58例临床分析

[]朱熹星 . 代糖尿病学I . 2 现 N]上海 : 上海医科大学 出版社 ,0 0 3 1 2 0 :7 ~
38 0.
足 , 肿瘤 , 胰外 长期饥 饿、 慢性腹 泻等 ; 餐后低血 糖有特发性 功能性 低血
糖 ,型糖尿病 早期 , 2 迷走神经紧张症 , 胃肠吻合术后, 遗传 不耐受症, 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 儿 1 。 最常见的是胰 岛素和胰 岛素促泌剂造 Ⅲ低 。 血糖 症对 身体有 明显损害 , 中1 其 型糖 尿病 患者 中至少4 是死 于低 血 % 糖。 低血糖 使心率 增加 , 压增加 , 脉 静息 期心肌 缺血 , 绞痛发 生 , 发 心 诱
物 的特 点 。 对老 年人用 药更要 注意 , 尽量避 免对 老年患者 用作用 强 , 持
Hale Waihona Puke 续 时 间长 的磺 脲类药 物 , 肾功能 不好者 , 岛素治 疗是要 减量 , 对肝 用胰
少 兼用有 降血糖 的药物 , 如水扬 酸盐、 磺胺类药物 , 尽量减少低血糖的发
生。 同时要加强糖尿病教育 , 让每一个 患者及家属 了解低血糖症, 认识到防
治 其的重要性 , 并掌握必要 的防治知识 和具体措施 , 少其的发 生率【 减 4 1 。 参考 文献
[] 叶任 高 , 1 陆再 英 . 内科 学[ . 版 . 京 : 民卫生出版社 ,0 6: M】 第6 北 人 20
8 5~ 8 9. 1 1
导 致低血 糖 的原 因很 多 : 空腹 低血 糖伴高胰 岛素 血症 有胰 岛素剂 量过 大 、 岛素促 泌剂 药物 过量 , 岛素B 胰 胰 细胞瘤或 B 细胞 增生等 ; 不伴 高胰 岛素血 症 : 重的 肝功 能不 全 、 严 糖异生 障碍 , 酗酒 , 血糖 激素 不 升
糖尿病低血糖症状类似心脑血管病58例临床分析

C nrl lisMe i l o m a e .0 7, o 4, o1 e ta Pan dc u l n 2o V l N . 8 aJ S 3
・
2 ・ 5
糖尿 病 低 血 糖 症 状 类 似 心 脑 血 管病 5 8例 临床 分 析
2 1 低血糖导致 出现心 脑血 管系统 症状 的原 因: . 由于脑细胞 所需要 的能量几乎完全直接来 自血糖 … , 以脑 组织对血糖 变 所
12 1 以 昏迷为 主诉就诊 者 3 ., 8例 , 中伴有偏 瘫 、 其 患侧 病理
征 阳性者 9例 , 伴阵发性 抽搐者 7例 。经 详细 追问 病史 , 3 该 8
王 岑 立
( 中国铝业公 司中州铝厂职工 医院急诊科 , 焦作 4 47 ) 5 14
【 摘要 】 目的
结果
分析糖尿 病低血糖症 类似心脑血 管病 的临床特 点。方法 临床 回顾 5 8例糖尿 病低血糖 的诊 治资料 。
糖尿 病低血 糖症临床
糖尿病低血糖症状似心脑血管病经确诊后静脉推 注高渗 葡萄糖 液后症状较快缓 解。结论
服 降糖药 3 , 当于格 列 苯脲量 2 5~1 gd 平 均 7 7 7例 相 . 0m/ , ,5
m/ , g d 所有病 例 确 诊 为 低 血 糖 , 糖 检 测 值 为 0 6 血 , 8~2 8 ,5
mmo/L。 l
射高渗糖后症状缓解 。
2 讨 论
12 症 状 与 体 征 : ,
例 昏迷患者有 9例 昏迷前有饥饿感 , 出汗 , 手抖后 昏迷 。4例最
