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07-01
构造地质学07面理和线理

劈理
1.2 面理的类型 从面理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分析, 从面理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分析,可 原生和 两大类。 分为原生 次生两大类 分为原生和次生两大类。 原生面理——包括沉积和成岩中形成的 原生面理 包括沉积和成岩中形成的 层理和韵律层以及岩浆岩中的成分分 异层和流面等。 异层和流面等。 次生面理——是指变形变质作用中形成 次生面理 是指变形变质作用中形成 的劈理、 片理、 的劈理 、 片理 、 片麻理和各种破裂面 理。
• 劈理和线理与断层的关系
• 区域性劈理和线理
• 层间劈理
六、劈理和线理的观察与分析
• • • • 劈理与层理的区别 劈理结构及其物质组成的观察 劈理和线理产状的测定 多期劈理的观察与分析
劈理研究在大构造研究中的作用 通过劈理等小构造的识别与分析, 通过劈理等小构造的识别与分析, 确立大构造的形态, 确立大构造的形态,……
矿物生长线理
拉伸线理
皱纹线理
交面线理
大型线理: 大型线理: 石香肠构造—— 石香肠构造 窗棂构造—— 窗棂构造 压力影构造—— 压力影构造 杆状构造等—— 杆状构造等
石香肠构造
石香肠构造
石香肠构造
石香肠构造
石香肠构造
窗棂构造
窗棂构造
压力影构造
杆状构造
铅笔构造
铅笔构造
3.3 线理与运动 方向的关系
•纯剪变形(应变) 纯剪变形(应变) 纯剪变形 •简单剪切变形(应变) 简单剪切变形(应变) 简单剪切变形
A
B
四、劈理和线理的形成机制
机械旋转作用—— 机械旋转作用 重结晶作用—— 重结晶作用
重结晶作用
压溶作用
压溶作用
塑性变形
五、劈理和线理与大构造的关系
构造地质学07第七章褶皱几何学

如果是周期性不对称波,中面不位于两个包络面中间, 可用两个相隔拐点之间距离代表总波长(Wm),用包络 面一半距离代表平均波幅(Am);或将中面两侧的褶皱 分别量度,假设都有各自完整的波形一般,这样
水平褶皱,枢纽倾伏角 倾伏褶皱,。。。。。 倾竖褶皱,。。。。。
00-50 50-850 850-900
水平褶皱
倾伏褶皱
倾竖褶皱
2、倾伏端:倾伏褶皱在平面上表现为两翼通 过转折端闭合,称作倾伏端。
外倾转折
内倾转折
3、无枢纽褶皱
穹窿、构造盆地
(四)轴面和轴迹
1、定义: 轴面:-组相邻褶皱面中枢纽连成的面 轴迹:褶皱轴面与地面、图面或任何指
向构造。
上向构造一般是指
在正常地层层序基
础上发育的,两翼
岩层即可正常,也 可倒转。
正常层序
勾形箭头指示倒转地层,普通箭头指着构造面向
二、褶皱面的要素及描述术语
三维空间中,对 一个褶皱面的一 些几何特征点, 即褶皱面上某些 特定位置的几何 特征给予特定的 描述术语,即褶 皱要素。其中最 常用的有下列几 个要素:
中的曲线比较,进而确定其褶皱的类型的归宿。如果做
出来的Tɑ/和tɑ/曲线两翼不重合,那就说明,褶皱两翼
厚度变化是 不对应的或 无序的,这
种Tɑ/曲线和 tɑ/曲线不重
合的褶皱样 式称为变异 样式。
顶薄
平行 过渡型
顶厚
相似
2、等倾斜线概念:
理学(代码:07

0701 一级学科:数学070101 基础数学 070102 计算数学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 应用数学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2 一级学科:物理学070201 理论物理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070205 凝聚态物理 070206 声学070207 光学 070208 无线电学0703 一级学科:化学070301 无机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070303 有机化学 070304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4 一级学科:天文学070401 天体物理 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5 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01 自然地理学 070502 人文地理学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6 一级学科:大气科学070601 气象学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7 一级学科:海洋科学070701 物理海洋学 070702 海洋化学070703 海洋生物学 070704 海洋地质0708 一级学科:地球物理学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070802 空间物理学0709 一级学科: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0902 地球化学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070904 构造地质学070903 第四纪地质学0710 一级学科:生物学071001 植物学 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 071004 水生生物学071005 微生物学 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 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1 生物物理学 071012 生态学0711 一级学科:系统科学071101 系统理论 071102 系统分析与集成。
板块构造理论

学说内容
1
地表构造
2
板块划分
3
边界及类型
4
转换断层
5
运动与演化
地表构造
板块构造的基本思想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硬壳——岩石圈(或称构造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 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 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所说的板块。换言之,整 个岩石圈可以理解为由若干刚性板块拼合起来的圈层,板块内部是稳定的,而板块的边缘和接缝地带则是地球表 面的活动带,有强烈的构造运动、沉积作用、深成作用、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变质作用、地震活动,又是极有 利的成矿地带。其次,岩石圈板块是活动的,是围绕着一个旋转扩张轴在活动的,并且以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 可以发生几千千米的大规模的水平位移;在漂移过程中,板块或拉张裂开,或碰撞压缩焊结,或平移相错。这些 不同的相互运动方式和相应产生的各种活动带,控制着全球岩石圈运动和演化的基本格局。总之,板块构造说是 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又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因此,人们称大陆漂移、海底 扩张和板块构造为不可分割的“三部曲”。
根据实地勘测,发现洋脊具有如下地球物理方面的特点:第一,洋脊为高地热流异常区。中央裂谷附近的热 流值常是深海盆正常值的2—3倍。第二,重力测量结果,中央裂谷一带常表现为重力负异常区。第三,地震波的 研究表明,在洋脊下方的地幔中,波速小于正常值,同时莫霍面不清,地壳有明显变薄的趋势。
学说复活
从60年代起,由于海洋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等迅速发展,获得大量的有利于大陆漂移的论据,使大陆漂移的学 说得到复活。例如,当初魏格纳从地图上论证了大陆边界的拼合现象,1965年E.C.布拉德重新研究了这一问题。 他认为大陆的边界不应当以海岸线为准,而应当以大陆壳的边界即大陆坡的坡脚为准,并应考虑消除在大陆分裂 后陆壳的增建(例如非洲尼日尔三角洲沉积增建数百千米,第三纪和近代火山喷发熔岩形成冰岛及其它火山岛等) 和改造(如外力侵蚀海岸后退等)部分,然后利用电子计算机以数学方法进行拼接,终于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 时,大陆拼接以后,在岩石、构造、地层、古生物等方面也应该对应连接在一起,这如同把一张报纸撕成碎片, 不仅可以按碎片形状拼合复原,而且复原后其上面的文字也应该是连贯的,在这方面也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关于施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关于施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0.11.28•【文号】学位[1990]030号•【施行日期】1990.11.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关于施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通知(学位[1990]030号1990年11月28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下简称专业目录),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9次会议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审议批准,从即日起正式施行。
专业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此专业目录中各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此专业目录拟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专业目录是在原《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下简称试行草案)的基础上修改拟订的。
关于专业目录与试行草案的对照表以及学科、专业简介,将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后另发。
现将专业目录发给你们,望转发所属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认真贯彻执行。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说明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
同时,学位授予单位也按此目录中各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此目录拟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下简称专业目录)是在原《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下简称试行草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和长远的需要,以及科学、文化和技术发展情况,为适应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形势经过修改拟订的。
