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锻炼应警惕的危险因素

合集下载

乌鲁木齐市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研究

乌鲁木齐市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研究

乌鲁木齐市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研究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1摘要新疆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213万人,其中乌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近32万人。

老龄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国改革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乌鲁木齐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文选自乌鲁木齐市辖7个各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东山区60岁以上老人为研究对象。

(二)调查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采取集中填答及抽样调查两种方式,问卷编制成功后进行专家信效度检验,成果满意。

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10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940份,有效率为94%。

二、结果与分析(一)调查对象一般情况描述本次调查乌鲁木齐市60岁以上老人940人中男性450人;女性490人。

其中60—65岁之间占44.7%;65—70岁之间占39.4%;70岁以上占16%;在被调查的老人中多以与老伴一起居住,占48.9%,与子女一起居住的占39.4%;离退休前从事科教文卫职业居多占55.3%,其次为工人职业占30.9%。

从文化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初中文化为主,占41.5%,高中或中专文化的占26.6%,大专以上文化的占20.2%。

身体健康状况方面,有23.5%的老年人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慢性病为主,其次是孤独、疑虑等心理疾病。

(二)乌鲁木齐市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发生特征1.发生特征。

在锻炼中出现风险事件的320人中,男性发生率为14.5%,女性发生率为27.56%。

其中60—65岁之间420人中,在锻炼中发生风险有97人,发生率为23.09%;65—70岁之间370人,发生率为26.34%;70岁以上发生率为53,76%。

风险事件发生随年龄的增加递增。

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

老年人常见安全问题
循环 体温 使用药物
清醒
淡漠
模糊
昏迷

一般

差极
运动自如 轻度受限 重度受限 运动障碍
活动自如 扶助行走 依赖轮椅 卧床不起
能控制
尿失禁 大便失禁 两便失禁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轻度水肿 中度或重度
再灌注迅速 再灌注减慢 37.7~
水肿
36.6~
37.2~
38.3℃ >38.3℃
37.2℃
37.7℃ 使用类固醇 使用镇静剂
• 老年人跌倒多数发生在室内,主要是 浴室、卧室和厨房内;少数发生在室 外,主要是街沿和台阶处。老年人跌 倒后轻者可并发软组织损伤、骨折、 关节脱臼等,重者可出现肢体瘫痪、 意识障碍,甚至丧失生命。
防跌倒
跌倒原因:内因
1.生理因素:视觉、本体感觉和听觉前庭感觉 功能减退,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 控制能力下降,下肢肌力减弱。
防跌倒
跌倒原因:内因
3. 药物因素:老年人服用镇静催眠药、麻醉药、镇痛药、抗 焦虑药、抗抑郁药、降压药、血管扩张药、抗心律失常药、 利尿剂和降血糖药时,由于对药物敏感性和耐受性的改变, 其神志、精神、视觉、血压、步态和平衡功能易受到影响, 而易发生跌倒。
4. 心理因素:老年人由于某些原因如患病或用药出现认知障 碍,或存在不服老、不愿麻烦他人而勉强为之、焦虑、恐 惧、抑郁等心理时,跌倒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防跌倒 • 防压疮 • 防噎呛 • 安全活动 • 安全用药
跌倒
• 跌倒是指平地行走时摔倒在地或从稍 高处摔倒在地的现象,是老年人最常 见的问题之一。
• 流行病学显示,欧美等国每年有35% 以上的老年人跌倒1次或多次;跌倒在 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因排序中,位于 第六位。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老年人跌倒既有内在的危险因素,也有外在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内在危险因素1. 生理因素(1)步态和平衡功能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

步态的步高、步长、连续性、直线性、平稳性等特征与老年人跌倒危险性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老年人为弥补其活动能力的下降,可能会采取更加谨慎地缓慢踱步行走,造成步幅变短、行走不连续、脚不能抬到一个合适的高度,引发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另一方面,老年人中枢控制能力下降,对比感觉降低,驱赶摇摆较大,反应能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平衡能力、协同运动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

(2)感觉系统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通过影响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

老年人常表现为视力、视觉分辨率、视觉的空间/深度感及视敏度下降,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从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老年性传导性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甚至耳垢堆积也会影响听力,有听力问题的老年人很难听到有关跌倒危险的警告声音,听到声音后的反应时间延长,也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老年人触觉下降,前庭功能和本体感觉退行性减退,导致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以上各类情况均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3)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变往往影响智力、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应能力、反应时间、平衡能力、步态及协同运动能力,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例如,随年龄增加,踝关节的躯体震动感和踝反射随拇指的位置感觉一起降低而导致平衡能力下降。

(4)骨骼肌肉系统老年人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损害和退化是引发跌倒的常见原因。

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退化会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能力、步态的敏捷性、力量和耐受性,使老年人举步时抬脚不高、行走缓慢、不稳,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

