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人物选评
中国近代以来大军事家22人点评

中国近代以来大军事家22人点评从灿若星河的近现代军事家中精心遴选22位加以点评。
这些人,虽其政治立场、道德品行不尽相同,然就其军事成就来说,均可称之为中国近现代顶尖军事家和世界级军事家。
更可贵者,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在救国于危亡、救民于水火的正义战争中成就伟业、建立功勋的。
其中所列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军事家,业绩尤为骄人,堪与世界一流军事家媲美。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湘军缔造者、最高统帅。
以进士从戎而成一代军事统帅和晚清军事近代化奠基者之一。
1853年,曾国藩奉命帮办湖南团练,鉴于八旗、绿营已腐败不堪,地方团练又不可恃,遂仿明代戚继光的“束伍成法”编练一支新的地方武装——湘军。
其建军秘诀是网罗有“忠义血性”的书生为将,招募朴拙诚实能吃苦的山民为兵,按将必亲选、兵必自招、层层节制的原则进行编组,以营为战术单位,每营500人。
在此基础上,加以“勤练精训”,灌输“忠信”、“仁礼”思想,并引进西洋军事技术,终使湘军成为超越八旗、绿营的劲旅,成为打败太平军的主力军。
鼎盛时期,湘军达12万余人。
作战指导上,以“稳慎徐图”、“谋定后发”为基本原则;以总揽全局、审势审力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以稳定后方、保障粮运为克敌制胜之必备条件。
其人学问深厚,见识高远,文武兼擅,并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均曾得其提携,堪称中国近代历史之祖师级人物和超一流儒将。
其人生道路与思想学问对蒋介石、毛泽东等人影响甚大。
胡林翼湖南益阳人,湘军统帅。
进士出身,经历与曾国藩极似。
善治军,亦善作战。
治军首重选将,认为将领得人,兵少可战;军无良将,终归于败。
而良将必智勇兼备,有智无勇,有勇无智,均非良将。
重水师、马队建设,认为马队可以一当五,水师可以一当十。
用兵主张水陆结合、步骑协同,每战必留强大预备队,以为应变之兵。
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善用围城打援战法,主张以杀伤敌有生力量为主,得土地、城池次之。
这一杰出思想后被毛泽东继承吸收,用于同蒋介石的较量,卓有成效。
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

1.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
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
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十一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
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林则徐因此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
2.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爱国将领。
字正卿。
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
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
后历任福建水师海东六、振威、飞霆等兵船管带。
光绪五年(1879),调北洋水师。
六年,随丁汝昌赴英接舰,驾驶扬威舰经地中海、印度洋回国,任该舰管带。
十三年,再次赴英,接带致远巡洋舰。
十四年,授记名总兵,加提督衔;同年,北洋海军编成,任中营中军副将兼致远舰管带。
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奋勇战斗,遭日舰围攻,仍毅然指挥已受重创的致远舰向日第一游击队旗舰吉野猛冲,决计与其同归于尽,不幸在冲击中被击沉,与全舰250余名官兵同殉于难。
(1782-1850年),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为爱新觉罗·旻宁,满族。
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28年。
病死,终年69岁,葬于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字裴村。
四川富顺人。
进士,授刑部主事。
为官清廉,不媚权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上书建议变法求强,刑部堂官阅后震恐,不敢代递。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1、《孙中山传》以丰富的史料为事础,记录了孙中山的一生活:“贫困的农家子”、在黑暗中探索、从“医人”到“医国”、创建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创建、和宋庆龄的结合等。
孙中山结束了一个时代。
孙中山开创了一个时代。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
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
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
”、“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周恩来传》是2011年7月1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英)迪克·威尔逊。
该书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周恩来传记,是周恩来传记中最全面、生动和畅销的版本之一。
该书作者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收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
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3、《曾国藩》是唐浩明所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结合史实,深刻形象地描述了曾国藩毁誉参半的人生历程,发人深思。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历史人物介绍范文

