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课件第六章 内膜系统

合集下载

生物细胞第六章内膜系统

生物细胞第六章内膜系统

(二)COP I衣被小泡
• 功 能 : 回 收 、 转 运 内 质 网 逃 逸 蛋 白 ( escaped proteins)返回内质网;也可介导高尔基体不同区
域间的蛋白质运输。
• 组成:由7种蛋白组成。
• 回收信号:Lys-Asp-Glu-Leu(KDEL)。
教学ppt
18
COP I Vesicles
输入过氧化 物酶体
-Ser-Lys-Leu-COO-
输入内质网
+H3N-Met-Met-Ser-Phe-Val-Ser-Leu-Leu-Leu-Val-Gly-Ile-Leu-Phe-Trp-AlaThr-Glu-Ala-Glu-Gln-Leu-Thr-Lys-Cys-Glu-Val-Phe-Gln-
在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中被包装成衣被小泡,选择
性地运输到靶细胞器。
教学ppt
8
第二节 胞内膜泡运输
• 内膜系统之间的物质传递常通过膜泡运输进行。
• 多数运输小泡在膜的特定区域以出芽的方式产生。
表面具有一个笼子状的由蛋白质构成的衣被
(coat)。衣被在运输小泡与靶细胞器的膜融合
之前解体。
教学ppt
9
• 衣被小泡在细胞内沿微管或微丝运输。 • 与膜泡运输有关的马达蛋白有3类,在这些马达蛋
receptor)。
教学ppt
4
一、蛋白质分选信号
• ①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引导蛋白质定 向转移的线性序列,通常15-60个氨基酸残基,对 所引导的蛋白质没有特异性要求。
• ②信号斑(signal patch):存在于完成折叠的蛋 白质中,构成信号斑的信号序列之间可以不相邻, 折叠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选的信号。

内膜系统PPT课件

内膜系统PPT课件
溶酶体的膜来自于高尔基体膜。
编辑版ppt
10
三、溶酶体的类型
1.初级溶酶体
从反面高尔基网出芽分离出来的小泡, 只含有无活性的酸性水解酶而不含作用底物 和消化产物。
编辑版ppt
11
溶酶体的结构——初级溶酶体
• 呈球形,内含物均一, 无明显颗粒
• 含有多种水解酶,但 没有活性,只有当溶
酶体破裂或其他物质 进入,才有酶活性
如果使胞吐作用降低,症状会缓解。
编辑版ppt
32
1:家族黑蒙性白痴 Tay-sacks二氏病。
原因:缺乏胺基己糖酶,糖脂储积病
由于患者脑组织细胞中的Lysosome,先天缺 乏胺基己糖酶,以致使相应的底物神经节苷 脂不能被消化,结果脑组织细胞中的次级 Lysosome储积了大量的神经节苷脂(糖脂) 造成代谢障碍,使患者白痴2-6岁死亡,犹太
编辑版ppt
18
溶酶体的结构——残余小体
• 又称后溶酶
体,已失去
酶活性,仅
余留下未消
化的残渣,
可通过类似
胞吐的方式
将内容物排
出细胞,也
可能留在细
胞内逐年增

编辑版ppt
19
不同来源物质进入溶酶体的三种途径
3 胞饮泡
吞噬泡 异噬作用
2 1
自噬作用
TGN
编辑版ppt
初级 溶酶 体
20
编辑版ppt
21
内膜系统
溶酶体(lysosome)
编辑版ppt
1
编辑版ppt
2
Lyso一so、m形e态(溶结酶构体)和 Endosome
◆动物细胞内的一种细胞器
◆小球状,外面由一层单位膜包被

