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子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腻子施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

腻子施工后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整改措施01.起泡现象施工过程中产生气泡以及过一段时间后,腻子表面起泡。
产生原因① 基底过于粗糙,批荡速度过快;② 一次施工腻子层过厚,大于2mm;③ 基层含水率过高,同时密度太大或太小。
由于含有丰富的空隙,且腻子含水率高,因而不透气,空气被封闭在空隙空腔内,不容易消除;④ 施工一段时间后,才在表面出现的爆裂起泡,主要是搅拌不均匀造成的,浆体中含有来不及溶解的粉状颗粒,施工后,大量吸收水分,溶胀形成爆裂。
解决办法① 出现大面积起泡的腻子面,用铲刀直接压破小泡口,重新用合适的腻子施刮起泡的面层;② 腻子一般在搅拌均匀后,静置10分钟左右后,然后用电动搅拌机再次搅拌后上墙;③ 施工第二道或者最后一道面层出现起泡现象,应在水印消除前用刮刀进行压泡破除处理,保证腻子面上不出现气泡;④ 特别粗糙的墙面,一般底料尽可能选择粗的腻子;⑤ 在墙体过分干燥或风大光照强烈的环境下,先尽可能用清水润湿墙面,待墙体无明水之后,进行腻子层的施刮。
02.脱粉现象施工完成及干透后,用手触摸有掉粉现象。
产生原因① 内墙腻子粉抛光时间掌握不好,表面已经干燥后再进行抛光处理就会脱粉;② 外墙腻子粉,饰面时涂层比较薄,在夏天高温下,水分挥发很快,面层未能足够的水分进行固化,因而容易脱粉;③ 产品超过保质期,粘结力度大幅度下降;④ 产品储存不当,吸潮后粘结力大幅度下降;⑤ 基层吸水率高,导致腻子干燥速度很快,没有充足的水分进行固化。
解决方法① 内墙腻子面层抛光时要掌握适宜的抛光时间,抛光的最佳时期就是待腻子表面水印消失后,立即进行抛光。
实践证明,饰面1~2m2就应该进行压平或抛光处理;② 外墙腻子表面干燥后,要进行适度打磨,并进行充分的淋水保养,一般保养分为两次或两次以上进行,如果有必要,请用透明封闭底漆兑水(1:5)作为第二道淋水液,效果会更好;③ 产品一定要在保质期内使用,如果超过保质期,必须进行试刮,经检验合格后,再行施工;④ 产品一定要注意防水处理,应存在在阴凉干燥处,并且保证包封完好;⑤ 夏天或高温强风气候条件下,在施刮腻子前最好先用清水润湿墙面,墙面表面无明水后即可施刮腻子。
装修刮腻子注意事项

装修刮腻子注意事项装修刮腻子是装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可以修补墙壁的不平整和裂痕,使墙面平整光滑,提高整体的美观度。
下面是一些装修刮腻子的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腻子材料。
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腻子材料,如石膏腻子、水泥腻子和石膏水泥复合腻子等。
在选择腻子材料时,需要根据墙体的材质和装修风格来确定。
同时,要选择有质量保证和耐候性好的品牌和型号,以确保施工后的效果和耐久性。
其次,墙体预处理要做到位。
在刮腻子之前,要先对墙面进行充分清洁,将墙面上的灰尘、油污等清除干净。
如果墙面上有老旧的涂层或墙纸,需要先将其彻底清除。
此外,如果墙面有严重的裂缝或脱落的部分,需要进行修复和补强,以确保后续的刮腻子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再次,要注意腻子的施工技巧。
在刮腻子时,要通过专业的刮刀或泥刀将腻子均匀地刮在墙面上,然后用刮刀进行充分抹平。
刮腻子的厚度要适中,切忌一次性刮得太厚,以免后续施工中出现开裂和脱落的问题。
