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信息窗四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信息窗4练习题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信息窗4:拔河比赛——1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学类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符号“<”、“>”和“=”,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2.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会用“<”、“>”和“=”表示比较的结果。
3.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亲近感,乐于参加数学活动,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措施:重点:能正确认识符号“<”、“>”和“=”的意思,知道它们的含义。
难点: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会用“<”、“>”和“=”表示比较的结果。
突破措施:情境导入、小组合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3课时(1)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数数,然后填写答案,注意纠正书写姿势,然后全班对照答案。
(2)自主练习第2题。
在比较大小之前,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下圆片在桌子上摆一摆,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来确定大小,然后填上“<”、“>”和“=”,注意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开口方向。
(3)自主练习第3题,给学生读题,先让学生数叶子,数准叶片后,再在田字格里写数,最后再分别比较三个数两两之间的大小,这道题可以独立做,全班集体订正。
(4)自主学习第4题,这是一道涂色的趣味题,首先要分别找出比5大、比5小、和5相等的数字是多少,然后分别按要求涂色,注意,如果学生不理解题目要求,教师要先给学生读题。
可以采用同桌互助的方式来进行,然后大屏幕统一订正。
(5)自主练习第7题,这一题稍有难度。
教师要先给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明确:所涂的水果都是以最上排的红果最参照的,而且这道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目要求都可以。
学生明确题意后,小组先交流,然后指生说一说想怎么涂,为什么这么涂,再独立完成习题,并集体订正,对做得快做得好的同学,及时鼓励,对终于最对了的后进生,更要及时表扬。
(6)自主学习第6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先发现小圆点的排列规律,再利用手中的圆片摆一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信息窗四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你说我讲﹥大于号>>﹤
小于号
二、你说我讲
﹥ 10 9
读作:10大于9
﹤ 9 10
读作:9小于10
二、你说我讲
现在可以比赛了吗?
二、你说我讲
一班
二班
两班人数同样多,10等于10。
二、你说我讲
10 ﹦ 10
等号
读作:10等于10
二、你说我讲
哪班拉拉队的人数少?
再来2只,两边就 同样多了。
还可以怎样使两边的小鸡只数变得同样多
三、自主练习
5.想一想,怎样使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变得同样多?
三、自主练习
5.想一想,怎样使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变得同样多?
二、你说我讲
哪班拉拉队的人数少?
﹥ ﹤
儿歌
大于号,小于号; 开口跟着大数跑, 尖尖对着小数笑, 两边相等画等号。
三、自主练习
1.
5 ﹥3
﹦
三、自主练习
2.数叶子,比一比。
>
<
>
<
三、自主练习
3.涂色。
三、自主练习
4.填一填。
5
10 3
三、自主练习
5.想一想,怎样使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变得同样多?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情境导入 你说我讲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怎么还没开始?
两边人数不 一样多。
问根题据:这从些图信中息,,你你知能道提了出哪什些么数数学学信问息题??
二、你说我讲
哪边人数多?
9
一班
人
二班
10人
二、你说我讲
哪边人数多?
9
一班
一年级数学上册 信息窗4-------赛跑分组教学建议 青岛版

信息窗4-------赛跑分组教学内容:82页信息窗4的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巩固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建议: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图中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情境图中所包含的信息,也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实地体验赛跑分组的过程。
在有了直观感受的基础上,借助“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更多的问题。
“你说我讲”中红点标示的问题是应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怎么分组”的问题。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分小组进行探索。
要研究赛跑怎样分组,首先要确定第一组得人数,第一组可以是8人、7人、6人-----,由于第一组人数不同,分组的情况就不同,体现了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开放性。
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假设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如果第一组8人,第二组就是5人;如果第一组7人,第二组就是6人------。
可能有的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可借助学具摆一摆,模拟分组情况,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分组的问题就是合理地把13分成两部分。
在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在整个探索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利用学生的思维的碰装激发热情,使其加深理解。
“自主练习”第1题是看图计算,可仿照81页“自主练习”第1题的方式进行练习。
第4题通过两个小朋友抽卡片说算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练习前,先准备好两组数字卡片,一组卡片是2~9,另一组卡片是11~18,并明白活动规则:同桌每人持一组不同的卡片,然后各自从中抽取一张,根据两个数列出减法算式,谁抢答得快谁胜。
活动形式可以是同桌两人比赛,也可以是小组之间对抗赛。
第6题是少先队员植树的情境图。
图中有载好的树、未栽的树,少先队员有的提水,有的挖土,有的栽树苗。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画面,了解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然后给学生创造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创造性地选取信息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应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后小记: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实地体验赛跑分组的过程,这样学生学起来可能会更有趣。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说课稿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说课稿一、教材简介《信息窗四》是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主要内容是关于数的认识和理解,包括数的比较、排序,数的加法和减法等基础概念和运算。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并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通过比较、排序等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的认识。
2.掌握基本运算: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培养逻辑思维:通过各类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锻炼问题解决能力: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数的认识:通过比较、排序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加法运算:培养学生进行简单加法运算的能力。
3.减法运算:使学生掌握简单减法运算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4.1 数的认识1.数的比较:通过比较数的大小,让学生掌握大、小数的概念。
2.数的排序:通过排序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数的认识,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1.加法口诀:通过歌谣或歌曲等方式,教授加法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加法结果。
2.加法计算:通过具体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简单加法运算。
4.3 减法运算1.减法口诀:通过歌谣或歌曲等方式,教授减法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减法结果。
2.减法计算:通过具体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简单减法运算。
五、教学步骤5.1 数的认识1.引入比较概念:通过展示大小不同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比较并说出结果。
2.数的排序:给学生分发一些数字卡片,要求他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小结复习:通过游戏等方式,对比较和排序的内容进行复习。
5.2 加法运算1.引入加法口诀:给学生唱加法口诀歌谣,帮助他们记忆加法结果。
2.加法计算练习:给学生布置加法计算题目,让他们用纸和笔计算结果。
3.加法游戏: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加法运算的能力。
1.引入减法口诀:给学生唱减法口诀歌谣,帮助他们记忆减法结果。
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说课稿