第六章 内膜系统-1_PPT幻灯片

第六章 内膜系统-1_PPT幻灯片
1.蛋白质合成
信号肽引导的蛋白质合成过程
➢信号肽-SRP-核糖体复合物形成
➢信号肽-SRP-核糖体-SRP受体复合物形 成➢核糖体锚着到RER上
➢新合成的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肽链合成完成,Ri大、小亚基解离, 移位子通道关闭
RER function
1.蛋白质合成
信号肽引导的蛋白质合成过程 指导因子
1.脂质的合成
细胞所需绝大多 数膜脂(包括磷脂 和胆固醇)
新合成的脂 类分子在ER 膜胞质侧
相关的酶都位于
脂分子转向
ER膜脂双层,活性
部位朝向胞质面
转位酶帮助新合 成的脂类分子转向 ER腔面
脂类分子从ER膜的 一层翻转到另一层
运输小泡转运
磷脂转换蛋白转运
Phospholipid exchange proteins(PEP)
N-连接的糖基化:(始于ER腔,完成于GC)
寡糖连接到肽链的天冬酰胺残基侧链 的氨基(—NH2)上
被糖基化的序列:-天冬酰胺残基X(任意氨基酸)-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
O-连接的糖基化:(全部或主要于GC完成)
寡糖连接到蛋白质多肽链的丝氨酸、苏 氨酸或赖氨酸残基侧链的羟基(—OH)上
N-连接的糖基化 多 萜 醇
Lysosome 溶酶体
Peroxisome 过氧化物酶体
Endosome 内体(内吞体)
vesicle
小泡
细胞内区室化
RER function
1.蛋白质合成 合成蛋白质的种类
➢ 分泌蛋白(外输性蛋白):
抗体、肽类激素、消化酶、细胞因子等
➢ 膜整合蛋白(跨膜蛋白):
膜抗原、膜受体、通道蛋白等
细胞质基质中由6个多肽亚基 3 和1个4RNA分子5 组成的核糖6 核蛋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件:内膜系统1-36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件:内膜系统1-36
单次跨膜蛋白的形成(一)
ER-信号肽与终止转移序列共同作用, 完成单次跨膜蛋白合成。
单次跨膜蛋白的形成(二)
二次跨膜蛋白的形成
内含信号序列形成一个跨膜区,停止转移序列也形成一个跨膜区, 二者相加就成为二次跨膜蛋白。
多次跨膜蛋白的形成
移位子不仅在与膜垂直的方向上存在一个随时可以开关的通道,在另一个方向上, 即在脂双层内部也存在一个随时可以开关的通道.膜蛋白上的信号肽打开移位子上的 第一个通道之后,肽链以去折叠构象跨膜,直到肽链上的终止转移序列被移位子识 别,使移位子的第二个通道打开,正处于通道中的那部分肽链不再跨膜,而是横向 转移到脂双层中。转移结束后,移位子的两个通道同时关闭。
蛋白质合成后的靶向输送 新合成的蛋白质备有特殊的“地址标签”,即信 号序列或拓扑信号,它们将蛋白质导向细胞的正确位 置并可使蛋白质越过细胞器的膜。
(2)蛋白质转移到内质网的移位机制
——信号假说(G.Blobel et al,1975) ① 蛋白质移位的必需组分 a.信号肽(signal peptide)
4.蛋白质的运输
转运小泡
核 糖 体 → RER→→ 高 尔 基 复 合 体 →
分泌泡→靶部位或胞吐出胞
转运 小泡
5.膜脂的合成
合成细胞所需绝大多数膜脂(包括磷脂和胆固醇) 两种例外:鞘磷脂和糖脂(ER开始→高尔基复合体完成);
线粒体/叶绿体某些单一脂类是在它们自己的膜上合成的。 磷脂合成酶:ER膜整合蛋白,活性位点朝向胞质面。 翻转酶(flippase)与膜脂转位 膜脂的转运:膜泡运输、磷脂转移蛋白
信号序列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长度一般为15~35个氨基酸残基,N-末端含有1 个或多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其后是6~12个连续的疏水残基;在蛋白质合成中将核 糖体引导到内质网,进入内质网后通常被切除。

