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浸润性乳腺癌的分类进展

浸润性乳腺癌的分类进展陈国际;王一澎【摘要】浸润性乳腺癌由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特征及生物学潜能等方面均不同的一组异质性病变所组成。
因此,正确的浸润性乳腺癌分类是判别病变范围、制定最佳治疗计划、评估疗效、判断预后及科研协作交流的重要条件和标准。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类方法为WHO乳腺肿瘤分类法,该方法建立在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病变侵及范围、激素受体状态等基础上。
近年来,以基因表达谱和基因芯片为基础提出的乳腺癌基因分型发展迅速,初步研究已表明其能更精确地反应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并有利于选择和研究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法。
【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5页(P411-415)【关键词】浸润性乳腺癌;分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分型;生物标志物;分子分型【作者】陈国际;王一澎【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北京 10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陈国际,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乳腺病防治学会常委。
1984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从医30年,主要从事腹部与乳腺肿瘤的诊断、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
1999年开始主要从事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及个体化综合治疗。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乳腺癌规范化保乳治疗、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治、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新辅助化疗、I期乳房再造、乳腺化疗药敏检测等多项新技术、新治疗手段,始终与国际乳腺癌治疗新进展保持同步。
至今完成各种手术包括各类疑难手术近万例,承担及参与各级重点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2部。
同时担任《癌症进展》《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及特约审稿人。
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目前,浸润性乳腺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如基于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学侵袭范围的分类法——如传统的TNM分类(分期),基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组织学分级进行的分类,基于单个生物标志物(如激素受体状态、增殖指数等)的检测分类等;所有这些分类法基本囊括了已知的能够影响或预测患者预后、指导治疗方法选择的各种因素。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Ki-67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
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和预后与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乳腺癌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多基因疾病,其病理特征较为复杂。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均为该类型。
其独特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细胞间膜的破坏和侵袭性生长,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增多等。
这些病理特征对于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1. ER和PR的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
研究表明,ER和PR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较低的侵袭性、较好的预后以及对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有关。
2. Her-2的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个重要的预后因素,其过表达与乳腺癌的高度侵袭性、较差的预后以及对内分泌治疗的抵抗性密切相关。
检测Her-2的表达情况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3. Ki-67的表达Ki-67是一个核心蛋白,它在细胞周期的G1、S、G2和M期表达,而在细胞停滞期不表达。
在肿瘤细胞中,Ki-67的高表达常常与细胞增殖活跃度高和肿瘤的侵袭性强相关。
以上研究表明,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于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3. Ki-67的表达Ki-6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较差预后相关。
Ki-67高表达的患者往往肿瘤的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
四、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乳腺癌病理报告分析

乳腺癌病理报告分析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可以发生在男性身上。
乳腺癌的病理报告是通过对乳腺癌组织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得出的。
本文将从病理报告中的各个方面,分析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分级以及预后等内容。
二、病理特征分析1. 组织学类型根据乳腺癌病理报告中的组织学类型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乳腺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
根据组织学特征,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乳头状癌等。
