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低血糖症
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验案例分析

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验案例分析标题:糖尿病低血糖症临床案例分析: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引言:糖尿病低血糖症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见于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
低血糖症状可以从轻微头晕到严重昏迷,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本文将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分析,探讨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一、案例分析病例1:患者A,男性,55岁,已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
最近两个月内,他定期使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
然而,患者A在进行日常家务活动时突然感到头晕和心悸。
他发现自己出汗和颤抖,然后意识逐渐模糊。
家人紧急将他送往医院,维持血糖水平后患者逐渐恢复。
分析:这是一例经典的糖尿病低血糖症例,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导致的血糖过低。
头晕、心悸、出汗和颤抖是低血糖常见症状。
患者的意识逐渐模糊是由于低血糖进一步恶化,病情严重化。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病例2:患者B,女性,63岁,已诊断患有1型糖尿病。
她在每日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水平。
最近一次,患者B在工作时感到异常疲劳和心慌,冷汗淋漓。
她迅速进食了高糖食物后症状缓解。
她没能及时向医生报告症状。
分析:患者B是因为胰岛素剂量过高引起低血糖症。
疲劳、心慌和冷汗是低血糖的典型症状。
患者B选择了进食高糖食物作为紧急处理措施,该方法能缓解低血糖症状,但并不能对糖尿病控制产生正面影响。
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报告症状,以便调整胰岛素剂量。
二、原因分析1. 胰岛素过量:当1型糖尿病患者注射或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过量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时,会导致血糖过低。
例如,胰岛素突然停用时会引发低血糖。
举例:患者C每天注射胰岛素,一次因忘记注射胰岛素导致低血糖。
他经历了头晕、恶心和大汗淋漓的症状。
及时加强监测和合理调整胰岛素剂量是预防低血糖的关键。
2. 长期空腹:长时间未进食会导致血糖过低。
例如,一些人为了减肥会选择长时间禁食,增加了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反应(石晓君淄博市中心医院)摘要:为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护理者应仔细分析原因和及时观察以便得到更好的护理。
关键词:低血糖反应原因观察处理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常有头昏、出冷汗、饥饿感、心慌、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反应,也有个别病人低血糖症状以烦躁不安、躁狂为主要表现,严重可出现昏迷,需立即抢救,否则晚期将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我们在临床护理中由于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使其转危为安。
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2.8mmol/L。
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单独使用时一般不会导致低血糖。
某些植物药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它们可能含有降糖成分,或可能含有影响肝肾功能的成分。
与NPH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发生低血糖较少见。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皮肤感觉异常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
但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夜间低血糖常常难以发现和及时处理。
有些病人屡发低血糖后,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的低血糖昏迷。
DCCT和UKPDS等临床研究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因而对糖尿病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1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1.1使用胰岛素的用量不当○1胰岛素剂量过大;○2病情好转未能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3注射混合胰岛素抽吸比例不当或方法不正确。
