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5消化与吸收-冀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奇妙的人体 5 消化与吸收》教案_13

《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以“小冬”同学为代表,描述了现在一些青少年同学中经常出现的不注意饮食卫生的现象,借此加强学生对饮食与身体健康关系的重视程度,调动学生探究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与吸收的积极性,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饮食的重要性,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能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3、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有关消化系统的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能分工合作制作模型。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能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3、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探究治疗消化不良药物的作用。
2.能根据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3.能举实例说明技术的进步给诊断和治疗疾病带来的帮助。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想像等多种方法在记住消化道名称的基础上,探究消化器官的作用,逐渐感悟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课创设情景:生日聚餐会上,小冬胃口大开,一通狼吞虎咽后,忽然感觉到胃里不太舒服,四肢无力,同学们把他送到消化科。
提问:你遇到过“小冬”这样的事情吗?医生可能会对小冬说什么?小冬会从中学到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要将小冬送到医院去?学生交流。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妙的旅行。
(二)新课教学1、提问:你想知道食物是怎样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吗?学生观察。
提问: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这些器官在身体里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学生:(1)讨论。
(2)汇报: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介绍重要的消化腺。
教师:肝脏、胰脏和唾液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交流。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奇妙的人体 5 消化与吸收》教案_16

5.消化与吸收教学目标1.能按照正确的顺序说出食物在被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消化器官。
2.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3.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探究治疗消化不良药物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人体消化系统模型,馒头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小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
这粒西瓜子在小明的消化道内,经历一天的历险记。
它先遇到了像轧钢机似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后来不知怎的,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并在上厕所时排了出来。
师:像轧钢机似的怪物是什么?(牙齿)它在哪里遇到”酸雨“?(胃)这些问题都与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有关板书课题:消化与吸收二、新课教学1.师:我们一起随着食物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吧请同学认真观看一段关于消化的视频,并回答问题在视频中都出现了哪些器官。
视频看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另找一小组把写有各个消化器官名称的卡片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
课件出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教师总结:食物经过的消化器官按顺序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师:我们来介绍一下每个消化器官的作用口腔:舌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咽:食物的通道。
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混合形成食糜。
小肠:通过蠕动,使食物进一步消化,养料被吸收,剩下残渣,并将食物推入大肠。
大肠:把残渣中的水分吸收,形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2.师:每一小组桌子都有一个小盘子,盘子里放着几小块馒头,每个同学都拿起一块放入口中,反复咀嚼,有什么感觉?学生将馒头放入口中,开始反复咀嚼。
指名同学汇报:生:我感觉到甜味了。
师:为什么会吃到甜味呢?生:我觉得可能是唾液的作用。
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5消化与吸收》word教案 (6)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第五课消化与吸收一、目的要求:1. 能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 能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3. 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有关消化系统的问题,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4.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5. 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探究治疗消化不良药物的作用,用实例说技术的进步给诊断和治疗疾病带来的帮助。
6. 能根据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1.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2. 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 能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 用实例说技术的进步给诊断和治疗疾病带来的帮助。
四、教学过程:1.导入:A.让学生分析人体的构成。
B.说说平时吃的东西通过人体的哪些器官。
2.学习新课:▲奇妙的旅行。
A.活动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能按照正确的顺序说出食物在被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消化器官。
3.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4.能探究治疗消化不良药物的作用:B.活动过程1.活动开始前让学生谈谈是否见过类似“小冬”肚子不舒服那样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着推测医生可能会对“小冬”说些什么,“小冬”又会学到些什么?2.根据学生对“小冬”话题的关注程度,适时将话题引到食物的消化问题上来。
尽量让学生谈谈对消化和吸收了解多少.让学生像上节课那样将食物从口腔到变成粪便排出的过程试着画出来。
学生是不可能画准确的,之所以要安排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一是因为相信学生对于消化和吸收不可能一无所知:二是要将学生的原有思维水平变得可视,通过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3.当学生的展示活动告一段落后,让学生对照教材中的漫画发现自己没有想到或者是想错了的地方:对干漫画,注意提醒学生,微型机器人每次停留的地方都是消化器官,顺序是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 消化与吸收|冀教版

《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消化与吸收》是在从整体上了解了人体构成的基础上,从本课起将引导学生学习人体主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如何养成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将围绕消化系统帮助学生学习食物在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所经过的主要器官及食物(分解和吸收)过程,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给消化系统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疾病;通过设计制作模型,诉说表演进一步熟悉消化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同时激发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
学情分析学生在几年的学习中对消化系统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但知识比较零散,即使了解各消化器官都有哪些,也不清楚这些器官是什么样的,都有怎样的功能和特点。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存在的经验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做中学”科学教育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表达交流、得出结论,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这一模式我采用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乐学、会学,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嘴说一说,动眼看一看,动手做一做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的设计上我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能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3. 能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馒头、多媒体课件、人体结构模型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想像等方法记住消化道名称,能探究消化器官的作用,感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二、教学活动:(第一学时)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新课话题:对于每个人身体来说,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情景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 消化与吸收》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 消化与吸收》冀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内容为《2.5 消化与吸收》。
教材通过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的消化过程,使学生了解消化与吸收的基本原理。
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教材中的插图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消化器官,掌握消化过程,并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消化与吸收的微观过程认识不足,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图片,以及生动的讲解,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的生命现象。
同时,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消化问题也很好奇,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的消化过程,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消化与吸收的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健康饮食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2.难点:消化酶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展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的消化过程。
2.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消化现象,分析消化原理。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4.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消化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PPT、消化系统模型、食物消化实验材料、挂图等。
2.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小组讨论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关注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食物的消化过程,详细讲解消化酶的作用,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结合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与吸收的原理。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奇妙的人体 5 消化与吸收》教案_1

