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CNL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合集下载

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表 1 两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 的临床结果比较情况【 n ( %) 】
随机抽取患输 尿管上 段结石 的患者 8 4例 , 随机分 为 P C N L
组和 R L U组 。所有患者均经诊断确 诊为复杂性的输尿管上段结 石, 患者的结石 在其输 尿管内的停 留时 间均> 8周 , 且结石 的最大
术时 间、 结石清 除率 以及相关并发症情况进行了解 , 并且进行 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成功 , 且均未出现较为明显 的大出血 以及周 围脏器损伤等相关并发症 。两组患者 的术后 结石清除率 以及术后 出现高热 的概率 ,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而 相对于 P L U组 中的患者 , P C N L组 中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 的手术时 间明显更短 ( P < 0 . 0 5 ) 。结论 在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
对输尿管上段 结石患者进行 相应 的治疗 ,其 中对 P L U组 中
的患者采取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 开取 石术治疗 , 而对 P C N £ 组中
的患者采取经皮 肾穿刺造瘘取石手术治疗 。手术结束后 3 d , 若
患者的体温在 3 8 . 5℃以上 , 应对患者 基进 行解 痉 、 抗炎 以及止痛 等对症处理 。手术结 束后 5 ~ 7 d , 对两组 患者的双 J 管位置 以及 残余结石情况进行了解。手术结束 1 个月后将双 J 管拔除。对两 组患者 的手术 时间 、 结石 清除率以及相关并发症情况进 行 了解 。 并且进行 比较分析 。
进行手术治疗 方式的选择时 , 应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进行选择 , 而P C N L手术方式 的临床 治疗 效果较好 , 且手 术时间较短 , 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
【 关键 词 】 P C NL ; P L U; 输 尿 管上 段 结 石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1 . 2方 法
全麻满意后 ,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 常 规消毒铺 巾后 , 在 斑马导 丝引 导下于 患侧输 尿 管置人切去尖端 的输尿 管外支架 , 用 于制造 人工 肾积水 。然后置 患者 于俯 卧位 并抬 高 患侧 腰部 , 取腋后 线与肩胛线之间第 1 1 肋 问或 1 2 肋下 域 , 在 B超 引导下穿 刺 肾脏 中 盏 或上盏。穿刺成功后 , 置入 0 . 0 3 5英寸的斑 马导丝 , 筋膜扩 张器逐 次扩 张通道到 F I 6 或F 1 8 , 放置 p e e l a w a y 鞘, 然后进人 F 8 / 9 . 8 输尿管 硬镜 , 于 肾盂 内找 寻输 尿管开 口, 进入 输 尿管 , 找 到结石后 , 以钬激 光 、 气压 弹道或超声 粉粹结石 。碎石过程 中 , 把p e e l a w a y 鞘 推 到输尿管内 , 防止结石碎片冲人 肾盂 , 并 通过输 尿管外 支架持 续往 上逆行 注水 , 尽量 不 让结 石碎片进人下段输尿管 。碎石 完成后 , 退 出输 尿管 外支架 , 在斑 马导丝 的引导下 置入输 尿管内支架 , 然后 放置 F 1 6 或F 1 8肾造 瘘管 。术 后 7 d复 查腹部 平片 , 观察 是否 有结 石残留 , 如有 预计 不能 自行排出的残石 , 则待术后 1 月 肾造 瘘窦道 形成后 门诊纤维 软镜二 期碎 石 、 套石 , 然后取除 肾造瘘管 , 无需二期 取石的在术 后 7 —8 d 拔 除肾造瘘 管。 术后 常规 3 —5周取除输 尿管内支架。 2结 果 以腹部平 片显示残石小 于 4 a r m为手术成 功标准 , 有5 3例手术成功 ; 以腹部 平片上 看不 到结石影 为结石清除标准 , 术后 7 d 腹部平片示 4 9例结石完全 清除 , 余 4例术后 1 月复查腹部平 片未再见结石影 。未成功 的 3 例 中, 1 例穿刺成 功后约 1 h 不 能找 到输尿 管开 口, 遂改为开放手术 , 术 中发现穿刺点太靠 肾下极 ; l 例 因出血较 多 , 留置 肾造瘘 管 l 周后二期微创经皮 肾镜碎石成功 ; l 例结石嵌 顿在肾盂输尿管交界 处并重度 肾积水 的患 者在置输尿管外 支架时结石被推人肾盂 , 术中在 。在 4 6 例病 例中 , 4 3例手术 成功 , 手 术 成功率为 9 4 . 6 % 。手术时 间在 4 5—1 0 5 a r i n 之间, 平均手 术时 间( 6 3 . 6± 2 1 . 2 ) m i n , 住 院时间 7 一l 5 d , 结 石清除率为 1 0 0 % 。所有病例未输 血或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 。 3 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 因为息肉包裹 、 输尿管 狭窄 、 输尿 管扭 曲等原 因常常发 生嵌 顿 , 引

