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评价案例分析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一、选定作品,确定选题选定了《祝福》《荷花淀》《故事新编》《离骚》这四篇课文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对象。
研究的主题有:《祝福》主题的研究、《荷花淀》环境描写的研究、《故事新编》的再编研究、《离骚》屈原性格的研究。
教师要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选题合在一处,建立选题库。
如《祝福》的主题研究设计如下的小论文题目:1.的鲁镇。
2.的鲁四老爷。
3.他们这样对待祥林嫂。
4.谁是凶手——浅析祥林嫂的死因。
5.的祥林嫂。
6.乞讨中的祥林嫂。
7.没有春天的祥林嫂。
8.没有春天的祥林嫂。
9.从祥林嫂身上看贞洁观。
10.如何看待祥林嫂的反抗。
《荷花淀》的环境描写的研究:诗意的环境描写。
(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环境描写的特点,自己再用诗歌的语言去表现环境特点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
《故事新编》的汇编。
(要求学生对历史故事进行新编,去深刻地揭示某种社会现象或讽刺社会上的某些人。
《离骚》的研究性主题:我看屈原的死。
(写出小论文,谈一谈自己对屈原性格的理解。
二、搜集资料,形成观点论题确定后,关键就是指导学生针对论题,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网上、图书馆里相关资料很多,面对众多的资料,学生该如何选择呢?必须与自己所选的题目内容相吻合。
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材料不符合主题要求,即使再好的材料也是废品。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最好选在在上这堂课的前两周布置任务。
这样,每个同学都有时间搜集资料,每一小组的同学又可以利用搜集资料的时间里相互交换资料,整理、修正自己的观点。
三、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最能反映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谈到《祝福》的主题时同学们有如下的观点:鲁迅先生浓缩了旧中国下层社会垂死挣扎的人们的所有无知愚昧,还有悲惨的境遇,把它们都给了祥林嫂,又把旧中国残留下来的封建思想的牢笼、礼教的束缚、文化的枷锁搬进了鲁镇。
《祝福》里有个鲁镇,鲁镇里有个中国。
她身死于饥寒交迫,心死于封建礼教!也就理所应当的、顺其自然地死在了黑暗的“吃人”的社会中。
研究性学习案例

研究性学习案例在当今社会,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和实践,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
案例背景。
某中学地理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任务,探讨当地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学生们被要求分成小组,自主选择研究的方向,并展开调研和实地考察。
他们需要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最终呈现给全班同学。
学生反馈。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他们在实地调研中亲身感受到了水资源的紧缺和环境污染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他们深刻理解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在小组讨论中,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最终形成共识。
在最后的展示环节,学生们通过口头报告和海报展示的形式,清晰地呈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他们对当地水资源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提出的可行方案。
教师观察。
教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他们在学生研究的初期,提供了一些问题和思路的启发,帮助学生们明确研究方向。
在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学生们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在展示环节,教师认真倾听了学生们的报告,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结论。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案例分析