老年人股四头肌力量的减弱与跌倒之间的关联具有显著性。

老年人骨质疏松会使与跌倒相关的骨折危险性增加,尤其是跌倒导致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邵逸夫医院康复科老年人的运动锻炼与安全PPT课件

邵逸夫医院康复科老年人的运动锻炼与安全PPT课件

健康体适能
• 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指人体 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 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 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健康体适能的内容
• 1.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分比, 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预防某些 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重要意 义。
老年人的运动锻炼与安全
康复医学科
社会老龄化
• 我国老龄化进展迅速,平均增长率3%。 • 2000年时我国老人占全国人口比例10%。 • 204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25%!
老年人的界定标准!
• 所谓年代年龄,也就是出生年龄,是指个体离开 母体后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
• 西方国家把45~64岁称为初老期,65~89岁称为 老年期,90岁以上称为老寿期。
2、增加心脏供血,提高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 3、防止费用性肢体功能障碍。 4、改善胃肠功能,防止肥胖,预防老年病发生。 5、降低神经兴奋性的阈值。
老年人如何开始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前评估:
• 医学检查:老年人在锻炼之前,必须进行医学检 查,检查通常包括血液、临床物理检查及运动机 能评定几个部分。
运动前评估
• 心理年龄和年代年龄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也是不 同步的。如年代年龄60岁的人,他的心理年龄可 能只有四五十岁。
• 所谓社会年龄是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角 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社 会地位越高,起的作用越大,社会年龄就越成熟。
• 综上所述,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 会年龄的关系为:年代年龄受之父母,不可改变, 但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却可以通过身 心锻炼、个人努力加以改变,推迟衰老,弥补其 不足。

晨练不量力 脑梗突然造访.docx

晨练不量力 脑梗突然造访.docx

晨练不量力脑梗突然造访许多老年人习惯于每天很早就起床进行晨间锻炼。

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若晨练运动过度很有可能引发半身不遂、言语含糊甚至昏迷。

因此,尤须警惕脑梗死在剧烈晨练后悄悄来访。

建议老年人晨练的时间不宜过早,程度不宜过剧,要量力而行,适度运动。

预防不能临阵磨枪为什么晨练过度容易诱发脑梗死呢?这主要是因为许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而凌晨至上午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

老年人晨练多在清晨,此时天气寒冷,易引发脑梗死,如再剧烈运动,血液更趋于四肢肌肉,脑部供血减少,更易诱发脑梗死。

其实,类似的误区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

比如许多患者及其家属不重视饮食结构的调整、生活习惯的合理,只一味追求特效药,把预防当作突击行为,每到春秋季节就给病人定期输液,这种做法其实并无科学依据。

脑梗死预防需长期注意,综合预防,比如戒酒戒烟,合理饮食等。

积极监测危险因素从预防医学观点看,积极识别和确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探讨各个因素重要性及其之间相互作用,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已成为研究的主要焦点。

这对于降低老年脑梗死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是脑梗死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发病时间愈长,脑梗死发病率愈高。

无论是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都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

因此,抗高血压治疗可明显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此外,各种心脏疾病也会增加老年人患脑梗死的危险性,如冠心病、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其中老年人约占1/2的心源性脑梗死是由房颤所致,房颤发生卒中的危险性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增加。

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以外,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和酗酒、血液流变学异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症、胰岛素抵抗、气候等同样也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牢记4招勤于实践第一招:药物预防。

抗血小板药应该作为主要的预防药来应用,通常服用肠溶阿司匹林100毫克/日。

第二招:合理饮食。

高盐饮食作为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被公认。

识别老年人常见风险提供预防措施

识别老年人常见风险提供预防措施

四、误吸和窒息的风险识别与预防措施
1. 误吸和窒息的风险识别
(1)老年人内在因素所致的误吸
1)组织结构衰老及功能减退
① 老年人的口腔、咽、喉与食管等部位的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 变性,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
② 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咀嚼肌力减退,由于吞咽等功能减退等而易产生误吸。 ③ 口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
• (4)与老年人多沟通互动,要掌握老年人的去向,平时多关心老年人,在生活 上多给予其关心与帮助,让老年人内心满足、平和,可以给老年人拍一些近期 生活照,除能让老年人开心外,若出现走失情况,也可提供近期照片。
• (5)给老年人配置定位功能设置好的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建议将这类电子产 品缝在老年人随身的衣物当中,定期或不定期查看电子产品的电量是否充足随 时可通过定位功能找到老年人,尽量避免意外发生。
三、噎食的风险识别与预防措施
• 1. 噎食的风险识别 • (1)老年人内在因素所致的噎食 • 1)生理因素 • ①咽喉在生理、形态及功能上均发生了退行性变化 • ②牙齿松动或缺失,咀嚼肌张力降低 • ③对食物的刺激不敏感,感受到进食信息的速度减慢。 • 2)疾病因素 • ①有食管疾病的老年人,如食管炎、食管癌 • ②有精神障碍的老年人 暴饮暴食 • ③患有帕金森病的老年人 感觉障碍、肌强直 • ④脑卒中会导致老年人偏瘫或面瘫 咀嚼困难
2. 跌倒的预防措施
• (1)增强防范意识 • (2)准确评估老年人身体及心理情况 • (3)加强健康宣教 • (4)加强细节管理 1)选择适当的助行器 2)创造安全的环境 • (5)不断提高护理员知识和技能水平
二 、走失的风险识别及预防措施

