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优化方案

合集下载

桩基工程创优方案

桩基工程创优方案

桩基工程创优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层高逐渐增多。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桩基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作为建筑物的基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如何对桩基工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桩基施工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工程施工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结合我国当前桩基工程施工的一些问题,本文将从桩基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桩基工程创优方案。

二、桩基工程施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施工工艺和方法落后目前我国桩基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还比较落后,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

一些地方甚至还在使用传统的人工施工方式,造成施工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

2. 施工管理不规范在桩基工程施工中,由于管理不规范,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施工工艺和方法的落后,导致桩基工程施工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桩基工程的整体质量。

4. 环保意识薄弱在桩基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对环保意识较差,对施工过程产生的环境影响不够重视,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以上问题直接影响到桩基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桩基工程施工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桩基工程创优方案1. 制定桩基工程施工优化方案由于桩基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较为落后是造成施工周期长、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桩基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优化。

具体措施如下:(1)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和设备引进先进的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例如,引进现代机械化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劳动强度。

(2)推广先进施工工艺推广先进的桩基工程施工工艺,例如采用钻孔灌注桩、循环水压桩等新型桩基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3)采用新型施工方法采用新型的桩基工程施工方法,例如采用地下冷冻技术进行桩基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工程桩有哪些优化方案

工程桩有哪些优化方案

工程桩有哪些优化方案随着现代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桩作为承受建筑物荷载的重要基础设施,其优化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工程桩的优化方案有很多,包括材料选型、施工工艺、技术规范、桩基检测等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工程桩的优化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材料选型方面的优化1. 混凝土桩的材料选型目前,混凝土桩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优化的关键在于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材料选择。

优化混凝土桩的配合比,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胶凝材料、骨料和掺和材料,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也可以尝试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比如高强度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预应力桩材料选型预应力桩的优化在于预应力钢筋的选用和张拉过程的控制。

优化预应力钢筋的选用,可以采用高强度和高弹性模量的钢材,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同时,对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过程进行优化,可以采用先进的张拉设备和技术,来确保钢筋的预应力效果和桩的整体性能。

3. 钢桩材料选型钢桩的优化在于钢材的选用和防腐措施的采用。

在钢材选用方面,可以采用优质的碳素钢和合金钢,来保证桩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同时,也可以采用防腐涂层或者热浸镀锌等措施,来提高钢桩的使用寿命和抗腐蚀能力。

二、施工工艺方面的优化1. 桩基施工工艺的优化在桩基施工方面,可以通过优化桩基施工工艺和方法,来提高桩基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比如,采用先进的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降低桩基施工的噪音和振动,同时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另外,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桩基施工的精度和效率,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和工期。

2. 桩基检测技术的优化桩基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桩基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在桩基检测技术方面,可以通过优化检测设备和方法,来提高桩基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比如,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桩基的质量和变形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和修复桩基的问题,保证桩基的安全和可靠性。

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问题分析问题一:基础设计不合理1.基础设计未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导致基础承载能力不足。

2.未合理确定桩长、桩径、桩身材料等参数,导致桩基础不满足工程要求。

问题二: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存在操作不规范、质量把控不到位的问题。

2.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监督和检验手段。

问题三:材料质量不达标1.桩身材料强度不符合要求,导致桩体抗力不足。

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配合比不合理,使得桩基础强度不达标。

优化措施优化措施一:加强基础设计1.订立合理的基础设计标准,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确保基础承载能力满足工程需求。

2.选择适当的桩长、桩径和桩身材料,用于确保桩基础的稳定性和抗力。

优化措施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1.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和质量把控到位。

2.加强现场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施工管理制度,强化监督和检验手段,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优化措施三:确保材料质量1.严格把控桩身材料的质量,确保材料强度符合要求。

2.加强混凝土搅拌过程的管理,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搅拌均匀,提高桩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优化措施四:加强质量监督1.建立独立的质量监督部门,加强对桩基础工程的全过程监督和检验。