通过分析组织学类型,可以对乳腺癌的生长方式、浸润程度等进行初步了解。
2. 组织学分级乳腺癌病理报告中的分级描述了肿瘤的分化程度。
一般来说,乳腺癌分为I、II、III级,分别表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
乳腺癌的分级对预后和治疗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分化乳腺癌预后较好,低分化乳腺癌预后较差。
3. 细胞学特征乳腺癌病理报告中也会描述细胞学特征。
细胞学特征包括细胞核的大小、形态、核分裂象等。
通过分析细胞学特征,可以了解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浸润能力等。
细胞学特征的分析对判断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三、免疫组化分析免疫组化是乳腺癌病理报告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通过标记特定抗原并观察其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帮助确定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预后。
1.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状态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标志物。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可以确定乳腺癌细胞内ER和PR的表达情况。
ER和PR阳性乳腺癌对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
2. HER2状态HER2是乳腺癌中的一个重要致癌因子,也是治疗的重要靶点。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可以确定乳腺癌细胞内HER2的表达情况。
HER2阳性乳腺癌常常具有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的特点。
四、预后评估乳腺癌病理报告中的预后评估是根据病理学特征、分级、免疫组化结果等综合判断的。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选择。
五、结论乳腺癌病理报告是判断乳腺癌病情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乳房组织中。
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是诊断和治疗乳腺癌时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涉及到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组织学类型、分子亚型以及侵袭性。
在组织学上,乳腺癌可以分为管状癌、小叶内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不同类型。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乳腺癌的70-80%。
这种类型的癌细胞起源于乳腺导管内的正常细胞,随着疾病的进展,癌细胞开始向周围组织浸润。
乳腺癌的分子亚型是指肿瘤细胞内存在的不同基因表达型。
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水平,乳腺癌可分为激素受体阳性型、HER2阳性型、三阴性型等亚型。
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的细胞表达ER和/或PR,这意味着这种类型的癌细胞对激素治疗敏感。
HER2阳性型乳腺癌的细胞表达HER2,而三阴性型乳腺癌则不表达ER、PR和HER2。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是指患者在体检或就医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乳房肿块、乳房异常分泌物、乳房皮肤改变等。
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约80%的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就有乳房肿块。
这些肿块通常是无痛的,但有时也会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乳房异常分泌物包括从乳头溢出的血液、浆液或脓液。
乳房皮肤改变可能表现为乳头凹陷、乳头皮肤红肿、皮肤橘皮样改变等。
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子亚型以及侵袭性程度,从而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临床表现可以提示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摄影或乳腺穿刺活检。
同时,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预后。
总之,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临床表现是进行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了解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对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与组织学特征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与组织学特征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和组织学特征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及其特征。
一、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浸润性导管癌,简称IDC,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乳腺癌的70-80%。
其主要特征是癌细胞侵犯乳腺导管并向周围组织浸润扩散。
病理学上,IDC表现为导管腔内充满癌细胞,细胞核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并形成团块、巢状或细胞排列的结构。
可见癌细胞的胞浆呈现不同程度的酸性或碱性染色。
二、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浸润性小叶癌,简称ILC,占乳腺癌的5-15%。
它源于乳腺小叶的腺上皮细胞。
与IDC相比,ILC的特点是癌细胞沿着腺体间隔的形成单个细胞的浸润生长模式。
病理学上,ILC呈现为癌细胞单个浸润生长,导致乳腺组织结构的破坏。
癌细胞的形态变异较小,核分裂活跃度低。
三、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乳头状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占乳腺癌的1-2%。
其特征是肿瘤的结构呈现乳头状生长。
乳头状癌可分为浸润性和非浸润性两种类型。