老年人健康指导中危险因素控制的内容

老年人健康指导中危险因素控制的内容

老年人健康指导中危险因素控制的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过程,控制危险因素成为了老年人健康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从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详细介绍老年人健康指导中危险因素的控制。

饮食方面,老年人应注意合理膳食,控制危险因素的摄入。

首先,要避免高盐饮食,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增加老年人的血压,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其次,要限制高脂饮食,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老年人还应适量控制糖分的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

运动方面,老年人应适度参与体育活动,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

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的运动方式,根据自身体质和兴趣进行选择。

同时,老年人还应避免长时间的久坐不动,要保持适度的活动,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心理健康方面,老年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控制危险因素的产生。

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会增加心理问题的发生。

因此,老年人应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共同分享快乐和烦恼。

此外,老年人还可以参加一些兴趣班或志愿者活动,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除了饮食、运动和心理健康,老年人还应注重其他方面的危险因素控制。

首先,老年人要合理使用药物,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

同时,要避免滥用药物和酗酒,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其次,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此外,老年人还要关注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预防感染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健康指导中危险因素控制的内容涉及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适量参与体育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

只有做到全面控制危险因素,老年人才能保持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防跌倒总结

老年人防跌倒总结

老年人防跌倒总结老年人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严重程度范围从轻微伤害到致死。

据悉,全球每年有超过6.4万人死于跌倒导致的并发症,而且这一数值还在不断增加。

因此,对老年人的跌倒进行预防,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包括身体机能下降、坠落风险增加、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视力和听力下降等。

下面是一些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因素和预防措施:1.身体机能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会逐渐减弱。

因此,老年人应该进行适度的锻炼,包括增强平衡和柔韧性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和走路等。

2.坠落风险增加:老年人的步态和姿势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跌倒和摔倒的风险增加。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老年人应该注意走动时的姿势,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

同时,在室内和室外行走时要小心地踩踏,避免走在不平坦或者滑溜的地面上。

3.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帕金森病和中风后遗症等,会影响老年人的平衡和步态。

老年人应该积极治疗和控制这些疾病,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

4.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会引起老年人的眩晕和乏力,增加跌倒的风险。

老年人在服用药物时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并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时间安排。

5.视力和听力下降:老年人的视力和听力下降会降低他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增加跌倒的风险。

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眼耳检查,及时矫正视力和听力问题。

同时,老年人在行动过程中可以配戴适当的辅助设备,如眼镜和助听器等。

除了以上常见因素外,老年人跌倒的预防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室内安全措施: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应该布置得安全舒适。

尽量避免绊倒的物品和凸起的地毯。

在浴室和厨房等潮湿的地方安装防滑垫和扶手,避免滑倒。

2.预防意外伤害:老年人在室内和室外活动时应该注意安全。

避免走路时戴着平滑的拖鞋,而是选择安全性更好的鞋子。

避免在楼梯上搬运重物,以免失去平衡。

3.医疗保健:老年人应该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包括骨密度检测和营养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老人锻炼应警惕的危险因素
导语:一、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症状。

和人一样,骨骼也有自己的自然生长周期。

一般而言,40-45岁开始,骨量随年龄增加而减
一、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症状。

和人一样,骨骼也有自己的自然生长周期。

一般而言,40-45岁
开始,骨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是为增龄性骨丢失。

在从婴儿期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合理营养、适度锻炼和避免不良嗜好等措施来获得最高的峰值骨量,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

骨骼进入老化期后,上述三方面措施也是预防骨质疏松,尽可能减低骨丢失率的方法。

很多人以为补钙就能防止骨质疏松。

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观点。

缺钙只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众多因素中的一种,盲目、一味地补钙极可能诱发其他症状。

科学证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某些营养素的不足或过量密切相关。

如蛋白质、钙、钾、微量元素(锌、铜、锰)、维生素(A、B、C、D)不足,以及蛋白质、磷、钠过量等,都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

二、谨慎运动强度
对老年人而言,为预防和延缓肌肉萎缩,参加适量的运动是很有必要的。

足不出户地躺在家里颐养天年的老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更多的老年朋友都意识到选择户外运动来保持活力,广交朋友,晚年生活才会更充实,更舒心,也更有滋味。

殊不知,运动中也有不少危险因素存在。

比如出汗过多会引起机体脱水,造成心血管负担过重、体温调节__紊乱等问题。

专家指出,老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