如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切不可逆行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其速效性。
1.2更换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有的部位胰岛素吸收过快过多。
胰岛素采用皮下注射法,宜选择皮肤疏松部位,如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其速效性。
糖尿病低血糖

二、告诉家人或朋友要做的事情
患者经常发生无法自己处理的低血糖,或神 志不清甚至突发昏迷,不管什么原因,事先 要教会他人紧急处理的办法。 • 告诉别人果汁、葡萄糖放置的地方。 • 需要注射胰高糖素的患者,应准备一个胰高 糖素应急盒。胰高糖素是能够促进肝脏释放 葡萄糖的激素。并告诉他人使用方法与放置 的地方,肌肉注射通常成人为1毫克,儿童为 0.5毫克,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或将患者侧卧, 将糖浆挤入口中。 • 拨打120,识清楚者,口服15-20g糖类食品(以葡萄 糖为佳);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液 20ml静脉注射。 • 15分钟后测血糖,血糖≤3.9mmol/L,再给予 15g葡萄糖口服,血糖在3.9mmol/L以上,但 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1小时以上,给予含淀 粉或蛋白质食物,血糖≤3.0mmol/L,继续给 予50%葡萄糖60ml静脉注射。
预防和治疗
• 临床上低血糖症常由药物所引起,故应加 强合理用药并提倡少饮酒。反复严重低血 糖发作且持续时间长者,可引起不可修复 的脑损害,故应及早识别、及时防治。 • 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解除神经缺糖症状, 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
一、低血糖发作的处理
• 有条件的患者可即刻用血糖仪进行测定,血糖 小于3.9mmol/L者应作以下处理。 • 食用15-20克碳水化合物类的食品(葡萄糖为 佳)。 • 举例:果汁约半杯、含糖水约半罐、蜂蜜1汤匙、 方糖6块、葡萄糖片1-3片、糖果2-3块等等。 • 15分钟后,若症状还未消失可再吃一次。若症 状消除但离下次进餐还有1小时以上,则需加 食一份主食,如1片面包、一个馒头等。若发 生在夜间,可另吃含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的点 心。 • 如果症状未缓解,立即送医院
临床表现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快速下降,即使血糖 高于2.8mmol/L,也可出现明显的交感 神经兴奋症状,称为“低血糖反应。 部分患者虽然低血糖但无明显症状,往往 不被觉察,极易进展成严重低血糖症,陷 于昏迷或惊厥称为未察觉的低血糖症。
糖尿病低血糖症32例分析

监测血糖。 使血糖水平维持在 6 1m o 之 间, 中 1 -lmL 其 例在 2h内低 4
血糖反复发作 , 加用氢化可的松 20 g 0 m 静滴后 , 血糖渐趋稳定 。 本组 病 例经 治疗后 , 血糖均得 到纠正 。 低
餐后血糖≤1m oL b l≤7 % 为宜 ; 不是 所有高血糖水平都 0ml, Ac . /H O ④ 需要增加降糖 药的剂量 , 因为患 者有可能是胰 岛素缺乏 , 也有可能先 前处于低血糖水平而导致 的反跳性 血糖 增高 , 以及 过度摄人碳水 化
自己的血糖控制 目标提高到 一个安全范 围内 ( 餐前 5 — . m l ) . 8 m o L, 6 3 / 如果仍有低血糖 , 目标可升高至餐前 61 1m o L白天 的血糖 必须 . 0 ml, — / 总是要 > . m l 日 3 m 0L ⑦临床 医生应提 高对 本病 的认 识 , 确识别 , 9 / 正 及 时处理 , 以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
4 例则两组症状兼有 。 中同时伴发脑 梗死 2 。 其 例 既往有低血糖 发作
养治疗 的具体 措施 和体育锻炼的具体要 求 , 使用降糖 药物的注意 事
项, 学会胰岛素注射技术 , 建立 良好的饮食 和卫生习惯 , 随访 , 坚持 按 需调整治疗方案 , 预防各种感染 ; 口服药物后或注射胰 岛素后应及 ②
教育, 患者及其家属和公众 的卫生 保健 教育 , 应对患者和家 属耐 心宣
教, 使其认识 到糖尿病是终生疾病 , 需坚持 治疗 ; 患者 了解糖尿 病 让 的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 , 学会 自我监测尿糖和血糖 , 掌握医学营
肢冰凉等 ,2 1 例仅表现为脑功能障碍 即头晕 、 神异常 、 精 嗜睡 、 昏迷 ,
56例糖尿病性低血糖反应原因及护理对策

2低血糖的处理 .
病 人 出现 头 昏 、 慌 、 汗 , 给 予 平 心 冷 应
卧位 , 即 监 测 血 糖 , 定 是 低 血 糖 反 应 后 根 据 病 情 轻 重 程 立 确
度及 时 给 予 对 症 处 理 , 识 清 楚 , 状 轻 者 可 口 服 含 糖 饮 料 意 症
10ml 饼 干 、 心 2 3块 , 出 现 意 识 障 碍 者 可 予 5 葡 5 或 点 ~ 如
萄糖 4 ~ 6 静 脉 注 射 。 O O ml 3 严 密 观 察 无 症 状 性 低 血 糖 的 发 生 对 进 行 胰 岛 素 强 .