化非常敏感 。临床上 当血糖 降低到某一 临界水平时 , 便对神经 元产生抑制作用 , 电活动紊 乱 , 临床 上表现 相应 的局灶性 症状 和体征 , 主要 表现 为急性交感神 经兴奋 , 急性脑缺糖 , 亚 出现急 性并发症等 。可分为器质性 、 功能性 和药物性 , 发作时 因病 因不同 , 可发生在 任何年 龄 。多 数情况 下表现 为饥 饿无力 、 心 悸、 出汗 等交感神经 兴奋症 , 有部分 患者 表现 为心脑血 管 系 还 统症状 , 即低血糖 的脑 部 症状 , 和低血 糖 的胸部不 适。首诊 为心脑 血管系统疾 患 , 以老年 人居 多 , 突然发 生 高级神经 活动 障碍 , 首先考虑心脑 血管 急症 就不 足为奇 了。主要原 因 : 低 ①
86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3 讨论
从 以上 临床资料分析可 以看到糖 尿病性低血糖症发生 与机
体反应、 不合理用药及降糖药不正常 的排泄有关。 在高血糖 的直接
刺激下 , 胰岛 B细胞分泌胰 岛素 , 促进葡萄糖 的利用和储藏 , 以平
衡餐后高血糖 。 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在外周的利用 , 胰 增加肝糖原
药物治疗 者 3 6例,磺脲类加双胍类 1 ,双胍类加胰岛素 1 3例 4 例, 单独胰岛素治疗 2 例 。本组使用降糖药 主要为格列齐特、 3 格
列本脲、 格列吡嗪缓释片 、 甲双胍。 二
1 临床 表 现 . 2
合成 ,抑制肝糖原酵解和葡萄糖异生而成为体 内唯一 的降血糖的
激素[1 4。但体 内尚有数种对抗胰岛素作用的激素 : , 5 诸如胰升糖素 , 以增加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 肾上腺素 , 以直接促进肝糖原分 解, 刺激胰高糖素分泌 , 控制胰 岛素分泌 , 减低葡萄糖 的作用; 肾上
糖症 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患者使用 口服降糖药致低血糖 占首位 , 次为应用胰岛素所 致。结论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反 其
应 主要是药源性低血糖症。 【 关键词】糖尿病 ; 低血糖 【 中图分类号】R 8 . 57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7 - 7 12 0 )2 6- 2 6 3 9 0 (0 8 2 - 2 0
1 材 料与方 法
1 一 般 资料 . 1
20 0 2年 9月 2 0 0 7年 9月通辽 市 医院内分泌科 2型糖 尿 病患者以低血糖症入 院或住院期间 出现低血糖症患者 8 , 6例 其 中男 5 O例 , 3 女 6例 ; 龄 4 年 1—8 O岁 , 均 5 平 2岁 ; 尿病病 程 糖 1 2 0年 ; 出现 低 血糖 症 时 即 刻 血糖 浓 度 均 低 于 28 m l .m o/ L (0 gd )符合低血糖症 的诊断标准 。本组单独使用磺脲类 5 m /L ,
糖尿病伴低血糖反应60例临床分析

11 一般 资料 .
例, 男性 3 , 8例 女性 2 , 2例 年龄 1 ~ 7 。平 均年 龄 4 . 8 0岁 68
岁 . 程 1个 月 ~ 2 病 2年 , 尿 病 诊 断 符 合 W HO( 9 9 诊 断 糖 19) 标 准 ’ 。
1 2 住 院经过 .