经皮肾镜PCNL碎石术及护理配合

经皮肾镜PCNL碎石术及护理配合

经皮肾镜PCNL碎石术及护理配合经皮肾镜PCNL(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碎石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肾结石的微创手术技术。

它通过皮肤切口将镜子引入肾脏,直接碎石并清除结石碎片,从而达到治疗肾结石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经皮肾镜PCNL碎石术及其护理配合。

首先,主治医师将超声或CT引导下的穿刺针引入肾脏,穿过肾实质收集系统,术中应避开肾盂,以免发生穿孔并导致腹腔感染。

同时,通过经皮减压管插入肾内,同时加压注射碘油以便于手术时肾脏籍此进行定位。

接下来,主治医师使用导丝将刀柄引入皮肤切口,然后逐步扩大切口,引入膨胀器扩张肾孔。

之后,移除刀柄,将肾镜插入肾内,经由肾镜主镜观察肾内情况,如果存在结石,则使用碎石器进行碎石。

在进行碎石之前,主治医师会注入液体灌注碎石器。

灌注时应控制压力,避免肾实质过度牵拉,同时仔细观察能否排碎石液。

碎石器通常采用超声、激光或喷射气体等。

超声碎石器通过震动的方式将结石震碎,激光碎石器则通过激光光束将结石粉碎。

在进行碎石时,应避免过度震动,以免损伤肾组织。

术中,主治医师还可以通过充分灌溉液体来清除碎石和结石碎片。

通过灌注液体,可以将碎石和结石碎片冲刷至肾盂或输尿管,然后经尿液排出体外。

术后,将减压管外引出,保证通畅灌注。

同时,观察术后出血、尿液、血压和心率等情况。

通常,术后会给予抗感染、止血和保肾等药物治疗,以预防术后感染和出血。

在术后护理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循环和意识状态。

同时,观察患者的尿液情况,关注尿液的颜色和量,如果发现尿液中有明显的血尿或少尿,应立即通知医生。

此外,术后还需要根据医嘱及时拔除尿管和引流管,避免出现感染。

同时,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液排出和预防结石再生。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调整,避免过度劳累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在患者康复期间,应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包括检查尿液常规、肾功能和影像学检查。

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结石复发。

医院PCNL(经皮肾微造瘘穿刺输尿管镜火激光碎石取石术)护理方案

医院PCNL(经皮肾微造瘘穿刺输尿管镜火激光碎石取石术)护理方案
复查血常规、急诊生化。
药物
l、根据药敏结果或临床经验予抗生素静滴预防感染。
2、按医嘱予补液支持疗法。
3、根据中医辨证以清热通淋、活血凉血的中成药口服或静滴。
活动
仍需卧床休息,鼓励病人适当床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及血液循环。
护理
1、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2、观察体温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进食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品。如:红萝卜、玉米须汤等。
护理
1、督促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夹肾造瘘管,并定期开放,观察引流管的量、色泽。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其余同前
第6天(术后第三天)
药物
停静脉使用抗生素,改口服抗生素。
护理
1、拔除肾造瘘管后观察患者拔除肾造瘘管后敷料外观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如须行二期PCNL术者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
日期
项目
护理内容
第4天(术后第一天)
护理
3、指导患者保护肾造瘘口,观察肾区有无胀痛不适,敷料外观是否干洁,引流管是否妥善固定,引流是否通畅。
健康宣教
l、告知病人体内停留双J管,并指导相关注意事项:双J管未拔之前勿剧烈运动,避免弯腰及增加腹压的动作,轻微的腰腹部疼痛及小便少许淡红是正常现象,不要紧张。
2、用松节油洁清局部皮肤及脐眼。
3、备好片:腹平片、lVP、CT等。
药物
遵医嘱正确给药,睡前口服舒乐安片2mg及潘泻叶10g冲服,病情复杂者常规术晨6Am清洁灌肠。
饮食
1、清淡饮食。
2、术前晚半流饮食,20:00后禁食、22:00后禁饮。
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如冲凉、洗头、剪指甲和趾甲、男病人刮胡须等)。
2、术前戒烟。指导其深呼吸.练习床上大便。