2.对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切实提高施工质量和桩基础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结论通过加强基础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材料质量管控和质量监督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在整个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支持下,才能保证桩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性能的可靠性。

因此,我们应该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从源头上提高桩基础工程的质量水平,为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桩基支护工程优化方案

桩基支护工程优化方案

桩基支护工程优化方案一、常见基坑支护形式:在全国建设工程中基坑支护方式形式种类很多,但化繁为简一个基坑支护工程可以分为以下部分:边坡处理、止水帷幕(土质加固)、支护桩、支撑换撑、降排水。

下面介绍一些建筑工程领域运用较多的单项基坑支护体系:1、放坡开挖:土方开挖及外运单价约为50~150元/m³(不同区域价格差异较大)。

优势:只要求稳定,价钱最便宜。

劣势:回填土方较大。

适用:场地开阔,周围无重要建筑物的工程。

2、土钉墙(土钉挂网喷坡):单价约为80元/㎡~100元/㎡。

土钉墙是一种边坡稳定式的支护,其作用与被动的具备挡土作用的上述围护墙不同,它是起主动嵌固作用,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使基坑开挖后坡面保持稳定。

优势:稳定可靠、施工简便且工期短、效果较好、经济性好、在土质较好地区应积极推广。

劣势:土质不好的地区难以运用。

适用:主要用于土质较好地区,基坑深度不高。

2、高压旋喷桩(桩径为600m m):单价约为180元/m~190元/m。

高压旋喷桩利用高压泵将水泥浆液通过钻杆端头的特制喷头,以高速水平喷入土体,借助液体的冲击力切削土层,同时钻杆一面以一定的速度(20r/m i n)旋转,一面低速(15~30c m/m i n)徐徐提升,使土体与水泥浆充分搅拌混合凝固,形成具有一定强度(0.5~8.0M P a)的圆柱固结体(即旋喷桩),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优势:可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能利用小直径钻孔旋喷成比孔大8~10倍的大直径固结体;施工噪声低,振动小;可用于任何软弱土层,可控制加固范围;设备较简单、轻便,机械化程度高;料源广阔,施工简便,速度快,成本低等。

劣势:施工中有大量泥浆排出,容易引起污染。

对于地下水流速过大的地层,无填充物的岩溶地段永冻土和对水泥有严重腐蚀的土质,由于喷射的浆液无法在注浆管周围凝固,均不宜采用该法。

适用:可用于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而不扰动附近土体;可用于任何软弱土层,可控制加固范围。

桩基施工流程优化

桩基施工流程优化

桩基施工是土木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为建筑物提供了坚固稳定的基础。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桩基施工流程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桩基施工流程的优化,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桩基施工的基本流程桩基施工包括桩基的设置、桩基的安装以及桩基的检测三个基本步骤。

1.桩基设置:在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基的布置方案,包括桩的数量、位置以及间距等。

在此基础上,需要进行场地的勘测和测量工作,确保桩基的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2.桩基安装:桩基的安装是整个施工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般来说,桩基的安装可以分为钻孔、打桩和灌注混凝土三个步骤。

在钻孔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工艺,如螺旋钻孔、冲击钻孔等。

在打桩和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3.桩基检测:桩基的质量和安全性是施工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需要进行桩基的检测和验收工作。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动力触探试验以及桩身无损检测等。

通过对桩基的检测,可以评估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确保施工的质量。

二、桩基施工流程优化的原则桩基施工流程的优化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以下是几个核心原则:1.降低施工难度:桩基施工往往需要使用大型设备和重型机械,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优化施工流程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尽可能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对设备和人员的依赖。

可以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引入先进设备或者使用新材料等方式实现。

2.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效率是评价施工流程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化施工流程的目的是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成本。

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合理利用资源以及引入新技术等方式来提高施工效率。

3.确保施工质量:桩基的质量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质量是不容忽视的。

优化施工流程要确保施工质量,包括桩基的承载力、变形性能以及耐久性等方面。

可以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监理以及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等方式来确保施工质量。