n低血糖危险 的药 物 , Ⅱ 如阿 司 旺林 、 受体 阻断 剂 和血 管 紧 』 }
普遍 存在 . 医务人员必须告知糖尿病 患者对低 血糖要保持 警 惕, 切不 可忽视 低血糖 的发 生。低血 糖对人体 的危害 主要 _ 住 于对神经系统 的损 伤。人脑对血糖 最为依 赖 . 一旦 发生低血 糖, 啮组织会受到损害 , 这种损 害可轻可重 , 从精神 活动的轻 微损 害: 直至昏迷 , 甚至死亡 - 。还有一些 研究发 反 复低血 糖对 人的智力有 良影 响 j 。本文收集 了我院内分 泌科 近 2 年收治的话尿病伴低血 糖反应的患者 6 O例 ; 行榆床 分析, 进 以探讨容易发生低血糖 的原 . 提高糖尿病 患者对 低血 糖反
运动量过大 . 运动 可 以促 进肌 肉组织对 葡 萄糖 的利用 , 并且
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患J I 1
过度 的运动导致 低血糖 ;4胰 岛素注射技术 不规范 . () 注射时
选 择糖 尿病 伴低 血糖 反 应的住 院患 者 6 O 针误插 入毛细 血管或肌肉组织 , 造成胰 岛索 吸收过怏 ; 5 肝 () 肾功 能不全会造 成药物在体内的排 泄减缓 , 药物蓄积 : 6 大 () 量饮酒后 , 酒精 有刺激 胰岛索 分 泌的作用 者在进 餐时 大 患 量饮洒后 3 l  ̄, h左右 容易 出现低血糖 ; 7 ( )同时 服用具有增 该组 6 例糖尿病 患者 人院日 O 寸Hb c A1 均大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2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26例临床分析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急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的临床分析,希望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提高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识别和救治能力。
一、患者基本情况我们对26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这些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在30岁到65岁之间。
有16例患者在发病前有多年的糖尿病史,另外10例患者是新发现的糖尿病。
二、诱发因素分析在这26例病例中,我们发现造成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不当:有的患者在进食过程中没有控制好饮食量和食物种类,导致血糖快速下降,从而引发低血糖昏迷。
2. 运动不当:有的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及时监测血糖水平,或者不合理地处理运动前后的饮食和胰岛素注射,导致血糖水平过低而发生低血糖昏迷。
3. 胰岛素注射不当:有的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出现了用量过大或者注射方式不正确的情况,导致血糖迅速下降,引发了低血糖昏迷。
4. 其他诱因:还有一些患者在发病前有感染、药物应用、精神紧张等情况,也都可能是低血糖昏迷的诱因。
三、临床表现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表现较为典型,主要包括出汗、心慌、颤抖、饥饿感、乏力、精神异常等。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病例还会出现瞳孔散大、抽搐、昏迷等较为严重的表现。
四、救治过程在对这26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口服葡萄糖、静脉输液、注射葡萄糖、胰岛素等药物治疗,以及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方案。
通过及时有效的救治,我们成功挽救了这26例患者的生命,并且对其后续的糖尿病管理和日常生活进行了指导和帮助。
五、经验总结通过对这26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希望可以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1.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及时监测血糖等,可以有效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DM)低血糖症58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9年2月接诊的经临床诊断为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58例。
结果58例低血糖患者,经过治疗好转54例,4例经反复静脉推注50%葡萄糖和持续静滴10%葡萄糖后好转。
结论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可因血糖下降程度、速度、个体反应及耐受性不同而呈多样化。
对糖尿病患者要加强血糖的监测,随时调整降糖药物的治疗,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血糖,即血液中所含的糖,通常是葡萄糖,机体能源之一。
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淀粉和糖类。
低血糖症是指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而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饥饿感、心悸、出汗、精神失常等症状的综合症。
一般以血浆血糖浓度<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
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复杂。
成年人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时,可认为是血糖过低,但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个体差异较大。