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期间3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MPCNL)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36例患者中34例一次取净结石,2例因术中出血,改期二次手术取净结石,结石一次取净率94.4%(34/36),结石总取净率100%(36/36)。

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结石取净率高、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结石;输尿管镜;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笔者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顺行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36例,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8~72岁,平均38.6岁。

术前所有患者均经B超、KUB、IVP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结合CT检查。

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均位于L1~L4水平,右侧16例,双侧2例。

单侧输尿管上段输尿管多发结石者6例。

所有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患侧肾积水,肾积水最大者16 cm×8 cm。

结石大小1.0 cm×0.8 cm ~3.0 cm×1.8 cm。

术前有22患者例经1次或多次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而疗效不佳。

1例双侧结石患者者合并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采用连续硬脊膜外腔麻醉,先取膀胱截石位,患侧输尿管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至肾盂,同时膀胱置入气囊导尿管后改俯卧位,腹部垫高。

经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点,一般经腋后线第11肋间或12肋下缘,以18G穿刺针穿刺肾中盏,见有尿液流出确定穿刺针已进入肾盂或肾盏后,置入斑马导丝,通过该导丝用筋膜扩张器扩张经皮肾通道,从F8扩张至F16,然后留置Peel-away塑料薄鞘,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沿鞘置入Wolf8.0/9.8F硬质输尿管镜,在液压灌注泵水压灌注下,输尿管镜找到肾盂开口并进入输尿管上段找到结石,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结石,利用输尿管镜高压灌注冲洗退镜时的逆向水流及同期输尿管导管注水冲洗或钳夹取净结石,伴有息肉者予以钳夹处理。

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总结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PCNL)的手术配合经验。

方法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23例,分析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及注意事项。

结果术后平均15天出院,随访6个月,患者均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均能参加正常日常生活活动。

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较好的配合完成手术;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配合护理随着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PCNL)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主要手术方法[1,2]。

PCNL越来越受到泌尿外科医生和广大患者的欢迎。

我院在2009年6月~2012年2月采用PCNL治疗肾结石共2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29~68岁,平均45.5岁。

其中左侧13例,右侧10例。

单纯肾盂结石3例,单纯肾盏结石2例,肾盂和肾盏多发结石6例,肾铸形和鹿角形结石12例。

结石大小2.0cm×1.0cm~4.5cm×4.0cm,平均2.5cm×1.5cm。

术前均行B超和KUB加IVU检查。

11例病人一期取石,12例二期取石,平均手术时间120分钟,平均住院15天,术后恢复良好。

方法:在X-线下透视定位引导下,以12肋下,11肋间隙或10肋间隙腋后线到肩胛线之间的区域为穿刺点,18号穿刺针向所需肾盏穿刺,见尿后置入斑马导丝,筋膜扩张器从8号扩张至16~18号,置入Peel-awag鞘,置入输尿管镜,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

1.2手术步骤:采取硬膜外麻醉,先取截石位,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插入4F~6F输尿管导管,尽可能将导管插入尿路近端,并保留导尿管,再取俯卧位,肾区腹部垫一小枕。