关 系 ,激发 学生强 烈 的求 知 欲望.
由对称 性可 知 ,BO+BF=BO+BF1≥F10.
总体 构想 :先 引人课 题 ,再 由学 生实 验 ,然 后共
又 AO+AF=AO+AF =r(r为 已知 圆的半径 ),
同探讨 问题 的本 质 ,引导 学生制作 几何 画板课 件 ,动
则这些折痕所 围成的轮廓 ,它们形成 了一个 以
画演示 ,再拓 展变换 问题 ,再探究 ,最后作 出小 结.
0、F为焦 点 的椭 圆 ,其 长轴 长 即为 已知圆 的半径 r.
具 体过 程如下 :
(2)对 围 成 椭 圆包 络 起 关 键 作 用 的点 是 哪 个
1 准 备 阶段
点 ?椭 圆 的形 状受 到什 么 因素 的影 响? (3)如果极 端化 ,将 F故 意放 在 圆心 0处 ,这 些
(1)请每位 同学 自己动 手 ,按上 述 要求 ,反 复折
叠 ,为 了看清楚 ,可把直 线 z画 出来 ;
(2)大家相互 交 流实验 结果 ;
4 拓展 阶段
(3)形成结论 :这些折痕所围成的轮廓 ,形成 了
一 个椭 圆.
在教 师 的Biblioteka 导 下 ,由学 生 自己提 出一 些 有探 讨
3 体验与探究阶段
廓 ,引导学生共 同制作几 何 画板 动 画(备 注 :本 人 已在 平时的教学中开设 了几何画板课件制作 的选修课 ).
(5)由学生 动 画演 示 ,展 示各 人 的成 果.
2 实验 阶段
实验课题 l(苏 教版 选 修 2—2 P29第 7题 ):在 圆 形 纸 片 内取 不
(6)教 师集 中演 示 (演 示 的 过 程 同时 也 是 学 生 感 受 数学神 奇魅 力 的 过程 ,大家 会 被 由直 线 的运 动 所 带来 的优 美 的椭 圆包 络 而兴奋 不 已).
研究性学习案例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 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以揭示数 据间的关系和规律。
研究结果与讨论
01
02
03
04
05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健 康生活方式的定义可分 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 义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 饮食、运动、休息、心 理等多个方面;狭义的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关注 饮食和运动两方面。
3.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比较各种材料的性能优劣 。
4. 应用研究
结合竹材的特点,研究其在 建筑、家具和包装等领域的 应用实例。
研究结果与讨论
竹子的密度比木材低,但其强 度和耐久性却优于木材。
竹材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和生 物降解性,有利于减少环境污 染。
在建筑领域,竹材可用于制作 结构材料、隔热材料和装饰材 料等。
对于如何推广健康生活 方式,提出了以下建议 :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 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 健康生活方式建议;加 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 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 和重视程度
THANKS
感谢观看
2. 案例分析
选择几个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应用案 例,深入剖析其在医疗、工业、家 庭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
3. 实验研究
设计和搭建实验平台,对智能机器 人的感知、决策、执行等能力进行 实验测试和评估。
4. 技术改进
针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 出改进措施和技术方案,提高智能 机器人的性能和实用性。
研究结果与讨论
1.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总结出智能机器人 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3. 通过实验研究,对智能机器人的感知、决策、 执行等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
2. 对几个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应用案例进行了深入 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在医疗、工业、家庭等领 域的应用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感知 能力不足、决策效率低下等。
研究性学习案例--深圳大型购物中心分布情况及分析

1.大概位置:福田区,靠近卓越时 代广场,信息枢纽大厦,比邻福华 路。 2.交通:公交:3路丶398路丶b612, 丶b686丶64路丶71路丶80路丶109 路丶235路等公车途径中心城 地铁:罗宝线→会展中心站→A出 口 周边住宅:辛诚花园
1.大概位置:南山区,周边显眼的东西有瑞思中 心,世界之窗,欢乐谷,锦绣中华等,邻近深 南大道。 交通:公交:21路,26路,54路,79路, 101,109,113,204,2232,245,72,78等经过益田
成员: 范震宇、蓝建、林众 鑫丶卢键宏、刘剑桥、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高一十五班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深圳从30年前 的小渔村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创造 世界少有的深圳速度,成为了中国与世界 交往的窗口之一。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大型购物中心被建立了起来, 这些购物中心虽然多,但从分布的地理位 置上看存在一些特征。
1.大概位置:罗湖区,临近地王大厦,大剧院。周边标志建筑有木 棉花酒店丶宝轩酒店。 2.交通: 公交:352丶7路、207路等都经过万象城的车。 地铁:罗宝线或蛇口线→大剧院站→C出口 周边住宅:嘉丰阁丶帝廷峰丶万德居丶滨河新村
1.大概位置:罗湖区,周边比较显眼的建筑有发展中心大厦,钻石商业 广场等,邻近南湖路。 2。交通:公交:2路、11路、14路、17路、82路、102、205、229、 306、307、381、386等公交都经过金光华。 地铁:罗宝线→国贸站→A出口 周边住宅:周边无住宅区
研究内容:深圳大型购物中心分布情况及分析 研究目的:了解深圳大型购物中心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调 查的购物中心所在地的人流量、交通丶住宅等方面情况,得出各 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特点,制定出一个小型的深圳部分大型购物 中心分布说明。
模块八必选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案例分析