高级构造地质学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褶皱与断层的相互关系
01
褶皱和断层是构造地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 切的相互关系。
02
断层常常在褶皱形成过程中产生,同时也会影响褶皱的形成和
形态。
褶皱和断层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地壳的构造格局和地表形态。
03
05
岩层与岩体的构造分析
岩层的基本构造特征
沉积岩层
具有层理构造,岩层之间有明显 的界面,岩性、颜色、粒度等在
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地质勘查,评估地质条件对工程 的影响,确保工程安全。
0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地质勘查,了解地 下岩土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为城市地 下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02
03
农业地质勘查
研究土壤、地下水等农业地质条件, 为农业生产和土地改良提供科学指导。
环境地质研究
01
0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变形和运 动机制,为进一步从事地质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了解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变形和 运动机制。
掌握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 应用领域。
能够运用构造地质学的知识构造地质学基础 • 板块构造理论 • 褶皱与断层 • 岩层与岩体的构造分析 • 构造地质学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高级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变形、运动和演化过程。
本课程将介绍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以及地球岩石圈的结构、组成和演化历史。
从早期的地壳运动理论到现代的板块 构造理论,构造地质学经历了漫长的 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逐渐揭示了 地球板块运动的奥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2006-10-26 18: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大中小】【我要纠错】081803☆地质工程二选一: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李粮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101地球科学学院070500地理学01-06方向:二选一: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经济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四版07方向: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保继刚,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二版070702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环境与地质,吕炳权、孙志国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070704☆海洋地质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70900☆地质学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二选一:结晶学及矿物学: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册),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8,第三版岩石学:岩石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路凤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0902☆地球化学二选一: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蒋敬业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王良忱等,石油出版社,1996070904☆构造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学:中国大地构造学,万天丰等,地质出版社,2002070905☆第四纪地质学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070922☆★生态地质学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71200科学技术史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遥感概论:遥感概论,彭望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2资源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管理学总论,陆红生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70704☆海洋地质01—04方向:盆地分析: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李思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5方向:应用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勘查设计采集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06—09方向: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环境与地质,吕炳全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二选一:区域成矿学:区域成矿学,翟裕生等,地质出版社,1999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定量地质学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地质出版社,2004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01—05方向:二选一: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范永香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定量地质学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地质出版社,200406—13方向:二选一:含油气盆地分析:沉积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王成善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盆地分析: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李思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选一: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遥感导论:遥感导论,梅新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820☆★地学信息工程二选一: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资源信息系统:资源信息系统教程,吴冲龙,地质出版社,2004081823☆★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081826☆★能源地质工程二选一:含油气盆地分析:沉积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王成善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油气综合勘探:石油资源地质评价导论,武守诚等,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081827☆★资源管理工程二选一:国土资源学:国土资源学,吕贻峰等编写,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矿产经济与管理:矿产经济与管理,李万亨,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082001油气井工程二选一:保护储集层技术:储集层保护,罗平亚,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保护储集层技术,张绍槐等,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科学概论,许并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开发地质学:石油开发地质学,谢丛娇,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学:土地管理学总论,陆红生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3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二选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原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施工,毛鹤琴,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081401☆岩土工程二选一: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陈建平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