桩基施工中的地质勘察与设计方案优化

桩基施工中的地质勘察与设计方案优化

桩基施工中的地质勘察与设计方案优化1. 引言在建筑或工程领域,桩基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然而,桩基施工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地质勘察与设计方案的优化。

本文将探讨在桩基施工中地质勘察与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优化。

2. 地质勘察的重要性桩基施工前,地质勘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了解工程地点地质条件和地下情况。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确定地质层、岩土性质、地下水位、地下隧道、管线等对桩基施工的影响因素。

这些信息对于设计桩基的类型、长度和布置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 地质勘察的方法地质勘察的方法通常包括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测试。

现场调查可以通过钻孔、取土样、岩石采样等方式获取地下的具体情况。

实验室测试则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室内测试,如颗粒分析、强度试验等。

通过这些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测试,可以获得地质勘察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4. 设计方案的优化基于地质勘察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设计方案可以进行优化。

设计方案的优化主要是对桩基类型、长短、直径、布置等进行选择和确定。

在选择桩基类型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土层的稳定性等因素。

对于桩基的长度和直径,需要考虑承载力、抗拔性能等。

而桩基的布置则需要考虑建筑结构和地下障碍物的位置。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设计方案可以进行优化。

5. 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在桩基施工中,常常出现问题,例如承载力不足、桩身变形等。

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地质勘察不准确或设计方案不合理所导致的。

因此,地质勘察和设计方案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地质勘察和优化的设计方案可以减少施工风险,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6. 案例分析以某大型土木工程为例,该工程需要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桩基施工。

在地质勘察阶段,利用现代化的勘察技术(如地质雷达、声纳)对地下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通过大量的土壤和岩石样品测试,获得了地下层的性质和力学参数。

基于这些数据,设计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最终确定了合理的桩基类型、长度和布置。

桩基工程方案优化

桩基工程方案优化

桩基工程方案优化一、前言桩基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工程,它是通过将桩体嵌入土中,使得桩体与土体形成一体化,从而避免建筑物受到地下土层的沉降或变形影响。

桩基工程在建筑、交通、水利、环保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是在桩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往往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如何确定合理的桩基数量和布置,如何保障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等。

因此,对桩基工程进行方案优化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桩基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二、桩基工程方案优化的意义1. 提高工程质量通过桩基工程方案优化,可以确保桩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为设计不当或施工质量差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

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2. 降低工程成本合理优化桩基工程方案,可以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节约施工时间,减少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3. 提高工程效率通过桩基工程方案优化,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缩短工期,减少工程中的问题和风险,从而更好地保障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4. 适应复杂环境在一些特殊的土质环境或地形条件下,桩基工程面临的挑战更大,需要对方案进行更加精细的优化,以适应复杂的工程条件。

三、桩基工程方案优化的流程和方法1. 充分了解工程条件在进行桩基工程方案优化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工程的条件,包括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工程用地、建筑结构等各种情况。

通过对工程条件的全面了解,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和施工方式。

2. 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桩基工程中常用的桩基类型包括钻孔桩、灌注桩、摩擦桩、静压桩等。

在选择桩基类型时,需要考虑土质条件、施工技术、成本效益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桩基类型。

3. 确定合理的桩基数量和布置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桩基数量和布置。

合理的桩基数量和布置既可以满足工程结构的荷载要求,又可以节约材料和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 优化桩基设计参数对桩基的直径、长度、钢筋配筋等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以满足工程的荷载要求和安全性要求,同时尽量减小成本。

桩基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法

桩基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法

桩基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法引言桩基施工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桩基施工中,如何优化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桩基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法进行探讨。

一、桩基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1.1 地质勘测在进行桩基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测,以确定地层的性质和特点,包括土壤层的压实度、稳定性,以及地下水位等因素。