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基本情况《信息窗四》是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之一。
本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材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游戏和趣味性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突出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强调实践操作、探究发现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数目的表示方法。
•理解数的顺序关系。
•能够应用数学的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简单的加减法算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
•理解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关系。
•运用数学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加减法算式的运算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加减法算式的运算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1.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2. 学法指导•主动学习法: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并互相交流。
•反思学习法:学生要通过课后反思,总结学习的经验和不足。
五、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顺序关系•加法算式的运算和应用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第二步:引入新知识•展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根据不同图形中的物体数量写出对应的数字。
一年级数学上册 小小运动会 信息窗四教案 青岛版

小小运动会信息窗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
2. 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 课将教室内画上8条跑道。
2. 做13个跑号。
3. 13个学生扮演运动员,1个学生扮演裁判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咱们已经到投沙包比赛的场地参观过,我发现,同学们还是非常优秀的裁判员。
今天,我们到赛跑比赛的场地去看看,好吗?
二、提出问题
1. 教师出示信息窗4,同学们观察画面。
从画面上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 根据这些信息,你有什么问题?
三、解决问题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13人分成两组。
只有8条跑道,怎么分?
(1)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提出各种假设。
学生可能会提出:第一组分8人,第二组分5人。
学生也可能会提出:第一组分7人,第二组分6人。
对于以上两种分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还可能提出:第一组分9人,第二组分4人。
对于这种分法,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而要组织学生讨论,这种分法的不合理性。
学生再来观察画面,找出其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提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暂时放在问题口袋中。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上册 信息窗4 小猴子下山教案 青岛版

信息窗4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1. 巩固已学过的10以内数的减法。
2. 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的减法问题,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体会相同的两个数
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算式。
教学难点:
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算出得数,体会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师准备投影片。
师生双边活动:
一、导入:
在花果山上有一群猴子,有一天他们下山来,看见一棵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
一只顽皮的小猴子就提
着篮子来摘桃,你想知道小猴子摘桃子的结果吗?请看投影片。
二、出示“小猴子下山”的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谈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自己说说,然后小组内交流。
三、引导学生看图,根据图意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悄悄说说。
同桌互相合作,解答自己刚才发现的问题。
四、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样解决发现的问题的。
生说算式,师板书。
五、操作学具。
通过学具操作,着重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里减去0的含义,体会一个数减去0,得数还是原数的道理。
六、扩展练习
1. 同桌互相说说40页第1题的图意,并列出算式解答。
2. 谁能又准又快地计算41页的第2题。
3. 小组讨论第3题,根据图意如何列4个不同的加减算式?
4. 看图能正确流利地讲一个有关的数学故事。
(小组合作探讨)
七、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
1 / 1。
一年级上数学习题-第1单元 信息窗4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青岛版-上课课件(8张)

1 <4 8> 6
3< 4 2 =2
3> 2 6< 7
2 <5 10> 6
(除第6个题外其余的答案不唯一)
Thank (_(81(在 (81((5在2_(_提进(2((把2(Q_((把第在(除11211111____>0>D))))))))___示一下_下9画画画画画画画第____快课1一___: 步 列 _列777)6)))))里0____乐时>里 里>>>>>个年___点掌数_数((((((9填比比比比比比比____的填 填题级___击握按_按上____校1上上外上___1从_从0“))))))6____园-以==合 合777>>>>>>其多多多多多多多册___大_大画((((((>____—1内22适 适进余3333333”___到_到086个个个个个个个—____666各数的 的入的“___小_小比1。。。。。。。____))))))数的数 数习答>>>>>>0<___的_的((((((以”66的大。 。题案<<顺顺7内或少大小不序序9数“3小比))))))888唯>>>>>>排排个的=((((((____比较一____列列。40认”____较)555____。。11识。____的))))))00____>>>>>>>>____((((((方____2____法8____444____))))))________9________333____________
1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第9课时 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