控制测量学:控制测量学,孔祥元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金为铣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081822☆★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陈建平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081830☆★资源与环境遥感二选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吴信才,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处理,贾永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081831☆★钻井工程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陈庭根,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现代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务,毛海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104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070800☆地球物理学、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25☆★地球物理工程考生可从各教材中选择出对应的勘探方法:1.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张胜业、潘玉玲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2.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3.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姚姚、陈超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4.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李大心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综合三选二:接口与通讯: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原理与应用,刘乐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最新版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青,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的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应用,单成祥,国防工业出版社,最新版081829☆★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浅层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李大心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105环境学院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综合:大气科学概论,徐玉貌、刘红年、徐桂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070922☆★生态地质学生态地质学:环境生态学,金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一版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郜金荣、叶林柏,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077501环境科学专业综合:环境管理学,叶文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1500水利工程专业综合:地下水动力学,陈崇希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水力学,吕文肪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081821☆★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地下水动力学,陈崇希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水力学,吕文肪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环境学导论,何强、井文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三版环境工程导论,王建龙,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06珠宝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二选一:电脑首饰设计:犀牛Rhino 3D魔典,周豪杰编著,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首饰制作工艺:现代首饰工艺与设计,邹宁馨等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070920☆★宝石学二选一:宝石鉴定:宝石学证书课程,英国宝石协会,陈钟惠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107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070300化学化学综合: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等五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四版070921☆★岩石矿物材料学现代测试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武高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二选一:现代测试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武高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材料表面与界面(表面化学部分):界面化学,颜肖慈、罗明道,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081704应用化学二选一: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傅献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二版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第三版201信息工程学院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庞丽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光华,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李元,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庞丽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02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产品艺术设计:电脑工业设计,李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80200机械工程二选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机械原理:机械原理,孙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二版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余锡存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路及电子技术: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四版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部分),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四版203计算机学院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庞丽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庞丽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301管理学院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二选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徐莉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20200工商管理01、02、04方向:企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概论,黄渝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3方向二选一: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学,郭道杨、朱小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朱海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05方向二选一: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刘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旅游市场学:旅游市场学,林南枝,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20201会计学二选一: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朱海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审计学:审计学,