地质勘测的结果将为后续的桩基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1.2 桩基类型选择根据地质勘测结果,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层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桩基。

常用的桩基类型包括钻孔灌注桩、循环钻进桩、预制桩等。

在选择桩基类型时,需要考虑地层的承载能力、桩基的受力性能以及工程成本等因素。

1.3 桩基布置方案桩基布置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布置和荷载传递方式。

合理的桩基布置可以有效地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下,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需要考虑桩基之间的距离和间距,以及不同地层条件下的桩基直径和长度。

1.4 施工工艺在桩基的施工工艺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

常见的施工工艺包括钻孔灌注法、挤土法、挖孔法等。

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桩基的质量。

二、桩基施工方法2.1 钻孔灌注法钻孔灌注法是一种常见的桩基施工方法。

它首先通过钻孔的方式在地下挖掘出桩位,然后在钻孔内注入混凝土,形成桩体。

这种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种地层条件,可以有效地保证桩基的工程质量。

2.2 挤土法挤土法是一种常用的预制桩施工方法。

它通过先将土层挤密,再在挤密土中预埋钢筋,最后在钢筋外面灌注混凝土,形成桩体。

挤土法适用于土层较松散的地方,可以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

2.3 挖孔法挖孔法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层的施工方法。

它通过先挖孔,然后在孔内注入灌浆料,形成桩体。

挖孔法适用于土质较松软、不稳定的地层,可以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结论桩基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法的选择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XXX电石工程配套电石炉地基处理施工优化、备选方案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目录一、工程概况 (3)1、工程概况: (3)2、地质条件: (3)3、新总图调整后的电石炉位置示意图: (5)二、优化设计思路: (6)1、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6)2、可选择的地基处理方案: (8)三、优化方案技术分析与计算: (8)(一)、改良强搅型高压旋喷桩方案: (8)1、基本原理和方法 (8)2、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9)3、场地试桩方案: (12)4、检测要求: (12)5、施工图纸: (13)6、施工参数: (13)(二)、内夯沉管灌注桩方案 (13)1、基本原理和方法 (13)2、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 (19)3、场地试桩方案: (21)4、检测要求: (21)5、施工图纸: (21)(三)、旋挖CFG桩复合地基方案 (22)1、基本原理和方法 (22)2、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 (22)3、场地试桩方案 (24)4、检测要求 (25)5、施工图纸: (25)四、方案优缺点比较和推荐方案 (26)1、技术指标比较 (26)2、经济技术比较: (27)3、推荐方案 (28)电石炉地基处理方案优化设计说明及计算书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冶炼车间电石炉基础室外设计标高±0.00相当于1985国家高程2514.5m。

基础底标高-2.00相当于1985国家高程2512.5m。

处理面积59.4米×66.7米,设计提出的地基处理设计要求:地基后符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压缩模量Es=22Mpa。

桩顶设计标高-2.0m。

优化目标:在满足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fak=300kPa;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达到Es=22Mpa的情况下,对旋喷桩直径、长度、排列方式、桩间距进行优化。

2、地质条件:场地平场后地坪标高下地层为:②层卵石:杂色,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2.0-58.2%,一般粒径20-40mm,最大可见粒径110mm,母岩成份以石英变质岩为主,颗粒骨架间由各砂类土和粉土充填,偶含漂石,分选性差,颗粒级配良好,磨圆度较好,大多呈亚圆形,稍湿,稍密,最大控制层厚15.60m。

全场地分布,该层内分布有多层②1粉土、②2粉土(饱和)。

②1层粉土:土黄色,以粉粒为主,次为黏粒,含砂量较大,土质较均匀,中压缩性,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低韧性,中密,稍湿-湿,层厚0.20-6.60m,平均厚度1.95m。

全场地分布,多以透镜体或夹层形式分布于②层卵石中,层顶高程2506.92-2516.84m,层底高程2503.47-2515.64 m,层顶深度0.40-8.00 m,层底深度1.20-13.40 m,分布无规律性。