当然,在刮腻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墙面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最后,在进行腻子刮涂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环境的控制。
刮腻子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一般要避免在潮湿或高温的环境中施工。
此外,施工现场要保持清洁整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对刮腻子工作的影响。
同时,在腻子干燥后,还要及时进行打磨和清理,以便后续的涂料施工。
总之,装修刮腻子虽然是一项看似简单的工作,但是却需要仔细认真的操作和高度的专业技术。
在进行刮腻子时,要选择合适的腻子材料,做好墙体的预处理,掌握正确的刮腻子技巧,同时注意施工环境的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装修刮腻子的效果和质量,并且使墙面光滑平整,增加整体的美观度。
腻子分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腻子分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学习腻子分层施工这么久了,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吧。
首先我理解啊,基层处理是重中之重。
你想啊,这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如果基层不干净,有灰尘啊、油污啊,你腻子往上一刮,就像在沙子上盖房子,肯定不牢固。
我之前就犯过这个错,没把基层清理好,结果腻子层后来空鼓了,这可把我坑惨了。
对了还有个要点,基层的平整度也得注意,如果坑坑洼洼的,那第一层腻子上去就很考验技术,而且还容易导致厚度不均。
那第一层腻子施工的时候呢,我总结这两点得注意。
一个是要保证合适的厚度,不能太厚,我一般控制在2 - 3毫米左右,为啥呢?太厚的话干的慢,容易开裂空鼓。
像家里蒸馒头,馒头太大太厚中间就不容易蒸熟,一个道理。
另一个就是要均匀涂抹,比如说我们用抹子,就像粉刷匠那首歌里唱的一样,要平平整整的抹,不能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
等到第二层腻子施工的时候,要注意充分干燥这个事儿。
这就好像你穿衣服,第一层还没干透你就套第二层,那肯定不舒服而且容易出问题。
我之前就确定不好到底干没干,后来发现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轻轻按一下,没有指印残留基本就干得差不多了。
第二层腻子在保证干燥的同时呢,也要注意和第一层有个良好的粘结,这时候如果第一层没处理好,这个粘结就会出问题。
再说说施工环境,湿度和温度对腻子分层施工质量影响很大。
温度太低,腻子干得慢,容易变质,这就像食物放在冰箱外温度高的时候容易坏,在温度低的地方像冬天的室外,虽然不容易坏但会结冰改变性质。
湿度高的时候腻子不容易干燥,还可能发霉。
我还在不断学习,感觉这个腻子分层施工质量控制需要多积累经验。
我也会去看看一些建筑方面的书籍或者装修类的论坛,上面有不少前辈分享的案例和经验,这些都是很宝贵的资料。
多看看别人怎么弄的,自己做的时候就会更加有把握。
腻子脱粉和手感粗糙原因详细介绍

腻子粉出现脱粉现象和手感粗糙的原因腻子粉脱粉现象和手感粗糙,这是很普遍存在的填料不纯的现象,首先就要查填料中的灰钙和水泥问题了。
据有关部门抽查很多地区灰钙粉中含大白粉超过70%,水泥含大白粉超过60%以上,或者施工中没有掌握好压光时间(八成干是压光最佳时间),这就造成脱粉现象了。
出现手感不光滑,主要是重钙、灰钙细度没达到400目造成的。
另外产品调成腻子后,一定要充分溶解才能施工,如没彻底溶解,会出现施工流平性不好,造成脱粉现象。
另外,如果单纯用水泥刮墙面,施工前墙面一定保持一定湿度,不能太干燥。