PCNL护理

PCNL护理

保持通畅:
肾造瘘位置不得高于造瘘口平面,一般 情况下,肾造瘘管在术后4-6h夹闭,使肾 内积聚较多的血液并凝固,形成压迫性 止血状态。开放肾造瘘管后,应密切注 意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定时挤压 ,发现引流不畅时,在严格无菌操作下 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但压力宜低,每 次冲洗量不超过10ml。
经皮肾镜取石术 ,一般尿液于
Hale Waihona Puke PCNL术后引流管护理①导尿管的护理
②双J管的护理
在输尿管内放置双J管,其目的是起支撑输 尿管及内引流的作用,有助于保护和恢复肾 功能,有利于肾积水、积血的引流。
③肾造瘘管的护理
肾造瘘管
肾造瘘管主要作用:
1、PCNL术后:主要是压迫止血,还 可以观察出血情况;
2、经皮肾造瘘及介入科放置的肾造 瘘管:多为引流尿液的作用。
5、患者、家属对引流管知识的知晓度
三、告知
1、引流的目的,更换引流袋、瓶 的目的,必要的护理配合及自我 观察的技巧、实项
2、维持有效引流的意义及方法
四、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环境:符合无菌操作,保护隐私及保暖
3、用物:引流袋、瓶、消毒用品、无齿血 管钳、必要时备换药物品等
4、患者:取舒适卧位,保护隐私
引流的位置
六、观察与记录
1、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切 口或引流口周围皮肤情况等
2、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有无 因引流液较多而引起的低钾、低 钠、脱水等电解质紊乱的表现等
PCNL术后肾造瘘管护理
(1)严密观察肾造瘘管和导尿管引流液色、 质、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经皮肾镜取石术 ,一般尿液于次日转清,如血尿进行性加重, 不能冲洗造瘘管或强求造瘘管通畅,应夹闭肾 造瘘管5min~10min,利用升高的肾内压止血。 同时积极予以止血药物治疗。 (2)保持造瘘管的引流通畅,严防堵塞。每1 ~2h挤捏1次,发现造瘘管周围漏尿、敷料潮湿 ,则应考虑是否堵管。用生理盐水缓慢低压冲 洗肾造瘘管直至通畅。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在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男132例,女124例,平均(42.6±16.2)岁。

左肾109例,右肾98例,双肾结石23例,鹿角状结石59例(直径3.0~8.6 cm),多发性结石83例(包括并发鹿角状结石1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7例,左侧15例,右侧22例(其中合并左肾结石8例,右肾结石6例)。

256例患者中并发积水195例,无积水肾61例。

采用逆行输尿管插管注生理盐水或30%泛影葡胺形成人工肾积水,在“C”臂监视下建立经皮肾盂通道。

结果233例肾结石一次取净结石189例、二次取净结石26例、三次取净结石5例;结石总取净率94.4%。

13例残留结石患者术后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1月后复查KUB,结果提示结石排净。

3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均一次取净结石,总取净率100%;单通道MPCNL223例、双通道33例;同时行双侧MPCNL18例。

术后并发出血22例,17经输血等保守治疗治愈,5例经介入治疗痊愈。

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

患者肾造瘘管留置5~10 d,平均(6±2.2)d;平均住院时间(7.5±4.6)d。

结论MPCNL具有安全、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肾及输尿管结石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MPCNL;微创随着微创泌尿外科的发展,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已由开放手术转为微创为主,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具有安全、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对256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MPCNL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6例,男132例,女124例,年龄30~72岁,平均(42.6±16.2)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PCNL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

方法对44例行MPCNL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手术顺利,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达93.2%,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MPCNL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最佳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及器械的维护与保养是手术成功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经皮肾穿剌;输尿管镜取石;手术配合;护理
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我院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44例,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4例,女14例,男30例,年龄26~67岁,平均46.2岁,单发结石36例,多发结石8例,其中双侧结石9例,最大结石大小为21×26 mm。

5例患者有患侧手术史,全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

术前分别经B超、KUB+IVP和CT检查确诊。

1.2 方法44例均行一侧或双侧MPCNL,术后均留置肾造瘘管、双J管、尿管;其中3例手术失败者行二期PCNL或开放手术治疗。

2 术前护理准备
2.1 患者准备术前1 d访视患者,了解病情,注意有无禁忌证。

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MPCNL的大概过程及优点,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和治疗。