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20202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概论,黄渝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0203旅游管理二选一: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刘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旅游市场学:旅游市场学,林南枝,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302经济学院020100理论经济学01方向:现代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02方向: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余瑞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03方向:世界经济十论:世界经济十论,程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4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邓宏兵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020200应用经济学01方向:现代产业经济学:现代产业经济学,刘志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2方向:区域经济学教程: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叶裕民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3方向: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古扎拉蒂著,林少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三版04方向:金融学原理:金融学原理,彭兴韵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081824☆★资源产业经济现代产业经济学:现代产业经济学,刘志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03政法学院010108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曾国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法理学:法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071200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曾国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20400公共管理政治学:政治学基础,王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4艺术与传媒学院050302传播学传播实务:媒介管理学,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现代广告学,何修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六版050404设计艺术学01方向:环境艺术新视野,系列丛书,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02方向:动漫艺术教程,张弓、汪洋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3方向:图形创意,林家阳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04-05方向: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06方向:新编大学书法,洪丕漠、晏海林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07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刘惠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8方向:图像音乐运动:实用媒体美术,(美)泽特尔著,赵森森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第三版401外国语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1方向:英美文学:英国文学选读,吴伟仁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美国文学选读,吴伟仁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02方向:英语语言学: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修订版03方向:英语文化与翻译基础: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张保红,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03方向: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修订版04方向:二选一:科技俄语:大学俄语科技阅读基础,董宗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版大学俄语:大学俄语(东方7-8),北京外国语大学、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第一版402数理学院070102计算数学二选一:数值分析:数值分析,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数学物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讲义,姜礼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0104应用数学二选一:概率论:概率论,齐民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教程(前六章),丁同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70207光学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五版403体育部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01方向:户外运动理论与技术:户外运动,闻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2方向:各专项理论与技术:田径,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游泳,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篮球,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03方向:体育管理学:实用体育管理学,孙汉超等,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501高等教育研究所040106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选择与入学考试初试专业基础科目不同科目复试)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靳希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502应用心理学研究所040203应用心理学01- 03方向:专业综合:心理咨询与治疗,江光荣,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修订版04方向:认知心理学,王甦、汪安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一版05方向:现代心理技术学,杨鑫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构造地质学

• 地震:地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突然破裂,释放能量,产生地震 • 火山活动:地壳内部的岩浆上升至地表,喷发形成火山和火山岩 • 变质作用:地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新的地壳和岩石
地壳形成与演变的研究方法
地质观测与描述:通过野外 地质调查,收集和描述地壳 形成与演变的构造现象,揭 示地壳演化的特征和规律
• 地震是地壳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突然破裂,释放能 量,产生地震波的现象 • 地震的成因主要包括:地壳内部的应力积累、岩石的破 裂、地震波的传播等
火山活动的基本原理与成因:
• 火山活动是地壳内部的岩浆上升至地表,喷发形成火山 和火山岩的现象 • 火山活动的成因主要包括:地壳内部的岩浆上升、岩浆 的喷发、火山喷发的环境条件等
地质意义:
•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构造演化,有助于揭示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 分析地球内部构造与地表构造的关系,为地震预测、资源勘查等提供理论依据 • 研究地球内部过程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支持
地球内部结构与构造的研究方法
01 地质观测与描述: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收集和描述地球内部的构造现象,揭示构造特征和规律
DOCS SMART CREATE
构造地质学:探索地球的形成与演变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构造地质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和演变的地质 学分支
• 构造:指地球岩石圈的形态、结构和 组成的变化 • 演变:指地球岩石圈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发展变化过程
02 实验与模拟: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探讨地球内部结构和构造的演化过程和机制
03
地球物理方法:利用地震波、重力、磁场等地球物理手段,对地球内部结构和构造进行探测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