如果腻子粉配方和腻子粉原材料、腻子粉外加剂都没有问题的话,那也有可能是因为腻子粉设备方面的问题。
因为现在有一些腻子粉生产厂家的腻子粉设备投资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一些效率比较低的混合设备,使得腻子粉(干粉砂浆)在生产过程中搅拌不均匀,导致腻子粉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从而出现脱粉现象和手感粗糙的情况。
干粉腻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症结和解决办法开裂批刮干燥后出现大面积开裂腻子本身质量差提高腻子中聚乙烯醇粉末的用量,腻子膜的初期干燥抗裂主要依靠有机胶结料提供。
此外填料的细度不能太高,高细度的填料既需要更多的胶结料来黏结,又会造成更大的干燥收缩批刮后一段时间没有及时涂装涂料,腻子膜细微裂纹腻子膜干燥,其中的水泥不能够充分水化而提高强度,体积收缩,基层的黏结强度低,不能够克服体积收缩应力,应在腻子批刮后及时涂装涂料批刮同一墙面,有的地方开裂,有的地方不开裂腻子批涂得太厚或者批涂得厚薄不均匀所致,应注意批涂均匀,以保持腻子膜的厚薄均匀耐水性差,遇到雨水侵蚀后涂膜起鼓腻子组分中无机胶结料的含量低,水泥的用量不能太低,使用32.5级水泥时,水泥比例不能低于45%;使用42.5级水泥时,水泥比例不能少于30%,水泥质量差、或者是灰钙粉纯度不高,含有过高的大白粉,使用品牌或大厂生产的水泥或灰钙粉施工性能差、干燥速度快、保水剂含量低增加纤维素醚类保水剂的用量批刮时手感太重,发黏聚乙烯醇粉末的用量或粘度太高,降低聚乙烯醇粉末的用量或改用聚合度较低的聚乙烯醇粉末粗糙、不光滑、不平滑填料细度太粗,填料的细度要恰当,一般控制在250~300目左右,保水剂的使用不当,应选用保水性能好的羧甲基纤维素醚作为保水剂脱粉,干燥脱粉腻子中有机胶结料太少,增加聚乙烯醇粉末的用量,腻子中保水剂用量太少,水泥基腻子中,保水剂含量太低,水泥水化不充分,提高保水剂用量打磨性差腻子组成材料不当,减少聚乙烯醇粉末的用量,打磨时间掌握不好,应当在腻子批刮,表面干而实际还没有完全干的时间段内进行打磨干燥时间过长批刮后长时间不干燥,冬季影响抗冻性能,保水剂用量太多,减少保水剂的用量,缓凝剂用量过大,对于石膏基腻子,其缓凝剂用量太高,减少其掺量,调拌腻子时的用水量太大,逐渐加水调拌至合适稠度粘稠,不易拌制和批刮,纤维素醚用量过高,降低纤维素醚的用量,轻质碳酸钙的用量过大,减少或不用轻质碳酸钙附二:干粉仿瓷涂料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症结和解决方法涂膜无光泽,批刮后没有光泽涂料本身质量有问题,轻质碳酸钙的用量越大,光泽就越高,如果有淀粉醚类作为增稠剂的话,会影响涂膜的光泽,应尽量少用,调整配方,提高胶结料和轻质碳酸钙的用量,减少淀粉醚类物质的用量,施工技术问题,收光的时间把握不准或收光的操作不当,改进施工方法,正确掌握收光时间和收光的操作方法干燥速度太快,特别是在春夏季节,涂膜来不及修整已经干燥配方中的HPMC用量太少,适当增加配方中HPMC的用量,配方中的聚乙烯醇粉末用量太低,适当增加配方中聚乙烯醇粉末的用量批刮性差,批刮时较黏滞,无滑润感保水剂选用不当,选用较高黏度的保水剂,料选用不当或用量错误,聚乙烯醇粉末用量不宜超过5%,或改用聚合度较低的聚乙烯醇粉末,配方中填料的搭配不合理,选用细度为325目的常规填料,不要选用细度超过600目的填料涂膜开裂,出现粗细和大小不等的裂纹涂料中基料的用量太低,适当增加基料的用量,灰钙粉用量太高,降低灰钙粉的用量,填料太细,改用细度适当的填料,保水剂黏度太高,选用适当黏度的保水剂涂膜易脱落,成片脱落基料用量太低,涂膜的物理力学性能差,当涂膜干燥收缩而在界面处受到应力作用,由于涂膜与基层的黏结强度过低,不能承受该应力而导致脱落,增加基料的用量,改用细度合适的填料,若涂料涂装在旧涂膜或旧墙面上,由于旧涂膜或旧墙面未作彻底的清理,影响新涂膜的黏结强度而导致出现涂膜脱落的现象,应在施工前对旧涂膜或旧墙面作彻底的清除,然后再涂装新涂料涂膜硬度低,用指甲容易在涂膜表面划出痕迹灰钙粉用量太低,增加灰钙粉或基料的用量;若使用的是高细度的填料,可以考虑降低填料的细度旧墙面上泛黄,出现大小不一,一块一块的黄斑溶解于有机物中的部分氢氧化钙,在水分蒸发后,滞留的氢氧化钙与有机物发生作用变黄,目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通过再涂装一层的办法来解决1》延长可操作时间 