《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案例分析015班 C组李占营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答:我同意邹老师的想法。
因为:(1)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是脱离老师的视野和指导的,他们需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调研,而老师不可能做到全程关注,对于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等都无法完全了解。
学生自己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最清楚自己的收获与进步。
因此,需要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过程中来。
(2)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评价也与老师、与学校的评价不同,会是一种新的评价。
(3)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4)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之一是评价主体多元性。
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教师小组,也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还可以是家长、社区或有关部门等。
因此,学生应该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之中。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的评价工具有: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评价表、课题评估表和激励性评价。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答:(1)我赞同在评价方案中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
评价量化表格形式容易统计,但所反馈的信息是有限的。
为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也能更全面的反映学生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把量化表和评语相结合。
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这对学生有很好的指引性作用。
评语可以具体的指出优缺点,给出更具体的建议,更能准确地评价学生,评价结果更直观,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哪方面不足,哪些需加强,对于今后的学习会更有帮助。
(2)我认为在写评语时应该注意:①评语应考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研究性学习模式和案例分析

研究性学习模式和案例分析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而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或者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所谓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就是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对具有探索性的生物学问题予以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参预,主动探索,主动思量,主动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成功的愉悦,在科学态度、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
1 研究性学习的模式、选择课题的原则及案例分析1.1 研究性学习模式1.2 应用1.2. 1 实践性原则。
生物学的研究课题实践性较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性课题最有价值。
所以,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实际,如“农村焚烧秸秆的利与弊”“城市汽车尾气的危害”“水域污染与鱼塘富营养化对鱼的影响”等,对生物学热点问题的研究往往能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所以,选题时要注意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如“沙尘暴的产生”“荒漠的管理”等。
1. 2. 2 创造性原则。
为生物教学而设计的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学生而言,应具有一定的可自由发挥的空间,课题解决的思路或者方法不应该是惟一的,其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没有可循的答案。
因为对具有开放性的生物学问题的学习使学生的发展更有个性,也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研究的动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2.3 可行性原则。
首先,课题要与学生的技能水平相适应,即我们常说的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其次,课题必须符合客观条件(时间、人力、物力)。
1. 2. 4 区域、社会性原则。
选择的课题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结合当地的实际,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认识当地的一些实际问题。
1.2.5 形式多样性原则。
可采用“观察与思量”“资料分析”“调查”“摹拟制作”“课外实践”“技能训练”等形式。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案例分析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
本文将结合一个具体的幼儿园案例,分析该园所开展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探讨其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二、活动内容在该幼儿园,老师们针对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开展了一次有关大自然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大自然: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了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让孩子们近距离地观察树木、花草、昆虫等自然生物,引导他们用心观察、用心感受。
2.提出问题:在观察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孩子们提出各种问题,例如“树木是怎么长大的?”,“为什么花会开?”等等。
3.探索答案:通过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探索答案,可以通过书籍、网络搜索、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知识。
4.总结共享:在探索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孩子们总结所得到的知识,并在小组内共享,培养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以上活动,孩子们能够在自然环境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和合作能力。
三、影响分析1.促进认知发展: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认知建构,这样的学习方式有益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是 passively接收信息,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主动建构认识。
2.培养学习兴趣:幼儿园的学习活动通常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探究性学习更是将学习和游戏融为一体。
孩子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
3.促进情感发展:通过共同探索、讨论和共享,孩子们在活动中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也促进了情感的交流与发展。
四、存在问题在幼儿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素质不足: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
然而,目前一些幼儿园中的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和实践能力还有待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案例分析
1.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答:我同意。
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评价以评价为主导的局面,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
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
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提携中共同进步。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案例中学校采用了“评价量表”这套评价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⑵由学校对学生的评价。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应该将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加入到评价中。
因为描述性评价更加直观明了,使学生更容易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老师的肯定,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做法更科学合理。
在写评语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和变化;二是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做出评价。
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答:方案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一是教师评价由指导教师和导师合作完成对开题报告、研究过程、课题报告(论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是学校鉴定由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课题评估表、激励性评价三个模块组成。
这个评价方案已经很专业了,如果让学生或学生小组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之中,评价方案会更加全面。
因为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新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通过自评和小组互评,了解并认识到时自己和同学们的不足和进步,促进了同学间更好地合作和学习。
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集信息的来源?
答:在不同阶段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评价:①开题报告中课题的提出、评审、立项;②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情况;③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的表述,如结题报告课件制作、相关论文等。
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收集信息的
来源。
主要有:(1)学生的开题报告;(2)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体验、实践情况;(3)评审学生的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