浸润性乳头状癌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转移的能力,非浸润性乳头状癌则只局限于乳头内。
病理学上,乳头状癌的乳头结构呈现不同程度的复杂性,细胞排列呈乳头状或管状。
四、粘液癌(mucinous carcinoma)粘液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癌,占乳腺癌的2-3%。
其特点是肿瘤细胞分泌大量的黏液,形成蜂窝状或圆形团块。
病理学上,粘液癌的肿瘤细胞胞浆呈现明显的黏液性质,细胞核形态较为规则。
粘液癌的预后通常较好,预后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五、黏液性癌(mucinous carcinoma)黏液性癌,亦称为细胞性黏液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乳腺癌类型,占乳腺癌的1-4%。
其特征是肿瘤细胞分泌黏液,并且在组织切片中形成空泡状或细胞团块状的结构。
解读乳腺癌病理报告

解读乳腺癌病理报告乳腺癌病理报告是医生根据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活检样本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分析后所得出的专业报告。
它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以下是对乳腺癌病理报告的解读。
1. 样本信息乳腺癌病理报告的第一部分通常包含样本的基本信息,如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2. 病变类型乳腺癌病理报告的第二部分是病变类型的描述。
乳腺癌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导管内癌、小叶癌、乳头状癌等。
这些类型的差异对于治疗和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
3. 病变级别病变级别是乳腺癌病理报告的关键内容之一。
常见的分级系统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组织结构和核分裂情况来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
最常用的是“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又称“Nottingham分级系统”),将乳腺癌分为一、二、三级,级别越高,癌细胞的异常程度和恶性程度越高。
4. 肿瘤大小和分布乳腺癌病理报告还描述了肿瘤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通常会记录肿瘤的最大直径,以及其在乳腺中的具体位置。
这对于后续手术切除肿瘤或放疗等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5. 淋巴结转移情况乳腺癌病理报告还会详细记录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淋巴结是乳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检查淋巴结是否受到癌细胞侵犯,可以判断肿瘤的进展和预后。
通常会记录淋巴结是否受侵、转移的数量和程度等。
6. 分子检测结果近年来,分子检测在乳腺癌治疗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乳腺癌病理报告中会包含一些分子特征的检测结果,如乳腺癌与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的关系,HER2阳性与否等。
这些结果可以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7. 其他辅助检查结果除了上述内容外,乳腺癌病理报告还可能包含一些辅助检查的结果,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基因表达谱分析等,这些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
总结:乳腺癌病理报告是乳腺癌患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对病理报告的解读,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变类型、恶性程度、肿瘤大小和分布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生 旦笠 鲞箜 期 7
CiJoCicl ao9 D gUeSp m e 21 . 3N 7 h f li tn1 m s,et br00 v . n1 n naR i e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
・
论 著
・
Srii 乳 腺 癌 中 的表 达 及 其 与 临床病 理 特 征 的 uvv n在 大 尔 究 研
6 . % , hl ta i nr a best se a ,n edf rnew s ttt ays nf atP< .5 . h xrsi f 7 5 w i tn om l rati u s s adt ieec a a scl i icn( 0 0 ) T eepes no eh s w 0 h f s ii l g i o
frn e re fdf rnit n.n tas a o sait a i ee e ewen wi n to tlmp ai tsai( > ee td ge so iee t i a d i lo h d n tt i ldf rn eb t e t a d wi u y h t meatss P i ao se f h h c
示该 基 因 在乳 腺 癌 发 生 及 发 展 过 程 中起 着 重要 作 用 , 助 于准 确 判 断 乳 腺 癌 的预 后 。 有
【 关键词 】 乳腺癌 ; 乳腺组织 , 正常 ;uv i S ri n表达 ; v 免疫组 织化学 【 中图分类号 】 R 77 9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3 9 (0 0 1 0 0 0 64— 2 6 2 1 )7— 0 7— 2
【 bta t 0bet e T xl eepes no uvv rat acradi eao si i l i p to g A s c】 r jc v oepo xrsi f ri ni bes cne n t rl i hpwt ci c a l i i r o s i n s tn h n h oc
详述MI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病灶 个数 、部位均 无相关性 。但对于肺转移 的疗 效优于肝转移 ,可能 因本研 究病例数较 少故无统计学 意义 。其次本研 究的 中位生存 期及 中 位疾病进展 时间较其他报道较短 ,考虑与仅选择 内脏 转移 患者有关 。 G P 方案化疗导 致的骨髓抑制 ,经粒 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及 输血 小板 等治疗 ,病 情均可控 制 ,无治疗相 关性死亡发生 。恶心 、呕吐 经使用
床 分期 与 H E R . 2表达 产生直 接影 响 。
【 关键 词 】MI C 一 1 ;乳腺 癌 组织 ; 临床 病理 因素
中 图分 类 号 :R 7 3 7 . 9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3 - 0 0 7 7 - 0 2
3讨 论
( 6 ) : 6 - 8 .
