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周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易试题君之周末培优君2019学年高考地理(解析版)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试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试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期末大战在即,同学们也经过许多考试的“磨砺”,但总是发现考试失分的题目总是那么相似,那么就需要找到本身存在的学习“漏洞”,真正去“处理”。
查字典地理网特为同学们整理了高三地理期末复习易错知识专题复习试题,快为你的期末做好准备吧!【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点细化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页 1 第3.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4.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
5.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本专题内容是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体现和是有关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与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考查内容上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景观特征,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理解、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规律。
从考查形式看:多以图表形式来提供相关地理信息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从考查能力看:注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2019年高考复习过程中,应重点注意:(1)以区域地理图表为载体,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生态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环境变化的过程以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理解。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五年(2019-2023)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命题规律考点分布考点0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23·福建·高考)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
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A.坡向不同B.热量差异C.淤积状况不同D.季风风向不同2.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河堤东侧冲刷加剧B.吴淞江径流量增大C.河堤西侧淤积增强D.吴淞江含沙量增大3.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A.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B.上海工商业发展C.吴淞江货运量大D.上海港泊位不足(2023·浙江·高考)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
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
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面4-5小题。
4.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5.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运动的作用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C.上游水库的冲淤D.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2023·山西·高考)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
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
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
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A.基岩风化B.流水搬运C.冰川搬运D.风力搬运7.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B.大气含氧量低C.蒸发弱D.太阳辐射强烈8.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①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①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023·浙江·高考)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和例题精选

12、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整体性和差异性三、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在地理思维中的应用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五、自然带——附表分布:自然带谱——自然带数量及其组合水平自然带谱:南北向: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自然带 东西向: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 垂直自然带谱:山地森林带(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基带)— 灌木林带(矮曲林带)—高山草原草甸带—冰碛和地衣带—冰川带成因:水平自然带谱:南北向——热量;东西向——水分 垂直自然带谱——纬度和山脉高度基带——常与水平自然带一致雪线——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向阳坡高,背阴坡低; 自然带倾向——阳坡上倾,阴坡下倾 自然带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六、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 南美大陆西岸赤道附近的热带荒漠带——洋流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岩性差异荒漠中的绿洲、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景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景观、南美的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形地区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物 典型动物 土壤类型 低 纬 度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单峰驼 热带荒漠土 中 纬 度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扁角鹿 褐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温带荒漠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 阔叶林 松鼠、黑熊 棕壤、褐土 高 纬 度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寒带苔原带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极地冰原带寒带冰原气候冰雪裸地北极熊、海豹未发育1.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真题)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全国文综Ⅲ)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答案 1.A 2.D 3.C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土地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水分在洼地处积累,形成湿地,A 对。
气温降低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增加,B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降水以降雪为主,降水增多不会导致越年积雪面积减少,C错。
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不利于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D错。
第2题,洪水暴涨只能形成暂时的积水,A错。
由材料“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可知增加的湿地面积主要来自草地,故B错。
地面沉降与湿地的形成关系较小,C错。
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低,有多年冻土层和越年积雪分布,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导致积雪融水增多和表层冻土融化,为湿地形成提供了水源,且下层冻土不利于水分的下渗,易在洼地形成湿地,D对。
第3题,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量少。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条件变差,不再适宜发展种植业,更不会转化成对水分需求较多的林地和湿地,A、B错。
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会使对水分需求较多的耕地转化成对水分需求相对较少的草地,C正确。
气温升高,不会使耕地转化为寒漠,D错。
(2018·天津文综)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201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别性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阐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阐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勒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测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单项选择题1、(2018 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卷) 右图是某城市各月份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反应了该城市的典型天气特点,这个城市是A、罗马B、曼谷C、北京D、纽约答案: A(2018 年高考天津卷 )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目的纬度差别表示图,回答10~ 11 题。
2、以下表达,切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目散布规律的是A、南半球的种群数目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目多于西风带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目少于中纬地区D、丛林地带的种群数目少于草原地带答案: B【分析】信风带位于赤道低压带与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 30°之间〕之间,西风带位于南北纬30°~ 60°之间,据图可知,信风带的种群数目多于西风带3、联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目纬度差别的形成,主要因为A、天气、土地资源的差别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别C、矿产、生物质源的差别D、天气、矿产资源的差别答案: A【分析】北纬 30°~ 60°的纬度范围天气以平和的亚热带和温带天气为主,土地面积较广阔。
(2018 年高考安徽卷 ) 风经过丛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下列图表示四类不一样构造的丛林时风速的影响。
达成 26~ 27 题。
4、距地面 6 米之内,防风成效最好的丛林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A5、从地区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创造农田防备林,宜选择A、①B、②C、③D、④答案:B(2018 年高考四川卷 ) 下列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行名山景观照片。
精做03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试题君之大题精做2019年高考地理(原卷版)

1.(2018年北京卷)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
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2018年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3.(2018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市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这种现象体现了____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
攀枝花市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
4.(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见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解密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之高频考点解密

2019年4月解密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考点热度★★★★★考点读高考设问知考向预测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热点预测选择题通常以区域图或数据资料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自然带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分异的规律。
非选择题主要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趋势分析以区域图为背景,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生态环境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8年海南卷,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2017天津卷,11)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37(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9)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018年江苏卷,9—10)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2018年天津卷,1—2)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2018天津卷,13(2)﹞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市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这种现象体现了______地带性规律。
攀枝花市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36(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题,考查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和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陆地自然带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分异的规律,这些仍是高考考查的热点﹝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36(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36(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36(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10)磷高累积区是(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2016浙江卷,36(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第07周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学易试题君之周末培优君2019学年高考地理(原卷版)

第07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时间:35分钟,总分:5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
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和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的是A.1200 米左右,700~900 米B.1300 米左右,1800~2200 米C.2000 米,700~900 米D.2200 米,1800~2200 米2.太白山3500~3700 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A.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B.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C.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D.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3.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的气候因素是①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②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③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④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雅鲁藏布江在此的一个形转身,造就了这里罕见的高山峡谷地貌。
南迦巴瓦峰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纬度偏高约1.6°,但自然带谱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在我国境内绝无仅有,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
下图示意南迦巴瓦峰和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分布。
据此完成4—6题。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07周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测试时间:35分钟,总分:5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度地区。
山地中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下图为秦岭 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和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的是
A .1200 米左右,700~900 米
B .1300 米左右,1800~2200 米
C .2000 米,700~900 米
D .2200 米,1800~2200 米
2.太白山 3500~3700 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A .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
B .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光热不足
D .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 3.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的气候因素是
①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
②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③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
④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1.B 2.D 3.
D
2.从图中可看出,在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处物种丰富度较低,但不为0,说明在该海拔高度范围内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