【名人1】孔子评选理由: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独创一套信仰体系的鼻祖。
他的哲学根基于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范来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观念,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世界上许多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名人2】秦始皇评选理由: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皇帝。
他在位期间(公元前238~前210),用武力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改革。
随后中国之所以一直保持着文化统一,这些改革是一个主要因素。
【名人3】成吉思汗(铁木真)评选理由:铁木真九岁时,他父亲被一个敌对部落的成员杀害。
岁岁月月,家中的幸存者一直在危难和贫困的边缘上挣扎。
这是一个不幸的开端,但是后来铁木真的境况还更为恶劣得多。
年青时,他在一次敌对部落的突然袭击中被俘。
由于怕他逃跑,他们给他脖子上套了一个木枷。
但是铁木真却在一片原始荒凉的国土上,由一个完全无依无靠、目不识丁的囚犯崛身而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人物。
【名人4】毛泽东评选理由:毛泽东在中国领导共产党夺取了政权,并在此后的二十七年中,对这个大国进行了其历史上成效最显著、意义最深远的改造。
毛泽东在中国政府内显然是最最重要的人物。
【名人5】孟子评选理由:中国哲学家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继承人。
他的学说如在《孟子》中所阐述的,许多世纪在中国颇受崇拜。
他常被称为“亚圣”,即在智慧上仅次于孔子。
他大约是孔子后200年间的人。
【名人6】隋文帝(杨坚)评选理由:中国皇帝隋文帝(原名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
自从那时起,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因而基本上是世界强大的国家之一。
政治统一带来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中国人——大体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比欧洲、中东和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地区的居民都少受战争恐怖的折磨之苦。
【名人7】老子评选理由:在卷帙浩繁的中国书海当中,有一卷薄而又薄可能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这本书名叫《老子》或《道德经》。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一)李鸿章晚清权臣李鸿章,他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铜章,安徽合肥人。
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自强”的洋务事业。
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
同年署理两江总督,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
1898,李鸿章赴欧洲。
在俄国接受沙皇贿赂(此情节疑是日本伪造消息,存疑),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
《中俄密约》是沙俄以不正当手段诱迫清政府签订的彻头彻尾的强盗条约。
它的签订,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这对于俄国将侵略矛头进一步伸向华北及长江流域,进一步对清政府施加影响,争夺远东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李鸿章在1901年签定了卖国的《辛丑条约》。
1901年11月去世。
有人说"李鸿章是个好人.但是生不逢时,被推到了浪尖口,结果被人们骂为汉奸.这实在是千古大冤,西太后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也有人说"李鸿章在历史上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写的一手好字,是个大才子。
死后也没留下什么遗产,可谓也是个清官。
历史对李鸿章的评价有好有坏,让人感到可惜,中国就是在他那个年代才开始衰败的,所以他也是有责任的.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到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咒骂痛斥这时,确实深深自省,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近代爱国人士的事迹及评价1

近代爱国人士的事迹及评价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对祖国最深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是推动中华民族进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本文是第一为大家整理的爱国人物事迹作文材料,欢迎阅读。
近代爱国人士的事迹及评价177岁的高耀洁已经是一位步履蹒跚、腰背佝偻的老人,但她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的民间防治艾滋病之路上却迈着坚定的脚步。
70岁才开始做防治艾滋病工作,能做到什么时候呢?面对这样的疑问,高耀洁的回答是八个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常见的书面语让录制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自1996年她开始自费进行艾滋病预防和救治工作,已经走访了河南100多个村庄,见到1000多个艾滋病患者。
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用在了艾滋病防治上,家里仅有的一台电脑还是别人捐赠的。
从20_年开始她将主要精力放在对艾滋遗孤的救助_面,至今已花费8万多元,无偿资助了164名艾滋病孤儿。
20_年7月,作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获得了“亚洲的诺贝尔奖”——亚洲拉蒙-麦格塞公共服务奖。
面对艾滋孤儿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本已弱不禁风、应该颐养天年的高耀洁爆发出了巨大的生命能量,但在节目录制现场,高耀洁却脆弱地在舞台上落泪,“从现在再过55天,就是8年,我介入艾滋病已经8年,在这8年的岁月中间,酸辣苦甜不敢想,很多事情让人不敢想。
”但她是母亲、是医生、是艾滋病人心头的阳光,她还要继续宣传、写书,并抓紧时间想办法解决孤儿的“生存问题、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
近代爱国人士的事迹及评价2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化开展,进一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对祖国最深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是推动中华民族进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
近代史纲要人物评价林则徐