2》提供施工润滑性3》提高触变性,抗垂流性4》减少腻子《膏》物料之间的麽擦 5》稳定腻子《膏>内部空气,防止结团等负面作用6》减少粘刀性 7》减少腻子《膏》沉淀,减少分沉,改善膏装腻子的耐储藏性,防止颜料的渗色和沁出。
有关腻子粉起泡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有关腻子粉起泡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腻子粉是一种常用于室内墙体装修的材料,主要用于填补墙体表面的瑕疵,使墙面变得平整光滑。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腻子粉容易出现起泡的问题,给施工质量和效果带来不良影响。
本文将分析腻子粉起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腻子粉起泡的原因:1.基层处理不当:腻子粉施工前,应确保基层干燥、清洁、平整,墙体表面无灰尘、油渍、脱落等,否则会影响腻子粉与基层的粘结力,导致起泡现象发生。
2.水泥砂浆养护不足:水泥砂浆在初始养护期内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湿润,会使水泥砂浆变得干燥,质地变硬,从而减弱与腻子粉之间的粘结力,产生起泡现象。
3.施工环境条件不佳:施工现场潮湿、温度过高或过低等环境条件不利于腻子粉的干燥和固化,会导致水分无法正常蒸发,从而产生气泡。
4.施工工艺不当:施工者在调配腻子粉的过程中,如果水、粉比例不当,或者搅拌不充分,会导致腻子粉中存在颗粒不均匀、气泡不易排除等问题,从而引发起泡现象。
二、腻子粉起泡的解决办法:1.加强基层处理:在施工前,应将墙体表面进行充分清洁,去除灰尘、油渍等,修补裂缝并做好防潮处理。
对于较为粗糙的墙体,可以使用底漆进行处理,增强基层与腻子粉之间的粘结力。
2.合理控制水泥砂浆养护时间:施工过程中,对于水泥砂浆施工完毕的部分,应及时进行养护,覆盖湿布或喷洒水对水泥砂浆进行湿润处理,确保其充分固化,提高与腻子粉的粘结力。
3.改善施工环境条件:控制施工现场的湿度、温度和通风情况,合理调整施工时间,避免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施工,确保腻子粉能够正常干燥和固化。
4.合理使用腻子粉:在调配腻子粉的过程中,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导,正确控制水粉比例,搅拌均匀,避免出现颗粒不均匀的问题。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将腻子粉均匀涂抹在墙体表面,避免产生气泡和空鼓。
5.及时修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腻子粉起泡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将起泡的部位剔除并重新进行腻子粉的涂抹。
涂料施工常见问题

涂料施工常见问题涂料施工常见问题一、腻子裂纹(一)现象腻子干燥后出现裂纹,导致孔胶漆龟裂。
(二)原因1.腻子中大白粉、滑石粉比例高,胶类比例过低,使腻子粘性小。
2.一次涂刮腻子太厚或不均匀。
3.基层处理不干净,坑凹处灰尘、杂物未清理干净,腻子不能生根。
(三)措施1.调腻子时,稠度适中,胶液可略多。
2.基层清理干净。
坑凹处可先涂一遍粘结液,空洞较大,分层刮腻子。