②2层粉土(饱和):土黄色,以粉粒为主,次为黏粒,含砂量较大,土质较均匀,中压缩性,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低韧性,中密,饱和,层厚0.20-9.00m,平均厚度2.10m。

全场地分布,以透镜体或夹层型式存在,分布于②层卵石中,层顶高程2501.04-2513.57m,层底高程2497.81-2512.37m,层顶深度3.20-18.00m,层底深度5.80-19.00m,分布无规律性。

③层圆砾:杂色,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以上,母岩成份以石英变质岩为主,颗粒骨架间由各砂类和粉土充填,分选性差,颗粒级配良好,磨圆度较好,大多呈亚圆形,稍湿,稍密,层厚0.48-5.40m,平均厚度3.15m。

仅在20、27、35、41、101、125、126、127、128号勘探点内分布。

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0.00-15.40m,稳定水位标高为2499.31-2506.54m,水位埋藏较深。

丰水期内的地下水的涨幅约为0.50-1.00m左右,勘察期间属枯水期。

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的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值采用:②层卵石: f a k=300KPa E0=20MPa②1层粉土: f a k=130KPa E S=10MPa②2层粉土(饱和): f a k=120KPa E S=8MPa。

③层圆砾: f a k=210KPa E0=15MPa3、新总图调整后的电石炉位置示意图:电石炉新位置二、优化设计思路:1、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本场地主要地质问题: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有两个。

其一,是②层卵石沿竖向和水平向分布不均匀,局部或全场夹有粉土透镜体或夹层存在,造成场地土不均匀性;其二,是基坑开挖后出露于基底标高处的粉土夹层或透镜体存在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地基处理设计思路应按照解决砂卵石层不均匀性和提高粉土夹层或透镜体承载力两方面考虑方案,同时兼顾到复合地基压缩模量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

总图平面调整后,电石炉位置范围现有钻孔3个,即121#、120#、119#钻孔资料。

从现有的3个钻孔资料看,在粉土夹层分布下界于基础下深度为5.0米,分布宽度约占总宽度的一半;但邻近钻孔揭示的情况看,粉土层分布深度下界约为基础下9.0m左右;其下界平均深度约为7.0m。

插图:电石炉位置22-22#剖面图。

底标高2512.5由于没有完整的钻探资料,粉土分布深度下界暂时按照下界平均深度设计地基处理桩基长度,亦即取粉土层厚度取7.0m。

就桩基施工工艺来讲,卵石层的存在是桩基成孔施工中的最大的岩土工程问题,选择什么桩基工艺也关系到施工成本造价。

2、可选择的地基处理方案:本工程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主要应该考虑到卵石层施工时的难以程度问题。

以下几种方案都是针对本场地卵石层特点而选择的,具有工艺相对简单,质量有保证,施工进度较快,造价相对较低的特点。

1)改良强搅型高压旋喷桩方案;2)内夯沉管灌注桩方案3)旋挖CFG桩复合地基方案以上三种方案其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也各不相同,优缺点不一样,造价也不等,下面将就本场地调换平面位置后的地质剖面分别进行验算、比较,并推荐选择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

三、优化方案技术分析与计算:(一)、改良强搅型高压旋喷桩方案:1、基本原理和方法传统的旋喷钻机成孔存在很大难度,都需要预先引孔后才可以保证旋喷钻头正常下钻作业,因此,传统旋喷桩即费事也费力,施工进度慢、造价也高昂。

因此,我公司特意针对西宁河谷地貌、甘河滩特有的地层特征,改装生产了集引孔、旋喷一体化的改良强搅型高压旋喷桩钻机设备,先后完成了甘河滩地貌上的黄河铝业项目、西宁五一文化宫项目的高压旋喷桩施工。

设备的电功率容量为150kw,整机是设备重量为17T 左右。

在本场地上由于卵石层为稍密状,粒径一半为20mm左右,偶有100mm较大颗粒的狗头石,强搅型旋喷钻机最大钻深能力可以达到15m左右,成孔速度可以达到1孔/20分钟的速度。