第6章-内膜系统PPT课件

第6章-内膜系统PPT课件

8
-
1)RER与蛋白质合成
① 合成的蛋白质 a.膜蛋白——载体蛋白、受体蛋白、膜抗原、抗体; b.需要进行复杂修饰的蛋白质; c.需要与其它细胞组份严格隔离的蛋白质 ; d.分泌蛋白(输出蛋白)
9
-
2)新合成蛋白质的粗加工
① 新生多肽链的折叠和组装: a.蛋白二硫键易构酶 b.结合蛋白(binding protein,Bip)
18
-
6.2 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GC)
19
高尔基复合体超微结构
-
1、形态
20
-
2) 结构
① 扁平囊(cisternae) ② 小囊泡(vesicle) ③ 大囊泡(vacuole)
21 ①高尔基体顺面的网状结构(cis-Golgi network,CGN) ② 高尔基体中间膜囊(medial Golgi) ③ 高尔基体反面的管网结构(trans Golgi network,TGN)
C.在某些情况下,粗面内质网上htt合成的Pr在囊
腔中浓缩,使蛋白质形成中等或高度致密的颗粒,
有时甚至形成结晶体贮存在囊腔中。
6
-
(2)滑面内质网(SER)
① 形态 ②分布
胃壁细胞、骨骼肌细胞、汗腺细胞、皮脂腺细胞 以及分泌淄类激素的细胞内含量丰富。
7
-
6.1.2 内质网的功能
1、RER的功能 1) 为核糖体提供支架; 2) 新合成蛋白质的粗加工; 3) 蛋白质的转运;
一个个单糖加上去
丝氨酸、苏氨酸、 羟赖氨酸、羟脯氨酸 一般1~4个糖残基, 但ABO血型抗原较长 N—乙酰半乳糖胺等
功能:
a. 为各种蛋白质打上不同的标志; b.影响多肽的构象; c. 增强糖蛋白的稳定性;

内膜系统Ippt-细胞生物学PPT课件

内膜系统Ippt-细胞生物学PPT课件
8
2020年10月2日 9
2020年10月2日 10
信号肽假说:Blobel&Dobbestein
2020年10月2日
在核糖体上合成信号肽
↓←SRP(在细胞质基质中)
SRP-核糖体复合体(蛋白质合成暂停)
↓←SRP受体(在rER上)
SRP受体-SRP-核糖体复合体
核糖体结合蛋白Ⅰ和Ⅱ(在rER)→↓→SRP 进入细胞质中再循环
核糖体结合蛋白Ⅰ和Ⅱ-核糖体(大亚基)复合体 (核糖体结合到rER)

信号肽进入内质网腔,蛋白质合成继续

蛋白质合成完成,核糖体大小亚基分离,进入核糖体再循环
11
2020年10月2日
N-连接的寡糖必需在ER膜上多萜醇(Dolichol)介导下才能转 移到蛋白质上。
12
2020年10月2日 13

厚: 8nm;
泡内含物质:高电子密度物质,浓缩泡。

源:扁平囊周边或局部球
状膨突脱落形成。
小囊泡
直 径: 30-80nm 球形小泡
膜 厚: 6nm;
泡内含物质:低电子密度物质,较透明。

源:由rER‘芽生’而来。
凸面、顺面、未成熟面、形成面
26
扁平囊
2020年10月2日
凹 面:成熟(反)面
呈盘状,3-10层
• 高尔基体的发达程度与细 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分 化好的细胞中,高尔基体 较发达;在未分化的细胞 中,高尔基体往往较同类 成熟型细胞少的多
24
一. 结构