指导患者练习截石位和俯卧位,尤其是俯卧位。

因患者需较长时间采取俯卧位进行手术,往往因不适难以耐受,甚至术中躁动,影响手术操作,故术前应有计划的进行俯卧位训练,从0.5~3 h [1],以适应手术中体位的需要。

2.2 器械物品准备摄像显像监视系统及配套冷光源,气压弹道碎石机,灌注泵及冲洗吸引系统,B超机,筋膜扩张器8~16F及配套Peel-away塑料薄鞘,18G肾穿刺针,输尿管镜(8.0~9.8Fr),碎石撞针,取石钳,斑马导丝1~2条,F4~7输尿管导管,F5~6双J管和F16肾造瘘管,膀胱镜逆行插管器械1套,脑外手术薄膜2张,F16~18双腔气囊尿管等。

3 手术配合及监护
3.1 巡回护士配合患者入室后,在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

为患者摆放体位:患者先摆截石位,于输尿管镜下患侧留置输尿管导管、留置尿管后改俯卧位,上肢伸直,腹部垫一小枕,两膝间置软枕,固定;连接好
摄像显像监视系统、碎石装置、灌注泵管道,摄像显像监视系统及冷光源置于手术者正前方,调节液压灌注泵,备好吸引装置。

调节光源强度,对白平衡;等腔镜及操作器械进入患者体内后,关闭无影灯。

手术完毕,与洗手护士清点器械后填写好手术护理记录单;安全移动患者护送至病房(搬动时严防造瘘管及导尿管脱出)。

3.2 洗手护士配合提前20 min上台,检查及整理手术中用品;常规消毒铺巾,并在手术野贴脑外手术薄膜,下端垂于污物桶内,以利冲洗液和结石收集。

在B超定位下,采用腋后线第11肋间穿刺进入肾盂,穿剌成功后拔出针芯,见尿液滴出后置入斑马导丝,在导丝引导下逐渐扩张皮肾通道,以F8筋膜扩张器开始逐渐扩张到F16,不超过F18[2],置入Peel-away鞘作为工作通道,经鞘插入F8/9.8硬性输尿管肾镜。

用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碎石,残石用取石钳取出。

MPCNL为器械依赖性手术,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进程[3]。

因此,洗手护士要随时保证每一件器械的良好使用状态;及时协助医生保持输尿管镜的清晰度;保管好取下结石标本,然后交患者家属确认后妥善处理。

术后将输尿管镜经肾盂插入输尿管漏斗部,插入斑马导丝,常规留置F5~F6的双J管,肾造瘘口放置F16~F18的硅胶造瘘管。

3.3 术中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数变化,保证静脉通道通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手术医生及麻醉师,并积极配合医师做好急救处理。

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严防血压骤升、骤降。

遵医嘱及时术中用药,以配合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4 结果
本组除3例因术中出血或原手术后粘连视野模糊改二期手术外,余均一次手术成功。

结石完全清除率达93.2%。

手术时间65~180 min,平均85 min。

术中出血量30~100 ml,平均67 ml。

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5 讨论
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得到迅速普及,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其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4]。

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开放性手术,成为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重要手段。

此类手术护理配合融合了诸多领域护理配合技术,形成了新的护理规程,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加强术前需访视患者,了解病情,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并详细讲解MPCNL的特点,取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

其次,术中台上台下默契配合及患者的监护是手术顺利的重要保证;由于手术是在内窥镜下操作,切口小、术腔深、术野小,手术难度较大;手术顺利与否与护士的密切配合有关;术中巡回护士要熟练掌握各设备仪器的性能、使用步骤和连接方式,确保电源无故障;器械护士要熟悉器械的名称、使用方法和手术步骤,做到主动、快捷的配合手术。

最后,要认真做好器械的维护与保养,以保证手术能够正常开展。

[5]
参考文献
[1] 黄健,李逊.微创泌尿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07-212.
[2] 甄作均,杨明,李光仪.实用微创外科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22.
[3] 董桂福,穆燕.电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休肠道吻合子宫下的手术配合1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46.
[4] 张旭,叶章群,宋晓东,等.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与开放肾上腺手术的疗效比较(附93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6):332-334.
[5] 利娜.经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微创医学,2006,1(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