3.刮腻子操作要均匀,每次不可太厚。
二、涂洋漆膜表面粗糙(一)现象漆膜表面不平,有砂粒状凸起或有小气泡。
(二)原因1.涂料质量不高,或调配中添加颜料过多,颗粒过大,甚至混有杂物。
2.漆桶、刷子或喷枪不干净。
3.调配油漆时气温低,漆风气泡没有完全散开排出。
4.施工环境脏,有灰尘、风沙粘到刷子、油漆、漆膜上。
5.涂刷物体的表面未清理干净。
(三)措施1.选择质量好的涂料,调配中加入的颜料等要碾碎、过筛。
2.漆桶、刷子或喷枪用完后及时清理干净,用前检查,有残留物先清理干净。
3.油漆施工前清理施工环境,保持无灰尘,无风沙的环境,并清理干净涂刷物体。
三、漆膜起皱(一)现象漆膜表面有条纹。
(二)原因1.涂料质量差,催干剂过多,溶剂挥发太快。
2.油漆太稠,涂刷过厚或不均匀。
3.环境的温度过高。
(三)措施1.选用合格涂料,不得随意加入催干剂,严格控制涂料稠度。
2.涂刷要均匀,厚薄一致。
四、涂刷清漆后,木纹不清晰(一)现象木纹色泽深浅不一,木纹模糊。
(二)原因1.油漆存放时间太长,颜料沉淀,上浅下深操作时没有搅拌均匀。
2.没有使用同种木材,产生有着色深浅不同。
3.涂刷操作不规范。
(三)措施1.油漆使用前充分搅拌,均匀一致。
2.不同种木材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和涂刷方法,达到色调统一的效果。
3.涂刷操作规范。
五、涂料混用(一)现象一是涂料任意用于不同基层,二是涂料中任意加水或不相容的溶剂。
(二)原因不掌握涂料的技术性能特点。
(三)措施1.按不同基层材料选择相应涂料,如,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无机硅酸盐类基层,必须选用有较好耐碱性的涂料。
墙面腻子乳胶漆施工注意事项

墙面腻子乳胶漆施工注意事项
墙面腻子乳胶漆施工是装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以下是施工注
意事项:
1. 墙面处理,在施工前,要确保墙面干燥、平整、清洁,没有
灰尘、油污和松动的腻子。
需要进行必要的修补和打磨,以确保墙
面的平整度和附着力。
2. 腻子处理,如果墙面有明显的裂缝或凹凸不平的情况,需要
使用腻子进行修补。
在施工时,要注意腻子的厚度和均匀性,避免
出现厚薄不均或有空鼓的情况。
3. 底漆处理,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底漆处理,以增强墙面的附
着力和平整度。
选择合适的底漆对后续乳胶漆的附着效果至关重要。
4. 乳胶漆施工,选择合适的乳胶漆,按照施工说明进行搅拌和
稀释。
在施工时,要注意刷涂的均匀性和厚度,避免出现漏刷、起
泡或滴落的情况。
5. 施工环境,施工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有异味和有害气体
滞留,同时要注意施工现场的整洁,避免灰尘、杂物等影响施工效果。
6. 施工温度,施工时要注意环境温度,避免在过冷或过热的环
境下施工,影响漆膜的质量和干燥时间。
7. 施工工具,选择合适的刷子、滚筒等施工工具,并在施工前
做好清洗和保养工作,以确保施工效果和工具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墙面腻子乳胶漆施工需要细心、耐心和细致的态度,只有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希
望以上注意事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刮腻子的十大注意事项

6.注意涂层厚度:不要一次性刮涂过厚,要分次进行,每次涂层薄度不超过3毫米。
7.注意干燥时间:每次刮腻子后需要等待足够的干燥时间,一般情况下为24小时以上,以免后续施工时受到影响。
8.注意涂层密度:为避免出现空鼓或起泡,涂抹时应密实且均匀。