网状、鳞片状结构

大囊泡
电镜
扁平囊
小囊泡
25
2020年10月2日

内膜系统最新课件

内膜系统最新课件
运输小泡与靶 部位的膜融合
蛋白质 分选产物
分选作用主要是由信号序列和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不同部位的蛋白具有不同的信号,在反面高尔基网络被分选包装到不同的小泡,没有特别信号的则进入非特异的分泌小泡。
蛋白质合成
溶酶体寡聚糖磷酸化
切除甘露糖
加N-乙酰葡萄糖胺
加半乳糖
加唾液酸;分选
溶酶体
3.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光面内质网中的葡萄糖-6-磷酸酶将葡萄糖-6-磷酸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无机磷,释放游离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供细胞之用。
4. Ca 2+离子的调节作用
肌质网是细胞内特化的光面内质网, 是贮存Ca2+的细胞器。肌质网膜上重要的膜蛋白 是Ca2+ -ATP酶. 光面内质网可构成心肌和 骨胳肌肌原纤维周围的肌质网。 受到神经冲动的刺激时,将Ca2+释放入基质
一.内膜系统 (Endomembrance system)
1945年,K.R.Poter----------电子显微镜--------小鼠成纤维细胞 -------内质网
第一节 内质网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核膜外层
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和类型
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相互连续的小管,小泡,扁囊样结构组成的连续网状膜系统。
磷脂酸
甘油二酯
二磷酸胞苷-胆碱
2脂肪酰CoA +甘油磷酸
磷脂酸
乙酰转移酶
磷酸酶
甘油二酯 + 二磷酸胞苷-胆碱
磷脂酰胆碱
胆碱磷脂转移酶
内质网中的磷脂不断合成,使得内质网的膜面积越来越大, 必须有一种机制将磷脂转运到其它的膜才能维持内质网膜的 平衡, 这就是磷脂转运。

细胞内膜系统课件

细胞内膜系统课件
概述
内容
第一节 内质网
(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类型(掌握)
(二)内质网的化学组成(了解)
(三)内质网的功能(掌握)
第二节 高尔基复合体
(一)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与类型(掌握)
(二)高尔基复合体的化学组成(了解)
(三)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掌握)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组成型 调节型 3、内吞途径—分泌的相反过程,将细胞外的物 质吞进内体和溶酶体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胞吐作用
分泌颗 粒体
调节型分 泌途径
分泌小泡
组成型分 泌途径
胞吞作用
初级胞内体 溶酶体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第五章
细胞内膜系统
(endomembrane system)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了解
→肽链在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同时信号 肽引导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信号肽切除 →肽链延伸至终止。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脂的转运:
transport by budding ( 出 芽):ER→GC、Ly、PM transport by phospholipid exchange proteins (PEP): (磷脂转换 蛋 白 ) ER→other organelles(including Mit and Chl)。
将细胞内部空间区域化,形成执行不同功 能的膜性细胞器。
扩大细胞内膜的表面积,膜上镶嵌的蛋白
与基质中的蛋白协调配合,高效精确的完成
细胞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
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进化的标志。
一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
பைடு நூலகம்
1、 内质网的形态结构
由喹啉蓝荧光染料染色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显示的内质网结构
第 六 章
endomembrane system
内 膜 系 统
内膜系统
(endomembrane system):
是指细胞内在结构、功 能及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包围 形成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它们靠内与核膜相连接, 靠外与细胞膜相连。
内 膜 系 统 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 溶酶体 分泌泡 核膜
为什么真核细胞中会产生内膜系统?
3、信号假说内容
mRNA与核糖体结合,合成一段信号肽
信号肽与SRP结合,肽链延伸暂停
SRP与受体结合 SRP脱离信号肽
肽链在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同时信号肽 引导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腔 信号肽切除 肽链延伸至终止
2)sER的功能
①脂类的合成与转运
ER合成细胞所需绝大多数膜脂。 磷脂合成酶是ER膜整合蛋白,活性位点朝向胞质侧。

Günter Blobel
Blobel with members of his laboratory
信号假说
mRNA AP 核糖体 信号肽
A
信号识别颗粒 (SRP)
tRNA
SRP受体 细胞质
核糖体结合蛋白
内质网腔
2、信号假说相关蛋白
1)信号肽(signal peptide) 位于新合成肽链的N端,