文 章 编 号 : 0 3 1 8 ( 0 8 O —0 7 —0 10— 3320)3 31 2 中 图 分 类 号 : 8 . 0 7 R 5 7 1 4 文 献 标识 码 : B
糖尿病患者 在治疗 中常常 出现低 血糖 反 应 , 出汗 、 如 心 悸 、 晕 、 弱 无 力 、 烈 饥 饿 感 等 表 现 , 处 理 不 当 , 重 的 头 软 强 若 严
员 必 须 提 高 准 确 识 别 低 血 糖 反应 的 能 力 , 注 夜 间 低 血 糖 的 关
发 生 。3 9例 病 人 发 生 低 血 糖 的 时 间为 晚 1 O时 ~ 凌 晨 3时 , 夜 间 出 现 头 昏 、 闷 、 身 大 汗 , 士 应 加 强 夜 间 巡 视 , 胰 胸 全 护 对
了解 有无 低 血 糖 的 发 生 。
例 , 部 采 用 饮 食 控 制 同 时 加 降 糖 药 物 治 疗 。 糖 尿 病 病 程 为 全 3个 月 ~ 1 5年 , 均 时 间 6 5年 。其 中 伴 发 高 血 压 病 2 平 . 1例 , 冠 心病 1 2例 , 主神 经 病 变 2 例 , 脂 血 症 2 自 7 高 8例 , 性 肾功 慢
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与治疗

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与治疗作者袁敏琴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家都对三高避之不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像是三座大山一样压在生活的胸口上。
但是我今天告诉大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则也是一种病态反应,有时造成的危害甚至比高血糖还要大!第一,低血糖有哪些症状?低血糖的症状因人而异,主要有出虚汗、心悸、心跳加快、头晕、颤抖、饥饿、双腿或全身无力,紧张、焦虑、恐惧感,脸色苍白、怕冷、头痛、血压轻度升高,同时可能出现视力障、复视、听力减退、嗜睡、性格行为突然改变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
第二,低血糖具体有哪些危害?1、低血糖时,体内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増加,导致反应性高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
2、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严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动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4、心血管系统功能受损:表现为心率加快,脉压增加,、,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5、眼睛:出现视网膜剥离,眼底出血。
6、肾脏: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损害。
第三,怎么缓解低血糖症状?1、少量多餐。
低血糖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少量多餐的方法,比如说一天可以吃5到6餐,在睡觉之前适当性的吃一些零食,能有效的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当然对于减少低血糖的出现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尽量在入睡之前不要吃过多热量的饮食。
2、饮食均衡。
对于低血糖患者来说,每一餐的主食尽量不要超过75毫克,均匀分配个人的主食非常的重要,同时也应该添加含有蛋白质和高脂肪的饮食,每一天所摄入的蛋白质,一定要满足身体的所需,因为蛋白质为主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能有效的减少低血糖的出现。
3、多吃高纤维食物。
高纤维的食物对于患者的血糖浓度会具有稳定的效果,当血糖快速下降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蛋白质类的食物和纤维放在一起饮用,但是尽量要减少经过加工的产品,比如说精面或者是蛋糕,如果想要摄入果汁,最好是吃新鲜的苹果,效果会比较不错。
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一 旦出现重度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就医 ,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急性并发症预防措施建议
合理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度 节食或暴饮暴食,以维持血糖稳定。
药物调整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改
肝肾功能不全
导致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药 物在体内蓄积而引发低血糖。
其他因素
如饮酒、呕吐、腹泻等也可诱 发低血糖。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轻度低血糖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心慌、乏力、出冷汗等;中度低血糖可出现中枢神经 系统功能障碍,如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嗜睡等;重度低血糖可出现昏迷、抽搐等严重表现。
药物种类。
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但应避 免空腹运动或过度运动,以免引发低 血糖。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低血糖症状,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
04
慢性并发症及长期健康影 响
认知功能下降与老年痴呆风险
持续性低血糖对大脑的影响
长期低血糖状态会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损害神经元功能,进而引起认知功能下降。
活方式干预措施。
鼓励患者参加糖尿病教育和管理 课程,学习如何正确监测血糖、 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等,以提高
自我管理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方向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糖尿病低血糖的定义
指因治疗不当导致的血糖持续性 过低现象,属于糖尿病治疗过程 中的常见并发症。
低血糖的原因