9.注意卫生:在刮腻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10.清理和收尾:刮腻子完成后需要清理现场,处理好废弃物和材料,以及妥善保管工具和材料。
总之,刮腻子是一项需要仔细认真对待的工作,需要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并注意卫生和安全。
刮腻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装中常用的一种工作,以下是刮腻子的十大注意事项:
1.环境准备:在开始刮腻子之前,需要将房间的地面和家具覆盖好,以免腻子弄脏或损坏。
2.工具准备:需要准备好刮刀、刷子、砂纸、搅拌棒等工具。
3.材料准备:需要准备好腻子、石膏粉、水等材料,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4.墙面处理:在刮腻子之前,需要先清洁、修补、打磨墙面,确保墙面平整光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人在腻子施工的时候按照施工工艺来操作,结果却出现了问题,荷莲涂料为您分析腻子施工常见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
1、起泡现象:施工过程中产生气泡以及过一段时间后,腻子表面起泡。
产生原因:1、基底过于粗糙,批荡速度过快;2、一次施工腻子层过厚,大于2.0mm;3、基层含水率过高,同时密度太大或太小。
由于含有丰富的空隙,且腻子含水率高,因而不透气,空气被封闭在空隙空腔内,不容易消除。
4、施工一段时间后,才在表面出现的爆裂起泡,主要是搅拌不均匀造成的,浆体中含有来不及溶解的粉状颗粒,施工后,大量吸收水分,溶胀形成爆裂。
解决方法:1、出现大面积起泡的腻子面,用铲刀直接压破小泡口,重新用合适的腻子施刮起泡的面层。
2、腻子一般在搅拌均匀后,静置10分钟左右后,然后用电动搅拌机再次搅拌后上墙。
3、施工第二道或者最后一道面层出现起泡现象,应在水印消除前用刮刀进行压泡破除处理,保证腻子面上不出现气泡。
4、特别粗糙的墙面,一般底料尽可能选择粗的腻子。
5、在墙体过分干燥或风大光照强烈的环境下,先尽可能用清水润湿墙面,待墙体无明水之后,进行腻子层的施刮。
2、脱粉现象:施工完成及干透后,用手触摸有掉粉现象。
产生原因:1、内墙腻子粉抛光时间掌握不好,表面已经干燥后再进行抛光处理就会脱粉;2、外墙腻子粉,饰面时涂层比较薄,在夏天高温下,水分挥发很快,面层未能足够的水分进行固化,因而容易脱粉。
3、产品超过保质期,粘结力度大幅度下降。
4、产品储存不当,吸潮后粘结力大幅度下降。
5、基层吸水率高,导致腻子干燥速度很快,没有充足的水分进行固化。
解决方法:1、内墙腻子面层抛光时要掌握适宜的抛光时间,抛光的最佳时期就是待腻子表面水印消失后,立即进行抛光。
实践证明,饰面1~2m2就应该进行压平或抛光处理。
2、外墙腻子表面干燥后,要进行适度打磨,并进行充分的淋水保养,一般保养分为两次或两次以上进行,如果有必要,请用“荷莲”透明封闭底漆兑水(1:5)作为第二道淋水液,效果会更好。
3、产品一定要在保质期内使用,如果超过保质期,必须进行试刮,经检验合格后,再行施工;4、产品一定要注意防水处理,应存在在阴凉干燥处,并且保证包封完好。
5、夏天或高温强风气候条件下,在施刮腻子前最好先用清水润湿墙面,墙面表面无明水后即可施刮腻子。
3、脱落现象:指腻子与基层之间粘结强度差,直接从基层脱落。
产生原因:1、旧墙面很光滑(如钢化腻子、聚氨酯等油性漆),腻子粉与其表面粘结牢度差。
2、新墙面使用模板浇注,表面光滑而且含有大量的脱模剂(废机油或有机硅类)。
3、对于木质底材、金属底材等非砂浆底材(如三合板、五合板、刨花板、实木等)上直接施刮腻子,由于表面胀缩比不同,和该类产品吸水率较强,刚性的内墙腻子不能随之变形,一般在3个月后会造成脱落。
4、腻子超过保质期,粘结强度降低。
解决方法:1、铲除脱落层,按下面的情况有针对地处理;2、对旧墙面进行打磨,增加表面粗糙度,然后,用界面剂(“荷莲”专用界面剂处理);3、用除油清洗剂除掉表面的脱模剂或其他油脂成分,再行施刮腻子。