最早发现于 1855 年, 1889年,Golgi用银染法,在猫头鹰的神经细胞内 观察到了清晰的结构,因此定名为高尔基体。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正确 认识它的存在和结构。
★在此过程中, 分子伴侣只起陪 伴作用,不参与 最终底物的形成, 故而得名。
③蛋白质的N-糖基化修饰
N-linked Oligosaccharide
寡 糖 链 转 移 到 新 合 成 的 多 肽 链 上
④蛋白质的胞内运输
分泌颗粒 膜泡 在rER中合成 的分泌蛋白 膜泡 大浓缩泡 高尔基复合体
细胞外
酶原颗粒 细胞外
共同点:分泌蛋白都是以膜泡形式运输
分泌蛋白合成的模型
----- 信号假说( signal hypothesis )
1、信号假说的提出

C. Milstein 1972发现从骨髓瘤细胞提取的免疫球蛋白 分子N端要比分泌到细胞外的N端多出一段。 G.Blobel and D sabatini于1975年提出信号假说, 认 为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指导蛋白质转至内质网上合成, 因此获199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粗面内质网 核糖体 滑面内质网
RER
SER
3、内质网的化学组成:
微粒体:内质网碎片
ER膜中含大约60%的蛋白和40%的脂类,脂
类主要成分为磷脂 标志酶:葡萄糖-6-磷酸酶
微粒体:内质网碎片
4、内质网的功能
ER是细胞内蛋白质与脂类合成的基地,几乎全 部脂类和多种重要蛋白都是在内质网合成的。 rER的功能:蛋白质合成、加工与运输。 sER的功能:小分子物质的合成与代谢以
合成
翻转
转移
膜脂在内质网的合成
脂酰CoA
3-磷酸甘油
酰基转移酶
磷酸酶
胆碱磷酸转移酶
磷脂酸
二脂酰甘油
磷脂酰胆碱
The synthesis of phosphatidylcholine
the newly formed phospholipid molecules to the other half of the bilayer in the way of flip-flop
②sER参与糖原的代谢(葡萄糖-6-磷酸酶)
③sER参与肝脏的解毒作用(有毒物质的氧
化和羟化)
④sER是肌肉细胞的Ca2+的储存场所
(肌质网中有Ca2+-ATP酶、钙结合蛋白 )
⑤sER参与胃酸、胆汁的合成与分泌
二、高尔基复合体
(the golgi complex / the golgi body)
3)SRP 受 体 ( SPR receptor), 又 称 停 泊 蛋 白
( docking protein,DP), 为内质网膜的整合
蛋白,异二聚体,可与SRP特异结合。 4)易位子 (translocator,
translocon):
由3-4个Sec61蛋白构成 的通道,每个Sec61由3 条肽链组成。
一般16~30个氨基酸残基,
由于信号肽又是引导肽链
进入内质网腔的一段序列,
又称开始转移序列
(start transfer
sequence)。
2)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
由6种多肽组成,结合一
个7S RNA,属于一种
RNP(ribonucleoprotein )。能与信号序列结合, 导致蛋白质合成暂停。
1、 内质网的形态结构
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形状大小不 同的管状、泡状、扁囊状结构,共同构成相 互连通的网状膜系统。约占细胞总膜面积的 一半,是封闭的网络系统。
细胞膜
内质网
核膜外层
扁囊状 小 管
细胞膜 内质网 小 核 泡 膜
2、内质网的类型
粗面内质网(Rough ER, RER):膜表面附着核糖体; 形态多为板层状排列的扁囊。 滑面内质网(Smooth ER , SER):膜表面无核糖体附着; 形态多为分枝小管或小泡。
及细胞的解毒作用。
1)rER的功能
①作为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如抗体、激素; 膜的整合蛋白,如膜抗原、膜受体; 细胞器中的驻留蛋白,如ER、GB 、LY中的可 溶性驻留蛋白。
② 新生肽的折叠与装配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功能:识别正在合成的或已部分折叠的多肽, 并与这些多肽的一定部位结合,予以正折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