晚期乳腺 癌的 治疗 目的是提高 患者生 活质量 ,延长生 存时 间 】 。
[ 2 ] 龚 志敏 , 杜珂 . 吉 西他 滨联 合顺 铂二 线 治疗 晚期 乳腺 癌 的临床 观
察[ J ] . 现代 肿瘤 医学 , 2 0 1 1 , 1 9 ( 1 ) : 6 3 — 6 4 .
[ 3 ] S t e m ml e r H J , D i G i o i a D , F r e i e r W, e t a 1 . R a n d o mi s e d p h a s e I I t r i a l
o f g e mc i t a bi n e p l u s v i no r e l b i ne VS g e mc i t a bi n c pl u s c i s pl a t i n VS g e mc i t a b i ne pl u s c a p e c i t a bi n e i n pa t i e n t s wi t h p r e t r e a t e d me t a s 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Βιβλιοθήκη 85 A20在 浸 润性 乳 腺 癌 组 织 中的 表 达及 其 与 临床 病理 特征 和 预 后 的 关系
曾 伟 超 ,许 建 华 ,黄 种 心。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 对 象 收集 2004年 8月 一2008年 12月 手 术 的女性 乳腺 癌患 者 145例 ,年 龄 (59.57土12.53)岁
收 稿 日期 : Z0l7—09一l8 基 金 项 目 : 福 建 医科 大 学 教 授 基 金 (JS14O29) 作 者 单 位 : 福 建 医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二 医 院 ,泉 州 362000 1.肿 瘤外
145例 乳 腺 癌 组 织 芯 片 及 与 之 部 分 配 对 (46例 ) 的 癌旁组 织 芯 片 均 购 白上 海 芯 超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同一患 者 的癌 组 织 和 癌旁 组 织 形 成 完 全 配 对 。 所 有标 本 的使用 均征 得 上海 芯超 生物 科技 有 限公 司 伦 理委 员会 同 意 ,患 者本 人知 情并 签署 知情 同意书 。 1.2 主 要 试 剂 与 仪 器 TNFAIP3抗 体 (ab92324, 英 国 Abcam 公 司 );聚 合 HRP 标 记 抗 兔 IgG (SV0002)及 苏 木 精 染 色 剂 (AR1180—1)(中 国 博 士 德 生 物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5 BSA 封 闭 液 (SW 3015, 美 国 Solarbio公 司 );DAB显 色 试 剂 盒 (CW 0125)及 中性 树 脂 (CW0136)(中 国康 为 世 纪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恒 温 摇 床 (TC一100B,中 国 上 海 天 呈 科 技 公 司 );生 物 显 微 镜 (上 海 领 成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组 织 芯片 扫描 仪 (美 国 Aperio公 司 )。相 关 的雌 激 素 受体 (estrogen receptor,ER)、孕 激 素 受 体 (proges— terone receptor,PR)及 人 表皮 生 长 因子受 体 2(hu m an epiderm 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一2,H ER一2)基 因 表达状 态 等数 据 由上海 芯超 生 物科技 有 限公 司提 供 。 1.3 方 法 1.3.1 免疫 组织 化学 Envision两 步法 检测 A20蛋 白的表达 组织 芯 片放入 75℃ 烤 箱 中烤 1.5 h;脱
关 键 词 : 肿 瘤 坏死 因 子 “;乳 腺 肿 瘤 ;预后 中 图 分 类 号 : R341.31;R341.32;R394;R737.9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672—4194(2O18)