4、采用双组分或专用的合板腻子进行施工。
5、大理石、马赛克、瓷砖等外墙表面请选用“荷莲”专用外墙翻新腻子打底。
6、在腻子保质期内使用。
4、脱层现象:腻子两层之间或腻子和基底之间相互剥离。
产生原因:1、基底含有大量的脱模剂(比如废机油、蜡乳液);2、基底严重粉化,吸水量过大。
3、底层腻子粉化严重,下层腻子太硬,干燥太快也会造成脱落。
4、两层腻子之间施工间隔过长,一般15天以上,饰面层有时也会造成脱层。
5、施工后或施工当中腻子层被雨水或其它渗透水浸润,造成腻子有效成分流失,也会脱落。
6、两层腻子搭配不合理。
处理方法:1、铲除脱落层,重新选择专用腻子批荡;2、严重粉化的施工面,最好用10%“荷莲”封闭底漆稀释液进行封固,待干燥后,再进行相应的腻子层或其他施工3、腻子尤其是内墙腻子,尽可能缩短两道腻子施工的间隔;4、注意施工过程防护,在腻子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8小时之内,腻子最好不要被水浸润;5、腻子选用时,最好咨询“荷莲”公司经销商,他们会给您专业的指导。
5、开裂现象:腻子施工一段时间后,表面开裂。
产生原因:1、基层未彻底干透就施工,施工要求基层的含水率≤10%。
2、底层腻子未干透,就过面,表层先行干燥,而内层还在继续干燥过程中,造成层间干缩程度不一样,容易开裂。
3、基层处理时,补缝和补平材料未彻底干透,上面就施刮硬度较强的内墙腻子,容易造成开裂;4、施工太厚,内部干燥较慢,表面干燥速度较快,也容易造成开裂。
解决方法:1、已经开裂的腻子,需铲除,如果裂纹不太大,也可采用柔性腻子进行第一道施工,然后按规范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
2、每道施工不宜太厚,两道施工时间间隔一定要大于4小时以上,前道腻子彻底干透后,才进行后道施刮。
6、变黄现象:指腻子施工完成后,不久即局部或全部呈现黄色。
产生原因:主要发生在室内旧墙面,旧墙腻子使用了大量的PVA胶水,胶水老化分解,产生不饱和酸,不饱和酸与腻子中钙离子反应,生成相应黄色的钙盐。
解决方法:1、用环保胶水滚涂两遍,彻底干透后,再行施刮“荷莲”牌环保水性内墙腻子;2、用“荷莲”白色封闭底漆滚涂两道,彻底干透后,再批刮腻子。
3、全部采用膏状腻子施工,或用板材腻子施工。
7、腻子施工问题集锦1、如果刮的腻子第一遍没干透就刮第二遍,会有什么后果?答:时间长了会起皮,有时也会产生泛黄现象。
2、装修合同签的是“刮三遍耐水腻子”,可实际施工时只刮了两遍就刷涂料了,可以吗?是不是偷工减料?答:腻子主要是解决平面度的问题,只要足够平整,一遍也行。
但在施工中一般要求:最少要2遍,打磨后达到了效果,就可以不用刮了。
3、有些施工单位坚持使用“胶水+滑石粉”或“胶水+白水泥或石膏”代替现成的腻子粉,为什么?答:(1)“胶水+石膏粉”一般是用来补吊顶石膏板接缝和阴阳角不直的。
(2)“胶水+滑石粉”一般是用来找补墙面不平的。
比如:墙面第一遍,很不平,要刮比较厚的灰,用“胶水+滑石粉”才能达到强度找补起来,如果直接用腻子粉硬度不够,刮厚了会出现开裂现象。
(3)如果墙面是贴墙纸,有的壁纸厂家也要求用“胶水+滑石粉”,但也有个别墙纸厂家没这个要求并且说腻子粉也一样。
(4)如果墙面刮三次灰,最后一遍肯定是用腻子粉的好,因为便于墙面打磨平整。
如果使用“胶水+滑石粉”硬度太高,反而墙面打磨不平,影响效果和质量。
4、当墙体含水会对腻子和乳胶漆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不建议使用非耐水腻子(821腻子)?答:(1)821腻子很不耐水,当墙体内含水时,821腻子就会吸水起泡,从而造成乳胶漆大面积起泡、开裂、脱落。
而且乳胶漆性能越好,成膜性越好,问题就越严重。
(2)如果墙体内含水很大,且持续含有时,即便使用耐水腻子也会出现上述现象。
解决办法:先使用封闭材料封底,再使用耐水腻子。
5、在现场自调腻子施工时,第一遍腻子里放入适量的白水泥,第二遍自调腻子里面全是滑石粉,没有一点白水泥,而且这两遍还是在一天完成的。