多种病因可导致低血糖,其中最 常见原因为胰岛素治疗和磺脲类 药物使用不当,特别是第一代磺 脲类药物氯磺丙脲。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低血糖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低血糖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低血糖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包括:
1.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确
保血糖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高低血糖发生。
2.饮食控制: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避免过度摄入简单碳水
化合物。
建议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和高纤维食物,均衡饮食,避免饥饿和过度饱食。
3.合理药物使用: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正确使用降糖药物或
胰岛素。
避免药物过量或缺量。
4.运动管理:适度参与体力活动,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提
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
5.注重休息和睡眠: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可以维护身体的正常代
谢和稳定的血糖水平。
6.预防感染:避免感染和患病,因为感染会增加血糖波动的风险。
7.紧急应对: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恶心、出汗等,
应及时采取措施。
患者可以摄入一些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汁、糖果等,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8.教育和支持:糖尿病患者和家属需要接受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了解糖尿病的管理技巧,并寻求专业支持和帮助。
总之,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低血糖需要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饮食管理、药物使用、体育锻炼、健康生活方式和紧急应对等多种措施来实现。
同时,定期的医学监测和专业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低血糖:出现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高于 3.9mmol/L
ADA, Defining and Reporting Hypoglycemia in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5,28(5):1245-1249
急性低血糖症的临床分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有症状,可自行处理,不影响生活 有症状,可自行处理,明显影响生活 经常(并非总是)无症状,但病人由于认知受损不能自行处理
严重的神经缺糖 症状
急性低血糖症的正常阶梯反应
mmol/L 5.0
肾上腺素增加 交感系统激活
症状 3.0 认知损害 脑电图改变
1.0
昏迷
Joslin,糖尿病学,P697
糖尿病对重度低血糖症的防御机制受损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并不随葡萄糖水平的下降而下降 (外源性胰岛素或促泌剂) 1型糖尿病患者及晚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也丧失了低血 糖时胰腺α细胞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能力 1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发生肾上腺和自主神经 系统的低血糖反应缺陷 生长激素和可的松的缺失也与低血糖症发生相关
低血糖症状
发抖
心慌
乏力想睡
焦虑不安
饥饿
冷汗
视物不清
四肢无力
头疼
情绪不稳
低血糖的血糖界线
对定义低血糖的血糖界线值存在争议,对低血糖的界定 有以下几种方法:
空腹有正常反应时的血糖水平:禁食过夜的空腹PG< 60mg/dl(3.3mmol/L) 临床出现神经低糖症状时的血糖水平:PG< 54mg/dl(3.0mmol/L ) 启动生理性拮抗调节反应的血糖水平: PG在 76~72mg/dl(4.2~4.0mmol/L)时胰岛素分泌受抑制, PG 在76~65mg/dl(3.9~3.6mmol/L)时葡萄糖拮抗激素分泌
胰岛素增加 胰岛素(常见) 磺脲类(常见) 双异丙吡胺 奎宁 戊双脒 羟苄羟麻黄碱 异烟肼 氯喹
Joslin糖尿病学,P1195
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β 肾上腺素阻滞剂 ACE抑制剂 双胍类 PPARγ 激动剂
肝糖输出减少 酒精(常见)
自身免疫机制 肼苯哒嗪
其他 磺胺
普鲁卡因酰胺 水杨酸盐 异烟肼 干扰素α 含巯基药物 抗凝剂 消炎止痛药 抗精神病药 酮康唑 塞利吉林 奥曲肽 苯妥英
流汗 焦虑 恶心 暖和 心悸 颤抖
头昏眼花
意识模糊 疲倦 语言困难 注意力不集中 困倦 —
饥饿
虚弱 视物模糊 — — — —
虚弱 战栗 头昏眼花 注意力差 饥饿 流汗 意识模糊 视物模糊/复视 说话含糊不清
头痛 好争辩 攻击性 易激惹 淘气 恶心 梦魇 — —
Joslin,糖尿病学,P695-696
王海燕主编.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内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P1107
重度低血糖症发生率
70 60 50
%/患者/年
61.2
40 30 20 10 0 DCCT(常规) DCCT(强化)
18.7 2.3
0.5
UKPDS(胰岛素) UKPDS(磺脲类)
1、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 Hypoglycemia in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iabetes. 1997 Feb;46(2):271-86 2、NICOLA N. ZAMMITT, BRIAN M. FRIER. Hypo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Pathophysiology, frequency, 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odalities. Diabetes care, 2005,28(12): 2948-61