02一O085一O5
乳 腺癌 是 女性 最 常 见 的 恶性 肿 瘤 之 一 ,约 占女 性 癌 症 患 者 总数 的 25 和癌 症 总 死 亡 数 的 15 。 截 至 2Ol2年 ,我 国约 有 乳腺 癌 患 者 170万 ,其 中死 亡 人数 约 52万[1]。乳 腺 癌 的早 期 诊 断 困难 ,因此 , 寻 找早 期诊 断 的生 物指 标有 很 大 的 临床 意 义 。A20 被 称 为肿瘤 坏 死 因子 d诱 导 蛋 白 3(TNF—alpha—in— duced protein 3,TNFAIP3),是 在 诱 导 内皮 细 胞 的 反 应 中检测 到 的一个 诱 导性表 达 蛋 白l _2]。A20家族 为 卵巢 肿瘤 (ovian tumor,OTU)结构 域 超家族 的一 个 亚组 。A20锌指 蛋 白包 含一 个 可 以水 解 聚泛 素链 的功 能 性 ()TU 结 构 域 ]。研 究 表 明 ,A20在 非 霍 奇 金 淋 巴瘤 的 部 分 亚 型 中发 挥 肿 瘤 抑 制 基 因 的 作 用 ],但 也有 文献 报道 ,A20可 通过 提高 恶性 胶质 瘤 干 细胞 的存 活 率来 发 挥 肿 瘤 增 强 因 子 的作 用 _5],可 见 在不 同的恶性 肿瘤 中 ,A2O可 能发挥 不 同 的作 用 。
本 研究 基 于组 织 芯 片技 术 ,运 用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方 法检 测 145例 乳 腺 癌 组 织 及 与 之 部 分 配 对 的 46例 癌旁 组织 中 A20蛋 白 的 表 达 ,并 分 析 A20的 表 达与 患者 临床 病 理 特 征及 预 后 的关 系 ,初 步 探 讨 A20在 乳腺 癌 中发挥 的作 用 。
科 ;2.病 理 科 作 者 简 介 : 曾伟 超 ,男 ,福 建 医科 大 学 I临床 医学 专 业 2015级 学 生 通 讯 作 者 : 许 建华 .EmaiI:zwckl8@ 163.corn
(33~88岁 );浸 润性 导 管癌 119例 ,浸 润性 小 叶癌 4例 ,黏 液癌 2例 ,导 管 内癌 1例 ,浸 润性 导 管 癌 合 并 浸润 性微 乳 头状 癌 9例 ,浸 润 性 导 管 癌 合并 浸 润 性 小 叶癌 3例 ,浸润 性导 管癌 合并 髓样 癌 2例 ,浸润 性 导管 癌合 并 黏液 癌 5例 。纳入 和排 除标 准均 遵循 乳 腺癌 临床 病理 分期 (AJCC第 六 版 )[6]。患 者术 前 均 未行 放疗 、化 疗及 激 素治疗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A20在 乳 腺 癌 中 的 表 达 情 况 ,并 分 析 其 表 达 结 果 与 患 者 的 临 床 病 理 特 征 以及 预 后 情 况 的 关 系 。 方 法 收 集 具 备 完 整 生存 资料 的 人 乳 腺 癌 组 织 145例 及 相 对 应 的 癌 旁 组 织 46例 ,采 用 免 疫 组 织 化 学 两 步 法 检 测 A20蛋 白 的表 达 ,并 分 析 A20的表 达情 况 与 患 者 的 临 床 病 理 特 征 及 预 后 情 况 的关 系 。 结 果 A20蛋 白主 要 表 达 于 胞 质 中 ,在 35例 乳 腺 癌 组 织 及 与 之 配 对 的 癌 旁 组 织 中 ,癌 组 织 中 A20蛋 白 的 表 达 率 高 于 癌 旁 组 织 (71.4 口s 34.3 )(P< O.O1)。 145例 中 ,A20蛋 白高 表 达 71例 (49.0 )、低 表 达 74例 (51.0 ),高 、低 表 达 组 的 生存 率 分 别 为 59.2 (42/71)及 81.1 (60/74),二 者 差 别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O.01)。对 与 乳 腺 癌 患 者 总 生 存 率 相 关 的 因 素 进 行 单 因素 和 多 因素 的分 析显 示 ,A20的表 达 状 态 是 一 个 独 立 的预 后 指 标 。 结 论 A20蛋 白有 可 能 作 为 评估 乳 腺 癌 患 者 预 后 差 的潜 在 指 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