这样做可以吗?答:(1)第一遍腻子最主要的作用是墙、顶面的找平,腻子里是要放白水泥的,因为白水泥牢度高,利于墙、顶面的找平;第二、三遍一般不放白水泥,而是用滑石粉掺胶水、熟胶粉和纤维素批刮。
(2)白水泥粉末相对较粗,没有滑石粉细腻,如果第二、三遍再放白水泥,打磨出来的成品墙面就会显得粗糙,从而影响滚涂乳胶漆的效果。
(3)不掺水泥,直接用滑石粉刮起来比较轻松省力。
(4)如果腻子不是刮的很厚,一天之内刮了二遍也是可以的,但刮过后一定要干透。
(5)如果墙面含水量高或渗水,用白水泥做腻子强度高而且不易脱落。
待水泥腻子完全干燥后,再用不掺水泥的腻子收光。
6、墙面已经刮了两遍腻子,每遍间隔一个礼拜左右,但现在用指甲掐一掐,很轻松就掐出印子来,用手摸,还能摸一手白,怎么回事?答:(1)如果使用的是非耐水腻子(如821腻子),又没有在施工时加胶水或界面剂,出现上述情况就不奇怪了。
(2)如果使用的是耐水腻子,就是腻子存在质量问题。
比如:耐水腻子中胶粉含量低,或耐水腻子中使用的白水泥、灰钙等胶凝材料质量差。
(3)现场配制腻子,使用108胶与滑石粉、重钙粉直接混合,而没有适量添加水泥或灰钙、石膏等无机胶凝材料,从而出现所配制的腻子强度偏低。
(4)施工人员为了好刮,将腻子调配得强度低一些、软一些。
7、腻子干了之后,用手在墙上摩擦会有很多粉末往下掉,像雪花一样,正常吗?答:如果是未打磨就呈粉状,不正常,要铲掉重做。
如果是打磨过的有粉,正常,上乳胶漆前要打扫干净。
8、刮完腻子,发现局部有返黄的情况,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处理?答:(1)第一遍腻子还没干,就批刮第二遍,往往会产生返黄现象。
(2)墙体含水较大,披挂腻子前有没有做封底处理,也会造成局部返黄。
(3)如果是因为第一遍腻子还没干就批刮第二遍,而产生的返黄,可以刷一遍白漆浆其盖住。
如果返黄是因为墙体含水造成的,而使用的腻子又不是防水腻子,最好铲掉重做,做之前先做封底处理。
推荐可选用:“荷莲”牌内墙防水腻子做封底处理。
9、装修中的涂装工序都包括哪些内容?答:装修中涂装工序一般有4个程序:墙面处理、刮腻子、涂底漆、涂面漆。
10、有人说,刮腻子的程序是刮一遍打磨一遍;也有人说,刮腻子的程序是刮三遍一共打磨一遍。
到底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答:一般来说,三遍指的是满刮两遍,打磨找平一遍。
其实,腻子只是对墙面比较基本的找平,因为批刮厚了就容易开裂,在发现墙体很不平整时,可以用白乳胶勾兑石膏粉进行墙体的找平,当然石膏粉也不要批刮得太厚,太厚的话也是会开裂。
所以,无论是两遍腻子,还是三遍腻子,都是要能把墙面做成一个顺平。
等批刮完腻子,用200W的灯泡照射打磨墙面。
一般地严格打磨一遍就可以了。
11、一年前装修时出了些问题就停工了,墙面、顶面都刮了粉刷石膏和一遍腻子。
今年如果继续装修应该怎样做?答:(1)如果是耐水腻子,且并没有出现粉化、脱落等现象,可以不用铲掉。
(2)如果是耐水腻子,但已经粉化,则必须铲掉重做。
即使仅仅是某些部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霉变、皮卷、剥落、粉化等症状,也必须被彻底铲除重做。
因为,小修小补无济于事,弄不好,还会影响新的装修材料。
(3)如果是非耐水腻子(如821腻子),因非耐水腻子中的淀粉胶,它能融于水,当空气潮湿时,水分子向墙内渗透,使腻子表面粉化了。
则必须铲掉重做。
否则,非常容易出现掉皮,开裂的现象。
12、刚交的新房,房间墙面已经刮了腻子,而且看起来很平整了。
现在要进行装修,是铲掉重做,还是直接打磨刷漆?答:可以测一下是否是耐水腻子,如果不是,一定得铲了重新刮。
如果是耐水腻子,且没有开裂、霉变、皮卷、剥落、粉化等症状,则可以直接打磨刷漆。
测试方法很简单:用水泼下,如果能擦下来,就说明不是耐水腻子,就得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