近代史纲要人物评价林则徐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林则徐生平简介: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
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70多年,被誉为近代最重要的名族英雄。
嘉庆九年(1804)中举。
十六年中进士。
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
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
后升任河东河道总督,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
十二年授江苏巡抚。
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
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为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
十七年,升任湖广总督。
林则徐提出六条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
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
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
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澳门新闻纸》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彷制。
林则徐督师数败英军。
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陷定海,再北侵大沽。
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
九月被革职。
二十一年三月受命赴浙江协办海防。
五月充军伊犁。
他在伊犁协助办理垦务,倡导水利,开辟屯田。
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
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
二十七年升云贵总督。
曾先后平息、镇压西北西南民族冲突和人民起义,整顿云南矿政。
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归籍。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析——孙中山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述评报告书题目《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述评》姓名李秀秀专业艺术设计班级 2011级(3+2)1班学号 ************枣庄学院教务处、思政部二〇一二年四月内容简介: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本报告主要从孙中山的人物简介、早期革命活动、主要成就、历任职务及历史评价来评析孙中山这一伟大历史人物。
目录索引:导言------------------------------------------------------4孙中山人物简介------------------------------------4早期革命活动------------------------------------------4主要成就-------------------------------------------5人物名言------------------------------------------5历任职务------------------------------------------------------5历史评价--------------------6参考文献--------------------------------------------------10正文:导言:孙中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蓠;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他坚持实业救国,致力于变封建农业国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构筑了中国未来经济现代化的蓝图;他传承先进文化,努力用近代文明荡涤封建主义思想意识污秽,推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中国持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完善与初唐,之后被历代王朝所采用,但是很少人知道科举制度的终结是因为一篇名为《奏定学堂章程》奏章。
因为这道奏章,清朝廷下诏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及各省岁考,一切士子皆由学堂出身,从而结束了称霸了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而呈递这篇奏章的人,便是后来被人们称为香帅的清末名臣-------张之洞。
张生于公元1837年,7岁启蒙,13岁考取秀才,15岁成为解元,26岁便高中探花,可谓年少有为,好不得意!随后进入清朝官僚队伍之中,曾担任翰林院编修、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和两江总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攀升。
后来更是进入清廷上层决策队伍,于1906年升任军机大臣,与当时名噪一时的李鸿章、左宗棠和曾国藩同列晚清四大名臣,这样的官位晋升履历表对于一位通过参加科举获取功名的儒生来讲,应该是接近完美的。
但张并不是那种终日研究着厚黑学,只想着如何在官场上步步高升的弄权者。
在张官衔不断上升的同时,其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力主广开新学,在任期间前后筹办成立了自强学堂、农务学堂及湖北工艺学堂等一系列新式学堂,当中还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前身----三江学堂在内,可以说,其推进了中国教育从封建传统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使的中国教育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他积极发展近代工业,着力扶持民族工业。
先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兵工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等重轻工业企业,并筹办了芦汉铁路,主持修筑了武昌南北长堤和汉口后湖长堤。
作为洋务运动的又一领袖人物,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却为中华民族重工业轻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作为洋务派的后起之秀,张从李鸿章手中接过权杖,用自己的行动开展各类活动,对清王朝的一些体制进行改革。
而这些改革从本质来讲是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新文化传播的,由此可以说,张是一位不言革命的革命家。
作为这样一位“革命家“,张为清朝的一些贵族和大臣们所痛恨。
同时,因为他在创设工厂时,为了获取资金,对当地的富商进行强行募集款项,被富商所憎恨,被唤为“财屠“,于“人屠”袁世凯、“官屠”岑春煊并称为“清末三屠”。
因此,张作为晚清政治界、思想界、经济界和文学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却树敌颇多,为当世多数人所不容,被诋毁。
而到来当代,由于张曾镇压过人民起义,并对康梁等人在政治主张不同,对革命党人采取镇压态度,其所收到了争议则更多。
甚至有些人仅仅因此便将张的功绩抹掉,认为其是是额不是的罪人,致使张在死后也遭到了蹂躏,虽入土却不安。
这样的行为对于文明社会的人民是难以容忍的。
作为一个理性的后人,我认为在评价每位历史人物时,都不能抛开他的身份,张作为清王朝的官员队伍中的一员,其很多行为、活动都难以摆脱这个身份。
其所可贵的地方是虽不能立志推翻病入膏肓的清王朝,但仍能在危机之时提出各种方案,并付诸实践,来改善“病人”的症状,及时这些政策没能解救垂危的清王朝,但就其作为封建地主中的一员而讲已是难得。
人民道邓世昌为忠臣,因为其为守国而亡,却从未有人指责其没有推翻清王朝。
同样在看待清末的诸多名臣是人民只是过多的指责他们不能推翻自己所在的清王朝,而忽略了他们做的努力,这对那些不断努力的人是不公平的要从正确的视角,评价每一位历史人物,及时他是错的,也要知道致使他错误的原因。
以史为鉴,读过去的人,从他们身上借鉴经验,了解不足,这才是了解历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