按病因和发病机理可分为二类,
即自发性低血糖症和外源性低血糖症。
自发性低血糖症又分:饥饿性(空腹)低血糖症和反应性(餐后)低血糖症、外源性低血糖症见于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过量的糖尿病患者。
低血糖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由于某些病理和生理原因使血糖降至生理低限以下。
早期识别本症,及时治疗甚为重要,可以治愈。
严重而长期的低血糖症可致广泛的中枢神经损害,造成不可逆性神经病变,甚至死亡。
低血糖症是糖尿病(DM)治疗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我院自2005年2月~2009年2月以来共收治100例DM患者,发生低血糖58例。
为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全部符合WHO的DM诊断标准,其中IDDM8例、NIDDM50例;男23例,女35例;年龄30~8l岁,平均年龄65岁。
并发DM肾病28例。
DM神经病变18例,DM心血管病变12例,DM酮症酸中毒4例。
口服降血糖药治疗者36例,胰岛素治疗者22例。
1.2临床表现(1)I临床症状:饥饿、头晕、乏力、心悸、出汗22例;嗜睡、烦躁不安,判断力、定向力障碍12例;昏迷12例;四肢颤抖、癫痫样发作6例;失语、偏瘫2例;无症状4例。
(2)发作时血糖0.6~6.0mmol/L,其中0.6~1.0mmol/L4例,1.1~2.5mmol/L26例,2.6~4.0mmol/L20例,4.1~6.0mmol/L8例。
1.3治疗结果8例口服果汁或糖水后症状消失;28例立即快
速静脉葡萄糖输注,首先50%葡萄糖20~60ml静脉注射,继之10%葡萄糖静脉滴注后好转;22例经上述处理后,待血糖恢复至3.0mmot/L以上时改用10%葡萄糖盐水静脉维持滴入,其中4例低血糖症状在24~48小时内反复发作,经反复静脉推注50%葡萄糖和持续静滴10%葡萄糖后好转。
2讨论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血糖较正常下限为低,2.8mmol/L即可诊断,但患者常在血糖2.5mmol/L,甚至血糖正常时也发生低血糖症状,这与患者平时血糖水平较高,发生低血糖时血糖下降过快和神经系统长期耐受高血糖有关。
因此,对怀疑低血糖症的患者,不能单以血糖值作为判断标准。
DM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无症状或血糖很低时才出现低血糖表现,这与中枢神经因某种适应而未能识别血糖低及自主神经病变有关。
DM合并神经病变(尤其是自主神经病变)时,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可缺如或轻微,仅以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而引起大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容易误诊。
本组出现神经精神症状32例。
降血糖药在体内代谢个体差异大,并与机体肝肾功能有关。
部分合并DM肾病的患者,在用常规剂量时也可导致低血糖症。
本组发生低血糖的最小剂量为优降糖2.5mg/d。
对于有DM肾病的患者,最好选用糖适平和短效胰岛素(RI)治疗,并及时监测血糖。
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对低血糖的反应不如其他年龄患者敏感,易发生不自觉低血糖现象,而且一旦发生,一时难
以纠正。
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诱因,多由于磺脲类降糖药成胰岛素过量;进食量减少或不按时进餐;体力活动过大;肾功能不全致降糖药排泄减少而形成体内滞留;或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同时,服用使其药效协同的其它药物(如磺胺药)所致。
上述诸多诱因,足以说明老年糖尿病患者何以易发生低血糖症DM低血糖症多发生在老年人,这与老年人进食少,活动量增加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肝肾功能减退有关。
因此,对于老年DM患者,要了解进食、运动及脏器功能情况,酌情调整降血糖药的用量。
对于清晨血糖控制不好的DM患者,应鉴别夜用RI作用不足及Somogyi现象,前者为晚餐前RI用量不足,后者为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为RI过量。
因此,应在夜间分次采血查血糖,以指导调整晚餐前用药量。
使用降血糖药物时,应选用作用温和的降糖药物,尽量避免使用长效口服降血糖药,如优降糖,优降糖半衰期长,作用持久,产生低血糖症持续时间长。
在静脉推注50%葡萄糖,病情好转后,应密切观察2~4小时血糖监测,最好持续静滴10%葡萄糖1~2天,以防止低血糖症复发。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糖尿病患者宣传教育的普及,使大家认识到血糖水平与其各种并发症的产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医务人员和糖尿病患者都努力使血糖值能达到理想水平(HbAlC6.5)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机制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过多,以及机体对血糖
降低的自身防卫能力下降所致。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应对患者进行教育,让患者了解在降糖治疗中,须要经常监测血糖及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以随时根据血糖水平而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如出现特殊情况也应调整药物剂量,如出现腹泻、进食减少等等。
让糖尿病患者熟知低血糖反应,尽早发现及时处理,作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监测血糖,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