<1.5mmol/L
1.0 0
NICOLA N. ZAMMITT, BRIAN M. FRIER. Hypo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Pathophysiology, frequency, 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odalities. Diabetes care, 2005,28(12): 2948-61
4.6mmol/L
5.0 4.0 3.0 2.0
抑制内源性胰 岛素分泌 3.8mmol/L 反馈调节性 激素释放 •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3.2-2.8mmol/L 出现低血糖症状 3.0-2.4mmol/L 3.0mmol/L 神经生理 功能障碍 广泛脑电 图改变
血 糖 浓 度 (mmol/L)
2.8mmol/L 认知功能障碍
糖尿病病程与低血糖的感知水平
可察觉 % 患 者 受损 无察觉
糖尿病病程(年)
(Pedersen-Bjergaard et al, Diab Metab Res Rev 2004;20:479-486)P484
发生未察觉低血糖的机制
初始低血糖症发作时,葡萄糖转运体上调1
低血糖相关的葡萄糖感应细胞凋亡2
临床上当PG在45~60mg/dl(2.5~3.3mmol/L)时强烈提示低血糖
Joslin,糖尿病学,P1192;1193
低血糖症 – ADA 定义
重度低血糖:需要他人救助,发生时可能缺失PG的测定,但 神经症状的恢复有赖于血糖水平的纠正 有症状的低血糖: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且血糖≤3.9mmol/L 无症状低血糖:无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3.9mmol/L 可疑症状性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
1、 《内科学》第六版 2、王海燕主编.北京大学医学教材《内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P1107
低血糖症的分类 按病因Fra bibliotek 器质性:胰岛素/胰岛素样物质过多,拮抗 激素缺乏、肝源性、胰岛素自身免疫性低血 糖、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功能性:多为进食后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外源性:由于摄入某些药物或营养物质所致
大型回顾性研究中的严重低血糖症
研究项目
磺脲类品种
严重低血糖发生率
(每100人年)
Tennessee Medicaid
所有磺脲类
格列本脲 格列吡嗪 甲苯磺丁脲
1.23
1.66 0.88 0.35 1.77
VAMP研究数据库
所有磺脲类
Joslin,糖尿病学,P717
目录
概述
病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及诊断
低血糖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可能是引起相关对 抗低血糖反应功能失常的主要机制3
1、Joslin, 糖尿病学,P699 2。Nancy C. Tkacs, et al. Presumed Apoptosis and Reduced Arcuate Nucleus Neuropeptide Y and ProOpiomelanocortin mRNA in Non-Coma Hypoglycemia. Diabetes. 2000, 49 :820-826 3、S.N. Davis, et al. Prevention of an Increase in Plasma Cortisol during Hypoglycemia Preserves Subsequent Counterregulatory Responses. J. Clin. Invest. 1997,100(2): 429-438
发生未察觉低血糖的机制
胰岛素治疗 严格控制病情 强化治疗 低血糖反复发生
胰升糖素 反应减弱
早期
未察觉低血糖出现 高级自主神经 中枢功能低下
反调节反 应受损
晚期 肾上腺素 反应降低
低血糖症状逐步丧失
许曼音主编,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421
夜间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通常无症状,可维持数小时而不惊醒 患者,可以严重到引起惊厥和抽搐发作,甚至导 致猝死 DCCT研究中有55%的重度低血糖发生在夜间1 夜间低血糖发生的机制可能是睡眠状态下低血糖 引起的拮抗激素反应没有清醒状态下强2
2型糖尿病的低血糖症为什么不如1型糖尿病常见?
多数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如T1DM患者严格 T2DM患者B细胞残存有一定功能 T2DM患者多有胰岛素抵抗 引发T2DM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血糖阈值较T1DM患者高
NICOLA N. ZAMMITT, BRIAN M. FRIER. Hypo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 Pathophysiology, frequency, and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odalities. Diabetes care, 2005,28(12): 2948-61
1、Joslin, 糖尿病学,P697-698 2、 Epidemiology of severe hypoglycemia in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The DCCT Research Group. Am J Med. 1991 Apr;90(4):450-9
急性低血糖症时的生理反应——反向调节
增加拮抗激素的分泌,以拮抗胰岛素的作用, 升高血糖
使心血管系统发生相应变化,以利于葡萄糖在 体内各组织间的运转
产生一系列预警症状,以迅速纠正低血糖
胡绍文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252-253
健康人对低血糖反应的保护性反馈调节阈值
糖尿病性低血糖症
目录
概述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症的病因
低血糖症的病理生理 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低血糖症的治疗及预防
目录
概述
病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及诊断
治疗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