1)成桩直径:在卵石层的旋喷桩直径可以达到Ø700mm左右,在粉土层桩直径可以达到Ø800mm左右,实际桩体直径将随着砂卵石与粉土互层的变化而呈现出时大时小的糖葫芦状桩体。

计算时可以按照Ø700mm计算地基承载力。

2)旋喷桩长度:粉土层厚度暂时按照7.0m计算,旋喷桩有效长度暂时确定8.5米,施工长度为9.0m,待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后再确定。

3)水泥用量:旋喷桩体强度与水泥用量有关,设计要求达到3.2MPa,根据我们的经验,基本的水泥用量需要达到200kg/m,在加上复喷的水泥用量,理论用量应达到260kg/m。

4)人工地基检测要求:检测单桩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以及从桩头切取试块体进行试压求立方体强度指标,也可以利用返浆制作试块求立方体强度指标。

5)优缺点:可以有效地处理夹层问题,施工速度快,承载力较高。

2、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1)设计参数设计地基处理后桩顶标高为2512.5m。

拟采用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可以改良场地土均匀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场地土中粉土夹层的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的300MPa。

根据本地层指标参数在本场地上,遇粉土时高压旋喷桩实际喷出桩体直径可以达到Ø800mm,遇园砾土时高压旋喷桩实际喷出桩体直径略小于达到Ø700mm;设计计算时取桩直径为Ø700计算,桩间距1200mm,三角形布置,桩底进入③层圆砾中不少于0.5m,桩长度按照入园砾层深度控制,但最短桩长定为7.5m。

桩体强度为3.2MPa。

2)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a、单桩承载力计算按照强度计算:Ra=ɳfcuApɳ——桩身强度折减系数fcu——28d标准养护强度Ap——桩截面积Ra=0.33x0.3847x2600000=330KN按照地层计算:Ra=up∑qsili+qpApup——桩周长qsi——第i层桩周土侧摩阻力特征值;li—第i层土厚度qp——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当粉土地层平均7.0m时、桩长度取7.5m计算:桩体在园砾层中的长度为0.5m,在粉土中的长度为7.0m:其承载力特征值为:Ra=3.14x0.7x(20x7+40x1.5)+0.3847x300=550KNb、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最终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Ra=330KN。

c、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mRa/Ap+β(1-m)fskm—面积置换率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fsk—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按照桩间距1200mm等边三角形计算:m=33.6%按照规范取β=0.6(实际上本场地土属于中等压缩性,该系数可以取到0.75)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33.6%x330/0.3847+0.6x0.70x130=320MPa>设计值 [fak]=300kPa满足设计要求。

d、压缩形模量:本场地土中,粉土层的模量最低,处理后粉土层的模量也低于园砾层的压缩模量,因此仅需要验算粉土层的压缩模量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

粉土层在处理后的复合地基压缩模量:ζ=fspk/fakfak-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模量增大系数为:ζ=325/130=2.50处理后的复合地基压缩模量为:Es=10.1x2.50=25.5MPa>设计值 [Es]=22 MPa满足设计要求。

3、场地试桩方案:试桩目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验证桩基承载力设计计算与实际承载力的差异,取得场地上高压旋喷桩真实的承载力特征值指标和变形指标;二是检验施工参数的取值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如何调整施工参数;三是检验验证地质报告与实际地层的符合程度。

试桩设计:在场地布置试桩3组,每组试桩7根,共计21根;试桩间距1150mm,三角形布桩;计算桩直径Ø700mm;桩长度取8.5m。

实际地层可能与地质报告稍有差异,可以在施工中根据钻机钻进速度差异确认钻头进入园砾层的深度,来调整实际桩长度试桩分布安排:本场地尺寸约68x59m,南北向稍长,东西向稍短;根据地质报告资料,试桩按照对角线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