5.《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能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3.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1.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能分工合作制作模型。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想像等多种方法在记住消化道名称的基础上,探究消化器官的作用。
教学难点:逐渐感悟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课:创设情景:多媒体展示:丰盛的午餐引导学生交流有什么想法,从而引入本课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消化与吸收二、进行新课:引导学生观看西瓜仔的巧妙之旅,体会经过了哪些消化道1.学生自学课文。
2.交流汇报。
3. 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提问:你想知道食物是怎样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吗?学生观察。
提问: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这些器官在身体里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学生讨论。
汇报: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板书)。
三、师讲解:重要的消化腺:教师: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脏和肠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四、当堂检测:辩识并指出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名称。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作业布置:拓展1:调查消化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引起的?应该如何积极地预防和治疗?拓展2:制作消化道模型。
板书设计:第五课消化与吸收1.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重要的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脏和肠腺课后反思:。
【精品】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5消化与吸收》教案_(1)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第五课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思想:以“小冬”同学为代表,描述了现在一些青少年同学中经常出现的不注意饮食卫生的现象,借此加强学生对饮食与身体健康关系的重视程度,调动学生探究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与吸收的积极性,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饮食的重要性,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能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3.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有关消化系统的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能分工合作制作模型。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能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3.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探究治疗消化不良药物的作用。
2.能根据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3.能举实例说明技术的进步给诊断和治疗疾病带的帮助。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想象等多种方法在记住消化道名称的基础上,探究消化器官的作用,逐渐感悟到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人体消化系统模型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创设情景:生日聚餐会上,小冬胃口大开,一通狼吞虎咽后,忽然感觉到胃里不太舒服,四肢无力,同学们把他送到消化科。
提问:你遇到过“小冬”这样的事情吗?医生可能会对小冬说什么?小冬会从中学到些什么呢?学生交流。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要将小冬送到医院去?学生交流。
讲述:今天我们就学习奇妙的旅行。
(二)新课教学◆活动1:奇妙的旅行1.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提问:你想知道食物是怎样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吗?学生观察。
提问: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这些器官在身体里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学生:(1)讨论。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 消化与吸收》冀教版(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5 消化与吸收》冀教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消化与吸收”,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过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明确。
此外,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方法还不是很熟悉,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教学难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具体过程,以及相关实验的操作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的消化过程。
2.演示法:老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食物的消化过程。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答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样本等)、食物样品。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如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人体主要的系统等。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消化与吸收。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展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同时,展示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让学生对消化与吸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老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食物的消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
第五课消化与吸收
一、目的要求:
1.能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能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3.能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有关消化系统的问题,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4.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5.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探究治疗消化不良药物的作用,用实例说技术的进步给诊断和治疗疾病带来的帮助。
6.能根据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举例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2.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1.能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用实例说技术的进步给诊断和治疗疾病带来的帮助。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A.让学生分析人体的构成。
B.说说平时吃的东西通过人体的哪些器官。
2.学习新课:
▲奇妙的旅行。
A.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能按照正确的顺序说出食物在被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消化器官。
3.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4.能探究治疗消化不良药物的作用:
B.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前让学生谈谈是否见过类似“小冬”肚子不舒服那样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着推测医生可能会对“小冬”说些什么,“小冬”又会学到些什么?
2.根据学生对“小冬”话题的关注程度,适时将话题引到食物的消化问题上来。
尽量让学生谈谈对消化和吸收了解多少.让学生像上节课那样将食物从口腔到变成粪便排出的过程试着画出来。
学生是不可能画准确的,之所以要安排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一是因为相信学生对于消化和吸收不可能一无所知:二是要将学生的原有思维水平变得可视,通过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
3.当学生的展示活动告一段落后,让学生对照教材中的漫画发现自己没有想到或者是想错了的地方:对干漫画,注意提醒学生,微型机器人每次停留的地方都是消化器官,顺序是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4.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将背景资料中提供的内容进一步简化,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了解食物在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5.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再借小冬的话题来探讨消化器官的卫生保健问题。
6.活动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对消化和吸收的解释。
嚼馒头活动可以安排在认识唾液对消化的作用时进行,也可以安排学生在同家吃饭时体会。
▲倾听它们的诉说
A.活动目标
1能举实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
2能根据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要养成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原因。
B.活动过程
1.本活动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和活动穿插起来进行。
2.组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活动。
学生戴上各自所扮演角色的标志(主要消化器官的头饰或胸牌),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可以协助或提供相关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充分发表意见。
3.各组将本组讨论的结果以及列出的合理.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展示给大家,相互补充。
▲调查消化系统疾病
A.活动目标
1.能通过调查发现引起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
2.能根据实际提出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措施。
B.活动过程:
1.对于各组拟调查的内容和方式让学生自主理解。
2.组织学生在课上的交流展示活动,
▲制作消化道模型
A.活动目标
1.能根据已知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人体消化道模型。
2.能与其他小组同学交流本组的制作模型的方法。
3.能对消化系统提出有兴趣做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能举实例说明内窥镜的作用。
B.活动过程
1.制作消化道模型有助于学牛对各消化器官的相互位置关系的理解。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要相信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制作。
即便有的组不能完成,也可以通过别人的介绍,了解自己没能成功的原因。
3.学生展示了自己做的模型.对于消化系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后,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并进行讨论。
让学生带更多的新问题走出教室,走到社会中去。
▲“科学在线”——反映了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运用,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讨论,希望学生再搜集更多的相关信息。
五、小结:
作业:搜集更多消化系统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